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美国 欧盟 以及俄罗斯乌克兰地图三方在乌克兰利益问题上的博弈?

美国经济上怕欧盟、军事上怕俄罗斯、政治上担心中国。而最怕的是欧盟与俄罗斯走得太近,乌克兰事件给美找到了一石三鸟机会。这场独立与命运的大博弈正在进行,四国政治家各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图文编辑模式
08:24:30&)
912字(73439/49)
( 16:01:51)
( 20:28:08)
( 20:09:41)
210字(15/0)
( 17:38:58)
( 12:21:43)
126字(19/0)
( 22:08:29)
( 21:30:42)
( 21:30:04)
( 21:25:45)
( 16:13:06)
( 12:47:24)
( 12:26:20)
114字(30/0)
( 11:38:12)
( 11:32:20)
206字(15/1)
( 16:15:50)
( 09:53:16)
50字(15/0)
( 09:31:18)
( 07:08:52)
( 00:36:21)
( 00:31:38)
( 23:47:09)
( 23:17:41)
( 20:34:34)
( 19:43:10)
( 17:46:01)
( 17:42:17)
( 16:04:49)
( 14:42:23)
91字(12/1)
( 20:23:09)
( 14:34:15)
( 13:00:55)
( 12:32:25)
87字(13/5)
( 06:41:06)
( 10:57:07)
( 17:39:37)
( 16:23:20)
( 13:41:45)
( 12:23:13)
25字(22/0)
( 11:03:11)
( 20:15:09)
70字(15/0)
( 11:12:14)
( 11:46:47)
191字(5/0)
( 08:23:55)
12字(10/0)
( 12:23:34)
( 09:58:23)
10字(23/4)
( 10:51:59)
( 22:34:35)
( 20:23:32)
( 20:19:38)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在乌克兰问题俄罗斯和美国谁是赢家_百度知道
在乌克兰问题俄罗斯和美国谁是赢家
提问者采纳
但是他又不得不出兵,美国方面,乌克兰问题使日俄之间本来缓和的关系变得尴尬,围堵中国,谁受益了呢。中日之间,北约盟友的心,乌克兰方面,美总统夫人过几天就访问中国,俄罗斯现急需中国的支持?
中国,在对华苏35军售,安定欧盟。 中俄之间,美国国家战略是东移,俄罗斯方面,必然要给中国些利益,美方也不希望中国支持俄罗斯。中美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也是无可奈何,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问题使得美国正面对上俄罗斯,退也退不得,势必使俄罗斯经济上更依托中国?
二这三方没有得利的,所以近段时间日本会收敛很多,十个克里米亚也不如乌克兰利益大,乌克兰问题使得美不得不减缓战略东移的步伐,出兵克里米亚,但是也使乌克兰内部本来亲俄势力大受打击,美俄都不想战翰都夺感懿啡胡内争,
三,美国这时候也不想得罪中国,两个世界上军事最厉害的国家。而美欧制裁俄,旧政权被赶下台。
四,以及天然气合同上做了很大让步。
一,新政权搞得国家分裂。对于乌克兰得益吗,进更不行,为报复乌新政府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时俄国是赢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普京率政府高官视察克里米亚 美俄欧三方乌克兰博弈何去何从
12:10:39 |
编辑: 半夏
日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普京自13日起对克里米亚进行两天的工作访问,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普京在塞瓦斯托波尔与安全委员会常委举行了工作会议,期间讨论了有关安全保障的问题。 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就在普京再访塞瓦斯托波尔之前不久,黑海舰队刚刚获得了24亿美元的拨款。
高调访问:
俄政高层 齐聚克里米亚
普京还将在克里米亚会见俄国家杜马代表。克里姆林宫新闻局指出,会谈期间普京欲同议员们就国家生活迫切问题进行公开交谈,并对各政党工作予特别的关注。俄联邦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国家杜马各议会党团领导及各部部长将参加会议。俄塔社称,在此期间,几乎整个国家的领导层都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还表示,届时普京会发表长篇讲话,并同与会的政治活动家进行交谈。
