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dnf 90级传说手弩月弧让战场统治者可以从71级用到85级的?像阿修罗那样,一把天道修罗剑可以从70级用到85级

@金瞳儿,早上私信我说不要攻击你,商家重在合作,呵呵然后你呢?既然你这么喜欢说我攻击你,那么你自己看看喽&br&说我攻击你,拿出证据来OK?&br&&figure&&img src=&/9c034dd5dd3fc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9c034dd5dd3fc_r.jpg&&&/figure&&br&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拉可怜,随意,你黑我,随意,有点底线,别得寸进尺,如果不是考虑到公开骂人不好,你以为我会这么让着你?&br&&br&我既然可以在知乎用两个月时间,获得很多知友的认可,就代表我的回答是被人认可的!你当别人看不清么?别把消费者当**好么?&br&&br&我做微商不可耻,做淘宝不可耻,做实体更不可耻!有时间来沈阳,到龙之梦古玩城坐坐,我教教你ㄟ( ̄▽ ̄ㄟ)&br&&br&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你不用装可怜,当然你喜欢黑我随意,呵呵&br&&br&本文最后一期看看你的最新回答!!看看谁错谁对!(对不起,以前没留你的截图,你接着改!)COME ON!&br&&figure&&img src=&/bc392fb89bce22d5e02aca316aec4061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bc392fb89bce22d5e02aca316aec4061_r.jpg&&&/figure&&br&紫檀速生林?还在速生林?这个论题下,包括你的评论里多少回答指出没有紫檀速生林!你当紫檀是什么白菜?&br&紫檀幼苗张这样!&br&&figure&&img src=&/44ac0f0dd7d0dc207abaf23_b.jpg& data-rawheight=&495&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44ac0f0dd7d0dc207abaf23_r.jpg&&&/figure&&br&紫檀成材林长这样!&br&&figure&&img src=&/7d3a66e0aff11c7dc5c2c_b.jpg& data-rawheight=&953&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7d3a66e0aff11c7dc5c2c_r.jpg&&&/figure&&br&40天的速成林,根本不存在好么?种子发芽张成幼苗都不止40天好么?&br&&br&紫檀老料的棕眼少和牛毛纹密集是因为紫檀素多?&br&妹子你上过初中么?我上过!我也只念到初中!来看看我这个初中生给你的答案!&br&&br&紫檀素最早是用来作为染色剂的,那么由此分析出,紫檀素是天然色素的一种,由于树干由死细胞组成,我们可以推论紫檀素存在于这些死细胞中!那么棕眼和牛毛纹的形成是什么原因?棕眼和牛毛纹是指紫檀树干的天然筛管,而筛管的用途是传递水分和养料!如果紫檀素存在筛管里,那么紫檀的紫色应该体现在叶子上!因为被输出了!&br&&br&老料紫檀的棕眼和牛毛纹的密集,不是因为紫檀素含量多!懂了么?我一个初中生都懂!&br&&br&紫檀老料的棕眼和牛毛纹密集是因为其生在环境恶劣好么!在干旱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木材其细胞壁更厚!其导管更少!木质纤维更多!因为其木质纤维多,在同等大小下,才会有更高的密度!!!懂了么??!&br&&br&&figure&&img src=&/98a4a54f87bd4bc1feb1fca_b.jpg& data-rawheight=&210& data-rawwidth=&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br&&br&敢问考百度贴吧的理论好玩么?下回记得选一个靠谱点的!你真的不是来知乎黑那几个百度大神的?&br&&br&&br&不用你截我的回答,我自己去截!OK?&br&&figure&&img src=&/54eb1eee4d46dbe37b0b9ed4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54eb1eee4d46dbe37b0b9ed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4be6cded94ecb25ace275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4be6cded94ecb25ace275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476bfcdce704cae9720c9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476bfcdce704cae9720c9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9bf556add511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9bf556add511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d7ff6fac096bc2a1367fa4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d7ff6fac096bc2a1367fa4_r.jpg&&&/figure&&br&我就写了一篇关于水军的发文!我说你什么了?我指出的是本话题下,另一位水军的代表人物好么?!!!&br&&br&&br&&br&&br&所有的新人,如果你们是准备当紫檀领域的专家,自己去摸板材,三年~五年,你肯定学会了!如果你只是想判定一串珠子的真假,很简单,多种快捷方法,结合使用!&br&懒得废话了&br&*1*眼观&br&&figure&&img src=&/af8fd6fa5e4fce2d38fd1af02d998314_b.jpg& data-rawheight=&210& data-rawwidth=&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af8fd6fa5e4fce2d38fd1af02d99831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a1ff80b23ac2c2e49d2a7_b.jpg& data-rawheight=&244& data-rawwidth=&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a1ff80b23ac2c2e49d2a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bf9e505ad66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f9e505ad66_r.jpg&&&/figure&&br&&br&&br&众所周知,小叶紫檀的生长纹比较特殊,卷曲或直平的牛毛纹是其标准的纹理!当然,我们不否认,小叶紫檀有密集型纹理,但是哪怕是密集型纹理也是后期牛毛纹压合或堵住而形成的!至于瘤樱纹,这个下面说&br&&br&(大叶,血檀,与小叶有着极其类似的纹理!)&br&&figure&&img src=&/e6c6c2cf9673d3afb070e6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e6c6c2cf9673d3afb070e6_r.jpg&&&/figure&&br&&br&&br&*2*磨痕法&br&&br&&br&&figure&&img src=&/db54ab2cb3a96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db54ab2cb3a96_r.jpg&&&/figure&&br&&br&这个方法。。。彻底的是骗人的&br&&br&*3*焚烧法&br&&figure&&img src=&/3df1fe32f14d6cf7eb199f_b.jp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3df1fe32f14d6cf7eb199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fe85d0dbeb8a45bd5bae_b.jpg& data-rawheight=&245&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fe85d0dbeb8a45bd5bae_r.jpg&&&/figure&&br&&br&&br&由于小叶紫檀油性高的特点,焚烧之后小叶紫檀会出现渗油的现象,而大叶,冒点水泡然后拜拜了,如果是血檀,那么焚烧时的气味是腥臭,焚烧后才会有淡淡的香气!&br&当然如果你怕损坏珠子,也可以拿一根1.0粗的铁丝,穿过珠子孔道,用打火机烧热后,贴靠孔道,这时会有淡淡的清香气味产生,而如果是大叶,那么会是酸性气体(醋啥味知道不←_←)&br&这样,此种方法就又可排除血檀和大叶!&br&&br&*4*入水荧光法&br&&figure&&img src=&/a66aec7b3b2_b.jp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66aec7b3b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798d51cac45b1a1a74f95a3b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798d51cac45b1a1a74f95a3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b235e861cff1940a6cff04c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b235e861cff1940a6cff04c_r.jpg&&&/figure&&br&&br&&br&&br&由于紫檀属作物中含有紫檀素的缘故,当长时间沁泡在水中,水面会出现明显的荧光层!