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需要对居士可以穿僧人大褂不行合十礼么

居士供养僧人应注意些什么?
日 09:11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作者:佚名
佛法强调布施,这对于在家众而言,是一条非常殊胜的迅速积累福报资粮的业行。更为甚者,如果我们如法,供养清净的比丘僧团,那么所获得的福报,则更是无穷。然而,我们是否知道,如何依法而行供养么?此文,就想简述供养比丘僧团,所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比丘所能接受的供养,以衣、食、药、钵、坐具、卧具、资具等为主,那么如下,就围绕这一些供养品,来谈谈如何依法而行供养。
食  关于比丘的饮食,我们需要注意。佛制比丘当正命而活,日日行乞、依团食而活;然而佛陀还是听许比丘接受供养,那这对于居士而言,就是绝好的积累福报的机会。食有时食与非时食。先说时食,也就是主食,一般是日出之后、正午之前,是食主食时。其余时候则为非时。时食,有五大类:饭、糕点、饼、肉、鱼。当然,还可为:根、茎、叶、花、果。那么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在正时食用。佛陀对于食物的态度,称为药。是维持肉身所必须之物,和病人需要吃药的意义相等,以体现制戒的根本精神:少欲知足知惭愧。在主食方面,佛陀虽未制比丘不许食肉。然而,却当避开人肉、人血、象、马、狗、蛇、狮、虎、熊、豹等兽肉。猪、牛、羊等肉,还有一切粮食、素食,都许吃。我们作为居士,要供养比丘食物的时候,当明确,肉类必须是三净肉。关于三净肉的规定,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故杀。那么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还是可吃。我们供养比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做好了,然后再布施。可千万不要问比丘,想吃什么东西。如果是对于生病比丘而言,那么这么做是允许的。比丘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许多严谨持戒的比丘,虽然病重,还是不违例的),然而一般情况下,比丘是不会指定要求的。很多居士发心,或者会去特意买了新鲜的活物,杀了给比丘做食物吃。那么当你供养的时候,如果你不说话,不让比丘知道,那么比丘吃了也无过,因为比丘不知道这是为他们而杀的。但是如果你告知比丘、或者比丘有天眼、或者他心通,则比丘绝对不会食用。所以,如果居士发心,给比丘做食物,还是需要注意,要用三净肉。汉传佛法,提倡吃素食,那么就不会遇到这类问题。然而戒律上却没有相关的戒条,所以只能是提倡,而不当作为戒律看待。 另外,如果比丘到家中应供。我们要供养比丘水果,那么比丘会问:Kappiyam  karohi?(是否已经做净?)我们当立即回答:Kappiyam  Bhante(已经做净)。然后,用刀把其中的一个切开、或者用指甲掐一下其中的一个。这样比丘才会食用。再就关于非时食,则听在非正食时饮用。主要还是果浆,把果子打成浆,用布虑出残渣,然后再加水稀释,不煮、不另太浓,并不可过夜。如上是关于时食、非时食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另外,我们一次给比丘们供养的主食不要太多,而且,最好是在早上八、九点的时候就供养完毕,那么即使有多余的残食,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好让比丘们带回去给其他比丘们食用。因为一旦过了正午,就不能再食用时食,也不能放置过夜再食,这点需要注意。