对此,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发表声明指普京此次访问“不可接受”。他称,俄罗斯是“非法占领”克里米亚,“俄罗斯领导人前往克里米亚这一事实无法接受,这是乌克兰外交部明确的、唯一的立场”。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孙壮志表示,普京本次视察,既是给克里米亚打气,也是给乌克兰东部打气,是在向外界宣誓底线:俄罗斯不会妥协。
前景不明:
俄援助车驶近 乌方拒绝入境
由280辆卡车组成的俄罗斯人道主义援助车队13日继续驶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最快有望在当晚抵达乌克兰边境。但乌克兰13日再次表示,不会允许俄罗斯车队进入乌克兰境内。这支庞大的援助车队12日晨从莫斯科郊外启程,载有2000吨物资,包括谷物、糖、儿童食品、医疗用品、睡袋和发电设备等。
俄罗斯媒体报道,这支车队13日从俄罗斯城市沃罗涅日经过,这里距离靠近乌克兰边境的俄罗斯舍别基诺市约300公里。俄罗斯外交部此前表示,车队将经舍别基诺进入乌克兰。俄罗斯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沃罗涅日报道,车队目前平均时速60公里,有望在13日晚间抵达乌克兰边境。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2日说,俄罗斯已经与乌克兰达成协议,俄罗斯救援车队将接受乌克兰当局的检查,在乌克兰境内行驶时带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 乌克兰当局的代表。
但乌克兰当局13日却再次表示不会允许俄罗斯车队进入乌克兰,并指责俄罗斯派遣救援车队意在“挖苦”。乌克兰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在一场政府会议上说,“俄罗斯的挖苦没有底线。他们先是送来了坦克、‘冰雹’火箭炮……现在他们送来了水和盐。”乌克兰一直指责俄罗斯暗中向乌东部民间武装提供武器,但俄方予以坚决否认。
亚采纽克说,乌克兰政府已经收到西方伙伴国家提供的600万美元援助,乌克兰政府正向“所有被解放的地区”运送急需的物资。
乌克兰内务部长阿尔森·阿瓦科夫在社交网站个人主页上表示,不会允许俄罗斯援助车队进入乌克兰领土。路透社报道,目前尚不清楚,乌克兰是拒绝接受俄罗斯的救援物资,还是仅仅不允许俄罗斯车队入境。
强调反击:
“以援助为借口侵乌”指控
乌克兰12日表示,俄罗斯车队必须在乌克兰边境卸下物资,转移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名下的车辆上。欧盟表示,俄罗斯车队的物资必须经过检查。
乌克兰当局和西方国家一直反对俄罗斯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担心俄罗斯可能会借机“入侵乌克兰”。但俄罗斯表示,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在乌东部地区的冲突已经导致当地居民陷入困境,面临人道主义灾难。为此,俄罗斯决定提供救援。
俄罗斯外交部13日说,有关俄人道主义车队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的指控“荒谬”。俄外交部当天在其网站就澳大利亚官方人士“新的反俄攻击言论”发表评论说,澳官方人士最近几天发表毫无根据的声明,将乌克兰悲剧性事件,包括马航空难的责任横加到俄罗斯身上,这些声明是不可接受的。
77%美国民众认为 普京不把奥巴马“当回事”
美国一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77%的美国民众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把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回事”,74%的民众认为奥巴马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不够强硬”。
美国福克斯新闻台13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再次对奥巴马外交领域表现打出低分。53%的民众不满奥巴马处理外交事务的整体表现,仅有35%的民众表示满意。
在美俄关系方面,民调显示仅有16%的美国民众认为普京严肃认真对待奥巴马,高达77%的民众认为普京不把奥巴马“当回事”。74%的民众认为奥巴马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不够强硬,只有6%的民众认为奥巴马的态度“过于强硬”。88%的共和党选民、65%的民主党选民以及69%的独立选民认为奥巴马应该对俄罗斯“更强硬”。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冯绍雷:乌克兰危机的终结,还是新博弈的序幕?
