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一盏点燃的蜡烛点燃后缩短长度灯台是什么宗教

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
&&&&&&&&&&&&&&&&
/ 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 
历史、宗教、民俗等多种角度去进行取舍、观赏和研究。天后宫的香火  从前,靠山的猎户供山神,靠海的渔民供海神,田野农民必供土地神。 一方人供一方神,各有所求。天津城乡民间信奉多神,有的供财神、灶神。 当是衣食不丰,发财不易,想求神灵保佑。有的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也 是因为人生艰难多灾,寻求神灵保护,精神寄托。然而,天津因为靠海临河, 航船往来频繁,须求海神保佑,所以人们心目中最为崇拜的还是天后宫里的 海神(俗称娘娘)。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 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 元泰定三年(1326 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 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 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 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 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一个天后便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天后娘娘最初是人。她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县一渔家女子,生于北宋 建国的建隆元年(960 年),卒于雍熙四年(987 年),只活了 27 岁。据 1936 年徐肇琼《天津皇会考》引《天后本传》及《天后传》说,林默生而神异, 幼而聪颖,擅游泳,能乘蓆渡海,勇敢侠义,能为人治病,救助海上遇险船 只,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她死后还屡次显灵。 海舟危难,有祷必应。洋中风雨晦瞑,夜黑如墨,每于樯端见神灯示祜,因 而成为人们敬仰膜拜的护航女神。地方官多次褒奏,朝廷多次晋封。宋代封 之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并且很早就在天津及东南沿 海各地修庙供奉。天津天后官建立迄今 660 多年,一直香火很盛。船户来往必定祀祷,远近百姓多来祈福,热闹极了。有古人的诗可证。元代张翥有首诗《代祀天妃 角次直沽作》描写了拜祷天后盛况:“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 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 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员代祀,可见上层人士对天后娘娘的尊重。来祭 祷的人中更多的是船户,清人汪沆《津门杂事诗》有“天后宫前舶贾船,相 呼郎罢祷神筵”的诗句。清人蒋诗《沽河杂吟》有“刘家巷里如云舶,部祷 灵慈天后宫”的诗句。他们描写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热闹情景。农民 也来给天后娘娘进香。孟韫徽《津门杂咏》说:“三月村庄农事忙,忙中一 事更难忘,携儿结伴舟车载,好向娘娘庙进香。”可见农民来进香时也是成 群结队。清人崔旭《津门百吟》有首诗对祀奉天后的情形带有总结性:“飞 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这 首诗算是概括了 600 多年来从朝廷到民间敬奉天后的历史。  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字。它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 北港朝大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受到全世界瞩目。天后宫的香火至今未 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们拿着香 烛、供品走入山门先拜前殿的“护法神”王灵宫像和“四大金刚”神像。然 后穿过前殿,就望见正殿。人们先在正殿前半人高的铁铸香炉里焚香,随即 向正殿里天后圣母方向三叩头,再起身步入正殿。  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风冠霞披。她的左右立 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  印绶。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香客们供奉的月饼、苹果、绢花等。供箱里投 满了人民币,也有美元、港币。从这些供品可见香客的众多和虔诚。抬头向 上,看见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意为赐福沿海。两旁分别 写着“盛德在水”,”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天后海神。转身右看壁上, 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新匾,上写“四海同光”。这是辛未年(1991 年)菊月, 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长曾蔡美佐赠给天津天后宫留念的匾额。它含义丰富, 把人们引入美好的联想中。  那些向天后娘娘叩头的人们,不仅老头、老太太很虔诚,中青年也有很 认真的。有一对青年夫妻向天后三叩头毕,还跪着闭目合十,默祷一会,方 才起身。还有一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妇女,按着她 3 岁多小儿子的脑袋,让其 给天后磕头,并说:“求娘娘保佑!”这些烧香祈祷的人,大约各有所求, 有个等待分配的中专毕业生,就曾祈求天后,保佑她能分配个满意的工作。 总之,是信仰也好,是人生游戏也好,他们都那么认真。  当然,现在到天后宫的人不只是进香客,大多是游客。因为天后宫现在 又是天津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在它的正殿后面的藏经阁、啟圣祠及两侧配殿 里,都陈列着丰富的民俗文物。远近游客在这里不仅是在游览、娱乐,也是 在吸取历史的民俗的文化营养,加深着对天津的了解。  大悲禅院人络绎  在河北区天纬路 26 号,有一座天津仅存的佛教寺庙大悲禅院,殿宇崇 峻,青砖绿瓦,壮丽辉煌。它是天津最大的佛教寺院,于 1962 年定为天津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 年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天津市佛教协会于1954 年成立时,即设于此。 大悲院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历尽沧桑,多次修复、扩建。现有东西两院。东院是寺院主体,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地藏殿、玄奘法师纪 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讲经堂等组成。西院为文物殿、方丈院和中国佛教 协会天津分会。  大悲院于 1982 年重新恢复佛事活动。它不仅是一座佛教古刹,而且是旅 游观光胜地。1986 年正式向社会开放之后,每天都有市内、国内、国外善男 信女和旅游观光的人们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每年平均接待 10 多万人次。近 年到此观光、礼佛的知名人士有陈省身、杨振宁、林楠(美籍华人林森之子), 还有香港的大光法师、新加坡的广治法师和加拿大的成祥法师等佛教界友好 人士。  