福克斯2012和2015年到2015年中国超发了多少货币

查看: 1379|回复: 12
阅读权限36威望3 级论坛币173250 个学术水平341 点热心指数441 点信用等级314 点经验105525 点帖子2465精华0在线时间148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94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5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难过签到天数: 31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8]以坛为家I
中国货币超发的恶果和潜因2012年12月05日08:25 来源:财经网&&作者:唐志军
  中国货币超发的“盛况”  当前,货币超发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和热点话题。  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去二十年,M2和M1都维持着18%左右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1990年,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现金M0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2012年将分别超过100万亿、32万亿和5.5万亿,短短20多年,分别增长了65倍、46倍和21倍。因此,有文章说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10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93.64万亿元。而同期的美国,其M2折合人民币则不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比中国少很多。就M2与GDP之比来说,中国恐怕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相比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的M2/GDP将达到2.5,美国只有0.6到0.7,日本只有1。  中国货币超发的恶果  货币长时间里超发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货币超发会引发较严重通货膨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因此,货币超发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2003年-201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2%、3.90%、1.8%、1.5%、4.80%、5.90%、-0.7%、3.3%、5.4%。平均值远高于美国同期。尤其是,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推出了大规模的信贷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超发程度快速提高。结果就是2010年、2011年,中国陷入了通货膨胀漩涡。而且,考虑到中国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真实通货膨胀率要比公布的数据高的多!更重要的是,由于货币连年超发,多数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中国很可能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会导致严重的资产泡沫。货币如流水,水多了,就会引起“流动性泛滥”,带来涝灾——即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泡沫。当货币超发时,钱变得不再值钱,为保值增值,人们就会用剩余的钱来购买资产产品。超发的货币流到房地产市场引发房地产泡沫;超发的货币流到资产市场导致股市泡沫,投机盛行,把市场变赌场;流到艺术品投资市场引发天价的艺术品拍卖。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房地产和艺术品市场自2000年以后就进入到了一个疯狂上涨的阶段。房地产价格在10年间翻了5倍以上,而艺术品价格则翻倍更多。对中国股市而言,如果不是其制度和定位出现了根本性错误,中国股市也会像1980年代中末期的日本股市那样疯涨。  第三,会恶化收入分配、扩大贫富差距。货币超发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则是一种变相的税收,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因此,货币超发首先会将国民财富从国民手上转移到ZF手里,使ZF成为通货膨胀的最大赢家。由于货币超发,居民财富会由于通货膨胀而遭受严重的价值损失,33年里人民币贬值6倍多,1980年存100万到今天只值15万!另外,国有企业、地方ZF和富人也是货币超发的受益者,而穷人则成为货币超发的受伤害者。在我国的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享受完全不同的国民待遇,最先也容易得到贷款的是国有企业。货币发行越多,国有企业得到的贷款就越多,他们就越有钱用于自身发展或用于挥霍腐败。地方ZF呢?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受益者。在我国的政治和财税体制下,地方ZF具有发展GDP的强烈愿望。货币发行越多,地方ZF得到信贷就越容易,就越有钱用于扩大投资,搞政绩工程和项目建设,并顺便享受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如大肆收受贿赂)。对于富人而言,他们具有多种投资渠道和方式,由货币超发所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的收益会超过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然而,对穷人和固定工资者而言,货币超发就如个吸血虫,会把他们在银行里的存款和工资慢慢的吸食掉。  第四,会挫伤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投机盛行,受资产泡沫化的影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回报率远远超过商品市场的回报率。这导致超发的货币很容易流向股市、房市和期市。当人们看到炒股、炒房会很快发家致富时,谁还有心思去经营实业、去努力工作呢?于是,企业家不愿做实业,工人不愿意按部就班地上班、学生不安心上学,科学家不安心搞科研,人人都想去挣快钱,梦想一夜暴富。  第五,会损害ZF信用。现代ZF的一项基本的经济职能就是保持币值稳定,避免货币的购买力受损。如果不能保持货币的稳定性,社会信用体系就会遭到破坏,ZF、企业和个人行为就会受到扭曲,最终伤害的是ZF的信誉。货币超发除了让老百姓被动地缴纳铸币税之外,还拉大贫富差距,使穷人过得更加辛酸,使他们有被剥夺和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对ZF的信心和社会的稳定。  按照经济的普遍规律,如此大的货币超发,在一个已经市场化的国家必然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然而庆幸的是,中国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商品货币化、住宅货币化以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育,加之中国人不得不储蓄等承担了蓄水池的作用,将可能带来“流动性泛滥”的洪灾拦截了很大一部分,避免了中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中国货币超发的真实原因  既然货币超发会带来这么多的负面效应,为什么中国的货币还会在长时间里保持超发状态呢?难道中国的决策者们不知道货币超发所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吗?  
