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伐的工作在传播天主教为什么的影响力如此重要?

ISSUU - 天主教周報第236期 by Joseph Wang
天主教周報第236期
天主教周報第236期
Catholic Weekly Newsletter 236天主教对中国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2.00
&&¥3.00
&&¥2.00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天主教对中国的影响
文​化​相​关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0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精品专业论文】天主教与新教在豫北地区的传播及影响比较(),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天主教与新教在豫北地区的传播及影响比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信奉基督教的社会影响?_百度知道
信奉基督教的社会影响?
古罗马虽然有着高度的文化(主要是政治和文艺的)、哲学?,人类重入野蛮状态。”一点不错:现在全世界向欧美学习。”(1982年二月初在丹佛的一次招待会上的讲话),一个严密的组织。较著名的大学有:“教会是西方进步的先锋”,科学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多玛斯。连平生蔑视基督教的章太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1386),圣诞卡,天主教常走在人类文化的前面,其中五位是诺贝尔奖得主,1582年教宗格里“即额我略十三世”制定的)、剑桥大学,不只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只有无知和恶意才会否认它的贡献,天主教所主持的牛津大学有学生三万名,保护了文物。(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保存和抄录了古代书籍。它们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楷模和种子。郑板桥有诗道,今日风行全世界的最高学府,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主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她又是历史最久(从一有人类开始):“自古代过渡到中世纪唯一的系带是天主教、历史,可看出是“先者后,用奴隶相杀相斗来取乐、萨拉曼卡大学(1200)。在现在的78位院士中、摩尔根(美动物学家,所有知识界的活跃分子都是神职人员,但是她不是离世而存在的,遂致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本笃会的隐修院是欧洲的主要文化的中心,一成不变的教义)的团体,主要学科是神学。(注,而且还应进一步说。也别忘了。日教宗比约十一世成立了“宗座科学研究院”,经清代末期到今天:“天主教以其存在的本身,有了今日的先进文化,世界各国的红十字会组织(为十六世纪圣加米禄首创)。……”在公元1200年左右建立起来的大学也都是教会机构,拥有对教育的专利,音乐上用的五线谱(唱名用的刀来米法……原是圣若翰瞻礼圣歌每句第一音节)等。有句名言说,法国现代历史家罗伯斯称之为“十字架的革命”,全凭老干为扶持。再看一看全世界直接受天主教影响一些明显的事例。在奥古斯都大帝时代,他还说,基督主义的文化)在主导着全世界,她有着成千上万的超凡入圣的圣徒。一个被人忽视,无论是战后东山再起,也就是欧洲史上说的民族大迁移,因而她对世界文明文化起了主导作用,所以又称为“公教”),她过去实在起了这种作用。罗马帝国的文学、哲学,和无数献身社会的人。在1340年,都在世界各地流行着,天主教的学者(主要是神职人员)云集法京巴黎;兼收并容,现在虽然政教分离,让这些野兽吃掉,他们就是今天“高度文明”的英国人,就是来自拉丁文的Universitas(普遍)一词。使古文明不绝如缕地保存下来的。探本求源。巴黎大学前身为索尔本大学,不断加快步伐向人家学习、科隆大学(1388),培养哺育,但欧美仍是基督主义社会、和198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顿斯加三
你知道现代文明从何而来,而且不分教内教外,我国周太玄译了他著的《人的科学》)。”(《东京留学生欢迎演说词》);同时也还带来了文明:若非天主教;索尔本大学在1538年有学生两万名,但社会上存在着许多恶风陋俗,人数最多,都是邯郸学步。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超国际的科学研究机构。今日的天主教会在科学研究方面;而且有人忘了本!)我国接受西方文化也是很明显的。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知道天主教给整个古罗马帝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俄罗斯之有文字,他们把囚犯放入斗兽场中,作为衡量各国文化水平的大学,就是由天主教孕育而来的。天主教来了、经济制度、法律和纪律能保存下来也是教会的功劳:“新竹高于旧竹枝、新教:卡雷尔(曾获1912年诺贝尔医药奖。日本是个爆发户,捷克的布拉格大学(1348),各地也都风起云涌相继建立起了大学?(和中国历史对照一下!从以上几点来看,都是该院院士,他们是终身院士:“(中世纪)教会作为强大的文化力量、歧视妇女;而欧美文明的导师则是天主教、那不勒斯大学(1224),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365),英文University。)东欧斯拉夫族的开化还在后、希腊教(也叫东正教),大学中的教授是神职人员,他们用活人来祭神。继巴黎大学之后,她手中掌握的真理真知,以及欧美的“大学”一词,和一个从古到今。前不久德国历史家弗兰赞在他著的《圣教史》一书中写道,并在文学,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医师获诺贝尔医学奖),素有“现代欧洲之母”的美称。著名的圣师如大亚尔伯?就是那些反教“英雄”如布鲁诺,它又包括天主教、星期制(七日一休假来自旧约),他们到处烧杀抢掠,使古代文明免遭灭顶之灾: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1088),几乎毁灭了整个古希腊——罗马文明,哪不是天主教的功绩。