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管理好员工和谁都合不来的员工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请教各位,作为一个工作三年不到的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和领导、同事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请教各位,作为一个工作三年不到的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和领导、同事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09-02-27 & 发布
工作不到三年,这样说来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了.不管是和领导不审同事,相处时要记得要真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嗯~做事情的时候要经常请教,见面主动打招呼。还有就是必须的经常和同事们聚聚,常参加聚会,当然有时候你也要掏一下腰包~现在都这样,没有比吃吃喝喝更快增进感情的时候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呵呵!学习经验?1.如何与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傅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所以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不是你一个人在发表演说、对牛弹琴,或者是让对方唱独角戏,而是用心去听听对方在说什么?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馈给对方。沟通过程中可能因沟通者本身的特质或沟通的方式而造成曲解,因此传送讯息者与接收者间必须借著不断的回馈,去澄清双方接收及了解到的是否一致。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轻而易举的事就能帮助我们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深度自我认识及接纳。   常持诚恳的态度。   谦卑温柔的心。   适度自我表达。   尊重别人并欣赏自己。   寻求共同价值观之伙伴。   排除人际障碍。   服务之人生观。   遵守团体规则。   积极人际成长。   2.如何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人际关系之外在表现即是伦理,而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合理的分际与职分,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明君臣父子各守分际,各尽职分的意思。人际关系便是以此为基础,让每个组成分子均能按其角色、职责、位子而有适当之思想、言语、行为模式及价值观而达良好之组织气氛,进而提高组织效能。  增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以下几项通则提供参考:  站在对方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  了解沟通的障碍并且尽可能去突破。  得有与人沟通的意愿,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倾听,千万不要立即下价值判断,而最好以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   当一位好听众,用我们的心灵去听听对方的想法与感受,而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然后要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善解人意,我们不一定要赞同他人与我们不同的意见,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他人,我们自己也会快乐无比。   加强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也是能与他人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之一。  要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好的情绪影响了与周围的人的关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1,要塑造“好人缘”的公众形象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即是否有个好“人缘”,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顺畅与否,更关系到办事能不能顺利地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呢? 第一,要有容人之量。人际关系中,有时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当何以处之呢?一种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方法,则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毫无疑问,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后一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做人要厚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别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红,不能嫉妒;别人有了问题,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更不能给人“穿小鞋”。 第三,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 第四,要诚以待人。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诚,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使人如沐春风,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第五,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在你选择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好人缘的人。而且能与这种人关系越密切越好。为什么呢?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道理大家都懂,其次,他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其一,人缘好的人他的朋友肯定不少,如果你与他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那么他的朋友自然也会成为你的朋友。这对于你迅速建立或扩大人际关系网具有巨大作用。其二,“人缘好”的人朋友众多,群众基础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有时你会感觉到,找这种人帮忙办一件事,要比找其他人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2,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由于时候已不早,俺明天要上课,所以这部分内容明天有空再上来写吧,人际关系有很多学问,以后再跟大家慢慢探讨,各位帮忙顶啊,要贴子沉了我会找不到的啊~ 找不到就写不了的哦:) 、学会与不性格的人打交道 (1)与性格不同的同事相处的要点: 人的一生,不各要和多少人打交道,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增多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也频繁了,由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交往,自然,在这些人中就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那么,我们怎么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然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不同之处之后,不要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我们要承认差别,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就可能容忍相互间性格上的差别。 1、学会求大同,存小异。 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相同之处。比如,你若是一个性格平各的人,你给小李提意见,可能言辞不那么激烈,语气也比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刚强而倔强的同事,他给小李提意见,可能单刀直入,语言尖锐,甚至可能转而批评你,说你给别人提意见转弯抹角,是钝刀子割肉。这时候,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同事开展批评的态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样,觉得他太鲁莽,太不讲情面,你可能就会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来,如果你除了看到你们两个提意见的方式不一样之外,还看到他也和你一样,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帮助同事,这样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情,而觉得他有难得的古道热肠,同时也不会计较他对你的批评。我们要是多看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就容易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2、要注意全方位了解别人。 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时代,家庭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经历,遭遇有关。