载入中......
(32.26 KB)
10:08:20 上传
总评分:&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阅读权限36威望3 级论坛币173250 个学术水平341 点热心指数441 点信用等级314 点经验105525 点帖子2465精华0在线时间148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94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5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难过签到天数: 31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8]以坛为家I
有的学者认为是中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造成的。在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中,大部门商品需要货币化,此过程会需要大量的远远超出GDP总量货币。而1998年房改启动,则开启了中国资产货币化的进程,同时启动了土地的货币化进程。例如住房市场开放后,需要大量货币;中国债市,主要是金融债有近30万亿,中国股市也需要大量资金,股市市值与GDP差不多。而美国经济很早就货币化了。
  有人认为是中国汇率制度惹的祸。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国家,按规定企业在外管局核定的外汇保留额度之上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企业需要用汇必须向国家购买。比如说,如果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是1:8,此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多一美元,就迫使央行释放出8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即M0)。如果中国一年的外汇储备增加2000亿美元,就会迫使央行被迫发行1.6万亿的巨额基础货币,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这1.6万亿基础货币将放大为5万亿以上(即M2增加5万亿以上)。即便央行采取一些反向操作,回笼一部分基础货币,但也无力回笼如此巨大的数量。
  有人认为是金融改革的副产品。为了改革金融系统,央行实际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2003年,中央汇金公司正式向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各注资225亿美元,拉开了新一轮银行改革。这两家银行拿了450亿美元以后转手向国家结汇,等于人民银行又把450亿美元拿回来了,这就是相当于直接投放了450*8=3600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此外,为了处理这两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次级和损失类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两家银行购买了本金大约1289亿(建设银行)+1500亿(中国银行)=2789亿不良资产,央行按照贷款本金50%发行专项票据约1400亿协助银行处理不良资产,这实际上也是货币投放。其实这还没有完,央行发行票据210亿元偿付建设银行因托管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产生的代垫款项,央行发行181亿票据置换中国银行的一些特殊资产。这样央行为了帮助这两家银行共支付了5391亿,相当于间接投放了这么多货币。而后来的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同样遵循此逻辑展开,又释放高达15000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也就是说,为了国家的金融改革,央行实际上大概发行了约2万亿的基础货币。
  然而,在我看来,以上解释还存在待商榷之处,引发中国出现货币超发的真正原因还在于权力失衡。
  第一,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中央决策层和央行手中,央行是货币的供给方。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商品和资产的货币化只是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是作为需求的一方而存在的。基本货币化会对央行产生一种需求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使央行释放出货币。然而,其一,是否真正发行货币、发行多少货币却是由央行决定的,也就是说,央行才是货币超发的最终决定者。其二,商品和资产的货币化,恰恰犹如一个蓄水池,会吸容大量由央行释放出来的货币洪水;如果没有这个蓄水池,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高到天上去!其实,就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在以“发展是硬道理”、“增长中心主义”为执政第一要务之下,决策者一直是以货币政策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为推动经济增长,使GDP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决策者只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支付改革的巨大成本。而权力失衡,则赋予了决策者控制货币政策的权力和自由。
  第二,对于中国的外汇占款来说,为什么中国会形成如此大的外汇储备、并导致巨额的货币被动超发呢?其原因也在于权力失衡。首先,正如我在《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此之多》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国民收入恒等式中可以看出,一国外汇储备是否增加取决于其产出与内需之间的差额,如果产出大于需求,就会导致出口和外汇流入。而需求则取决于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失衡就会导致经济失衡,进而影响到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均衡。而收入分配由取决于权力结构,如果权力结构失衡,则收入分配必然失衡。其次,外汇占款还与中国的汇率制度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中国都坚守固定汇率制度、搞外汇管制,强制居民将外汇兑给央行。那么,为什么能推行这样的制度呢?这显然也与权力失衡息息相关。在中国,由于权力失衡,一项制度的生成基本上是由最高领导层决定的,民众鲜有参与制度制定的机会,也基本上没有能力去影响制度的生成。也就是说,搞外汇管制和推行外汇结算制度,都是权力失衡的产物。