&br&虽然大叶等紫檀属数木也有此现象,但是,以上方法你还没踢出去么?&br&此法过后,血檀啊,酸枝啊,鸡翅木啊,统统see you 走好啊您嘞ㄟ( ̄▽ ̄ㄟ)&br&&br&*5*克重法&br&当下被玩坏了的一种方法,为啥?&br&情景一:老板,来串高油密的&br&情景二:咦一点不压手,老板你是不是拿假货次货骗我?告诉你,我要大克重的!这种垃圾我不要!!!&br&唉,就是如此的正大光明请人打脸啊,上杆子让人坑啊~&br&&br&我知道,国标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但是国标一直是最严谨,最全面的!!!&br&不要和我谈论印度出口天然林,阿三卖给你人工林都是不错滴~&br&天然林大部的是走私地!&br&然后走私的下场是这样地!&br&&figure&&img src=&/da8affd67f8_b.jp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da8affd67f8_r.jpg&&&/figure&&br&&br&所以根据我国红木标准中,介绍的是人工林的标准密度区间,是1.05-1.26!!!&br&你再看看你们那些神仙~~&br&一个个2.0的珠子起码70+的克重,80的都有!!!&figure&&img src=&/44dad2602c_b.jp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44dad2602c_r.jpg&&&/figure&&br&现在拿串紫檀2.0手串,72克的都没人能看上眼,起码75+值~~~&br&我也是醉了ㄟ( ̄▽ ̄ㄟ)&br&&br&给你们一个公式,回去自己算啊,超国标的谨慎,低国标的就是不要!&br&重量=圆珠体积×密度×颗数&br& =半径?×π×4÷3×密度×颗数&br&&br&&br&以上介绍,是区分天然木材与紫檀的手法,那么我们下面进入技术流阶段,什么叫技术流?人为的骗局!!!&br&&br&*1*紫檀无大料,千年才长成&br&这是一种思维欺诈,直接给你们洗脑,紫檀如何如何的稀有和不易得!&br&这种说法的基础是什么?得益于清末内造府库存都是小料,然后就把故宫拿出来说事了,呵呵呵呵&br&我要告诉你们,从古至今最佳的紫檀是印度王室的!不出口,不外销!大料人家自用!&br&&br&而且我国故宫留存的紫檀原木,是经过满清上百年消耗过的,有大料也用了!!并且故宫的紫檀是清广州13行为朝廷采购的!所以最好的大料囤积都是在广东!!!不是在故宫!!!&br&&figure&&img src=&/04aeba4ea623f20c085df9_b.jpg& data-rawheight=&330& data-rawwidth=&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04aeba4ea623f20c085df9_r.jpg&&&/figure&&br&附图为印度公拍的紫檀原木,有天然林和人工林&br&&br&*2*十檀九空,不易得&br&这又是一个高层次的洗脑宣传!&br&其错误在哪里?几乎所有的树种在长成后,由于输送养分和水都会形成中空结构!不只紫檀,比如杨木,花梨木,松木!直径长成过大的木材,几乎没有全实心的!&br&所以,单把紫檀拎出来,真是醉了,这种观点连农村老农都骗不过!但是老农不买紫檀,所以不知道ㄟ( ̄▽ ̄ㄟ)&br&&br&*3*精抛是高艺术的代表!&br&我承认,紫檀精抛确实不容易!但是!精抛的紫檀会在高速抛光中损失很多的东西,紫檀为什么一直被亲睐?因为其高油性!但是精抛,会损伤油性!因为高速的精抛,产生极大的热量!!!&br&3000目就算精抛了,但是现在为了让珠子赫赫发光,都已经抛到10000+的值!!!&br&000+(12000)&br&起码在这三个梯级阶段,损失多少油性?(抛光你不能直接从低目上升到高目,否则呵呵)&br&&br&*4*人工刷蜡,沁油,泡胶&br&这几种方法,为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网络购物的普及,很多人喜欢网络购物,而网络购物的选择点在哪里?价格&图片样本!&br&&figure&&img src=&/dd41cb621d8c5efc2b09_b.jpg& data-rawheight=&285&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d41cb621d8c5efc2b09_r.jpg&&&/figure&&br&漂亮么?漂亮!快照人了,能不漂亮?&br&&figure&&img src=&/e25d29e6c605c9dec66207_b.jp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25d29e6c605c9dec66207_r.jpg&&&/figure&&br&现在一串紫檀抛到3000目,这种光泽,放在淘宝都没几个看得~~~呵呵所以技术流是必需的!&br&鉴别方法,紫光灯识胶,识蜡,带白手套摸珠子表面有油,这不是渗的,是泡的!&br&刷一层蜡,叫做保养,刷三层蜡叫做呵呵呵呵ㄟ( ̄▽ ̄ㄟ)&br&&br&&br&&br&*5*胶补法&br&有一些珠子在抛光和车制中损伤表面,出现刮痕或者坑,那么怎么处理?通过胶水,粘合紫檀粉或小碎料填充!&br&鉴别方法,紫光灯一台!&br&&figure&&img src=&/840d83d7cda9ec1e02212_b.jpg& data-rawheight=&606&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40d83d7cda9ec1e02212_r.jpg&&&/figure&&br&&br&无胶的无荧光反应!!!&br&&br&*6*鱼目混珠&br&很简单的原理,真假混售,好次混售!&br&&br&*7*扩径加克重&br&其实这已经不是人为技术造假了~原因,都这么干,由于近年消费者过分追求克重,工厂已经不车标准珠了,筛选模具都是2.05-2.1的~到底怨谁?&br&&br&不良商家推广虚假言论,消费者认可虚假言论并按此选购~工厂标准产品压仓,也进行技术升级~~~&br&&br&&br&目前先补充这么多
@金瞳儿,早上私信我说不要攻击你,商家重在合作,呵呵然后你呢?既然你这么喜欢说我攻击你,那么你自己看看喽 说我攻击你,拿出证据来OK?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拉可怜,随意,你黑我,随意,有点底线,别得寸进尺,如果不是考虑到公开骂人不好,你以为我…
&p&谢邀。第一次被知乎上的朋友邀请答题。&/p&&p&吃了一段时间素,后来又吃了一段时荤,几个月前又由于某些机缘吃了一段时间素,最近再次吃荤,小忏(bi)悔(shi)一(zi)下(ji)。&/p&&p&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说两个亲身经历的事情。&/p&&br&&p&1.我的上师和几个师兄有一次在藏区,拜访一家牧民。牧民见到仁波切到来,认为是非常非常大的荣幸,除了各种磕头顶礼,更是当时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和供养——一大笼牛肉馅的肉包子。要知道,那个时候上师是完全的素食的,而几个师兄尤其是大师兄,也是完全素食。曾经是到了外面的餐馆(非素食馆)吃饭都要提一桶油,点炒菜让厨房用自己的油来炒,以免上师吃到荤油。然而由于藏区很多地方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无法素食,所以藏区的很多僧众和活佛都是不素食的,牧民当然不知道上师不能吃肉。&/p&&p&看着一大堆的肉包,牧民虔诚热情的笑容,几个师兄自然望着敬爱的上师。看上师怎么说。&/p&&p&上师只说了一个字,&b&吃&/b&。&/p&&p&于是上师和大家一起兴高采烈的把牧民的供养吃完。&/p&&br&&p&--------------------------------------大神都用分割线,我也分割一下--------------------------------------&/p&&br&&p&2.我这一次吃素的缘分,也是和老婆以及她另个同学在一个机缘巧合下,听到了另一名汉地师父的开示,说了吃素的种种好处,吃肉的种种过患,于是我们三个决定开始吃素。&/p&&p&由于我们夫妻俩信仰统一,学佛时间也比较久,又是没和父母一起住,吃素虽然碰上了一些小困难,但算是比较顺利都能克服。然而她那个同学,就遭到了父母,老公的一直反对。在家里闹的不可开交。&/p&&p&经常到了下午或者晚上,她痛苦的不行就给我老婆发微信吐槽,说老公说要是吃素就不和她生小孩(言下之意不健康)。家里父母又是各种反对。当然其实主要还反对她学佛,生怕她去做尼姑。&/p&&p&越到后来,矛盾越是激烈。&/p&&br&&p&有一次,她又是这个事情和家里人吵了起来。恰好我们正在深圳佛堂里听上师开示。于是我祈请上师帮帮她。于是在电话里上师做了一次开示,内容我也记不全,大致意思是:&/p&&br&&p&如果能吃素,而且很健康,大家也很开心,当然是好的,随喜你的功德。&/p&&p&吃素,那青菜上也有可能有虫子,现在也有可能会喷农药,那这种杀生,也一样有可能有过患。(所以万事并不是绝对的,师父为了她能想得开,方便说法——笔者理解&b&)。&/b&&/p&&p&&b&吃素是为了更好的培养菩提心。(是手段,不是目的)&/b&&/p&&p&&b&菩提心的培养,首先是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的,比如爱父母,让父母开心,以他们的感受为重。&/b&&/p&&p&(开玩笑)师父让吃素,你就吃素,老公让你吃肉,你偏不吃,你老公就会说那师父比我重要,你不要跟我过了。这样是不行的。&b&最关键的是,首先是让身边的人能够舒服,能够更好的生活,然后慢慢扩及到其他人,然后是所有的人,然后是所有的众生。这才是培养菩提心的办法。&/b&&/p&&p&&b&为了不伤害别的众生,而伤害家里最亲的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不是慈悲也不是菩提心)。本末倒置。&/b&&/p&&p&她说,现在看了肉就吃不下去。就不舒服。&/p&&p&师父说,那你就不要说是因为学佛所以吃素,你说身体吃了不舒服,这个时候家里人就不逼你吃了。&b&因为家里人是爱你的。&/b&&/p&&br&&p&果然聊完电话,她就想开了。在家就随顺着家里人和丈夫,有纯素吃纯素,没纯素吃点肉边菜,再不行,肉也偶尔吃一点。现在不仅家庭和睦多了,学佛也精进了。