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斜日照自然村村在哪里,环境怎么样。

杨家场自然村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杨家场自然村
杨家场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市勐戛镇杨家场村委会属于山区所属地区云南省德宏州市勐戛镇杨家场村委会面&&&&积14.24平方公里
位于勐戛镇南边距离勐戛镇13公里是杨家场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4.24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1 ℃年降水量205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795亩其中人均耕地2.56亩有林地1846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户有乡村人口312人其中男性165人女性147人人口以僳僳族为主共有僳僳族310人汉族12人在校学生28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4人该村农业人口311人劳动力17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核桃茶叶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3.3万元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6.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元杨家场村世居景颇栗粟两种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热情大方建筑生产生活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老缅城自然村与缅甸棒线接壤该村有耕地总面积795亩(其中水田319.5亩旱地475.5亩)人均耕地2.56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拥养殖业有林地18469亩水面面积3亩草地400亩荒山荒地300亩其他面积1400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核桃茶叶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3.3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6.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万元畜牧业收入22.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7头肉牛45头肉羊72头林业收入5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8万元其他收入16.15万元工资性收入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在省内务工8人省外2人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50.85亩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年末有固定资产1.2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五通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75户通自来水有75户通电村中田园拥有电视机农户4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该村到勐戛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拖拉机10辆摩托车27辆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三角岩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勐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6公里距离中学13公里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75户杨家场沙坝梁子农田灌溉水利沟线全长3公里灌溉面积56亩计划部分沟段改建为三面支砌需投入资金6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前完工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村寨道路存在晴通雨阻村医务室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设备简陋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硬件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人畜饮水工程需建设改造[1]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核桃茶叶主要销售往本市2012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7.04万元该村现有农户77户共乡村人口318人其中男性168人女性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人劳动力173人该村人口以僳僳族为主共有僳僳族306人汉族9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77户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三角岩完小就读中学生就读到勐戛中学就读该村距离小学6公里距离中学1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9人该村到2012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50.85亩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年末有固定资产1.2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2人其中男党员9人女党员3人该村有团员8人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村寨道路存在晴通雨阻  2村医务室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设备简陋  3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硬件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  4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5人畜饮水工程  6修建公厕  7建设垃圾集中堆放场所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大力发展优质木材种植  2发展经济林果种植八角核桃  3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提高加工技术  4发展畜牧业养羊养牛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村情概况
  国土面积0.77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5.7 ℃,年降水量619.7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98亩,其中人均耕地1.18亩;有林地153.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8户,有乡村人口233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4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8亩(其中:田46.2亩,地151.8亩),人均耕地1.18亩,主要种植水稻、红薯等作物;拥有林地153.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3.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3.8亩;草地230.76亩;荒山荒地418.64亩。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没有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5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6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8.6%和8.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6亩,有效灌溉率为23.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2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15万元,占总收入的42.2%;畜牧业收入14.61万元,占总收入的38.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头,肉牛13头,肉羊40头);林业收入3.66万元,占总收入的9.6%;第二、三产业收入3.84万元,占总收入的10%;工资性收入1.54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0人(占劳动力的52%),在省内务工61人,到省外务工6人。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1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0.6%。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8户,共乡村人口233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113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5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79.3%;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牛泥塘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娜姑联合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1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15人。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5.5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等。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党员1 人,女党员0人。
杨家大坪子自然村 -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村民素质低下,对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得少,生产水平不高增产增收难度较大。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冬早蔬产业,对村内的种植业进行进一步调整,发展好畜牧产业。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8:06:2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杨家沟自然村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盐源乡仓海村委会下辖自然村 收藏 查看&杨家沟自然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杨家沟自然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镇30.00公里 国土面积0.84平方公里海拔1660.00米年平均气温16.00℃年降水量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有耕地885.00亩其中人均耕地1.12亩有林地0.00亩全村辖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2户有乡村人口789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人劳动力37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1]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85.00亩(其中田0.00亩地885.00亩)人均耕地1.12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150.00亩[2]
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81户通自来水有8户饮用井水 有18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5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 该进村道路为土路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 该村到2010年底有7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2.00万元畜牧业收入29.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10头肉牛60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6.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0.00万元 工资性收入2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7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9人 在省内务工23人到省外务工96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产业[3]
该村现有农户192户共乡村人口789人其中男性419人女性370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人劳动力3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78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王家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盐源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30.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72人中学生40人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85.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0人党员中男党员0人女党员0人 团员0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由360搜索提供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杨家村自然村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5个义项):
杨家村自然村 - 云南省施甸县甸阳镇文武社区杨家村自然村
  村情概况杨家村隶属于甸阳镇文武社区居委会,属于坝区。位于甸阳镇东边,距离文武社区居委会1公里,距离甸阳镇1公里。国土面积有0.7平方公里,海拔147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94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林地23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居民247户,居民674人,劳动力3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7元。局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外出务工为主。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路灯。全村有247户通自来水。有247户通电,有23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4%和97%;安装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8户,分别占总数的73和56%。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3辆,拖拉机11辆,摩托车61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06户。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5万元,畜牧业收入80万元,占总收入的13%;第二、三产业收入199万元,占总收入的67%;工资性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9.5%。农民人均纯收入4377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9人(占劳动力的15%),在省内务工35人,到省外务工14人。 3、施甸县甸阳镇大竹蓬村杨家村自然村 村情概况杨家村自然村隶属于甸阳镇大竹蓬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甸阳镇北边,距离大竹蓬村委会1公里,距离甸阳镇5公里。国土面积有0.09平方公里,海拔1581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41亩,其中人均耕地0.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4人,劳动力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6户饮用井水,有3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8%;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占总数的83%和69%)。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6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1亩,有效灌溉率为43%,其中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9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1万元,占总收入的41%;畜牧业收入18.5万元,占总收入的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4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2.9万元,占总收入的23%;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251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10%,在省内务工7人,到省外务工3人。杨家窝自然村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杨家窝自然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杨家窝自然村隶属于大寺乡岔河村委会属于山区地理位置大寺乡东南边海&&&&拔2000米
位于大寺乡东南边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乡3公里国土面积0.82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73亩其中人均耕地0.62亩有林地1334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6户有乡村人口277人其中农业人口274人劳动力1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自然村有耕地总面积173亩(其中田123亩地50亩)人均耕地0.6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33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8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有茶园面积330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30亩核桃面积726亩其中当年新植面积132亩该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3户通自来水有13户饮用井水有1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9.7%有66户通电有4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8.18%和95.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3户分别占总数的86.36%和80.3%
该自然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有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3亩有效灌溉率为23.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1 亩
该自然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自然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6.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66万元占农村比济总收入的30.47%畜牧业收入35.35万元占总收入的27.8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5头肉牛38头肉羊80头林业收入15.7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2.41%第二三产业收入2.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13%工资性收入1.42万元占总收入的1.12%农民人均纯收入337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7人占劳动力的19.29%在省内务工19人到省外务工8人[1]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粮畜茶核桃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2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8.6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蚕桑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桑核桃产业该村现有农户31户共乡村人口116人其中男性67人女性49人其中农业人口114人劳动力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7.72%享受低保15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桃花希望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洛党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5公里距离中学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人其中小学生10人中学生7人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6.0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418.38元人均3.67元一事一议筹劳210个劳均4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级财务收支状况等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8人党员中男党员8 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村委会团员4人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计划发展茶业40亩蚕桑40亩2计划畜牧业发展牛50头羊50只3整修村组公路0.6公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自然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