  第三,金融改革为什么要国家来买单呢?为什么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却可以置之身外、不用为其买单呢?这也是由中国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除了一个中央银行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金融机构。1980年代开始设立各种经营性银行。然而,由于权力失衡,一则是这些银行主要是国有银行,二则这些银行主要以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各级ZF为主。正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国有银行不得不承担的政策性贷款,加之国有银行本身的经营不善,使其背负了巨额的负债。如此巨额的负债从某种程度上挟持了中国经济,一旦国有银行发生支付危机,中国经济之船就会在风雨中飘摇动荡。为此,国家不得不为国有银行支付巨额的改革成本,从而释放出巨额的基础货币。而民营企业呢?一则是其规模较小,其倒闭破产也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二是由于其分散性,民营企业主在政治上,不像国有企业尤其是银行那样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民营企业常常成为各级ZF和国企忽视、限制,甚至是打压的对象(从1980年代开始,民营企业就曾遭受过许多不公正的对待,直到今天,还有各种壁垒限制其进入和发展)。
  第四,中国货币超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地方ZF和国有企业的倒逼效应。可以说,我国货币供给“倒逼机制”的产生源头在国有企业与地方ZF的勾结中。在我国,由于政治上的晋升制度和财政上的分税制度,迫使地方ZF不得不为做大GDP而努力。而且,由于改革的不到位,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状况同传统计划体制下相比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它们总是和地方ZF的行政力量相融合,在货币资金获取上向国有银行不断施加压力。国有银行在存在对国有企业实行所谓倾斜政策的大背景下,通常总是要在一定程度对国有企业的借款要求让步。当这种现象普遍化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地方ZF向属地国有企业施压,要求其更快发展和承担政策性任务;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的基层行施加压力,突破了基层银行的信贷配额防线,国有银行的基层行又层层向自己的上级行乃至总行提出扩张要求迫使总行增加额度甚至资金,各国有银行总行最后又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张规模。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就是所谓的“倒逼机制”。而倒逼效应之所以会出现,也与地方ZF和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权力紧密相连。如果没有权力结构的支撑,这种“倒逼机制”是无法形成的。试问,民营企业能产生货币供给的“倒逼效应”吗?
  由此,我们看出,央行缺乏独立性、外汇管制和对外经济失衡、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地方ZF“倒逼机制”的生成都会导致中国货币超发,而这些因素都是中国权力失衡的产物!因此,要解决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解决中国的权力失衡问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阅读权限18威望0 级论坛币0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29 点帖子43精华0在线时间2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呵呵,有深度!
阅读权限26威望0 级论坛币639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2815 点帖子323精华0在线时间13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看了,分析得不错,觉得可以额
为的就是学好经济学,为的就是造福人类
阅读权限28威望0 级论坛币582 个学术水平43 点热心指数41 点信用等级31 点经验5998 点帖子690精华0在线时间3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0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whitesoul 于
22:18 编辑
历史上以及世界各地的一党制国家中,无一例外的都处于通胀严重的状态,根源也都是货币增长率长期处于高水平,中国步前苏联后尘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习总书记所说的2020年前居民收入增加一倍,那么2020年前货币还将比现在多一倍,在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有所好转,物价上涨也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阅读权限38威望0 级论坛币579 个学术水平39 点热心指数48 点信用等级37 点经验63043 点帖子10894精华0在线时间11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20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2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看看!!!
