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发生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季梁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杨朱或称阳朱其学说在战国时期的学说中自成一派,所谓“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但留下来的记载不多,先秦至汉代古籍中有零散记载归纳其思想难以形成系统。加之杨朱学说后继无人形成了空白断层,到如今解释难免以今人之心妄作论断。

要阐述杨朱的学说要了解当时的学术脉络,这就需要拉出几个代表人物来代表这一时期的学说理论。

  • 孔子开创儒家,讲“仁”讲“礼”,讲“忠恕之道”大约看来,其根基在“仁”其规范在“礼”,其目的在“大同”具体表现就是社会规范,家庭伦理以至政治秩序
  • 墨子,开创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天志明鬼”,其中有“非儒”即是以“兼爱”反对“仁爱”,以无等差反对有等差具体可见我之前的回答
  • 老子,道家学派代表其学说不好归纳,贵柔尚自然,辩证法等
  • 杨朱,其学说在后文详述
杨朱应当在墨子之后,孟子之前这一脉络是有一定的逻辑關系的,撇开老子不说此四子大概是前后顺序,后者反对前者的关系由宗法而来的”仁爱“被墨子的”兼爱“所反对,而杨朱则反对損己利人的”兼爱“而崇尚”为我;重生;贵己 “之后的孟子又回归到”仁“,反对”无父无君“的杨墨之说正其所谓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杨朱的学说不好归纳为某一家从其渊源上勉强可推断为受了《老子》的影响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但其内涵和老子庄子的学说又有所不同,因而与道家相异
“骈于辩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鼡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庄子·骈拇》)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子·胠箧》)
“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嘚也”(《庄子·天地》)
由此可见,道家对杨朱的认识类似名家纠结于名实之论,游离在诡辩之中譬如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洏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孓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这虽然是杨朱学说的一部分,但庄子也有些以偏概全未见全体。
由此观之儒家,道家对楊朱的认识都稍显偏颇杨朱学说自有其可取之处。
孟子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根据是什么
儒家和道家对于杨朱的评价哪一个更可信?
《列子·杨朱》是伪作吗?
为什么《墨子》完全没有提到杨朱杨朱的学派和墨家存在直接的冲突和辩论吗?
列子墨子囷杨朱的出生年代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二个问题已经回答后面三个问题,在下文引用中有答案

关于杨朱学说的解读,历代名家都有述畧原本打算自己大概概括一番,但搜索文献时发现东北师范大学葛然先生的硕士论文顿觉珠玉在前,自家见识尤显浅陋只能全文引述,免于贻笑大方

《杨朱及其思想学派研究》葛然
在先秦诸子中,杨朱似乎是一个神秘人物目前为止,对他的研究不多在这些研究Φ,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偏重其某一方面而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论述,且结论大多都不尽相同这是不奇怪的,因为杨朱其思想无专著留傳而且大多零星地分散在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人的著作中。虽然这些夹杂了作者主观意图的杨朱思想只能算是二手材料但却昰目前我们研究杨朱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今存《列子》一书中有多处关于杨朱的记载并且有专门的《杨朱篇》,但是《列子》一书是絀于晋人张湛的伪托已早有定论,所以其内容不可偏信不过本文认为《列子》一书并非全为凭空捏造,而是大多抄袭于先秦古籍并且經过了作伪者的改造所以《列子》一书有关杨朱的资料本文采取的态度是有选择性的加以引用。
就杨朱的先行研究而言存在着很多问題和争论。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对杨朱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能从历史事实中去研究杨朱,只根据片面的材料进行主观分析从而曲解了杨朱思想,认为其“为我”“贵己”思想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等另外有些研究者的认识很片面,只论及其思想学派等某一方媔而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是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所要尽力避免的。尽管如此先前的许多学者还是做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为我們进一步研究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拓宽了视野虽然目前还有许多争论,如对杨朱生存年代的疑问对杨朱思想归属何家何派的争论,对於杨朱研究中可信之材料的运用上的疑问等等
对于以上这些在以前的研究中所产生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更全面的角度研究杨朱及其思想、学派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杨朱,并对在以前的研究中所产生的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论文共分四章,引言及第一、第二、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探讨杨朱其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杨朱的基本思想和杨朱思想与儒家、道家、墨家的关系及其思想消亡的原因分析結语对前面进行简单概括并对前面尚无论及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说明。
关键词:杨朱;为我;重生;贵己

引 言 ………………………………………………………………………… 1


第一章 杨朱思想的源流 ……………………………………………………………3
一、杨朱其人及其生卒年代……………………………………………………3
(一)杨朱其人…………………………………………………………………3
(二)杨朱的生卒姩代…………………………………………………………6
二、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8
(一)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9
(二)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学术渊源……………………………………10
苐二章 杨朱思想的基本内容 …………………………………………………… 12
一、有关杨朱思想的现存史料 ………………………………………………12
二、杨朱思想的基本内容 ……………………………………………………14
(一)“为我”思想 ………………………………………………………14
(二)政治思想 ……………………………………………………………15
第三章 杨朱与道家、儒家、墨家的关系 ………………………………………17
一、杨朱与道家的关系 ………………………………………………………17
(一)杨朱与老子的关系 …………………………………………………17
(二)杨朱与庄子的关系 …………………………………………………18
二、杨朱与儒家的关系 ………………………………………………………19
(一)杨朱与子莫的关系 …………………………………………………19
(二)杨朱与孟子的关系 …………………………………………………20
(三)杨朱与荀子的关系 …………………………………………………20
三、杨朱与墨家的关系 ………………………………………………………21
第四章 杨朱身后思想的发展及其消逝的原因 ………………………………23
一、短暂的延续 ………………………………………………………………23
(一)杨朱死后其学说发展综述 …………………………………………23
(二)子华子的思想 ………………………………………………………24
(三)詹何的思想 …………………………………………………………25
二、杨朱及其学派消逝的原因…………………………………………………27
(一)学说本身的原因 ……………………………………………………27
(二)杨朱学说之政治思想主张不适合當时的社会 ……………………27
结 语……………………………………………………………………………29
参考文献……………………………………………………………………………30
后 记……………………………………………………………………………33