今日的大悲院门前数百米之内,是一条繁华的宗教文化市场。街道两旁 售货摊位林林种种,一字排开。游人顾客熙熙攘攘,流览其间。货摊上,宗 教文化商品琳琅满目。有大小不等的弥勒、观音。财神的雕像、瓷像,有精 美小巧的各种香炉,有礼佛必用的小捆香烛,有宗教文化书摊,挂着观音、 财神、门神的画像和全神画纸,摆着佛教经典《法华经》,《华严经》、《金 刚经》的注本,乃至有关民间诸神,看相、问卜的评述书册。还有佛教诵经 和佛教音乐、录音磁带。录放机里不停地播放着诵经和佛教音乐,不仅招引 买主,也把人们引入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步入大悲禅院,迎面是山门天王殿。殿内中央供着笑面大肚的“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与弥勒真佛背对背供着佛教护法神“韦驮”菩萨。弥勒 尊佛左右立着捉妖镇魔的“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 王。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都是见神便拜,虔诚之至,旅游观光的人们 也都全神贯注,惊叹不已。穿过天王殿,便见正殿大雄宝殿,殴内正中供着明代所铸古铜鎏金千佛莲座释迦牟尼像,工艺精细,线条清晰和谐,栩栩如生,铜佛高 5.2 米,连 莲花座重 6 吨,座上有 9999 个小铜佛,为国内所罕见的铜铸鎏金大佛。释迦 牟尼铜像面前,又有一座 1994 年 1 月新开光安放的较小玉质释迦牟尼佛造 像,高 1.6 米,重 888 公斤,是由新加坡企业家郑国川先生捐赠给天津大悲 禅院,经香港转运而来。和释迦牟尼铜像背对背供着观音菩萨,释迦牟尼铜 像两旁有十八罗汉坐像,如真入大小,神态逼真。其中有“大唐三藏玄奘法 师”像。释迦牟尼佛的左后屋角供“文殊菩萨”,右后屋角供“普贤菩萨”, 左前屋角挂铁钟,右前屋角置大鼓。  穿过大雄宝殿,便是后殿大悲殿。后殿内供奉泥塑贴金二十四擘“南无 大悲观音菩萨”,高 3.6 米,神态庄严。后殿三面墙壁绘有反映释迦牟尼一 生事迹的壁画。  后殿东侧耳房是唐代“玄奘法师纪念堂”。堂内供有复制的明代绝版玄 类画像,还有一个供奉玄奘顶骨的模拟塔,塔内顶骨以照片代替。1942 年日 本人在南京地下发现了玄奘的顶骨,当时日军拿走一部,余者分别供在南京、 广州、天津、四川等地。1957 年 1 月 18 日,应印度政府的请求,我国政府  的同意,将天津大悲院所供玄奘顶骨送往印度,供于那兰陀寺“玄奘法师纪 念堂”的金塔中,传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佳话。  后殿西耳房是天津生人“弘一法师纪念堂”。堂内悬挂看徐悲鸿早年画 的弘一法师油画像的复制品,陈列着弘一法师的生平介绍、著作,墨迹、篆 到、图片等。  此外还有东、西配殿。东配殿是“讲经堂”,内供“观世音菩萨”、“南 天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海观晋”石刻像。西配殿是“地藏殿”,内供“南 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及佛教徒亡者遗像、木主,也挂有班禅大师遗像。  大悲禅院不仅是佛教殿堂,更是文物宝库,旅游胜地。因此,有消息说, 大悲禅院还将扩建。届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座丰富多彩、古风添新 韵的佛教寺院。  清真大寺  天津城西北角一带是回民的聚集地。一座气势恢宏,具有伊斯兰教风格 的古建筑群鹤立于旧城西北角小伙巷群楼中,令人瞩目。她就是名扬中外的 天津回民宗教活动中心——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元年(1644 年)。当时,随着运河漕运的发达 和天津商业集散地功能的确立,大批来自安徽、湖北、山东、河北的回民船 工和商人聚集在西北角一带,落脚谋生,集资修建了清真寺。经康熙、嘉庆、 咸丰年间的不断修复和扩展,成为现在的规模。  清真大寺寺院广阔,建筑宏伟壮丽。主体建筑是 875 平方米的礼拜殿, 前厦 90 余平米,后殿耸立着五个平面六边形的亭式阁楼,阁顶上端珠光宝气 和间楼红柱、门牖、金字匾额,交相辉映。大殿对面是宫殿式对厅,两侧配 盖着南北讲堂、南北耳房,四面殿堂前厦,皆用油添渲彩,横壁绘有五彩缤 纷的花卉图案,衬托着汉文、阿拉伯文的 61 块匾额与槛联,古香古色,光彩 夺目。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捐献者、撰写人都是显赫一时的达官贵人和社会名 流。清朝十帝有人帝送有匾额。匾联文字古奥,蕴意深邃,书法流派纷呈, 风格各异,是全国保存古传匾联最多的清真寺。清真大寺内的砖雕也旱有盛 名,出自著名的回民雕刻家马少青之手。砖雕中的天津的鼓楼、白骨塔、文 庙牌楼,北京的名盛古迹,图案清晰,工艺精巧,堪称艺术珍品。天津的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全称“逊奈和大众派”。从支派上分,绝大多数属于“盖底自”(阿拉伯文音译),其意为“尊古”,俗称“古行”。 天津人对于伊斯兰教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中国有 7 位学者用汉文翻译《古兰 经》通本,天津人就占三席。王静斋的《古兰经》。杨仲明的《古兰经大义》, 都采用严格的直译方法,多次出版,广为传阅。清真大寺不仅国内闻名,与国外穆斯林的交往也与日俱增。先后有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伊斯兰客人 来清真大寺观光或做礼拜。印度穆斯林海员莫哈德·亚森,印尼海员沙姆波 崵在船上病故,两轮船长邀请大寺阿訇按照伊斯兰仪节治理丧事,并将两位 亡人安葬在天津市回民公基。西开教堂作礼拜  文革动乱早已过去,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宗教信仰恢复了自由,天 津信教者逐年增加。仅市区,1986 年实际到天主教堂礼拜者已逾万人。据 1989 年前有人统计,天津共有天主教友 9 万人,基督教徒 3000 多人。现在又有增 加。教友们在星期天上午到教堂礼拜。在 12 月 25 日圣诞节,也必到教堂祷 告天主圣母玛利亚。  天津最大的天主教堂是望海楼教堂和老西开教堂。它们都在 80 年代修葺 一新,重新开放。老西开教堂是天津天主教会的中心。由于地处繁华的滨江 道商业街西口和国际商场近旁,所以有更多的人注目。  老西开教堂建成于 1916 年。堂身的建筑面积为 1891.95 平米,高 45 米, 是一座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从教堂前方望去,正堂顶和入口左右塔楼顶 部都有带尖的大园顶高高耸立,三十园顶成品字形。园顶尖上竖着高高的十 字架。正堂入口的外墙上方有砖石拱券和古典柱式,檐下为连续法券。高窗 为半园叠拱形,镶嵌着彩色玻璃。整体造型和色彩都结人以规模宏大、庄严 神圣的感觉。  步入教堂大厅,平面呈长十字形,中央有穹窿顶。入口左右塔楼上方和 内部拱道交叉处顶部也都有穹窿顶。三通廊。中部和两廊间有两行方形立柱。 大厅正面祭台上,正中是天主圣像耶酥像和两幅有双翅的天神像。台下整齐 地摆满了长椅和红毯跪台。这里就是天主教徒礼拜天主圣母的地方。礼拜时,祭台上方三座相连的拱形念珠式电灯齐明,还有一排两组点燃的白色长蜡烛,把大厅照得金碧辉煌,气氛庄严肃穆。大厅里挤满了虔诚的 教徒,或跪或站,敞开的大门口,也挤满了观礼的人们。神职人员穿着洁白 的神职服装,在祭台上向天主礼拜祈祷,引领众教徒唱诵圣子为普救众生而 献身的赞美诗章,声音在大厅里回荡。现在礼拜祷告的教徒中,男女老少都有,而青年人几近一半。1988 年 6月,西开教室开办了一个天主教教义讲习班,近 300 名报名者中,绝大多数 是青年人,其中 90%是大学生。据说,信教者中,世袭教徒占很大比例,尤 其在天津郊县的五个教徒村,如武清小寒村,不少农民就是世代信教。目前 天津市的天主教徒中,郊县的占大部分。所以从信教者的文化层次看,不很 高,以工人、农民、家庭妇女为多,还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夫、教师,那是 少数。万干信徒虔诚礼拜上帝,祈祷天主,有何所求?据说,以前是因生活中有困难、有病灾、有烦恼,希望上帝拯救。有的是寻求精神寄托和安慰,寻 求灵魂的纯洁和安宁。因为天主教徒要遵守十戒,不仅要信主,还要勤俭、 尽职,要行善爱人,牺牲自我,服务人群,不能作恶、偷盗、淫乱、杀人等, 只有这样,死后灵魂才能升天。