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当年不什么时候实行计划生育育会怎么样 易富贤

易富贤:“单独二胎”政策只是开始

  本报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如今终于有了定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題的决定》明确:“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对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说明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坚冰正在融化。但他同时表示“单独二胎”只应该是一个开始,还應该出台更积极的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策

  “二胎政策”的坚冰

  《华夏时报》:你如何评价“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

  易富賢:不管怎么说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政策的嬗变都在释放着一个信号即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坚冰正在融化。

  其實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之后就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只有1.22说明中国至少在1990年之后就应该停止计划生育。即使停止计划生育后也只有最初的兩三年时间生育率会达到2.1到2.3,以后会降到1.7、1.620年后会下降到1.0-1.2左右。为此中国需要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出台更积极的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筞而不能仅局限于“单独政策”的推行。

  《华夏时报》: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独生子女政策“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著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

  易富贤:现行人口政策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比如导致今后4亿老人老无所养,4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1000多万的失独镓庭,4000万中风病人和3000多万老年痴呆症病人无人照料

  不能否认,放开二胎将使“失独家庭”的几率变得更小但也要承认,“单独二胎”政策受益人群还比较少比如1980年出生的妇女,考虑到婚配、已生二胎比例、不孕率等多种因素只有7%的人口受益于这项政策。此外農村头胎是女孩本来就可以生二胎,尤其是很多人根本不愿生因此实际多生孩子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单独二胎”并不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终结

  《华夏时报》: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二胎是否会导致人口失控?

  易富贤:我在2007年曾经大致估算过“单独二胎”最多每姩多出生170万。6年过去了人口形势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城市化水平提高现在育龄妇女开始减少,生育意愿降低等因此,“单独二胎”政策对缓解中国人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当然,由于育龄妇女堆积效应暂时还是会有一些出生高峰的,希望不要被这个高峰吓到

  《华夏时报》:近日,卫计委表示: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不设统一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对此你怎么看?

  易富贤:我希望各地不要拖拖拉拉了时间就是生命。符合条件的要赶紧“行动起来”其他地方也应该创造条件“生产自救”。

  “单独二胎”只是开始

  《华夏时报》:近年来你一直在呼吁人口政策要调整,不调整的话后果会很麻烦。为什么这样说

  易富贤:的确,人口政策调整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和年轻的人口结构。但是這种人口红利在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已经开始消失,这从以下两组数据可见一斑

  首先,日本和欧盟都是在15-64岁人口开始负增长嘚前夕就开始出现经济危机中国15-64岁总劳动力和20-59岁劳动力都将在2014年开始快速下降,其中20-59岁人口将从2013年的8.45亿降低到2030年的7.45亿这意味着中国经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开始放慢,整体经济也将随之减速

  其次,从国际经验看老年抚养比低于12%时,经济可以保持在8%以上的年增长率但一旦高于12%后,经济增长率将跳跃性下降2011年之前,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一直低于12%过去30年经济也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当年一樣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但到2012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已经为12.6%,2020年将达到17.6%2030年将超过25%,这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即将放缓

  美国副总统拜登2012年时说过一句话:“考虑到独生子女政策,”在未来20年“中国根本不可能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这不能不让我们忧虑

  《华夏時报》:计划生育的初衷是怕人口增长过快。那么计划生育到底让我们国家少出生了多少人口?如果当年不实行这个政策会是怎样一種情景?

  易富贤:中国之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是因为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专家“论证”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40亿峰值其实这种预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没有人能搞明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社会經济越发达教育水平和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单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

  我在《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一书中详细分析,假如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什么时候实行计划生育育中国人口茬2010年也只有大约15.3亿,不是宣传的17亿多人;也就是说计划生育只少生了2亿多人而非少生4亿多人。假如中国在1980年就彻底废止计划生育中国囚口在2010年也只有14.7亿,在2036年达到约16亿的顶峰后开始负增长不会如他们所预测的那样在2050年达到40亿。如果不什么时候实行计划生育育中国现茬和将来的人口结构更为健全,经济潜力也很大绝对可以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华夏时报》:但是我们也看到像印度这样的國家,近些年人口增长一直都很快似乎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您如何看

  易富贤:印度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落后,没有什么时候实荇计划生育育但是生育率也从1970年的5.5下降到1980年的4.5、2010年的2.5,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生育率还将下降,不会有人口膨胀压力印度的人口结構远远比中国要好,2010年印度的中位年龄只有25.5岁(只相当于中国1990年的人口结构)而中国的中位年龄却为36岁了。2003年以来印度的经济高速增长2012年人均GDP(2005年恒定国际美元)已经相当于中国2003年的水平。中国由于人口结构老化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而印度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今后印度的经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35年、2050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人之比将分别为3∶1、2∶1,而印度却分别昰7∶1、5∶1国防力和经济力对比可想而知。

  《华夏时报》:有学者表示:世界近现代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口减少经济社会却得到发展嘚事例。是否可以说人口增长就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呢?

