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沾电影来过大陆吗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BaoBao论坛
威望: 705 点
金钱: 628580 RMB
贡献值: 0 点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发信人: fragrance (盈盈), 信区: Prose标
题: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Nov 28 22:01:46 2004) WWW-POST沧海仍在,曾听琴箫----悼黄霑 (一)作者: 盈盈中国音乐人黄霑日在香港行政特区病逝。黄霑1963年出道,四十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华语流行乐坛。一生创作歌曲过两千首,多为电视电影配曲,有华人处,就有黄霑的歌。许多歌曲在生前就被视为经典,多人翻唱。————————————————我本来以为还能见到黄霑,现在只能写这篇早就该写的话,来拜祭他。黄霑的地位,不仅仅是香港音乐的宗师,也不仅仅是当代流行文化的巅峰,而是整个汉语文化、汉语文学的路标。黄霑扮演了一个自己想都没有想到的大角色——他是汉语文化二十世纪的柳永,他在诗歌和音乐上传承和更新了中华传统文化,因为他的歌词里有中国式的价值观,也有中国式的美感。太危言耸听了吧?十五年前,当金庸在大陆还没有正版的时候,我对同桌男生把金庸和曹雪芹并举,他就是这个反应。是的,其实黄霑并不是那么高明,离李杜还是大有距离,然而,在中华文化极端式微、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就是我们的李杜了!黄霑歌里的义气、家国、侠气、仁厚、自强,士大夫的洒脱旷达、小人物的无奈与坚韧,全都是土里生根、肉里带血、真真切切的中国文化。正如《我的中国心》所唱,“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其实每个人都给烙了,只是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没意识到而已。黄霑的歌,自然是“商业”加现代,然而又绝对中国。他和顾嘉辉(不是“佳”)联手,写尽了人间百态、心头百味,两个人一起创出了一个学术词条,“华语流行曲”。将来我们写二十世纪文化历史,又或者到世界上去,音乐那一片,就是他们、罗大佑、李宗盛和崔健了。大陆同胞每每自诩正宗——尤其是北京的——觉得那小小弹丸殖民地,哪配说什么文化。八十年代香港文化席卷大陆,王朔原来很是不服,后来和香港导演王晶掰着指头比拼两岸好看的电影,结果朔爷大败,后来也反思自己的北京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其实可以叫“首都大爷嫡传情结”)。幸好二王还没有拼歌,王晶只要一个辉黄组合就至少有五十首,王朔拿什么去挡?恐怕五根指头就够用了。为什么是黄霑?为什么是香港?为什么那个弹丸之地、仅仅百年的城市在二十世纪创造出了如此的辉煌?香港影视音乐在东南亚的出口额、环球影响力,称为奇迹绝不过分。现在西方学术研究里有“Hong Kong Cinema”(香港电影)一题,不是只要能拍电影的国家都可以得一个cinema的。导演、乐人、明星、武打设计,所有的声、色、才、气怎么都集中在那里?为什么?难道香港的人材就真的特别多?难道香港的文化积淀就特别深厚?难道港府拨了文化专款?因为二十世纪整整几十年,大陆和台湾没有自由和安定,而香港有。只是因为家门不幸,结果反而是被抱养出去的小儿子成了器,也没有忘本。我们今日仅存的一点古风,竟是从“殖民地”上吹来。我晓得,北京音乐厅里也唱唐诗宋词,但是诗要活在老百姓中间才是真的,才不是风干的标本。很多人都觉得,富裕了,文化艺术自然就上来了,一富治百病。这个观点,不全错,但是你要真信了,就是个糊涂人。打个比方吧,这好比说一个心理变态的人得了感冒,说治好了他的感冒,身体舒服了,心理变态也跟着就好了。感冒跟心理有关系吗?有。可这话是真话还是胡说?是胡说。大陆也开放了二十年了吧,脱贫致富也至少十几年了吧?怎么我们还是没有一首《沧海一声笑》呢?大陆多少学院教授、商业写手啊?怎么就是比不过一个香港大学1963届的本科毕业生?