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和平的全盛时代7》剧里滴咚滴咚的曲调名?

为什么今天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听京剧呢?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接受这门曾经无比辉煌的艺术形式呢?P.S:有人在说现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使京剧没落了,其实还是没有解答真正的疑问,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竞争力这么差,它的缺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就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了呢?
按票数排序
446 个回答
今天的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剧,每天上班,大家可能会讨论一下剧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么的。几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讨论京剧的,剧情啊、唱腔啊、明星啊什么的,各种花边新闻,各种追星,圈内各种烂七八糟事儿。跟今天是一样一样的。前几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上海福州路来福士的 imax 排起了长队,一票难求。几十年前,就在这个地方,就在福州路对面的天蟾戏院,今天也还是天蟾戏院,一样的场景,梅老板、程老板、马老板来的时候,比抢《阿凡达》 的票还火爆。别的不说,就我爷爷年轻的时候,走好几个小时的路,也要去看戏。只不过,时代过去了,仅此而已。当然,比起别的曲艺来,京剧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个。同样是时代都过去了,相声还存活在小剧场里,还存活在网络视频里,还能接地气,还有好角儿、好作品。京剧呢?倒了血霉了。倒霉就倒霉在它被政治看上了。一门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魅力,浑然天成,妙手偶得。艺术的天敌,是行政性的、强制性的、口号式的、样板式的东西。只可惜,那个神奇的年代,没有电视,电影也很贵,相声、快板、大鼓什么的都不够全面,作为当时覆盖面最广的大众媒体,京剧遭遇飞来横祸,变成了承载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的最佳载体。从前的京剧,可不全是陈腐的才子佳人,各种类型片都有,就像是今天的电影电视,武打、刑侦、言情、战争、历史、官场、惊悚......京剧也不都是墨守陈规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都排过现代装束的戏,一样受欢迎,甚至还有取材自印度民间故事的舶来品京剧。曲调音乐也是与时俱进的,杨宝忠除了京胡一绝,当年在现代装束的戏里还能穿西装在台上用小提琴伴奏,曲调也都是新创的。虽然,我是一个京剧遗少,但我不觉得,别人就应该喜欢京剧。什么博大精深、什么民族国粹,都是扯淡。哪里有文化了?就是当年的电视剧呗。什么“我与你插~插~插上这朵海棠花啊”、什么“夏侯渊我的儿啊”、什么“你好比鲜花无人赏,卑人好比那采花郎”,这能高雅到哪里去?就是给没大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看的呗,跟今天的电视剧一样的。当年好多有文化的,都不爱这个,就像今天很多人讨厌俗套的电视剧一样。鲁迅就贼讨厌京剧。俞振飞,自己昆曲京剧两门抱,但是不爱上台唱京剧,“寒碜”,太低俗。余叔岩,多牛逼,但是也不爱登台,很多戏根本就不演,丢不起那人。但不高雅,不代表着就不严肃。高雅不高雅,是艺术题材,严肃不严肃,是艺术态度。就拿程砚秋说吧,如果你今生只看一出京戏,我推荐《锁麟囊》。不到三个小时,跟今天一场电影差不多时间。富贵荣华,起起伏伏,不过台上一瞬;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是戏中真意。我觉得,《锁麟囊》跟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电影、小说、诗歌比较,都豪不逊色。这戏关注的不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而是超越了生活的那些东西,是在拷问命运和人生。