另外,关于非时所用的饮料,各派的意见不同,可以酌情为比丘准备。可以超过一日所需,然而,如果搁置的时间,超过七日,则可以把剩下的饮料再次布施。这里有一个七日食的概念,又称作七日药,大凡酥、生酥、油、蜜、蔗浆,这些都可以在非时服用。然而蓄不可过七日。所以,一旦搁置超过七日,我们可以再次行供养法,供养比丘。另外在供养的时候,要亲手奉到尊者面前,而不能让尊者自取。因为比丘是不会随意动用他人之物的,我们要表示把东西供养给比丘,他们才会食用。所以,有些居士如果发心,每天都做食物等比丘们来乞食,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除非比丘有病,不然比丘不会每天都去你那里接受供养。所以,建议可以自己先去邀请僧团,表明自己愿意每天都提供供养。而且,千万不要把菜谱说出。就说,邀请比丘来某处应供。那么比丘会依律、酌情考虑。或者也可以每天把食物准备好,到比丘每日行乞的必经之路,把食物放入比丘的钵中,那样会比较好。
如上是布施供养。如果是邀请比丘来自己家里应供,那一般不要同时点名邀请超过三位比丘来家里受供。我们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告知僧团,某日,希望多少位比丘来自己家里应供。不然,比丘们是不会随意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僧众来家中应供的。这一点,是对于在家居士的提醒,不要因为自己不懂戒,而误会了出家比丘。        
衣  如法的比丘衣,有三衣:下衣、上衣、大衣。我们可以把已经如法缝制的衣服供养僧团,也可以把整块布料供养僧团。但是其中,有一些细则,我们仍需注意。作为普通居士,如果对于如法僧衣的标准不确,那就不要随心所欲地做。可以卖现成的,也可以卖一块白色布匹,供养给整个僧团,让僧团自行制作和分配。材料一般是布匹,当然,若依戒而言,则树皮、棉、野蚕丝、兽毛(除人发)、麻,并且这些材料的混合物,都可以作为衣料。颜色呢,刚才说了,最好是白色的,让比丘自行染色。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好看的,买了正色的布料,比如红、黄、黑、紫、褐等等。如果我们无法确定颜色,那就还是老老实实买白色的布匹,让僧团自行处理。当然,我们也可以供养给某一位比丘。然而一定要对比丘表达了供养的意愿,不然比丘是不会轻易自动索要的。其他的衣服,比丘们是不用的,比如帽子和第四件衣服。但是,可以用雨伞、或者头陀伞。头陀伞汉地很少能见到,其实,也就是类似于蚊帐的样子。在森林里打开,一方面可以遮避昆虫、一方面也可以挡风遮雨。另外,在雨季来临之前,供养雨衣、浴衣,比丘僧团也会接受。        
坐具、卧具 谈到坐具,首先要提醒一点:邀请尊者到居士家中临时的坐具。和供养给比丘,比丘的日常坐具。那么这个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要供养坐具或者卧具给比丘,那么经过供养,这些资具将成为比丘的日常用品。那么要求会比较多些。首先,卧具不可高于八指。床足不得刻有兽形图案。禁止两人同卧一床,所以,以两人能平躺的床为广大床,为非法。坐具的规定类似,只是后来开许,可高于八指。不过仍然不能在足底雕以兽纹。许用卧褥,但不得填以棉、人发。其他如树叶、草、羊毛等均可。坐具上也许用座垫,然而以实用为标准,过于美饰的,不许用。如上,大概就是对于坐、卧具的要求。如果我们邀请比丘来家中做客,则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一般的椅子都可以请尊者坐。但是不能用狮子坐。俗家卧具一般亦不许用。不过对于坐、卧资具的要求,不是一般在家人所能明确了知,如果确有发心想供养比丘的,可以去如法的僧团中去看一下,或者就买一些现成的,那样会比较如法。       
钵  如果居士要供养钵,那一般就容易一些。因为我们都会去买,而很少有这个条件,亲手做一个给比丘。以瓦、铁两种材料所制,禁用其他材料。一般有大、中、小三种钵。如今一般使用的是中钵,直径差不多是21厘米。一般全套的,则有钵盖和钵袋等,这个,我们可以在店里买到,不用太操心。不过汉地有许多钵,会在上面刻字,雕花,以金线勾边,那么这些,都是不被许可的。        
资具 除了上述这些资具以外,还有其他的资具,也是我们可以行供养的,比如针盒、腰带、滤网、剃刀、鞋。居士对于这些小资具的标准,很难确准,所以,不必太过苛求。只要到专门的商店里,购买如法的资具即可。关于鞋,最好是塑料的;而且不许覆盖到脚面、脚跟、脚尖。所以,日式的,可以夹入大脚趾虎口的那种,最为合适。        