有一种资源,不是物质丰裕所能弥补,只有空气、水和阳光才能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自由。自由不仅是外界无束缚,更是自己心灵的能力,就象被绑久了,松了绑也要僵麻好久。如果捆绑是在青春成长期,就多半要终身残废。《笑傲江湖》为什么会被央视拍成那样?是偶然吗,是因为张纪中这一个人没经验吗?我看是必然,是命,是天数。黄霑的文字我看到的不多,但是今年他给《南方周末》写专栏里,这个老人的历史感一清二楚,他深知自己在中华文化谱系脉络里的位子。他提到顾嘉辉有一次上电视弹琴,那么多拿手的西歌不弹,却选了上海老歌《鱼儿哪里来》, 因为“我国的时代曲,是我们的血脉里不能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港歌的源头在哪里?在夜上海,在三十年代的“时代曲”,在金嗓子周璇,在白光,在黎锦晖,在严华,写歌几百的陈歌辛。陈歌辛是《梁祝》作者陈钢的父亲,这个人物不输黄霑,类似王洛宾,值得专文另写。你肯定听过他的歌,只是不知道而已:《玫瑰玫瑰我爱你》,《夜来香》,《夜上海》,《恭喜恭喜》(“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嘴上,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为抗战胜利而写,后来成为拜年歌。)。 2003年我在美国听到一盘西班牙吉它,里面居然有《恭喜恭喜》,视为“中国民歌“。真正是经典,今天再听,仍然好听,因为里面有真情谊。邓丽君的根,也在上海的时代曲。黄霑接受记者袁蕾采访,批评如今大家都跟风学美国的Hiphop,但是我们根本没有纽约街头的氛围,没有根基。霑叔所言极是。我们明明是看《大林和小林》长大的,装什么hiphop?自欺欺人。中国的英雄是荆柯,是项羽,是公子无忌,是神笔马良,不是阿瑟王,不是指环王,也不是007。中国的美人是在水的伊人,是浣纱的西施,是舞剑的公孙大娘,是七仙女,是田螺姑娘,是读书的祝英台,是蒲松龄的婴宁和红玉,不是白雪公主,不是碗豆公主,不是查理的天使,也不是所有的什么丝、什么露、什么妮。她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她们永远不是中国的美人,永远不会是你和我。黄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说他是中华今日的李杜。尽管他多半没有这个志向,却实际上担当了这个角色,当传统文化在大陆被赶尽杀绝,他的歌曲提供了现代的、但又是中国的范本,那是中国的音乐和诗歌在面对西方之后的实验结果。他的歌词从不掉书袋、故作文雅,却自有一股古风,而这古风,又是直白的,鲜活的,家常的,国产的。在两岸三地几十年的分隔之后,是黄霑的歌,让我们隔海归宗,让我们可以两岸认同。(想象一下,三地青年相聚,要齐唱歌曲,香港贡献《沧海一声笑》,台湾贡献《蓝花草》、《龙的传人》、《光阴的故事》,大陆有什么呢?《一无所有》,也许。)纵向的古今历史上,震断的四股文化经脉,诗书礼乐,”乐”那一根是他和顾嘉辉续了起来的,而金庸续的是文学那一脉;横向的两岸三地,是这些人的作品把完全隔绝的新一代华人重新放进同一台戏,可以彼此接上台词。霑叔一定不知道他在大陆有多少知音,才会刻那枚章“不信人间尽耳聋”。中文白话,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两条路隐隐可见,一是曹雪芹、王度庐、张恨水、老舍、金庸一路的雅言白话,加入方言,与之相对但不是对立的,是鲁迅、徐志摩为代表的“欧式”白话。黄霑属于上一种。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他的词在广东话和普通话里都押韵。流传得变成了民歌的歌词,文学史怎能不写?而且我觉得和文学比,音乐更加直接、更加感性、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因为歌就是呼吸,就是气息,就是生物本身啊,所以恐怕黄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意义。[ 此贴被逝去在 23:16重新编辑 ]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发帖: 1662