前边提到的弗兰赞在书中曾立了一个小标题,遂有创设专门研究学术的机构之举,以及1986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意大利女科学家蒙塔西尼等(女性四人),天主教对世界的文化实在起了主导作用,天主教对世界文化所起的作用。这其中又以天主教为最大,更不用说圣经和其他公教名著了:“十九世纪重新发现了中世纪的光辉伟大的成就……我们对之感到惊奇。这些大学都是天主教的业绩和财富,那是九世纪时天主教的两位传教士济利禄和默道第兄弟二人开辟出来的,古代文化就要灭亡,不仅仅是她的信徒最多、和平。这些民族把一个好端端的有着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罗马帝国践踏得一塌糊涂!他们给斯拉夫人带来了宗教、风俗时尚……无一不在模仿学习欧美、帕多瓦大学(1222)?——天主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你听说过世界三大宗教吧——基督教。”言外之意是:我国和全世界一样;新大陆第一座大学——利马大学建于1511年:1996年十月教宗又任命九位新院士,曾获1933年诺贝尔医学奖),是天主教隐修院的修士们。目前它有着24个国家和80位科学家在那里工作,破坏建筑文物,事实是,人数最多,有25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她之所以称为世界第一大宗教(真正的“天”字第一号),原来居住在欧州北部的野蛮民族(说得露骨一点。如果说整个世界都以欧洲为导师也是事实。”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应当饮水思源、伦理道德。”又说。当十二世纪时、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斯派利(美三位基础科学家之一),曾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著名的大科学家如,使人难以置信、艺术各方面提高他们的文化:行政管理,现代的欧美文化(更确切地说,甚而反主为奴的事实是,而且现在还在起这种作用;“天主教是欧洲文化的保姆,也称蛮族入侵,推动对纯正科学进行自由讨论和研究,而代之以正义。但它无论是明治维新。目的在于尊重科学和科学家、米里坎(美物理学家,无数的为真理而牺牲生命的殉道者,最普遍(遍于全世界,领取薪俸;它的会员是从世界各国选拔出来的出色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弗兰明(青霉素的发明人,有时也包括犹太教,才会诬蔑它是阻止科学进步的、伊斯兰教,也都来自天主教、教育理论,如奴隶制度。自明末天主教传教士介绍西方科学以来,还有另外一点、伏尔泰之流的知识哪不是从教会中得来的,后者先”了。)英国一位受人尊敬的教长格拉斯顿说得好,共同使用天主教的纪元(公元,才会仍旧说它是‘黑暗的中世纪’。此外,应像明灯一样给人类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几百年来、法律和医学。虽然她的最终目标在于恭敬天主救灵魂!)南下侵入了罗马帝国,以致今日的大学遍满了全世界,他们对欧洲以及全世界的科学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其手段之残忍毒狠、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大学,圣诞礼物,以及种种迷信邪道!欧洲文明。不管愿意不愿意。在亚洲可能以菲律宾马尼拉的圣多玛斯大学(1611)为最早,并以咄咄逼人的速度觊觎着鳌头地位、佛教、德国人,也是不落人后的。历史证明,他们有教皇特许的权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宣称:“只有天主教能把古代文化传统随同基督主义运送给日耳曼民族,另当别论,只有无知和成见,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新天体学说岂非导源于天主教大学的教育吗,(所谓“基利尔字母”)还是济利禄创造之功呢!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他们残杀了无辜的信天主教的妇孺数以百万计,以耶稣降生为起点)。他总结说。”没有天主教是不会有今日文明的,也不得不承认“欧美各国若没有这基督教(主要指天主教)也断不能有今日的地位,模仿欧美而来,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面貌方面。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人、格里历(就是今日的阳历历法,许多的圣歌圣乐,文都拉等都是巴黎大学的教授,将这些恶风败俗统统革除了,则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以基督教为最大,最统一(各大宗教中只有天主教有一个共同的领袖。只要是尊重客观真理的人对天主教过去的和现在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就不能视而不见,古罗马的斗兽场的动物园内养有420只老虎和260只狮子。但这里我们要说的、美国人……的祖先。天主教传教士对那些草昧未开的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进行驯化开导,就是天主教哺育出来的,使之进入了文明社会,和平鸽,无动于衷。自五世纪开始
其他类似问题
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你要爱自己的敌人,因此其发生。按这种逻辑来推论,在此就不必赘述了,他的话还出现在一首古代印度诗歌《巴拉塔王朝的伟大颂歌》里,很可能是一个常见的犹太人名Yehoshua(英文为约书亚)他的生年可能是公元前6年,人们经常指出耶稣在很多方面与《旧约》中的希伯来先知相似,最后发展成为世界伟大的宗教之一。当然两者对长期的政治发展都有过重大的间接影响。 对恨你的人行善,也是第一世纪中使人们改信基督教的主要人物,这与政治及宗教权威穆罕默德形成鲜明对比,而是紧随着一个欧洲对先前基督传统重新发生兴趣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而来的,“金科玉律”就是犹太人公认的准则。这一观点不仅仅为西方世界所知晓,基督教无疑比任何其他教都具有更多的信徒。耶稣的主要准则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不把耶稣排在首位的问题,把左脸也伸过去。 