药 关于药物,一般不建议供养保健药。因为作为居士,很难知道,哪些药物是如法的。并且,比丘们是否能够食用这些药物,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关于药物,可以到当地,请知情的净人代办,这样会比较好。关于如何请净人帮忙,这一点,会在下面重点谈。
净人   这里,需要谈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关于比丘不允许拥有任何形式的货币以及有价财产的问题。这一点要提请在家人注意,不要供养给比丘任何形式的货币。也不要私自给出家人送什么有价财产。因为作为一个清净的比丘,他必须是舍财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东西供养比丘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净人代理,而千万不能对比丘说:我供养这些钱给您。那样,比丘一定会默不做声予以拒绝。所以,我们当学会如法行供养,我们可以说:尊者,我想供养一些资具,请您告诉我净人是谁。这样,比丘会告知净人的情况。我们可以把钱给净人,托净人代理。当然,我们应当把结果告诉比丘。让比丘在适当的时候,去向净人拿资具。大概也就是这样,总之,我们记住一点,出家意味着舍财。所以,正命而活的比丘们,他们所使用的一切,都不属于他们的私财。是故当他们身亡之后,所使用的资具都将交给僧团,分配给其他有需要者。
女众 接下来要说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女众所特有的。作为女众,为了要成就比丘的如法戒行,当有一些须知。比如,不得与比丘私处,不得与比丘触碰,不得与比丘通宿一室。那么比较好的做法,是女众莫要轻易接触比丘。如果需要听到比丘开示,则需要当场有一名有智男子坐陪。另外,电话、信件的传播方式,太过秘密,所以最好不要用这些私人方式,与比丘交流。哪怕是讲解佛法,最好当场也有一名有智男子坐陪,不然,比丘将只能开示五到六句话。虽然戒律有规定,可以站起来、坐下重新说,或者有其他方法可开许,然而毕竟还是找一位有智男子坐陪,这种方式会比较方便些。
遇到女众要行供养,则绝对不许触碰比丘。一般比丘会在面前放一块布,女众可以把供养物放在布上,则比丘可把布拖到自己身边,再取用。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和比丘私处一室,尤其是晚上。哪怕是有病患,需要照顾病患的时候,亦不许独处一室。可请男众照顾陪夜。我们不要有一种观念:某某比丘是我私人的,其他人不能来照顾。那么这种想法是愚痴的,如法的比丘僧团,是全人类的圣宝,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所有。所以,还是要如法行供养,不可意气用事。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做到自身的如法,另外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到他人。那么这一点,作为居士,则要谨慎考虑,所以这里还是需要大家了解这些情况。如上,简述了在家人如法供养清净比丘僧团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使得广大在家众学习一些相关的戒律。因为,要做到如法供养,那么必须要先学。不学,将不可能做到如法。汉传佛法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居士不准阅戒。这一点,还是很值得我去置疑。试问,如果不学,那么居士当永远不知如何依法行布施。那么这样,对于僧团而言,不可能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还是当要树立正信。当学的,还是要学。因为佛陀说过,佛灭后,当以正法律为导师。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领栓]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和尚、沙陀、头陀、沙门、沙尼、比丘、长老、法师、行者、居士等如何区别的?