因此,众多教友都有向善远恶、自我完善的 心愿。崇尚红色  我国汉族一些地方民间崇尚红色,以求鲜艳好看,烘托喜庆热烈气氛。 有的也含有迷信观念。如旧时河南洛阳孩童多穿红衣,甚至上下通红,名曰 十二红。安徽寿春在小孩体弱多病,向别家取粮“吃百家饭”时,要用大红 布袋,俗意是为避免一切灾害。而在天津民间,对红色的崇尚尤为明显、普 遍。  天津民间在春节、婚嫁等喜庆场合,当然同各地一样,要用许多红色物 品。过年时,门上的春联、斗方“福”字,窗上的挂钱、剪纸画都用红纸。 但与别地不同的是,正月初一开始,小女孩、青年妇女多穿红衣裤,头戴红 绢花或红绒礼帽,老太太也要在头上插戴一朵名叫聚宝盆的红绒花。解放前 的正月初一,还有许多妇女穿一身红,到大后宫去进香。所以,有首《天津 风俗诗》说:“新年著个满堂红,颊染胭脂一色同。热问娘娘宫畔路,香车 飞趁夕阳红。”新年时,打鼓说书的“乐子馆”,乐户无论长幼,都穿红花 缎衫裤,鞋袜也是红色。头上插红花·脸上涂胭脂,冥是一个红人。满台皆 是红人。当时西沽农村,从正月初一开始,材前妇女也多穿红布衣服。即使 在平日,天津妇女也多爱穿红衣裤,爱用红色器物。  天津人结婚时,使用红色物品更多。在解放前,订婚的龙凤帖是红色, 男家送到女家的催妆盒、财礼单是红色,女方嫁妆中的喜桶,茶壶套、门帘 等是红色,海河鱼家及天津市民过嫁妆时,嫁妆要用红布包严,用红纸盖严 封好。亲友送的帐子也都是红色。新郎、新娘两家门口都要帖红喜字。新房 门上挂红门帘。新娘穿戴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红色。新娘头戴一对红喜 字,女送亲客头戴一个红喜字。迎亲的花轿、仪仗全是红色。现在租用小卧 车迎亲,也要在车前挂红绸红花。婚礼中这样对红色的广泛应用,除了追求 艳美、喜庆之外,还有吉祥避邪的用意,比如嫁妆要用红布包着、红纸盖着, 目的是不让嫁妆见天,以免遇到邪气。红色在天津人眼里下仅艳美,更是驱邪避灾、保佑平安的占祥色。解放前,天津民间在“迎运”的迷信行为中就要几样红色物品。经过算命先生说 这人将交好运时,这人要选某个节气的前三天迎它一下。迎运前夕,独处房 中,紧闭门窗,不使运气外洩。第二天早晨,请一个适当的人口念吉语,手 拿八件吉祥物为这人“迎运”。这八件物品中,有好几件是红色的,如红裤 子一条,象征“金银满库”。红绒花一朵,象征“荣华富贵”。再有,在药 王生日农历四月二十八这天,曾向药王许愿的人还愿拜香时,要用红布裹着 小腿,赤着脚,拿着燃香,每五步望庙而拜。在瘟疫流行时,或邻家有丧时, 要在小孩背上系红布,说可以避殃。平时也有在小孩背上系红布的。穿帖身 红兜肚,则不分老少。小儿出痘时,要点然红纸四处去照,说这样可以使痘 内陷。直到今天,天津人崇拜红色的遗俗犹存。比如,快过年时,要给“本 命年”属相的亲人买红腰带,从新年开始系上,以保平安。在盖房时,必在 高杆顶端挂上红旗,说是能够驱走邪气,避免工伤事故。海河渔民更用红布 条代替海龙王拴在船头中间。显而易见,天津民间对红色具有一种信仰,相 信它能驱鬼避邪,迎福纳祥,因而把它当成保护神。  为什么天津民问崇尚红色的习俗这么浓厚?主要缘由是从对天后宫里供 奉的海神天后娘娘的崇拜扩展而来。因为据史传记载,天后娘娘林默生前酷 爱红色,“尝衣朱衣,飞翔海上”,“乘席渡海”。救助危船,“驱邪救世”。 她死后屡显神灵。传说遇险船户向天后呼救时,天后娘娘便化为神灯示佑于  船桅顶端,或化为一条小红船,或一根红缆绳,或一片红云,引导人们脱险。 老渔民传说这红缆是天后娘娘从红衣上撕下的。所以,在天津市、海河畔对 红色崇尚的缘由不同于内地,而是来源于沿海。山东渤海区妇女也崇尚红色。 长岛县砣矶岛当年有民谣说:“砣矶岛,三件宝,大红裤子大红袄,寄着绣 花鞋满街跑。”天后娘娘林默的老家福建莆田湄洲岛妇女,主要是中老年妇 女至今按照传统,守一种特殊颜色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力黑或兰 色。据说是仿效妈祖(天后)的服色。但世人为俗人,只取一段红色表示。 意为敬奉妈祖,祈求平安。因此,可以断言,天津市民、海河渔民对红色的 崇尚,是受海神天后的启发而相沿成俗。  当然,现代天津人对红色避邪的迷信心理已经淡薄,妇女穿戴红色衣物, 多是出于爱好。  天津旧时的禁忌  禁忌是虚幻的因果联系构成假设的危险,来吓唬人,禁止人们某些言行 的民间信仰习俗。古今中外都有此俗,它们有的有些道理,有的似是而非, 有的荒唐可笑,但都反映了人们消极防卫的心理,寄托美好的希望。  天津过去的禁忌也不少,其原因除了一般的趋吉避凶、消极预防的心理 以外,可能与天津人原是各地迁入、五方杂处有关,他们来到生疏之地,缺 乏安全感,必然倍加警惕,处处预防,又将各地禁忌习俗带入天津,这就更 使天津禁忌呈现五花八门的特点,禁忌简直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人从怀在 母腹、出生到结婚、庆寿、死亡,都有禁忌。  从生育角度说,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忌用于捏盐过门坎,说怕是将来生孩 子不顺产。孕妇不能吃兔肉,说怕生豁嘴的孩子。孕妇忌坐产妇的床,说怕 把人家的奶水沾走了。已嫁女忌在娘家生孩子。否则就要给娘家锅子装满米, 以免娘家受穷。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进屋的逢生人忌是脾气坏的人,说怕孩 子的性格、脾气随逢生人,愿找脾气好的人抱孩子出院回家。女人在家生小 孩的房间,20 天内不许男人和陌生人进,说是怕带邪气进来。婴儿 12 天过 小满月,或 30 天过满月要剃胎头,说不剃胎头会压运。胎儿头发不能扔,要 用红布袋装上,缝在枕中避邪。婴儿满 100 天过“百岁”要吃面条,并用一 根宽面条拴婴儿脖于,所谓“面条拴,年糕沾,小孩活到八十三”。还要买 一对活鲫鱼在小孩嘴边抹一下,叫“欢蹦乱跳”,这两条鱼不许吃,要由小 孩爸爸把鱼放生河中。小孩满周岁时,要让小孩抓周,希望能抓大葱、书、 笔、算盘之类,忌抓烧饼、脂粉之类,说是没出息。忌小孩说“走”,若说 了,老人就说:“走嘛呀,拴住了!”这些关于生育禁忌习俗,皆希望婴儿 顺产生下,健康成长,将来成材。天津旧时的婚姻禁忌更多。找对象忌找与自己同属相的人,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两羊不到头”。也忌属相相犯,说:“金龙犯白虎, 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猪狗两下勾,天龙犯地兔,鼠羊不配偶,鸡蛇一 世仇”。还有聘礼、嫁妆,忌单数,要双数才行。嫁妆中唯一例外是红漆马 桶只一个。所有器具里忌空着,都要剪红双喜字垫放其中,还要装枣、栗子。 结婚头天送嫁妆,娘家来人挂门帘,钉钉子要一锤钉成,忌钉两次。新娘忌 穿绸缎,怕愁怕断,兴穿红布衣服。结婚忌单日,要选择双双日。忌哥哥送 亲,说:“兄送妹,穷一辈”。新娘乘车到新郎门前,新郎向车中的新娘三 鞠躬后,新娘忌立即下车,说要压压新郎的性子。为新娘上头梳妆和导引新 娘的人要“全可人”,忌寡妇。进新房要由不犯新人属相的童男重女先进, 结婚当晚,娘家送子孙饺子数要 99 个,谐九九音,忌 100 个,说 100 就到头 了。结婚之夕,一对新人吃子孙饺子、长寿面时,在一碗小饺子上面有两个 用红线拴着较大而没熟的饺子,新郎新娘咬去饺子的四角后,旁人问:“生 不生”新娘忌答:“不生”,要说“生”,然后在众人欢乐中把饺子压在炕 下,意为早生贵子。新房里的子孙灯在新婚这天,忌吹灭,要昼夜长明,一 对蜡烛快燃完时,要重新点一对。两烛忌先后熄灭,说左右两烛分别代表新 郎新娘,哪只烛先灭就先死谁。新人第四天回门时,夫妻来去都要见太阳, 忌见娘家灯光,说“看见娘家灯光,死他乡”。这些禁忌,寄情于物,表达 了人们希望新婚夫妇美满和顺、白头偕老的心愿。  庆寿也有禁忌。父母过 66 岁生日时,已嫁女儿要送“一刀肉”,这刀肉 有多大算多大,忌改小。吃这刀肉时要切 66 块,寓意六六大顺。有的说要切  99 块,意祝长寿。平时估计老人能活多大岁时,忌低估,要说能活百多岁。 丧葬也有禁忌。给死者穿衣忌尸体凉透再穿,说凉了就穿不到阴间去。 哭死者时,眼泪忌掉在死者身上,说怕给死者加罪。给死者送花圈的人落款 的白纸要压住死者姓名的纸条,忌死者姓名压活人姓名。送葬人忌边走边回 头。死了人的家庭当年不能到别家拜年。这些禁忌的迷信色彩浓厚,但反映了人们的避祸趋吉心理。 天津人日常生活也有禁忌。吃饺子忌数数,说“数一数,少五”。吃梨子,忌两人分吃一梨,梨、离谐音,怕分离。给病人送礼也忌送梨(离)。 借人药锅忌还回,要等人家自取。出远门时忌说不回来。坐船忌说“翻”字。 船上烙饼忌“翻”。住房,忌让老人住厢房(东西房)。家具摆放,忌立柜 的玻璃门正对床。