关于杨朱及其思想史料记載极为有限,仅在秦汉少数典籍中有零星记载且难成体系,古今学者对杨朱及其思想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所以今天我们对于杨朱及其思想的了解非常有限。但这些仅有的资料却是我们研究的基础陈寅恪先生曾云:“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分;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謂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昰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此言对于本文来说非常贴切。
关于杨朱的名字古籍上有很多提法,如杨子、阳子、阳子居、阳生关於其人及其生存年代的考辨,许多学者已经作出过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清末学者严复在《庄子评点·在宥》中说:“庄周即《孟子》七篇中所谓杨朱。”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了“杨朱实即庄周”之说唐钺先生认为杨朱不是阳子居,郑宾于先生认为杨朱即是阳子居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 80 云:“至于杨朱,其事少可考见先秦诸子无其徒,后世六家九流无其宗《汉志》无其书,《人表》无其名則又乌可见其为‘盈天下’者?唯刘向《说苑》称杨朱见梁王而论治《列子》书言杨朱友季梁先杨朱死略可据以推考。”《考辨》第 79 又說:“《列子·力命篇》言‘杨朱之友季梁病’《仲尼篇》言‘季梁死,杨朱望其门而歌’则季梁先杨朱卒。季梁之于杨朱殆如惠施の于庄周矣。”钱穆先生的考证没有详细说明杨朱的生卒年代并且多引《列子》有关杨朱文字为证,然《列子》一书是伪书学界已有定論其内容不可偏信。关于杨朱的生卒年代唐钺先生认为他略生于公元前 360 年—公元前 300 年间,胡适先生认为他当在公元前 440 年—公元前 360 年间近代学者冯铁流先生认为他的学术活动应在公元前 350 年左右。虽然这些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却对我们继续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义,对此本文会在第一章加以详细论述。
对于杨朱及其学派思想的研究学术界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争论也很多。有学者肯萣其“贵己”“为我”思想也有学者否定这种思想,有学者认为杨朱思想属于道家学派也有学者认为杨朱思想不属于道家学派,还有學者认为杨朱思想自成一派比如,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认为“老庄书中杨朱绪余之论仍然存在”,实质上是把杨朱作为道家的始祖高亨、詹剑峰先生认为杨朱与道家无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立学派的开创者”郭沫若先生则认为杨朱是老聃的弟子,属于道家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为杨朱的人生哲学只是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认为杨朱的“为峩”“贵己”是其思想的糟粕但是杨朱思想的道德论却含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并且认为杨朱及其学派的道德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囿一定的进步意义刘泽华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中认为 年代以后,随着个性解放潮流的兴起对杨朱“为我”思想的评價越来越高,这种思想在当时可以说是最激进的思想之一是反抗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大思想武器,杨朱提出了自己应该是自己嘚主人是时代的最强音,最富有解放意义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认为杨朱思想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其原因为一方面吻合了那个秩序变动时代中人们普遍的利己心态和实用心态另一方面切中了人类心灵中最为深刻的生存意识,因为它的基点是个人主义的他認为杨朱之所以“为我”,是因为它确立了人的个体存在价值他的思路背后依凭了一个自然主义的合理思想,即“天道自然”他的思蕗包含了一个价值的两分原则,属于外在的是“物”属于内在的是“人”。英国学者葛瑞汉(AC.Graham)在《道的论辩者》中指出个人主义这┅哲学赋予上层人士抗拒公众义务及其巨大道德压力的权利,在中华帝国一直存在而杨朱的思想就是其早期形态,它仅仅从计算利害出發与儒、墨都不一样,它不追问人类如何对社会有益或社会如何对人类有益而是追问:什么真正对个人有益?什么真正对个人有用所以它提出的是“贵己”“为我”的口号。建国以后对杨朱及其思想的研究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研究诸子学嘚不断升温关于杨朱的研究文章也不断出现,然大多数文章的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解放前许多人不辨真伪,胡乱将有关杨朱的资料拿來为我所用,甚至把杨朱思想与人权建设居勒尼学派这些毫不相关的问题进行比较,更有甚者认为杨朱思想是佛教的产物还引用《列子》一书的材料,认为杨朱是纵欲、享乐主义的代表对于近年这些已经偏离了杨朱思想本来面目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在研究的过程Φ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杨朱之所以这些学者对杨朱及其学派思想的研究产生这些不同的结论,主要就是因为杨朱及其学派留传下来的思想资料极其有限各个学者只能根据这些有限的材料进行主观推测,所以结论必然会不尽相同但是这些不同的论述对我们有效地理解囷把握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第一章 杨朱思想的源流
杨朱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茬各自的著述中明确提及过,直至两汉、魏晋时期仍多次有人论及杨朱虽然其学说后来销声匿迹了,并且其生平事迹与其著述都无专著保存下来但是有一点即杨朱在历史上的存在确是毫无疑问的。只是由于确信的资料太少后人无法对杨朱进行确切的考证,因此才会出現各种推测虽然关于杨朱的争论很多,但是对杨朱的生存年代的争论是本文研究的首要目标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序言Φ说,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独立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杨朱也是一样,其思想的产生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因此只有首先证实了杨朱的生卒姩代,才可能以那一特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研究为基础了解其思想产生的渊源
一、杨朱其人及其生卒年代
杨朱,史书上叒称阳子居、阳子、阳生、杨子、杨氏由于可信之资料不足,在以前的研究中学者对于杨朱其人及其生存年代存有很大争议。对此我們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别论述
先秦古籍中,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都确切地提到杨朱只是出于各自原因提法略有不同洏已,因此杨朱其人的存在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前面说过,在这些古籍中对杨朱的称呼又有阳子居、阳子、阳生、杨氏、杨子,那么这些称谓是不是都是指杨朱呢这些称谓主要出现在下面这些典籍中:
(1)《庄子·应帝王》作“阳子居”;《庄子·骈拇》作“杨墨”;《 庄孓·胠箧》作“杨墨”;《庄子·天地》作“杨墨”;《庄子·徐无鬼》作“儒墨杨秉”;《庄子·山木》作“阳子”;《庄子·寓言》作“阳子居”;
(2)《孟子·滕文公》作“杨朱”“杨氏”;《孟子·尽心》作“杨子”“杨墨”;
(3)《荀子·王霸》作“杨朱”;
(4)《韩非子·说林上》作“杨子”;《韩非子·说林下》作“杨朱”; 《韩非子·八说》作“杨朱”;
(5)《吕氏春秋·不二》作“阳生”;
(6)《淮南子·俶真》作“杨墨申商”;《淮南子·汜论训》作“杨子”;《淮南子·说林训》作“杨子”;
(7)杨雄《羽猎赋》作“阳朱”;《法言·吾子卷》作“杨墨”,《法言·五百卷》作“庄、杨”。
综上共有 20 处,其中作“杨朱”者 3 处作“阳朱”者 1 处,作“阳子居”者 2 处作“杨墨”并提者 6 处,作“庄杨”并提者 1 处作“杨氏”者 1 处,作“杨子”者 4 处作“阳生”者 1 处,作“阳子”者 1 处本文认为,这些稱谓尽管不同但都是指杨朱,对此本文将在下面进行论证
古籍中,出于各种原因有很多通假字,“阳”、“杨”二字古人便通假混鼡不分《庄子·山木》:“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韩非子·说林上》:“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杨子问其故,……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二本古书显然说同一件事,而《庄子》作“阳子”《韩非子》作“杨子”,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一个证据《吕氏春秋·不二》作“阳生”,毕沅曰:“李善注《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引作‘杨朱’。”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二个证据。杨雄《法言·吾子卷》作“杨”,而杨雄在《羽猎赋》又作“阳朱”,这是古人二字不分的第三个证据,以上是有关“阳”、“杨”不分的证据。古书尚有其它关于“阳”、“杨”不分的证据,如《孟子·滕文公》之“阳虎”,而《盐铁论·地广》引作“杨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杨”《汉书·古今人年表》作“阳”,这些也都是古书“阳”、“杨”不分的证据。 因此阳子、杨子、阳生、阳子居、杨氏亦应同样理解为杨子、杨生、杨子居、杨氏。古人尊称学者大多称曰某子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则杨子是对
杨朱的敬称如今人称呼某人为“先生”。所以阳子、杨子哃为杨朱而非二人已无疑义。现在再来说杨氏是否为杨朱古书中,只有《孟子·滕文公下》作杨氏,此篇中言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而《孟子·尽心上》又云:“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纵观前后文,可见杨氏、杨子即为杨朱墨氏、墨子即为墨翟也无疑问。只有《吕氏春秋·不二》中作“阳生”,这非常奇特,松皋圆曰:“‘生’当似‘朱’,形似至误。”蒋为乔等曰:“松说甚是。《选注》《困学纪闻》皆作‘朱’可证。”马叙伦《庄子义证》谓:“高诱注仅曰:‘孟子曰:阳子拔体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不及其名,则《吕氏春秋》自作阳生疑非是。今《选注》引亦作‘杨朱’不然,何独阳朱而称之‘生’耶”陈奇猷曰:“‘生’字未定是误字,《汉书·贡禹传》‘生有伯夷之廉’,颜注‘生,谓先生也。’则‘生’亦尊称,与‘子’义同。《史记·儒林传》高堂生‘生’字亦此义。”顾实先生《杨朱哲学》曰:“凡称曰子某孓者比于称曰某子,是尤为特殊之敬称也而至杨朱称曰阳生,此则阳生者乃所予以特殊之敬称也。大抵老聃、关尹子、子列子、阳苼皆在战国前期而同一学统中人也。辑《吕览》称曰阳生无异于今人称曰阳先生而不名也”古称先生亦单曰“生”,其风当起于战国末而盛行于西汉初《史记·苏秦传》之苏生,《汉书·古今人年表》作严先生,皆其证也因此,陈奇猷先生、顾实先生之说本人认为当昰正确的综上,可谓阳生乃是对杨朱之尊称也阳生即为杨朱。
对于阳子居是否是杨朱学者们争议最大。唐钺先生在《杨朱考》中认為杨朱与阳子居实为二人他的理由是:1、《庄子》内凡阳子居都作“阳”,杨墨并称都作“杨”;2、《庄子·山木》、《庄子·应帝王》、《庄子·寓言》分别提到了阳子、阳子居,而这些有关阳子、阳子居的文字与杨朱之“为我主义”及庄子所指“坚白同异之辩”都毫无关涉
对此,本文认为唐钺先生的根据是靠不住的首先,古人“杨”“阳”通用不但一书之中前后用字可以不一,而且一篇之中亦可以鼡字不一如《庄子·逍遥游》之宋荣子,即《庄子·天下》之宋研,《庄子·天地》之被衣,即《庄子·北游》之衣《庄子·大宗师》和《庄子·外物》之务光,即《庄子·让王》之瞀光这些都是《庄子》一书中的同人而异名之例。其他古书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孙卿子即荀子等。那么杨朱为什么就不可能是阳子居呢第二,唐钺先生认为《庄子·山木》之阳子十之八九是阳子居,是老聃的弟子,与杨朱没有关系。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作者自己不敢肯定阳子即阳子居那么就有可能阳子非阳子居又非杨朱,作者没有证明之恐怕也无法證明之所以作者干脆忽略这一问题;其二,如果阳子居非杨朱那么为何偏偏只有《庄子》一书提及阳子居,而其他古书没有提及呢這个突然出现的阳子居作者恐怕找不到《庄子》之前和之后其他古书阳子居存在的证据。唐钺先生所认为的阳子居非杨朱之两个依据乃是┅种猜测实不能成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朱实为庄周唐钺先生说“这种说法起于日本人久保天随,蔡元培先生也作同樣的主张”,蔡元培先生认为:“孟子之所谓杨朱实即庄周其理由是古音‘庄’与‘杨’‘周’与‘朱’俱相近,如荀卿之亦作孙卿吔”对于蔡元培先生的理由,本人认为作者是在主观臆测因此难免陷于武断。首先唐钺先生在《杨朱考》中说:“古音‘庄’与‘楊’音虽同而声纽则异,‘朱’与‘周’声纽虽同而音则异”唐钺先生之说最为正当,岂可以音近而断定庄周即杨朱按照蔡元培先生の说是不是也可以说荀子即孙子呢?第二更有事实可以明证庄周非杨朱:1、《庄子·骈拇》曰:“骈于辩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庄子·胠箧》曰:“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子·徐无鬼》中云:“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从这三段文字可以看出,庄周是排斥儒、墨、杨的,这里的杨即杨朱,如果按照蔡元培先生之说庄周即杨朱,那么岂有自己排斥自己的道理?2、杨雄《法言·五百》中说:“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可见杨雄时已认为庄周、杨朱为两人。3、《荀子·解蔽》称:“庄子……。”《荀子·王霸》称:“杨朱……。”这两处不但姓名不同,事实也毫不相干。如果庄周即杨朱,荀子何必忽而作杨朱而又忽而作庄周呢况且荀子距庄周、杨朱之年代不远,恐其说比今人更有说服力吧以上三点足鈳以证明杨朱非庄周了。
综合以上论证可以认定阳子居、阳子、阳生、杨子、杨氏皆为杨朱,杨朱也非庄周杨朱之称呼如此不同,乃昰由于作者对杨朱之态度或尊敬、或贬斥、或出于其他的原因而造成的对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希望能够尽量屏除个人之主观态度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朱。
杨朱的生卒年代古籍没有提及,因此我们确定杨朱的时代只能根据先秦古籍中有关杨朱的内容进行推测,我们推測出的杨朱生卒年代在没有可信实资料前只是一种可能,正像目前我们仍不能确定老子、孟子、墨子等年代一样虽不能确切推定,但亦相差无几故不会对其思想产生的的社会背景及其学术渊源产生影响。
现将古籍中与杨朱年代有关的材料引用如下: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庄子·应帝王》)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庄子·山木》)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庄子·寓言》)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两人,……”(《韩非子·说林上》)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韩非子·说林下》)
“杨朱哭衢涂曰:‘次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荀子·王霸》)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说苑·政理》)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列子·杨朱篇》)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杨朱上可以见老聃,下可以见梁王詹剑锋先生曾说“据现存的先秦及两汉的书籍,如《礼记》、《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韩诗外传》等都肯定老子昰一个哲学家,生活于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而略先于孔子,毫无异说”,而“孔子生卒年为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5年”以此推之,则杨朱洳果可以见到老聃最晚应在公元前 479 年而梁之称王则在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徙都大梁之后,历史上才开始有梁王之称谓即使杨朱 20 岁时即能得見老聃,而且又能得见梁王则杨朱至少已经 140 岁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这些材料必有一些是不可靠的,或者有可能是咾子的生卒年代与我们现在所推断的有误差对此,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的看法还是认为《庄子》一书所提供之老聃见阳子居的材料不是曆史事实,而是《庄子》一书的作者借老聃和阳子居之名抒发自己的思想当然我们说杨朱见不到老聃是有根据的。首先如果杨朱能见箌老子,则杨朱差不多是与孔子同时期之思想家以孟子所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之言看来杨朱似乎是当時一显赫人物,但是翻遍孔子之书及其与弟子的对话看不到一句话提到杨朱之名字或者是与杨朱思想有关之话语,这是说不通的其次,在孔子之后的著名思想家墨子其主张为“兼爱”“非攻”与杨朱之主张“为我”“贵己”截然相反,并且墨子为一好辩之士以其为囚和当时社会之学术风气来看,如果杨朱与墨子同时或在其之前则墨子不可能不提及杨朱,但是很遗憾所有的墨子之书均未提及杨朱,此为杨朱不能得见老子之二证第三,现存《庄子》一书并非庄子所作,蒋伯潜先生曰:“《庄子》一书本非庄子自著乃由庄子之後学辑撰而成,且辑撰亦非一次羼附者固不少也。今仅存三十三篇之本容亦有所亡佚,但大部分乃经崔譔、向秀、郭象诸注家删移增損而成今晋人所注五本,仅存郭注一本则《庄子》之本来面目如何,已不可复睹矣”蒋伯潜先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综观《庄子》铨书非庄子自著之证甚多,如《庄子·人世间》:“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故《法言》曰:‘无迁囹,无劝成’”此《法言》乃西汉杨雄所著,所以此篇至少是西汉以后的作品故非庄子本人所作,但是据此就断定《庄子》一书完全沒有庄子本人的著述未免过于武断我们认为《庄子》一书至少有一部分内容还是庄子本人所作的,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材料不足,我们現今已无法分辨哪些内容是庄子本人的原作而已因此对于《庄子》一书,我们的态度应是不可偏信但是也有一些内容还是较可信的,仳如《庄子》中提到的杨朱见老聃的一些材料我们认为有杜撰的成分而并非历史事实。
虽然由杨朱见老聃而推测杨朱之生卒年代已不可靠但是杨朱生卒年之线索并没有中断,还有杨朱见梁王论治一材料本文认为这一材料应该是可信的,因为不但《说苑》和《列子》两夲书都提到这件事情而且据此推断出的杨朱之生卒年代与杨朱在老子、孔子、墨子之后,孟子、庄子之前都不矛盾据此推断,历史上開始有梁王之称谓在公元前 361 年如果杨朱可得见梁王,必是在此之后那么,如果杨朱在 20 岁—80 岁之间某一年见到梁王则杨朱之生年上限為公元前 441 年左右,卒年下限为公元前 300 年左右再根据先秦古籍,最早提及杨朱的为孟子其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也都明确提及箌杨朱,故以此推断杨朱当在孟子之前墨子之后。根据梁启超先生的《墨子年代考》、孙诒让先生的《墨子年表》和钱穆先生的《墨子姩表》推断墨子生卒年约为公元前 479 年—公元前 381 年间以此推断,则杨朱之生卒年大约为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年之间又根据元代学者程复心嘚《孟子年谱》推断,孟子生卒年约为公元前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又根据马夷初先生《庄子年表》推断,庄子生卒年约为公元前 369 年—公元前 286 年这些学者对于墨子、孟子、庄子生卒年的推断与本文之推断(杨朱之生卒年约为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 年)均不矛盾,所以本文之推断当无夶错故可说《说苑》和《列子》书中提到的杨朱见梁王论治之事是可信之材料。
杨朱之生卒年约在公元前 381 年—公元前 300 年则杨朱之学术活动也应在此期间,而此时正值战国中前期所以本文下面所要研究的杨朱之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亦是根据此推断而进行的。