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这样,你可能就会理解他,体谅他,帮助他,慢慢地,你们之间就会相互增进了解,甚至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3、注意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于对比明显,双方可能会很快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正确的态度是给别人指出来,帮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爱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 4、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 5、要注意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这不是指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所说的待人的别,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 三、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死板的人,唤起他的兴趣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期望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与这种人进行交往,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 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能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无礼的人,尽量少说 有些人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你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叫人看了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不得不和他接触时,你需要如何对待他? 对付这一类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罗嗦,所谓“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题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 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 4、对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们周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5、对草率决断的人,步步为营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由于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由于“反应”太快,这样的人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或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到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 从事交涉,倘若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话题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同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错误,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6、对过份糊涂的人,尽量躲避 这种人,一开头就没弄懂你的意思,你就是与他长时间交涉下去,也是枉然。 经常犯错误的人不外两种:一种是从来不知反省;别一种则是理解能力太差,完全没听懂别人的谈话。对于这种人,你还是少和他接触为妙,另外寻找出路吧。 7、对顽固不化的人,适可而止 顽固不化的人是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坚持已见,死硬到底。跟这种顽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费时间的,结果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与他交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愈多,愈久,心里愈不痛快。 对付这种人,你不防及时抱定早散,早脱身的想法,随便敷衍他几句,不必耗时费力,自讨没趣。 8、对行动迟缓的人,拿出耐心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交涉时最需要耐心。 与人交涉时,也经常会碰到这种人,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预定计划的。所以,你最好耐着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去做。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他可能处事明快,果断,只是行动不相符合罢了。 9、自私自利的人,投其所好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已无利的事,他是断然不会考虑的。 但是,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时,只有暂时抑制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时,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快获得成功。 10、对毫无表情的人,仔细观察 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透过脸部的表情显现出来,故在交涉时候,往往可做判断情况的依据。 然而,有些人却是毫无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说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若非深沉,就是呆板。当你与这种人进行交涉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和下巴。 有时候,适度的紧张和放松,也可以在交涉中形成一种理想的气氛。当你明白对方的反应是受自己的应对态度所影响,进而影响到交涉结果时,就不得不特别注意,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了,特别是碰到脸上毫无表情的人就更应该注意了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有猫友说在这里讲大道理没用,但事实上如果你不懂得这些道理,你会很容易在交往中犯上一些错误,一次两次没关系,但多了的话你就会慢慢觉得很难跟别人相处得好,换句话说,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差.所以记住这些道理,时刻警惕,当你有一份好人缘时,你就会发现你每天都会过得很快乐 这些道理有的是书上的,有的是俺的经验之谈,如果说得不对请多多包含,欢迎共同探讨! 耐心经营你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都需要有耐心,如果用到人时终日笑脸相迎;用不到人时则相逢若不相识,这样的人太急功近利,一点生命的底气都爱没有,他自然也很难有什么人缘.人和人的交往更多的在于心的交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是极需耐心的. 例如某位企业董事长的交际手腕高人一筹.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于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人不同的是:不仅结交公司要人,对年轻职员也殷勤款待. 其实,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就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之所以如此,是在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他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 所以,当自己年上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年轻科长自然十分感动,无形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位职员晋升为处长,经理等要职时,仍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平常人际关系中感情投资多. 同时送礼时要注意时机,在别人给你帮过忙之后,再将礼物送去,对方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礼当然的,这样他会很快忘掉你的恩惠.如果从未拜托人家帮忙,并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某公司部经理,每到年底,贺卡,礼物就会像雪片般飞来,可是当他退职离休之后,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现在却廖廖无几.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了.在他任职期间,并不是很重视这位职员,现在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禁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没多久,这位经理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当然很自然地就建议公司领导重用提拔这位职员了. 总的来说,人际交往中,多注意对周围的朋友同事做点感情投资是值得的.但当然不是拍马屁,巴结讨好别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和谐社会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个人的和谐、个人与个人的和谐、个人身心的和谐等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伦理道德理念、制度、规则、传统、风俗的支撑,其中政治伦理的建立和贯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政治伦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政治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现象,严重腐蚀了国家的健康肌体。