阅读权限26威望0 级论坛币564 个学术水平2 点热心指数3 点信用等级2 点经验14699 点帖子237精华0在线时间24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368 天连续签到: 4 天[LV.9]以坛为家II
今日再看一遍,虽然还是看不太懂,但解决了我对于超发货币是对冲外汇的疑虑
阅读权限28威望0 级论坛币98 个学术水平4 点热心指数5 点信用等级5 点经验6047 点帖子615精华0在线时间41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善恶已经到顶的时代,是不分恶果与善果的!货币超发与QE是异曲同工的,关键是发在水位低的地方,切勿发放在船上就是了。
万在原理发现者与万有理论发明人,穷(非贫富)人经济学宇宙世界创始人!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0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882 点帖子123精华0在线时间2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4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常住居民I
权力失衡?不,权力一直很平衡。
阅读权限26威望0 级论坛币487 个学术水平6 点热心指数8 点信用等级5 点经验40446 点帖子297精华0在线时间21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5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餐具签到天数: 26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以坛为家I
靠卖地再把多发的钱收回来就好了。。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论坛好贴推荐谢逸枫:房地产界名嘴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谢逸枫:中国货币超发已成“铁定”事实
谢逸枫:中国货币超发已成“铁定”事实 & 导读:自2009年开始,货币超发便成为一个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考察一国的印钞额,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日前,21世纪的一篇报道引述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M2(广义货币,即一个经济体内的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和政府债券的总和)余额已达到97.42万亿元。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储蓄存款+政府债券)。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年M2数据得出,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中,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期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达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止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 &中国央行周四(2013年4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M2货币供应增速意外加快,而且新增人民币贷款远超预期,外汇储备也超出市场预期。数据显示,中国3月广义货币供应(M2)年率增长15.7%,预期增长14.6%,前值增长15.2%。中国3月M1货币供应年率增长11.9%,前值增长9.5%。中国3月M0货币供应年率增长12.4%,前值增长17.2%。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人民币,预期0.85万亿元。中国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年率增长14.9%,预期增长14.7%。中国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44万亿美元,预期3.35万亿美元,前值3.31万亿美元。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2.54万亿元;中国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6.16万亿元。 &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个和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2.4个和5.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一季度净投放现金1065亿元。<span style="color:#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7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均低0.1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7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6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78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45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029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4.8%,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709亿美元。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689元人民币。 & 知名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直言:“截至今年3月底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十年翻六倍,货币超发量世界第一,占到超过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这一数据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这些货币大部分是在最近几年堆砌而成。2000年时,我国M2余额约为13万亿元,至2008年还未达到50万亿元。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自2009年起,货币存量每年跨越一个“十万亿”级台阶,在这几年上演出“狂飙突进”一幕。客观地讲,货币的迅速飙升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 & 知名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直言:“货币超发表明看是政府发展经济,实质上看是掠夺老百姓财富,通胀推高物价、房价,老百姓手上货币贬值。其实,美国货币超过是掠夺外国财富,造富美国人民。而中国货币超过表面是发展中国经济,实质是抢劫老百姓财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差别。” & 知名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103万亿的货币供应量,除了考虑到货币化因素之外,必须要考虑灰色收入的问题,这部分资金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现金及等价物的形式存在。事实上,官方从来没有对黑灰色收入进行过统计,分析主要来自于民间研究机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2007年和2010年先后完成两个灰色收入课题研究报告。根据王小鲁研究,以2008年为例,居民储蓄总额大致为11万亿~11.5万亿元,而不是按照国家统计局以住户调查数据显示的3.5万亿元,如果把消费的遗漏也加起来,则2008年遗漏的收入规模大概是9.5万亿~10万亿元,这部分资金即隐性收入,规模为9.3万亿元。