就像黑泽明的电影堪比莎士比亚的原著,我觉得程砚秋的戏也能达到这个程度。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的写照。京剧就像今天的电视剧,鱼龙混杂,出了很多垃圾作品,甚至大多数是垃圾,最多是平庸之作。但是京剧也出了程砚秋这样的艺术家、《锁麟囊》这样的艺术作品。我喜欢的,是这些人、这些戏。程砚秋说,京剧绝不是有钱人消遣的玩意儿,而是一门严肃的艺术。他正值当打之年却远赴欧洲考察西洋戏剧,奋笔疾呼京剧唯有改革才是出路。他抛弃了传统的京剧科班,创办了新式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不光教唱戏,还教文化课。在一堆吃喝嫖赌抽的京剧角儿里,他不抽大烟,不三妻四妾,不收女弟子,不让自己孩子唱戏。假以时日,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戏剧界的莎士比亚。沿着这条路子走下来,也许我们今天能欣赏到《天龙八部》、《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等的京剧,这都是多好的本子啊。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后面的事儿,我们大家都知道。程砚秋一生,都想再登台演一次《锁麟囊》,到死都没实现,连段录像都没能留下。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去看电影《霸王别姬》。如果你知道,那就不用细说了。也不能细说,说多了不好。就像王澍老师说的,他不是现代建筑师,而是一个古代工匠,一个古代文人。我虽然很没文化,但起码是个中国人,读过一点点书,多多少少能体会一点。现在的京剧,不说了。幸好还有老唱片,我们还能听到真正的京剧。如果你懂得,你能听得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能听得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听得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能听得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无可奈何花落去”。生老病死,万物都是如此。该消亡的总归要消亡,谁也拦不住。永存在记忆里,比一点点糟蹋干净强得多。这我都能接受。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明明好好的,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冲上去一顿打,生生给打成了植物人。然后又把这个植物人推到前台,号称是民族瑰宝、文化国粹,每年春晚还让于魁智上来唱一段不着四六的东西,这不是寒碜人么。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屈辱的活着。补充:根据大家的评论,我再补充几点:关于艺术与强制性的、样板式的东西:我没记错的话,就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还唱过红歌。关于京剧与体制:时至今天,京剧院团的衣食父母依然是王部长、李主任,而不是广大观众。不想混体制的,像言兴朋,出国了;体制内真正想做点事情的,像上海的王佩瑜“瑜老板”,前两年出来挑班单干,很可惜,没能成功,兜了一圈又回体制内了。关于过去的京剧曲目:不像电影《霸王别姬》里表现的那样,不可能两个人一辈子就唱这么一出戏。看看今天的郭德纲就知道了,必须定期出新活,否则观众就看别人去了。关于今天的创新京剧大制作:爱谁谁,反正我不觉得那叫京剧。说穿了,不过是给某些人的政绩添砖加瓦的面子工程罢了。
研究传统艺术的,特别是一些所谓的老艺人老圈子,很喜欢将某一种文化的没落简单的归结为现代社会的浮躁。同时无限拔高本身的艺术性。但实际上现代社会造就了以前远远无法比拟的受众和极为便捷的获取手段。地球上从来不缺乏高度复杂的艺术,而艺术本身想要不断发展,务必要不断更新自己。以京剧而言,第一个问题不是过分复杂和过高的门槛,而是无法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无法形成代入感。那些传统剧目,表现的角色,唱腔没有一个能让一个现代观众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代入感,但是注意,在其创作出其,即清朝末年,可是完全契合当时的语境和心态的,比如著名的苏三起解,发生在明代山西,但是这幕剧里的唱念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京片子,其中反映的社会结构甚至官职也都是如假包换的清朝设置。这也是为什么京剧在当时几乎成为流行文化,从王公大臣到走卒贩夫都会哼哼几句,也会“看着直掉眼泪”或“看的满面通红”。而现今,即使是资深票友,也大多沉迷于技法,没见几个能对作品本身表现的人物和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的。