政治领域中大量存在的腐败现象,政治行为中的低效率等等,带来的是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对法律的不尊重,对道德的亵渎,对诚信的鄙视,而这些恰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避免和克服的。政治伦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规范和引导政治实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个概念,和谐社会应该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而政治伦理可以说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解决存在的诸多不符合伦理道德的问题,主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但法律是一种硬规范,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这种强制需要主体的认可和自觉来补充,如果没有主体主观上的认可和自觉,法律的执行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是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一切党政部门的公仆们面对我们的人民时,至少应该做到善良,否则,再完善的法律、再完备的制度在它们执行的过程中也会是冰冷的。  二是政治伦理影响和制约社会道德。在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伦理在其提倡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从根本上影响和锻造这人民大众的心态,使人们在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层面上把个人的价值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起来。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放松了政治伦理建设,就等于在道德建设上模糊或放弃了道德价值体系的主导方向,结果会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建设,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强盛。历史的发展也表明,政治伦理与社会风气是有很大关系的。政治腐败,社会风气必然低下;政治昌明,社会风气就会良好。在党建理论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党风是社会风气的核心和表率。  三是影响和决定政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一旦欺骗民众,民众也会以不同方式欺骗政府,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一个不讲正义的政府,很难要求公民讲正义和正气,一个不肯担当责任的政府,很难要求公民起来承担责任;相反,一个愿意对民众利益负责任的政府,公民也一定愿意与政府一道担当。政府坚持正义、敢于负责的伦理形象,必将对公民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培育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  首先要培育和确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就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和谐是民主社会中,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良好的上下互动状态。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都有上下同欲的问题。《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同欲,就是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并切实看到自己利益的实现,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同党同政府一起奋斗。  第二,要培育和确立人民权利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权利是人民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利益实现的保障。如果人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没有人民利益遭到损害后救济的渠道,那么人民利益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强调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是什么“父母官”,而是“子弟兵”。  第三,要培育和确立人民幸福至上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地需要,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只有群众满意了、幸福了,我们才会满意、才会幸福。在我们党近几年的文件中,“人民幸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些词汇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社会主义的政治不仅要维护人民的权利,实现人民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应该是人的身心获得充分解放和自由,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等。  三、政府要在培育新型的政治伦理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寻求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共识和价值准则,为培育新型的政治伦理提供社会价值基础。当今社会比较稳定和谐的国家,除了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社会管理和运作机制比较成熟等客观因素外,文化及人的内在精神的因素也不可忽视,稳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在人的内心世界起到了一种内在平衡器和减震器的作用,使整个社会的运作和演变成为可预测和把握的东西。  相反,我国以往由于意识形态的频繁变化,片面强调“斗争哲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当下又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思想观念和利益格局都在发生大的变化,社会波动比较大。这就很容易导致社会的“失范”状态和社会冲突。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做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工作,另一方面,要寻求和构建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价值体系和社会准则。我们所要寻求的价值准则,应该是能够支持这个社会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东西,既不能时效性太强,也不能曲高和寡。要做到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相兼容;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相统一;中华民族精神与其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相交融;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  其次,要建立具有广泛包容性,能够承受不同张力的政治文化,构建新型政治伦理的文化基础。差异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差异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利益主体走向多元化,公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因此,社会走向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不是社会的常态。差异、多元将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用政治、法律和别的手段去强求一律,而是在制度框架内通过协作、对话等方式寻求一致,使不同利益主体各得其所,在彼此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睦相处。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应该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最大限度地防止政治上的任性和偏执。要形成能容忍和承受不同张力的政治文化,政府要依法执政,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要有宽严适度的社会控制和管理办法。要有充分有效的预测能力和危机处理办法,当然也包括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防止因权力的滥用激化社会矛盾。要改变强大的政府弱小的社会的状态,培植和健全民间组织,形成比较公平的利益格局。  再者,建立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中国是个行政主导型国家,民众对政府的依赖性很深。因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如果官民对立或冲突不断,或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合作,社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和谐的基础,必然呈现出一盘散沙状态。