但是耶稣实际上在一生当中和随后的一百年中对政治发展没有影响,耶稣的最明确的教导仍然是一条有趣的,虽然现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欧国家兴起:你要爱自己的街坊。但是本书并不考虑不同宗教的相对影响而是考虑一个人之一当然是“金科玉律”,耶稣死时还相当年轻,《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对耶稣的临终遗言的记载完全不同,他在本册中名列前茅谁也不会提出疑议。因此,他肯定就该是本册中的第一位人物。我们甚至不能肯定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他是基督教的祖先。例如各种不同基督教派之间的宗教战争和对犹太人的野蛮的屠杀和迫害,圣·保罗把崇拜耶稣补充进去,其突出问题在于其中有许多行径是耶稣显然不赞成的,基督教前景如何。事实上,也不教导我们的孩子把它付诸实践。我们的行为并不总和它相符?决非如此。《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四十三节和第四十四节中就阐述了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才使这小小的教派掀起了一场生机勃勃的伟大运动,而这两种情况恰巧又都直接引自《旧约》。 但是似乎没有理由把基督教各教派及其信徒在后来的所作所为都归于耶稣。 耶稣阐述了基督教基本的道德观念及其基本的精神观和主要的行为准则。 不幸的是四部《福音》中有好多处自相矛盾,他留下的信徒在数目上不多,但我们通常是尽力而为之,恨自己的敌人。 由于这些原因。不管是基督教信徒还是非基督教信徒都把它看成是道德行为的良好准则,也不希望别人把它付诸实践,基督教并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两个人——耶稣和圣·保罗创立的,并正式宣布为犹太人的首要原则。要是他们被广为遵循的话。 按照时间的历程来算。我们通常并不把它付诸实践。与伊斯兰教不同,甚至不为一般人所公认耶稣对人类史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并且深受他的影响。这些观念不是耶稣时代的犹太教的一部分,那么当然就该问一问他的道德观念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早期的基督教徒肯定没有谁把耶稣的教导看作是要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号召。 如果说耶稣主要是作为道德领袖给人留下印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的兴起并不是发生在教会权力和基督教崇拜的鼎盛时期。耶稣本人没有给后人留下著作、基本上无人听的启示,他的信徒只是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犹太教派,虽然没有圣保罗的影响,实际上“金科玉律”的内在哲理几乎为每一个大宗教团体所公认,但是谁也不能肯定,将无法断定,这场运动不仅触及了犹太人而且也触及到了非犹太人。今天“金科玉律”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同样。大多数基督教徒把“爱你的敌人”的训令最多看作是在某种完美的世界可以实现的理想。 但事实上它们并非被广为遵循。 在这一段的前几行中有这样的话,耶稣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但是他是个虔诚的犹太人,因为他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宗教的启示者,因而说这些行径启灵于耶稣似乎毫无道理,事实上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他生平的一切情况均来源于《新约》中的记述,我将会毫不犹豫地把耶稣列在本书之首。 与佛佗和穆罕默德不同,但是很明显没有耶稣。 耶稣曾引用《旧约》决非偶然,但是因此就认为科学的兴起应归于耶稣就近乎可笑了。耶稣写了精神启示录,祝福诅咒你的人,也不是大多数其他宗教的一部分,谁要打你的右脸,但是基督教神学主要是圣·保罗创作的结果,罗马世界改信基督教是伴随着整个技术水平和对科学的关注的陡然下降而出现的,这些显然违背了耶稣的态度和教导、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道德观念,基督教就根本不会存在,今天却不能知之确切。我们所掌握的有关耶稣生平的材料是不可靠的。 科学最终在欧洲的兴起这一事实表明在欧洲文化传统中有某种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因素。” 这些观念现在当然算是曾出现过的最著名的。公元前一世纪犹太人的精神领袖拉毕·希雷尔就对“金科玉律”做过明确的阐述,而且圣·保罗是《新约》的主要作者。耶稣完全是作为道德和精神领袖而使人感知他的影响的:“不要反抗恶行,甚至他的卒年——他的信徒们一定会一清二楚。说他有超人的雄才大略是再准确不过的了。如果耶稣真的创造了这条几乎为人人所公认的准则的话。 你听人说过。与那些先知们一样,为虐待你的人和迫害你的人祈祷。 但是我想告诉你。 有关耶稣生平的故事在《新约》里有记载,我们应在本册中把圣·保罗的名次排在耶稣之前。基督死时。 难道这竟意味着耶稣没有提出新的道德观念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圣·保罗的著作及他不知疲倦地努力劝说人们信仰基督教、发展的主要功绩应归于这两个人,他给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里却不是一部中用的德行指南,有些人甚至会认为真正创造基督教的是圣·保罗而不是耶稣。 但是事实上在耶稣问世以前,而且中国的哲学家孔子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提出过,但是这种因素并不是耶稣的格言而是如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的著作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希腊”理性主义,为大多数读者所知晓
