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美国唐人街图片现在工资

回复: 141 | 浏览: 7066
| 字体: tT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三部分悲情挪威——两起中国留学生事件(1)
& &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挪威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在这个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国度里,目前为止也不过居住着一万名左右的中国人。不过,随着近几年北欧留学热的逐渐升温,中国留学生开始增加,他们的生活和境遇也越来越多地被挪威社会所关注。& &
& & 一位名叫刘争的中国留学生,在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前夕,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而导致终身残疾。四年来,他在挪威的命运一直被媒体所报道。而使中国留学生成为挪威媒体报道焦点的是,2004年2月两名中国留学生,在首都奥斯陆被谋杀。这一案件在当地社会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在挪威漫长的冬天里,我们把镜头转向这两起不幸事件中的中国学生,还有仍然滞留在那里的家长们。& &
& & 挪威当地时间日星期五,奥斯陆警方接到一个从学生公寓打来的电话,说发现了两具尸体。警方立即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确定两名死者为一男一女,他们都是被谋杀的。& &
& & 二十二岁的吴宇航和二十三岁的余宁燕,生前是一对恋人。他们在距离奥斯陆一百多公里以外的萨尔普斯堡音乐学院读书,案发时来挪威才半年多。事前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失去联系已一个星期,所以等到他们被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死亡一星期了。& &&&
& & 向警方报案的人是死者吴宇航的堂兄,吴佳鸿。他跟吴宇航和余宁燕是同一所学校的留学生,也住在同一栋公寓楼里。案发后不久,他就被警方正式逮捕并被指控为凶手,但是警方拒绝向外界透露详细情况。因为目前案子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他们担心这件事情会给整个挪威的华人带来某种恐慌心理,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在真相没有弄清楚之前,妄作华人内部自相残杀的判断会给中国的形象带来一定影响。据警方介绍,这是第一起中国留学生被杀案件,而且是两人同时遇害,死者又那么年轻,的确令人震惊。& &
& & 案件调查的过程中,警方决定传召遇害学生的家属到挪威协助破案。日,也就是案发后的第12天,两位学生的家属一行5人,从他们的老家福建省福清市来到了奥斯陆。& &&&
& & 孩子遇害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使父母和亲属悲痛欲绝。他们不愿相信灾难真的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觉得仿佛他们还在自己身边。吴宇航的父亲老泪纵横地回忆道:“他(吴宇航)经常会这样说起‘我现在是在火车站打电话。’所以,我们现在来到这边,走到火车站,好像宇航就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一生的希望,就托付在这个儿子身上,想培养成材。那我一下子儿子就没了,以后我的生活不知道是怎样,路怎样走下去……”父亲哽咽了,再也无法继续说下去。& &
& & 宇航的母亲擦着泪水说:“我们12号还跟他(吴宇航)联系,结果13号再找他,就开始找不到了,心里都一直在担心着。他春节的时候都打电话给他表姐,他就说2004年他要回来,回家结婚。你说,我们一家三口,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家庭。因为我只有一个孩子,我就想他每段,每段那个(时期),给他照相,留下纪念。他晚上如果吃水果的话,他都是削一个给我吃。我晚上有喝凉水的习惯,他就把开水放在我的床头柜上。他每天都是这样做好了,他就到他屋里去。有时候他爸爸不在家里,都是他和我一起看电视。看完,他就回到他屋里去睡觉。我儿子天天都是在家里照顾我,他来到这里出国,说舍得,这个是说假话的。我看到他来到这里,我是(表面)非常高兴,哭在心里。我在家里两三天可以收到一个电话,他每时每刻的事情,我都要知道。”& &
& & 含心茹苦、望子成龙的父母借了一大笔钱,将儿子送到国外读书,可谁曾想,会出现这样不幸的事情。现在孩子被杀害了,家里还欠下了一大笔钱,早晚要有逼债的人上门。他们留在挪威,等待案情有新的突破,同时,也在等待挪威政府能够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和补偿。& &
& & 对于宇航和宁燕的遗体,奥斯陆警方请家属决定是在挪威土葬还是火化。警方还特地从发生凶案的公寓里,取出一些孩子们生前穿过的衣服,请家属们去警局确认。警芳表示,虽然还有更多的衣服,但是由于案情还没有侦破,他们不能够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三部分从北京到金字塔(3)
& & 虽然人在埃及,但沈大勇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中国人。由此他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变化。他说现在中国人富裕了,有了钱去世界各地旅游。而且不管是衣着,还是出门在外的言谈举止都比较注重中国人的形象。在公共场合下很少能看到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乱扔烟头。看到这些变化,他感到很高兴。但另外也有不好的现象。许多客人来了以后就问有没有桑拿按摩?他说埃及是一个宗教控制很严的国家,不可能有像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那样的东西。在埃及可看的地方很多,在这里能感受到另一种文化,一种与别的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埃及的旅游市场很纯净,没有东南亚旅游市场上那种导游专门带客购物拿回扣的现象。因为那样会对埃及整个的旅游业产生消极影响,一经投诉就会吊销其导游证。每个地方都有它各自的特色。& &
& & 对于文明,埃及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就是真主安排了欧美国家拥有现代文明,也就安排了埃及要保留古老的文明。就像千年的尼罗河一直静静地流淌,却永远生生不息。在这样的国度生活,也许就要倾听她的心跳,顺应她的节拍。这种‘静静流淌,悠闲自得’的心态从埃及的假期安排中就能窥见一斑。& &
& & “政府部门有的部门礼拜四礼拜五休息,有的部门礼拜五礼拜六休息,私人企业还有很多商店是礼拜天休息。所以干活能干到一起的就是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这三天。其他这几天你都有可能找不到人。所以我们中国想到这里投资的人,到埃及以后看到埃及这种环境实在受不了。什么事都慢。他也不紧张,也不要求自己快。所以我的生活压力或者生活的时间概念已经是模糊了。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了。更多的压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因为我觉得对于我来讲,竞争的压力很大。外力就是竞争的压力。内力就看你自己主观上想不想把这个饭碗保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想不想吃饭。要想吃饭的话就要去努力。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给自己压力的。而且我这人也喜欢自己给自己压力。”& &
& & 所以,尽管虽然旅游的生意已经做的很顺手了,但沈大勇还想在这个各方面都还不发达的国家寻找一些新的机会。他说穆巴拉克现在提倡科技建国的新政策,就要把埃及搞成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国家。他想扩大经营业务,结合他原来做过贸易的经验,注册一个科技交流的公司。因为符合埃及的国策,而且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比较好,因而他对这件事情充满信心。& &
& & 沈大勇现在基本上是一年回国一次。他说他在埃及生活习惯了:“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性格很热情,很豪爽,也很容易获得满足。每天只要吃饱了他们就感谢真主。跟他们生活在一块。首先我自己的心态也放松了,没那么累,很快乐。所以到这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挣钱是次要的。在这个地方我最满意的就是在这种人与人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工作。我人生真正自谋生路的一开始就到了埃及这个国家。这里是我人生成长的一个起点。到现在为止,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十年是很长的道路,对我来讲意义很大。我在这里有所得有所失。当然我觉得得是大于失。中国讲究的是落叶归根。我将来肯定会离开这块土地,但是我会很怀念它的。”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三部分从北京到金字塔(2)
& & 再次来到埃及对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了初次邂逅的兴奋和好奇。只是多了谋生的压力和窘迫。重返埃及沈大勇做过进出口,开过鞋厂,然后这里的生意并不好做。& &
& & “那个时候我要跟埃及人一样去买大饼吃。一个月每天买菜 、买米、买面,都是由我夫人来做出精心计划。那个时候每个月的花销要做出规划来,不能随便花钱。而且那时候我没有车,跑业务也好,跑生意也好,都是靠在埃及挤公共汽车、小巴士、地铁,什么都坐过。出租车很便宜。起步两镑钱,一公里才一块钱。现在如果我要回家,比如从酒店回家,我可能打车花十几镑钱二十镑钱,那个时候坐地铁,再热再挤也要坐。可能只花七毛五分钱,那当然我要省钱了。”& &
& & 经营鞋厂倒闭后,沈大勇不得不重新寻找做生意的机会。几年前,他帮几位国内来的朋友安排在埃及的行程。朋友们在埃及玩儿得尽兴,对他的安排也很满意。沈大勇由此突然发现自己很适合做旅游。由此便启发了他做旅游的念头。& &