阿城认为是京剧是一种生活方式,京剧的没落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改变了,所以有些东西就不能存在了。所谓改革开放就是慢慢大家可以有一个余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其他的也没什么改变。我们很多艺术的产生,是因为生活方式才能产生出那样的艺术,这生活方式没有了,基本就灭掉了。比如国画是一种生活方式,早上吃了早饭,调整,最后你要开始画,有人敲门说要开会听传达,你的生活方式就破坏掉了,回来以后你画不下去了。跟一个传统农耕生活不一样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不存在了。京剧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说要拯救京剧,你要先拯救的是生活方式,你不拯救那个的话,或者说你没有那种生活方式了,京剧就没有了。摘自新京报采访《作家阿城 漫谈读书与写作》pino曹的回答很好啊,“古人的生活其实是很奢侈的”,且不说古代,我回忆起小时候,大约十几年前,在夏天的晚上,外婆用蒲扇扇风,直到睡着。西瓜太热,摘回来放水井里冰着。现在,有多少人还会用蒲扇纳凉,用井水冰瓜呢。咱们都有电风扇、电冰箱了。生活方式变了。上次看到这个答案震惊了,为啥现在连走路都让人觉得是奢侈的事呢。
这个问题早就见过,今天才想起该怎么回答——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京剧,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见过好的京剧。 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因为某种机缘特地去寻找好的京剧作品来欣赏,则他们能接触到的京剧无非是以春晚为代表的各路晚会上出现的那些。那些京剧,不值得他们喜欢,也不会让他们喜欢。正如10多年前,根本没人在听相声,社会上也没这么多喜爱相声的粉丝。因为那时的相声也根本不值得人喜爱。真正好的艺术,无需大力推广,不用强迫普及。梅兰芳一辈子也不用大声吆喝:我是艺术家!我是国粹!但凡是耳聪目明、心智正常的,在真正美好的艺术面前,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不是观众不给耳朵,而是如今这些玩意儿真的圆不下粘子来了。
一门手艺死了,不是观众的错,永远都是手艺人的错。跟产品经理一样,做不好就怪观众的人,再大的盘子落手里也得败光。既然那么多经典的折子,既然艺术形式这么有生命力,那你怎么写不出新的?人家下乡采风的时候你在干嘛?郭德纲搞小剧场的时候你在干嘛?赵本山当年差点要饭,一路挣扎到现在把二人转搞火了,你在干嘛?别的不懂也就算了,龚琳娜唱“忐忑”的时候你又在干嘛?内容为王就不指望能听懂了,但是说了这么多年贴近生活怎么能不懂呢?大众不爱看的是老内容,说白了,就是不待见苏三起解,锁麟囊。电视剧天天放《编辑部的故事》《渴望》照样没人看,难道还能说电视剧没落了?给奥巴马一个黑脸的角那么难吗?地位是争出来的,是靠自己努力来的,就算要饭就算跟狗抢食也要去争。不是靠政府赏赐个曲艺频道,赏赐个“宣扬国粹”的牌匾,然后包养出来的。总结1:年轻人不喜欢听京剧,是因为京剧虽好,但做京剧的人是扶不上墙的废物总结2:“真把自己当个角了?”
蟹妖。(没兴趣看全篇的可直接看两条加黑语句,那是结论)如果说多元化的解释没有解释得够透彻,那再挖挖根本原因,是现代人对于“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基本都没有兴趣。随便看看关于长短答案的问题:……连白话讲述,清晰谈吐,有条理的知乎长一点点的答案都缺乏兴趣去阅读,只希望别人给他个答案就可以。也不求甚解不打算分明白具体情况。你指望这样的人去耐下心来看会京剧的台本,慢慢琢磨着听懂自己不熟悉的念白和二簧腔?京剧的让人获得的愉悦和美感,在现代人看来,远不足以单纯的承担欣赏者的投入。无论是昆曲还是汉剧演化而来的念白,都和现代人打小儿学起来的普通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白话教育的结果,就是古文在印象中是一种要去“背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美好的事物。不知道“海岛冰轮初转腾”是打哪儿来的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考点。