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东北亚西伯利亚森林猫等地区人口和中国京津东北等地区,人口、领土面具和驻军,实力差距有多大?

东北亚区域各经济体特点及发展情况--维基百科——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东北亚区域各经济体特点及发展情况--维基百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俄罗斯新欧亚主义与东北亚经济合作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俄罗斯新欧亚主义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俄罗斯新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2:38: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俄罗斯新欧亚主义与东北亚经济合作.PDF
官方公共微信人口问题导致 俄罗斯不断扩张,大清丢失东北亚领土   由史实我们不难发现:俄国自17世纪以来就轮番交替地对中国和日本进行扩张。但是它对日本的扩张举动总是遭遇到日本政丨府的强烈抵制,效果不佳;然后俄国的矛头就转向中国,俄国在中国的蚕食扩张总是屡屡得手,鲸吞中国大片领土。日本对俄国在东北亚的出现非常警惕,在处理对俄关系时表现出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涉及到领土完整的问题上毫不含糊,用坚定的意志和灵巧的外交策略度过了一次次难关。中国政丨府对俄国扩张的反应和日本恰好相反,既没有长远的战略考虑,也没有短期的应变能力,总体上非常迟钝。中国清政丨府对俄国东扩的估计严重不足,对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形势缺乏了解,对沙俄在东北亚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当时的中俄、日俄关系都没有进行深入分析。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政丨府这种外交政策研究上的迟钝和失误与日本政丨府对东北亚局势把握上的逐步觉醒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俄国对中日两国交替进行侵略扩张的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强烈。可以这样说,俄国在近代史上对日本的扩张下了不少功夫,但收效甚微,在这期间俄国还遭遇过日俄战争战败的重大挫折。直到今天,俄国对日扩张的成绩仍然只是二战后困扰日俄关系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北方四岛;但俄国近代对中国的扩张却使它获取大片东北亚领土,直到今天依然控制并深深影响东北亚的国际局势。   中日两国国内环境的差异是两国对俄东扩出现不同反应的重要内部因素    首先,中国的政权当时掌握在满清贵族手中,满族作为少数民族要统治广大的汉人居住区,在面临内部改革时有很大的顾虑和局限性,导致近代以来始终未能建立一种有效抵御外部侵略的政治经济体制。清政丨府始终都防止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掌控国家政权,用一种民族歧视的政策来管理国家,这就导致任何的改革都裹足不前,国内国际矛盾都同时加剧。因此,在面对俄罗斯对我国北方领土的入侵时,清政丨府首先想的只能是如何保证满族的统治地位和满清贵族的特权地位能够延续,这样就不能有效动员全国的力量去保卫国家安全。而日本基本上是单一民族国家,内部没有大的民族问题,明治维新以后,在以天皇为核心的全民认同心理的基础上,在面临变革机遇的时期能较好地迅速转变国家的整个管理体制以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并用这种体制抗击俄国的东扩战略。    其次,移民是保障边疆地区稳定的最重要最根本措施。满清入关时有大部分人口从东北来到关内,导致东北人口剧烈减少,同时它又在东北地区实行禁止汉人迁入的政策,和中国历代中央政丨府实行的移民实边政策背道而驰,导致东北边防的空虚。从根本上说,19世纪以来东北领土的大规模丧失,都和东北地区中国人口稀少有关,没有足够的人口做保障,任何主丨权要求都是微弱的。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也是以源源不断的欧洲来的移民为基础的,俄国每侵占一块中国领土,马上就开始安置移民,然后再开始侵占中国的其他领土。日本防范俄国的方式和中国恰恰相反,从面临俄国入侵日本北方领土的时候开始,就实行往北方迁移人口定居的政策, 将北海道地区由藩属改为中央政丨府直辖管理,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领土的主丨权问题,有效防止了俄国势力的渗透。而中国内地19世纪闯关东时已经为时已晚。  转帖/8535490.html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搜狐博客 & 良士无荒 & 日志 & 时事杂议
| 俄罗斯是我们的世仇
把黑瞎子岛掰一半还给中国,俄国人心里踏实了,就好像强盗抢了你的庄园,现在还给你一个牛棚,然后你得承认这个庄园是强盗的,这样强盗就住得心安理得了。。。。。。   
俄国人除了被称为北极熊外,其实他们更早时还有一个大号:陆地上的海盗。俄国人对土地的狂热追求与生俱来,无异于病态,这种病态心里深入脊髓,已经成了民族性。1581年,正当沙俄伊万雷帝忙于与欧洲列强争夺土地时,一支由840人组成的民间武装商队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军,这支商队不但抢掠当时欧洲紧俏昂贵的皮货,同时还用枪炮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一不小心,把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纳入了沙俄的版图,换言之,现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有百分之七十七是俄罗斯民间“自发扩张”而来的,这其中,贝尔加湖附近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唐朝就已属于中国,有1193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元朝的土地.商队同时还跨过白令海峡,占领了阿拉斯加大片土地.俄罗斯后来做出了一个至今还令他们后悔不已的决定:把极具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的阿拉斯加以700万美金贱卖给美国.