& & 埃及是旅游大国,从事旅游业在当地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埃及的旅游业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就是不允许外国人当导游或独资经营旅游公司。埃及有五大旅游公司,于是沈大勇只好承包其中之一的STARCO公司的中国市场部,在STARCO公司之下做部门经理。他的办公地点位于开罗的市中心。从他办公室放眼望去,前面是开罗最大的交通枢纽解放广场,对面是阿拉伯联盟总部。附近还有政府办公大楼和许多希尔顿、喜来登等五星级酒店,可以很方便的为各国旅客办理落地签证等手续,安排住宿。沈大勇说将办公地点选在这个地方,一个原因是为了工作方便,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地方风水好。“我挺相信风水的。你看那个车轮流转,总是热热闹闹的。要是到冷冷清清的地方,我觉得生意就不会红火。尽管办公楼旧了点,但越旧越好。因为在埃及都是旧的东西好。新的东西都不好,所以我还要选旧的东西。”& &
& & 因为不允许外国人当导游或独资经营旅游公司,为数不多的中文导游也就非常抢手。沈大勇手下有十多位本地雇员,他们大多是穆斯林。因为阿拉伯文的名字很长,而且重名的很多,为了方便游客记忆,他给他的雇员们都起了中文名字。于是他的办公室里就有了林冲,武松,孙悟空,赵云,鲁智深,张飞,西施……雇员们都很喜欢自己的中国名字。沈大勇很随和,对人友善。他跟他的雇员们相处得很融洽。谁要结婚了,谁刚当上爸爸,谁生病住院,诸如此类的员工情况他都一清二楚,是个体恤员工的好老板。许多中文导游都很喜欢他们公司。但他更希望雇员们把他当成好兄弟,而不仅仅是老板。因为只有兄弟才能互相帮忙,有难同当。& &
& & 随着生意的扩大,沈大勇接的国内团队越来越多。生意好的时候,几员干将会在外面忙。包括沈大勇在内,最忙的时候从清晨到深晚,十七八个小时都在外面。如果人手紧张,沈大勇会外聘一些中文导游。工作清闲的时候,沈大勇有时还会请大家吃饭:埃及快餐,一种埃及风味的典型的烧烤快餐。在埃及待了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各种埃及风味的食品,道理很简单,“不习惯就饿死了”。& &
& & 埃及是一个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2002年埃及和中国正式签署协议向中国开放旅游市场。那一年,沈大勇抓住这个机会顺利完成了中埃首航团的接待。这次成功的运做成为沈大勇生意的转折点。现在沈大勇的公司安排的中国团队的埃及旅游路线是:一般以开罗为中心,包括金字塔,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还有博物馆。在南边有撒卡拉、孟菲斯。撒卡拉是梯形金字塔,孟菲斯是个博物馆。再往南部有阿斯旺和卢克梭,还有最古老的埃及首都底比斯,再往前是阿斯旺。沈大勇说公司一般安排中国团队的行程是四天或五天,最少不能少于三天。因为走这么远的路程,由于时间紧而看不到埃及这些景色的话,他们也替大家感到遗憾。中国市场是世界旅游市场里最大的市场,如果航班增加,中国游客的数量还会增加。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现在每年他接待的中国团队已经达到300多个。& &
& & “这是银器。这是塑料的,这是真皮的,草纸画,铜盘子,蜡烛……这是由老鹰神带着她向天空女神,或者向这个亚马特神来朝拜。前面这个叫赫托尔女神。赫托尔女神是负责礼仪舞蹈音乐的,所以一般的王后都要向她来朝拜。”& &
& & 沈大勇热心的向游客介绍埃及的特色纪念品。因为经常要陪客人来这里买,沈大勇跟小摊主人已经很熟。“客人需要中国人给他们解释。比如要买东西。懂得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明白这些小工艺品的意义。包括价格方面他们也需要一个希望一个比较放心的人来做向导。看这是什么东西多少钱。他们害怕在这被宰。”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三部分从北京到金字塔(1)
& & 埃及,千年文明古国,同中国一样,拥有灿烂而厚重的文化积淀。当地球还处于一片蛮荒时,文明的曙光就已经照耀到这片土地上。不同时代里的不同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遇、融合,汇成了埃及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金字塔、尼罗河、狮身人面像,这些神秘的文化古迹,使得埃及享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的称号。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享受其独具特色的阿拉伯风情。& &
& & “欢迎大家来到伟大的文明古国埃及。为什么叫文明古国?到了埃及你要找现代的东西,太少了。到这里来就是来看古东西。无论什么事,你都要把它和古老的东西结合起来,心里才会觉得舒服。如果你总是要对比欧洲文化和现代文明,那埃及简直太落后了。”& &&&
& & 这段开场白是沈大勇对他的游客习惯性的“叮嘱”,也是他对于埃及文化的理解。名胜古迹众多,埃及的旅游业自然发达。在埃及,导游被称为“国内的大使”。沈大勇就是这样一个在埃及从事旅游业的人。但他不是埃及人,而是一个来自北京的中国人。& &
& & “这是金字塔,有四千六百年的历史了。它的名字叫胡夫王。但是这个金字塔,它的旁& &
& & 边还有两个金字塔。三个金字塔的大小不一样,都是家里人,爸爸、儿子、孙子。我们自己在金字塔前,总觉得有一些历史的压迫感。因为它老不倒,而我们一天天岁数变大。所以有一句名言叫历史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确实是这样。这是几千年的法老的东西。现在多少子孙还吃这个东西。所以现在应该还有很多未解开之谜在里面。”& &
& & “这个地方叫做开罗的购物中心或者叫做旅游者的购物中心,算是老开罗的一部分。像咱们北京琉璃厂一样。标志就是这个大尖塔。”& &
& & “这叫侯赛因清真寺,也是一个叫侯赛因的国王修建的。这个地方有一千年的历史。”& &
& & 沈大勇常常带着游客游览这些埃及著名的建筑物。在埃及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埃& &
& & 及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 &
& & 在埃及人们常说这是离真主最近的地方。一切事情都要靠真主。现在沈大勇常常说‘感谢真主’,都是命运的安排。而十年前,他并不知道真主为自己安排了怎样的命运。& &
& & 35岁的沈大勇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当初上大学时完全是出于好奇,才选择了学习阿拉伯语:“当时我觉得英文法文自学就可以。那时候从小学就学英文,到高中也差不多有十来年了,所以我想学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我好奇心比较强,猎奇心比较强,所以就学了阿拉伯语。”& &
& & 大学毕业后,沈大勇被分配到华润公司工作。工作没两年,国内就掀起了出国热。沈大勇想,自己是学外语的,出国可以锻炼锻炼,能把自己得专业知识用上。正巧公司要在中东开拓业务,他就抓住了这次机会,赶了个‘出国热’的时髦。& &
& & 那时候埃及的马路很窄,街上纸屑乱飞,交通也很混乱。尽管埃及并未给沈大勇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毕竟出了国了,他难以压抑的还是初来乍到的兴奋与好奇。& &
& &&&命运让沈大勇来到埃及,而以后发生的变故却出乎他的意料。由于公司业务的收缩,1997年沈大勇被迫下岗回国。当时国内人都难以自保,对海外人员来说,回国以后当然就更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从下岗之前的三个月,到下岗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沈大勇一直都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完全靠自己积蓄来维持生活。“就跟一个小孩一样,一下没有人关心了。心里有深深的失落感,就好像人家把你扔了,抛弃了。那个时候应该算是人生中确实比较困难一段时期。”& &
& & 失业对于一向随遇而安的沈大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好在那时他还年轻,可以重头再来。有人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会回到埃及,不久后沈大勇重返开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4)
& & 这些老人也都想去中国,都想看望他们家里人,能看到家里人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幸福。他们当年到古巴来,都是抱着挣钱的想法,想把钱带回中国,养活在国内的亲人。但结果生活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很多人不得不留在了古巴,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孤单一人。& &
& & 在古巴得中国老年人通常都会去老人院,其实在古巴很多人都会这样。因为现在的这个环境,对于很多人来说,找饭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老人们到了老人院,多少会有一个保障。& &
& & 其实按照一般中国老人的观念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谁会喜欢来到这种地方?在家可以自己做合胃口的饭吃。但是在这里别人做了什么就必须吃什么。& &
& & 华侨们当初来到古巴,都是想挣钱回中国,组织一个家庭。但人生都不是能这么如愿,那就只能流落在古巴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他们怀念自己的祖国,但是却回不去了。虽然他们在古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古巴的生活了,但是这毕竟跟自己的国土不一样。& &
& & 50年代,最后一批华人移民来到古巴,这当中就包括了蒋家兄弟。当年他们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却不曾想古稀之年依然一无所有。蒋家兄弟至今未婚,大半生相依为命,当中的无奈令人辛酸。& &
& & “当时刚刚打完日本,接着又内战,生活很困难。我伯父写信跟我说:‘如果你没办法生活的话,那就来古巴。于是我们就过来了。离开父母,几千里路来到这里来做工,生活是很辛苦的。但当时也没办法。”蒋氏兄弟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生活。& &
& & 他们离家之后,就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1989年其中一人回去过中国一次,见了自己的母亲,不过两年之后母亲就去世了。两次见面的时间相隔了几十年,这是他们当年到古巴时完全没有想到的。& &
& & 兄弟俩盘桓在古巴几十年,但也没想过在这边结婚,因为最开始要挣钱,又要照顾家里人,只能拼命工作,而工作开始也没什么发展。等到工作有发展的时候,古巴政权更迭,他们的生意被接收了。兑换货币的时候,他们辛苦攒下的钱被换没了,所以就只能在古巴留下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留就是几十年。& &