&/p&&br&&p&-----------------------------------------------继续分割线---------------------------------------------&/p&&br&&p&我自己的观点:&/p&&p&大师兄曾经说过,在南传佛教的传统里,僧人托钵化缘,是不能挑拣的,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供养肉就吃肉,供养菜就吃菜。好吃不好吃,都不管都照吃。我窃以为是为了修掉对口腹之欲的执着。&/p&&br&&p&吃肉有很多过患,包括对健康,对修行都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尤其是佛友我强烈推荐吃素。吃素以后头脑清晰,人健康,精进。&/p&&br&&p&由于执着自己吃素,而给别人带来不快,伤害,甚至起对佛法的不好的心,甚至是导致谤佛谤法谤僧,这个过患远大于之前那个过患。因为吃肉除了伤害那个被吃的生灵,另一个主要是伤害自己,但如果起了冲突,就牵涉到更多的法身慧命。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十大愿,就有“恒顺众生”,这个非常重要。&/p&&br&&p&学佛,最重要的是活的好,让周围人看到你都起欢喜心,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感觉你“不是和我一路的”,否则他们怎么会接受佛法呢?&/p&&br&&p&两害取其轻,不要念念都是“我的功德”,“我的修行”。&b&如果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又如何算是大乘的佛弟子呢?机缘成熟了,也就会有纯素可吃了。&/b&&/p&
谢邀。第一次被知乎上的朋友邀请答题。吃了一段时间素,后来又吃了一段时荤,几个月前又由于某些机缘吃了一段时间素,最近再次吃荤,小忏(bi)悔(shi)一(zi)下(ji)。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说两个亲身经历的事情。 1.我的上师和几个师兄有一次在藏区,拜…
&p&这几个字是「菩萨」(「?卄卄」)及「涅槃」(「?卅卅」、「?卌卌」)的合文,习用于敦煌写卷中,类似的还有「菩提」的合文(「??卄卄丶」)。&/p&&p&敦煌写卷的字形和辞例可参黄征《敦煌俗字典》(我用的是电子版):&/p&&figure&&img src=&/v2-97c1ccc7bf24024a3aabfcd18d3bf85b_b.pn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v2-97c1ccc7bf24024a3aabfcd18d3bf85b_r.png&&&/figure&&p&其实与敦煌写卷共时且性质接近的文献,如辽僧释行均的《龍龕手鑑》,也贮存了这些字的音义。《龍龕手鑑》有收「菩萨」、「菩提」的合文,见下图:&/p&&figure&&img src=&/v2-fc48a291f1f64b3e4c5967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c48a291f1f64b3e4c5967_r.png&&&/figure&&p&潘重规先生对此评论说(见《龙龛手鉴与写本刻本之关系》,载《敦煌学》第六辑):&/p&&figure&&img src=&/v2-6eec43bf9f22f3439ccd7_b.png& data-rawwidth=&927&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7& data-original=&/v2-6eec43bf9f22f3439ccd7_r.png&&&/figure&&p&可以说《龍龕手鑑》之于敦煌俗字,正如《說文解字》之于先秦古文字、《汗簡》《古文四聲韻》之于战国文字,都是运用二重证据法考释出土文献疑难字的金钥匙(所不同的只是材料的时代,一为中古材料,一为先秦材料)。「?卄卄」等字就是结合敦煌写卷与《龍龕手鑑》的好例子。&/p&&p&※ ※ ※ ※ ※ ※ ※ ※ &/p&&p&再回到本题。&/p&&p&「菩萨」、「涅槃」、「菩提」都是佛经中极为常用的词汇,故而抄写者为节省抄写时间、精力,就用「菩」、「薩」二字的草字头造了一个合文「?卄卄」来代替「菩萨」;同时在「?卄卄」基础上做改造,造了记录「涅槃」、「菩提」的合文。这和今天速记员所做的工作是一个性质的。&/p&&p&所以「?卄卄」直接读成「菩萨」、「?卅卅」与「?卌卌」直接读成「涅槃」即可。(近代为「图书馆」造的合文「圕」一般也读成「图书馆」)&/p&&p&「?卄卄」与古文字中从四「屮」(草的象形字)的「茻」只是偶然的同形字,使用的人群、地域和共时平面都不一样,所以不必把「茻」的音读、释义硬套到「?卄卄」字上。&/p&&p&至于这几个字的来历,张涌泉先生曾经写专文考证过,见氏著《「?」、「?卅卅」、「?卌卌」辨正》(载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p&&figure&&img src=&/v2-d881e20c701ddeaf5d3eae78ed6fdd8c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1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d881e20c701ddeaf5d3eae78ed6fdd8c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ec2c373b3b6b707cf7a52_b.png& data-rawwidth=&1088& data-rawheight=&2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8& data-original=&/v2-ec2c373b3b6b707cf7a52_r.png&&&/figure&&p&※ ※ ※ ※ ※ ※ ※ ※ &/p&&p&最后说说这几个字的编码情况。&/p&&p&「涅槃」合文在十多年前被台湾提交到 Unicode,在CJK统一表意文字扩展B区。&/p&&figure&&img src=&/v2-cbc9fc79d582_b.pn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v2-cbc9fc79d582_r.png&&&/figure&&p&「菩萨」和「菩提」的合文已进入CJK统一表意文字扩展F区,提交国为日本,只等2017年6月正式发布了。&/p&&figure&&img src=&/v2-cabdf99b6f95bb554dbb135d_b.png& data-rawwidth=&1146&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6& data-original=&/v2-cabdf99b6f95bb554dbb135d_r.png&&&/figure&&p&此外,&a href=&///?target=http%3A//babelstone.co.uk/Fonts/PU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魏安&i class=&icon-external&&&/i&&/a&打算在 Working Set 2017(未来的扩展H区) 中提交「菩提」合文、「涅槃」合文的另一种写法以及「厶乙/某乙」的合文。(「厶乙/某乙」可参:&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日本将「佛」写为「仏」有什么深意吗? - 知乎&/a&)&/p&&figure&&img src=&/v2-d8fe3125e395a46c99a3_b.png&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v2-d8fe3125e395a46c99a3_r.png&&&/figure&
这几个字是「菩萨」(「?卄卄」)及「涅槃」(「?卅卅」、「?卌卌」)的合文,习用于敦煌写卷中,类似的还有「菩提」的合文(「??卄卄丶」)。敦煌写卷的字形和辞例可参黄征《敦煌俗字典》(我用的是电子版):其实与敦煌写卷共时且性质接近的文献,如…
以下证明基于&u&&b&正统犹太-基督-伊斯兰神学&/b&&/u&背景。&br&(诺斯替主义、流溢论、万有单一论等请勿乱入)&br&&br&&br&首先,基于如前所述的神学背景,可得以下四条公理:&br&&ol&&li&当且仅当存在&b&两种存在&/b&:&b&上帝&/b&,和&b&上帝之外的存在&/b&(根据&u&排中律&/u&),两种存在是不同的;&/li&&li&&b&上帝&/b&的&b&存在&/b&是&b&无始&/b&的;&/li&&li&&b&上帝之外的存在&/b&通过上帝的意欲,由&b&不存在&/b&变为&b&存在&/b&。&b&上帝&/b&意欲使&b&上帝之外的存在&/b&存在的这一过程,称为&b&创造&/b&,&b&上帝之外的存在,&/b&称为&b&被造物&/b&;&/li&&/ol&&br&&br&基于如前所述的四条公理可得以下定理:&br&&ol&&li&&b&被造物&/b&在被&b&上帝创造&/b&之前,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被造物的&b&存在&/b&是&b&有始的&/b&。&/li&&/ol&&br&&br&根据上面推到的公理和定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论证,“上帝能否创造上帝本身”,本质与“上帝能否创造一个矩形的圆头”,一样,本质是自相矛盾的&b&悖论&/b&。&br&&br&&br&&b&论证一:&/b&&br&不妨记上帝为A,那么被造物即为非A。既然&b&创造&/b&是&b&上帝&/b&使&u&非上帝的存在&/u&存在的过程,那么&b&创造&/b&这一过程的&b&宾语&/b&只能是&u&非上帝的存在&/u&,&创造&b&上帝&/b&&这一表述本身就与“创造”的定义矛盾,因此“上帝能否创造上帝本身”这一陈述是悖论。&br&&b&论证二:&/b&&br&创造这一过程发生在某一个时间点,因此被创造的对象,即被造物的存在是有始的,即“&b&创造&/b&”这一&b&动词&/b&的宾语必须是一个&b&有始的存在&/b&,而上帝是&b&无开始的,&/b&不能作为&b&“创造”&/b&的宾语,因此“上帝能否创造上帝本身”这一陈述是悖论。&br&&br&&br&Q.E.D.