他们当时实在想不到美国会是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更想不到这块荒蛮之地富藏石油,不过,俄罗斯人也换取了新崛起的美国人的承诺:支持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至上世纪初,俄国人共侵占清王朝4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6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的。然而,俄国人还有更大的胃口,1900年,17万俄军强占中国东北全境,企图将东北变成“黄俄罗斯”,俄国人在东亚的扩张损害了另一个新兴强国日本的“利益”,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人战败,被迫出让东北。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苏联与沙俄一脉相承,他们全盘接过了前辈的所有扩张利益和战略野心,苏联红军不但以武力侵占了我国的黑瞎子岛及周边地区,还在二战末期以出兵日本为条件胁迫英美法列强和中国承认蒙古独立,中国因此又损失了156.65万平方公里。再参照日本北方四岛的结局,可想而之,如果当初俄军一直占据东三省,今天我们向俄国人追讨的绝不仅仅是黑瞎子岛,我们的雄鸡版图早就没了鸡头,鸡脖子!   
包括外蒙在内,,苏俄令我们痛失的土地超过6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现有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五,相较日本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其实俄国人更甚,这个目前和我国有着长达4300多公里边界线的近邻才是我们的世仇!   
强盗富了,反倒但心起自己的不义之财。著名俄国无政丨府主义者巴枯宁1873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国家制度和无政丨府状态》。在此书中,他在建议沙皇俄国“利用中国的混乱和内战走上前去把它拿到手”的同时,还大肆宣扬来自中国的危险。他说:“有些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口,另一些人估计有6亿人口,他们十分拥挤地居住在帝国境内,由于他们的过度繁殖率使他们几乎不可能继续在中国境内生活下去。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大批向外移民。”,如此,中西亚将成为中国的“殖民地”,他要求俄国政丨府把“武装力量坚决地派往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并着手征服东方,像帖木尔率领整个民族去征服东方一样。”巴枯宁在19世纪70年代发表的这些言论其实代表了俄国大部分精英的观点,也被历代俄罗斯包括苏联政丨府所接受。1938年,苏联曾掀起了一个新的大规模的迫害居住在苏联的中国人的浪潮。特别是在海参崴,以“种族灭绝”的方式来对付“黄色的中国祸害”,大肆抓捕中国工人,包括妇女和儿童。然后投入集中营。其中有一个集中营关押了270个中国人,“这些人戴着大大的狼皮帽儿,穿着长长的皮袄,脚上是那种很特别的棉靴。他们自古就住在这里。现在他们被迫去扛大木。他们要在深深的雪中从林场把原木运到路上。。。这样的重量,任何人都挺不过一个星期以上。而中国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默默地干着……到1939年2月,中国人死亡269人,只剩下了一名在厨房做饭的伙夫。”这是何等地惨无人道!其实它和希特勒对付犹太人的手段没有什么区别。斯大林时代通过对远东地区华人和朝鲜人的强迁、镇丨压乃至肉体消灭,终于彻底清除了俄罗斯远东领土上的“黄祸”。1945年,斯大林在解释苏联执意要外蒙独立的原因时曾对蒋经国说过一段“肺腑之言”:“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斯大林从不希望中国统一,解放战争时期,他就要求国共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就象东西德一样。)如果说斯大林和蒋经国的对白可以理解为是对意识形态的敌人说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50年代所谓的中苏蜜月时期,斯大林的接班人赫鲁晓夫对同志加兄弟的中国人也还存有“黄祸”忧虑则说明了制衡防范中国是俄罗斯的一贯国策。赫鲁晓夫说“想象一下,赤色中国现在已经有6亿以上人口。每年还要增加1.2千万。未来它是比美国还要难对付的敌人。”   
由于苏联灭绝人性的迫害,在30年代初期尚有7万华人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据1979年苏联人口普查资料,到该年为止,华人数字只有1742。从数字上看,俄罗斯远东境内的“黄祸”似乎不存在了,但在俄罗斯某些政要和学者的潜意识里,从沙皇时代就传播下来的“黄祸”的基因从来就没有消失。   
对于俄罗斯来说,和中国漫长的边界本身就是地缘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巨大的问题。众所周知,从中俄边界向北的俄罗斯领土多为西伯利亚和远东荒芜、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区,但那里有极其丰富的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大片的原始森林,肥沃的田野和牧场。各种资料表明,在西伯利亚和远东,蕴藏着全世界一半的煤炭、几乎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
从贝加尔湖到弗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方面仅有大约2000万人口,而中国一侧的人口则多达13亿。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俄边界两侧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情景。在中国一侧,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人力资源雄厚。在俄罗斯一侧,经济多年衰退,人口负增长。尽管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仍不令人乐观。这就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这块巨大地缘政治空间的现实。对此,俄罗斯有关专家早就担心地指出,东部地区是该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将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和中国的关系成了俄国政丨府和智库重要议题。   