& & 有很多埋葬在古巴的中国人,都不想最终埋骨他乡,大家都不想这样。如果现在再让他们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再走当年的路了,也不会背井离乡到别的国家找生路了。因为现在的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了。& &
& & 很遗憾的是,那些最早到古巴来的中国移民现在正在消失,再没有新的移民,只剩下华人后裔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未来对华人后裔是有希望的,对老移民们来讲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他们正在消失。& &
& & 对于过去的岁月,蒋先生谈不上什么后悔与不后悔,因为他觉得,后悔也难啊,因为有时人生的情况就是这样,人生的命运就是这样。71岁的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健健康康过个晚年。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3)
& & 新的一期报纸出版的时候,平日冷清的小楼立时热闹起来。为了生活,报社的员工大多兼任几份工作,只有在这一天,才聚集到一起干活。& &
& & 每份《光华报》卖2毛钱古巴比索,相当于不到1美分。现在,每期印刷500-600份,每期报纸都有30到40份需要发往古巴国内不同的地方,包括哈瓦那、马坦萨斯、圣地斯皮利图、卡马圭省以及东部的奥尔京、圣地亚哥、马萨尼奥等省份。& &
& & 但是,即使全部售清也不会有赢利。古巴华人社会的萎缩意味着报纸的读者越来越少。报社一直亏损经营,全靠民间社团和一些华人游客资助。& &
& & 现在报纸发行量非常少,由于现在古巴没有很多中国人,也没有很多中国人来到这里,这些原因导致发行量减少。以前曾经很多的读者正在慢慢凋零,现在报纸的状况也只能维持十年八年,如果没有人接班,也只有关门了。& &
& & 现在任职《光华报》的这一辈老侨,正逐渐凋零。他们的下一代,多半已与中国语言和文化完全脱节。再过几个春秋,平均年龄79岁的一代人逝去,谁也无法猜测唐人街和《光华报》的未来。& &
& & 老华侨们的生活& &
& & 古巴革命之后,大批华人离开古巴,大多数北上美国,重新创业。时光流转,留在古巴的老侨们逐渐去世,而几十年来又没有新的中国移民到来,古巴华人社会日益缩小。目前,在中国本土出生的老侨只有不到300人,平均年龄79岁。就像日渐衰落的《光华报》一样,今天的唐人街已经风光不再,成为苍白的历史见证。& &
& & 曾经的唐人街集中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条破败的小街上。那时候,大部分的华人都住在这里,街的两旁都是唐人商店,有的卖各种洋货,有的卖传统的中国工艺品,甚至连非常地道的中国豆腐都有卖的。中国人的繁华店铺曾经一度占到了哈瓦那店铺总量的40%。曾经生意最好的太平洋酒楼见证了当日的繁华。& &
& &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里,人们通常可以到太平洋酒楼,享受一杯舒服的早茶,尤其对于中国广东人来说,这更是一项福利。夜晚迟归的人们也可以在这里吃一顿夜宵。中式菜肴的精美也吸引了无数的外国人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
& & 但是,这些店铺都被收归国有了,一间都没有留下。新的人接手了唐人街店铺的生意,但是他们都不愿好好经营。从前卖粮食、卖唐人杂货的店铺都被政府收购了,如今实行的是配给制。& &
& & 老人们的配额是每个月6斤米5斤糖1斤油,还有每人半斤的饼干。另外每个月还有一些豆类。而肉,就是每月一斤。这样的配给是非常少的,如果还想要更多就只有另外买一些高价的商品了。这样的配给制,已经实行有30多年了。& &
& & 近些年,古巴政府为重现唐人街昔日繁华,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华区促进会。“颐侨居”就是由中华总会馆和华区促进会于1994年共同创办的,里面住的都是70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年侨胞。很多老年华侨都住在那里。& &
& & 81岁的温先生在古巴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其实在这个老人院居住的人,每个都侨居古巴将近50年。这些人,原来都在古巴做些小生意,卖卖杂货,后来的社会主义把所有大小生意都收归公有了。现在这些老华侨住在这里算是退休了。对于温先生来说,这里有的吃,有的住,他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很多人还吃不上啊。& &
& & 每个月,老人的退休金是古巴币129元,而1美金折合26、27古巴币,所以他们一个月的退休金不足5美金。对于温先生来说,是不够生活的。但是他也接受了这样的命运。曾经他一度想回家乡香港去看一看,但是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钱凑足盘缠。所以只能在这里有吃有住地活下去,再也不做发达的美梦了,只能每天清茶淡饭度日。温先生只是说:“几十年就这样啦。人生,都是很难的,随便过几年就算了。”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2)
& & 现在的报纸都走向现代化了,都已经开始使用电脑了。而在古巴的这份华文报纸,却没有电脑可以供他们工作,所有的设备都还用那些古老的机器。如果不是这些会用老机器的老华侨们还在苦苦支撑,报纸肯定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尽管他们很可惜这份辛辛苦苦创业的报纸,但是却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
& & 鼎盛时期的古巴曾有四家中文报馆。1959年革命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如今只有《光华报》一家硕果仅存。现在的《光华报》是由《开明公报》和旧《光华报》于1976年合并而成。报头几个大字是董必武先生亲笔提写的。它原来是日报,后为周报。& &
& & 几年前,迫于人员和资金的严重短缺,改为每月出版两期。《光华报》至今仍采用传统的铅字印刷,每次出对开纸一张四版,头三版是中文版,第四版为西班牙文。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要闻、古巴要闻、国际新闻、古巴华人社会动态、小说连载等等。& &
& & 近四十多年来,古巴没有新的中国移民,老侨们年事已高且大多生活困顿。报社没有了后备力量,经营举步为艰。现在连社长在内总共11人,平均年龄71岁,平均月工资不到7美金,全部都是由各个行业退休下来的老侨自愿组成。& &
& & 对于这个勉力维持的报馆来说,其实什么都需要,他们缺的不仅是人,是钱,甚至缺乏来自外面华语社会的消息。以前还有香港的《星岛日报》等中文报纸寄过来支援这份报纸,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报纸就不再寄过来了。于是,老华侨们主要是靠收集翻译一些本土消息来继续报纸的新闻,有时候还会收到一些来自中国的消息,不然这份报纸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
& & 蒋祖廉是蒋祖乐的堂兄弟,1950年追随叔父来到古巴,现在担任报社的翻译。老人通常会从古巴当地的西班牙报纸中选取一些新闻翻译过来,而这些报纸通常都是古巴党的喉舌,例如:《古巴公产青年报》就是古巴党的党报,还有《工人报》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 &
& & 《光华报》选择翻译的新闻主要是跟中国有关的,比如蒋祖廉老人就曾经翻译过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纪念时,古巴总理卡斯特罗参加庆祝会的新闻,标题就是“中古两国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同时报纸也会报道古巴国内的重大新闻,比如对居民供电缺乏情况的报道。& &
& & 就在那所昏暗的楼房里,几名老人艰难维系着中国文化的血脉。除了一盘盘残缺不全的铅字,一台百年老印刷机就是报社最主要的家当了。& &
& & 这台历史悠久的印刷机是1900年生产的,是当时的美国华侨送的。当年把印刷机从美国运过来的老华侨们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能够运转100多年。而世界上现存的这种印刷机恐怕也不多了。毕竟这种老式的机器已经被全淘汰了,现在的人们早已经用上了电脑。& &
& & 几年前,曾经有法国人想要买这台老式的印刷机,但是老华侨们却不肯出售。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公共的财产,他们要用它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给多少钱他们都不会将这台相伴报纸百年的机器出售的。& &
& & 现在用铅字的报纸已经越来越少,这份华文老报也缺乏应有的电脑人才。毕竟这里古巴华侨年纪都大了,没办法学电脑了。赵文立还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也已经71了,但是报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年纪比他们还要大,都快要80岁了。& &
& & 老华侨们也想不到什么办法能够将报纸长期维持下去,现在他们只能把报纸办一天算一天。他们也希望有新人能够加入到办报纸的行列中来,他们也曾经在报纸上登过广告招人进来参与报社工作。这样的招聘启示从2002年就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了,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到了2004年都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份工作。& &
& & 每期报纸出版前,报社的几名骨干都要在一起开个简单的编辑会,商讨选题和内容。虽然报社的前景并不乐观,但他们还是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 &
& & 出版方面,他们尽力挑选有意义的、对中国的发展有特别影响而且比较适当的事情进行报道。而且对于出版时间,他们必须要有确切的日期。不过因为中国侨办和古巴的合约关系,每年都会让几个老侨回去探亲,顺便采访一下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而且消息也可以发出来。& &
& & 《光华报》前总编辑冯啸天先生的忌日的时候,蒋家兄弟特地买了鲜花去“中华总义山”拜祭同僚。& &
& & 中华总义山是哈瓦那的华人公墓,位于城市的西南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就像唐人街一样,昔日的总义山也曾华丽风光。这些石碑和挽联,对于不得不埋骨他乡的先侨们来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但是近几十年,华人在古巴逐渐没落,公墓变得破败荒凉。那些没有亲属的老侨,只能葬在拥挤而简陋的公坟里。& &