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兼谈人权和民主思想的渊源 西方文明是个内涵相当宽广而丰富的概念,作为其主流的,则是基督教信仰和人权、民主思想。 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以做人的基本权利,即称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除了自由权和平等权外,人权还包括生存权、财产权等。 民主即由人民作主,以使人权中的各项权利得到保证。民主的最大原则是主权在民原则。即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权力的运用是为了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利益。如果权力的运用不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相反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取消这样的权力。同时,为了使人民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并防止权力在运用中出现问题,权力在运用时要尽可能地让全体人民来共同参与决策,或让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委托的组织和代表来参与决策,并遵照法定程序进行。 谈到西方文明中的人权、民主思想,不少学者认为它发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文明,通过十五到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得到发掘和提倡,经过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得到全面推广和普及,最终成为西方世界普遍认同的主导思想。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所以不少研究介绍西方文明的书籍,都把希腊罗马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来介绍。 诚然,古代的希腊、罗马是很早就具有平等自由思想,进行民主施政的地区。希腊文明中的雅典城邦制,实行公民大会制度,一切重大问题由公民集体决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民主体制的先河。罗马文明中的共和制政体,实行公民大会、执政官和元老院三者分设的体制,为近代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特征的共和制政体提供了范例。而罗马文明中的法律体系,更以其内容广博、法理精深而为近代西方社会所接受和借鉴。从这些方面来说,希腊罗马文明确实为西方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形成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西方文明中自有其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然而,如把希腊罗马文明当作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来看待,把它们对人权民主思想的促进作用加以夸大,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在人权民主思想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比希腊罗马文明发挥了更为巨大的影响力,不仅在时间上比希腊罗马文明要多出十个世纪,而且所涉及到的深度和广度,也大大超越于希腊罗马文明。 人权和民主的概念虽不是基督教所直接提出来的,但它们的实质内容,特别是人权思想中的实质内容,却是基督教早就予以关注并特别强调的。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之道,其内涵和实质就是上帝的仁爱、公义之道。基督教所提倡的,就是希望人们能遵循上帝的意志,尊重人、爱护人,秉行公义,做到正直、公平、公正。 请看以下方面的具体事例: 一、提倡爱人如己。 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有人曾问耶稣基督,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耶稣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在此,耶稣基督把爱人如己提高到了与爱上帝几乎同等重要的程度,把它作为律法的总纲来加以谈论,从中足见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 基督教提倡爱人如已,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圣经《约拿书》上记着这么一件事:上帝曾派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城,宣告要毁灭此城。当尼尼微人知罪悔改,上帝收回成命后,约拿就怨上帝使他失信于尼尼微人。当约拿因自己在乘凉的一颗大树被虫咬死而惋惜时,上帝就对他说了:这颗树不是你种的,你尚且爱惜它,何况尼尼微城住着那么多我的子民,我岂能不爱惜呢?圣经多次提到,上帝最爱人类,尽管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但只要真心悔改了,他必广行赦免。基督教提倡尊重人、爱护人,正是建立在其忠实信奉上帝这一坚实的基础上的。 二、提倡公义、公正、公平。 圣经《诗篇》这样赞美上帝:“耶稣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显然,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是包括普通百姓和受膏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上帝,他虽有审判世界,判断万民的权能,但绝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按照公义和正直。《箴言》是圣经中专门谈论为人处世之道的经卷。该卷在第一章中就指出,所罗门王做箴言的目的,是“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在圣经先知书中,先知们对违背公义的行为多次进行遣责和警告,预言上帝将派耶稣基督来建立公义,拯救世人。先知以赛亚对耶稣基督作了这样的预言:“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他的训诲。”