尽管中国还在美俄之间摇摆,但俄国人已根据目前的国际状况对中俄关系做出了判断:1,中国始终是俄国的威胁。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超过15亿。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领土扩展问题,而中国真正能够扩展的领土只存在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因此,俄中冲突难以避免,俄罗斯要设法避免这种冲突。2,中国的东北、西丨藏、内蒙和新疆如能脱离中国,将对俄罗斯大有好处。因为这样可以使西丨藏、新疆、蒙古和东北连成一线,成为俄罗斯的安全缓冲地带。另外,如果没有了新疆和西丨藏,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就没有了向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突破的可能性,战略上大大有益于俄罗斯。3,为了全力抵抗美国在东欧的“扩张”,俄罗斯要千方百计地让中国成为自己的盟友,而不是成为新的敌人,以免腹背受敌,陷于孤立。4,俄罗斯和中国密切关系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将为未来可能的军事、政治和国家联盟建立良好的基础。两个国家的密切合作可以保证巨大的贸易额,使两国能够在亚太地区抵御美国的渗透时实行新的政策和措施。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矿藏发展经济,而俄罗斯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这一点既是条件又是筹码。同时,中国军力发展快速,俄罗斯则鼓励中国边界西移,因为这样一来,中国的核导弹就将能够涵盖俄中所有感兴趣的西欧目标,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联盟的作用。   
俄国人的策略虽有矛盾之处却也算实际,毕竟与中国交好对俄罗斯目前的发展及今后重新崛起 实在太重要了,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土地只进不出的“陆地海盗”破天荒地对中国使出了以土地换友好(和平)的“大手笔”。   
两大邻国无友邦,未来俄罗斯的强大定将危及中国的安全和利益,中国想通过武力把过去失去的土地从另一个核大国手中夺回来是不现实的,因此,中国更希望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成为独立国家。一方面,独立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将和中国建立更密切的经济关系,甚至可能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中国。另一方面,西伯利亚、远东和哈萨克斯坦将成为中国与俄国之间的缓冲区,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将成为一个遥远的国度。正如斯大林对蒋经国说过的:“条约是靠不住的。”今天的条约可以换回双方暂时的稳定与和平,但如果半个小岛就让我们忘记历史才真正叫做背叛!一旦我们实力足够强大,我们同样可以学习斯大林,让耻辱的条约也“靠不住”。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和俄罗斯这个“世仇”结成紧密的关系将使中国和俄国真正成为大“欧亚”经济体,进而把印度带进上海合作组织,形成人口最多,地域及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实体,并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主导性国家集团,中国在国际关系上将掌握更多有力的筹码,中国崛起的时速也有可能更快更猛。     --------------------------------------------------------------------------------------------------------   
附:斯大林对蒋经国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割走外蒙古   我(蒋经国)遂以私人资格去见斯大林,斯大林问我:‘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他独立?’
我说:‘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七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丨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
我说完了之后,斯大林就接着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说时态度非常倨傲,露骨地表现帝国主义者的真面目。 我也就开门见山地问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地方虽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出产。’
他干脆地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他并把地图拿出来,指着说:‘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我又对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在军事上有所忧虑,你如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打败之后,他不会再起来;他再也不会有力量占领外蒙古,作为侵略苏联的根据地。你所顾虑从外蒙进攻苏联的,日本以外,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和你订立「友好条约」,你说二十五年,我们再加五年,则三十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即使中国要想攻击你们,也还没有这个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斯大林立刻批评我的话说:‘你这话说得不对。第一、你说日本打败后,就不会再来占领外蒙古打俄国,一时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败了,日本这个民族还是要起来的。』
我就追问他说:‘为什么呢?’