以下证明基于正统犹太-基督-伊斯兰神学背景。 (诺斯替主义、流溢论、万有单一论等请勿乱入) 首先,基于如前所述的神学背景,可得以下四条公理: 当且仅当存在两种存在:上帝,和上帝之外的存在(根据排中律),两种存在是不同的;上帝的存在是无始的;上…
他们都弱爆了&figure&&img src=&/91ce4cae2beb4f222aeae_b.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91ce4cae2beb4f222aea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587d5d626cccd_b.jp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587d5d626cccd_r.jpg&&&/figure&
他们都弱爆了
&p&有人说,我就喜欢吃大肘子,特别爱吃,一天吃一个。如果今天没大肘子吃,你让我坐在那里打坐念咒,完全静不下心来,一闭眼全是大肘子。吃了就踏实,功课质量也有保证……&/p&&p&问我怎么办?&/p&&p&答曰:吃!多吃!可劲儿吃!&/p&&p&&br&&/p&&p&作为修道人,而且一个够格的修道人,应该很明确一个问题,&/p&&p&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修行。把修行放在一切事情之上。&/p&&p&吃饭,是为了修道,那么吃多了撑,吃少了饿,吃早了顶,吃晚了空。这样一来,促使自己在吃饭的问题上,知时知量。&/p&&p&时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p&&p&我见识过的人不少,但是扒拉扒拉脑袋,把饭吃明白的,一巴掌数的过来。&/p&&p&知道自己一餐能吃多少,清楚每一口下去会饱几分,懂得以什么速度进食,吃到哪里恰到好处,真真的少之又少。&/p&&p&很多人晚上十点半都拍着肚子说,今晚又吃多了,今晚又吃多了,不消化难受,江中健胃消食片呢?……&/p&&p&&br&&/p&&p&知道吃饭是为了修行,吃饱好上座。睡觉是为了修行,睡醒好念经。逛街是为了修行,买完了早点回家继续功课……由此而来,自己仔细审查检视,吃饭该吃什么,该什么时候吃,该吃多少,该什么时候上床,该什么时候醒来……一切以自己的功课质量为第一要义。其他的,不重要……&/p&&p&&br&&/p&&p&可以吃辣椒么?&/p&&p&吃了辣椒肚子疼,拉屎腚门疼,不方便打坐,不利于功课,那我就不吃。&/p&&p&我肠胃耐受力可以,就喜欢吃辣椒,吃个猛辣出身汗等下上座舒服,那我就吃。&/p&&p&我不来个变态魔鬼辣我就浑身不自在,没法功课没法修行,那你就多吃……&/p&&p&&br&&/p&&p&智慧的看待,才能智慧的选择……&/p&
有人说,我就喜欢吃大肘子,特别爱吃,一天吃一个。如果今天没大肘子吃,你让我坐在那里打坐念咒,完全静不下心来,一闭眼全是大肘子。吃了就踏实,功课质量也有保证……问我怎么办?答曰:吃!多吃!可劲儿吃! 作为修道人,而且一个够格的修道人,应该很…
&b&说到禅宗机锋妙语时,首先一定要明白,那都属于“行话”。&/b&&br&郭德纲说,如果他跟于谦用黑话说相声,没有人听懂,就是这个意思。&br&禅宗的妙语,都是来源于对佛法的解悟,说的人了解佛法,听的人也了解佛法,就看看双方各自解悟的程度如何。&br&就像一道数学题,你百思不得其解,学霸在旁边稍微一点拨,你顿时醒悟,原来如此。&br&那完全没有学过数学的人,他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明白这个点拨的意义不是么?&br&&br&比如五灯会元里有个故事:&br&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br&赵州和尚问:“你吃过粥了没有?”&br&僧说:“吃过了。”&br&赵州和尚说:“那去把钵洗了。”&br&其僧忽然醒悟。&br&&br&一般人看完后就觉得扯淡,故弄玄虚。其实是不了解内因。僧人虽然是乍入丛林,但肯定也是闻思过佛法的,只是不明白怎么修持。赵州何等高僧,即便是察言观色,也能明白这个僧人的执着心重。所以他就以生活中吃饭洗碗这等平等事为话头,告诉他修行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修行,要学会平常心才能念念清净。&br&&br&我们看金刚经,最开始一段就是佛陀:“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经文,赵州知道,僧人也肯定知道。赵州一说&你去把钵洗了”,僧人肯定就能想到佛陀行坐的涵义。这就对应起来了。&br&&br&别看是一句简单的话,往往很多人都会忽略佛经中的一些细节,去追求佛陀说法的内容。其实佛陀无论行坐住卧,乃至一发一毫,都在“说法”。障心重的人,就会主动忽略那些。&br&&br&正因为双方都了解佛法,所以赵州无须太直白地说:“哎哟,你执着心太重,其实生活即是佛法,你看看佛陀.......”这样说反而会让僧人起更多的分别心,觉得不需要来丛林,在家里学佛就行了。多说多错,不如蜻蜓点水,你知我知,心照不宣。&br&&br&妙语之妙,是佛法之妙。如果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没有太多了解,对佛法的解悟还不够,那去看禅宗公案,就没太大必要。
说到禅宗机锋妙语时,首先一定要明白,那都属于“行话”。 郭德纲说,如果他跟于谦用黑话说相声,没有人听懂,就是这个意思。 禅宗的妙语,都是来源于对佛法的解悟,说的人了解佛法,听的人也了解佛法,就看看双方各自解悟的程度如何。 就像一道数学题,你…
&figure&&img src=&/v2-4f086a9bbc0557f26cdaf9_b.pn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4f086a9bbc0557f26cdaf9_r.png&&&/figure&&p&&br&&/p&&p&上个周末我在YouTube上听了一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辩论(英文录音:&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anGAazNCfd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anGAazNCfd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文字记录:&a href=&///?target=http%3A///wp-content/uploads/2015/02/Bahnsen-Stein_Transcript.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p-co&/span&&span class=&invisible&&ntent/uploads/2015/02/Bahnsen-Stein_Transcript.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感觉真是高手过招,武功超强。这是30多年前的一场经典辩论,辩论的一方是Gordon Stein(斯泰因)博士,他是一位无神论学者、心理学家、世俗人文主义者;另一方是Greg Bahnsen(帮森)博士,他是基督教神学家、护教学教授,曾在RTS(改革宗神学院)任教。&br&&br&斯泰因否认上帝存在,用的是典型的无神论的论证,也就是我们可能熟悉、在中文网上很常见的批判基督教的进路。总之就是说基督教不合理性、逻辑,违背科学,甚至跟一般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相抵触。他反驳了历史上基督徒用过的一些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又用神迹的不合科学否定圣经的正确性;再用邪恶的存在质疑基督徒所相信的全能和全善的上帝……&br&&br&而帮森为基督教信仰辩护,或者说“护教”,却是用了跟很多我们熟悉的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很不一样的论证。他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来论证宇宙背后有设计者、创造者,也没有用圣经预言的实现或者耶稣的神迹和复活等等的真实性来论证圣经的真确……而是反过来挑战无神论的世界观,指出无神论的世界观或哲学本身不能为理性、逻辑、科学和道德提供坚实可靠的根基,并且论证只有在基督徒所相信的上帝是真实存在的前提下,理性、科学和道德才有意义,才成为可能。&br&&br&这样的论证初听起来似乎很难让无神论者信服,但细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基督徒相信的上帝——也就是新旧约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有位格而超越的绝对真理。而从无神论的信仰前提出发,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只是来自偶然、巧合、随机、经过亿万年进化达成的物质过程。这样的没有位格的进化过程并不能为理性、科学和道德提供保证。理性和科学要有意义及可能,必须建立在宇宙和人类背后存在超验、永恒不变、普适、均一的逻辑律和自然律的基础上。这些律是不证自明、绝对而有位格的。而道德标准要有意义和可能,也必须预设善和邪恶真实存在,并且它们之间有绝对的分界,以及道德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这些预设与基督教信仰的有神论或上帝观更一致,而跟无神论的世界观相冲突。&br&&br&当然这不是说无神论者都不讲逻辑、违背理性、不尊重科学及不讲道德。因为基督徒知道上帝有“普遍恩典”。无神论者当然也有很多是讲道理、尊重科学、有道德的人。但是当一个无神论者这么做的时候,其实他已经站在基督教信仰的预设之上了。我们可以说他是暗中“借用”了基督教信仰的预设或前提。就像一个竭力否认空气存在的人,在跟相信空气存在的人辩论的时候,还是在呼吸空气。他能够振振有辞的跟人辩论,是建立在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前提上的。&br&&br&因此神学家Cornelius Van Til(范泰尔)比喻说,无神论者否认、批判上帝,就像一个小小孩用小手去打爸爸的脸。他能够打到爸爸的脸,是因为爸爸把他抱起来了,他才够得到。假如没有上帝,理性、科学和道德都没有终极的意义。正如斯泰因在辩论中所说,对无神论者来说,道德律和自然律都只是经过大多数人感知、验证、被大多数人承认的约定俗成(convention),是人自己建构的东西。因此无神论者如果要用理性、科学和道德来反对上帝,从预设的角度说,他自身就会失去立足之地。无神论者不可避免地会在更深层的根基上自相矛盾、自我拆台。&/p&&p&&br&&/p&&i&&figure&&img src=&/v2-a24a275f266b2e042238_b.pn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5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i&&p&&i&(《范泰尔的护教学》,帮森著)&/i&&br&&br&帮森用的这个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方法,在神学、护教学上叫做“预设护教”,这种论证也被称为“关于上帝存在的超验论证(Transcendental Argument)”。