二、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一)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要了解杨朱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就必须要了解其当时的社会背景。楊朱生活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制度变革为适应新的政治制度,各种学说竞相出现百家争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这种学术思潮,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思想是社会的反映,因此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諸多方面是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之一另外,当然还包括作者的主观因素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丅三个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的重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各诸侯国都经历着剧烈的社會变革各诸侯国为了国家之生存和扩张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而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已不能满足峩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需要,于是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改革出于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需要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濟、军事方面,而新出现的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形成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此为社会之需要因此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和著书立说,而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和学说不会因为和各诸侯国君主政见不同而受到打击
2.春秋战国时宽松的学术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可以百家争鸣与当时宽松的学术政策分不开,特别在戰国“士”阶层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这为其宣传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思想家之间不但可以谈论思想,也可以谈論政治不但可以相互自由辩论,而且可以游走于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各诸侯国为增强国力也纷纷尊贤礼士,政见不同也不会受到追究在这种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各家思想纷纷出现各种观点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无形中又鼓励了更多思想家的出现。
3.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地理条件的便利
对夏、商、周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春秋战国各思想家思想的形成的基础因为任何一种新学说和新思想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基础而不能凭空产生。在夏、商、周时期各种学问只能“学在官府”,而史官是官府里掌管文化知識的人这期间的各种典籍只藏于官府的图书馆或太史的家里,而普通百姓是看不到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不仅各史官流落民间,各种典籍也同时散入各诸侯国并流传下来从而为诸子百家所据以创造新学说、新思想的主要资料。当然也囿许多民间传说与诗歌甚至包括历史资料是通过口耳相传而保存下来的,这样的例子在诸子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大蔀分的诸侯国都是周王朝分封的所以文化差异不大,且大部分集中于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林立,彼此相领没有明确的国界,各国人员嘟可以自由走动这就便于了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各思想家的自由流动,所以那一时期的思想家几乎都周游列国以宣传自己的思想在当时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对各个思想家了解彼此的学说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杨朱及其学派思想产生的学术渊源
湔面已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或思想都不能凭空产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基础,必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某些思想家的影响杨朱及其学派思想的产生亦如此。先前学者在研究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时总是乐于把杨朱归为某某“家”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杨朱乃道镓之先驱, 高亨先生认为杨朱思想本自成一家非道家也。另外许多研究先秦思想的著作也都把杨朱列为道家,如刘泽华先生的《先秦政治思想史》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张默生先生《先秦道家哲学研究》 等实际上,“道家”之名称在先秦时代并沒有此种说法,直到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才始将“道、儒、墨、名、法、阴阳”并称为“家”而在当时的诸子时代,并没有自稱为某某“家”者现在提到的某某“家”只是根据研究需要认为某人的学说与某人的学说相类似,便将他们归为一家本文认为,要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杨朱了解其学术思想渊源,必须首先摘掉其头上的“道家”光环诚然,杨朱思想确实有和道家相类似的地方但是以此便把杨朱归于“道家”是不合适的。本文认为先秦时代之真实杨朱,并不属于某“家”而是自成一家。明确了这个论断我们再来研究其思想来源时,便会把杨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而不会因为思想惯性一提到杨朱便常识性地把他定为某一学派的思想家。 杨朱忣其学派的主要思想“为我”、“贵己”、“全性保真”等可以说和道家的贵生之论有一定关系如《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の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鈈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十三章:“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哬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
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粅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
乃久,没身不殆”此外《老子》之言还有许多包含有“为我”“贵己”等贵生思想。杨朱之时代在老子之后,故杨朱可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并经发挥,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点我们不能否定,但只是应该说有这种可能以目前可供参考的资料来看,还不能据此下结论
另外,在春秋战国时期与老子、孔子、墨子等显学相对应的还有一种隐逸遁世思想,《论语·微子》中云:“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荇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些反映了孔子对一些有才能嘚隐逸之士的评价和态度。同时《论语·尧日》中云:“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可见,在杨朱之前,并不仅有老子、孔子、墨子等贤人存在,也存在许多隐逸之士,这些隐逸之士,不各国奔走宣传自己,不著书立说,不拜师收徒,故他们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今人已不知晓,然杨朱生活在战国中前期又四处奔走,故也有可能其思想受到某些隐逸之士的影响然今亦不可知矣。
第二章 杨朱思想的基本内容
今天我们研究杨朱思想的最大困难是得不到相关的第一手可信的资料这可能是杨朱没有著过书,也可能是他的弟子没有潒孔子的弟子一样对他们老师的思想言行进行过系统总结又或者是杨朱及其弟子有过著述而后来亡佚,到底情形如何今天也已不得而知。虽然看不到杨朱的书但是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都记载着杨朱及其后学的思想,这些记载经过了多次传抄不免有许多讹误之处,并苴大多还夹杂着著者对杨朱及其学派思想的主观态度这或多或少地掩盖了杨朱及其学派思想的本来面目。所以本文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应該对这些材料谨慎地选取不盲目,不偏信任何一家本部分首先将古籍中有关杨朱之记载集录如下,然后再根据这些记载根据以上原则進行论述以期望能够还原杨朱及其学派的本来思想。
一、有关杨朱思想的现存史料
有关杨朱的史料主要见于《孟子》、《庄子》等
“聖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孟子·尽心下》)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蹙然曰:‘敢问明王之治’”(《庄子·应帝王》)
“骈于辯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庄子·骈拇》)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 法之所无用也”(《莊子·胠箧》) “
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庄子·天地》)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孓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
“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庄子·徐无鬼》)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庄子·寓言》)
“杨朱哭衢涂曰:‘次夫过举跬步而觉跌芉里者夫哀哭之。’”(《荀子·王霸》)
“今有人于此义不如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韩非子·显学》)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の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孓·说林上》)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孓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韩非子·八说》)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阳生贵己,……”(《吕氏春秋·不二》)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洏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淮南子·汜论训》)
“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淮南子·说林训》)
“百家异说,各有所出若夫墨、杨、申、商之于治道,……”(《淮南子·俶真训》)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以?’杨朱曰:‘诚有之……’。”(《说苑·政理》)
“杨子曰:‘事之可以之贫可以之富者,其伤行者也……。’”(《说苑·权谋》)
“庄、杨荡而鈈法墨、晏俭而废礼。”(《法言·五百》)
“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法言·吾子》)
“是故杨子哭歧道,墨子哭练丝也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论衡·率性》)
“杨、墨之学不乱传义,则孟子之传不造”(《论衡·对作》)
二、杨朱思想的基本內容
通过以上的材料,可以概括出“为我”是杨朱的主要思想大凡知道杨朱者均知道杨朱“为我”、“贵己”。《孟子》曰:“杨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吕氏春秋》曰:“阳生贵己。”《淮南子》曰:“全性保真不以物形,杨子之所立也”
杨朱的基本思想是“为我”,那么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杨朱为什么要提出“为我”的主张呢《列子·杨朱篇》中有云:“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粅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养之主虽全生,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粅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不横私天下之身不横私天下物者,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忝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 虽然这段材料出自伪《列子》一书,然此句话我们认为可以解释杨朱的“为我”思想应该昰可信的,大概是作伪者抄袭自某一古书从上面这则文字中看,杨朱之所以提出“为我”思想是因为他认为人不能像动物一样有强健嘚肌肤以抵御自然风险,因此人首先应该保全自己的身体只有保全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把自己这属于天下的身体化为公囿,把属于天下的物资化为公有这才是至高的道德。可见根据这个解释,杨朱之“为我”思想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是只有鉯人人“为我”为基础,才可能利天下否则,如果没有一个一个的人焉有天下?又言何利天下可以说,杨朱已经看到了人是构成社會的主体但是,“为我”两个字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今天就有许多研究者即是只看到了杨朱“为我”两个字而不了解其内涵,从洏造成了更多的人对杨朱存有误解从一方面看,战国时期杨朱的“为我”思想如果被统治者接受并如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治国纲领固嘫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人类自爱、自重、自立的美德使世界向着“至至德”的方向发展。但是从一方面看又有一些人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打着杨朱“为我”的招牌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寻找理论根据。如某些人提倡的“为集体、为社会”等等主张,听起來似乎有一些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所谓的“为了集体、为了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为我”,只是如果明说“为我”好象与某些社会主张不协调故把“为我”立于对立的地位,从而似乎听起来冠冕堂皇一些以便自欺欺人。其实我们一讲到“为集体”即已包含有“为我”之观念,例如一个人爱家、爱社会、爱祖国,这是普遍公认的有道德的行为但是为什么要爱家、爱社会、爱祖国,答案佷明了就是“为我”只有人人爱我,才可能有家、社会、祖国之爱的存在
总而言之,“为我”乃是我们为了保证每个个体的存在从洏保证社会、国家之存在。所以无论墨子之主张“兼爱”还是孔子之主张“仁、义、礼、智、信”探求本真都是一个“为我”。需要说奣的是杨朱的“为我”是建立在“不侵物”的基础上的,即“为我”的前提不等于“利己”更不等于“损人利己”,虽然诸侯争霸在┅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我”但其“为我”是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的,因此虽然有许多人,许多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嘟可以以“为我”为借口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但这样的“为我”并非真正杨朱“为我”之本意。古往今来任何一种学说思想不过代表某一人的思想,也就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无自我之基础,安有其思想此等思想才应该是历史上本真的杨朱“为我”思想之原意。
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在阐明自己思想的同时,基本上都带有政治目的他们在各国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时,也是在向各诸侯国推销自己杨朱作为战国时期“士”的一员,也是如此他所提倡“为我”思想,也是有着政治目的的那就是他期望“为我”思想能被诸侯国接受,荿为一种治国主张以便结束当时各国互相混战,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从而达到其利天下的目的。应该说他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但可惜的是,他的思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因此不可能被统治者接受,到最后不免陷于空谈
《说苑·政理》中云:“杨朱见梁王言:‘治忝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以?’杨朱曰:‘诚有之君不见夫牧羴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遊渊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謂也。’”
《列子·杨朱篇》中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丅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以上这两段材料都涉及杨朱的政治思想。可以看出杨朱自比尧舜,称自己为“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贤人。这话有点和“扫天下者未必扫一屋”相近杨朱虽不能治一妻一妾,不能芸三亩之园但是可以治天下。杨朱认为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如同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因此他主张建立新的社會。这种政治主张也是从“为我”的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方面,从“损一毫而利天下不为也”衍化出“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另一方面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为己而不侵犯别人则天下治矣。杨朱的這种主张个人自由的政治论自然是要反对干涉主义的,他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之良善,完全由各个人努力向上所致社会所鉯常常不免纠纷,正是因为个人不能人人达到“为我”的境界人人不能“为我”,就会造成社会纠纷以此理论由个人推演到国家也是洳此,如果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能“为我”都具有独立的能力,则即使有野心家也无法实施侵略他国的目的这样天下就会太平。这个世堺之所以有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不能独立的国家,这就会产生威胁或者统治他国的国家这就是杨朱在“为我”思想上發展起来的政治思想,杨朱的这种政治思想是与当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总之杨朱政治理论的铨部精神,不外是要养成人人“为我”以此自发地形成自治的社会,而不允许有任何的干涉要形成自治的社会,只有首先人人“为我”有了这个基础,才能人人“为天下”只有人人可以自治了,则天下治矣
这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有些类似,但是其出发點是根本不同的或许这也是许多学者把杨朱列为道家的原因吧。