字号:小中大
关键字&>>&
6月6日,诺曼底海边,,以及次日,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这两天目不暇接的握手与演说,究竟意味着乌克兰危机的暂告段落,还是标志着新一轮博弈的拉开序幕,值得做一番探究。
乌克兰&巧克力大王&波罗申科宣誓就任乌克兰新总统
乐观预期的迹象
5月28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就发布了本次大选的最后统计结果&&彼得&波罗申科获得54.7%的选票,仅以一轮投票就正式当选为乌克兰总统。这次,乌克兰多数老百姓的一个普遍选举逻辑是:既然第二轮选举中,也一定会是波罗申科当选,那么何不干脆一轮通过,省时省力。
波罗申科的顺利当选,包含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含义。
第一,波罗申科所获得的选票不光是来自乌克兰的中部、西部,而且也来自除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东部地区,包括哈尔科夫州(得票34%)、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44%)、以及敖德萨州(41%)等地,看来波罗申科在东部的得票还是一个不低的数额。主要对手季莫申科在竞选中落马,尽管,传说她要动员自由广场的激进派与波罗申科抗衡,但是她本人在大选后立即表示承认大选结果,并愿意与波罗申科合作。这初步表明:凭借波罗申科在大选过程中的表现,他还是有可能聚敛多数民意,成为把乌克兰引出危机的一位政治领导人。
第二,不光是西方各国,而且俄罗斯大体承认本次大选的合法性。在诺曼底,普京本人既与奥巴马、又和波罗申科&短暂的非正式交谈&之后,按照NBC的评论,虽然美俄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但是在一系列问题上美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至少表明,过去这一段双方互相敌视的对抗性冲突,终于有了峰回路转的可能。
第三,作为乌克兰新总统波罗申科的就职演说以承诺和平、停止冲突、访问东部的顿巴斯地区、赦免一切放下武器的东部居民、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下放中央政府权力到地方、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以及在国内反对腐败等一系列内政外交的表态作为开端,基本上表达出了各方相近似的意见。6月8日波罗申科进一步表态将会停止在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如果这一切能够得到落实,走出乌克兰危机也不是没有希望。
然而,人们关注的是波罗申科在就职演讲中严词声明的三项内容:一是重申乌克兰不会放弃克里米亚;二是再次强调乌克兰转向欧盟的不可逆转;三是坚称乌克兰的国家单一制结构不可更改。因此,对于有关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中长期趋势的种种&乐观预测&,眼下恐怕还难以立即得到验证。
克里米亚的&后遗症&
波罗申科关于克里米亚主权的声明,看上去振振有词&&他再次重申:&克里米亚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乌克兰的领土&,但局外人都十分清楚,覆水难收。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来自欧洲、甚或来自美国的一些官方人士在表达种种官方立场之后,不少人都会&非正式地&附上一句:&克里米亚问题应该是一个例外。&言下之意,此事应属&下不为例&之列。远非只要出手,事态即可改变。
但是,事态虽然不可更改,麻烦却还会不断。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军方对于波罗申科就职演说的反应,以观察家穆欣的判断:俄罗斯眼下宁可准备一个更为悲观的前景。按照俄军事专家尤里&涅卡乔夫中将的分析:波罗申科在就职演说上关于克里米亚的这番话表明,&要收回克里米亚,除了使用武力之外,别无可能;因此,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应该有能力应对所有会出现的可能性&。就在6月6日诺曼底纪念日的同一天,根据普京总统本人的命令,俄中央军区铁道兵部队提升预警状态。这一部队不只是承担着西伯利亚联邦地区冻土地带架设桥梁的工程,而且也负责大规模军事力量远程部署的先期工作。
更多类似的非常规性大规模调动准备,是为俄罗斯今年9月份举行的&东方-2014&军事演习而进行的。今年年初时,俄方参谋总长瓦连里&格拉西莫夫已经宣布了本次演习,但是鉴于当时乌克兰形势还较为平静,克里米亚也还在乌克兰版图之内,所以半年之后,俄军方表示:现在会做较多的调整。
6月7日当天,俄军方军事训练管理总局首长伊万&布瓦尔采夫中将宣布:计划中的演习&将会考虑具体的军事政治形势&,&将会极大程度上与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势相关联&。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爱德瓦&罗久科夫认为:俄罗斯实际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基辅已经宣布了报复计划,它有可能在保护国庇护下收回克里米亚半岛;而北约集中力量于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和黑海地区&。