他答道:‘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唯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尤其是像日本这个民族,更不会消灭。’
我又问他:‘德国投降了,你占领了一部份;是不是德国还会起来?’
他说:‘当然也要起来的。’
我又接着说:‘日本即使会起来,也不会这样快;这几年的时间你可以不必防备日本。』
    他说:「快也好,慢也好,终局总是会起来的;倘使将日本交由美国人管理,五年以后就会起来。』
    我说:‘给美国人管,五年就会起来;倘使给你来管,又怎样的呢?’
    他说:‘我来管,最多也不过多管五年。’
    后来他不耐烦了,直截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 谈话一直继续下去,斯大林又很正经地向我说:‘我不把你当做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这的确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们,还是害怕我们强大起来:因此,只顾目的,不择手段,用尽千方百计来压迫、分化和离间我们。
接下去,他又说:‘你说,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古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这个力量是谁?他先故意不说。我就反间他:‘是不是美国?』他回答说:‘当然!’
心里暗暗地想,美国人订下了雅尔达协定,给他这许多便宜和好处;而在斯大林眼中,还忘不了美国是他的敌人!最后,经过许多次的谈判,「中苏友好条约」终于签订了。不过,父亲当时对于签订这个条约,有个原则上的指示:‘外蒙古允许「独立」,但一定要注明,必要经过公民投票;并且要根据三民丨主义的原则来投票。’这原则,史大林总算是同意了。斯大林说过:‘条约是靠不住的。’我们绝不以人废言,只要自己能发愤图强,有了力量,抗俄能够胜利,外蒙古还不是仍旧可以归还到我国的版图吗?而且,「中苏友好条约」,经俄帝澈底破坏之后,我们已经明白宣布其「无效」;依理依法,外蒙古仍然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份。
我还记得,在签订友好条约时,苏方代表,又节外生枝。他的外交部远东司的主管同我商量,要求在条约上附上一张地图;并在旅顺港沿海一带区域,划了一条黑线,大概离港口有二十海里的距离,在这线内,要归旅顺港管辖。照国际法的观点,公海范围是有一定的规定,就是离开陆地有一定的距离;俄方此一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这一问题,争执了半天,从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两点钟,还没有解决。
我很不耐烦的说:‘你要划线,你划你的,我是不能划的。’
他说:‘不划这个线,条约就订不成!’
我说:‘订不成,我不能负责;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
他说:‘我是有根据的。’
我说:‘你有什么根据?’
他拿出一张地图,就是沙皇时代俄国租借旅顺的旧图,在这张地图的上面是划了一条黑线的。并且指着说:‘根据这张图,所以我要划这一条线。’
我觉得非常滑稽,因此讥讽他们说:‘这是你们沙皇时代的东西,你们不是早已宣布,把沙皇时代所有一切的条约都废止了吗?一切权利都全部放弃了吗?你现在还要拿出这个古董来,不是等于承认为你们所打倒的沙皇政丨府吗?’
他有点着急说:‘你不能侮辱我们的苏联政丨府!’
我说:‘你为什么要根据这个东西来谈判呢?不是等于告诉全世界说:你们还是同沙皇政丨府一样吗?’
他说:‘你不要吵闹,你的火气太大。’
我说:‘你要订约可以,但无论如何这一条线是不能划下的!’