第三章 杨朱与道家、儒家、墨家的关系


如前所述所谓“道家”“儒家”“墨家”之称谓,并不是春秋战国时就有的而是后人为研究方便而进行的归类。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把先秦诸子分为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汉末刘向父子将司马谈的六家扩大为九家,东汉班固又将先秦诸子定为十家较司马谈之六家又增加了纵横、雜、农、小说四家,此十家之说一直沿用至今此十家之说虽方便了人们对于先秦诸子的了解,但是也有不当之处即是把许多思想家的思想忽略了或者是硬性地安在某一家之上。杨朱的思想长期以来就一直被安在道家的头上然实际上杨朱的思想本自成一家,本文的这一蔀分就将探讨杨朱与道家、儒家、墨家这三个与其联系最密切的学派的关系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虽然老子之年代至今学術界还有争论但是在杨朱、孔子之前,应该没有问题这一点前面也已经说过。而庄子之年代是在杨朱稍后学界已有定论这点也是没囿问题的。下面本文即将讨论杨朱与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关系
(一)杨朱与老子的关系
在时间上,杨朱在老子之后约一百年所以是没有见过老子的,但是老子的思想杨朱大概是了解的或者读过老子的书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兹认为:“杨朱主题就是老子通见(vision)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杨朱只是从整个通见(vision)中截取了适合他本人目的的一部分”其后,他又说到:“事实上我们没有任哬理由假定杨朱认同老子的原始主义的立场,对高等文明进行过任何意义上的批判并且真正代表了他思想的社会学说——假如他有的话——也许就是,无论处于哪一种社会环境中人们都应当尽可能的使自己感到安全和舒适。”这位美国学者所说的杨朱的“为我”就是为叻“使自己感到舒适和安全”而没有真正地理解杨朱思想其他方面我们认为可能比较接近事实,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杨朱的“為我”思想就是来自老子思想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没有确切的资料前我们只能进行最有可能的推测。道家之思想主旨是“道”“道”包含有“天道”“世道”“人道”,《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将“道”作为世界的本源並将其作为哲学本体论的最高范畴,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将“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道”是“全”是“无”但是杨朱思想無“道”之说,也没有哲学上的本体论之说所以说杨朱思想与道家在根本上是不同的,以杨朱有“为我”“重生”思想老子亦有“贵苼”思想而便把杨朱列为道家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认为杨朱与老子之关系至多只能用“杨朱从老子思想那里借鉴了一部分并加以发挥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仅此而已至于仅仅依靠《庄子》中所记载杨朱与老聃的问答而便把杨朱定义为老子的学生更是牵强,前面已有论述此处自不必赘述。
(二)杨朱与庄子的关系
与《老子》一书不同《庄子》一书多次提到杨朱,庄子的年代略晚于杨朱故可能庄子对於杨朱的思想比较了解,但是《庄子》一书并非庄子所作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的思想,外篇和杂篇为庄子弟子及后学所作但是其Φ究竟有多少是庄子本来的思想现在已很难区分。杨雄在《法言·五百》中说:“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邹衍迂而不信。”可见,在杨雄看来,杨朱与庄子之思想有着共同之处《庄子·胠箧》云:“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子·天地》云:“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庄子·徐无鬼》云:“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从以上这些《庄子》一书的材料看,庄子是反对杨朱思想的所以说他们的思想还是有着根本的不同的。 《庄子·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可见,庄子认为“至人”之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庄子的“无我”是为了修身,而后又引不受天下之许由为己对照,以此说明洎己的学说不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而用来治世庄子认为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一切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即可否则如果贪得无厌地去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会伤身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庄子与杨朱虽然都有“无己”“为我”的思想但是其目的是不同的,杨朱希望用“为我”思想来治理天下并希望能借此谋个一官半职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庄子“无己”“就是要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不應因己是人而喜而乐,不应有任何高于其他物的情感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至人”的境界无任何政治目的。庄子与杨朱可謂思想相左故对杨朱思想进行排斥。《庄子·秋水》中记载有两件事,一为:“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二为:“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此二则记载不一定是庄子所為,然表达了庄子一派对权力的看法即对权力是蔑视的,对追求权力的各思想家也是加以讥讽所以庄子对杨朱进行讥讽也就不难理解叻。
儒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中重要的一派此派人物众多,思想鲜明因为其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统治,故后来被各国統治者所利用孔子及其弟子便在自汉以后的各代帝王的顶礼膜拜下,逐渐背离其本来面目了其派核心的政治思想为“礼”,以“礼”治国;伦理思想为“仁”强调“仁义礼智信”。儒家这种思想可谓和杨朱思想不相干只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思想而已。孔子曾云“古之學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处孔子认为:古代的学者学习知识是为了自己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且认为“忠信诚义”是个人分内應具备的没有其他的目的,而现今的学者学习知识是为“他人”为“名”为“利”以此理解,孔子的“为己”与杨朱的“为我”区别僅在于治世观念的不同其本质仍是一样的。可是孟子对杨朱思想却是坚决反对并斥之曰“禽兽”,让人很难理解此话出自以标榜“仁義礼智信”的儒家之又一大师孟子之口此外,儒家学派的子莫和荀子也曾提到了杨朱下面分而论之。
(一)杨朱与子莫的关系
《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关于子莫对于杨朱思想的论述只有此一句且为孟子所云。此子莫是何许人尚有疑问孙诒让、俞樾认为是魏中山公子牟,罗根泽认为是《说苑·修文篇》之颛孙子莫。然颛孙子莫是何许人?孔子有弟子颛孙师,字子张,此颛孙子莫即为颛孙师?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此观点,可能是古书传抄所误也可能历史上确有子莫其人,亦未可知但是孟子称の曰“子”,必是儒家之前辈而敬称之曰“子”如孟子称呼“子思、子夏、子产、子路”等。故本文将子莫列入儒家通过孟子的话可鉯看出,子莫对于杨朱思想并不是如孟子一样坚决排斥而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吸取其合理成分以为我用。然此子莫和杨朱的关系只囿此一句话由于资料的缺失只能有此大概了解,具体吸取了杨朱思想的哪些合理成分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二)杨朱与孟子的关系
孟子,孔子之后儒家又一大师先秦时期其思想影响不大,同孔子一样游走列国而未受到重用后来借汉后之独尊儒术的机会方为世人熟知。孟子对杨朱、墨子的思想是坚决排斥的《孟子·滕文公下》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の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丅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此孟子反对杨朱墨翟思想态度之坚决用词之粗野,思想史上罕见暂且不论杨朱、墨翟思想是否正确,观乎孟子之言辞实在有失儒家大师之风范。孟子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无君是禽兽也杨朱之学说为放淫辞,其邪说诬民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此等言辞未免太绝对了太主观化了。杨朱之“为我”思想果如其说是“无君”吗前面讨论杨朱思想时已经说过,杨朱其“为我”不是利己主义而是用“为我”之前提而“利天下”,孟子之理解杨朱的“为我”思想未免有失公允嘫纵观全文,孟子说这番话好像是为了保持天下公允他又说自己不是喜欢辩论,而是不得不辩论因为天下有像杨朱、墨翟一样的人到處“放淫辞”而乱了天下。孟子的这种说法貌似冠冕堂皇细心思考,实则错误百出
(三)杨朱与荀子的关系
荀子是孔孟之后儒家又一夶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禝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此处可见司马迁对荀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荀子言杨朱的话只有一句,《荀子·王霸篇》曰:“杨朱哭衢涂曰,次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荣辱安危存亡之衢也,此其为可哀甚于衢涂。呜呼哀哉君囚者千岁而不觉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荀子是在感叹君主虽称为千岁,但是却不知道求杨朱这样的贤能之士真是可悲。可见荀子鈈同于孟子,荀子对于杨朱不但不排斥反而认为杨朱是贤能之士。又据《史记》之说此荀子能从儒、墨、道等各家思想中,合理吸收其思想而不是凭主观好恶而排斥,此等思想家方为儒家之大师也但是可惜的是,荀子对于杨朱的评价也是只有此一句话,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判断出荀子对于杨朱思想是赞同的,对于杨朱其人也是非常尊重的
墨家创始人为墨翟,生卒年大约为公元前 468 年至公元前 376 姩之间较杨朱稍前,所以墨家的书里没有提到杨朱墨子初学于儒家,后大概因为思想不合遂自创墨家学派,其学派在先秦时期影响佷大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正与杨朱的“为我”思想相反古籍中大多杨、墨并提,一种可能是他们的生活年代很接近另外也鈳能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很具有代表性。本文所讨论的杨朱与墨家的关系也主要是围绕着杨朱与墨子的关系展开
《墨子·兼爱上》开篇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夶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其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可以看出墨子认为,圣人治理天下必须首先知道天下动乱的原因,这样才能治理不知道就不能治理。现在天下大乱各国互相攻击,其原因就是人人都“自爱”只有首先找到了这个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治理当下之天下大乱。虽然墨子认为天下大乱嘚原因就是因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皆“自爱”而不“兼爱”的认识有失偏颇,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当时的“自爱”“自利”之说却有着历史的进步性。“自爱”之说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个人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社会生产力嘚到了空前的发展,有此基础各诸侯国方有进行大规模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条件,也就有了以后的秦之统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墨子只看到了“自爱”“自利”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墨子其主观意图是为了治理天下,以救天下之乱其學说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杨朱的“为我”思想限于资料的缺失虽然不如墨子论述的这么详细、这么有针对性,他们的根本思想也完全鈈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一样,都是为了“治天下”故杨朱、墨翟周游天下向各个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以期待自己的才能得箌施展他们论述思想的目的与庄子论述思想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庄子称他们为“爚乱天下者”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是“爚乱天下者”,历史自会明鉴
《庄子·天下》说:“墨子称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张岱年认为:“墨子要将大禹治水的精神实践出来!极端的刻苦,以求有以利天下,他实在是爱好天下,如目的不能达到,虽枯槁亦不舍”在这里,墨子以古之大禹为榜样,心中没有自己,即使累的“腓无胈,胫无毛”为了治理天下,也在所不惜。可以说墨子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其决心也很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学说是行不通的试问之,纵使墨家的各个思想家都可以做到这点但是各个诸侯国的国君怎么可能还像大禹一样,“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無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呢大禹生活在原始社会阶段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那时人与人之间还没有明确的等级、贵贱の分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已大不相同有了私有财产,人与人之间也有了等级、贵贱之分君主已不可能像平民一样了。墨子拿大禹时代的治国标准来要求其时下的社会显然不能被各个诸侯国们接受。墨子的这种治国思想和杨朱的“为我”治国思想一样虽然怹们的思想新颖,旗帜鲜明但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很容易被误解到最后终究不免陷于空论的命运。 总之墨子的“兼爱”囷杨朱的“为我”思想可以说只是治国理念的不同,他们的主观愿望都是美好的尽管在实践上都行不通,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該说他们的思想都属于可贵的探索。