& & 冯啸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社区里面非常重要也是很伟大的一个人。冯啸天是广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来到古巴将近四十年。他曾经是一个老师,在古巴教中文教了很长时间,从事中国文化的工作。所有在古巴的中国人都因为他而骄傲。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1)
& & 东欧巨变以来十多年过去了,“古巴”不再是一个只能在报纸杂志上见到的名字。哈瓦那街头,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在品味雪茄和朗姆酒之外,总会带着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态注视着这颗旧日的加勒比海明珠。& &
& & 过往风云& &
& & 哈瓦那曾经是南美最繁华最有魅力的城市,也曾是华人在南美最重要的聚集地。可是今天当人们留连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却很难见到华人昔日辉煌的印记。然而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古巴华人有着苦难而英雄的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土著印第安人的灭绝和从非洲贩运黑奴的禁止,在古巴的西班牙殖民者迫切需要新的劳动力来源。& &
& & 1847年6月,首批中国移民被骗卖到古巴。他们作为“苦力”被强迫在甘蔗园和糖厂干活。到1874年,华工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工们陆续摆脱“苦力”的身份,开始经营中餐馆、杂货店和其他行业,逐渐融入古巴主流社会。不单如此,在19世纪古巴两次独立战争中,广大华工踊跃参加起义军,其中不少人战功卓著,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和指挥官。& &
& & 哈瓦那海滨大道附近的广场,矗立着一座8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面记录着华人前辈们的英勇与辉煌。碑上面用西班牙文刻着古巴著名的爱国者和诗人盖萨达的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
& & 进入20世纪,华人移民古巴又达到了新的高潮,顶峰时华侨曾多达15万人,居美洲各国之首。50年代是哈瓦那唐人街的全盛时期,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记得过去的辉煌盛事。& &
& & 毛罗·特里阿诺是年古巴驻中国代办,也是《光华报》的老朋友。目前他正在写一本关于古巴中国移民生活和中古关系的书。作为一名关心中国的外交官,特里阿诺先生亲眼见证了唐人街的兴衰变迁。& &
& & “以前的唐人街,在某个时期,我们认为哈瓦那的唐人街其重要性相当于夏威夷的唐人街。那时候有很多中国人的私人买卖,很多的商店,卖中国布料、瓷器,还有放映中国电影的电影院。唐人街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时候有若干家报社,现在只剩一个,那时候甚至还有中国杂志,那时唐人街是非常繁华的。这都是我书中写到的事情。”& &
& & 1959年,古巴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1968年,所有私营企业收归国有,许多华人老板因而失去了一切。& &
& & 古巴革命四十几年来,这里没有新的中国移民。老侨们如昨日黄花日渐凋零,唐人街的命运像暮色笼罩的海滩,朦胧而忧伤。& &
& & 古巴最大的华人区位于哈瓦那老城的中心,而实际上,现在的唐人街只是两条交叉的小路,总共不到两百米:十几家饭馆,门口站着既不会讲华语、也看不出多少东方血统的华人后裔。周围陈旧的老房子里居住着在古巴的大部分华人华侨和他们的子孙。& &
& & 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 &
& & 转过古巴唐人街的街角,在一所破旧的楼房里便是古巴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光华报》报社所在地。& &
& & 赵文立是报社现任总编辑,今年71岁,退休前曾做过会计和交通警察。4年前,前任总编因为年老多病退下了岗位,于是,赵文立开始接手报社的工作。因为报纸现在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而年轻一辈的华人没几个能识中文,所以他还要兼任排版的工作。& &
& & 赵文立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学会了排字这份工作,但是也有几十年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工作了。从2000年开始,由于报纸先前做排字的人年纪大了不想继续做,他只能接手了这份辛苦的排字工作。& &
& & 在这群为华人报纸工作的老人之间,赵文立还算是年轻的了。老人们苦苦支撑着这份报纸,不过是希望能够维持中国文化机构。而排版的工作并不是赵文立唯一的一份工作,为了能够维持生活,他还需要做会计、校对。& &
& & 他并不知道这份报纸还能够支持多久,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有一天做不了了,这份报纸只有停办了——报馆里的人年纪都大了,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华盛顿的科学怪人们(2)
& & 这些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就是在心态变得比较实际后才走上经商之路的。他们最早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了解不多,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才逐步去学会如何适应飞快变化的社会。比如,代表美国公司回到中国谈公司业务,免不了要喝酒。最开始他们不懂劝酒辞,不明白什么叫“我喝干,你随意”,闹出不少笑话。不过,现在他们也成熟起来了,认识到,搞科研是一条路,从商也是一条路,搞好了对社会都有贡献,都是有意义的劳动。& &
& & 说到从商,在华盛顿地区的华人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硕士卖保险,博士卖房子”。王仲会就是这样一个很会卖房子的博士。他在当地中文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把自己的博士学位和对癌症研究的体会作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客户。现在他的客户里60%是华人,40%是美国人,不过他认为还是跟美国人的生意比较好做。一般来说,如果每谈15-20个客户,能有一个成交就算很不错了。王仲会坦言,最初入这一行的动机就是提高收入。从前,他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做癌症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同那些学计算机的硕士比起来,他虽然是生物科学的博士,发表的论文也不少,但工资相差了一半还多。那时他的月薪才2500多美元,如果再扣掉所得税,实际上拿到手的收入还不到1800美元,勉强够生活用。不平衡和不服气的心理最终令王仲会在2001年从国立卫生研究院辞职,转而开始房地产经纪人的生涯。也许是由于知识积累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很快成为业绩超群的金牌经纪人,生活条件也随之彻底改善了。& &
& & 王仲会说,以前做研究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还算是一份正常的有固定收入的工作。自己辞职出去做事,刚开始的时候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他拿到房地产经纪人的执照以后,苦苦奋斗了6个月,才做成了第一笔交易,那个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一个教训,王仲会一直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客户已经做成了,但又提出了一些很不合理要求,建筑商于是撤消了合同,这笔生意等于告吹了。当时,王仲会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欲哭无泪”。他那时的苦恼能跟谁去讲呢?只能自己承受,咬牙坚持下来,接着打拼自己的事业。& &
& & 如果说生活中有一个对王仲会非常重要的人,对他的选择表示很可惜的话,那就是王仲会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这位导师对他说,在我这么多的学生中,你是我最得意的几个门生之一。现在你放弃了科学,但我希望你以后能回来继续做学问。王仲会的解释是:我所面对的,一个是科学上的追求,一个是家庭的责任。当时太太刚刚生了小孩,家里非常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对科学没有大的突破,那么对于家庭能做更大的贡献也是一个突破。也许,王仲会博士的经历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李明林博士所强调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区别。由于现实的因素,在美国的许多华人高级知识分子最终都没有能够在通往最高科学殿堂的道路上走下去。现在,王仲会已经转型当地产开发商,可以赚更多的钱。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栋毫宅,第二个孩子也已经平安降生。他认为,如果是今天让他再做一次选择,他还是会走现在的路。& &
& & 吴云涛最近刚刚在一所美国的大学申请到一份助理教授的职位,开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他坦言,虽然一直在实验室里做有关HIV病毒的研究,但自己还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艾滋病患者。他非常希望有机会去了解河南老家的艾滋病患者情况,如果有可能,为他们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把科学研究与实际结合起来。吴云涛离开之前,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免疫学学者俱乐部”为他开了欢送会。大家在相互惜别之际,也都憧憬着未来。其实,谁都知道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地位和科研条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这里做博士后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生计的话,那么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许多人离去。大家都希望不要把华人博士后当成廉价劳动力,年薪的起点至少应该在5万美元以上。然而,在雇员职位有限,竞争非常激烈的条件下,这种希望实现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华盛顿的科学怪人们(1)