不少研究隐性GDP的学者认为,由于这部分收入来源不正当,往往通过隐藏的方式进行保存,比如说通过文物或现金或黄金的方式存在。在中纪委查处的诸多腐败案件中,涉案人员除了通过房产等方式隐藏资产之外,家中隐藏的现金、文物等也是一种不容易被侦查到的方式。” & 知名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M2/GDP数据逐年高企,说明资金效率和金融机构的效率较低。由于近几年货币供给的高速扩张,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继续债务扩张的空间有限。同时,为了避免投资过热、通胀回归和房价反弹,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偏向中性,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收紧。虽然政策将偏向中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灵活,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转情况将直接影响政策取向。<span style="color:#13年,地方政府已经度过债务集中偿还的高峰期,但潜在的影子银行“挤兑”风险或继续造成地方政府负债扩张受阻。从偿债年度的分布来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的占30.21%。再考虑到银监会已经允许部分平台项目债务展期,总体资金链风险已经下降。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M2不仅和经济总量及通货膨胀有关,还与货币乘数有关,这就是费雪方程式MV=PQ(编者注: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隐性收入解释了GDP可能被低估、被隐藏,而由于其没有很高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便M很高,也不会引发恶性通胀。” &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下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强调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规范。最近,数十万亿规模的影子银行成为一枚定时“炸弹”,其中最大的风险便是地方债务,成为一块“巨石”压向监管层和资本市场。两年前地方债务遭遇银行贷款严格限制之后,由于政绩与基建项目高度关联使得地方债务并未得到遏制,而是转移至银行表外通过城投债、信托等理财产品形式继续滚雪球,市场估计至2012年末地方债务已增长至12万亿。地方债早已成为了风险隐患点,2011年上半年国务院就安排审计署进行了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万亿元。那么时过两年,地方债务又增长了多少呢? & 2012年下半年的“稳增长”导致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万亿刺激方案,使债务负担日趋恶化,考虑近两年新增基建信托3200亿、城投债9000亿,再假定平台贷款余额不变,则目前地方债务可能增长20%至12万亿。<span style="color:#10年之前,地方债务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但是其急剧膨胀的规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不得新增”成为严控地方债务的“红线”,如今一些银行表内资产地方债务类贷款占比已呈现下降趋势。排除地方债务危机排上日程。近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3年要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抓紧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 & 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使得原本已陷入隐忧的地方债务或再次冲动,2013年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可能继续小幅下滑,但基建投资在稳增长过程中仍起到主要作用,其估计城投类债券的规模仍很可能快速增长,净发行规模可能超过8000亿。2012年,城投债净供给或超过了7000亿,这些债务主要以市县级平台为主,而市场认为,这一轮城镇化也主要是县镇一级,那么规模继续扩大似乎在所难免。这些债务到期在2015年以后集中到来,而今年正迎来偿债高峰期,旧债未完新债再添,地方政府债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广义货币,应该与其经济总量大致平衡。我国2012年底的GDP总量是51.91万亿元,拿这个数据与同时期广义货币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广义货币与经济总量的比例高达1.88倍,这意味着目前我国每1.88元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只有1元,其中的0.88元基本上是泡沫。当然,在计算货币实际价值时并不需要这样死板,但如果两者产生较大的差距,那就意味着货币超发已经十分严重,而它对民众生活自然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中国占近一半。21世纪网评估发现,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5年前的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流动性泛滥的洪水,不知何时会淹没世界。日,日本央行推出超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无限制资产购买及上调通胀目标至2%。而美国马不停蹄连推QE(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有无限制购债计划,新一轮货币战争又如箭在弦。 & 央行统计显示,2012年全年新增外汇占款仅有4946.5亿元,创下10年最低;月均新增仅412亿元,远低于2010年月均2724亿元和2011年月均2316亿元的新增量。在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悄然收缩的同时,欧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却大举扩张:美联储、欧洲、日本三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速度远超GDP增速。过去的几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欧洲央行都采取了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如美国的QE政策、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这些政策导致了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从2008年底开始至今,美联储已经连续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1月16日当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2.946万亿美元,创纪录新高;而危机之前,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尚不足1万亿美元。 & 按照当前的汇率计算,2012年11月末,央行资产规模为28.99万亿元人民币,即4.6万亿美元,大于美联储、欧央行约3万亿美元的水平。事实上,从2012年的情况看,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从日第一期逆回购开始,2012年全年,央行已在公开市场实施了近90期逆回购,累计进行了超过5.58万亿元的滚动操作。而从2002年初至2011年末的10年间,央行逆回购操作总共为59期,累计金额6103亿元。就在上周,央行还公告称,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 全球货币的泛滥,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在这股货币超发洪流中,中国也已成长为流动性“巨人”。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只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回顾2010年,中国的M2余额才刚与欧元区旗鼓相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span style="color:#08年中国、美国、欧元区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分别折合为人民币7.17万亿元、5.08万亿元、5.70万亿元,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浮动。<span style="color:#09年,美、日、英、欧同时大幅减少新增M2,但中国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却一下子蹿到13.51万亿元人民币。随后每年中国M2增量均保持在12万亿左右的水平。只用了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就激增50万亿元,存量翻番。