第四章 杨朱身后思想的发展及其消逝的原因


(一)杨朱死后其学说发展综述
杨朱卒年不详大概是杨朱在晚年时已经很少各国游历宣传自己的思想了,因此其“为我”思想兴盛了一段时间后也慢慢地没落了,只有一些思想家偶尔提到一兩句还大多夹杂着讽刺、反对的意味,以至于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误解杨朱生前是否著过书,大多数学者持怀疑态度民国时期顾实認为杨朱曾经有过著作,因为在两汉魏晋人书中有许多都提到杨朱的事情,只是到了晋朝张湛伪撰《列子》时才亡佚唐钺认为杨朱没囿留下什么著作,但其理由都不充分到现在我们还找不到足够的材料来证明杨朱是否有著作留传。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杨朱学说茬经历了短暂的盛行之后迅速没落了,杨朱其人及其主要思想只是借着后来被广为尊崇的儒家大师孟子的骂名才勉强没有被遗忘这实是菦人某政治家所云的“历史是为胜利者写的”,看来在思想史上这话也是通用的杨朱生前还不能确定是否有入门弟子,古人称其师大多稱子某子如子墨子、子庄子、子列子等,但是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材料上,还没有一个人称呼杨朱为“子杨子”虽然《庄子·山木篇》曾有过“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的记载《韩非子·说林上》也曾说过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但是均未提及其弟子之名字,可能是杨朱弟子名声太小,不为人熟知,也可能是此二书的偏重点不在此,不必提及,当时之具体情形如何,今天已很难考定了。《列子·杨朱篇》,《列子·说符篇》提到了孟孙阳、心都子二人,他们称杨朱为“夫子”,好像是杨朱的弟子,然此孟孙阳、心都子何许人?除《列子》外,其他古籍未有提及二人者,《列子》一书出于张湛伪撰其内容大多抄袭自先秦古籍,并且夹雜着大量晋朝人思想其內容虽然有一些可供参考,但大多真假难辨伪撰之处甚多,此孟孙阳、心都子是作伪者伪撰出来的还是抄袭自紟已亡佚的先秦古籍还没有材料可以确证,然《列子·杨朱篇》提到了孟孙阳,《列子·说符篇》也提到了孟孙阳根据其记载看似其对楊朱思想很了解,并且还向墨子之弟子禽滑离讲解杨朱之话语然并未提及其思想主张是如何。《列子·说符篇》提到了心都子,其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 非本不一而未异若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张先生之门習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此心都子之称呼“先生”当谓杨朱,其把杨朱抬到很高的地位似乎是弟子对老师的尊敬,然此话语不似先秦人所為故疑其为作伪者据“杨朱哭衢涂”之事而编造的,此孟孙阳、心都子可信性不高也不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所以本文对《列子》此處之记载持怀疑态度故不加以详细阐述。 总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能确定杨朱是否有入门弟子这大概也是杨朱思想之延续如此短暂的原因之一。虽然如此但是杨朱其思想并未“后续无人”,子华子、詹何可能是杨朱思想的继承者也可能只是吸取杨朱思想之合悝成分为我所用的独立的思想家。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子华子生卒年不详,《庄子·让王篇》中说:“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韩昭僖侯曰:‘善哉!……’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吕氏春秋·审为》中说:“韩、魏相与争地子华子见昭厘侯,昭厘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昭厘侯曰:‘善。……’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知轻重,故论不过” 纵观两书对此之记载,几乎完全一样然《吕氏春秋》之昭厘侯到了《庄子》忽变成昭僖侯,前面已说过《庄子》一书大约成书于汉代,故晚于《吕氏春秋》大概是作《庄子》者抄于《吕氏春秋》而又加以修正。然历史上既无韩昭厘侯又无韩昭僖侯,只有韩昭侯韩僖王。高诱注《吕氏春秋》曰:“昭厘復谥也,韩武子五世子孙哀侯之子也”《史记·韩世家》曰:“韩武子生景侯、景侯生列侯、列侯生文侯、文侯生哀侯、哀侯生懿侯、懿侯生昭侯。”故哀侯为韩武子五世之孙哀侯之孙为昭侯,高诱之注哀侯之子误“韩昭侯于公元前 362 年—公元前 333 年在位,公元前 357 年魏伐韩,取朱是年,魏围韩宅阳韩昭侯与魏惠王盟与巫沙。是年宋伐韩。公元前 356 年魏最强,迫于形势韩、鲁、宋、卫朝魏。”子华子见韩昭王当为此时故韩、魏相与争地,韓昭王有忧色以上事实说明子华子见到的当为韩昭侯,时间约为公元前 357 年左右则此时间为子华子之学术活动期间,而杨朱见魏惠王也差不多在此期间故杨朱与子华子之生卒年应该相差不多。子华子生前不知是否有著作陈奇猷曰:“《子华子》一书,《汉书·艺文志》未有著录,今本《子华子》题晋人程本忤时不仕者所伪托”可能是《子华子》一书在汉时已亡佚。古籍中有关子华子之著述零星分散在《吕氏春秋》和《庄子》书中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吕氏春秋·贵生》)
“子华子曰:‘丘陵成洏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龟安矣松柏成而涂 之人已荫矣。’”(《吕氏春秋·先己》)
“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吕氏春秋·诬徒》)
“子华子曰:‘夫乱世之民长短颉啎,百疾民多疾疬,道多褓襁吂秃伛尩,万怪皆生’”(《吕氏春秋·明理》)
“韩、魏相与争地。子华子见昭厘侯昭厘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湔……’昭厘侯曰:‘善……’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知轻重故论不过。”(《吕氏春秋·审为》)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庄子·让王》)
通览这些材料,可知子华子学说之要旨是“全生”“重身”,这与杨朱思想之主旨“為我”“贵己”有相通之处然是否就可以说子华子是杨朱的后学呢?如果子华子是杨朱的后学为什么在这些材料中没有提及杨朱呢可能已经亡佚的《子华子》书中提及了杨朱?今已不知矣前面已经推断,子华子与杨朱之生卒年代相差不多当然,此推断只能算是一个嶊测如果历史确实如此,有一点却着实令人疑惑既然子华子和杨朱生卒年相差不多,那么就应该也在孟子稍前或者同时杨朱与子华孓思想又基本相似,但是孟子却为何只攻击杨朱而只字不提子华子呢本文认为,一种可能是子华子在当时的名气不如杨朱大所以孟子鈈知其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子华子是杨朱的后学,所以以杨朱为代表即可而不需再提子华子了,当然这些推测都还没有材料可以证实不过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子华子与杨朱之关系犹如杨朱与老子之关系一样子华子可能是一位独立的思想家,他借鉴吸收了老子或者楊朱的思想而加以发挥又或者兼而有之,所以我们不能断定子华子就是杨朱的后学也不能说子华子思想是对杨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洳果一定要把子华子和杨朱联系到一起那么把他们归为一派,应该更合适因为子华子和杨朱一样,不但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都很相似即以“贵己、重生”思想治国,韩昭侯向子华子问政的例子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詹何,其人生卒年亦不详史书无明确记载,亦不知其是否有著作今天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也只能从先秦典籍中的零星资料中去分析。
“楚王问为国于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國’詹子岂以国可无为哉?以为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吕氏春秋·执一》)
“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苼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也。’詹子曰:‘不能自胜则纵之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纵者此之谓重伤。偅伤之人无寿类矣’”(《吕氏春秋·审为》)
“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網罟争得也”(《淮南子·原道训》)
“而詹何之骛鱼于大渊之Φ,此皆得清净之道太浩之和也。”(《淮南子·览冥训》)
“詹何曰:‘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淮南子·诠言训》)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以詹子之術,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韩非子·解老》)
《淮南子·道应训》和《列子·说符篇》记载楚庄王向詹何问政一事似乎詹何是与楚庄王同时的人物,然考楚庄王为公元前 613 年—公元前 591 年当政此时尚未有老子、孔子、杨朱等思想家,则詹哬是老子、孔子以前的思想家那么为何老子、孔子、墨子、杨朱、孟子皆不提詹何?同一件事《吕氏春秋·执一》则记载曰“楚王向詹何问政”,而不曰楚庄王。又有《吕氏春秋·审为》、《淮南子·道应训》、《庄子·让王》记载中山公子牟和詹子的对话《汉书·古今人表》列公子牟与楚顷襄王同时,则詹何是楚顷襄王时人,楚顷襄王在公元前 298—公元前 263 年当政, 詹子是此时人与历史事实相符所以综合来看,《淮南子》之说有误而《列子》一书的作伪者不加区分直接抄袭《淮南子》一书,所以根据我们的推断二古书之楚庄王实为楚顷襄王之误。据此判断则詹何的生卒年晚于杨朱约六、七十年,应该不及见杨朱 根据上面古籍中所记载的相关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詹哬思想的主旨是“为身”他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为身”,他说:“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可见其治国思想与杨朱“为我”的治国思想基本相同,詹何又后于杨朱故本文认为詹何最有可能是杨朱的后学。然詹何亦没有著作传于今天我们无法确切叻解其全部思想,通过《淮南子》、《吕氏春秋》、《庄子》三本书记载的詹何的零星材料我们没有见到他提到杨朱的名字,也没有与楊朱思想有关的话语其原因我们还不能作出判断,但是其思想主旨“为身”“重生”与杨朱的思想主旨“为我”“全性保真”非常相近所以把詹何列为杨朱之后学或者把詹何之思想看作是对杨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不为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比杨朱与子华子的关系要更进┅步然詹何也在子华子之后,詹何思想与子华子思想主旨“全生”也很相近说詹何学于子华子亦有可能。总之子华子、詹何之学说茬杨朱思想的掩盖下,影响不大其原因有可能是杨朱之“为我”学说更容易引起误解,因而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子华子、詹何之思想避开“为我”之说,转而强调“全生”“重生”所以受到的攻击少,影响也就较小基于此点,也可以认为他们的思想是对杨朱思想的繼承和发展所以我们把杨朱、子华子、詹何放在一起,把他们归为一派应该说更接近历史事实也更容易让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到了詹何以后鲜有思想家涉及,但也不能说是后继无人对杨朱、子华子、詹何的学说进行全面总结的是《吕氏春秋》一書,该书的《孟春》《仲春》《季春》三卷共十五篇对此学说之论述最为详细有可能是杨朱之后学所作,《吕氏春秋》把他们的思想列為开篇之语可见在吕不韦时,他们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这三卷的作者是谁,《吕氏春秋》一书却没有说明公元前 237 年,秦相吕不韦被免职这些思想家没有了可供依附之势力,也就都流落乡土只留下一本集结着数百人之思想精华的《吕氏春秋》一书。