积极倡导预设护教的神学家包括范泰尔、克拉克(Gordon Clark)、帮森和弗雷姆(John Frame)等。其他在护教、布道、写作中应用预设护教法的基督教学者和牧师包括凯波尔(Abraham Kuyper) 、鲁益师(C. S. Lewis)、薛华(Francis Shaeffer)、扎卡利亚斯(Ravi Zacharias)和凯勒(Timothy Keller)等。很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在跟反对基督教的人对话时,也会多多少少、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护教的方法。但倡导预设护教的人很多时候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有人有意识地用在实践当中。帮森跟斯泰因的这场辩论,是为数很少的一个直接、直白的把预设护教用在辩论中的例子,也因此被视为是经典范例。&br&&br&相对于传统的“拿出证据来”的“证据护教”法,预设护教法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预设护教很清醒地意识到关于上帝并没有绝对中立的数据或证据。世上所有的信仰,所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体系,最终都是建在某些预设上,而那些预设本身是不能被证明的。出于不同的预设,即使对相同的数据和证据,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基督徒护教必须先了解对方的预设,并在预设的层面回应反对基督教的理由。&br&&br&预设护教并不反对理性和科学,但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有足够的反思和批判。基督徒相信,背离上帝的人,其罪性是“全然败坏”的,包括理性也是堕落的。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上帝没有显明他存在的证据,而是人会压抑真理。罪的后果也包括认识论的领域。&br&&br&科学和历史等方面的证据仍然有其意义,但基督徒也应该认识到它们的有限。一些传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一方面是受了理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真有逻辑、理性上的漏洞和缺陷。预设护教直指对方更深层的预设,也能避免一些护教者在逻辑、理性上的错误和缺陷。预设护教法可以广范应用在很多领域,如科学与信仰,邪恶的问题,等等。而且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现代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也适用于今天的后现代主义。&br&&br&所以,尽管“超验论证”对非基督徒朋友来说可能一时难以接受,而预设护教的方法对基督徒来说也可能有太多哲学思辨的味道,难以理解和掌握,但如果基督徒在护教时能够有意识的了解、反思对方的预设,我相信对传福音是有帮助的。因为护教的任务就是要攻破人心中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5)。护教不只是被动防守,也应该有主动进攻。对非基督徒慕道朋友,我也希望这样的基于世界观的论证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无神论的问题,扫除他们寻求真理的道路上的一些理性上的障碍。&/p&
上个周末我在YouTube上听了一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辩论(英文录音: ,文字记录: ),感觉真是高手过招,武功超强。这是30…
&figure&&img src=&/623e9ebf273feee74cbfb0bf_b.png& data-rawheight=&71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23e9ebf273feee74cbfb0bf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967863efb3a14a0d5ac1aed_b.png& data-rawheight=&1050&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967863efb3a14a0d5ac1aed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ebeab6ab615c49c9f2f2_b.png& data-rawheight=&892&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beab6ab615c49c9f2f2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9771bfe71_b.png& data-rawheight=&832&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771bfe71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74fe3a387fc1d187d30bccd39b665c99_b.png& data-rawheight=&783&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74fe3a387fc1d187d30bccd39b665c99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12c98dda535eae63d76be8_b.png& data-rawheight=&783&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2c98dda535eae63d76be8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98f4bafa_b.png& data-rawheight=&384& data-rawwidth=&3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br&&figure&&img src=&/56a27543aaf25b6dca882a_b.png& data-rawheight=&42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6a27543aaf25b6dca882a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2f0e5d386b36c5bcf80e_b.pn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2f0e5d386b36c5bcf80e_r.png&&&/figure&
这个太简单了&br&&br&你开了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是0.00元。这个账户是空的,但是这个账户是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空”账户,那么你即便有钱也没地方存对不对。&br&&br&它是“空”的,但是它是存在的,“空”是一种状态,状态是可以改变的。&br&&br&再举个例子。&br&&br&一位长辈跟你说:你呀,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这个时候,可以理解为你的姿势水平非常少,少到“空”,但是你不能说“姿势水平”这个东西“不存在”。&br&&br&( o?ωo? )σ懂了吧。
这个太简单了 你开了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是0.00元。这个账户是空的,但是这个账户是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空”账户,那么你即便有钱也没地方存对不对。 它是“空”的,但是它是存在的,“空”是一种状态,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再举个例子。 一位长辈跟你说:…
首先對於《約伯記》背景說一些額外的話。&br&&br&這個故事在聖經文本中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還只是一個寓言?&br&&br&第一種基要說法,全部真實,由摩西在米甸曠野記錄。&br&第二種說法,開始和結束的散文體是古老的流傳故事,而中間是詩體是約伯記作者的藝術創作。&br&第三種說法,這本書徹頭徹尾是作者原創的寓言故事。&br&&br&&b&無論如何,大部分學界學者認為,這本書在所有聖經作品中是最古老的作品。&/b&&br&&br&也就是說,這是聖經最初的文字,比五經還要古老。&br&&br&然而這麼一個古老的史詩故事嘗試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信仰模式?&br&&br&我們從最古老的聖經文字中看見什麼呢?似乎看見一種與申命記恰恰相反的“&b&福禍&/b&”原則。&br&&br&申命記中的&b&福禍模式&/b&,和約伯記的&b&苦難模式&/b&好像水火勢不兩立。&br&&br&然而在我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大表哥就講這個故事給我聽了。我依然可以記得他模仿撒旦吹一口氣把約伯長子家房子吹倒那副模樣。(其實是一陣風把房子吹倒,但是當初大表哥為了哄我睡覺,故意把故事說得更加生動,他說是撒旦吹了一陣風把房子吹倒,然後模仿撒旦吹氣的模樣。再然後他假裝成撒旦,好像老虎一樣來吃我,我還拿枕頭打他,之後苦苦哀求,他才把故事講完給我聽。)&br&&br&我的外婆告訴我,約伯記是摩西寫的。申命記也是。這個印象非常深刻,高中之前,我嘗試從一個作者——摩西的角度去理解這兩部作品。&br&&br&當我後來看到《申命記》中和《約伯記》完全不同的神學思想的時候,似乎感覺顯得有些錯亂,認為,或許,約伯記不是摩西寫的。當然後來又有人告訴我,申命記和約伯記都不是摩西寫的。(如威氏評經家們)&br&&br&又過了十年,現在,想想,外婆說的是對的。&br&&br&&b&同一個人可以擅長喜劇和悲劇,&/b&&b&好的悲劇詩人也會是一個好的喜劇詩人。&/b&蘇格拉底語。&br&柏拉圖《會飲》&br&&br&寫出兩種不同思想的作家,并沒有什麼。&b&那是他理論和經驗之間的爭吵。&/b&&br&&br&如果按照聖經的創作年代來編排聖經的話。約伯的故事一定要放在聖經的最前面。而在最古老的聖經文字中,我們已經看見,這個明顯的隱喻,上帝是莫測的,而人冷靜地看待那個沉默的上帝。