& 全球范围来看,在新增的货币供应量上,中国已连续4年贡献约一半。根据渣打银行2012年的报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年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在2011年贡献率更是达到52%。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2012年,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仍高达46.7%。尽管全球2012年新增货币量再度创新高,但事实上,多数国家在新增货币供应量上比2011年有所控制。据部统计,美国2011年新增8713亿美元M2,2012年新增M2下滑12.17%至7653亿美元;日本2011年新增25.3万亿日元M2,2012年新增21.6万亿日元M2,下滑速度达 16.19%,更甚于美国。<span style="color:#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之所以高出2011年,主要源于欧元区2012年新增货币供应量扩大2174亿欧元,约1.82万亿元人民币。欧元区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急需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复苏。作为全球最大的“印钞机”,中国虽然对货币供应量也有所控制,但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来看,都未太放松马力。
&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97.42万亿元,突破百万亿元已没有悬念。且该数据已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这一数据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货币大部分是在最近几年堆砌而成。2000年时,我国M2余额约为13万亿元,至2008年还未达到50万亿元。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自2009年起,货币存量每年跨越一个“十万亿”级台阶,在这几年上演出“狂飙突进”一幕。客观地讲,货币的迅速飙升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 & 短时间内聚集的大量货币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其历次大规模超发均给全球美元持有者带来灾难性后果,故有尼克松时代美国财长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但美元可以流通至全世界各个角落,对于我国来说,在人民币“出海”仍不成规模的背景下,在国内凝聚起来的货币存量无疑加剧了国内经济运行的风险。按照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的比喻,中国拥有如此大的货币存量,就如同头上顶着一个堰塞湖。“规模过大的货币存量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比如高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或资金外流。从中长期看,更为严峻的后果是,迅速飙升的货币存量将我国经济货币化倾向暴露无遗。目前我国M2与GDP之比接近190%,这一数字较前几年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折射出投资效率明显下降的事实,以资金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正日渐走进死胡同,指望靠资金拉动经济的想法可以休矣。 &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货币发行国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以抢救其本国陷入困境中的经济。但是,由于这种以“加印货币”为特征的量化宽松会直接导致流动性泛滥,容易催生通货膨胀,因此各国对此的使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的。但尽管如此,由于美国等西方的国家的货币已经实现全球通兑,因此它们推行的量化宽松势必会影响到全球,其流动性泛滥的后果会波及其他国家,因此这种量化宽松政策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而受到各国批评。以中国来说,对于近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主流舆论认为主要是由全球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这种说法也曾经得到认可。其实仔细一想,在中国仍然对外汇进出实行管制的当下环境,外汇对中国国内经济运行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导致国内出现通胀的真正原因,只能是国内货币的严重超发。而且,由于中国的货币不像美元那样在全球流通,因此超发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上都只能在国内循环。
& 周小川指出,在中国,“货币超发”这个说法,接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所谓“非经济发行”的概念。非经济发行指超过实体经济需要量的货币供应,经济发行则指货币供应量正好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由于过去中国所统计的实体经济只涵盖物质部门、不包括服务业,所以,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及经济快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很快就超过当时统计口径的“实体经济”的需要,表现为超经济发行,即所谓“货币超发”。但实际上,货币供应不仅是满足实物经济的需要,还需满足服务业及金融市场 的需要。此外,由于多数研究和实证检验证明,调控货币供应量与中央银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在西方学术界基本上已被弃用。 & 周小川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指出,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预测经济现象时,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有能得到的信息来作出判断,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预测的指标,公众也能预测。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周小川则指出,将政策利率作为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想法面临着挑战。因为这一做法的理论假设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畅,但现实的货币政策传导与此存在差异。