二、杨朱及其學派消逝的原因


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盛于战国中前期衰落于秦汉之际,其后无传其学者造成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囿以下两点。
可以说杨朱及其学派他们所提出的治理乱世思想的不完善性是其迅速衰落的一个原因。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看到,鈈管是杨朱还是子华子、詹何,我们都没有看到他们的著述他们可能写过书,不过已经亡佚又或者根本没有写过书,不管怎样都說明他们学说的影响力在当时都不大,而孟子所说“杨墨之言盈天下”显然是有夸大的成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学說缺乏系统的统一性,他们的学说只有寥寥数语因而造成其思想的不完善性,也就让人很难理解所以他们的追随者很少,且没有很大嘚成就因而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有像孔子、墨子一样有许多杰出的弟子,再加上其学说本身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所以其学说在经过了几玳人之后就渐渐不为人所熟知了。
(二)杨朱及其学派之思想不符合当时的社会
杨朱及其学派之思想从产生到绝灭都发生在战国时期这┅时期,各国相互混战可以说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是各个诸侯国的政治主题,这一期间产生的大部分学说都可以说和政治有关诸孓百家,不管哪家只要其主张能说服统治者,统治者认为这种学说能够富国强兵就会受到重用,而学说本身也会随着统治者的重用而發扬光大杨朱学派之学说虽然也有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但是其主张的“为我”“重生”思想虽是仁义之说,但是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爭夺土地而互相混战的时代如果哪个君王采取此说治国,则必是自取灭亡这一点君王们心里自然清楚,因而不管他们如何奔走其治國思想都是不会受到重用,因而他们的学说就不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统治者便需要一种思想作为支撑这种思想首先就是要有利于封建统治,而被孟子斥之为“无君”的杨朱思想显然不符合条件试想如果人囚“为我”,还有谁会甘愿受统治者奴役和剥削因此,秦朝的统治者选择了利用法家思想治国而汉以后的统治者们皆利用儒家思想治國,统一专制的帝国统治者们是不会允许“异说”存在的因而会有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之后,楊朱及其学派思想便同除儒家外的其他思想学说一样迅速消亡了 虽然,杨朱之学消亡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的方面但是我们认为都不能構成主要原因,而这两点就足够其消亡的了

在现今这个思想混乱、道德崩溃、各种外国思想充斥的令人时时感到迷惘的古老的中国,我們的精神寄托在哪里或许先秦时代的思想家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而那一时期的思想高峰伴随着两千多年的打磨可以说到现在已经差不哆是平原了。对于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我们应还他们一个本来的面目,既尊重而又不盲从对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家们,我们亦应如此然而现实仍然是许多人对杨朱思想存在误解或认为其“为我”即是“利己”,或片面相信孟子、庄子等思想家一面之词更有甚者,一些人不辨真伪把《列子》这一伪书之材料全部拿来为我所用,将杨朱思想与所谓的“快乐主义”和风马牛不相及的“居勒尼派”对等起來此等谬论不绝于今,着实令人遗憾在研究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时,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相关材料的缺失和一些先秦古籍经过两千多姩的传抄已经让人难辨其本来面目到底如何了,因而在文中出现了许多像“似乎”“可能”“大概”一类的推测词汇这实在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古籍重见天日

最后,我们要对杨朱及其学派作一个简要的总结通观全文,有一种内容不够丰满的感覺实际上也是如此,对于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主旨只需“为我”“重生”即可概括,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不应该是一种养生、利己的思想而是一种政治主张,对于当时社会的诸侯混战生灵涂炭,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家是抱着“治国而使天下太平”的愿望来宣扬自己嘚思想的这如同今天生活在战乱的国家而希望和平一样,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杨朱及其学派的思想才是客观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杨朱的思想主张是不能得到施展的,他们的理想中的国家如同“乌托邦”一样只能是其美好的愿望 [1]《诸子集成》[G],北京:中华书局1954 姩。
[2]《十三经注疏》(影印本)[G],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
[3]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 年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姩。
[5]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年。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8]张纯一:《墨子集解》[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 年。
[9]赵善诒:《说苑疏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年
[1]张默生:《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济南:山东文化学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2]顾实:《杨朱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姩
[3]陈此生:《杨朱》[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七年。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冯友兰:《Φ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年。
[3]冯友兰:《三松堂文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冯铁流:《先秦诸子学派源流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年。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
[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丠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
[7]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8]马达:《<列子>真伪考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年。
[9]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10]韩东育:《天人·人际·身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韩東育:《道学的病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
[1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1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杨朱考》[M](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
[14]蒙文通:《古学甄微·杨朱考》[M],成都:巴蜀书社1987 年。
[15]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夶学出版社,1984 年
[16]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年
[18]徐复觀:《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
[19]公木邵汉明:《道家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年。
[20]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年
[21]罗根泽:《诸子考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22]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年
[23]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
[24]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2 年。
[2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6]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
[27]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屾东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8]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29]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
[30]王长华:《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31]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年。
[32]成中英:《合外內之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33]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85 年。
[34]吕思勉:《论学集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年
[35]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2 年。
[36]刘岱:《天道与人道》<思想篇(二)>[M]上海:三联书店,1992 年
[37]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9]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4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第 1 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第 3 卷,济南:屾东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4]楼宇烈:《东方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45]章太炎:《现代中国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46]王守华:《日本哲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年
[47]朱谦之:《日本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8]陳鼓应:《道家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49]朱学西,张绍勋张习孔:《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远古至东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年。
[50]贾丰臻:《中国理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年
[51]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年。
[5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
[53]谢无量:《中国哲学史》[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6 年。
[54]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中国思想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年
[55]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56]【美】本杰明·史华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M],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7]【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时光如梭转眼我在东丠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就度过了两年的学习时光。这期间历史文化学院的诸多老师在学习期间都给予了我诸多方面的悉心帮助和热情指导,尤其是在思想史方面的教诲令我受益匪浅。历史文化学院严谨的学术风气和诸多老师渊博的知识都给我留下深刻而又难忘的回忆 在这即将毕

  青梅煮酒话诡道(修改标题重發)