门口挂照妖镜忌正对邻家。盖房忌门对门,门对窗,说: “门窗对着门,不请先生(医生)就死人”,准备做房梁的木料忌女人踩踏 跨过。扫地忌朝门外扫,说怕把财神扫走了。  到年节,禁忌又多起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比如“死”、 “没”、“少”之类,包饺子忌说馅少、破、漏。除夕年饭忌吃完,要连年 有余。忌说给炉子添煤,要说添火。忌打碎碗碟,如果打碎了,就要说“碎 碎(岁岁)平安”以解。满地爪子壳忌扫,说要踏碎,也是碎碎(岁岁)平 安的意思。正月忌买鞋,怕歇业,忌买盐,怕闲着。天津旧时的禁忌,尽管纷繁琐细,但都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平安幸福这根主线,表达着人们对困难、危险的警惕心理。对美好前途的无限 希望。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将日渐消亡。只有 那些符合科学道理的禁忌,还会改换面貌与人相伴。十四、节日习俗隆重热闹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悠久、隆重的传统节日,欢度春节俗称过年,性格豪 放,平素就爱热闹的天津人,把过年看得很重,有着“盼年”、“忙年”的 说法。一进腊月门,人们枕格外勤快了,说话也和气了,是是非非的没有了, 紫萝卜——心里美。无论是身上穿的,口里吃的,家里用的,孩子们玩的, 置办得样样俱全,焕然一新。就连平时省吃俭用的人家,置办起年货来也大 手大脚,让人刮目相看。为嘛?天津人说:图个吉利,图个热闹,图个大人 孩子乐乐哈哈。下面介绍天津人有别于外地的年俗。  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俗话说:“腊七腊八儿,冻死 两仨”。腊月初八儿,正值农历”四九”中,天寒地冻,很多穷苦人暴尸街 头。因此,一些寺庙和行善的殷富之家,高搭席棚,大锅熬粥,沿街向流浪 街头的穷苦人施舍。久而久之,天津人就形成腊八儿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 粥用江米、绿豆、红豆、栗子、花生米、小枣等主料,加白糖、青丝、爪条 小料熬成。红、黄、绿、白相间,犹如满碗珍珠,看起来就痛快,就吉利。 腊八粥制作简便,喝起来热腾腾、甜滋滋、香喷喷的,大冷的天浑身能出一 身透汗,大人孩子都喜欢。因此,喝腊八粥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天津人 还有多于此日用醋泡大蒜瓣,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 且久放不坏。逛娘娘宫俗话说:“腊月十五儿,上全街”。从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年货市场一派繁荣兴旺。旧时,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 宫北大街就别提多热闹啦。货摊一个紧挨着一个,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 暇接。有卖年画的,有卖吊钱儿、窗花的,有卖干鲜果品、什锦杂样的,有 卖烟火花鞭的,有卖福字对联的,有卖绒花、绢花的,还有卖大红灯笼的。 到处是红红绿绿,喜气洋洋。人挨着人,脸碰着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分外喧哗。逛娘娘宫也是一种“年”的享受。男孩子到 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大殿前摆摊的“刘海牌”风葫芦。天津的小男孩过年 最爱玩风葫芦,比谁抖的最响。“刘海牌”风葫芦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名牌”, 不仅响声大,还耐摔。再说掌柜的很会做广告。他在摊前抖的双响风葫芦特 别大,直径不小于车轮,添成红色。抖的工具不是两条棍拴着一根线绳,而 是一条一寸宽的皮带。两手一抖,发出巨声,震耳欲聋。孩子们里三层外三 层的围着,生意十分兴旺。成年男人逛娘娘庙别忘了买灯笼。天津卫有句歇 后语:“外甥打灯光——照舅(着旧),过年了,舅舅要给外甥买一个新灯 笼。无论是多穷的人家,年礼可以没有,但外甥的灯没有是不行的,这叫娘 家人给闺女“抬点儿”,婆家也会怪这个理儿。灯笼的品种很多,有四角八 角、圆形的,有鱼灯、荷花灯,有内壁上画着人物花草的彩灯。天一黑不用 人打招呼,孩子们就自动组合成一队,越走人越多,打着灯围胡同转,一边 转一边唱:“打灯笼玩儿,抱小孩儿,金鱼拐子大花篮儿??”孩子们玩得 有滋有味,也招来大人围看,边看边夸口谁家的灯笼好。女人们逛娘娘宫多 是来“洗娃娃”的。新婚后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天增 岁月人增寿,别看娃娃大哥不吃不喝是个摆设,可他也随着时间变模样。由 红兜兜而开裆裤,由开裆裤而童装,由童装而袍子马褂,只要不送回娘娘庙, 每年都要有点新变化,这是节前妇女们必须做完的事情。糖瓜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 12 点祭灶王爷。旧时,天津烧柴灶,柴灶上供奉灶王爷。灶王爷从请进家门,烟熏火燎,面目变黑,一年到头来吃尽苦头,很不容易。糖瓜凡是用麦 芽糖制作的,有元宝形的、瓜形的、圆球形的,还有带芝麻的。圆形的叫金 豆子,长条形的称金条。灶王爷吃糖瓜儿,尝到点人间的甜头,也堵住了嘴,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企求个顺顺当当。祭灶时,先用糖瓜儿、年 糕等食品上供,磕头点香;待香燃尽后,从神龛上把灶王像请下来、嘴里不 停地念叨着:“灶王爷上了天,好话多说,求神保佑??”而后燃放鞭炮, 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 天津人都是这样。  吊钱儿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 春节喜庆气氛的点辍。吊钱儿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实物形,如口叨着元宝, 身驮着聚宝盆憨厚可爱的“肥猪拱门”,象征着和和美美的金色飞鸽,还有 聚宝盆等。实物美贴在门窗的玻璃上。一种是图案类,长方型红色,花卉中 加着吉祥话,如“四季平安”、“大发财源”、“年年有余”等等,下缀椭 圆型的散穗,图案型贴在门窗的横棱上。因为各种图案都在上方刻有铜钱的 图案,所以俗称吊钱儿。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贴上吊钱儿,讲究也就接 踵而来。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 所以,女人们结结实实地贴好吊钱后,无不絮絮叨叨地嘱咐孩子们,别弄坏 了门窗上的吊钱儿。“大纸”“五大家”和“抢头香”旧时大年三十,天津人供奉全神像,全神像又称作“大纸”。“大纸”确实很大,一张四开大小的方纸上,画满 几百尊神仙。上至释迦牟尼、南海观音、十八罗汉,下至门神、土地神,还 有那些分辨不出名姓的神。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只要是各寺庙供奉的神像, 统统身在其中,按职位的高低,从上而下排列。供品也很丰盛,有水果、点 心、枣糕等。供上全神像,各种禁忌就特别多。忌说不该说的话,忌孩子们 指指点点,忌陌生人破门而入,忌打破盆碗,忌??直到三十晚上,小心翼 翼把全神像焚化了,又称“发大纸”,这颗悬着的心才算安稳。用今天的话 说,叫作拿钱找罪受。天津人不但信神,还信仙,即信“黄、胡、白、柳、灰”五大家,年三十也要供应他们。黄是黄鼠狼、胡是狐狸、白是刺猬、灰是老鼠、柳是蛇。 他们之中有的多年修炼得到正果的就成了仙或成了精。是仙则求其保佑,是 精则怕其作崇。人不管是仙是精都得罪不起,便把他们的画像请回家供起来, 避邪免灾。但是“五大家”成仙后是怎样的样子,准也不知道,画原型吧, 又有失体统。于是聪明的民间艺人让他们全部“投降”了清王朝。头戴顶子 花翎,身着满洲官服,胸挂朝珠,足踏薄靴。堂而皇之地并排端坐着。人们 点香叩拜,心里也得到几分满足。  所谓“抢头香”,就是大年初一到娘娘宫烧头炷香。善男信女们前半夜 就赶到娘娘宫,待交子时,(午夜 12 点整),道士一撞钟,赶快进殿上头炷 香。那么多的人都抢头炷香,非打个头破血流、人仰马翻不可。