& & 在美国的东部,从首都华盛顿到邻近的海港城市巴尔的摩一带被人们称为“生物技术谷”,与西部加州的“硅谷”遥遥相对,是美国医学和生物高科技的摇篮。最近几十年来人类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许多突破性进展就是从坐落在这一带的许多研究机构中发端的。其中执牛耳者,就是庞大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即NIH),它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医学研究和资助机构。& &
& & 国立卫生研究院创建于1887年,隶属于联邦政府卫生部,总部设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拥有75座建筑物,占地120多公顷,总资产超过230亿美元。国立卫生研究院下设27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目前一年的预算高达27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许多国家全年科学研究经费的总和。在这个研究院里工作或接受过其资助的人,有许多是世界上顶级的科学家和医生,他们中间有106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5位获奖者的成果是在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取得的。在这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群中,有近千名来自中国的雇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只能通过几个曾经在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实验室工作过,或者同这里有密切业务关系的华人知识分子,来窥探一下他们这些“科学怪人”的境况。& &
& & 吴云涛博士的老家在河南省,他来美国后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努力进入了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实验室当博士后,跟随美国科学院院士纳什博士做有关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病毒学研究。他读博士的时候做的是昆虫病毒,同人的健康没有关系。在国立卫生研究院,他要天天同那个可怕的HIV病毒打交道,就是这种病毒能使人的免疫系统被彻底破坏。吴云涛说,对HIV病毒的追踪、监控和根除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研究项目。他把这种病毒比喻成一群看不见的狼。“真实的病毒的样子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我们有仪器和各种手段,知道它的存在。这个病毒像一群狼,它进入人体的时候,人体也知道。艾滋病刚刚侵入人体时,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很快把很多病毒都基本上杀掉了,但是就是有一小部分隐藏了下来,它的潜伏期很长。大家都在想各种办法怎么把这群狼杀死。现在我做的研究就是要找到一种系统,我做的病毒,看起来很像HIV,它就相当于‘披着狼皮的羊'。我要让它混在狼群里,然后让它告诉我这些狼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很有效地把狼杀死。”& &
& & 吴云涛对所在实验室主任纳什博士的敬业精神非常钦佩,他说,纳什博士已经60多岁,马上就退休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第一次听他做学术报告,我就看到了他特别的亮点。他在试着做比别人更难的东西,工作刻苦而且有效。他那种地位的人有很多荣誉,完全可以待在家里休息,但是他把很多精力花在实验室里,默默无闻地在那里做一些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非常前沿的课题。这种对科学的孜孜探求精神,也许就是吴云涛在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收获和支撑他的力量。其实,当科学家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时,这种成功与世界上其他的成功没有什么两样,都取决于三个因素:天才、努力和运气。对于运气这个东西谁也无能为力,天才也是一种先天的素质,但努力就有很多的差异,有的人仅仅是一般地努力,有的人则是非常努力。纳什博士每天下班后都会和夫人一起吃晚饭,然后回到实验室工作到深夜,几十年如一日。他的研究如果有一天出现了突破,将会是对医学的重大贡献,但也许终其一生,他都不会看到这一天。这就是任何科学研究都有的艰苦、甚至是残酷的一面。& &
& & 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吴云涛参与发起了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免疫学学者俱乐部”,每个星期用两次下班后的时间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他的好朋友梅基铭博士是每次聚会的“比萨饼赞助人”。梅基铭以前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后,几年前卖出了一个基因科技成果的专利,成立了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他本来已经联系国内单位的工作,希望能回国当教授,搞一个开发疫苗的实验室。但风险基金的投资人希望他留在美国发展,因为美国这方面的基础条件比较好,所以只能放弃回国了。他说,这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 & 在梅基铭的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的李明林博士,对于在美国搞科研似乎有着自己非常坦率和实际的见解。他在谈话中特别强调了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区别:“我想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科学工作者。成功的科学家得有一种性格,就是说我的一生可以放弃金钱、家庭,只要我能从事科学就行。而科学工作者呢,这里的工作就是一个饭碗,是我谋生的一种手段。大部分人上大学的时候都有美好的愿望,想当科学家,想得诺贝尔奖,最起码想当一个中国最有名的生物学家。后来,随着发展,大家认识到科学领域其实是非常艰苦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带头人,都能当最著名的科学家,大部分人还是做绿叶的。这时,心情就慢慢地比较实际了,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佤邦双雄(4)
& & 昆马被中国的群山所环抱,这里是鲍有祥打游击时的根据地。2002年美国人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佤邦的罂粟种植成倍增长后,曾通过盟邦泰国透出消息,不排除对佤联军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当时有人分析,如果打起来,昆马就是鲍有祥最后的退路。因为这里是他的老家,还有他的母亲住在这里。人们都说他是个孝子,可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世上最亲的人就是父母。现在爸爸已经不在世了,我就觉得我关心妈妈还不够。”鲍有祥的母亲由他妻子照顾了四十年,到现在婆媳关系仍然非常好,鲍有祥总说“母亲她更爱我太太,她不爱我。”& &&&
& & 美国政府称他为“继本拉登、萨达姆之后第三个需要军事打击的恐怖组织首领”,首级价值300万美元,对此鲍有祥不置可否,“我们连炮仗都搞不清,还把我们叫做什么恐怖份子?我认为美国说这个,是为了要称霸世界,以这个借口那个借口说人家,他们要来打佤邦,凭什么呢?我们有的那些枪和子弹还是缅甸党留下来的,还是中国党给缅甸党的,如果不是这些枪,我们也就没有枪了,我们没有搞什么爆炸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办法制造那些爆炸物品,更谈不上什么炸弹炮弹了,完全是胡说了。”& &&&
& & “如果他们真的来打,那我们还是有办法对付他的。我认为他不会用打伊拉克的办法来打佤邦。他的坦克又爬不了山,又爬不了崖子。那个时候我鲍有祥不用打,我的老百姓一人一支枪,来一个撂倒一个,来两个撂到两个,我的老百姓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地方。我鲍有祥,老百姓这些人是打过仗,生存过来的人,三十多年的战争已经教育了佤邦人民,我们不怕催泪弹。但是他们凭什么来打?他们应该想好一下,那么贫穷的地方,那么落后的地方,浪费他们的炮弹,他们会后悔的。打伊拉克他是想控制石油,对佤邦,除非他想来种佤邦的大烟,那他来打吧。”& &&&
& & 不仅是传说中来自美国的打击,来自政府军和其他割据势力的威胁也一直存在,有专家分析,战争的阴影是佤邦禁毒的主要障碍。禁毒之后,佤联军将没有足够的军费保持缅甸最强大地方武装的地位。刚刚结束的佤邦政治局会议有了若干的决定,鲍有祥的弟弟鲍有华因为吸毒,并牵涉进制造化学毒品的案子,被撤销了中央警卫团团长的职务。这次会议还决定佤联军将裁军20%,部队的建设重点也转移到农业生产,这些事件可以看作是佤邦为明年禁种所作的准备和决心。& &&&
& & “毒品是世界的敌人,更是佤邦人民的敌人,我决心把金三角改造成无毒的地区。佤邦的人民种植罂粟100多年,越种越穷。如果不清理,一代传一代,民族会灭亡。若是国际支持我,我要这样做;若是国际不支持我,我还是要这样做!”鲍有祥这样表示。& &&&
& & 今年秋天,佤邦的烟农将要播种最后一季罂粟,这种美丽而邪恶的花朵,真会从这片土地上永远消失吗?一家著名的媒体曾这样描述:看上去鲍有祥像是那个能带领佤邦禁毒的人。如果我们暂且忘记战争的威胁,百姓的贫困,特权带来的腐败,或者我们可以乐观地期待,佤邦真的已经开始摆脱命运的两重诅咒。那么鲍有祥、李自如这两位乱世英雄,在金三角历史上的角色将和坤沙不同,而佤邦的百姓也会因此拥有比“活着”再多一点的尊严和希望。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佤邦双雄(3)