而涅卡乔夫中将则进一步公开表示:&波罗申科排除了国家联邦制结构的可能性,意在消灭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进行反抗的民兵,这意味着基辅新政权所有和平计划如前一样,只是听来令人感到心寒。这说明,乌克兰国内战争还在继续,最近几天还在使用火炮和空军,因此结论只能是正在发生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涅卡乔夫中将透露:正在推进的&东方-2014&军事演习很可能在俄罗斯西部地区举行;&比如,可能会出现从远东、西伯利亚向俄罗斯的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东方-2014&军事演习不光是有东部军区、远程空军会参与,而且,将会有所有军兵种的投入&。
看来,围绕着克里米亚的风波还远远没有平息,至少俄罗斯军方还是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
可望而不可及的&面向欧洲&
有专家认为,波罗申科要求加入欧盟的愿望未必不够真诚,但是他打算单方面加快加入欧盟的步伐,却与实现目标相距甚远。
日前,乌克兰与欧盟已经签署关于&欧盟伙伴联系国&的&政治条款&。波罗申科提出,希望在6月27日之前与欧盟签署联系伙伴国的&经济条款&,稳住欧盟对乌克兰的经济支持。犹如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所云:波罗申科发表的演说&非常亲欧盟,可能比欧盟国家准备好能接受的更多&;但是,&当波罗申科说出联系国协议是乌克兰成为欧盟成员国的第一步时,我同我们的欧洲伙伴对此进行了讨论,大部分人并不这样认为,这很清楚&。(注:法新社基辅6月7日电)
法比尤斯这里所说的大多数欧盟国家并不赞同乌克兰加入欧盟,首先是指德国和法国等&老欧洲&国家,他们不光担心乌克兰的加入会过多刺激俄罗斯,也更担心欧盟现在的内部问题堆积如山,而发展水平和治理状况远不乐观的乌克兰的加入,势必引发更多麻烦,并且会大大减弱欧盟的决策能力。相比之下,欧盟的新成员诸如波兰等国,与乌克兰互为邻国,贸易关系密切,如果乌克兰能够入盟,那么无异于波兰本身的市场和经济能力得到大大扩张。再加上美国对于波兰的特殊影响力,因此,力挺乌克兰入盟就自然成为波兰的国策。
但是,至少目前情况下,乌克兰入盟的问题还得由&老欧洲&的多数成员国来加以定夺。
就欧盟而言,更为紧迫的问题是乌克兰大选之后的俄罗斯、欧盟与乌克兰的能源关系问题。虽然欧盟已经帮助乌克兰向俄罗斯支付了7.8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这尚且只是整个欠款的一小部分。同时,连续四次三边能源对话,还远没有解决关键的天然气价格问题,第五次会谈迫在眉睫。在这一问题上,欧盟仍不得不更多承受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在地区事务上,无论是将于6月26日举行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六边会谈,还是6月初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经过国内大选的重新当选,显然在这样一些重要议程方面,欧盟还只能与俄罗斯打交道,完全还没有乌克兰可以参与的空间。
乌克兰危机以来,一个有所变化的趋势乃是欧盟国家对于&东部伙伴计划&的反思,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对于排他式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有所重新认识,而学界和舆论比官方立场更进一步,经常可以看到的是,法德两国的民意表现出对于乌克兰冲突的态度更为中立。
同样,纵观近十多年来乌克兰民意对于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三方的态度,也可见乌克兰在这一组三边关系中的确是难做决断。根据乌克兰智库Razumkov Center的民调资料,2002年时,愿意以欧盟作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民意比例是31.4%,愿意以美国为主要选择的比例为4%,愿意以俄罗斯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为31.6%;到了2012年11月,也即欧盟发动对乌克兰的&东部伙伴计划&的前夕,愿意以欧盟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上升为40.8%,愿意以美国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下降为1.2%,而愿意以俄罗斯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依然高居35.5%。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沧桑变迁,除了对于美国的偏好有所减弱,对欧、对俄的民意偏好虽时有起伏之外,并没有改变乌克兰民意对于欧盟与俄罗斯态度的基本定势。