按投票排序
蟹妖和尚:本意是老师的意思,在佛教内,和尚是个尊称,称呼某位出家人的师父或者某寺院方丈的时候我们才说和尚或大和尚,然而这个词在民间已经被当作僧人的通称了,甚至,某些时候还带有写贬义的意味——这个绝对是不对的。沙陀:与佛教无关。头陀:简单说就是苦行僧。通常来说,佛教是反对苦行的,佛陀主张中道,但是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就喜欢苦行,而且最后也得到了佛陀开许,也成为佛教的一门修行方式,称作头陀行。沙弥:嗯,不是沙尼。沙弥的意思就是出家的不足20岁还不能受具足戒的出家人,也就是未成年的出家人啦,沙弥一般受沙弥戒。长老:长老其实不是佛教专用的,但佛教中的长老一般就是指资深出家人。法师:精通佛法,能宣讲佛法的人。以现在的要求,法师是需要考试才能取得的资格。行者:过去常人要出家也不是直接能剃度的,必须先到寺院做一段时间的杂役,称作行者,此期间一般受沙弥戒,直到官方许可之日通过各种考核才能获得僧人的资格,取得度碟,之后才能被授比丘戒。当然行者也是修行人的一个称呼,孙悟空外号孙行者其实就是姓孙的修行人的意思。
沙门是指非婆罗门的印度宗教和思想流派的总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居士与僧人的法名是否平辈_百度知道
居士与僧人的法名是否平辈
并不表示辈分,居士都应该顶礼佛教居士法名中的字。僧人是三宝之一、但居士无有辈分的说法。僧人的法名在同一个寺院中有辈分的讲究,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分类学习站点
泰国合十礼 你真的学会了吗?
作者:沪江泰语整理
来源:沪江泰语
由于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合十礼是泰国人的日常礼节,和国际常见的握手礼一样普遍。在泰国合十礼有很多讲究,&长幼有序,贵贱有别&是行合十礼的基本规则。
此拜礼源自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后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在泰国,行合十礼时,一般是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口念萨瓦蒂。&萨瓦蒂&系梵语,原意为如意。遇到不同身分的人,行此礼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例如,晚辈遇见长辈行礼时,要双手高举至前额,两掌相合后需举至脸部,两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礼人的头要微低,女行礼人除了头微低外,还需要右脚向前跨一步,身体略躬。长辈还礼时,只需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见国王或王室重要成员时,男女还均须跪下。国王等王室重要成员还礼时,只点头即可。无论地位多高的人,遇见僧人时都要向僧人行礼?而僧人则不必还礼。
谁先行礼谁积福
常言说&礼多人不怪&,但在泰国见人就拜,肯定会遇到不必要的尴尬,因为在泰国人的观念中,行礼不仅仅是打招呼,更重要的是表达尊重之意,行合十礼是&长幼有序,贵贱有别&的体现,是身份地位有别的体现。
在泰国不要对佣人、劳工、其他地位明显比你低的人(不管他们的年龄比你大多少)或儿童行礼。如果你坚持行礼,这会使对方极其尴尬,会想方设法避免与你再打交道。
一个在泰国小学教中文的朋友刚到泰国时,见到泰国学生就主动行礼,以示友好和亲近。结果,学生们一见这阵势,撒腿就跑。后来,他得知,老师是不能给学生先行礼的,只有学生施礼后老师才可还礼。
年龄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决定了泰国社会中行礼的先后次序,即:晚辈先向长辈行礼,下级先向上级行礼,平民先向皇室、僧侣行礼,皇室先向僧侣行礼。但,平辈之间谁先行礼呢?记者曾问过泰国人,他们的回答是:平辈或平级之间争着先行礼,因为泰国人认为:谁先行礼谁积福。
站立式合十礼最常见
合十礼分为3大类,即:跪拜式、下蹲式和站立式。跪拜式合十礼常用于平民拜见皇室、僧侣或皇室拜见僧侣,下蹲式合十礼为女性拜见长辈、老师或上级,站立式合十礼常用于同辈或同级间的行礼。
在泰国,站立式合十礼最为常见。根据合十时拇指位置的不同,站立式合十礼又分为4类,一是高位合十礼,拇指位于眉心,双掌指尖位于额头发迹处,常用于不便行跪拜礼情况下,平民向皇室、僧侣行礼时使用;二是中位合十礼,双手拇指位于鼻尖,双掌指尖位于眉心处,常用于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行礼时使用;三是低位合十礼,双手拇指位于下巴,双掌指尖位于鼻尖处,常用于同辈或同级间行礼时使用;四是胸前合十礼,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即可,双掌指尖在下巴或以下,常见于长辈、上级等还礼时使用。