要建立良好的官民关系,除了建立民本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亲民政府等等之外,要特别注意建立良性的官民互动机制,保障民意表达渠道畅通。建立良好的官民互动关系,保障民意表达渠道畅通,不仅可以减少此类冲突,更有利于摆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培育现代民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再是强硬的“管理者”和“父母官”而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们应该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群众的声音,关心群众的疾苦。相应地,群众也不再是治理的对象,而是社会的主人,积极参加社会管理和国家事务,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政府。如果民意表达渠道不畅,利益诉求机制不合理,内心地委屈和激愤难以宣泄,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出现各种群体性事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农业超额剩余价值与工业超额剩余价值不同 产生的原因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通过个别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得。但当其他企业也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这种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因此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则不同,它是以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为基础的,优、中等地被农场主租种后,就会垄断其经营权,从而阻碍了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从而稳固获得超额利润;②产生的条件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才可以获得,因为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条件决定的;而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却不是由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它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而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要获得平均利润。 经济发展要靠良好的经济秩序 —浅论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建立 上个世纪初,西方商业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确立了一个牢固的信条,就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童叟无欺这个信条在中国人头脑当中是根深蒂固,因为我们的传统道德是人以理自信。古话说“人无信不立”,可见中国人历来强调信誉对于做人的意义。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信誉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誉的作用也愈益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来说,守信行为才能保证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到了上个世纪的末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商业意识、现代意识进入到了中国人的头脑中,但是童叟无欺却没有进去,而且明码标价也做得很不全面。 比如这样一个场景:我到楼下的一个小杂货店买一罐饮料,五块钱。我把五块钱交给这个杂货店老板,我要出门。这时候那个老板说我没有给钱。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可能许多人没有面对过这样的情形,因为其实这样的情形一般是不大会发生在杂货店里的,更有可能的事实是:我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被迫出了十块钱。 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杂货店和路摊的客源性质是不同的。杂货店的老板欺诈,顾客不但不会再买东西了,还会告诉他的邻居,那么他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失去了客源。经营者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想说的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信誉。 在传说中的原始状态下,人们之间没有交换,也就不会发生信誉问题;即使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交换,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信誉也不是一个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小市场上,普遍实行的是现金交易,即使有一些靠未来付款的信用承诺支撑的信用交易,但由于这种市场小范围的性质,人们不大可能互相欺骗。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通常发生在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全球化的市场上,欺骗就变得方便多了。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使这种交易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动力和中介-信誉。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也就无法运转。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面对的将是全方位的国际竞争。而让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商业信誉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的商业秩序非常混乱,我们的商业道德非常差。例如企业间签订的合同履约率极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进行虚假广告等行为屡见不鲜。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经常怀疑我们拿的药是真的还是假的,担心别人给我们打针的针头是第一次使用还是回收的;我们去买肉的时候,也经常担心这肉是不是注水的;当我们受雇一个老板的时候,都担心他到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发工资;当我们雇一个人给我们打工的时候,我们也担心他会不会把公司的东西拿走,带到自己家逃跑了;我们借给别人借钱的时候,担心他不还钱…… 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当前的情况下,商业道德、市场秩序非常不尽人意。我想,可以说,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信誉危机”。 一个市场经济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则是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誉机制之上的。而我想,建立信誉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长期的预期。 说的明白一点,就比如: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假如他预期我只活一个礼拜,他发财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也许他会去抢钱包。犯罪是要判刑的,但是他无须担心这些事,因为法院还没有来得及开庭,这个人就已经死了,那么他还何必在乎法律呢?但如果他预期要活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一个人的生命预期越长,他的行为就越规范,他就越愿意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我想,我们可以把信誉归结为这样一个东西,信誉就是人们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要让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自己的信誉,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长期预期,也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因此要有一个使自己长远的发展东西—信誉。 我认为,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是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出一套制度使全社会形成“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环境和信用秩序。我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 许多欺骗是发生在消费者不知产品根底的情况下,也就是销售商隐瞒了一些“私有信息”。而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成千上万,不可能对每一种商品的信息都了如指掌。因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提供信息的机构或体制来帮助他们,同时进行组织,使他们团结起来自我保护。如各地的消费者协会等一类组织,有些国家银行业所采取的“黑名单制度”也值得仿效。如果易受侵害的方面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欺诈行为的活动空间就会大大缩小,“伸手就被捉”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但光是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消费者只是弱势的一方,只是自己保护自己,而不使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大幅度增加,还是难以达到目标。