看话剧看电影,听相声听评书,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基本上是零门槛的。属于无付出的享受。而且还不用看简陋的、抽象化的布景、台步,只消做着就能享受比现实还现实的东西。京剧不投时间提前看懂台本明白背景故事,一场一个半点儿坐下来窦尔敦脸上的色儿都没数明白几块。能听懂外国歌剧甚至给电影电视剧加挂字幕,对于有一定外语素质的人来说只是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些指望看电视剧看电影学好外语的,九成九啥都没学成。但是为听京剧付出的东西,在如今这个功利性极强的年代看来,有什么是立等可取即收即兑的吗?游泳打球跑步能健身,京剧可否?打牌打三国杀打斗地主聊QQ甚至上知乎,你都可以有朋友圈子共享这个。京剧找个同好会,不要说小区,就算一个院区都找不出三两个,比现而今集邮的还少。买张二进宫的票都让单位的人当哏聊了小半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京剧和闫芳大师的太极拳是一样无用的玩意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学勤读之后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老太太打(弄)。欣赏京剧的投入,对他们来说和欣赏抽象艺术一样:或许是好玩意儿,但是要花那么大心气儿就为欣赏个这?免了。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讲起:审美过程分两种:同化、顺应。理论上:所谓“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接就得到强化与巩固。所谓“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与更新的作用。说白了:一听就上瘾的是同化,挖空心思找美感的是顺应。顺应式的审美需要欣赏者花费精力去主动欣赏。举例而言:譬如我第一次读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被这样的气魄直接震撼。这是同化过程。顺应则是恰恰相反,比如我第一次看毕加索的抽象画《格尔尼卡》真的欣赏不能。于是我想:「这是一张名画,我不能欣赏那肯定不是名画的错,肯定是我太没品位了啊。」所以呢,在我经过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挖空心思寻找美感后,现在我终于能够欣赏这样画了(偶耶!)。这是顺应。于是我想:「这是一张名画,我不能欣赏那肯定不是名画的错,肯定是我太没品位了啊。」所以呢,在我经过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挖空心思寻找美感后,现在我终于能够欣赏这样画了(偶耶!)。这是顺应。那么欣赏京剧是“同化”还是“顺应”呢?当然是顺应啊!大多数人是听说“京剧是国粹”然后主动花心思去欣赏的,但是呢,又大多在经过努力之后又放弃了。不是所有人,我说的是大多数。为什么?因为1.「顺应」的成本真的太高了。2.人们为「顺应」京剧所预计投入的心理能量没那么高。先说1.「顺应」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因为 等许多答案已经说的很好了,我就大致列举一下: (1).京剧唱腔和念白无法直接听懂语言。即便听懂了还有古文一道门槛。(2).高度形式化的布景现代人不适应。(3).唱腔不符合当今审美习惯。(4).剧情脱离当代生活。然后2.人们为「顺应」京剧所预计投入的心理能量没那么高。作为一门号称「经典」的艺术,必须有足够的魅力让人们愿意让自己的心灵去跋山涉水的欣赏它,这点京剧做到了么?或者说,京剧能作为「经典」的核心在哪里?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京剧的思想内涵里几乎没有时代精神。以绘画为例,为了欣赏抽象画我愿意花很大的力气去「顺化」我自己,因为通过相关评论我知道它们的核心都扣紧了「时代」。艺术家们在其中寻找这个时代的问题,并视图解决,从形式到内涵,绘画界把自己的「命」革了无数次了。再把视线收回现如今的国内老艺术行当,雅的「音乐」「国画」俗的「相声」「评书」,哪个不是费劲力气的在寻找出路,自我变革。有些作品不伦不类,那正是人家在脱胎换骨的明证。京剧呢?除了跟流行歌曲混排一下那种毫无价值的噱头外,一线艺术家们在做什么?有些晚会上所谓的新作品简直了……那几个传统唱段,佘太君、杨六郎、包龙图、白素贞,京剧的这些内涵,无非就是演义小说『忠君爱国』『兄友弟恭』『三从四德』的思想水平。如果这就是「国粹」,那你让「史记」「大学」「道德经」情何以堪?