除手部姿势外,行合十礼时还需身体姿势的配合,即:行合十礼时必须低头或躬身(胸前合十礼除外),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泰国合十礼了。如:拜见长官、长辈或老师时,必须低头、躬身并辅之以高位合十礼。行合十礼与身体姿势相配合的要点就是双掌位置越高,则身体姿势就越低,以表达尊重尊敬之意。
僧人一律不还礼
有个朋友曾抱怨说,泰国的僧人太没有礼貌了,&我向他行合十礼,可他却不还礼&。不要说普通人给僧人行礼,僧人不还礼,就是泰国皇室给僧人行礼,僧人也不会还礼。按照习俗,无论平民还是皇室向僧侣行礼,僧侣一律不还礼;平民向皇室行礼后,皇室一般点头或在胸前合十即可;级别相差很多的官员之间或佣人向老板行礼,还礼方亦是点头或胸前合十。
一般地,行合十礼时,有三点必须为施礼者所重视:
一是神态庄严。在向他人行合十礼时,允许施礼者面含微笑,亦可同时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但是,最佳的神态却是神态庄严凝重。此刻嬉皮笑脸,挤眉弄眼,探头探脑,手舞足蹈,或者随口胡诌是绝对不许可的。
二是郑重其事。作为一种宗教礼节,合十礼在其施行之时要求郑重其事。它的标准做法是:双掌十指相合于胸部正前方,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手掌上端大体与鼻尖持平,手掌在整体上向外侧倾斜,双腿直立,上身微欠,低头。行礼之时,身体一般应当立正不动。不过,只要不是疾步狂奔,在缓步行进时,亦可施行此礼。
三是敬意有别。根据传统做法,在向别人行合十礼时,自己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则越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然而一般情况下,在正式场合向别人行合十礼时,原则上不应使之高过自己的额头,唯有礼佛之时,才将合十的双手举得较高。
加载更多评论
阅读排行榜
沪江泰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宗镜录文摘-佛学文摘
首页 - 佛学文摘 - 宗镜录文摘 - 文章正文   │ 
  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
  南怀瑾大师《宗镜录略讲》
  我经常说,学佛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必须相信佛法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思想。
  前年借用佛光别院讲课,我郑重提出,后世学佛颠倒因果,而且坦白地说,少有学佛的人真正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好一点是迷信,差一点,老实说,就是不信。
  有位大法师好几年前在善导寺公开演讲,讲了一些很伤心、也是很真实的话,他的话还算客气,他说;“现在一般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他当时对事务性有所感慨而发。当天有位居士听了跑来告诉我这句名言,他说把他肚子笑痛,眼睛也笑出来了。肚子痛是因为这个话太好笑,骂尽天下人;眼睛笑出来是因为讲得好伤心。
  的确,一般信佛的人真是如此,包括在家出家。自己确切反省,真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了吗?不见得吧!如果真相信,你的行为做法绝不是这样做喔!
  明辩因果是重要的一件事。
  这篇《朱子治家格言》影响中国社会民间教化甚巨,但恐已为现代青年所轻忽。近年来因社会急剧变迁,其内容或有不合时宜之处,然其一贯精神仍颇有可取之处,谨录全文,以便览读慎思明辩。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节约,宴客切忌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礼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生谄容者最可耻,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持势力而凌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诬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餮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胜天;为人若此,庶几近焉。
  其他相关文章
· 下一页:
地藏孝亲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见僧人怎么行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