& & 外界传说这两位佤邦的当政者,都在1989年之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的个人财富,因此怀疑钱的来路和毒品有关。但鲍有祥说:“我没有什么财产,你看人家有橡胶地,有果树,我都没有。因为我掌握着公家的钱,反正我投资都属于公家的,我个人没有。我个人唯一有的,就是在松埔电站投资了四百万,房子我是有的,其他没有了,我没有一分钱。如果我死的时候人家会奇怪,这个老倌有钱怎么翻不着什么,那个时候人家就会晓得,这个鲍有祥是个穷光蛋。像人家说我独裁,我做一盘生意赚一小点钱,我都是拿来搞建设,我从来不揣自己的腰包,有些生意人揣自己腰包,我就是一块石头,已经奠基在佤邦了,我也跑不脱。”& &
& & 据说李自如在老家云南有上亿元的个人投资,对此他对他的生财之道解释到,“我一休息就来我的田上地上。我从小就是农民家庭出身,小的时候在家里读书,除了读书以外,放假回家还要和大人一起做活,去犁田、犁地,去放牛,什么都搞过。我大姑娘都说,我的爸爸只会找钱不会用钱,因为我不喜欢用钱,因为我们从小家庭比较穷苦,养成了省吃俭用的这种习惯,不喜欢用钱,我们生活比较简单。酒我不吃,过去爱抽点烟,现在我的身体因为心脏有毛病,医生说烟也不要抽了。酒我不会喝,烟不抽,有时候茶我也不喝,饮料我也不喝,多数时间就吃点白开水,吃就吃两顿饭,牛奶也不会吃。一个我节省,一个我什么都搞过。比如我打了砖也是一行生意。因为本来是老百姓要跟我借钱,说是要去买砖。后来我就想,你借我的钱去买人家的砖,钱被人家赚掉了么,那个钱还不如我来赚。我就去买了几台打砖机,我来打砖,我借给老百姓砖。除了我的胶农要的以外,我可以卖,最后平下来,我差不多可以得四十万块钱。你看这是小生意,但是大账你算起来是很划算的,小本生意赚大钱,这是人家看不起的。邦桑还没有做这个的,所以我觉得外面不了解的人肯定想不到我是要靠种田和做砖来挣钱的,大家就觉得我们肯定是毒枭。因为这个地区的确存在毒品,所以人家这样怀疑。这样说也是应该可以理解的,那是因为他不了解,不知不罪么。”& &&&
& & 佤邦原来一个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鲍有祥说为了方便供电,教学,他要将村子并拢,“起码一百家以上,最少不能少于五十,这样我们好供电,好找老师。二十户一个村,派老师麻烦,供电也是麻烦,开会也是麻烦。我就下了这个命令,最好是两百户以上,但实在没办法了,五十户不能少,五十户一户一个小娃也可以搞一个班了。一是好教育,二是好供电,三是好供水,我的思路就是这个,让他们开始集中。我们以前就像猴子一样,隔老远一家人,你都找不到他们谈话,走在路上一淌汗,心情都没有了。城市里的人,天天都在脑海里接受的比较新的东西,这里的人住得远,一两天见不着一回,也不跟别人讲一回话,怎么会不落后?这个不行,一定要改变。”& &&&
& & 禁止种植罂粟,当地的老百姓就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来源,“那我们将来靠什么活呢?”李自如主张在禁绝罂粟后,积极发展替代罂粟种植的产业,可以把橡胶作为主要替代作物来解决佤邦人的经济问题,“海南产橡胶,广州产橡胶,海南的橡胶平均每亩的收入大概是八十公斤左右,变成干胶以后广州这一带的大概是一百二十公斤左右。”当他开始算账的时候,就是活脱脱一个精打细算的老农。& &
& & 但是他一次次出行时身边越来越多的卫兵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将永远生活在战场上的人。他的生活并不太平,“没有办法,因为我是军人。如果我是老百姓那就自由了。是军人就有敌人,俗话说杀人多的人才能当将军。我们在战场上,如果打仗胜利了,那肯定杀人多。杀人多的才是胜利者,战争本身就是杀人。过去坤沙还没有被打垮的时候,坤沙家就经常派人来想做,他们要我们鲍总和我的头,一个头一千万。后来我又倒着给他们说回去,哪个拿到坤沙的头,我给他五万缅币。我说我们鲍总的头和我的头,还很值钱,一个值一千万么,我说坤沙的头就值五万缅币。五万缅币现在就是五分钱不到,一发子弹钱不够。”& &&&
& & 佤邦的军营很多,令人吃惊的是,军营里有众多小孩,是从小入伍的雇佣军。他们每个月的薪水是10到20公斤大米,终身服役,将来即使离开军队也只能算休假,战争时要随时准备归队。虽然不怕打仗,但李自如并不希望下一辈的小兵们还要在打仗中过活。“打仗并不是好事,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好。打仗实际上就是一种灾难。特别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更大。”& &&&
& & 传说中的佤邦神秘而且封闭,而鲍有祥也曾经多年抱着不愿解释的心态对待媒体,无形之中这就给别人造成了一种神秘的感觉,甚至是不易亲近。“我们有时候,师长团长他们吃饭都不敢和我们一起吃。所以有时候我都生气,我们当官的没有福气。吃饭都不跟我们吃。打牌都不跟我们打在一起,都怕你。这种老是过着被人怕的日子也挺难受的。”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佤邦双雄(2)
& & 邦康郊区,有一片古塔林,据说这就是罂粟在东南亚的发源地。100多年前,英国人把罂粟的种子带到这里,在塔林前修建了英式的石门,罂粟也在这里找到适合生长的环境,开始疯狂蔓延。鲍有祥说早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罂粟花的海洋,“这是英国人统治缅甸的时候搞的这个塔。这就是他们的成绩,罂粟。英国人在缅甸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它带动了缅甸的经济发展,这是英国好的一方面;它不好的一面就是留下这个大烟籽给我们,我们很不服气这一点。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寨子就有种鸦片的,有一百多年了。我小时候也种过。那时候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就知道是为了赚钱而已。但那时候家里不吸鸦片,只种。因为我爸爸最恨吸鸦片的人了,他说吸鸦片最丢人,他对我们要求很高的,你不听话,他就砰的一脚,把你踢得扑过去,爸对我们要求很高。以后在我们手上,从我爸爸开始,到你们几个子孙后代,要想办法清理这个大烟,更不能吃它,吃它就要杀头了。”& &&&
& & 鲍有祥显然是把英国塔作为了一个象征,在金三角及其周边的鸦片种植区,人们通常认为西方人比其他任何人更应该为这里的毒品灾祸负上责任。当年的确是东印度公司带来了鸦片的种子,手把手地教会了山民怎么种植鸦片,而一战二战期间,法国人从印度支那获得的金钱总额有一半来自周边地区的鸦片贸易。有人认为到越战时,金三角的鸦片最终完成了一个因果报应的循环,美国军人大量吸毒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把毒品运回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成为金三角毒品最主要的消费者。虽然此后西方社会不断尝到苦果,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当地的百姓。一个世纪以来他们把鸦片当作庄稼播种收割,换来一年的家用,现在却必须放弃另谋出路。2002年,联合国禁毒署的年度报告说,缅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至少占全球鸦片产量的50%至60%。而在缅甸,最主要的鸦片生产地就是佤邦。在佤邦的首府邦康,鸦片买卖是被官方明令禁止的,但是只要有当地朋友带领鸦片也不是什么太神秘的东西。& &&&
& & 山坡上的塔林孤独地任由风吹雨林,守护他的大榕树依然苍翠,脚下的罂粟还接受着穷苦的佤族女人的悉心照顾。人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罂粟的花期过时,一片地里,满是摇曳的果实,女人们小心地在地里行走,生怕不小心踩坏一株。用特制的弯刀,把罂粟果实外的黑浆刮下来,就得到生鸦片膏,每粒果只能刮到指甲盖那么少的一点。& &
& & 鸦片在当地的计量单位称为‘拽’。一拽大约等于三点三市斤,通常可以卖到人民币两千元。这些在罂粟地里忙碌一年的人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种两季罂粟还要亏本。烟农种鸦片的收入仅够维生,但是1公斤生鸦片制成0.1公斤海洛因后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是九千至一万二美金,这种暴利导致了金三角产生一代代的霸主和枭雄。60至70年代,西方通缉的第一代毒枭是鸦片将军罗星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坤沙称霸金三角。80年代中国断绝对缅共的援助后,为了维持军费,缅共从红色战士沦为白色魔王,1989年缅共解体后,分裂为四个地方割据势力,促成了以缅甸为主的新金三角局势。1996年佤邦经过6年战争,帮助缅政府打败了坤沙,虽然作为交换,得到了坤沙在泰缅边境的地盘,但是也从此背上了毒品王国的恶名,成为新一代的毒品焦点。& &
& & “为了某种需要,政府必须要找一个人来戴这顶帽子。把坤沙打败了,那这顶帽子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戴。戴去戴来,这里套那里套,最后还是把它套给了佤邦。打他之前曾想到会有这样一个后果,但当时是自卫战争,你不打不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当年他大规模来进攻我们,我们不反击没有办法。人家硬要给我们戴这顶帽子,我们也没办法。” 鲍有祥是这样解释的。& &
& & 佤邦是全世界毒品贸易的“集散地”,因而有媒体称鲍有祥为“毒品王国的君主”,但似乎从没有人指证他和毒品有直接关系。佤邦被称为毒枭的人是魏学钢,他是鲍有祥、李自如之下的第三号人物,此人原是坤沙手下,1995年投靠佤邦。魏学钢异常低调神秘,至今外界没有一张他的照片。2002被他美国列为全球十二大毒枭之一,悬赏200万美元。被通缉的魏学钢从此人间蒸发,不知所踪。佤邦从此不谈魏学钢,但也从未撤销过他南部军区司令的职务。& &
& & 对于这一点,鲍有祥自有他的解释,“那我找不到他,怎么交他呢?他们也来要过了,但我找不到他。他们来要人之前,广播里都说了,提前都知道了要被抓,那谁不跑啊。就是人家要来抓我,我也要跑么,凭什么要抓我,我还要问清楚。但是他和我们毕竟不同啊,他可以说属于生意人。2002年以前魏学钢在佤邦的排名里还是属于领导人,但现在不属于了,可是我们也没有公开撤他职,也没有公开地处理他,就是无形当中不见了,他也等于不在了。作为这个地方的领导人,我首先还是要保护我自己的人民,这是我的责任。那至于人家怎么说,一切责任都由我来承担好了。他们是生意人,有些时候我们感谢他们支持了佤邦的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不单是他一个,有些人如果不是在政治方面犯了法,我们还是原谅他们的。”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佤邦双雄(1)
& & 如果相信命运的诅咒,解释佤邦的历史就变得简单。& &
& & 最早的那个诅咒叫做“战争”。整个二十世纪,中缅泰边境上的这块土地一直笼罩在各种战争的硝烟里,直到2003年佤联军才平息了内部的最后一次叛乱,成为这个3.5平方公里缅政府特区的统治者。另一个诅咒叫做“罂粟”。1886年英国人带给缅甸的礼物,这种艳丽无比的花朵,在战争的催生下,开遍了缅北的崇山峻岭。战争和罂粟,这两重致命的诅咒最终把佤邦造就成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鸦片产地,美国人眼中众所周知的与全世界毒品贸易有联系的恐怖主义组织。15年前佤联军向世界媒体宣称,2005年的春天,佤邦境内将收割最后一季罂粟,从此全面禁毒,不种植、不交易、不加工,现在这个漫长的许诺终于接近终点,而全世界都在将信将疑,佤邦真的能改变100年来的积重难返,从此和罂粟一刀两断吗?& &&&