这个问题能够成为一个问题的条件必须是『除了年轻人,今天大部分人都喜欢听京剧』,可是我没有看到如此的证明否则,这个问题则类似于『为何年轻人的X选择和大部分其他人一样』,或者以玩笑的方式『为什么年轻人是人』
人们只是在消费一些古代的概念,而不是文化。但总有一天人们会醒悟,去现场体验古代的文化,而不是通过电视屏幕。用陈丹青的话来说,古人的生活其实是很奢侈的:每一种体验都是真品。
作为一个比较爱听京剧喜欢传统曲艺的年轻人我不得不说京剧中有精华但也有很多糟粕。 京剧界人士自己固步自封,形成了利益集团,躺在国家补贴上睡觉,没有积极的拥抱时代变化和拥抱市场洗礼是京剧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相声经历了低谷,但是现在又野蛮生长中兴了。 如果国家真的抛弃京剧不做任何扶持,反而有可能闯出一条新路。京剧应该定位为给人民提供的一项娱乐服务,而不要总想着自己是国粹是大师艺术家。 下面说点具体的,先说缺点: 1. 京剧叙事节奏太慢, 和其他表现形式比拖沓冗长,在有限时间内得到的娱乐服务太少2. 曾经让人有美感的脸谱和服饰,现在看都比较多余, 过于程式化,审美疲劳3. 作为唱念做打基本功中的念和做,都是过于程式化,而且不利于观众理解。 曾经是京剧高度发达的标志,但现在等于僵化。 我作为一个准粉丝,如果不是看过字幕的很多念白都听不懂, 正官缕髯端带这些动作也都显得非常多余,演员在自high,但不能给观众提供娱乐服务4. 武打曾经是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场景,但和现在影视剧中的视觉奇观比毫无竞争力上面这些所谓的传统,都应该一定程度扬弃再说优点:1. 唱腔优美, 有歌曲不具备的神韵,和歌曲形成差异化市场定位2. 戏词典雅, 有传统文化的积淀3. 水袖,踢枪等一些技艺还有一定观赏性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京剧另有一番天地。 记得很多年前,袁慧琴关栋天合演的京剧连续剧《契丹英后》就是非常好的尝试。 人物的对白情节都是电视剧的节奏, 在一些对话和内心活动时融入了京剧的唱腔,拍的非常精彩。 可惜这样的作品太过稀少了。 新拍的一些大戏《梅兰芳》《赤壁》融合了一些舞台的技术,商业化也算成功,但是还是没有舍弃一些京剧的“糟粕”。 造星也是娱乐业不可回避的途径, 谭正岩走年轻化的路线,颇有一些青年粉丝。 这些实践是好的,但是都没有成为主流,总的来说京剧界还是一潭死水。 一个观众的一家之言
唱京剧的如果要抱怨观众浮躁,时代浮躁,那叫恬不知耻,我这语气一点都不重。看看起点上那帮每天更新的写手们,这帮人每天非常辛苦的更新,毅力何等的顽强,反正我是做不到,唱京剧的这帮人活在体制内,拿着朝廷的贡赋,优哉游哉。那帮写手每天绞尽脑汁去迎合读者,看看中国盗版的大环境,超过800元收入还要缴纳14%的税收,唱京剧的居然还有脸抱怨
从技术上来讲,京剧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在古代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为了在较大的空间里让更多的人听清楚,演员的嗓音不得不妥协,降低人声的美感向高亢嘹亮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借助于设备声音传播几乎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接近人正常说话的演唱方式当然更受欢迎。古代决定剧场大小的是声音,而现在主要是目视效果了。
我们家这边有个评剧团,他们最近排了个剧本,讲得是毛主席内战胜利以后,在西柏坡怎么纠正同志们不良思想的问题,而且还是评剧团自己编的哦,我当时就想,还不如排花为媒呢,革命样板戏荼毒太深啊,评剧团想与时俱进,却是一步步走进了死胡同。
而且想想京剧是怎么打败昆曲,成为主流的呢?一个是昆曲太雅,一个是明朝末年到清朝慈溪年间,昆曲唱的好的都进宫了,任何艺术如果只有官办一种形式,那离死就不远了。想想昆曲都是家班的时候,是何等的辉煌啊……往事不堪回首,不提也罢。