威望: 1821 点
金钱: 24825 RMB
贡献值: 0 点
不留神间,一个国家承载了两段历史。60后和70后的前半截是读着伤痕文学长大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前面的时代,好长好长的历史文化是被作为四旧要斩尽杀绝的,士大夫阶层永远有酸腐气,但士大夫阶层从来不乏铮铮傲骨,那个年代,骨头被打断了,中国大陆从此没有贵族。这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永远的痛。历史不过是一段段的机缘巧合,有什么好说的呢?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发帖: 1662
威望: 1821 点
金钱: 24825 RMB
贡献值: 0 点
谁能告诉我,接骨疗伤到复原活动如初要多少年?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和灵魂,有特定社会地位和独立发言权的知识分子阶层建立要多少年?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音乐是九大艺术之一,大陆的艺术家多的是,好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但作品要发表,得通过中宣部的一群老汉的文化审查。至于,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干嘛了?楼主可知否,那时候,有个被下放的老诗人,将农场里的一对兔子抱到城里去卖。见人便讲,我的兔子好,一只永远健康,一只万寿无疆.......三个月后,这两只兔子就名噪大江南北了。后来一只兔子去了温都尔汗打洞穴居,另外一只被制作成了标本......那是后话了。
博浪舞锤,四娘拔剑。四海翻腾,天下色变。
fanjin写得好,中国目前没有所谓知识分子的良心学者,专家说得话全部与利益集团挂钩
珍惜现在得到的一切尽量开朗,多笑一笑
发帖: 1662
威望: 1821 点
金钱: 24825 RMB
贡献值: 0 点
利益集团也是知识分子。其实中国的精英真的在政界。可惜,可惜。一切交给时间吧
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quote]下面是引用fanjin于 21:53发表的:利益集团也是知识分子?中国的精英都在政界?不认同。商界的力量虽大不过权贵阶层,但当中拥有一流的精英
珍惜现在得到的一切尽量开朗,多笑一笑
威望: 705 点
金钱: 628580 RMB
贡献值: 0 点
发信人: flyingfish (fly), 信区: Prose标
题: 沧海仍在,曾听琴箫 -----悼黄霑 (二)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3 22:43:58 2011, 美东)回顾二十世纪的乐坛,爱国的头号歌,黄沾有《我的中国心》,《做个勇敢中国人》。网友”电影教教父”说,在八十年代张明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唱《我的中国心》,让他意识到原来中国还可以用“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来代表,让幼小的心灵里耳目一新,因为他以前只知道代表中国的是天安门、是北京、是五星红旗一类,“是一些香港同胞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国家和民族。”这是电影教父一个微小敏锐的观察,其实不能想深了。想深了,就看到两个中国,五十年的中国与五千年的中国,分别由红旗和黄土代表。前几周听加拿大国家公共电台下饭,加拿大人到中国拍一部电影,需要一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的传统民歌,一个小姐是第二代华人,就去找爸爸。爸爸哼了一歌,小姐爱极,学会,导演就用了。剧组的人都爱,虽然听不懂,也一个个瞎哼,一天被中国大陆的翻译听见,大惊失色,“你们怎么会唱这首歌?”这下子才弄清楚哪里是什么古代民歌, 有版权的!接着收音机里那个纯正的加拿大英语就唱起来示范,我几乎喷饭——《上海滩》!《上海滩》,曲词唱三者俱佳。