而要提高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就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达到-完善规章制度。 2。完善产权制度 应该提高售假等行为的成本,使违规违法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为了提高失信和欺骗行为的成本,必需要有健全的法规。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不会是一个讲信誉的经济。产权制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的制度。能够使得一个人干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如果他做了贡献,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如果一个人做的事,后果不一定会由这个人承担。这时候的他也许就会有积极性去追求一种短期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下,欺骗、不讲信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发达国家的人们都比较讲信用,我想这不是种族原因使然。文化背景和道德规范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民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人们不敢以身试法,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成为社会的风尚和习惯。良好的道德风气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所以,第一点,如果我们要有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我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产权制度。 有人也许会说,中国现在大量的民企、私营企业也不讲信誉,也在坑蒙拐骗,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产权,为什么他们还不讲信用呢?而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3。 规范政府行为 要规范市场一定要规范政府行为。 假定我们已经完善了制度,但是如果政府任何时候有权利来宣布这个企业做这个是违法的、做那个是违法的,今天能干、明天不能干,一个私人的企业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也会追求短期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现在我国的情况,我们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充满信心,他们并不预期自己企业做大之后,做好之后,有了信誉之后可以收回果实了。所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也就免不了要追求短期的利益。我们的有些政策是模糊的,是不透明的,这样使得政府的官员本身享有了好多权力,他们可以用这些权力来去干涉企业。那么由此导致民营企业本身也不会重视信誉。 如果买了一辆富康车没有一个月,政府突然宣布富康车不能上长安街,那人们会有什么行为?办了一个饭店,如果预期政府可能明天就要关闭这个饭店的时候,店主为什么不宰一刀?所以我想,规范市场一定首先要规范政府,没有规范的政府行为不会有规范的市场行为。 4。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要有一个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回到我们前面的例子,这个杂货店的老板不敢骗人,是因为他一旦骗了人,这个信息很快传给好多人。假如他骗了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那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所以我想信息的传输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那些欺骗行为的信息尽快在市场中传输,传输得越快市场秩序的建立就越容易。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和我们过去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交易对象经常只见一次面,我们大概不会每天都在一个商店买东西,或者不会只向一个人买东西,我们要跟好多人进行交易。这样的话,欺骗行为被下一个可能交易的人知道就非常重要。 为什么在现代都市里建立信誉要比乡村社会困难的多?我想“闲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里边怎么能够制造这样一个机制就非常重要。 5。 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建立信誉也要求尽量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第一个例子中的杂货店老板之所以不骗人,是因为骗了之后顾客会心疼,以后就不再买东西。但如果顾客没有感觉,他自己买东西被骗却不在乎,那么我想这个老板当然不会讲信誉。而政府买东西就是这个意思。买东西的人对欺骗之后他本身并不受损害,因为他是给别人买东西,他不是给自己买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合谋起来。现在有那么多回扣就是与这个有关系。所以说,如果政府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者、购买者,在这个事实下的秩序也就很难建立。因此我想应当尽量减少政府交易行为,或说价格操纵于人的手上的交易(如通过电脑等进行无法作弊的交易,透明度会高很多)。 我想这是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一个信誉制度需要解决的四个最重要的问题。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发展环境”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界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市场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中国现在的市场秩序是比较糟糕,看看历史,在那么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了契约关系。现在是新的世纪,和一百年前相比,现在中国的商业道德基础可能不会比那时候更好。比如说山西票号,作为中国最初的现代银行,它们有多少坏帐;再看一看现在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等,他们又有多少坏帐呢?“山西票号”在一百几十年前还是借贷,已经发行我们现在的支票,他的分支店分支机构遍及国内外,那时候没有中央银行审批单,谁都可以开银行,但没有欺骗。为什么我们现在管制越来越多欺骗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建立信誉变成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不是靠几个口号就能解决的,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在制度上、在体制上、在政策上有大的动作。 这是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才写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农业超额剩余价值与工业超额剩余价值不同 产生的原因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通过个别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得。但当其他企业也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这种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因此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则不同,它是以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为基础的,优、中等地被农场主租种后,就会垄断其经营权,从而阻碍了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从而稳固获得超额利润;②产生的条件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才可以获得,因为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条件决定的;而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却不是由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它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而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要获得平均利润。 经济发展要靠良好的经济秩序 —浅论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建立 上个世纪初,西方商业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确立了一个牢固的信条,就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童叟无欺这个信条在中国人头脑当中是根深蒂固,因为我们的传统道德是人以理自信。古话说“人无信不立”,可见中国人历来强调信誉对于做人的意义。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信誉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誉的作用也愈益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来说,守信行为才能保证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到了上个世纪的末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商业意识、现代意识进入到了中国人的头脑中,但是童叟无欺却没有进去,而且明码标价也做得很不全面。 