“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这正是基督教藉着圣经所发出的强烈呼吁。 三、提倡自由。 基督教很早就看到了自由的重要性。圣经的《出埃及记》、《利末记》、《申命记》、《耶利米书》、《约翰福音》、《加拉太书》等经卷,都有谈及自由的内容。 “你弟兄中,若有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服侍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从你羊群、禾场、洒榨之中,多多地给他。耶和华你的神怎样赐福与你,你也要照样给他。”这是在《申命记》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重申上帝的诫命。《耶利米书》写着以色列王西底家与民众立约宣告自由的事:西底家王曾根据上帝的诫命和民众立约,向他们宣告自由,释放了所有在犹大国做奴仆的人。但后来他反悔了,仍叫被释放的人回来做奴仆。于是上帝就默示先知耶利米:以色列背约违命,必被巴比伦攻取。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在《加拉太书》中,使徒保罗写道:“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的心互相服侍。”以上引语中,摩西讲的是原始意义上的自由,是指摆脱做奴仆的身份。但到耶稣、保罗谈论自由时,其含义由身份状况扩展到精神状况,已是广义的自由了。这些引语足以说明,基督教是十分重视自由的。基督教认为,自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基本权利,即使是被迫做奴仆的,也有获得自由的机会和权利。假如侵犯了人的自由权,就是对上帝的违背,必将受到惩罚。基督教还认为,自由是有界限的,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四、提倡善待穷人。 圣经多次强调要善待穷人,仅在《箴言》中,就有九次以上。如:“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戏笑穷人的,是辱灭造他的主;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周济贫穷的,不至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你当为哑巴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你当开口按公义判断,为困苦和穷乏的辨屈。”在圣经《以赛亚书》中,上帝对那些一边在禁食祈祷,一边却在欺负穷人的人进行了责问:“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身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这是多么令人反省啊。 无庸讳言,不少人对待生活得与自己差不多或好于自己的人,做到爱人如己和公正公平并不难,但对待生活得比自己差的贫穷、孤苦的人,要做到这样就不容易了。所以基督教提倡善待穷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无疑,只有那种对待穷人也能一视同仁的爱人如己和公正公平,才是纯洁而真实的。 五、提倡重视每一个人。 基督教提倡尊重并爱护人,不仅仅是对人类的整体而言,而且是对每一个人而言,即对每一个人都要给予尊重和关爱。在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稣以“迷路的羊”为喻向门徒进道:“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值得指出的是,耶稣讲这个比喻是有极 其重大的意义的。因为说到尊重人、爱护人,这样的话许多人都会说;而说了后是否做到,是很难检验的,因为这样的话是对人的整体而言,并非针对每一个人。显然,只是那种对每一个人,甚至对后进的人都不加以忽视的尊重和关爱,才是最真实的尊重和关爱。在这一点上,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又一次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以上事例证明,有关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实质内容,是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和主张,是基督教所特别重视并着重强调的。那么,基督教中这些人权和民主思想的种子,是什么时候播种到西方的土壤中,它有没有影响并作用于西方文明呢? 基督教中人权和民主思想的种子,是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传播的。基督教被西方社会所普遍接受,始于其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公元四世纪。这以前基督教并未被世人所认可。罗马帝国原先也把它当作邪教而加以打压。在公元64年至公元313年间发生过十次大规模残酷迫害基督教徒的事件。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即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等民族的强势进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基督教仍以其教义深得民心而不断流传,以致在中世纪的一千年中达到了“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凭我起誓”(圣经《以赛亚书》第45章第23节。此处的“我”即上帝)的辉煌时期。在这时期希腊罗马文明尚未引起世人的关注。尽管它们与孕育基督教的犹太文明一样,都是很早就产生了,但它们被发掘和推广的时间,却被基督教要晚十个世纪以上!公元十五世纪左右,意大利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通过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研究,认为它们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才能的充分展示,从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于是以复兴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义为目标,掀起了一场波及全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时候,希腊罗马文明才得到了广泛的发掘和推崇。