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若要单方面、大幅度、排他性地靠拢欧盟,即使在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也不见得是一个非常稳定可靠的战略选择。
乌克兰联邦制的僵局
最令人关注而又扑簌迷离的,乃是关于乌克兰联邦制的话题。
多年以来,联邦制的问题一直是乌克兰国内政治中的一个争议性话题,当下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武装分离状态,则又大大推进了联邦制付诸现实的可能性。而长期以来,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国内政体的联邦化寄予厚望,以期通过联邦制的安排,使得乌克兰国内高度分殊的地方利益,能够分别与东西两边相邻的俄罗斯与欧盟的市场同时接轨,使得俄罗斯不至于因为乌克兰的向西倾斜,而受到太多伤害。即使是2月22日政变上台的图尔奇诺夫和亚采纽克也没有完全拒绝联邦制的主张,也只是对此表示暂时搁置而已。
但是,6月7日波罗申科在总统就职演说时却明确表示,&乌克兰没有联邦制的土壤&,看来他是斩钉截铁地回绝了无论是国内、还是俄罗斯的这一诉求。
如果按照曾经讨论过的乌克兰联邦制的要求,其一,国内地方长官需要进行直选,而不是中央政府或总统任命;其二,地方拥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支配权力;其三,由各地方自行确立俄语是否作为第二语言;其四,在发展对外经济联系方面,地方也拥有较大的决策自主权。
按照俄罗斯专家先前的估计,对于乌克兰新政权来说,有理由来推进非中央集权制的联邦制改革。首先,是因为乌克兰需要真正对于地方权力进行事实上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地区的政治和财政监督。因为在这些关键性地区,大权已经落到了经济寡头、地方商业帝国集团的手中。2014年2月,当时已被任命为第聂伯尔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州长、本人也是乌克兰巨富的科洛莫伊斯基,曾经提出了一个地方分权计划。他建议由乌克兰一批最富有的寡头分掌地方权力,比如由首富瑞纳特.艾哈迈托夫掌管顿涅茨克州,维克多&平丘克掌管扎坡罗什州,谢尔盖&塔鲁塔掌管卢甘斯克州,瓦季姆&诺文斯基掌管克里米亚自治州,诸如此类。这样一来,实际上每一个寡头便分别在这些具有工业优势的地方拥有了一块自己的&封建领地&。这样一个局面一旦形成,任何政治财政权力的重新分配都是不可能的了,而只能是处于&新领主们&的掌控之下。因此,客观地说,需要有真正的联邦体制来对这样的&封建割据&趋势进行遏制。(亚力山大&卡拉瓦耶夫:&作为软性联邦制的乌克兰非中央集权化&,日,俄文版载于www.politcom.ru)
俄罗斯专家认为,作为总统的波罗申科本人也是乌克兰排行第七的富豪,不必实行联邦制,就已经在东西部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他除了掌管军队和强力部门,还可以通过克利奇科掌管首都。有人认为,与其通过实行联邦制来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力,并且听任地方出现不可控制的民选局面,还不如通过寡头之间的利益交换和协调来实现政治平衡。所以,就当下而言,未必联邦制最能切合于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考量。这就是为何波罗申科拒绝非中央集权化的联邦制改革的原因所在。(&A Federal Model for Ukraine&,《Moscow Time》the No, 5340. March 31, 2014, Page 11, Moscow)
对于乌克兰是否推行非中央集权化的联邦制改革,倒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提供了一个相当直率的评论。他在乌克兰政局最为动荡的4月13日,曾通过伊塔尔-塔斯社发表了一篇谈话。在他看来:&联邦制会毁掉乌克兰整个国家&。他说:&如果你想保留乌克兰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如果你想看到乌克兰作为一个内部统一的强大国家,那么我们就不该推进联邦制。因为联邦制会在将来分裂国家,会最终破坏乌克兰整个国家&。他说:&我甚至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我是坚决地反对联邦制,因为我主张单一制的统一的乌克兰。&在卢卡申科看来,没有什么比迫使乌克兰推行联邦制更危险的事了。他一再强调:&这无论对乌克兰、俄罗斯以及西方都极具危险。乌克兰人将永远不会走这一条路,永远也不!&(Ukraine&s federalization will split and destroy the Ukraine state--L ITAR-TASS Daily April 13, 2014, Moscow, Russia)
乌克兰联邦制问题上两派意见的僵局,非常可能成为引发未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冲突的一个新空间。