比如这样一个场景:我到楼下的一个小杂货店买一罐饮料,五块钱。我把五块钱交给这个杂货店老板,我要出门。这时候那个老板说我没有给钱。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可能许多人没有面对过这样的情形,因为其实这样的情形一般是不大会发生在杂货店里的,更有可能的事实是:我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被迫出了十块钱。 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杂货店和路摊的客源性质是不同的。杂货店的老板欺诈,顾客不但不会再买东西了,还会告诉他的邻居,那么他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失去了客源。经营者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想说的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信誉。 在传说中的原始状态下,人们之间没有交换,也就不会发生信誉问题;即使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交换,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信誉也不是一个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小市场上,普遍实行的是现金交易,即使有一些靠未来付款的信用承诺支撑的信用交易,但由于这种市场小范围的性质,人们不大可能互相欺骗。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通常发生在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全球化的市场上,欺骗就变得方便多了。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使这种交易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动力和中介-信誉。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也就无法运转。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面对的将是全方位的国际竞争。而让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商业信誉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的商业秩序非常混乱,我们的商业道德非常差。例如企业间签订的合同履约率极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进行虚假广告等行为屡见不鲜。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经常怀疑我们拿的药是真的还是假的,担心别人给我们打针的针头是第一次使用还是回收的;我们去买肉的时候,也经常担心这肉是不是注水的;当我们受雇一个老板的时候,都担心他到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发工资;当我们雇一个人给我们打工的时候,我们也担心他会不会把公司的东西拿走,带到自己家逃跑了;我们借给别人借钱的时候,担心他不还钱…… 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当前的情况下,商业道德、市场秩序非常不尽人意。我想,可以说,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信誉危机”。 一个市场经济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则是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誉机制之上的。而我想,建立信誉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长期的预期。 说的明白一点,就比如: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假如他预期我只活一个礼拜,他发财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也许他会去抢钱包。犯罪是要判刑的,但是他无须担心这些事,因为法院还没有来得及开庭,这个人就已经死了,那么他还何必在乎法律呢?但如果他预期要活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一个人的生命预期越长,他的行为就越规范,他就越愿意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我想,我们可以把信誉归结为这样一个东西,信誉就是人们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要让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自己的信誉,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长期预期,也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因此要有一个使自己长远的发展东西—信誉。 我认为,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是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出一套制度使全社会形成“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环境和信用秩序。我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 许多欺骗是发生在消费者不知产品根底的情况下,也就是销售商隐瞒了一些“私有信息”。而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成千上万,不可能对每一种商品的信息都了如指掌。因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提供信息的机构或体制来帮助他们,同时进行组织,使他们团结起来自我保护。如各地的消费者协会等一类组织,有些国家银行业所采取的“黑名单制度”也值得仿效。如果易受侵害的方面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欺诈行为的活动空间就会大大缩小,“伸手就被捉”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但光是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消费者只是弱势的一方,只是自己保护自己,而不使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大幅度增加,还是难以达到目标。而要提高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就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达到-完善规章制度。 2。完善产权制度 应该提高售假等行为的成本,使违规违法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为了提高失信和欺骗行为的成本,必需要有健全的法规。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不会是一个讲信誉的经济。产权制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的制度。能够使得一个人干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如果他做了贡献,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如果一个人做的事,后果不一定会由这个人承担。这时候的他也许就会有积极性去追求一种短期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下,欺骗、不讲信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发达国家的人们都比较讲信用,我想这不是种族原因使然。文化背景和道德规范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民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人们不敢以身试法,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成为社会的风尚和习惯。良好的道德风气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所以,第一点,如果我们要有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我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产权制度。 有人也许会说,中国现在大量的民企、私营企业也不讲信誉,也在坑蒙拐骗,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产权,为什么他们还不讲信用呢?而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3。 规范政府行为 要规范市场一定要规范政府行为。 假定我们已经完善了制度,但是如果政府任何时候有权利来宣布这个企业做这个是违法的、做那个是违法的,今天能干、明天不能干,一个私人的企业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也会追求短期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现在我国的情况,我们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充满信心,他们并不预期自己企业做大之后,做好之后,有了信誉之后可以收回果实了。所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也就免不了要追求短期的利益。我们的有些政策是模糊的,是不透明的,这样使得政府的官员本身享有了好多权力,他们可以用这些权力来去干涉企业。那么由此导致民营企业本身也不会重视信誉。 如果买了一辆富康车没有一个月,政府突然宣布富康车不能上长安街,那人们会有什么行为?办了一个饭店,如果预期政府可能明天就要关闭这个饭店的时候,店主为什么不宰一刀?所以我想,规范市场一定首先要规范政府,没有规范的政府行为不会有规范的市场行为。 4。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要有一个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回到我们前面的例子,这个杂货店的老板不敢骗人,是因为他一旦骗了人,这个信息很快传给好多人。