经过一番力争之后,这一张地图,虽附上去了,可是那一条线始终没有划出。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完全了解,斯大林原来就是沙皇的再世。
  所以 1981年邓丨小平高瞻远瞩批准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对新疆的巩固发展绝对是太重要了
  移民实边是指从内地把大批人口充实边境,加强边防力量开发边郡的人口迁移。    移民实边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战国初期的楚国,曾迁移贵族到边境开荒,发展边境经济,加强国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汉武帝时,为加强北方边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余万口,充实北方诸郡,实行兵农结合,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由于采取了移民实边和屯田戍边的措施,汉代西北边境一带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主张移民实边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汉的晁错和东汉的王符。先秦移民多采取行政命令办法,晁错首次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也考虑的很具体。王符与晁错的移民主张在防御外患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实边”主张包含了人口与土地相适应的思想,较晁错有了新的发展。  [编辑本段]从“封禁虚边”到“移民实边”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清末外交官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诗句,道出了近代志士对国土丧失的悲愤。19世纪中叶,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来自何方的坚船利炮惊醒。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毕竟还能节节防御,所割之地还是沿海据点。此间沙俄却在东北夺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如入无人之境,实在令人扼腕!     清廷丢失的黑龙江流域大片疆域,在远古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栖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满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发祥并以渔猎耕作为生。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满族人口约60万,1644年清廷进占北京时其军民大多“从龙入关”,黑龙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税的达斡尔等原始部落。此时俄罗斯哥萨克远征队进抵黑龙江畔,清军派1万多人北上将其打退,于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自此清廷盲目认为北疆高枕无忧,当地百年间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后,关内人口成倍增长,大量剩余劳动力想到适于开垦的关外谋生。从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诏对关外实行禁封,目的是垄断人参兽皮贸易,并想使当地成为清室亲贵的私产和退路。为阻止汉民北上,清廷在辽东还修筑了一道遍植柳树的边墙称作“柳条边”。乾隆时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让关内一些满族人迁回松花江流域。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受不了边疆之苦,上山下乡后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凉局面仍迟迟未能改变。     旷土寡民必然难养军队。据英国考察人员19世纪中叶在黑龙江北和乌苏里江东调查,百万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万人。此前,黑龙江下游以北纵横千里之地竟没有一个集镇和驻军点,乌苏里江以东数百里阔野也仅设七处“卡伦”(哨所),主要还用于查阻内地来民。黑龙江南岸清军驻地瑷珲城有兵千余,仅装备古老的弓箭和火绳枪炮,例行守边不过是解冰季节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税再兼顾巡查,这种虚应差事还不能年年保证。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扩张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业革命后掌握了先进武器和运输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龙江流域。鸦片战争暴露了清王朝的极度无能,俄军自1847年起便进占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对此危情,清朝黑龙江将军几年内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还虚报“巡视”所见“疆界安静”。殊不知,俄军在外贝加尔省已集结了1.6万军队,于1854年直逼瑷珲城下,并分头进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移民建立村镇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军队侵华,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正式承认那片土地改属俄国的既成事实。轻易攫取这些利益后,俄国还一直强词夺理地辩称所占是无主荒地,按国际惯例谁先控制就属谁,清王朝重内轻外政策导致有边无防的历史性灾难至此已难挽回。     愚昧昏聩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龙兴之地”,反而导致外侵乘虚而入威胁其祖宗家园,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实边”。1860年清廷签约割地时,就批准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要求对关内移民“解禁”的上奏。