道士为了让 进香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便在娘娘前设了几个大香炉。上香时也不必像平 日里一根根插上,只要点燃后扔进大香炉里,就算功德圆满,心诚则灵。于 是乎,钟声一响,善男信女们忙着把点燃的香往炉里抛,就是落后几步也能 远距离抛进。而且,这时间的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三分二分都在头香之列, 也就不用担心抢不上头炷香了。新社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发“大纸”、供“五大家”已经绝迹。但“抢头香”的旧习俗又有所抬头,只是不再局限在半夜子时,因为那时庙门 关闭,谁也进不去。初一的早晨到娘娘宫进香,就算烧头炷香之列,谁也不 会去较真。近几年来天津人过年又有“抢点”的新习俗。何谓“抢点”,就 是年三十午夜 12 点整,在家门口前放一挂鞭。准时为抢到点,意味着迎来好 运气。于是,钟声刚起,鞭炮声就连成一片,硝烟弥漫,震耳欲聋,夜空被 染成了红色。有时放一挂鞭不过瘾,再放第二挂、三挂??大约要延续两三 个小时。  初二回娘家初二的上午,街头上的人骤然间多起来,大都是穿着入时的 年轻夫妇和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手提着盒装糕点、名酒和水果,满面善色, 结伴而行。干嘛去,回娘家拜年。近十几年来,初二回娘家已成为天津卫风 吹不倒、雷打不动的新俗。有一年,天降大雪,路面积雪 1 尺多厚,公共汽 车全都停开。这可难坏了急于回娘家的年轻夫妻们。路近的。可以勉强步行; 道远的,再加上一个怀抱的婴儿,怎么办?不去,拗不过妻子。于是乎,聪 明的丈夫灵机一动,借来三轮车,拉着妻儿回娘家。丈夫在前汗流满面,妻 子在车上冻得发抖。有人便在路边堆了个雪人,脖子上挂着个纸牌子,写道: “傻姑爷们,今天可看你的了。”引来众多的围观者和哄笑声,气氛顿时活 跃起来。为什么要选择初二回娘家,没有讲头,主要源于天津人爱凑热闹的 性格。人多红火,年味足,老人孩子都高兴。老丈人、丈母娘热情招待拜年 的姑爷们,提前把东西准备齐全。就是再忙再累也打心眼里高兴。好烟、好 酒、好茶,干鲜果品摆满桌子。酒要喝足,饭要吃饱,话要说尽兴,一顿晚 餐要吃上三四个小时,延续到深夜,其热闹程度不亚于除夕夜。“破五”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捏得严严 买实,谓捏“小人”嘴。由此可见,天津人对所谓“小人”仇视到深恶痛绝 的程度。家家户户剁“小人”,“小人”又指谁呢?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人 们心目中的“小人”,形象他说指戏剧舞台上勾着白脸、心怀鬼胎、行为不 轨的丑角儿。人们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 有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破五”过后,商店营业,工厂开工。热闹红火的春节渐入尾声。正月十五闹元宵  春节过后,第一个最为隆重的岁时节日就数正月十五了,俗称元宵节、 灯节。在大多数天津人的心目中,元宵节没出正月门,“闹元宵”也是过年, 因此,要闹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要闹出“年味’来。旧时,从正月十三 开始,拉开了“闹元宵”的序幕。家家夜不闭户,门前张灯挂彩。繁华街道 的两旁挂满各式各样的彩灯,形状各异,灯上画着花鸟鱼虫、民间传说。其 中要数走马灯最威风神气了,一盏灯有多幅画面,画面多取材历史故事。随 着画面不停地转动,其间的人也活动起来,像是舞台上的戏剧演出,吸引着 众多游人围观。一些富有人家、商号更是争奇斗富。门前结彩,两侧高悬羊 角灯,用楷书红字标出堂号。二门内大厅前,架着两盏做工考究、富丽堂皇 的官样红灯——“气死风”,以示地位身份的显赫。廊下挂着各种寓意吉祥 的灯,夜间晚点燃腊烛,里外通明,可谓满院生辉。至于公所、水会、寺庙、 茶棚,都把平素所备的灯彩显示出来,让路人观看。各民间花会组织年兴未 尽,纷纷出动,沿街露演,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热烈红火。从正月十三至十 七的每天夜晚,城内繁华街道,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锣鼓喧天,非常热闹。 居民人家于正月十四就忙活起来,和面蒸制“刺猬老鼠”。刺猬的周身 剪出细三角尖儿,以高粱米作眼。老鼠则剪出四足和长尾,用黑豆作眼。刺 猬、老鼠的肯背上和木铣头上堆着面做的元宝,两种为一对,分别摆放窗台 角、门墩、厨房的什台角处,头朝外。转天十五的下午,把各处摆放的刺猬、 老鼠头由向外转向屋内,以示把财宝驼回家中。至于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 灶王神祃前所供的刺猬老鼠则不转动。十五晚间天黑后,撤下供品及各处摆 放的刺猬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长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 拜尽礼,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香尽撤下元宵回锅煮热由全家分吃,谓 “吃供尖”。吃供尖后正式吃晚饭,平时分家单过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凑 齐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正月十六是走百病的日子,劳累一年从未离开婆家的妇女们,纷纷走出 家门,或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逛一遭,消闲一 番。但是,必须当日返回,不许隔夜。新社会破除旧俗,去掉了封建迷信等方面的内容,保留了祥合欢乐的节日气氛。天津人年年闹元宵。打囤与填仓  旧历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于河北省农村的习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 敲打用苇席圈成的盛粮食的容器,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准备着粮食源源不 断地入囤。打囤的习俗表现了经饥饿煎熬的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天津人 大都到粮店买粮,盛粮的容器改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无囤可打,但由于 居民的组成成份大部分来自河北省、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村,仍长时间保持 着打囤的习俗,只是内容有了变化。晚饭后,用白色的粉笔在院中或街中心 的地上,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然后把春节期间门窗上悬挂的“掉钱儿” 撕下几个“钱儿”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用砖 块压好,谓之己打囤。相传这一天也是老鼠会亲的日子,人们须早睡觉,免 得打扰老鼠们的好事。否则老鼠就会报复,咬坏衣物和食品。  旧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同打囤一样都是农村的习俗。粮食入仓,满满当 当,丰衣足食,家丁兴旺,同样表现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填仓日,家家喝鱼 汤,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妇女切忌做针线活,扎了仓官的眼睛,无神灵保 护粮仓,那还了得。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提高,人们再不需为 吃饱肚子而发愁了,所以打囤、填仓的旧习俗渐渐地被遗忘。在这二天,偶 尔也会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似乎告诉人们该打囤、填仓了,然而,很少 有人再去迎合。  