&br&&br&沉默的上帝是一切偉大宗教所思考的主題。因為那種沉默並不是從理論而來的演繹,而是從經驗而來的痛苦觀察。&br&&br&我們不得不承認,上帝的正義感,並不如我們的心意。而我們為什麼相信一個在我們看來並不正義的上帝呢?&br&&br&我們的信,人類的信始終是膚淺的信,這樣的信是建立在一種對自己感覺和經驗的直覺。&br&&br&而信仰,並非來自,這樣的信。&br&&br&我們對上帝的信,是應該撇棄我們對於以往的經驗的考量和我們對於以往事物觀察的理性。&br&&br&所以聖經告訴我們,這種信是一種,超越我們經驗範疇的信。於是乎希伯來書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br&&br&希伯來書11:1&br&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br&&br&正因為如此,我們跟從并相信一個完全顛覆我們世界觀和價值觀念的上帝。&br&&br&而亞伯拉罕獻子就是建立在這種對於完全未知世界的上帝的堅信。&br&&br&&b&信仰之所以是信仰,不是因為信仰帶給我們的利益。而是他本身就是信仰。&/b&&br&&br&而我們稱其一切值得稱讚的美德如果一定要用世俗利益來衡量之,那麼這些美德又有什麼好稱讚的呢?&br&&br&如果我們忠於上帝只是為了出入蒙福。如果我們孝敬父母只是為了獲得巨額的財產,如果我們愛人如己只是為了彼此交換,如果我們言行一致只是為了獲得美譽。&br&&br&那麼所謂&b&忠孝仁義&/b&始終都只是一個逢場作戲的買賣和生意而已。&br&&br&反之,聖經並非教導我們這種以世俗利益所衡量的價值觀點。&br&&br&在試煉中要忍耐,在逆境中要忠心,要愛你的仇敵,我們相信,上帝的眼目遍查全地。&br&&br&在約伯記中我們得以看見的故事是,即便世界並不依照一個標準賞善罰惡,但是我們信仰者作為信仰者,我們的心意並不應該隨著世界的潮流而改變我們的初衷。&br&&br&而正因為約伯堅持在苦難中不肯放棄信仰,而這樣的信仰才被稱之為信仰。從此,聖經確立對於利益誘惑下的信仰的否定。&br&&br&&br&=================================================&br&&br&《約伯記》和《啟示錄》的苦難模式比較&br&&br&前文說道,按照聖經成文排序,約伯記應當放到聖經卷首。而啟示錄依然是卷尾。&br&&br&當我們閱讀希臘文本不難發現。啟示錄是根據七十士譯本的文字來創作的。但是思想邏輯卻是希伯來文的。&br&&br&(另外的一篇文章中,敝人嘗試交代一個事實,就是梳理《啟示錄》的文脈非常複雜。由於啟示錄不是一氣呵成的作品。其分析過程隨著我們對文本的研究,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br&&br&&br&在從希伯來文啟示錄文本和七十士譯本的約伯記對比看來,我們明顯發現,啟示錄中大量地引用了約伯記的詞彙和模式結構。&br&&br&當然,在詞彙模式也引用了但以理書。這是另外一個話題。&br&&br&啟示錄用&b&陸地上的獸&/b&,和&b&海中的獸&/b&(啟示錄13章)從詞彙方面很明顯是引用了七十士譯本中的約伯記,在約伯記則翻譯成了河馬和鱷魚。&br&&br&(這裡希臘文啟示錄引用的是希臘文的七十士文本的約伯記,而不是希伯來文本的約伯記。)&br&&br&而《&b&啟示錄&/b&》對於我們&b&“啟示文學歷史派釋經”&/b&學者看來,是一部選民受苦的預言。抑或寓言。(&b&歷史派&/b&認為是&b&預言&/b&,而&b&理想派&/b&認為是&b&寓言&/b&。)&br&請參閱敝人的另一個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新约启示录是什么时态?&/a&&br&&br&在啟示錄中,敬畏上帝之人看似將要面對很多苦難。但是約伯記中上帝給出了一個並沒有告訴你原因的答案。相比新約直白信仰表述,我更加喜歡舊約聖經中隱晦的暗示。而《啟示錄》則是我們看見感覺上最舊約的新約。&br&&br&在啟示錄中,那看似兇猛的獸,是我們選民所必須遇見的末世魔王。抑或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苦難。&br&&br&這個苦難,在亞伯拉罕是獻上兒子的艱難,是雅各在亞伯渡口的角力,是約伯在爐灰中的低吟,是約翰在拔模海島上的孤獨。&br&&br&而在約伯記中,這個苦難是上帝口中的河馬和鱷魚,如此我們獲得那種即便面對苦難卻不迷茫的話語:&br&&br&&br&&blockquote&約伯記40:15&br&&br&&br&&b&我造你,也造它。&/b&&/blockquote&&br&舊約是一部千年大戲,而新約的廿一封書信這是使徒們對於這場戲劇的評論和註疏。&br&&br&然而,這出千年大戲。&b&上帝是導演,也是觀眾。&/b&&b&我們是演員,也是編劇。&br&&/b&&br&&br&============================================&br&&br&最後請容我講述聖經中另外的一個故事。另一個被稱之為摩西筆下的故事。聖經開始的那卷書。&br&&br&&b&約瑟先祖的故事&/b&&br&&br&我們看見約瑟前半生,被人買成奴隸,下在監里,一切都是那麼的突如其來,防之不防。又沒有什麼緣由。&br&&br&而在約瑟的後半生中,我們看見,約瑟的角色調換了。他的兄弟成了前半生的他,下在監里,將要成為奴隸,一切那麼突然,又莫名其妙。他們似乎感覺是自己的過去才造就了今天的結果。&br&&br&真正的原因並非如他們的想象。&b&他們的痛苦經歷被聖經描述為並非是一種因果報應&/b&。約瑟似乎並不想報應他的哥哥,從他的兒子的名字我們可以窺見他當時的心情:&br&&br&&blockquote&創世紀41:51&br&&br&&br&&b&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因為他說:上帝使我忘記了一切的痛苦和我父親的全家。&/b&&/blockquote&&br&忘記?一個多麼美好的經歷和體悟!&br&&br&而在冥冥中註定的那一刻來臨之際,約瑟與兄弟重逢。他並不想要報復。&b&而他期望看見的是,一個團圓的家庭和兄弟和睦的未來。&/b&&br&&br&但是,他需要嘗試去修補這個家庭。而痛苦就是修補的方法。&br&&br&在&b&扮演上帝的角色的約瑟&/b&,能翻手雲覆手雨,他的一切話語成了別人命中不能改變的命令。&br&&br&這個時候,扮演上帝的約瑟是否在掌管一切中逍遙自在呢?&br&&br&非也!!!&br&&br&我們倚著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見,&b&受苦者在受苦,而施於苦難者卻在暗中流淚&/b&。&br&&br&這就是故事的真相!&br&&br&我們永遠不知道,上帝好像約瑟一般在施予痛苦給人類的時候,背後那種心情。&br&&br&和約瑟一樣,施予痛苦,報應並不能給上帝帶來快感。祂渴望的是一個團圓的結局。&br&&br&因為祂如此地宣告自己的名字:&br&&blockquote&出埃及記34:6-7&br&&br&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br&&br&“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blockquote&&br&&b&在我們承受苦難時所面對的,是上帝的沉默。&/b&&br&&b&而承受苦難者,不曾了解,上帝的沉默所意味的是什麼?&/b&&br&&br&&br&&b&是一種那種直到真相大白面對面的大團圓結局才剛剛開始揭曉的答案。&/b&&br&&br&&br&這是一出悲劇還是喜劇?&br&&br&在約瑟的故事中,我們才看出在約伯記和啟示錄中那個關於苦難的問題,和被暗示卻沒有道出的答案。&br&&br&&br&我用我最喜歡的作家,猶太教宗師赫舍爾拉比的話結束我對於約伯記的探討。&br&&br&&blockquote&從《聖經》的觀點出發:&b&人是誰?人是擁有上帝夢想和計劃的極痛苦的存在;&/b&上帝夢想一個得到救贖的世界,夢想天地的和諧,夢想真正具有上帝形象,反應上帝智慧、正義和同情心的人類。上帝的夢想不是孤立的,在連續的創造過程中,人類是上帝的合作者。&b&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的一舉一動,&/b&要麼推動,要麼阻礙救贖的活動,要麼削弱,要麼加強罪的權勢。&br&&br&《人是誰》結語&/blockquote&&br&&br&鼓浪子&br&麻州波士頓&br&&br&8.9.14
首先對於《約伯記》背景說一些額外的話。 這個故事在聖經文本中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還只是一個寓言? 第一種基要說法,全部真實,由摩西在米甸曠野記錄。 第二種說法,開始和結束的散文體是古老的流傳故事,而中間是詩體是約伯記作者的藝術創作。 第三種說法,…
佛陀讲过两支箭的比喻&br&&p&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p&&p&“世尊!您的教说,是我们学习正法的根源,也是我们学习正法的向导与依靠,请世尊为我们解说,让我们遵循您的教导来实践吧!”比丘们请求道。&/p&&p&“比丘们!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禁不住地生起悲伤忧愁、痛苦怨叹,继而愤怒迷乱而失去理智。&b&这时,有两种感受会交相增长蔓延,那就是‘身受’与‘心受’。这种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着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双重痛苦。&/b&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一般人的无知,让他们欢乐时,就纵情享乐,成了欲贪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痛苦时,则生气不悦,成了瞋恚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在不苦不乐时,则浑沌不明--对苦、
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等,没有真切如实的证知,成了愚痴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这样,当他快乐时,就被快乐所牵
绊;痛苦时,就被痛苦所牵绊;连不苦不乐时,也被不苦不乐牵绊着,这就是深陷贪、瞋、痴;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牵绊的一般人。&/p&&p&比丘们!有修有证的圣弟子就不一样了,当他们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不起悲伤忧愁、不痛苦怨叹、不愤怒迷乱,所以不会失去理智。&b&这时,他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没有‘心受’。这种情形,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不再中第二支。&/b&当他们有乐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欲