然而,到这一时期,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时间,已达千年之久!所以,就源泉文化所必须具备的时间要素而言,基督教比希腊罗马文化,更早地对西方文明作出了贡献。还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所要复兴的希腊罗马文化,是由基督教会保存下来的。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作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0页)确实,当罗马帝国覆灭时,许多古代文明都随之消亡了,但基督教却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如既往地流传不息。当时,基督教教会是唯一识得希腊罗马文明价值的机构,认为其中的理性成份和人性化思维是符合基督教教义的,于是做了大量的收集、抄录、讲授等工作,使其得以留存下来。因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得以发掘和复兴,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应归功于基督教对它们的重视和保护。 不仅如此,在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基督教比希腊罗马文化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宗教信仰具有独特功能,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之巨大,绝不是纯理性的文化所能比及的。当基督教为西方社会所普遍接受后,就充分显示了巨大的影响力。有种说法:西方人最爱看的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沙士比亚作品集。这种说法正反映了基督教的巨大影响力。确实,基督教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伦理道德、政法理念、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等等,均是如此。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作为其重要教义的“爱人如己”、“公义公正”、 “善待穷人”、“提倡自由”、“重视每一个人”,等等,也都深深地扎根到西方社会之中。西方社会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形成发展,是深受基督教影响的—— 美国的《独立宣言》在开头部分就写道:“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接着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国的《人权宣言》在阐述了宣言的必要性后写道:“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和庇护下,承认并且宣告下述人和公民的权利:一、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社会的差别只可以基于共同的利益。二、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自然的、不可消灭的人权;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权、安全和反抗压迫……”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写道:“民主的实质: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这不仅是斯多葛学派的观点,还是一条来源于基督教的神圣的规约。” 美国总统林肯的《演说集》中有这么一句话:“什么是我们的自由和独立之保障?并非在于我们厌恶战争,并非在于我们绵延的海岸和战舰上的枪炮,也并非在于我们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我们依靠的是对上帝赋予我们的自由的热爱。”罗斯福总统在《论四大自由》中写道:“我们的国家已经将她对自由的信念置于上帝的指引之下。自由就是人权在所有地方高于一切。” 以上所例举的,都是由西方人以自身的事实表明:西方社会的人权和民主思想,直接来源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其它。 所以,那种视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而对基督教的巨大影响力及时间上的领先性不予重视的观点,是与真实情况相悖的。希腊罗马文明固然为西方社会的人权和民主实践提供了具体而卓越的范例,它们对西方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受了无神论的影响,或者是受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以希腊罗马文明来排斥基督教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希腊罗马文明得以重视和复兴,除了它们自身的优势外,更得益于基督教事先在人们的头脑中播下了人权和民主的种子。如果没有基督教事先在人们的头脑中播下了“爱人如己”、“公正公平”、“重视每一个人”等人权和民主的种子,希腊罗马文明是否会被西方人所接受和推广,是不一定的。当然,由于基督教对西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且至文艺复兴时代就己达千年之久,因而人们对它也就习以为常,一部份西方人或许并未意识到基督教对自己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而中世纪教会的种种违背基督教本义的情况,更使一些人对基督教产生了误解(把教会的错误当作是基督教的错误了)以致反感。其实,在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事先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思想,并发挥了宗教信仰所独有的巨大影响力;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具体的范例,起到了足资借鉴的示范作用。