插艾枝和绣五毒  旧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插艾枝和绣五毒成为旧时津城的主要民俗活 动。  艾蒿是一种野生植物,随处可见,叶羽状分裂,有异味。全草供药用, 枝叶熏烟能驱蚊蝇。五月初四的傍晚,家家户户的门媚上插一二根艾枝,表 示邪恶不敢进门,瘟疫不能入室,家庭就可以平平安安了。相传,燕王扫北 时,杀人如麻,平民百姓多死于其手。五月初四这天,燕王见一中年妇女身 背大孩,手领小孩,匆忙逃窜。小孩边走边哭,十分可怜。燕王见状喝道: “这大孩一定是你的亲生子,不然,你为何背大孩而领小孩,不通情理。” 妇女望着满脸杀气的燕王,战战惊惊地说道:“孩子不会说谎,请王爷问问 他们吧!”燕王指着孩子厉生问:“如实说,她是你们什么人?”小孩抱着 妇女的腿说:“她是我的娘。”大孩胆怯地说:“我娘被杀死了。”燕王疑 惑不解。妇女解释说:“我带子出逃,见这大孩站在门前发呆。一问才知他 的父母都被人杀死了。我拽他逃跑,他不动弹,无奈只好放下自己的孩子, 把他背起来。”燕王深受感动,思忖了片刻说:“你三人回家去吧,在门楣 上插上艾枝,我保你全家平安无事。”妇儿回家把艾枝插上,果真避免了一 场大难。邻里得知底细,一传十,十传百,都在自家门上插起艾枝来。从此 留下五月初四插艾枝的习俗。这个故事流传甚久,无人去分辨真伪。但是, 插艾枝的民俗表现了普通百姓之家避邪恶、求安稳的一种心理。直到今日, 仍有不少人家在门楣上插艾枝。所谓五毒,即蝎子、蜈蚣、蛇、蛤蟆、蝎虎子(晰蝎)。旧历五月,气候己渐炎热,该子们常常赤身裸体在土地上玩耍,最容易遭到五毒的伤害, 闹成瘟疫而夭折。绣五毒,就是把这五种小动物的形状绣在鞋头上,让孩子 们穿在脚上,认识它们,时时刻刻地去提防它们,不去接触它们,避免遭到 伤害。所以五月初五的早晨,孩子们都早早起床,被打扮成别一番模样。头 顶上擦摸着雄黄,黄色衣裤,襟挂老虎坠,脚穿五毒鞋,绣五毒是家长们替 孩子避瘟疫。十五、人生礼俗             拴娃娃 “拴娃娃”是一种古老的生育习俗,是旧时天津最奇特的风俗之一。 它的形成与专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崇拜有关。天后宫的道士们准备了大量的泥娃娃,均是手艺人所塑,一个个活泼俊俏,神态各异。凡来求 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相中哪个小泥娃,就用一根红 绒绳系在脖颈上,偷偷带回家中,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天津的民 间唱本《拴娃娃》中具体描述了刘二姐拴娃娃的过程和心理:“刘家二姐闷 坐鼓楼,手托香腮一阵好发愁、思想起来过门六个月,夫妻和和美美度春秋。 常言道,草留根,人留后,到老无儿事事忧,听人说送子娘娘有灵验,何不 去娘娘宫里把头叩??二姐来到娃娃山里头,有群小孩推牌九,有群小孩打 跟头,歪毛、淘气生来俊秀,个个都让二姐爱不够,二姐上前把个娃娃捧在 手,先叫儿啊又叫肉,你只管跟妈往家走,吃喝穿戴全济你,甭问咱们家底 厚不厚,儿呀儿,肉呀肉,你三更半夜把胎投!”如果以后真生了个儿子, 这个泥娃就被尊为大哥,生的小孩叫老二,因此天津排行第二的人特别多。 随着岁月的流逝,还要到泥人铺里去“洗娃娃”,所谓“洗”,就是由手艺 人把小泥娃改塑为“娃娃大哥”甚至“娃娃大爷”,给它加添眼镜、毡帽、 胡须、长袍马褂等。现设在天后宫内民俗博物馆的民间习俗展室中还陈列着 当年的“娃娃大哥”和“娃娃大爷”。庆贺婴儿的降生  不论过去和现在,人们对于生育后代是极为重视的。因此形成了相应的 民俗。天津人对婴儿出生前、临产时和降生后都是很小心在意的。·产前和临产· 过去在妇女怀孕期间,老太太便会告戒、传授一些“妈妈例儿”,说孕妇不能吃兔肉,怕生个豁嘴孩子。不许坐坛子,怕生个无后阴的孩子。不能 隔门授受器物,怕生孩子时孩子的胳膊先出来,难产。妇女倒污水时,不能 留余不净,恐产时不顺利。到了产前一个月,娘家就要送一些东西,有小儿 衣裤、鞋袜、红糖、小米、鸡蛋等,还特地送一个可装饼肉的升具,含意叫 催生。  临产时,如果难产,就要开门,把柜橱的门、抽屉都打开。如果仍然无 效,就要劈开锅圈,或者呼喊产妇丈夫的乳名。这些旧俗,当然是在没有妇 产科医院时的愚昧作法。  现在医院很多,大小医院都有妇产科,妇女生孩子都到医院。人们的科 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又注意计划生育,只生一胎,优生优育,当然更没人敢 信那些没有道理、愚昧可笑的“妈妈例儿”了。·洗三· 过去,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由接生婆用槐条、艾枝煮水洗婴儿,叫做洗三。边洗边念预祝婴儿一生前程的吉祥语,并且还要用秤锤轻按婴儿身,叫做压千斤,希望婴儿长大后能负重任。又用葱茎轻击婴儿头,说可以聪明。 用锁作锁婴儿的口和手足的动作,说可以谨言慎行。洗完之后,置花于筛, 把婴儿放上,做筛的动作。因为筛有孔,说孩子出痘可以稀疏。现在产妇在 医院生孩子,当然没有这套礼节。但是,洗三这天,作姥姥的,照例要送些 鸡蛋、挂面、红糖之类。如果产前未送婴孩衣物、尿布、小被(都是双数), 也在这天送来,作为庆贺婴儿降生的礼物。有的是在产后 12 天,娘家送肉、 面,作面角吃,叫做“捏骨缝”,也是庆祝婴儿平安降生的形式。·满月·  婴儿降生一月叫满月,最亲密的戚友要前来祝贺,馈赠一些礼物,如小 孩衣帽、围嘴、铃铛、寿星及馒头等物。也有送金锁或钱的。钱用红纸包着, 上写“长命富贵”字样。主人设宴招待、娱乐,叫“请满月”或“办满月”。 满月后,产妇带着婴儿回娘家,俗叫“挪臊窝”。出满月后,要给婴儿剃胎 头,说不剃就会压运。剃了胎头,头发就长得好。胎发不能乱扔,要用红布 裹上,缝到婴儿枕头里,说可以避邪。·过百岁·  婴儿满 100 天,又要庆贺一次,叫作过百岁。也要宴请至亲好友,比满 月更为恳切。婴儿的姑母、婶母要做一双绣有“百寿龙桃”的小花鞋给婴儿 穿上,还有送衣裤、“长命百岁”锁或钱的。这天要吃捞面。用一根宽面条 拴在婴儿勃子上,这叫“面条拴”,还有“黏糕粘”。意思是把小孩拴住, 长寿,不让“跑了”。有“面条拴,黏糕粘,小孩活到八十三”的民谣。婴 儿的舅舅要买两条活鲫鱼送来,在婴儿嘴边抹两下,口念“先吃头,后吃尾, 当中间吃分水。”然后由婴儿的父亲把两条活鱼放入河中。意思是祝福孩子 “欢蹦乱跳”,把人们心里的意思物化、隐喻于鲜活可见的形象中。·抓周· 婴儿满一周岁,天津俗呼“头生日”。要摆酒设宴庆贺,比普通老人过生日尤为热闹。亲戚差不多全来。在茶余饭后,就要举行“抓周”的特别节 目。那是在桌上摆着笔、墨、算盘、书本、大葱、烧饼、花朵、脂粉等数样 东西,让孩子抓。如果抓着书本、算盘之类,就被认为将来有出息。抓着大 葱,也会聪明。但却不希望孩子抓脂粉、烧饼之类。当然人们心里明白,这 种抓周的节目是一种游戏,是不一定应验的,只是表达人们对孩子的愿望, 也从天真孩子的举动中获得一种乐趣。现在庆贺小孩一周岁生日,还增了为 小孩照像留念的有意义节目。  天津民间对初生婴儿的庆贺、祝愿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虽然简化一 些,但由于城市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所以人们的爱子之心却更加殷切。  红火有趣的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来是颇觉热闹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门两旁的红双 喜字,嫁女之家贴的单喜字,便向人们宣告了新婚的喜讯。这红纸金色喜字 把婚事的红火喜庆气氛,把人们的欢乐心态都浓缩在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红喜子贴出之前和结婚之日,却有着琐细讲究的婚姻礼 俗过程。那时天津民间的婚姻习俗基本遵循着古代的“六礼”程序。先是媒 人说合,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然后下聘礼订亲,最后择吉日迎接。也有少 部分人家实行新的文明结婚方式。  那时富裕人家办婚事,最爱铺张奢华,追求体面热闹。男家下聘礼时, 有的女家还请吹鼓手吹起唢呐迎接,亮礼给亲友看,吃一顿喜面。下聘之后, 若男家聘礼重,女家也要准备很重的陪嫁。嫁妆多的有 48 台。最少的嫁妆也 必有一个喜桶,一对灯台。临到嫁娶之前三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 嫁妆”。男家也在院子里吹唢呐“亮轿”。晚上要让童男童女围着花轿边转 边唱喜歌,叫“童子转轿”,引来观者满巷。  迎亲结婚之日,当然是最热闹的时候。