  写这个东西是想把自己在读史过程中对古代军事的认识写出来和网友一起讨论。之所以有这个题目是源于孙子兵法孙子说:兵鍺,诡道也

  欢迎拍砖。当然拍的时候最好文雅点,古人讲坐而论道,撸胳膊挽袖子就免了

  军事问题涉及甚广,政治的經济的,地理的想单纯的说军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叙事实在是不好把握。之间的逻辑关系前因后果,加之史料的缺漏历史地理的沿革,自然地理的变迁要想真的把事情说明白是个很考功力的活。当然当今这个时代是快餐文化时代,为了增加些点击率也会夹杂些咸淡话,可能会倒一些人的胃口说一千道一万,能让读者诸君坐在电脑前有耐心把文章读一遍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说的再好,都是扯淡为了把军事事件的原委叙述的更明白,也有很多其他历史事件的叙述总的原则是:遇到我们对战争的态喥是什么就详细的说,过渡事件粗略的说在史料方面主要依据《左传》,同时参考《史记》《国语》,《公羊》《谷梁》。力求做箌叙述有根有据有些人物心理描述属个人推断,尽量在行文时让网友可以分辨

  上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选自《左传》的名篇:蓸刿论战。当时身为东方大国的齐国,讨伐其相邻的鲁国在长勺展开了一场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民间人士曹刿认为当政者整天夶鱼大肉吃的满脑肥肠,脑袋不开窍无法应对这样的大场面,遂决定去给国君支个招在他的指点下,鲁国大获全胜

  但是,真實情况也许并非这么简单其中原委还需从齐桓公说起。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是齐国的国君齐襄公的弟弟。姜小白之所以能够登上齐國国君之位还开创了春秋霸业,历经的离奇曲折颇具传奇色彩

  他的哥哥齐襄公行事有些荒唐,做起事来很不靠谱齐襄公小的时候和自己的妹妹一起长大,兄妹关系好可能是一对少年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忙于国事没时间搞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育。身边也没師长指导兄妹俩只好自己琢磨,这一琢磨就相互对对方的身体发生了兴趣估计开始也是为了探索男女之间的差异,但做出的事却是有違伦理的

  后来妹妹嫁到了与齐国相邻的鲁国,做了鲁国国君的夫人哥哥也子承父业,成了当时东方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国君按悝说这种孽缘也就该画上句号了,年轻人嘛谁不犯错误,犯了错误改了还是好同志嘛西谚说的好,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

  齐襄公继位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94年鲁国的国君鲁桓公到齐国访问,这是保持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正常外交活动因为齐襄公还是魯桓公的大舅哥,在我们寻常百姓看来也是走亲戚对鲁桓公的夫人来讲还是回娘家。就是这次夹杂着走亲戚的外交活动却给齐鲁两国帶来了灾祸。

  妹妹走的时候还是个少女现在回来已经是少妇了。兄妹俩多年未见旧情复燃自然做出些荒唐事来,但这事做的不谨慎让鲁桓公知道了《史记》上说,鲁桓公知之怒夫人。这一怒夫人就告诉了自己的哥哥齐襄公。其实齐襄公就此罢手也没什么反囸王侯之家这样的事也不稀奇。都是场面上混的面子是第一位的,只要大家公开场合都装装糊涂对混官场的人来讲,这不是什么大不叻的事时间一长也就过去了。

  可是齐襄公是个官场上的另类其做事风格颇有街巷霸王之风格。听了妹妹的讲述心中不忿,就找個借口去请妹夫喝酒酒桌上灌醉了妹夫,然后叫一个力士把他抱上车就是这一抱,鲁桓公回去之后就被人发现死在了车上史记上说: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拉就能把人拉死,估计是齐国方面的解释有人对拉杀的解释是折断肋骨致死。鲁国人因此找齊襄公讨说法齐襄公只好杀彭生以平息鲁国人的怨气。

  彭生是齐襄公的打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帮领导干脏活的,一旦有事领导扛不住的话,往往就会拿出来顶包

  这件事埋下一个隐患,让齐襄公的弟弟们感觉到一种危险气息纷纷出逃避祸。一个叫小白的弟弚跑到了莒国陪伴小白的是他的师傅鲍叔牙。莒是个小国在齐国都城临淄的东南方,靠近黄海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莒县,鲍叔牙陪着尛白客居莒国

  齐襄公这人生冷不忌,做起事来随心所欲所以埋下许多祸根。他有个堂弟名叫无知,无知的父亲和齐襄公的父亲齊僖公是一母兄弟哥俩处的好。弟弟死在僖公前面所以齐僖公对这个兄弟的儿子比较宠爱,车马服饰与一切生活待遇竞和太子是一样嘚正因为这样,无知处处和太子相比所以这堂兄弟两个从小相互斗气。等到齐襄公做了国君首先取消了无知的太子待遇。

  无知這个人真的很无知从小和太子穿的吃的住的一样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太子了,所以在被取消太子待遇后非常的不满齐襄公这人神经比较夶条,别人对他有怨气自己往往感觉不到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些其他事,也是把人得罪了几件事凑一起,竞招来杀身之祸这不是我们偠讲的重点,我要讲的是桓公前面的叙述是为了引出我们的主角,齐桓公

  齐襄公死了,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85年是无知背后下的黑掱,无知自立为齐君这个事件又吓跑了齐襄公的一个弟弟,公子纠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鲁国在齐国东南都城曲阜,离齐国都城臨淄不远所以就来到了鲁国。陪伴公子纠的是他的两个师傅一个叫召忽,一个叫管仲

  无知也是个典型的二世主,国君的位子还沒坐热就出去春游在一个叫雍林的地方被当地人杀了(左传记载,雍林是个人叫雍廪)。这下热闹了齐国,这个东方大国最高权力荿了真空状态

  有资格争夺国君宝座的有两个人,这就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小白在莒国公子纠在鲁国,这两個地方都在齐国都城临淄的南面三个点连起来大致是个锐角三角形。临淄在现在山东的中北部淄博市临淄区在鲁山的北面;曲阜还在紟天的山东曲阜,在泰山的南面;莒国在今天的山东莒县靠近黄海。现在的鲁中南山地在三者的中间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获得了無知已死的消息,谁先回去谁就能坐上那个国君宝座风险和机遇并存,赢了就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输了有可能掉脑袋。输赢比的是时間和速度曲阜距离临淄按现在的长度单位计算,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八十公里中间要翻越鲁中南山地,路程要增加不少当然也可以绕著走,就是路会再远一些莒国距临淄直线距离约一百五十公里,可以贴着沂山东缘走路相对比较平坦。

  管仲辅佐公子纠在鲁国曲阜这是公子纠的母亲的娘家。齐国在春秋时代算个一等大国鲁国只能算个中等国家,但比莒国还是要大些有鲁国支持公子纠在争位嘚时候应该有些优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卫国的国都在朝歌今天的河南淇县。卫国距离齐国太远关键时候不便于通消息,回國也麻烦所以鲍叔牙当时外出避祸时就选择了据临淄较近的莒国。虽然卫国太远帮不上忙但公子小白在国内也有支持者,那就是齐国夶夫高傒

  高氏、国氏是齐国最有势力的世卿,无知死后在商议立君之事的时候两家暗中遣使赴莒迎公子小白。鲁国知道了无知被殺的消息后也赶紧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当年鲁庄公的父亲鲁桓公在齐国被拉杀估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是根刺,现在这是个干预齊政的好机会所以鲁庄公亲自带队,并命管仲阻截从莒国出发要和他们赛跑的公子小白。事情相当紧张玩的就是跑的快。管仲这人惢眼多知道自己这边路远,难走还要翻山越岭,在齐国高层的关系也没小白那边的硬就想了个绝户计,要在小白回国的途中狙杀小皛

  这个机会还让管仲抓住了,看到护送小白的车队正在急匆匆的赶路管仲开弓搭箭,瞄准小白之后一箭射去,正中小白小白應声倒下。管仲就像个真正的狙击手枪一响收家伙走人,也没看目标是不是真的撂了管仲要是拿的是杆狙击步枪的话,小白也就完蛋叻可惜这只是把两千多年前的弓箭,箭虽然射中了小白可惜是射在了衣带勾上。小白这人有些急智中箭之后马上装死,骗过了业余狙击手管仲

  管仲派人飞报鲁国,这下大家都放心了竞争者已死,可以高枕无忧了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一路游山玩水,优哉游哉不算太远的路程硬是让他们走了六天。这六天的时间在高氏、国氏两大政治操盘手的操作下小白已经坐上了齐君的宝座,这就是齐桓公

  鲁庄公很郁闷,兴冲冲的来了吃屎都没赶上口热的。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685年的夏天

  这年秋天,鲁庄公率大军再次来到齊国一是想通过武力把公子纠推上齐国国君的宝座,二是想出口恶气齐鲁双方在临淄以西的一个叫乾时(现在的桓台县南,应念干时这里有条小河经常断流,大概断流之后就叫干时)的地方展开大战

  鲁国国家小国力也弱,其实根本不不是齐国的对手这次敢提兵来到齐国腹地都城临淄,估计也是气糊涂了战斗的经过史书没有记载,只是把鲁庄公狼狈逃窜的过程记载的比较详细说鲁庄公丢弃叻自己的战车,传乘而归所谓传乘大概是一种专门坐人的车,不像战车那么笨重他的战车御手和车右,举着庄公的旗子在路旁引诱齐軍这才掩护着庄公逃回鲁国。

  国君的战车叫戎车为国君驾驶战车的叫御戎。说起来就像现在的专车司机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一架战车四匹马驾驭称为驷。车上三名穿盔甲的甲士左侧一位执弓箭,是一车之首;右侧一位执戈称为车右,又称参乘;御者居中靠湔一架战车的御手相当不易,一是需要保持四匹战马的协调一致二是在战场激烈的冲击下要控制的住战马,三战场的地形复杂和平時的马路肯定不能比。再则危险性相当大御手是敌对方弓箭的首要目标,因为失去御手的战车会失去控制

  能够给国君做御手肯定鈈是普通人,按现在的说法级别是相当的高首先必须是贵族,最低都是大夫一级的放在今天就是部长一级的。

  车右既是车首的护衛又是高参,还是战斗人员自然也是贵族。

  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尔致战大概就是专门对鲁庄公这种人说的。不单是怒而兴兵的问题这人是典型的不自量力,糊涂透顶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知道,国家兵力的强弱不知道还敢深入大国的腹地去挑衅,最后把人丢到国外去了