随后50年间,山东等地的移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拥蚁聚”,关东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万。此间沙皇曾推动移民满洲以实现“黄色俄罗斯”计划,闯进来的几十万外籍军民却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国民众聚居地,再也无法使山河易主。后来日寇又利用满清余孽建立伪国,并想实施“移民满蒙百万户”计划,面对人口已达3000万的东北同胞反抗,最终仍无法斩断当地对祖国的认同。     在人口稀少的边疆,移民与巩固防务历来密切相关。吸取教训后,左宗棠于19世纪70年代率湘军西征收复新疆时,就向当地移民,很快出现“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的景象。虚边失地的前车之覆,终成为后车之鉴,“移民实边”之功就此大书于史册之上。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rxy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清朝的“移民实边”与美国的西进运动的不同结果  19世纪,正当西半球的美国向西部边疆进发,展开西部大开发,为其以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奠定基石的时候,另一场开发边疆的运动也正在东半球的一个帝国紧锣密鼓的展开,那就算清朝末年的“移民实边”,其开发地域之广,涉及人口之多也是世上罕见的。而两个“大开发”却有着决然不同的结局:美国因西部大开发而建立了雄厚的粮食、物质基础,为其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清朝的西部大开发,却未能减缓帝国的灭亡,也未能真正开发西部大片的土地,最后草草收场。    清朝的“移民实边”    所谓“移民实边”是指历史上经济较发达,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人们向人烟稀少、土地荒僻的边疆地区迁徙,它往往与边疆经济大开发、巩固边防联结为一个整体,统称为“移民实边”。“移民实边”一说起源与汉朝晁错,以后历代王朝多有实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实边”被清朝政丨府所采纳,成为清朝一项颇有影响的边疆政策。清朝的“移民实边”主要有三个方面:东北,蒙古,新疆、西丨藏等西部地区,而且经历了一个从封禁边疆到开发边疆的转变过程。    清初,清政丨府对边疆地区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封禁,即禁止东南沿海人民渡海到台湾和其他海岛谋生,不许中原人民赴内陆边疆开垦种植,安家落户。随着时局的发展,在人口压力和边疆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清政丨府不得不开发边疆。清以前,中国人口大致7000万左右。清朝中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咸丰元年(1851)年达到4.3189亿。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内地适宜农业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人均耕地的下降与粮食供应的不足。清朝末年,社会供养能力已到了“天地之力穷矣”的程度,因而社会动丨乱连连不断。与此同时,边疆的人口密度极小。在这样的人口压力之下,清政丨府不得不采取移民的政策。鸦丨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中国的边疆危机日趋严重。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可能,清政丨府决定移民实边加强边防。为了解决赔款的经费来源,清政丨府借移民开发筹措库银,因而不得不“实边”。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制定《新疆屯垦章程》,规定:父子同作,或兄弟同居,或雇伙结伴,均已二人为一户,每户给地60亩;官借籽种粮、农具银、修盖房银,成本银初年还半,次年全缴,缴本之后,按亩升科启征额粮。政丨府还咨照各省督府,鼓励各地农民前来新疆,移民实边。章程颁布不久,就有土、客民1090户报垦。此后,零星移民不可胜数。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哈密营查报,从甘肃领票到新疆的回民,每月三四百人,或一二百人不等,骆绎不绝于途。进入进入新疆的还有大批由山东、直隶远徙而来的难民,“几于盈千累万”。此外,前被沙俄劫走的伊犁维、回农民亦陆续返回祖国,重新定居伊犁。清政丨府还以各种奖励方式助垦,诸如官司借耕具、物料,官司建村堡、房舍、仓储,安装土地的酸碱肥沃程度租借各种杂粮种子,规定盐菜银两以资津贴,合理拟定奖惩标准以示悬赏,减少税收等等。较为典型的有赵尔丰的“移民实边”措施,内容如下:    1)
招募内地农民往藏区屯垦,主要鼓励中等家产的农户前往,由政丨府资助。若中等人家不愿前往,对肯于应招赴边的贫佃户更给予优待。    2)
鼓励前往屯垦的农户自带家什、农具。籽种由政丨府配给。垦农初到,由政丨府配备杂粮,以资果腹;发给毡衣裤一套,以御严寒。    3)
学习外国开发边疆的经验,在打箭炉设立执行所,接待垦农。    4)
垦农分别安置在打箭炉、雅江、稻城、定乡、巴塘、盐井、炉霍、甘孜等地。    5)
垦农各视其力所及,自行认垦,成熟之后,所垦之地,即作为该垦户产业。令照额完粮,不收地价。    6)
鼓励单身士兵于藏女通婚,在分配土地和生活上给予优待。    可以说,在改革时期,清政丨府的许多举措都是十分有利于边疆大开发的,以至于“终而能使新疆地区之屯垦成效超越前代”。这样的大好局面本应使边疆民众步入繁华昌盛之路,然而,后期的政策转变却直接导致了“移民实边”的失败。例如,铜金各矿的长年开采使一些矿无利可图,商办无人应募,“官办则设局招夫置器运粮,核计入不敷出”于是政丨府强迫实行摊派的老办法,人们怨声载道,由此形成的一批官督商办的股份公司都如昙花一现,毫无建树。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赔款4.5亿两白银。本已枯竭的清政丨府财政只有加增耗羡,取消许多税收优惠,农业增税55%。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是在东北部和南部需要大量食品的基础上发生的,而许多发明创造又促进西部粮食产量的提高。如约翰·迪尔的钢犁,赛罗斯·麦考密克的马拉收割机。西部的工业革命又激起了大规模的西进,使之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大粮仓。18世纪末至19世纪,东部美国人不断向阿巴拉 亚山以西移居,由于地域广大,连接东部于西部就显得十分重要。于是联邦政丨府利用国家所掌握的大量公地这一优势,采取支持铁路建设的政策,赠与铁路公司土地,为开放西部做好罪重要的准备——交通运输准备。