因为没有很好的切合点使现在的青年去真正的去听绝大部分是都是一听到依依呀呀的京剧腔都不听了,换台了所以他们只是被京剧这个名号给吓住了,被骗了,内心总感觉那是老爷爷老奶奶听的东西,虽然是国粹,但早就过时了。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一旦在合适的时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点,比如一个比较好的片段,例如:《四郎探母 坐宫》《四郎探母 一见娇儿泪满腮》《武家坡 苏龙魏虎为媒证》《失空斩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二进宫 怀抱着幼主爷山河执掌》《三家店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或类似的,简单的,较为流畅的并且一定要有字幕相信很多人也是会喜欢听的,因为听这些的感觉和那些经典的老歌是一样一样的,而且更加富有韵味ps 1、楼下说京剧太慢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京剧都慢(那些比较慢的通常是一个字要转好几个腔,这对于爱好者来说正是一种享受)例如《四郎探母 坐宫》这一段无论是铁镜公主还是杨四郎的唱段,都是巨快起码比《双节棍》的速度不慢关键是字字清晰,没有什么发音不清的情况出现背景:杨四郎告诉铁镜公主自己的身世,请求她放自己去见自己老娘一面从8分50秒开始
京剧《坐宫》李维康 耿其昌
/v_show/id_XOTIzMDYzOTI=
还有这段《一见娇儿泪满腮》背景:杨四郎见到了佘太君,佘太君向杨四郎诉说沙滩会上几个儿子是什么战死沙场的从1分钟开始
袁慧琴 李阳鸣 四郎探母 一见娇儿泪满腮
/v_show/id_XMzI5MDQwNjQ4.html
2、还有的说戏曲的剧情什么的都已经很清楚了没有什么新鲜感有种说法是:评书要听没听过的,戏曲要听听过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忘记了,相声里经常提到这句话) 听戏不是为了看剧情,是为了听唱腔之类的就行那些经典老歌,经典的乐曲一样虽然早就会唱了,甚至会弹奏了,还是愿意一遍遍的去听,去弹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并不是京剧本身落伍了,不好听什么的而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从第一眼,就对京剧有偏见所也不会去真正的尝试去听,去欣赏,更不要说喜爱了就像一个姑娘,如果第一眼就对一个小伙子有看法,这个小伙子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得到姑娘的心,即使做的再好,也不会被看到,看到也会被往坏的那方面想(如何区分小伙子追求姑娘是坚持不懈还是死皮赖脸:高富帅,就是坚持不懈,穷矬丑就是死皮赖脸)
首先,年轻人不喜欢京剧,中年人就喜欢么?老年人就喜欢么?天津,北京两个地方应该是京剧的窝子了,我的父亲爱听戏,但是也是听些折子戏,整本的很少有人听,60后那一辈人爱听戏的比例也就不到1/10,这个数据还要刨去广大女性。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京剧本身就不是一个能让大家都喜欢的艺术形式。爱听京剧的,往往是有闲的和有钱的,京剧的发展也源于此,老佛爷爱听,于是京剧由"花戏"逐渐向"雅戏"转变。听戏的门槛也不是很高,而受普通的观众欢迎的,往往还是有文有武的戏。热闹,是京剧的艺术特点。当初也是评剧的观众比京剧多……四大名旦绑在一块估计票也卖不过新凤霞…京剧在文革以后被救活,老生,青衣,花脸因为名家,因为唱段的原因被保护起来,很多的东西因为难登大雅之堂被阉割掉了,一个四肢不全的人又怎么能健健康康的活着?京剧在现阶段是一种很粗糙的艺术,整本戏看下来就发现,其可改变可雕琢的东西太多,唱段很精致,但表演则浅薄,武戏难度很高,但是整部下来,觉得那种表演则可有可无,,结果就是是一个平庸的作品的上有了几颗宝石,把宝石拿下来单独欣赏也无甚不可。前面一位知友这样说:"听过京剧大师谈京剧,听完仍然感觉京剧是属于土包子文化,没有深远的文化哲学内涵。强于技艺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需要有灵魂、有思想。