假如他骗了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那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所以我想信息的传输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那些欺骗行为的信息尽快在市场中传输,传输得越快市场秩序的建立就越容易。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和我们过去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交易对象经常只见一次面,我们大概不会每天都在一个商店买东西,或者不会只向一个人买东西,我们要跟好多人进行交易。这样的话,欺骗行为被下一个可能交易的人知道就非常重要。 为什么在现代都市里建立信誉要比乡村社会困难的多?我想“闲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里边怎么能够制造这样一个机制就非常重要。 5。 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建立信誉也要求尽量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第一个例子中的杂货店老板之所以不骗人,是因为骗了之后顾客会心疼,以后就不再买东西。但如果顾客没有感觉,他自己买东西被骗却不在乎,那么我想这个老板当然不会讲信誉。而政府买东西就是这个意思。买东西的人对欺骗之后他本身并不受损害,因为他是给别人买东西,他不是给自己买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合谋起来。现在有那么多回扣就是与这个有关系。所以说,如果政府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者、购买者,在这个事实下的秩序也就很难建立。因此我想应当尽量减少政府交易行为,或说价格操纵于人的手上的交易(如通过电脑等进行无法作弊的交易,透明度会高很多)。 我想这是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一个信誉制度需要解决的四个最重要的问题。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发展环境”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界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市场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中国现在的市场秩序是比较糟糕,看看历史,在那么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了契约关系。现在是新的世纪,和一百年前相比,现在中国的商业道德基础可能不会比那时候更好。比如说山西票号,作为中国最初的现代银行,它们有多少坏帐;再看一看现在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等,他们又有多少坏帐呢?“山西票号”在一百几十年前还是借贷,已经发行我们现在的支票,他的分支店分支机构遍及国内外,那时候没有中央银行审批单,谁都可以开银行,但没有欺骗。为什么我们现在管制越来越多欺骗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建立信誉变成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不是靠几个口号就能解决的,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在制度上、在体制上、在政策上有大的动作。 这是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才写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农业超额剩余价值与工业超额剩余价值不同 产生的原因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通过个别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得。但当其他企业也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这种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因此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则不同,它是以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为基础的,优、中等地被农场主租种后,就会垄断其经营权,从而阻碍了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从而稳固获得超额利润;②产生的条件不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才可以获得,因为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条件决定的;而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却不是由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它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而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要获得平均利润。 经济发展要靠良好的经济秩序 —浅论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建立 上个世纪初,西方商业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确立了一个牢固的信条,就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童叟无欺这个信条在中国人头脑当中是根深蒂固,因为我们的传统道德是人以理自信。古话说“人无信不立”,可见中国人历来强调信誉对于做人的意义。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信誉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誉的作用也愈益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来说,守信行为才能保证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到了上个世纪的末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商业意识、现代意识进入到了中国人的头脑中,但是童叟无欺却没有进去,而且明码标价也做得很不全面。 比如这样一个场景:我到楼下的一个小杂货店买一罐饮料,五块钱。我把五块钱交给这个杂货店老板,我要出门。这时候那个老板说我没有给钱。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可能许多人没有面对过这样的情形,因为其实这样的情形一般是不大会发生在杂货店里的,更有可能的事实是:我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被迫出了十块钱。 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杂货店和路摊的客源性质是不同的。杂货店的老板欺诈,顾客不但不会再买东西了,还会告诉他的邻居,那么他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失去了客源。经营者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想说的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信誉。 在传说中的原始状态下,人们之间没有交换,也就不会发生信誉问题;即使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交换,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信誉也不是一个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小市场上,普遍实行的是现金交易,即使有一些靠未来付款的信用承诺支撑的信用交易,但由于这种市场小范围的性质,人们不大可能互相欺骗。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通常发生在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全球化的市场上,欺骗就变得方便多了。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使这种交易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动力和中介-信誉。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也就无法运转。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面对的将是全方位的国际竞争。而让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商业信誉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的商业秩序非常混乱,我们的商业道德非常差。例如企业间签订的合同履约率极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进行虚假广告等行为屡见不鲜。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经常怀疑我们拿的药是真的还是假的,担心别人给我们打针的针头是第一次使用还是回收的;我们去买肉的时候,也经常担心这肉是不是注水的;当我们受雇一个老板的时候,都担心他到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发工资;当我们雇一个人给我们打工的时候,我们也担心他会不会把公司的东西拿走,带到自己家逃跑了;我们借给别人借钱的时候,担心他不还钱…… 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当前的情况下,商业道德、市场秩序非常不尽人意。我想,可以说,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信誉危机”。 一个市场经济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则是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誉机制之上的。