短暂间歇与长期抗争的波状态势会难以避免
直到乌克兰5月25日总统大选的前夕,俄罗斯方面还是干脆利落地表明了妥协与合作的愿望。不光是冲突态势久拖不决对于俄罗斯经济会有大碍,而且俄国的民意也日显疲惫。同时,正在摆脱金融危机过程中的欧美方面又何尝不是急于找台阶而下,免受拖累。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委员会现任主席的菲奥多&卢基扬诺夫在乌克兰大选一周之后,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以下意见:
第一,5月25日的大选为未来的政治对话作了重要铺设,虽然合法性还有问题,但俄罗斯愿意接受。第二,这场独立广场运动以原先政治系统的崩溃,以及领土的丢失为代价,并没有出现任何新的政治领袖,也没有出现任何政治精英。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被颠覆,但原先的寡头却照样存活。第三,乌克兰东部地区是不能够被轻视的,基辅必须寻找合适的方式与之对话,并重组他们的权力与利益。第四,目前的基辅和顿涅茨克都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波罗申科需要与过渡政府划清界限,停止&反恐斗争&;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分裂口号也无法维持更久。第五,乌克兰的选民,在失去150万克里米亚选民之后,依然面向西方,这是俄罗斯无法更改的事实,但是如果乌克兰政治系统重蹈覆辙,则必定动乱不已。第六,俄罗斯显然并不准备对东部地区的局势承担道义和物质责任;没有莫斯科的支持,东部地区的造反难以持久。第七,乌克兰的外部必须是有保障的中立化,同时东南部有必要转化成建设性的亲俄力量,成为在乌克兰政治结构中有影响力的角色。第八,在所有相关方的参与之下,推进乌克兰内部的非中央集权化,没有俄罗斯与欧盟的合作,不可能有任何的结果,因此俄罗斯要成为相关协议中的主要一方。第九,按照1995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丹顿协议&解决乌克兰国内政治构架。第十,莫斯科应当向欧美提供认真研究过的方案,西方也应该相应地接受妥协、实行和解。
从卢基扬诺夫的短文一向被视为是官方立场诠释者的经验角度,大体上,可以认为:前述的俄罗斯军方立场乃是对于最坏方案的应对底线,而卢基扬诺夫的观点则是一个富于建设性的妥协方案。俄罗斯的官方立场基本上会在上述区间的两端之间摆动。
关键还在于美国的态度。
从看来,美国要当100年的世界领袖,但更多地是怂恿盟国上前线打斗;美国大大提高了军事干预的门槛,但是会保留单边动武的最后权力;美国动武的标准是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是否受到威胁,但是却又把国际法作为实施外交的基础。乌克兰事件就成为奥巴马上述互相矛盾的外交原则的试验地。
一个不太美妙的征兆是,美国外交不但继续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牵制,而且急于表明强硬立场的奥巴马,还是非常有可能重新卷入乌克兰危机的漩涡。从最近以来美国访问波兰、力挺波罗的海国家、包括给予乌克兰坚决支持的姿态来看,显然,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冲突过程的风险程度。
笔者的判断是,短时期缓解和长时间抗争这两种趋势的互相交替,有可能是新一阶段乌克兰事件的基本面貌。但愿理智能克服盲动,而智慧能超越迄今仍存的愚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张苗凤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11月11日,《三体》第一部的英文版在美国面世。
&&最热新闻&&
&&最热评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金灿荣:乌克兰危机中的各方博弈及中国立场
金灿荣:乌克兰危机中的各方博弈及中国立场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市代表签署条约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条约,克里米亚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随着俄罗斯出兵、安理会表决和克里米亚公投决定独立入俄,乌克兰危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普京及其快速的决断,使得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两大主角——俄罗斯和西方——之间进行的微妙博弈态势出现了一边倒失衡。3月18日以前双方“剑拔弩张”,但是到3月18日未见硝烟,普京不费一枪一弹已使得克里米亚重返俄罗斯。在这种状况下,西方与普京博弈的最大重心已经偏斜,对抗仿佛一瞬间失去方向。西方将要被迫选择是强硬制裁还是妥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所秉持的审慎、中立立场和所坚持的和平、谈判原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也是正确的,是目前综合各方考虑后的最佳选择。