男家的花轿在旗罗伞扇仪仗和吹 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门口,吹打催妆。头蒙红盖头、上下里外一身红的 新娘坐进花轿,怀抱一只装着枣、栗子的大瓶,被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迎 到男家。花轿后面跟着的送亲人中还有一个夹着凉蓆、抱着公鸡的童男和一 个抱着大瓶的童女。据说抱鸡意在拍鸡使鸣以避邪,凉蓆放到新房窗台表喜 泰吉祥。两只瓶寓双双平安之意。黄昏时,花轿停在男家门口,男家大门关 闭,意为“避邪气”,新娘喊“妈妈开门”,实际也是改口称妈的仪式,这 时门才打开。一对新人拜堂行礼之后,各抱包着贴金红纸的“金砖”一块, 并肩坐帐,交换“金砖”,放进斗里。然后新郎用秤杆挑新开新娘的盖头, 一对新人正式见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闹洞房、分大小等节目。在迎亲、 拜堂等仪式过程中,司仪、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 全可人在每个仪式细节中都念着祝福的喜歌。婚礼后的第四天,还有“回四”礼仪。新娘带新郎回娘家。旧时回四时,新娘要带回“贞节红”(处女红)布,当众交给亲娘摆到祖宗供桌前,这是 特殊的习俗。解放前,天津由于受九国租界地外来习俗的影响,已有一部分人家采用新的文明结婚方式。介绍人把男女青年及双方父母带到戏院看戏,双方借机 对面相亲。然后按旧例下聘礼订婚。迎亲不用花轿,用轿车。新娘不是旧式 打扮,而是头戴白纱,身穿拖地白裙,由童男童女拉纱,在教堂或礼堂举行 结婚典礼。  解放以后,天津婚俗就大大简化了。不查八字,不坐花轿,不吹吹打打, 不叩拜天地,不验贞节红。男女经人介绍,在公园或电影院见面,然后经过 一段时间的恋爱了解,男方给女方某种礼物订亲。双方商定,准备住房、家 具、衣物,办好结婚登记手续,选个双日,贴出喜字,就迎亲结婚。近几年来,天津的婚礼习俗仍然是简化的趋势,男女双方量力而行。 迎亲照例还有。迎亲时刻,市里是午后日落之前。郊区是上午。迎亲交通工具,必用双数汽车。高、中、低档汽车,根据条件选定。男方亲迎,有 的还守旧例,给女家送一大块肉,让女家切下一半,男方带回另一半,这叫 “离娘肉”。1993 年宝抵县男家迎亲时,给新娘备有压腰钱带一条,上缀红、 绿兜各一。男方先在一兜中装钱 80 元。女方也在另一兜中装 80 元。让新娘系此钱带,又备有小园镜一个,放入新娘胸前衣裙里。还准备一些硬币和小 红双喜字。当车载新娘离开女家时,撒凡张小红双喜字。在过河过桥时,也 要撒一些小红双喜字及硬币。这大概是对河神的敬奉和报喜吧!男方迎亲的 人数应是单数(一或三人),算上新娘就成了双数。送亲人数不论。接亲、 送辛人中有“姑不接,姨不送”、“哥送妹,穷一辈”的旧例。送亲女人, 头上必插戴红喜字。新娘照例是上下里外一身红,头上插朵大红花,垂至耳 下。也有穿白色、粉色婚纱的。  迎亲轿车一到新郎门口,鞭炮齐呜。西服革履、胸佩红花的新郎走向新 娘的轿车门口,破两个伴郎小伙子按着头向新娘三鞠躬。新娘仍迟迟不下车, 说是要压压新郎的性子。新娘下车后,有人向并肩站立的新人撒满彩色纸屑。 这时摄影的、录相的忙乎一阵。新娘和送亲客就要进男方家门。门按旧例关 着,等新娘改口叫“妈妈开门”,然后门才订开。新郎把新娘和送亲客引入 新房,坐在床上、沙发上。随即上茶递烟,摆出苹果点心,招待送亲客人。 现在的结婚典礼,形式也较简单。客人少,就在家中举行。客人多,只 好在饭馆举行。司仪的人请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让新郎新娘给证婚人、主 婚人、介绍人及亲友鞠躬,一对新人互相鞠躬;让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然 后证婚人、主婚人等简单致词向新人祝福,表明希望。新人向亲友分撒糖果、香烟,仪式即告结束。  “认亲”礼节在婚宴前或婚宴中。前几年结婚和认亲是分两天进行的, 即头天举行婚礼,第二请娘家人来吃饭、认亲。女家在新娘出嫁头天,也先 设席招待亲反。现在为了省事,男女两家合起来办。在把新娘接来之后,随 即把新娘的父母和女方有关亲戚也接来参加婚礼宴席。在宴前或宴中便要进 行“认亲”活动。新郎把男方的父母、亲戚介绍给新娘。新娘也把女方父母、 亲戚介绍给新郎。每介绍一位,新人即请叫一位,并给亲戚点烟。而被认的 亲戚则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内包双数人民币)送给新人,作为正式见 面、改口认亲的礼钱。父母所给礼钱则在百元以上,亲戚近的也得适当多给。 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要同时给客人敬酒。如果在饭馆举行婚宴,时间就 不能拖得太长。闹洞房的习俗也还存在。天津一般是同龄人逗逗新人,图个吉庆快乐。闹房内容一般是要新人给客人点烟、要一对新人同咬一块糖(两甜),二人 同咬一个苹果(双双平安)。再难一点的,是以男女之事提问、暗示,要一 对新人当众表演某种动作,如“拔葱”、“按电纽”、“开摩托”之类。现 在闹房,一般也提早结束。  婚礼的最后礼仪是“回四”。现在是新郎同新娘一起,带着四盒点心, 骑车回娘家看望一番,吃顿饭,天黑之前就早早回家。从此,一对新人快乐 地过起婚后的甜蜜生活,安心地投入各自的工作之中。  此外,天津的婚礼形式在近些年还有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则更简化 一些。总之,天津的婚礼习俗既显得红火热闹,又在由繁趋简。“恕报不周”是白事  外地人到天津,有时可能看到住户门旁贴着一张“恕报不周”的白纸黑 字。这是告诉人们,这里正有白事(丧事)。  不管在哪里,葬礼有两个内容:一是生者对死者哀悼、怀念。二是对尸 体的处置。只要能作到这两个要点,在葬礼形式上,应该力求简朴。但是在 解放前,天津的富人办丧事特别讲究厚葬,以显后人的孝心,家境的富有。 只是在 50 年代以来,葬俗才渐渐趋薄从简。  天津在本世纪 30 年代前后的葬俗非常奢侈复杂,而且在哀悼之情中夹杂 着甚多迷信观念。  那时病人一咽气,先停放床板,把两个烧饼放入死者袖中,说是为打发 阴曹恶狗之用。殓衣芽齐后,在死人脸上盖着白绫布,在肚脐处放个铜钱, 床头桌上放盏长明灯。用竹竿挂一把纸钱,竖在大门外,男左女右。外人一 看,便知此家有丧事,死的是男是女。  入殓前,在富人家中,要请和尚、道士来灵前念一遍往生咒。入殓时把 本家族晚辈男女聚齐,给于孝衣、麻缞穿上,叫做披麻戴孝。殓尸的人把死 者抬入棺材。富豪人家要在棺村里死尸上下铺盖些贵重的褥、被等物。盖棺 前亲属子媳临棺一别,号哭致哀。入殓后第三天晚上要接三。即戴孝子女到 大街路口跪拜,焚烧纸牛,说是为已去望乡台的死者赎罪。接三后,灵榇放 在院子里,必须每七天念一棚经,请和尚、尼姑或道士超度亡魂。同时接待 吊唁的客人。富户门前高搭两座过街素牌坊,上写“凄风”、“冷月”,门 前还有大牌坊,上写“当大事”三字。客人们行跪拜礼。在吹鼓手的喧闹中, 亲友们吃饱饭后,孝子捧纸制的灵牌“送路”,即在路口将灵牌放在纸紥的 轿中祭奠、焚化。送路之后,就要出殡。有财势的人家讲排场,出大殡,抬着死人游四门,绕城一圈儿。将纸紥的殃神、羊左开路鬼、夫役、车马、洋楼银箱运到坟地, 一火烧掉。参与出殡的执事有开道夫役、有吹鼓手夹杂着洋乐队、有撒路钱 的人、有抬棺的人等。“起灵”时撒一阵纸钱,说是撤给穷鬼、“外祟”, 不让它们跟着,然后逢路口、拐弯、过河、过桥都要撒,说是怕鬼缠着迷了 路。抬棺人用 64 根抬杠,把棺村抬到预定的地点后,送殡的亲友各自散去。 棺村抬出棺罩外,单有抬夫抬到坟地。葬后三天,家族要重到坟地圆坟、拜奠,带一童女绕坟一周。送葬、圆坟归来时,要在家门外置一盆火,从火上迈过,意为不让野鬼跟回家来。到 此为止,葬礼才算结束,昔日这种葬礼,大讲排场,繁琐不堪,旷日持久, 劳民伤财,的确应该改革。  50 年代以来,天津的葬俗由土葬改为火葬,程序大为简化,趋度亡魂和 大出殡的排场全没有了。但天津民间讲究“老喜丧”,即把上年岁长者的丧 事当做喜事办,摆宴席酬谢来吊唁、帮忙的亲友。民间的葬俗近十多年来还 能见到如下情景。某家老人死后,子媳立即给亲戚邻居磕头报丧,请人给死 者穿寿衣,将死者头朝门口仰放铺板上,在死者两手各捏一饼,白布单从面 部直盖到脚尖。死者头前桌上放着饭菜、点心碟子、点着油灯、烧着香。子 媳在一个时辰给烧几张纸钱。在门外墙上贴着白纸黑字“恕报不周”的丧报, 还用竹竿挂一串纸钱。这两样东西都按男左女右的规矩贴放。来吊唁的亲友 有的送纸花圈,现在又送价钱更贵的花篮,放在门外,一般的人什么也不送,  进屋向死者三鞠躬。孝子同时向吊唁者磕头还礼。孝子、媳、孙穿白戴孝。 送葬后继续臂戴黑纱至“五七”为止。孙辈在黑纱上加戴红绒球。