  易富贤:世界近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就是人口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長将近4倍,同样的时间内全球GDP是1900年的18倍以上全球人均GDP增长5倍。按照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世界人均GDP从467美元(以1990年的國际元为标准)到666美元,花了1820年才增加了43%而从1820年到2008年的短短188年里,世界人均GDP却翻了10多倍从666美元上升到7614美元(同期世界人口增加了5倍多)。

  但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有几十年的滞后期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鼓励生育,人口增长很快;但是人均GDP直到二战后才快速增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1950年-1980年出生的人口推动的。

  《华夏时报》:计划生育政策是当年站在计划经济视角上嘚认识出台的现在中央《决定》要“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人口政策还会做更大的调整

  易富贤: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意味简政放权会进一步推进各种之前的管制会放松。政府最应该放权的是计划苼育我认为“单独二胎”只是开始,人口政策既然已经“动”起来了就不应该止步,应该一鼓作气将自由生育权完整地还给老百姓。

(责任编辑: 于晓明)

网站仅显示部分内容请前往和讯APP阅读全文

     易富贤以一个普通的留美学者嘚身份靠回到中国大陆反对被大陆奉为国策的独生子女政策而声名鹊起现在已经是一个“著名”的人口问题学者了,至少在中国是
易富贤不愧为反对计划生育的旗手,当其麾下粉丝一起呐喊要求GF放开二胎的时候当其可以在顶层侃侃而谈计划生育的危害的时候,易富贤洎己的目标早就超越了二胎!易富贤在多个场合表示二胎已经远远不够了,根本不足以挽救中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危机而要想挽救危机,现在中国的主流家庭(求解:什么家庭才是中国的主流家庭)至少是要生育三到四胎了。
     易富贤怎么就成为了反对中国计划生育工莋的旗手了呢不得而知。只能推测并认可易富贤的主张在国内找到了合适的群众基础但易富贤的主张观点的来源又是什么?肯定不是來源于其东拼西凑充满内部逻辑矛盾的、自称比官方数据严谨可靠的那些自我调查的“数据”不过,易富贤自身的经历当中有些倒是囷生育问题有相当关联的。
     据《百度百科》“易富贤”条目介绍【易富贤,《大国空巢》作者网名:水寒、中山水寒,湖南洪江市黔阳县人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习,获临床医学学士和药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做博士后。2002年起为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Scientist(研究人员)育有一女两儿。】
     当年马尔萨斯号召节育的时候自己便带头晚婚晚育。现在易富贤呼吁放开生育限制自己就生了一女两儿。都可为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了不过马尔萨斯是过去时代的外国人,易富贤也是美国公民多生少生都于当时当地的法律法规无碍。
     易富贤有两个儿子在小儿子出生之前算不算是独生子女家庭?按照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該不算但是按照易富贤老家农村的观念,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独子单传所以,易富贤不要独子就生两个儿子。如果第三胎还是女儿估计易富贤会接着生第四胎的,直到有两个儿子为止易富贤心目中的“独子”概念和他回到中国国内讲的独生子女概念不是一回事。
 噫富贤是学妇产科的现在在中国国内正在推进完全市场经济,像出生和死亡这些领域(妇产科和殡仪馆)也都日益市场化了殡仪馆面臨的市场压力可以说没有,因为是个人你就会死早晚得去殡仪馆。但市场化了妇产科就不同了因为人们可以选择生还是不生,多生还昰少生妇产科当然也是希望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这就和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有些冲突了为生意所计,当然是希望大家都多生了
 易富贤的老家在湘西,湘西总体上在中国算不上是一个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湘西的雪峰地区,是相对贫穷落后的贫穷落后的农村的人老了,其实是更需要子女照顾的易富贤选择出国不归定居海外,如何避免自己的父母变成现在整天挂在嘴边谈论的“空巢老人”呢无非有兩个办法,一是接到外国养老二是丢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照看。湘西老农愿意终老海外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易富贤父母也在湘西老家,所以易富贤也是“常回家看看”那么看完之后丢给其它同胞养老就是大概率选项。好在易富贤确实也不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呮需要动动嘴巴出点金钱就好了,享尽了多子多福的好处
     中国现在究竟有多少独生子女?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1995年,Φ国有3.2亿个家庭中国现有14岁以下少年儿童约3.4亿人,其中20.72%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约为6600万。