贪烦恼的奴隶;有苦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瞋恚烦恼的奴隶;在不苦不乐时,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等,
能真切如实的证知,不会成为愚痴烦恼的奴隶。这样,当他有乐受时,不为乐受所牵绊;有苦受时,不为苦受所牵绊;不苦不乐时,也不会被不苦不乐所牵绊,这就
是解脱了贪、瞋、痴;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牵绊的圣弟子。”&/p&
佛陀讲过两支箭的比喻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世尊!…
谢谢邀请&br&在道教眼中,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序的。&br&善恶有报,天道承负。不会出现那种只要停了经书就可以消除一切罪恶,不用付出自己作恶的待见。&br&所以不会出现借妖魔鬼怪之名来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不用承担自己的业果这种事情。&br&佛教有一句兴扬很欣赏,万法皆空,因果不空。&br&更何况道教的经文,有很多度鬼的,题主还是了解一下我们道教吧。
谢谢邀请 在道教眼中,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序的。 善恶有报,天道承负。不会出现那种只要停了经书就可以消除一切罪恶,不用付出自己作恶的待见。 所以不会出现借妖魔鬼怪之名来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不用承担自己的业果这种事情。 佛教有一句兴扬很欣赏,万…
那时,天下Linux的发行版、功能,都是一样。他们往更多电脑上迁移的时候,在Internet上遇见一片x86,就安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写程序,把程序写好了。他们就拿程序当组件,又拿图形做GUI。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个系统,和一座生态环境,系统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开源社区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Linux和GUI。开源社区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Linux,都是一样的发行版,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发行版,使他们的程序彼此不兼容。于是开源社区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系统了。因为开源社区在那里变乱Linux的发行版,使Linux分散在全地上, 所以那城名叫巴别。&br&&br&又不是只有耶和华会干这事。
那时,天下Linux的发行版、功能,都是一样。他们往更多电脑上迁移的时候,在Internet上遇见一片x86,就安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写程序,把程序写好了。他们就拿程序当组件,又拿图形做GUI。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个系统,和一座生态环…
谢邀 &a data-hash=&00beeae1a58aeb302c3dd6b5& href=&///people/00beeae1a58aeb302c3dd6b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栗子& data-hovercard=&p$b$00beeae1a58aeb302c3dd6b5&&@王栗子&/a&。&br&&b&-------更新------杀生问题----------&/b&&br&道教有不同的宗派,有不同时代的宗派规矩戒律,宗派里的各种修行道士等级皆不一样,所以遵守的规矩不能也没法子一刀切。上文所讲,是最重要的根源性的溶质问题,&b&德行馨香最要紧&/b&。其余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大家抓重点。&br&&br&对于道教来说,植物也是生命。植物成精的事情自古不鲜见,怎么能够忽略不计?所以植物动物以及有灵性的动物,对待的方式和禁忌是不同的。我上文一开始就说了植物和动物的异同。所以,杀生这词其实并不能完全代表戒律的意义。所以在讲戒的时候,要明确讲清楚很多问题。文字不足以完全代表这些意义。&br&&br&一般意义上来讲,不杀生是对的。主要的意思是不去主动亲自杀害动物。道教保生护生提倡不杀生这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有的时候不得已总是会有需要的时候。那是两回事。文中写过渔猎原则虽非道门戒律,但是我们也基于同样的古老原则演化成戒律教条。而实际上吃肉和杀生不是一回事。杀野生和现在工业蓄养程度也皆不同。这需要入门之后,从新讲戒律。现在大部分朋友皆是好道,看看文字就以为是这么回事,稍微有点想当然。如果不是入门弟子,也就没有必要把自己要求那么严格。&br&&br&&b&总的原则:道教不提倡杀生。止杀为上。&/b&&br&&br&------------以下原答案--------------------------&br&西游记,电视都当真,真的好吗?&br&神仙不吃肉,难道就吃馒头白菜吗?^_^&br&&figure&&img src=&/0ecf2e2e15b2_b.png& data-rawwidth=&819&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9& data-original=&/0ecf2e2e15b2_r.png&&&/figure&郑司农和冲远先生在注释&b&《礼运》&/b&时写的很清楚。礼之初:&b&鬼神飨德不飨味也。有齐敬之心,则可以荐羞于鬼神。&/b&&br&飨者,祭祀享用也。&br&齐者,斋也,洁净庄重以为诚也。&br&荐者,进献也。&br&羞者,滋味,珍馐,进献也。&br&&b&《尚书·酒诰》:&弗唯德馨香,祀登闻于天。” &/b&此处言酒。&br&&b&《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唯馨& &/b&此处言五谷。&br&&br&皆以德为馨香。&br&礼记后面《礼器》,《郊特牲》都有相关内容,我不一一摘录了。&br&&br&&b&所以鬼神所享用的是德行不是滋味,而是以人之德行敬诚为食。古人质朴,并无器物。筑土为鼓,掬水以献,犹可以致敬于鬼神。言下之意。今人(春秋乃至汉唐)器物俱全,饮食丰富,焉有不能致敬之理也?所缺者,唯德行诚敬也。&/b&&br&&br&而德行其实就是气。德行好不好,在我们看来,是可见的。装不来的。鬼神岂会不知。自古废心演戏者多如牛毛,无非跳梁而已。搬个小板凳看就好了,又非戏子,别瞎搀乎啦。^_^滋味也是气。德行和滋味混杂在一起,是一种混合气。而这三者关系就像是溶剂(祭品滋味),溶质(德行高低)和溶液(混合气)的关系。&br&&br&原则上讲,进献什么并不是最最要紧。敬诚之心落到实处,谓之德,也就是溶质这才是祭祀鬼神所用。也正是道教天真所用。而古人拿出最珍贵的东西进献祭祀鬼神,无非是诚意的实际体现。这点古今中外,无不如此。&br&&br&自古至今,总有一小撮人学而不精,行而不实,读些道经,半桶咣当,不明道教斋醮科仪之由来渊源,邹议荤素为儒道祭祀斋醮之不同。以荤素为界限,实在是以溶剂为限。并非其实质。偏而不全。而这种完全解释不了早期天师道斋醮时牲酒之来源。其实至今有些法式都要用牲礼,送瘟之时杀鸡也是保留下来啦。这些不明其理者,只能强扭瞎编啦。不精熟通明基本经典。何能通晓斋醮道法之大义。造理作论,忽悠后学,实在自误误人啦。&br&&br&先儒后道,是历代祖师走过的路。原先不提,因为说不说,只要开蒙认字必以儒学为基。敬诚二德贯穿始终。现在不是这种情况,所以不得已才拿出来讲。真的希望道门后来切有实学,不被表面现象做迷惑,这才能延续吾道之传承。&br&&br&明天上山溜达,回来接着写。大概讲一下相关问题。理论性比较强。会涉及各教长短,而我为啥选祖宗这路。^_^。&br&&br&&b&诸位抬举,依然题下留言。不一一应答了。大家如果需要我回复的问题都请私信 &a data-hash=&666f3b524e84eb058c20a63& href=&///people/666f3b524e84eb058c20a6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yberbrain& data-hovercard=&p$b$666f3b524e84eb058c20a63&&@Cyberbrain&/a&&/b&&b& 。&/b&只要不是乱七八糟的,戊日他基本都会给大家明确回复哈。回留言这事太耽误功夫,今年戒掉了。不好意思。请大家原谅。事不过三,我最后一次讲,不算失礼啦。^_^&br&---------更新---------------------超长------------------^_^&br&想把这些事说明白,需要很多基础知识。我原来写过一些,在神系窥基的文件夹里。但是有些事禁止说透彻的,所以故意说得比较繁杂,大家砂中取金吧。^_^。我先说两个大前提。&br&&br&1.鬼神的概念实际上在不断变化,而涵盖的内容,以及等级不断的出现变化。泛泛言之皆如何,并不“&b&科学”。^_^^_^&/b&&br&&br&&br&早期的鬼神的定义。&br&以粗言之,一切物质世界外的。但细言之。鬼者,归也。亡者之余气。神者,引申万物者。这个理解起来难一些。有山才有山神,有河才有河神。万物之申者又是啥呢?但这两者都是非常具体的存在。其他并不以此为名。动物植物成精,一开始是开智慧。但算不上神。而是别有名字,上古时期并不用妖精称呼的。&br&&br&2.要分清楚主客&形式&时代地域差异性。祭祀双方在不同条件的特点导致了祭祀现象的不同,也就是溶液的溶剂变化,但作为溶质的&b&唯德馨香,是祭祀所质&/b&,在华夏文明中从来也永远不会变,never ever ^_^。祭祀的溶剂也就是祭品,需要看所祭之鬼神的爱好习惯。这是了解沟通的一步,还是大前提。连人家的习惯都不清楚,肯定是前期沟通不顺畅。不能为诚。而&b&原则上不是你认为最好的,他习惯内你能提供的最好的。&/b&&br&&br&&br&&b&财神吃咸菜的那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b&&br&&br&&br&&br&&b&1.在所谓原始宗教的时代。&/b&祭天地宗庙五岳四渎皆用牲。古代并无以杀生荤素为德行的绝对标准。不用自己不需是渔猎取用万物之标准。其实植物和动物的死亡消逝都会带来异种之气。被人杀死都会遗留一些的。只不过一个数量上大,一个质量上大。很难以荤素作为标准。所以古人不以此为德否。自然造物之食物链,老虎和猫不吃素,难道要被饿死吗?人为的慈悲标准,就得改变人家与生俱来的本性吗?自己不吃,不等于别人不需要不吃。一厢情愿,只怕太自我为中心了。人本主义泛滥才会如此。至于后来宗教性宣传,无非七情造作而出。对自然观察不足以及个人取向造成的不客观而已。&br&&br&