黑纱也是 丧父戴在左臂,丧母戴在右臂。  死者在家中停放一两日,有的放在医院停尸房、殡仪馆,待与火葬场联 系妥当,直系亲属能到的都到齐后,就出殡。  起灵出殡前,一位懂“开光”仪式的人,端一碟清水,用白纱布蘸水撒 向死者一些部分,口念“开眼睛,亮晶晶,开耳朵,听得清。开开嘴,吃四 方。开鼻孔,闻供香。开心光,心豁亮。开手光,抓供香。开脚光,上天堂。” 这项仪式之后,孝子将灵前的瓦盆捧到门外摔碎,叫做“孝子摔盆”。殡葬 人员用抬尸板把死者抬出,推入灵车中。这时,孝子亲属挥泪号哭,鞭炮从 死者房中鸣放到门外。又从死者房中点燃一把苇子烧出门外。然后从门外提 一桶预先准备的“财水”,洒到死者床下床前。灵车和送葬者走后,家里请 一男一女,或两男两女,看屋子、打扫房间,在各床上放四个苹果,一个花 瓶,意取平平安安。孝子一行人送葬后回家时,也要从门外火堆上迈过,并 分得一枚糖果和糖包子,以图吉利。此后,孝子给死者每七天烧些纸钱,烧 到“五七”,葬事就算结束。现在有的人家采用比较简化的葬俗,停尸在殡 仪馆,家中只设灵堂,挂遗像供人吊唁。遗体火葬之日,孝子、亲友到殡仪 馆向遗体默哀,鞠躬告别,就算送葬了。葬俗从厚趋薄,从繁趋简,这是人们观念的进步。简化的葬俗只要能排遣生者对死者哀伤、怀念之情和妥善处置尸体,就足够了。还是让死者安心 而去,生者安心生活吧!怀念先人祭如在焉  除了在先人去世时哀悼、祭奠之外,还要每年在固定的时节进行祭祀, 这是中国的古老习俗。天津民间至今对这种祭祀十分重视。这是一种怀念先 辈继承传统的形式,对于凝聚家庭成员的感情也有一定的作用。清明扫墓 每年清明节及前后数日,天津除了中小学生集体到水上公园烈士墓和北宁公园烈士墓前扫墓之外,民间则几乎要从全城各个角落涌到北仓、程林庄 和金福园等殡葬场骨灰存放地,进行扫墓祭祀活动。高潮日达数十万之众。 连公共车辆、交通警察都要临时增加,妥善安排。清明节清晨,扫墓的人家 男女老少带着香、纸、供品,坐车或骑车到殡葬场。手持骨灰盒存放证,进 入院子扰到房号,由服务人员从架上给找出骨灰盒,随即把骨灰盒抱到院子 中间长廊上,或到后院的荒地上摆着,一家人就忙着给骨灰盒擦灰,在骨灰 盒前摆祭品。祭品简单的是两碟,一碟三个苹果,一碟三块点心。再就是烧 纸。祭品复杂的是七碟,在一块布上摆一碟香肠,一碟炸虾,一碟桔子三个(双亲都亡的可放四个),一碟苹果三个,一碟煮鸡蛋三个,一碟放三个枣、 三个核桃、几粒花生仁,一碟蛋糕点心。饭一小碗、酒一满盅。然后烧纸、 燃香。这时五六十岁的老人,二三十岁的儿子、儿媳、闺女、女婿,几岁的 孙子、孙女,齐朝骨灰盒脆下,儿媳、闺女、孙子、孙女都号哭地分别呼喊 着:“爸爸”或“妈妈”或“爷爷”或“奶奶”。有向死者报告家庭平安、 生活好转的,有祈求死者多照顾活着的亲人的,如有个中年男子向父亲的骨 灰盒跪着说:“爸爸,我们一家都好,妈妈身体好,她今天没来,叫我们告 诉您,让您放心。”一位老太太跪在骨灰盒前,边烧纸边说:“您多照顾我 姐姐,让她的病快好,不上医院。”真是祭如在焉,情真意切。有些没设祭 品的扫墓人也要对着骨灰盒默哀一会,最后把骨灰盒送回存放处。在存放骨灰盒的大院子里,还专设了“台胞、台属接待室”,接待前来扫墓的台湾同胞。·七月十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二次专门祭祖的节日。天津民间要包饺子吃,给死者烧纸。晚上,在居民楼前的路边空地,许多人都要给死去的祖父母、或父母、或岳父母各烧一堆纸钱。边烧边说:“某某来取钱花去。” 并在纸上压一根柴禾棍,表示桥,让死者过桥来取钱。除了给已故亲人烧纸 外,还要给“外鬼”烧一堆,说:“地畔业主、古老前人都来捡点钱去用。” 因此,第二天早上,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一堆堆纸灰。·十月一,送寒衣· 俗传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天津民谚说:“十月初一,鬼要寒衣。”这又是民间慎终追远、怀念祖先的节日。按习俗,这天要吃饺子。晚上除要 在室外路边空地烧些纸钱外,还要特地用蜡光纸剪裁糊制成衣服,一起焚化。 剪裁衣裤还要注意分出男袍女袿来,分别装在封筒里焚化,焚烧时说:“冬 天快到了,你们来取衣服去穿吧!”孝思之情,溢于言表。  上述几个祭祖节日,天津民间因袭前人,流传至今,虽然夹有迷信的影 子,但主要是纪念先人的几种形式。在这种追思、怀念先人的民俗活动中, 也在对晚辈进行尊老敬长的道德感染。既然对死去的人还这样关照,那么对 于活着的老人更要从物质上细心赡养,从精神上由衷安慰了。                主要参考书目天津快览中华书局印行,1926 年版 天津游览志燕归来等主人主编,1936 年版 天津风物传说天津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天津通览董坤靖等编,1985 年人民日报出版社版  天津史地知识(一)卞僧慧主编,天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1987 年编辑 出版       天津简史天津社科院历史所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37 年版天津皇会考、 天津皇会考纪、津门纪略来新夏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蓟县风物览胜金振东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天津文化概况刘泽华主编,天津社科院出版社 1990 年版天津文史丛刊一至十辑,大津文史馆编后 记  1993 年 10 月 29 日,在北京中国民俗学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五次 学术讨论会闭幕的时候,中国民俗旅游丛书主编丘桓兴先生约我编写天津卷《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并告知说我的导师钟敬文先生(中国民俗学会 理事长)是这套丛书的顾问之一。我当然欣然受命。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 为迎接 1995 中国民俗旅游年作准备。而这本《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除此 目的之外,还是向,95 天津世乒赛的献礼。国此,更应加倍努力用心完成。 回津后,又的了我的同事郭武群、鲍震培二同志与我合作,将这项任务应承 下来。在丘先生及徐欧光等几位编委的指导下,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现在《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一书总算交稿了。 在此书的成书过程中,我们先曾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并采访熟悉天津风土人情的人们和民间主持红白事的“大了”请教有关专家、学者, 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天津历史博物馆 的专家顾道馨先生,曾经抽出两次时间,分专题给予介绍、指导,带领参观 民俗展览和讲解;天津社和院历史所董振修先生也曾给予热情指导;杨柳青 博物馆顾问、杨杨青年画店戴连增第十九代孙戴敬勋先生不仅带领参观、讲 解、还有供有关资料;杨村小世界副总经理张水利先生也给予了支持;还许 多被访问者如谭石朋、韩树立等同志都给予积极支持。在此特谢忱!同时我 们也查阅、参考了天津的有关书籍、报刊文章,受到大启发。对这些书籍、 文章的作者,也在此表示感谢!此书的图片部分,也得到了几位同志的大力 协助。特别是天津社科院文学所的刘宗武先生,曾挤时间,顶烈日,骑自行 车,热情承担大部分景点的摄影任务。天津社科院的张宝宏同志、天津民俗 博物馆以及该馆祁金华同志也为本书提供了某些民俗摄影图片和资料。在此 也特致谢意。此书文字分 15 个大题和 108 个小题写出。三人各写一些小题,除鲍震培关于文艺民俗的几篇约 2 万字篇目较集中外,郭武群所写约 5 万字、李绪鉴 所写约 9 万字,都穿插在各大题之下,全书由李绪鉴通稿。由于本书涉及面较广,成书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遗漏和错误之处,诚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指正。李绪鉴
于天津社科院文学所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