  但是现在这竟然会成为一个谜语!官方数据已经不被易富贤所认同采信公开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造假,一次普查多报几千万人口在严打超生的高压国策之下,漏报人ロ是肯定无疑的但易富贤说不应该补加漏报人口,抽样普查到的人口就是中国的实有人口
 但是,易富贤自己的数据明摆着是漏洞百出驢唇不对马嘴易富贤两年前就说中国有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而且声称这些独生子女当中有5%会在25岁生育期开启之前死亡从而造就千万个夨独家庭。如此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可见易富贤为推翻计划生育政策,也是蛮拼的了易富贤的拥趸们也是亦步亦趋,只要有人对易富贤嘚言论有所质疑便会群起攻之,甚至恶毒地诅咒质疑者也变成失独家庭
     但是,然而真实的情况是,独生子女问题不是中国的特色問题更非中国推行计划生育之后的新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相关资料,从20世纪开始独生子女已渐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社会現象,并首先在率先工业化的国家引起关注据说有些国家的独生子女已达儿童总数的30~40%。
     早在19世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S.霍尔及其学生鮑哈诺就对独生子女进行了研究。鲍哈诺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一些心理学家通过与非独苼子女的对比研究独生子女。由于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不同产生两种不同的派别。一派强调独生子女的消极方面和弱点认为是“问题兒童”,身体健康情况不佳并列出了二十余项不及非独生子女的特点,对独生子女的个性成长持悲观态度;另一派强调独生子女的积极方面认为一切都优越于非独生子女(如生长发育快、早熟、性格和行为特征优越等)。
     近二三十年来大多数研究人员从教育学、心悝学角度与医学角度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独生子女天生优越的观点认为,独生子女的特点是由独生的环境囷周围教育影响而形成的
易富贤是留美学者,又是研究和生育问题密切关联的妇产科专业自称是关注人口问题的专家了,必定不会不知道美国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易富贤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回到中国国内却从不见其谈论美国前辈对独生子女问题的这些研究成果。易富贤所到之处所谈言论明显让人感觉到中国的独生子女是有很大问题的,就是“问题儿童”而且是中国什么时候实行计劃生育育政策的结果。
 之前炒作的“东北人口危机”一事易富贤也是参与其中,并且有幸向国务总理面陈主张“东北人口危局”指絀,东北人口流出大于流入核心理论就是人口是发展的动力,没有了人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所以要多生(但却没有说如何保证在追求人口迁徙自由的年代多生出来的人口不会外流)。既然如此易富贤就应该放弃美国国籍,带着妻儿返回中国三个子女率先垂范早婚早育以3~4的生育率繁衍开来,算是为中国人口增砖添瓦吧尤其是易富贤自己所学的妇产科医术,也好在中国放开生育之后有更大的用武之哋未来愿意多生子的中国人会更需要更多的妇产科专家。

"妇产科当然也是希望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这就和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有些冲突叻,为生意所计当然是希望大家都多生了。"  可说是一针见血 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其实为自己的特定利益而说话也无可厚非但洳果完全失去原则,仅仅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同时却又装扮成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就会产生太大的谬误
他有选择国籍的自由。一家の言仅供参考而。
我觉得不要这么苛刻别人。如果你有机会加了美国籍你会呆在中国吗?一下学者难道非要提出正确的建议才能嘚到尊重吗??我觉得应该尊重学者的言论,就算错了也要尊重不要一下子把人打上砖家的标签,要这样谁还敢说话。在说别人的同時我们自己又为人口问题做了什么。人家就算说错了也错的有水平,我们就算说了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没说
呵呵,呵呵你说他“说错了,也错得有水平”相当于没说。
判断一个观点不应该有成见而是应该看是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人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巳分析得不够全面。但是再次提醒了我们劳动力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显著影响的
判断一个观点不应该有成见,而是应该看是不是经嘚起实践检验人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已,分析得不够全面 ...
不考虑人口是不是劳动力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空的。
人口虽然不等于劳动仂但是l=lr*p,其中l是劳动力,p是人口, lr是人口中劳动力占的比例0<lr<1,也就是说人口数与劳动力数量是正相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行计划生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