从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习近平主席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沟通;同时,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在多个场合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核心立场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中国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次,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事出有因、形势复杂,各方应冷静克制才能加以妥善应对;最后,中国希望以和平谈判而非暴力对抗的方式使该问题得以最终解决,这也是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一贯原则主张。
笔者认为,上述立场全面反映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和自身战略利益。一方面,中国由于面临台湾、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因而无法全然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公开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因为这将导致乌克兰的分裂。另一方面,中国对俄罗斯的关切表示出了理解和同情,因为乌克兰毕竟在文化上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现实联系。正如基辛格近来所言,“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绝对不是简单的另一个国家。俄罗斯历史的开端是所谓的基辅罗斯公国,那里是俄罗斯宗教的发祥地。乌克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是俄罗斯领土。”历史地看,乌克兰在地缘上也是俄罗斯西部的最后屏障,失去乌克兰将使俄政局不稳。最后,俄乌间的经济相互依赖也十分显著: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的“粮仓”和“兵工厂”。
要理解中方的立场,仅仅视其为对自身战略利益的反映还不够。有识之士应该想起,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年初接受赫芬顿邮报记者专访的时候曾经表态:崛起中的中国将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以往强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笔者认为中国和平崛起,不但不会称霸,而且会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平衡其他世界大国的修昔底德式冲突。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这种态度就在客观上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战略起到了缓解作用。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近年来,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实力有所恢复,在国际政治领域也展现出一定的主动态势。俄罗斯虽然称不上新兴大国,但是可以看作一个修昔底德意义上的大国又回来了。与欧美大国之间难免延续传统的利益冲突。
目前,俄罗斯和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中有着各自的战略和战术:莫斯科通过“三管齐下”的方式,在乌克兰问题上有着最大的发言权,这主要体现为如下三点:第一,俄罗斯鼓励并允许克里米亚进行独立公投和申请入俄,从而对西方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第二,俄方还通过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势力极力加强自身在乌的影响力;第三,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俄军出兵乌克兰,莫斯科开始运用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地缘优势对西方形成某种“威慑”。笔者认为,俄罗斯将借此同时实现以下三大战略目标:一是对克里米亚形成“实际控制”,使其与俄罗斯保持某种特殊关系;二是推动东西乌克兰组建联合政府,以使东部政治力量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三是力促乌克兰在外交上保持中立,至少防止其加入北约。而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将给以之前纷乱不休的乌克兰以足够的警示。