而我想,建立信誉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长期的预期。 说的明白一点,就比如: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假如他预期我只活一个礼拜,他发财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也许他会去抢钱包。犯罪是要判刑的,但是他无须担心这些事,因为法院还没有来得及开庭,这个人就已经死了,那么他还何必在乎法律呢?但如果他预期要活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一个人的生命预期越长,他的行为就越规范,他就越愿意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我想,我们可以把信誉归结为这样一个东西,信誉就是人们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要让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自己的信誉,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长期预期,也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因此要有一个使自己长远的发展东西—信誉。 我认为,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是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出一套制度使全社会形成“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环境和信用秩序。我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 许多欺骗是发生在消费者不知产品根底的情况下,也就是销售商隐瞒了一些“私有信息”。而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成千上万,不可能对每一种商品的信息都了如指掌。因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提供信息的机构或体制来帮助他们,同时进行组织,使他们团结起来自我保护。如各地的消费者协会等一类组织,有些国家银行业所采取的“黑名单制度”也值得仿效。如果易受侵害的方面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欺诈行为的活动空间就会大大缩小,“伸手就被捉”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但光是动员受损失方积极捍卫自己的利益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消费者只是弱势的一方,只是自己保护自己,而不使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大幅度增加,还是难以达到目标。而要提高加害方的失信成本就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达到-完善规章制度。 2。完善产权制度 应该提高售假等行为的成本,使违规违法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为了提高失信和欺骗行为的成本,必需要有健全的法规。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不会是一个讲信誉的经济。产权制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的制度。能够使得一个人干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如果他做了贡献,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如果一个人做的事,后果不一定会由这个人承担。这时候的他也许就会有积极性去追求一种短期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下,欺骗、不讲信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发达国家的人们都比较讲信用,我想这不是种族原因使然。文化背景和道德规范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民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人们不敢以身试法,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成为社会的风尚和习惯。良好的道德风气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所以,第一点,如果我们要有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我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产权制度。 有人也许会说,中国现在大量的民企、私营企业也不讲信誉,也在坑蒙拐骗,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产权,为什么他们还不讲信用呢?而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3。 规范政府行为 要规范市场一定要规范政府行为。 假定我们已经完善了制度,但是如果政府任何时候有权利来宣布这个企业做这个是违法的、做那个是违法的,今天能干、明天不能干,一个私人的企业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也会追求短期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现在我国的情况,我们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充满信心,他们并不预期自己企业做大之后,做好之后,有了信誉之后可以收回果实了。所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也就免不了要追求短期的利益。我们的有些政策是模糊的,是不透明的,这样使得政府的官员本身享有了好多权力,他们可以用这些权力来去干涉企业。那么由此导致民营企业本身也不会重视信誉。 如果买了一辆富康车没有一个月,政府突然宣布富康车不能上长安街,那人们会有什么行为?办了一个饭店,如果预期政府可能明天就要关闭这个饭店的时候,店主为什么不宰一刀?所以我想,规范市场一定首先要规范政府,没有规范的政府行为不会有规范的市场行为。 4。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要有一个好的信息传输体制。 回到我们前面的例子,这个杂货店的老板不敢骗人,是因为他一旦骗了人,这个信息很快传给好多人。假如他骗了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那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所以我想信息的传输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那些欺骗行为的信息尽快在市场中传输,传输得越快市场秩序的建立就越容易。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和我们过去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交易对象经常只见一次面,我们大概不会每天都在一个商店买东西,或者不会只向一个人买东西,我们要跟好多人进行交易。这样的话,欺骗行为被下一个可能交易的人知道就非常重要。 为什么在现代都市里建立信誉要比乡村社会困难的多?我想“闲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里边怎么能够制造这样一个机制就非常重要。 5。 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建立信誉也要求尽量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 第一个例子中的杂货店老板之所以不骗人,是因为骗了之后顾客会心疼,以后就不再买东西。但如果顾客没有感觉,他自己买东西被骗却不在乎,那么我想这个老板当然不会讲信誉。而政府买东西就是这个意思。买东西的人对欺骗之后他本身并不受损害,因为他是给别人买东西,他不是给自己买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合谋起来。现在有那么多回扣就是与这个有关系。所以说,如果政府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者、购买者,在这个事实下的秩序也就很难建立。因此我想应当尽量减少政府交易行为,或说价格操纵于人的手上的交易(如通过电脑等进行无法作弊的交易,透明度会高很多)。 我想这是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一个信誉制度需要解决的四个最重要的问题。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发展环境”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界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市场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中国现在的市场秩序是比较糟糕,看看历史,在那么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了契约关系。现在是新的世纪,和一百年前相比,现在中国的商业道德基础可能不会比那时候更好。比如说山西票号,作为中国最初的现代银行,它们有多少坏帐;再看一看现在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等,他们又有多少坏帐呢?“山西票号”在一百几十年前还是借贷,已经发行我们现在的支票,他的分支店分支机构遍及国内外,那时候没有中央银行审批单,谁都可以开银行,但没有欺骗。为什么我们现在管制越来越多欺骗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建立信誉变成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不是靠几个口号就能解决的,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在制度上、在体制上、在政策上有大的动作。 这是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才写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原则范围内的可以考虑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管理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