如日林肯总统签署了《太平洋铁路法》,授权中央太平洋铁路从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向东伸展,联合太平洋铁路从密苏里河伸展。联邦政丨府还赠予他们大量土地,平均每英里铁路赠地20英亩。除了对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政丨府予以土地赠予和贷款外,其他铁路公司、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一些小铁路公司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赠予。从1850年到1871年,联邦政丨府赠予铁路公司的公地约1.3亿英亩。与此同时,联邦政丨府通过土地赠予对铁路建设实行政策指导,其中之一就是要求铁路必须铺设在发展中地区,且这些土地上必须有居民迁入。因此,政丨府在转让这些土地时,铁路公司就通过广告与土地经纪人区招徕欧洲及亚洲移民在铁路沿线定居,并为土地购买者提供信贷。铁路创办人还尽最大努力鼓励当地居民进行投资,用这种资金建筑铁路,优先考虑这些居民所居住的城镇或乡村。    与此同时,《宅地法》明确私人对土地的产权。“西部大开发”开始后,《宅地法》所规定的土地赠予额已不能满足一部分开拓者的需要。于是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新的土地赠予法律,以鼓励人们向西部移居。例如,1873年的《森林文化法》规定,赠予任何开拓者以169英亩的土地,条件是接受者必须在10年之内在其中1/4的土地上植树;1877年的《荒地法》规定,政丨府以每英亩25美分的价格卖给任何开拓者640英亩土地,而接受者在3年之内对其中部分土地进行灌溉改造,这些土地得到灌溉后,开拓者就能以每亩1美元的价格拥有它。    出现两种结局的原因    为什么两个“西部大开发”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却产生了如此不同的结局呢?究其原因,关键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是否在制度建设上得到体现,并在科学、制衡的制度框架中得到永久性的保障。    清朝在向新疆等西部地区开发的早期优惠政策中,明确的规定“垦农各视其力所及,自行认垦,成熟之后,所垦之地,即作为该垦户的产业。令照额完粮,不收地价”。这一做法与美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些做法颇为相似,有效地刺激了民众开发的积极性。然而,美国对私产的保护根植于其政治哲学,起源于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那一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并反映在宪法和社会意识形态取向之中。例如,美国政丨府保护私有财产,宪法就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于个人自由而制定的,政丨府的职责在于建立一整套能够确实有效地保护私产的制度框架,制定“游戏规则”。而清朝政丨府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集权专制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边疆大开发中对私人开垦土地的优惠政策,出自毫无保障可言的“谕诏”。短期内有效,一旦民众将生地变为熟地后,官吏们便开始按捺不住了,不顾原有的承诺,进行巧取豪夺,这种承诺的“私有产权”根本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政策随之不具连贯性,一开始轻税、减税,后来“利做大”了,政丨府便开始与民争利,农业税增加55%就是证明,最终导致人们舍田而去。政丨府行为若在制度框架下不受制衡,争利行为就在所难免,私有产权也就无从保障。当代许多经济学家往往主张政丨府干预,拿美国今天政丨府干预的范围与我国今天相比,而不知美国政丨府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坚持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及他们在制度建设上所做的巨大工作。我们不应拿他们的今天与我们的昨天相比,而应看看他们过去做的哪些是我们至今还未做却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     
  日本移民东北始末      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从此东北沦陷,日本开始实施向中国东北移民计划。日,日本投降,东北全境解放,标志着日本移民东北计划的破产。      其实,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的计划很早就有了。            根据19世纪末日本官方制定的《清国征讨方略》,东北是日本占领中国的第一站。然而,在1931年的几次尝试都因为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以失败告终。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东北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日本殖民丨主义者加藤完治和东宫铁男因此提出了向中国东北大规模移民的计划,在日本本土成立“开拓团”,即所谓的开拓中国东北的集体组织,并在中国东北建立移民村庄,以便于日本长期殖民东北。这条计划很快得到实施,不久以后,东宫铁男便在中国建立了“弥荣村”和“千振村”,数百名日本殖民者首先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所谓的“新秩序”。日本殖民丨主义者宣称中国东北是“王道乐土”,借此来号召更多的日本人加入殖民者的行列。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中国东北是陌生的,自然很有诱丨惑力,因此大批的殖民者涌入中国东北,开始了他们在东北的所谓“幸福生活”。      日本殖民者初到中国东北,有的是自己在东北盖新房子,但更多的是抢占中国农民的房子。然后稍加改进,把窗户修大点,就这样,他们在中国东北居住下来了。然而,最初的移民者数量不多,每户人家可以分到6亩地,这对于一家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成年男子都要被编次参军,人手更加不够了。此外,由于东北的土地不同于日本的土地,这些移民者不知道如何耕作。于是,他们大量地雇佣东北农民为他们种地。于是,这些移民者变成了“外来的地主”。一开始,他们的生活还真的像是“王道乐土”的生活,衣食无忧,日常用品全部由关东军提供。然而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由于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移民者,致使移民者死伤惨重。