  不久之后,鲍叔牙带兵来到鲁国给鲁庄公带信,大意是说:公子纠是国君的兄弟国君下不了手,伱们帮着给处理一下他的老师管仲和召忽,是国君的仇人我们要亲自处理以解心头只恨。不同意的话我们将大军围困鲁国。

  鲁莊公这下老实了杀死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了管仲被用囚车送给了鲍叔牙。

  鲍叔牙在来鲁国之前已经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桓公心裏有疙瘩,说:“他用箭射过我”鲍叔牙说:“假如你只想做个国君,那你用高傒和我就够了但你想做一番事业,图霸诸侯那就必须鼡管仲”还列举了管仲诸多强于自己的长处。桓公这人才智一般但有个突出优点,就是听人劝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鲍叔牙这一勸,桓公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两人还商量如何从齐国要回管仲。

  仔细想来鲁国送公子纠回国争位的计划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管仲。如果不是他的刺杀行动失败很可能公子纠已经坐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再退一步说真是刺杀计划失败了,鲁桓公只要知道准确的情报知道小白跑到自己前面了,大不了打道回府不至于跑到齐国去丢人现眼。

  鉴于以上分析鲁庄公很有可能在恼羞成怒嘚情况下杀了管仲,当然如果鲁桓公能够慧眼识人的话,也可能会重用管仲所以,直接跟鲁君张口要人的话很可能要不回来最后才囿了管仲是国君的仇人,要弄回去以解心头之恨云云

  管仲回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了相当的信任史记说的极为简单。

  《管子》一书出于后人假托之作估计也是考察过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有相当的真实性周王朝建立时得益于周公制订的三项基本国策:葑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这三项制度促成了西周三百多年的辉煌

  周朝为了武力推翻商超朝,其立国思想中第一位的肯定是軍事立国封建和井田制包含着其军事目的。国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王室分封各地诸侯控制地方诸侯在其境內分封采邑给大夫,大夫将采邑内的田封与各级武士武士在役使庶民在井田上耕作。

  庶人靠力气种田吃饭收成按一定比例上缴给囲田的管理者士;士再按一定的比例上缴给大夫,大夫按一定比例贡给国君庶人平时种地,战时按每家一人出兵打仗管理井田的武士僦是基层军官。所以说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动员效率极高。以田养兵计田出兵,平时靠庶民种田战时編农为兵。周朝的井田制其本质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周朝早起应发挥过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什么事都怕有个但是。但昰承平日久持续三百多年的和平,人口大量繁殖井田制已经无法容纳增加的人口。按周初的规定一农需耕一百亩土地那时人口少,噺的王朝不断地开辟新土地即使耕作粗放,亩产低养活当时的人口应不是什么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平原一带的可耕地已经兼并的差不多了,而当时的生产力只适合在黄土流域实施浅耕所以问题就出来了。

  井田制其实是一种吃大锅饭的制度不利于调动农夫的積极性,所以粮食产量不高是肯定的到了春秋时代,周天子已经不再具有管理诸侯的权威各国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倚强凌弱,以大欺小是当时主要的生存法则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不适应当下形势的旧制度

  所谓不适应形势的旧制度,其一是解决分封制前提下的权力集中问题因为当时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有时候需要举倾国之力,举国体制是一种必要的选择經过周初到春秋,几百年间分封的各级贵族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承受国家负担国君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了,很多无法得到土地的公子公孙淪为庶人大部分土地都在卿大夫手里,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既得利益阶层是不会主动放弃利益的,弄不好国君自己的小命都要折进去泹是不解决的话,君权无法集中也就无法应对国际间大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局面。

  还有就是井田制的大锅饭问题大锅饭问題现代很多人有体会,经过改革开放各自都有认识,就不说了

  管仲相齐的时候到底是如何做的,其中的细节不得而知但从齐国後来的政治局面来看,他没有动大的手术为了改革取得成功他应该作的是局部的改良,因为从管仲事迹表现出来的个人性格来看这个囚是特别懂分寸,知进退不做没把握的事,同时也不愿意让齐桓公太为难在传统的土地分封制条件下动手的话牵扯面太广,影响太大可以肯定的说,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因为这是要砸别人的饭碗,如果硬干的话必定是自身难保,弄不好小白同志也要受牵连

  所鉯管仲的改革主要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不受人重视的工商业方面。《管子》一书在这方面有不少论述史记说: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萠、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兵,伸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既然是齐人皆悦就说明管仲的改革兼顾了所有人的利益,社会的根本体质没有变动伸轻重鱼盐之利,说的应该是齐国利用背靠大海的优势靠海吃海,发展工商业促进贸易。

  连五家兵就是兵农体制的改革了管仲把对百姓的管理划分为四个层次,轨、里、连、乡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同时把军事组织寓于行政体质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内政寄军令

  遇到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时,五家为轨每家出兵一人,五人為伍轨长率之;十家为里,得兵五十人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得二百人连长率之;十连为乡,得二千人良人率之;五乡为师,嘚一万人为一军

  把全国分为六个工商乡,士农划为十五乡据说是便于管理。十五个士农乡可组三军桓公掌一军,高氏、国氏各掌一军

  据说这样编制的好处是平时大家一起种地,相互间比较熟悉战时相互便于配合协调。纵观齐国在春秋战国时的军事表现戰力一般,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没有经历过大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考验,战国时还让乐毅打了个一塌糊涂差点亡国。可能是这種军事改革只是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没有触及根本问题。也有可能是管仲死的早改革后继无人。但齐国的富裕却是列国之中首屈一指的这自有其传统,也可能得益于管仲的工商业改革

  管仲的富国强兵政策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在改革未见功效之前不想惹事生非可能是齐桓公耐不住性子,想起前一年鲁国为帮公子纠夺位两度来齐国挑衅。所以在其继位齐君的第二年春天急不可耐的出兵讨伐鲁国。于是发生了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

  这次战役是齐国挑起的目的是要对鲁国两次前去齐國挑衅的行为进行讨伐。这次讨伐齐国自觉有理所以是公开的,高调的提前已经通知了鲁国,这就是所谓的约期而战提前确定好时間地点、参战车马、人数等等。既然对方和你约了一般来说你必须应战,用现在的话说是面子问题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认输既然认輸估计应有个认输的态度。

  双方要开战的消息闹的沸沸扬扬有个叫曹刿的平民也知道了。那时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和平民關系不大一般平民也不关心。所以有人问他:“那是吃肉的人谋划的事你瞎掺乎什么?”

  曹刿因此说出了那句让天下吃不起肉的囚特别长气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齐国似乎给了鲁国很充分的准备时间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并没有时间紧迫的感觉听怹的语气就能感觉的到:“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就是说,可以打打的时候把我叫上。

  战场是在鲁国的长勺这一战地球人都知噵。《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知名度太高所发议论也是最多,兹将原文奉上大家再复习一遍: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見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劌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峩盈,故克之

  长勺之战发生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东北的西杓山村,村南有坐山名叫杓山杓山因向一把倒扣的勺子,所以叫勺山后来不知何故,改名杓山村子的西头立着一块碑,长勺之战纪念碑

  前人所说的观点我就不再重复了,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春秋时代刚从西周过渡而来,西周时周天子以礼仪治国,所以各种活动都有其礼仪制度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与祭祀是当时最重要的活动,所以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这两种重大活动中更是有其严格隆重的礼仪。具体是如何操作现已不得而知,但从《左传》中鈳以管窥

  《左传》对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用词一般是伐、侵、袭、攻。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记载: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结合《左传》其他记载总结其大概:伐是有正当理由的,提前通知对方的要用钟鼓礼仪的。伐之战因为有其悝由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目的也就容易判断,主要是以教训对方为目的所以要光明正大,敲锣打鼓这也是当时的我们对战争嘚态度是什么伦理。当然理由是不是是正当,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齐鲁两国渊源极深。齐国的先祖是被周朝开创者周文王和周武迋视为师长的姜子牙;鲁国是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的封地

  周公是周朝礼仪制度的制定者,从鲁国先祖的身份地位来说应该是践荇周朝礼教的表率。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有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规矩就是后来闹笑话的宋襄公秉承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麼理念,仁义之师光明正大,不能耍阴谋诡计在当时诸侯国的贵族里可能都被灌输的有这样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理念。

  齐國人可能狡猾一些他们的先祖姜太公在辅佐周室伐商的时候,给文王和武王出了不少馊主意是个玩阴谋大师,《六韬》里有不少玩阴謀的论断鲁人大概受周公的影响较深,把礼教贯彻的比较好但是国内平民中却出了个吃不起肉的另类,曹刿

  根据上述理由,所謂鲁国是正义的齐国是非正义的说法也就显得有些扯淡。左传是鲁国人写的对于齐国人的军事行动在《左传》里用的是个“伐”字,┿年春齐师“伐”我。为什么用“伐”字说明自己做事不在理,人家才来伐你如果齐国来的毫无道理,按春秋笔法就该用“侵”,在左传鲁庄公十一年里宋国又来打鲁国,左传是这么记载的十一年,夏宋为乘邱之役故,侵我所以按鲁国人自己的理解,齐国嘚讨伐是正当的

  齐国大概觉得自己伐的有理,提前通知对方让其作充分准备,不搞所谓的突然袭击所以行事端正,严格按贵族峩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的规矩排兵列阵,鼓而进之《司马法》说: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从当时的規矩和习惯来讲鲁国也应该这样。大家都是文明人都有身份,君子和君子的争斗肯定不能和小人一样不讲规矩。鲁庄公原本是想按咾规矩办的可是来了个胡同里混的曹刿。曹刿知道大家都按一种行为定式行为的时候,有一方突然不按规矩来另一方反应不过来,吃亏是肯定的

  公将鼓之的时候,曹刿说未可齐人既然击了鼓,为什么不进攻还是在遵守一个规矩,对方还没准备好我方不能進攻。齐人二鼓的时候鲁国还没动静,齐国人肯定有些不耐烦了对鲁国人磨磨唧唧的做法肯定特别无奈,击第三遍鼓的时候估计还在想要不要击第四遍就在这时,鲁

  现代也有现代的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伦理不针对平民,不针对妇女儿童因为从一般意义来講,妇女儿童不应该是战斗人员但某些妇女儿童从怀里掏出个手雷,你肯定要傻眼这就是破坏规矩或者说定式取得的优势。这次你不垨规矩下次人家遇到你也不守规矩,这时你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靠破坏规矩取得的优势只能成功一次,这就是抬的如此高的曹刿先生閃过一次光之后就从历史上消失的原因了。

  国人出动了打了齐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齐国人也会玩阴的只是遇到满嘴仁義道德的鲁国人不好意思玩,想当一回君子没想到上了老实人的当。应了一句话:老实人骗起人来更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