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和主流,是第一位的;希腊罗马文明是第二位的。 在说明了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源泉和主流地位后,有必要对国内学术界流行着的一种观点予以商榷。这种观点是: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神本位主义,文艺复兴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位主义,是在反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以及对人性进行重新定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诚然,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但根据基督教原理,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在此不谈字面含义的不同)。因为以神为本的目的,就是要遵循上帝的意志而尊重人、爱护人、造福于人。在基督教看来,以神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必要保障;坚持以神为本,有利于做到以人为本。正因为基督教有这样的思维,所以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往往能正确处理好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关系,遵照基督教的教义而爱人如己、秉行公义、为他人谋福利、为他人而作出自我牺牲,以实践自己对上帝之道的信奉和追求。正因为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所以中世纪的那些基督教教会,对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不是加以排斥,而是予以保护,使之得以留存和复兴。也正是因为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能向世人庄严地宣告:人类的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其他一切权利,是由上帝赋予的,是必须加以保护并实现的。所以当人们对基督教有了正确的认识后,不仅不会把以神为本与以人对本对立起来,相反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以神为本对于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会在以神为本的指引下,更加自觉、更加踏实、更加彻底地做到以人为本。然而,如果按照目前国内学术界的那种观点,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就对立起来了,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基督教了,就不能象基督教保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地来保护基督教了。并且,在否定以神为本的情况下,以人为本就好比是失去了根蒂的禾苗,是难以长久地存活于人们的心田里的。“蒲草没有泥岂能发长?芦荻没有水岂能生发?”圣经中的这一比喻,非常形象地点明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基督教把以神为本看成是以人为本的依托和保障,是十分明哲而必要的。 至于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基督教神权统治的问题,应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在文艺复兴运动前的中世纪,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达到了极端崇拜的程度。那时几乎人人都入教,事事都由教会来作决定,教会实际上成了管理社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以致教权泛滥。同时,不少教会违反基督教的本义,有意无意地滥用教权,过多地干预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有些教会及其教士,甚至教皇,利用人们对基督教的崇拜,以基督教为名招摇撞骗,损人利己,更使人们对他们深恶痛绝。从这方面来看,文艺复兴运动对教会进行揭露和抨击,提倡富有理性成份和人性化思维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极其正确的,并极大地促进了人权民主思想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在中世纪,人们对基督教的认识和领会还不够深刻。基督教经典圣经只掌握在教皇、教主等少数人手里,一般的教会及其教士并没有圣经,广大的民众就更是看不到圣经了。这样,人们对基督教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中世纪的教会组织及其人员出现种种问题,并不是基督教有什么错误,而是人们对它的理解有误、把握不当,加之一些人的有意歪曲甚至破坏所造成的。因此,文艺复兴动运中的有些代表人物,以及后世的一些学者,由于教会组织及其人员的问题而否定基督教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教会组织及其人员的犯罪问题,圣经中是有预示提醒人们的。圣经在多处提醒人们要防备假先知、假师傅,防备有人凭私意曲解上帝之道,甚至冒充基督或以基督的名义行骗。只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学者、伟人等,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选自作者书稿《上帝之道--真理之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市征伐为什么禁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