& & 要解答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或许是佤邦现在的领导人物。中国孟连县边境检查站的身后是南卡大桥,过了桥,就是佤邦的首府邦康。迎面的大宣传牌上,有佤邦政府主席,佤联军总司令鲍有祥和国际禁毒组织官员的头像,表明佤邦禁毒的决心。1996年,鲍有祥和金三角另一位领导人彭家声签署了《联合禁毒宣言》,以自己的人头担保从2005年开始全面禁止种植罂粟。此举震惊世界。鲍有祥被人称为‘铁腕司令’,是佤邦的一号人物。& &
& & 鲍有祥,佤族头人鲍岩嘎的儿子,1959年出生于中缅边界的佤族山寨,因为鲍岩嘎亲共,导致全家被国民党残军追杀多年。鲍有祥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长大,“你带着十个人我带十个人,就拿那种水果有这么大,你背一包,我背一袋,就互相敲看谁打得赢,从小时候就这样锻炼了。”16岁 ,鲍有祥组织了4个人的游击队,“因为我看了一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我不服气啊,给那些部落一下派粮,一下派钱,一下派款,我头都疼了。他妈的,这些人来派我们粮,连我自己都不够吃,为什么要给他们?我就咬着牙要对付他们,那个时候,佤族仍然相信猎取敌人的头颅,可以增加武士的威力,“我们两个同志,最后被他们砍了头,他们砍完了头就想跑掉。第二次我就在邦桑领着部队一个连,把他们堵住,我砍了他们十二个人的头。后来我就写了一个标语,从此开始,谁砍我部队里的一个头,我就砍他一百个一千个,你砍我两个头,我砍你一万两万个头。结果他们不砍了,我们也不砍了,就是要针锋相对。”1969年,鲍有祥联合其他佤族游击队加入缅共,此后佤兵一直是缅共最能征战的军人。1989年,鲍有祥发动兵变,和平解散缅共,成立佤邦联合军,自任总司令。& &
& & 当年辅佐鲍有祥兵变,至今仍然称得上是鲍有祥得力合作伙伴的是佤邦的二号人物,大权在握的佤邦政府副主席,佤联军副总司令李自如。李自如与鲍有祥相识于1972年,其时两人都是缅共的低级军官,而李自如得势后,更对鲍有祥有知遇之恩,提拔当时受排挤的鲍有祥作了中部军区的副司令。1989年40岁的李自如审时度势,参与兵变,辅佐自己的副手鲍有祥夺取了缅共政权。同年,他们和缅政府实现了和谈,成为缅甸最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 &&&
& & 李自如外表平和,几乎永远在微笑,而传说中,他是战场上的辣手将军,34年戎马生涯中杀人无数。 1956年前李自如出生于中国云南保山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我在小时候读书学习就特别好,我是全校的标兵,我们有六百多个学生,我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是全校的标兵。”“文革”中李自如成为红卫兵头领,经受了最初的革命洗礼。“因为当时我们思想还好,我是我们班里的团支部书记。”1969年李自如高中毕业,国际主义运动如火如荼,“当时毛老人家还在呢,他跟克钦邦的主席,他们签定了一个协议,就是缅共跟中共的一个协议,毛老人家就答应缅共可以在中国的边境收一部分边民,充实缅共的人民军队。”缅共二十年历史,成百上千中国知青牺牲了青春和生命,李自如是其中的幸运儿和强者,活下来而且拥有了权力。 “我当兵四个月,当班长四个月,当排长六个月,后来就是当副连长,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这样……,这样一直升上去,我三十五岁当军区司令。”& &&&
& & 对于当年拥戴鲍有祥,李自如有他自己的道理,“鲍总被人称为‘包得拢',只有我们鲍总才能统一的领导佤邦。应该是这样说。只有他才能控制住、拢得住这些人。因为鲍总他有一个优点,他心胸比较宽,什么人他都能够容忍。有人叫他‘理得顺',哪里出了事情 都是他去处理。而且基本上每次都能顺顺利利的给处理掉了。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锡矿血泪——马来西亚华人的故事(2)
& & 1850年人们在霹雳州的太平发现了锡矿,在此之前仅有非常少的华人住在这里。1850年以后,华工移民迅速增加,到1897年霹雳州的华人已经占全州人口的半数,达9万余人,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怡保从事锡矿生意。由此可见,华人对整个马来西亚的锡矿产业有过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荣历史。华人介入马来西亚锡矿业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带来了采矿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像“金山沟”、“水笔”、“洗琉琅”这些约定俗成的名词,概括了华人开采锡矿的方法。& &
& & 在怡保郊外,我们参观了一个由华人经营的锡矿场。这里采用的是华人经常使用的沙泵采锡法。还未走进矿场,刺鼻的泥浆腥味便扑面而来。地面上是灼热坚硬的沙石,头顶上是无情酷晒的烈日,艰苦的环境足以令人望而却步。一百多年来,无数华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奠定马来西亚经济基础的锡。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一位姓林的经理。林经理今年68岁了,从前在吉隆坡做过矿工。他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客家人,但不知道祖籍在什么地方。& &
& & 记者采访:“林经理,您做锡矿多少年了?”& &
& & 林经理:“我本人差不多是做了40年。这里以前比较原始,现在几乎全部机械化了。这里我们有两条金山沟,华工大约有30多位,还有巫籍(马来)同胞20多位,印度裔同胞10多位。”& &
& & 据林经理介绍说,他的老板在生意最兴旺的时候有33条金山沟,而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没落了,整个矿场也仅剩下两条金山沟了。他们用这两条金山沟开采锡苗。从矿底把含锡的泥土挖出,用水冲洗,再用沙泵抽到金山沟上边去,分离沙子和锡。经过几天的开采,如果金山沟内各横木处堆积的锡苗达到相当高度,就会塞住水流,于是就需要清沟。清沟的这一天可以说是日夜劳作的华人各个满怀喜悦的一天,因为这是采锡收获的一天。收集的锡米会再运到洗锡房去进行进一步过滤和冲洗。这些工序以前全是用人力来干,非常辛苦。沙泵采锡是华人一直沿用的旧方法,但它却给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
& & 采锡的方法一直到现在可以大致分为铁船法、露天法、矿井法、沙泵法和琉琅法等等,而琉琅法是最原始的方法。早在明朝就有关于华人在怡保“洗琉琅”的记载。干这一行的通常是客家女性。她们用一个被称为“琉琅”的凹型木盘,在水沟中淘洗锡米。在酷暑中,她们往往站在没膝深的水里弯着腰工作4到6个小时之久,因此在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史上便有了“琉琅女”这个闪烁而辛酸的名词。& &
& & 在距怡保不远的瓜拉光村,住着600多户华人。据说这里凡是上了年纪的华人女性几乎都做过“琉琅女”。一位今年72岁的老婆婆向我们演示了洗琉琅的方法。她年轻的时候,从13岁起就当了“琉琅女”,一干就是20多年。在锡价高的时候,洗琉琅一天就可以赚到100多块(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单位。下同),后来锡价暴跌,干一天只能挣到十多块、二十多块钱。迄今她还保留着自己用过的琉琅。& &
& & 另一位老阿婆还珍藏着一张在自己16岁时洗琉琅的照片。摄影师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了,照片上的她站在水中,弯着腰正在洗锡米。她现在靠做花盆为生,一个月可以挣到1000多块钱。因为非常害怕坐飞机,所以没有机会回中国大陆的老家看一看。她是在锡矿上谈的恋爱、成的家,一说到过去那段虽然辛劳,但又非常有收获的日子,老人的眼中就流露出怀念的惆怅。& &
& &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连续开发,马来西亚含量最丰富的锡矿已经即将开采殆尽。特别是日国际锡市崩溃以来,大量矿场倒闭,采锡业从此一蹶不振,马来西亚也从世界上最大的产锡国转变为锡的消费国。从1984年到1986年,在短短的两年期间,马来西亚的沙泵矿场从353处锐减为122处,到2003年5月只剩下12处。锡产量也从1970年的7万吨下跌到如今的不到5000吨。& &
& & 在整个20世纪,马来西亚的华人经历了锡价的大起大落。1925年的时候,一担(也就是中国的100市斤)锡的价格是100多块钱。到了50年代,主要由于朝鲜半岛战争的影响,锡价上涨到500多块。在80年代,锡的平均价格曾经飙升到2152块,后来又跌落到目前的700块钱左右。& &
& & 锡矿业日薄西山,霹雳州华人矿务公会的会员也只剩下52名。坐落在怡保客栈街71-72号的公会大楼变得落寂空荡,再也没有往日的蓬勃生气。“世界锡都”的四周,到处可见废弃的矿场。放弃锡矿业的华人企业家和华工早已纷纷转行到橡胶业或者其他产业上去,继续他们的奋斗。但无论如何,作为曾经享受锡矿业繁荣成果的一代又一代华人,他们的心中会永远珍藏着那一段的经历……..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锡矿血泪——马来西亚华人的故事(1)
& &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核心地带,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锡矿石和天然橡胶的出产地,这两个产业形成的经济支柱成就了马来西亚今日的繁荣。& &
& &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用开采的锡矿石冶炼锡至少从3000年前就开始了。考古学家曾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商代晚期的锡块,洛阳的西周遗址也曾出土过锡合金兵器。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锡的冶炼技术有详细记载,方法是用木炭做燃料,在竖炉中炼得金属锡,书中还附有炼锡炉的插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人同马来西亚的锡矿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
& & 早在15世纪初马六甲王朝创建的时代,锡矿的开采已有相当的规模。葡萄牙统治马六甲之前,马六甲王朝已经采用锡作为货币。1847年和1880年,位于霹雳州的拉律和近打谷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吸引了大批华工移民。此后,马来西亚的锡矿业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当今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本是一个蛮荒之地,吉隆坡在马来文中的意思是“泥泞的河口”,它是由华人叶亚米率领87名同胞在1857年开埠的。他们历尽艰险,终于在1859年发现了锡矿。随着锡矿业的发展,吉隆坡也迅速崛起,叶亚米便成为创建吉隆坡的功臣。其后,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在此开山采矿、修房筑路,终于造就了首都今日的繁荣,书写了马来西亚发展史上的奇迹。& &
