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频道帮大哥全集曝光王兴旺

才溪乡调查(油画)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11日讯(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张强福)这是一个三面环山、有700多户人家的客家村落。一条蜿蜒的溪水在村中跳动,这就是才溪。溪水流经的小村叫下才村,人们也习惯地称它才溪,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毛泽东称赞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毛泽东在此写下《才溪乡调查》。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光辉业绩和巨大贡献,在下才村村口建起一座“光荣亭”。
一晃78年过去,在才溪人的心中,矗立在村口的“光荣亭”仍然是一座丰碑。
毛泽东在此写下《才溪乡调查》
入夏时节,记者沿着小路来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址之一的“列宁堂”,墙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间具有典型客家建筑风格的民居,1929年9月被用作才溪区工会的办公地点,1930年为纪念列宁诞辰60周年改称为“列宁堂”,是当年毛泽东住宿和开调查会的地方。
在“列宁堂”里,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长陈春连讲述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那个老故事:1933年,寒意袭人的冬日里,毛泽东在这里先后召开了区委书记、区苏主席、各部部长、工人代表、贫农代表、妇女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当时毛泽东问得很具体,细致,态度非常谦虚,会上有问有答,有讨论,会开得很活跃。除开调查会外,毛泽东还深入到红军烈士林俊、外出苏维埃干部王兴旺、贫苦农民银连子、孔菊姑、太生子等人家里访贫问苦,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何愿望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本1934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才溪乡调查》。与毛泽东的其他著作相比,它没有统领全篇的宏论,有的只是具体和琐细。然而正是这样的具体和琐细,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情怀。读了《才溪乡调查》,可以发现它对底层群众生活的细致关心,对苏区生产的周密安排,觉得革命也是“绘画绣花”。毛泽东用“绘画绣花”般的细致调查,为中国革命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陈春连说,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里用很大篇幅阐明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在发展苏区经济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关心改善群众生活,给老百姓以切身利益。他强调,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们的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革命工作。“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是我党的两大任务。”毛泽东还提醒苏区干部,要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就要关心群众痛痒,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苏区政府认真贯彻这一思想,一方面分田给农民,鼓励群众的生产热情,另一方面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吃饭穿衣、住房、柴米油盐、婚姻、疾病、丧葬,苏区政府都给予关注。才溪乡十个男人有八九个都当红军去了,田地怎么耕?政府发动互助合作解决,赤卫队、游击队利用战争间隙,突击帮助红军家属和无劳力户。一户农民房子被烧了,乡里发动大家捐助;一县灾荒,政府及时调邻县粮食支援。群众内心感到:共产党好、苏维埃政府好。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当时苏区传唱的民歌,反映了苏区干部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评论&&&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家电下乡谈理性扩大农村消费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38: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家电下乡谈理性扩大农村消费.PDF
官方公共微信“葫芦哥”王兴旺结缘葫芦
扫一扫 手机阅读
  &葫芦哥&王兴旺
  乡村人物
  □本报记者中原三农网记者段宝生通讯员王志飞程瑞启文/图
  范县白衣阁乡明庄村的王兴旺是葫芦种植专业户,依靠自己的勤奋好学发展葫芦种植,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9月17日,记者冒雨如约赶到白衣阁乡明庄村,采访了&葫芦哥&王兴旺。
  一进村,过了村东头的小桥,在车上一眼就看到了摆满葫芦的小院子。院子没有围墙,各种各样的葫芦挂满院落中摆放的架子,王兴旺不在家,他的母亲李改玲老人出来迎接我们。进了门,只见墙上、地上、桌子上全都摆满了各种葫芦,有1米多长的长葫芦,有像花生一样的小葫芦,桌子上还有一个像天鹅一样的大葫芦。各式各样的葫芦,让记者眼花缭乱。过了20多分钟,王兴旺回来了,热情地给记者让座,开始讲述他的致富经。
  &情&定终生
  1983年出生的王兴旺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爷爷和父亲就有种葫芦的习惯,吃葫芦、用葫芦的日子,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重新认识了葫芦的价值。
  初中毕业后,为了贴补家用,王兴旺选择了外出打工。第一站,王兴旺到了北京,在一家建筑工地打零工。
  有一天,他转到了北京市潘家园古玩市场,在一个拐角,他突然看到自己熟悉的葫芦挂在一家商店的门口,各种各样的葫芦,顿时吸引了他。这不是老家做菜、做水瓢的葫芦吗,怎么挂在这里?带着疑问,这个打工仔进了商店,他指着墙上一个最小的葫芦问:&老板,这个小葫芦多少钱呀?&店老板抬抬头,爱搭不理地说:&最低30块。&王兴旺一惊,这么贵!他想,这在老家是没长成的嫩葫芦,通常会揪下来当垃圾扔掉的,没想到会卖这么贵。
  偷学技术
  第二天,王兴旺带着工友们不解的目光辞去了工作,踏上回家的汽车。在路上,只有初中毕业的他,掐着手指算来算去,一个30元,一亩地产400个到500个,就是1万多元。种小麦、玉米,一亩地才1000多元,他越想越激动。回到家,他把种葫芦的想法跟家人一说,家人不解,劝他回去打工,但此刻的他决心已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家里的葫芦跟北京卖的葫芦长得不一样,咋办?他带上路费,决定再次到北京潘家园。
  来到北京那家商店,老板被这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那执着的精神打动,跟他说,他这里只是销售,如果真想种葫芦,还得去河北廊坊种植户那里打听,王兴旺又踏上了去廊坊学习的道路。
  2001年和2002年,王兴旺的葫芦都丰收了,但因为晾晒、打皮经验不足,葫芦没能销出去。
  2003年,王兴旺再次来到廊坊学习,种植户还是卖种子不教技术。这次,他长了个心眼,偷学。在种植户种植、晾晒、打皮期间,他不再打招呼去拜访,而是突然袭击,在种植户干这些活的时候,突然到他家造访,种植户来不及停下手中的活,他多多少少也偷学点技术。一来二去,种植户的态度也改变了,最终和他成了好朋友。
  回到家,在王兴旺悉心呵护下,他的葫芦获得了丰收,这一年,王兴旺的葫芦卖了1万多元。
  ■相关新闻
  葫芦&牵线&结良缘
  2009年,王兴旺到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推销自己的葫芦,闲暇时,他总是喜欢来当地的新华书店看书,勤奋好学的他引起了一位姑娘的注意。毕业于湖北咸宁音乐学院的王淑芬也喜欢到书店看书学习,每次到书店,她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背着葫芦,认真地看书。出于好奇,她和正在读书的王兴旺聊起了他的葫芦。&她先认识了葫芦,再认识我这个人,我爱葫芦,更是三句话离不开葫芦。&王兴旺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自豪地对记者说。最后,这位山东姑娘被这位&葫芦哥&的热情深深吸引,俩人终成眷属。
  王淑芬帮助丈夫开了网店,从此,王兴旺在家就能卖葫芦。2014年,王淑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特岗教师,到范县白衣阁乡东吴庄小学任教,俩人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CBox央视影音精彩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农民频道非常帮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