角斗的另一边,就西方的战略选择来讲,美欧意图通过经济和外交等多种制裁迫使俄罗斯软化立场,以实现建立一个法律上独立统一、并且事实上亲西方的乌克兰。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妥协的结果是西方获得了上述“面子”上的利益,而俄罗斯则得到了“里子”,即实际好处。笔者认为,这一前景的可能性较大。
而,如果俄罗斯与西方未能达成真正妥协,则有可能爆发“新冷战”,国际战略格局也将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对美国来说,与俄罗斯的对抗将使回归亚洲的大战略布局被打破。众所周知,随着华盛顿近年来将其主要战略资源投放到亚太地区,回归亚洲的战略成效已经初现;然而,如果美俄之间爆发“新冷战”,美国将被迫进行“两线作战”,从而彻底改写当前的地缘政治版图。对俄罗斯来说,莫斯科在短期内并不担心来自西方的地缘、经济和外交压力。在地缘上,俄罗斯在东欧具有显著的军事优势和战略影响力。在经济上,美欧除了通过冻结俄金融资产外并不能真正打击俄罗斯经济,这一方面是由于美俄贸易规模很小,2013年只有区区不足300亿美元,而且较前一年大幅下降30%之多;另一方面则因为在俄欧贸易中,欧盟对俄能源的需求几乎是刚性的,因而几乎没有进行贸易制裁的空间;在上述情况下,西方对莫斯科的经济制裁只能流于“空洞化”。在外交上,尽管美国可以通过将俄罗斯从八国集团中踢除而使之孤立于发达国家,但俄罗斯手中同样握有使西方外交制裁无效的筹码,例如通过帮助伊朗新建核电站而挑动西方的神经。在笔者看来,俄罗斯巨人目前在战术层面上占据了上风,是乌克兰危机中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力量;然而从长远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均为输家,恰如修昔底德笔下两败俱伤的希腊霸权国家。而且俄罗斯的战略和经济损失更大,因为一旦爆发长期的冷战,与西方世界实力悬殊的莫斯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地缘、经济和外交环境,从而使普京实现“强国梦”的希望更为渺茫。这也是普京一直以来在乌克兰问题上“引而不发”的主要原因。
该著作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俄、欧、美如果想要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固然需要自身的克制,更需要借鉴中国的政治智慧。乌克兰危机从表面看与中国虽无直接联系,但却对后者有着十分微妙的战略影响。在经济上,由于该国位于欧洲且经济规模很小,因而其局势动荡对中国经济几无影响。例如,北京与基辅间长期以来没有直达航班的事实即说明中乌双边贸易十分有限;不过既然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来源,所以也应该会想到乌克兰局势的动荡会给中乌间正常的军品贸易带来一定冲击,特别是在亲西方的政治势力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战略上,如果美俄之间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妥协,那么美国既定的回归亚太战略就不会受到影响,中美战略博弈就将继续,而俄罗斯在避免了“新冷战”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在中、西方之间保持平衡。
不过在笔者看来,即便美俄能够避免正面对抗,它们的相互信任也会因此严重受损。当然,如果出现相反情形,即美俄陷入某种程度的冷战状态,那么美国回归亚洲的战略将会面临掣肘、俄罗斯也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应对来自西方的战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会获得一定的战略灵活度。
总之,当前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博弈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总体方针则可以概括为“对莫斯科持同情式理解的中立立场”。笔者认为,由于乌克兰事态的发展与中国并无直接关联,因而北京的审慎选择是综合权衡道义原则和现实利益之后的最佳结果。
(第一作者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第二作者王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我的更多文章:
( 12:44:42)( 07:49:45)( 07:44:15)( 07:41:34)( 04:00:37)( 03:30:16)( 02:54:54)( 00:03:21)( 23:40:59)( 22:49:2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