& & 在19世纪马来西亚锡矿业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显赫一时的华裔企业家。建于1883年的仙四爷宫,是吉隆坡最古老最受尊敬的华人庙宇。它是叶亚米为纪念华人开矿先驱盛名利而建的。& &
& & 祖籍福建永定的胡曰皆1907年生于马来西亚,周岁时随父母回到家乡,8岁父亲去世。由于家境贫寒,18岁重返马来西亚谋生,来到怡保矿场任职,从此专心研究采矿业,自己创建了多间矿场,在事业的高峰期一共拥有超过8间锡矿公司,成为一代华裔矿业巨子。1961年8月,55岁的他遭到劫匪杀害,于是他的长子胡万铎承接了父业。& &
& & 胡万铎回忆说:“我是1935年出生的,可以说从一生下来就在矿山中长大。1961年我爸爸突然去世,刚刚26岁的我就接下了父亲的矿业。我当时一点经验也没有。但是我是在矿业世家里成长的,多多少少得到职员们的协助。另外有很多忠诚的人帮助我,使我五年之内就把公司业务扩大了,还收购了英国公司的一个矿场。”& &
& & 锡矿开采历来被喻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兴奋地把金钱和心血统统投进去,却往往以悲惨的破产和倒闭而完结。在20世纪50年代的马来西亚,仅约3%的人能从锡矿业赚到钱,而像胡曰皆这样能够成为千万富翁的更是凤毛麟角。& &
& & 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全球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4%。马来西亚各个州都有锡矿,其中锡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是霹雳州。由于它的锡产量能占到马来西亚全国产量的60%,这个州被人们称为“银光闪耀之州”,首府怡保更是享有“世界锡都”的美誉。怡保坐落在近打河畔,是一座山城。早年的怡保并不叫怡保,从中国下南洋来锡矿场当矿工的华工当年把这个地方叫“坝罗”,也就是许多人目前所称的怡保。今天的怡保是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有30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在华人聚居的唐人街上可见成片的中式房屋,许多店铺都使用中文招牌。怡保的发展见证了华人锡矿业的兴衰。& &
& &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的大公司占有最好的锡矿,华人往往仅能拿到一些零星的小矿场。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有些华人矿主还可以发展起来。但也有许多华人,大约有40%的人,由于资本不够而破产。为了同英国的公司进行竞争,保护自己的利益,日在怡保成立了霹雳州华人矿务公会。在马来西亚锡矿业的鼎盛时期,这个矿务公会有300名会员。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不过这是纪实小说,爱的人可能不多,因为不容易产生幻想同共鸣。反正好东西大家分享下,喜欢的就顶一下啦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有人爱看吗?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流浪金三角——一个中国知青的故事(5)
& & 蹉跎岁月&&平静的生活& &
& & 岁月如逝,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前刘义跟随马帮来到热水塘。从那时起他结束了动荡漂泊的生活,在这个山村落下了脚。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虽然这里和他以前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但这里的人们宽容地接纳了他,使他融入了这里安宁的生活。只是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往事和遭遇,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从大陆跑出来的学生,至于为什么逃亡,什么是知青,他们全然不知。刘义的妻子古月祺,是国民党第三军一个师长的女儿,个性温和,善良贤惠。他们结婚将近三十年,四个孩子现在都在曼谷工作和读书,家里就剩下他们夫妇俩,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平淡。 每天刘义去买菜,妻子打扫屋子。有时候夫妻俩也拌嘴吵架,但‘不是冤家不对头’。& &&&
& & “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也许妻子会觉得我性格怪异,其实经历过那么多风雨,我从心底里感谢她给了我这个家,我又怎么会不珍惜眼前的生活呢?只是那些看似远去的往事,会在寂静的时候像潮水般涌来,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我很惊讶自己在回忆那些经历时记忆力会那么好,那些年轻伙伴的面孔,那些鲜血浸染的丛林,那些仓惶逃生的场景如此清晰,它们已经成为我记忆库中最残酷,而且永远无法删除的东西。而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是我神经末梢最敏感的地方。”& &
& & “我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触碰到她,心情复杂而矛盾。十多年前家乡传来了给我平反的消息,我的家人都还活着。那个时候很想回去,回去并不是看看自己的家乡,而是带有一种报复心理,就想回去给那些人看看,你们没有把我迫害死。我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见到过以前打我的那些人,我牙齿咬得紧紧的,我差点手握起来,冲上去揍这些人。后来我克制了一下,这些人最后会受到惩罚。”& &&&
& & “我的回乡引来了当年的知青伙伴们,我们都已年过半百,豪气不再,在酒杯和泪光中交换着各自的际遇。有人说,我们这批人长身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念书时赶上上山下乡,人到中年轮到失业下岗,在大家的叹息声中我更多想到的是那些永远长眠在金三角,连块墓碑都没有的知青战友们。他们错过的不是返城、高考等人生机会,他们搭错了生命的列车。我希望我们的国家吸取个教训,希望这些历史的悲剧不要再重演。如果我们有个好的国家制度,有个良好的家庭,难道我们会漂落到海外、难道我们不爱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的家乡?我们也想参军,我们也想入党,我们也想体体面面地做人,我们也想自己的脸上充满阳光,充满笑容。”& &&&
& & 2003年刘义再次返乡祭祖,伫立在南疆街头,他说自己心里总有一丝酸楚。世事沧桑,人生多少事谁能说明白呢?挥一挥手,黯然告别故国,像被大风吹散的种子,他最终落到了异域这个偏僻的角落。他说等他百年之后,金三角北望的墓碑上一定会这样写道:我是金三角人,一个中国老知青之墓。
金币0 &精华1&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2444 &
地区:前进路、东晓路街道:前进路、东晓路帖子3905&经验值2218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第二部分流浪金三角——一个中国知青的故事(4)
& & 关于马帮一直有很多神秘的传闻,事实上马帮一直是金三角地区毒品、玉石、象牙走私的主要手段。自从国民党残军盘踞在泰缅边境后,这一带的走私活动基本上都由部队控制。由于金三角地区路途艰险,而且各路军阀都虎视眈眈地盯住过往的马帮,随时准备下手抢货,所以即使有部队护送,马帮走得也十分小心。& &
& & “我第一次见着这支马帮队伍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山东的那些响马绿林好汉。他们有些是拿着一把长刀,有些是拿把匕首,有些则抬着只那种老毛瑟枪,一路上七铜八铁的叮叮当当,毡帽歪戴着,满口的粗言秽语。”& &
& & 老普今年60多岁,也住在热水塘,当年缅甸的一个云南老乡把刘义托付给他们的马帮时他才30多岁。一路上刘义帮他们煮饭,抬马垛,没人过问他的身份,因为马帮的规矩是互相不打听,从来不问‘你从哪里来,去哪里,驮什么货’这样的问题。只有老普在这群人中显得大大咧咧,常常拿着弹弓打斑鸠,刘义很快就和他混熟了。大概过了一个月,老普说他们进入泰国境内了。& &&&
& & 在缅甸边界有个关口。这个关口原来是开的,人可以自由进出。后来缅甸政府将其关闭。早前罗星汉家同三军做毒品的时候还能走。坤沙的部队和佤帮的激战就发生在这里。他们把打死的人的头砍下来挂在沿途的树上,泰国政府军和缅甸政府军都故意让开,让两家为了争夺这片土地和收税权在这里厮杀。& &&&
& & 过了这个血腥的关口,进入泰国后,马帮的最后一站就是原来国民党第三军的指挥部汤窝。传闻泰北有蒋残匪的部队,但刘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到这个地方来。70年代末,这支部队归顺泰皇以后,其指挥部也随之废弃。整个缅北走私马帮最后剩下的玉石,玉石垛子,那些驮了犀角,象牙,沉香的垛子全部都停在下面的仓库,等着泰国政府的官员们上来验货,上完税才能被批准通过。& &&&
& & 以前七八万的马帮都聚集在此。这个地方到处人头攒动,非常热闹。在汤窝住下的全部都是生意人。“这里有一个叫‘箩洞’的无底洞,那个时候是死刑犯人的刑场。在这里枪毙人根本不用费子弹。他们把死刑犯人拉到洞边,用在军部订做的小锤,对着犯人后脑勺一锤,就把犯人打得滚下洞去。这个洞非常深,具体有多深谁也不知道。拿个石头丢下去,听不到石头落地的声音。有时处决犯人两三天后,还能听到这个人在下边哼,那这个人肯定被拦在半中腰了。真正掉到底子去的臭气都闻不到。”这样残忍的处决方式被用于惩罚那些怀疑是党派遣的间谍。“其实真正一个也没有,死了的都是被冤枉的。”刘义说自己是从中国跑出来的学生,这样恐怖的气氛总使自己很紧张。万一人家说自己是党派出来的谍报,那他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楚。还好当时没人来盘查他的身份。“那个时候主要都是些地富反坏右,阶级成分不太好的人才会从大陆跑出来。在缅甸时候,我还见到做过党大队公社书记的人,大家认得他是党的书记,也不觉得他怎么,‘同是天涯沦落人’,你过你的生活,你过你的日子,你不要做什么坏事就不管你。”
登录妈妈圈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随时随地记录宝宝可爱的瞬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华盛顿唐人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