有券商分析师以“M2总量超过GDP已是全球普遍现象,且M2/GDP排名靠前的多数是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为由,认为中国不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 & 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截至2011年的数据来看,该比例全球平均为126%,中国处于世界第10;从绝对水平看,中国虽处于世界前列,但不是最高。世界第一的卢森堡,达到489%,比中国高出一倍还不止。排名前25的经济体,既有“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也有货币政策最稳健的德国,多数都是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的M2/GDP均低于1,不在前25名。<span style="color:#世纪网数据部按比值法,给出一个计算公式:各国的M2/GDP评估系数=(M2/GDP)÷人均GDP*1000。其含义是,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的各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GDP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2010年人均GDP数值(2011年数据暂未公布,而2010年的数据并不妨碍观察结果)。 & 计算得出,在M2/GDP超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个国家中,中国的评估系数最高,瑞士最低。将M2/GDP处于较低水平的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4国也考虑进去,则印度的M2/GDP评估系数最高,美国最低。就各大洲情况来看,亚洲整体的评估系数最高,欧洲次之。由此可见,当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均收入与之越不匹配,就会使得这个系数扩大。我们将各国的M2/GDP及其评估系数与2012年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一对数字放在一起,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形态,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欧债危机的发生,与欧洲各国大肆印钞、M2/GDP比值过高存在高度的对应关系。事实上,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是财政赤字压力。 & 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这几个2012年的欧洲重债国,早在2011年,M2/GDP就已超过200%,同时评估系数也属于欧洲的最高梯队。如果观察更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货币供应量,我们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出现两位数的陡增。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经济仍未走出低谷。2013年1月欧媒调查显示,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的2013年前景比原先设想更加严峻。这充分显示出,如果危机发生在一个M2/GDP超过200%的经济体,其危害与修复的时间将是长期的。进一步与评估系数结合,我们发现,评估系数排名较后的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瑞士虽然M2/GDP比值也高达150%,但人均收入高帮助消化了很大一部分压力,而这些国家也刚好是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亮点。 & 美国的评估系数最低。美国虽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很快能够恢复,最近两个月的失业率已降至近4年低位,其中实体经济与M2/GDP指标稳健帮助甚大。印度虽然2011年M2/GDP只有0.68,但评估系数高达50.75,位居名单第一位。有经济学家将印度看作“新兴经济体中第一个会崩溃的国家”。去年以来,印度GDP增长大幅下滑,国内通胀严重,同时面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困扰。总的来看,M2/GDP占比过大的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杀伤力更大,只是累积效应的产生威力,需要提高人均收入来帮助消化压力。 & 过去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50万亿元,几乎翻番。其与GDP之比,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即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3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而美国,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 & 中国评估系数为42.25,仅低于印度,或能说明,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了不少隐患。具体表现形式有经济领域泡沫资产存在、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货币化速度也过快。根据世界银行的M2/GDP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也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同花顺(14.400,-0.16,-1.10%)数据显示,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 & 此指标也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放松。<span style="color:#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是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了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当危机意识成为群体性反应的时候,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就会突然呈现出来,犹如一张美丽的画皮在刹那间脱落而露出狰狞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2005年到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大涨,然后又从6100点跌到1600点,这或许跟货币超发到一定程度,而市场无力吸纳大量的货币脱不了干系。当股市无法吸纳时,楼市自然成为另一个吸纳大量货币的“海绵”。房价快速上涨,调控也紧随而至。但国家一边调控,一边却加大货币投放,难以真正抑制房价。央行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新增信贷8.2万亿创出了史上第二峰值。 & 汹涌的货币总要找到出路口。2012年中国央行已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使在CPI下降过程中,央行几次意外地没有采取降息、降准行动。2012年末, M2同比增长13.8%,低于2012年央行制定的14%目标。但现实看来,此前流动性泛滥加之超预期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2013年的通胀风险仍在不断提升,这也增加物价调控的难度。最近,日本推出无限量宽松措施无疑是给全球流动性泛滥火上浇油。由于全球处于经济低迷期,日本这一举措可能引发各国进行汇率竞争,中国也面临更大的长期通胀压力。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当代经济学家,著名房地产专家,中国楼市黄金派掌门人。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逍客2012款对比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