京剧不可能因为它的演技而身居文化之林,它的外在、即它的技巧,只能依附于它的内容、依附于它所表达的思想,通过它的技巧来表达内容,更何况京剧的形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内容通常都是浅显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土包子文化,就是因为缺乏中心,华而不实,京剧本来就是流俗文化,大众茶余饭后取乐用的,和电视剧无异。"这位说得虽然很重,但是基本意思是这样了。其实艺术性也是历代京剧大家们所求的东西。但戏曲也是娱乐,而不能仅仅是艺术,全是精华那就离死不远了。古琴曲阳春白雪,后被胡琴,秦筝,琵琶所代;昆曲雅韵,结果从来都是小众欣赏。不接地气,是京剧现在最大的毛病,根都没了,花再好能开几天呢?唱段再好,没有整本的戏攒底,也就显得七零八乱了。命不长久,就不要枉谈发展了。当然,也不是说京剧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即使回到民间,他也不再是主流的艺术形式,同其他的戏曲一样,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而保留,作为小受众的欣赏。也或许像相声一样,能再度中兴。其次,戏曲曾是一种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方式,不过现在大家没有了那种需求,因为文化程度高了,见识广了,大家不再会被戏里所描述的世界所吸引了,反而觉得那里面的东西单调,它的情节不再让人心驰神往,人们从中获得的信息少了,只剩下干巴巴的唱腔了,于是唱腔在发展,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情节,艺术表现力就很差了……然后,是欣赏的环境问题,因为父亲爱听,所以某些唱段听几遍下来,觉得还是很好接受的,说不上多喜爱,但至少不会讨厌了,就像歌曲,有了这个流行的环境,往往才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当然也是时代在改变,这个不能强求,所以说京剧不再是主流的曲艺形式了。这点大家都说了不少。最后,以前唱戏,是因为成了角儿能大把赚钱,不成角儿,好歹也是谋生的手段。京剧演员还是要靠有钱人养着,现在敢养戏子的,也就只剩下政府了,也同样,旧社会在人家唱堂会,必定是人家让唱什么唱什么,现在也是孟广禄能唱什么:十二五,初开年…不同的是以前有气节的可以罢演,最多去卖包子,现在敢罢演,那就离死不远了。把他救活了,结果又不让它好好活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京剧的现状虽说不好,但也不是多么糟糕,大家大可不必为其担忧。听不听京剧也不是多么严肃的话题。喜好而已
京剧为什么没落是个好问题年轻人为什不欣赏传统戏曲是个坏问题
听不懂啊亲…不是一国的怎么交流啊
这样理解好了,有这么大概200部经典的电视剧,演了300年,还逼着你一遍遍看,想看别的没有,想改变一下艺术表现手法重拍一下,不行,道具改一下,不能,用上最新的舞美灯光,不合适,想加点新元素,说你糟蹋国粹……没有与时俱进的舞台和语言表现手法和技巧革新,没有主动改良甚至颠覆自己的决心,自以为完美无缺拒绝现代主流不断发展进化的审美观,京剧在现有水准下,根本无法恰当表现出我们现代人的故事和思想。除了反复演绎经典传统,似乎最后剩下的是各种戏说和改变历史了,狭窄的内容和视野,也许就注定了其小众和没落的结局了吧。ps1
从这个意义上讲,曾经革命样板戏倒是做到了 ^^ps2
为毛我想起马亲王的各种“历史纪实小说”了?谁有兴趣把亲王的小说改变成京剧,我倒是有兴趣看一眼撒!
我想重開一個問題叫「京劇如何入門」,然後把這個問題重定向過去。
为什么唐朝的大多数年轻人玩诗而不是汉赋?为什么宋朝的大多数年轻人玩词而不是唐诗?为什么元朝的大多数年轻人玩曲而不是宋词?为什么明朝的大多数年轻人玩小说而不是元曲?这个类比靠谱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平的全盛时代预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