日本关东军数量不够,只能防守一些重要城镇,无暇顾及这些居住在农村的移民者。如何才能保证他们不受中国民兵的袭击呢?加藤完治认为,只有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的训练,使他们成为准军人,才能保证他们能够对付这些民兵。此外,移民村要用铁丝网保护起来,村与村之间间距要恰恰能够保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村民”能够互相联系。这些方案也实施了。然而,实施的效果并不好:虽然死于民兵袭击下的移民者减少了,但是,许多的移民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和枯燥的生活而逃跑。随之而来的,是开拓团的人数在逐年减少,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计划陷入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加藤完治认为:青少年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又能吃苦,而且“爱国”意识也更加强烈,于是便把青少年作为实施移民计划的重点对象。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开始之前,加藤完治就致力于招募青少年进入开拓团。到了东北,他们便开始接受军事训练。训练过程中,他们除了训练、吃饭就是睡觉。训练要求他们具有军人一样的应战能力,以及很强的攻击性,以便于对付中国民兵。此外,加藤完治还有一个想法:把他们派到苏满边境,一旦苏联进攻,这些开拓团员便是关东军最好的活人堡垒,这就是所谓的“活人堡垒计划”。然而,青少年同样难以适应这样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枯燥无味的生活。急躁冲动的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向移民村的中国农民发动攻击,造成局面异常混乱。对于加藤完治来说,这些开拓团员是他移民计划的重要支柱,必须处理好他们。于是,日本方面实行了“寮母”制度:为这些开拓团员每三百人配备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给他们母性的爱,以控制他们冲动的情绪。此外,日本向中国东北派遣了“白色新娘”,将17—25岁的年轻少女派向中国东北,嫁给开拓团员,并为他们繁衍后代。他们一起训练,在东北成家后一起生活,生下的孩子被称为是“大地之子”。这项计划实施后,在东北的生育率奇高无比,移民者数量也暴涨。得意洋洋的日本人认为,东北已经纳入日本的版图了,于是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企图实现它征服世界的野心。      对于中国东北的雇农来说,对于漂泊他乡的东北人来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眼看着日本在自己的土地的移民越来越多,东北眼看着成为了日本人的“王道乐土”。然而,事情在1945年有了转机。那是日本战败投降的6个月前。此时,盟军即将结束欧洲战场,日本已经失去了它在太平洋的大部分岛屿,面临盟军的直接威胁。苏联的部队也开始在苏满边境集结。日本的移民者一下子紧张起来了。开拓团员更加紧张,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几乎天天进行作战演练。然而6个月后,面对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毕竟不是正规军的开拓团员组成的苏满边境防线很快被瓦解了。不久,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20万关东军就地缴械。日本移民失去了保护。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所谓的“王道乐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战败之后,东北的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少移民思念家乡,试图返回日本本土,但日本政丨府无暇顾及这些人的生活。此时正是东北的严冬时节,大量的日本移民由于寒冷、饥饿、疾病而死在返乡的路上。还有一些人被好心的中国农民收留,后来在中国政丨府的帮助下得以回国。      有很多当初被中国农民收留的的日本移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都由衷地感激中国人民的宽宏大量,同时也痛恨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并呼吁中日两国世代友好。      综观这段历史,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不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陷自己的人民于水火之中。从日本移民的艰苦生活和悲惨结局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人民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我们不能因为少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言行影响两国人民的交往和感情。世界需要和平,中日两国需要摆脱历史阴影,面向未来,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的生存环境,这是历史之鉴,也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以前那些地方叫方外苦寒之地。你不认为现在的世界是西方定义的么,满清闭关锁国自大又打不过人家,当然人家占领了就只能被后世继承者承认了。
  隐忍以成事
  满清虽然来自于通古斯地区,但却从来不爱通古斯,他们占领了汉人的中原大地后就不想回去了,那里被老毛子占了也不闻不问
  请政府开发边疆上是没有建树的,到中后期边所谓的龙兴之地都不固,可是忘本之极.新中国成立在边疆有一定建树,还不是只能自失其言,中俄的不平等条约也只有认同.
  满鞑杀光辽东汉民,树柳条边墙就注定了东北亚的归属与满鞑无缘了,要不是关内汉人不顾一切闯关东、张胡子一列列火车往关外输送,东三省也差点不保。
  败家啊~
  资源合理分配,将更多的房地产商和大量民工输送到西、疆、蒙、东北、南海岛屿……  有条件的地方完全放权开发赌和色……  何愁边疆无人……
  林则徐说:吾中国,不亡于日,其亡于厄罗斯乎?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不幸而言中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国领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