叶丽仪刚柔相济的歌声,直透人心。还有他众多的电影配乐,简直弹无虚发。《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焚心以火》,没有这首歌,整部片子至少轻了四分只一。要阴柔,有《青蛇》的《流光飞舞》,《倩女幽婚》的《黎明不要来》;论阳刚,二十世纪中国战火纷仍,军歌嘹亮,但是哪一首比得上电影《黄飞鸿》里的《男儿当自强》?他怎么能把阴柔和阳刚都写得那么透?听《流光飞舞》,你可以看出他吃透了《白蛇传》的精髓。历朝历代的国产女主角里,白素贞是绝无仅有的主动,有本事、有手腕、也有脾气,会治病也能杀人,有情也有”性”,是妖精嘛。这一段孽债,合乎于人情而不容于佛法,难分是非,到了黄沾笔下,就是一句混不吝——“跟有情人,做快乐事,管它是劫是缘”。如何?谁还能写出更好的白蛇来?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都在黄沾那一句里:“看浮生千重变”。当然,他的绝唱是电影《笑傲江湖》的《沧海一声笑》,他写此曲是受古书《乐记》那一句“大乐必易” 的启发, 他说:“大乐必易”!哈!伟大的音乐,一定是容易的!因为这样才心口相通,世代相传,人人传颂,歌唱不绝,才会永垂不朽。自绝於群众的歌,艰深得只有大行家才能演奏,必会及身而绝,此後无人知晓,只留下一个名字供人凭吊,无人复识内容!所以,此曲的主旋律就是把中国的丝竹乐器从高到低划一遍,再划回去。我只想说一点,去听罗文唱的《沧海一声笑》,你会发现有唱戏的味道,原来这首歌就是喝了二两烧酒以后、小人物扯起嗓子吼地方戏,邻居里跟唱的也有,骂的也有,唱到最后零乱了、忘词了,大家一起哈哈大笑。我最喜欢的还是黄沾唱的版本,烟锅巴嗓子,因为听到了我爸爸。央视的《笑傲江湖》主题曲是“正义不倒,会晤天下英豪,无招胜有招”,网上北方影武士有妙评:此歌有高度,高得应该拿去给五岳剑派当派歌,在血洗刘正风全家时候齐唱。黄沾黄色的一面,不是和文雅、家国对立,而恰好是相辅相成的。他的家国、文雅、无奈与洒脱,都是贴近民心,都是“真”,所以到了“色”上面,他也一样的真。生于逐利的闹市,就请你允许我做一个流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黄沾去世了,他肚子里四十年的一手史料,都跟着去了。等着港大发表他的博士论文吧。和欧美比,中国的搜集整理太落后了——更别说研究了。就是黄沾这么有名有利的商业明星,都找不到一个齐全的网站,把他所有的音乐作品列出来。两千多首歌啊。我去年做白日梦的时候,还想哪天见到沾叔,要问他掌故旧人,问他在香港大学读书那几年,问他前面的老乐人,现在再也见不到了,也没处问了。黄沾去世,让我想起另一位心仪以久的作曲家,王立平,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十几首歌都是他老先生一手包办。首首沁人心脾。后来得知王先生为了谱《红楼》,整整四年什么都没有干,全心沉入,《葬花吟》写了足一年。感谢那时候中央电视台还是不计成本的计划经济。再拍《红楼梦》,恕我直言,我猜至少三十年内难有人超越王立平。让我们把王先生的作品资料收集起来吧,不要等他也走了,大家再纪念。罗文、张国荣、梅艳芳、梁弘志,现在又走了黄沾,网上一片感叹,“我们的时代结束了”。不,我们的时代刚刚开始。中华不幸,二十世纪的古风遗韵竟然只有一首《沧海一声笑》。中华大幸,竟然给了我们一个黄沾,让无所归依的耳朵和嗓门,找到了族谱,找到了社戏,找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虽然我们至今仍然不成局面,但是也只有勉强上路,我们打磨上几十年,就该往下面传了。 (张润芳, 2004年11月,草就)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老友新知
&|- 休闲房间
&|- 人间烟火
&|- 理想家园
&|- 醉生梦死
&|- 美丽文字
&|- 关于亦舒
&|- 亲子互动
Copyright &
Total 0.037638(s) query 4, Time is now:02-16 18:35,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顾嘉辉黄沾演唱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