古人食肉不多,肉酒多是珍贵之物。但是需要食用之时,不会有什么顾忌。尤其生病衰弱之时,吃肉是当取之礼。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祭祀天地鬼神,所用就是人类的诚意心气。溶剂就是他们觉得珍贵的各种食物器物。因为郊天社地并无所谓具体是不是肉。而再早期,不用讳言,以人祭祀存在的,以活人祭祀的原理也是如此。人,自家的子女最珍贵。再没有家天下等级分化之前,真正威力巨大的祭祀也许用的就是部落首长家里子女。或者祭祀本人献祭。而没有分化出那么多细则的语境下,人并不比动物植物特殊多少。就是物的一种。这样的非人本主义的观念,遍及所有文明。然后随着人的发展,在自然界取得了独特的地位。这种杀人以祀的习俗渐渐演化了。改用奴隶,珍贵牲畜。至于消耗巨大与否,确实有这个问题,所以才有后期的仙真所倡的出现。&br&&br&一直&b&到现在所有的宗教无非都是这些原则的衍生变化。干货永远都是附着在祭品上的气&/b&。(注意,这里说的是气,而不是德行了。外道不见得以德为溶质啦。)祭品就是载体,或者说溶剂。而祭祀所备之周章,主客宾之敬诚,合德不合德,就是干货,或者说溶质。而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就是溶液。肉,三牲等等在那个时代就是珍贵之物。和玉石珍宝一样都可以祭神。因为珍贵,付出时候的心气必足。这仅是对一般的人来说的情况。而牲肉食物酒是食物本身气散,所以比玉石珍宝更易“挥发”,在某些时候更容易作溶剂。&br&&br&&b&2.汉武广立神祠,谶纬遍地,人间巫鬼横行,外教入得中土,导致了神棍理论大爆发对于低级“鬼神”的认知是有影响的。&/b&其中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能讲一年,就省了吧。总而言之。对于神系和世界构成的理解的不足,导致了一些后代道士对于这些基本概念理解的偏差。简单举个例子,集合大家都学过,不同搭配就是不同神名出现的缘由。能理解多少就看悟性吧。多了没法说。&br&&br&&b&此后汉末天下大乱。&/b&瘟疫天灾战乱太过频繁,死亡太多,所以仁义慈悲止杀是那个时代的需求,是应时而出的。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几乎没有太多太平日子。所以出世,怕死,轮回,彼岸,杀生等等因素才会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因为是疗伤用的。恢复人口用的。进而那个时候道教佛教都提出了,腥膻荤素的问题。并不存在一定是谁学谁的问题,几乎同时出现。而那个时代的前期,沙门算是道门外籍兵团一支。。。而祭祀的仪式和溶剂都有改变。但是就以道教来讲,溶质从来没变过。而保留在朝廷的儒家祭祀体系,其实和道教很类似。尤其是溶质几乎一模一样。而为啥郊天,皇帝按礼要亲自出面,而为啥斋醮之时,多有高道高僧住持先要拈香?不见得是他多懂斋醮行科这些具体之事,而是他们这类人(supposed to be)德行好,所以先拈香以敬神敬天啦。但是实际上呢?我就不招仇恨值了。^_^&br&&br&
3.&b&早期的鬼神和在中古(魏晋)以下的鬼神并不能完全等同&/b&,早期的鬼神更类似道教语境下的天真。即便祖先鬼神也多质朴,那么荤素都无所谓。反正我就收你们的诚意。而东汉王莽撤祀,谶纬大乱天下,淫祀遍地,“鬼神”多到乱套的地步,请神容易送神难。其质量品质也大大有所下降。所以道家立教,礼失之于朝,而求诸于野也,以辅正其不足。所以从太平道到天师道乃至造反的孙恩等等,都以师为名,而非天子为名。虽然其实超出了本分,并非道门主流,但毕竟顶着大贤良师,天师等等的名义以为辅,而非直接要求天子之位。而其中和淫祀故气的斗争,是三洞经文出现的肇因之一。刘宋道教出现的三天六天之争的经文,本质乃是淫祀和天真之别。清浊之别,纯杂之别,诚与不诚之别。并非儒道之别。荤素之别。有机会我慢慢给大家讲,今天先讲主干流变。&br&&br&4.道门先辈认为通过修炼提高自己的诚意,敬意,德行,可以用比较简陋的溶剂来代替准备珍贵溶剂的诚意德行。当然这限制在一般沟通上。而特殊沟通,很久很久没有过了。不用去想啦。唐代番僧学了点皮毛大肆索取的供养的修行方式,只能说明他们德行不够,拿东西来凑。我们道门祖师当时面见玄宗,历陈其过也。道门提倡节俭。因为我们修德。不毁成物。德高至诚,一根草,也能上供,叫它变得金光光闪闪。人天两利,群神共赞。无它,唯吾德馨。所以道教神仙下降都搭茅棚草屋。无他,斯是陋室,唯吾德馨。&br&&br&在道教惟气论的视野下,三清祖师所表,是这个世界上最原始的三种气,玄元始三气。是先天物成之先之先(repeating...)之气,乃气之祖。既然知道这个道理,自然不会用荤腥祭祀啦。而是什么纯上什么。所以德行清净以为真香最妙,清茶才是必备,时鲜瓜果才好。但没有条件,掬水以供也不差的,关键仍在德行诚意。此系列的仙真皆是如此。就如上文所说的礼之初。筑土掬水以祀都成。山居道士其实很多都懂这个道理。也是这么做的。&br&&br&昊天上帝确是无所不包之天气所表。天人百物,广大包备。所以全看你如何理解其神格的存在。朝廷儒家祀天尊古礼,以三牲为献,没有半点问题。道门羽士,祀天以其清,以果素为礼,也无问题。溶剂是乙醇还是乙醚在这天地祭祀这个层面上没有丝毫影响。因为看重的都是德行。溶质都是行祭祀之人(们)的德行。祭祀宗庙山川江河皆如此。而非是神有不同。神名或许不同,但其德不变。与其争哪个溶剂对,不如落到实处,行德以献。&br&&br&
5.而有些鬼神,遵循古礼,或者说其自然本来属性,意思就是(习惯)这种溶剂(肉)。你要和他们沟通,非给人吃素,我只能说你有病。这类往大了说,可以很古老,但未必有名气。他们不屑于留名于人间。没什么人接触过的,不用自以为家里堂上那些是。那些都是草仙居多啦。往小了说,就是各家先人,祖上生前喜欢吃红烧肉,你祭祖的时候就给人家上白菜。非要替他们皈依个吃白菜的教,有嘛用?这能叫诚吗?&br&&br&出马仙堂,南方神巫,民间道教法教所供之类,也有类似的问题,只不过那些需要宗教里某些东西填补增加自己所缺。断血食,除戾气,也是应该。其实对某些来说,仍是修行不足以独享诚意的体现。而草仙违背本性,强逼着自己吃素,在后期也是麻烦的事情。需要其他的调整。非人修行比人难得多,其中道理,就不多讲了。&br&----------
谢邀 。 -------更新------杀生问题---------- 道教有不同的宗派,有不同时代的宗派规矩戒律,宗派里的各种修行道士等级皆不一样,所以遵守的规矩不能也没法子一刀切。上文所讲,是最重要的根源性的溶质问题,德行馨香最要紧。其余的要具体问题具体…
&p&谢邀,是装的!不然就是妖魔鬼怪附体,千万不要相信是神仙!《道法会元·太上天坛玉格》云:“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輒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又:“或称上真降驾,凭附生人……遂為天魔外道五路大鬼侵入法坛。”故岂可不慎之!《度人经》中所说“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这不怎么吉祥啊!&/p&
谢邀,是装的!不然就是妖魔鬼怪附体,千万不要相信是神仙!《道法会元·太上天坛玉格》云:“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輒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又:“或称上真降驾,凭附生人……遂為天魔外道五路大鬼侵入法坛。”故岂可不慎之!《度人经》…
首先,韩国人会出来证明上帝其实是韩国人;&br&美国人会赞扬上帝具有美国精神,并且把上帝的出现过程拍成电影;&br&朝鲜人要求全国注意这是一次新的西方阴谋,只有白头山天降伟人才能破碎这次阴谋,同时证明天降伟人是多么伟大的;&br&英国人会举行游行,因为他们发现并坚信上帝是个弯的;&br&法国人会罢工,排队去见上帝;&br&俄罗斯人会把上帝和普京大帝拿出来对比,看看上帝哪里不如大帝;&br&巴以接着打,上帝来也不给面子,有种你让对方先停手;&br&天朝,官方出来辟谣,上帝是不存在的,详情见本台的专题新闻节目,专家出来讲课,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上帝,民间淘宝同款热卖,刷爆朋友圈;&br&然后,富人会争相请上帝吃饭,上流社会流行口头禅,我跟帝哥一块吃饭的时候……;&br&中产争相模仿上帝的一言一行,计划在上帝的产业附近置业;&br&穷人发起上访上诉和抱怨活动,询问上帝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br&最后,大概上帝会觉得无聊吧,毕竟这样一个世界并不是很快就会喜欢上的,搞不好他会回家睡觉,或者再来场洪水,让世界从头再来一次也说不定。&br&&br&最重要的一点补充:&br&朋友圈热门分享,上帝送给女人的三十句话系列。
首先,韩国人会出来证明上帝其实是韩国人; 美国人会赞扬上帝具有美国精神,并且把上帝的出现过程拍成电影; 朝鲜人要求全国注意这是一次新的西方阴谋,只有白头山天降伟人才能破碎这次阴谋,同时证明天降伟人是多么伟大的; 英国人会举行游行,因为他们发…
&p&&b&1、精神分析视角:&/b&弗洛伊德虽为犹太人却不信犹太教,他非常露骨地认为宗教行为是一种神经症,始于幼儿对父亲的依恋,在幼儿成长为成人,父亲不能再提供安全感和保护之后,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外在,即神。&/p&&p&&b&2、公平世界视角。&/b&我看过一本伊斯兰教的传教手册,说:“人如果只有一世,没有后世,那么有的人残疾,有的人贫穷,有的恶人祸害一方却得善终,有的善人不得好死,世界岂不是太不公平了?”“所以安拉才会设计出后世,设计出审判。后世的存在要比仅仅一世合理的多。“&/p&&p&实际上,不论是因果报应,还是最后审判,都在本质上相同:公平世界理念。但是此理念在逻辑上的最大漏洞在于将合理性等同于可能性。例:小明拥有极高的语言天赋。问:你认为小明是英语老师还是仅仅是老师?&/p&&p&如果你觉得小明是个英语老师,就出现了相同的漏洞。老师这一群体包含了英语老师,所以小明是老师的概率远远大于他是英语老师的概率。他可以教语文,他可以用语言天才把高数说的精彩非凡。甚至可能他只是个平庸的老师,语言才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把合理性高当成可能性高。我认为有一个极其合理的制度,所有恶人都会得到正义的惩罚,所有好人都会得到奖励,但它仅仅因为绝对合理就一定存在吗?如果不存在,就当它存在吧。实际上它是第一种视角的延伸。&/p&&p&另外,假设世界公平还有一大特点是责备受害者。假设世界公平的人无法面对无辜者受到不幸的情况就只能认为他们活该。如:受穷是因为前世作恶,汶川地震是上帝对无神论者的震怒,耶和华杀婴儿是因为他们该杀。然后列出该杀的一万个理由。有研究发现宗教信仰与歧视相关,可能是出于责备受害者的原因。&/p&&p&&b&3、虚无主义与荒谬主义视角。&/b&虚无主义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目的,没有意义。如果人的智商达到了意识到虚无的程度,就会尝试逃避,将意义付与外在事物如家庭宗族事业,认为这是人的目的。将意义归于神也是一种逃避自身虚无的手段之一,逃避自己实际上和辛劳的蚂蚁们一样无意义的认识。人类拼命寻找意义和找不到意义之间的不一致就是荒谬。&/p&&p&&b&4、权力斗争视角。&/b&“先知声称神在山洞里,唯有他可以进入寻求指示,并献上贡品。从而他成为了首领,享受了贡品,却不必向人们负任何责任,除了告诉他们会有后世的奖励或惩罚。人们闯入了洞穴发现它是空的,于是危机到来。后来先知声称神在人们接触不到的地方,在山顶,在天空,在星辰里,甚至超越时空。他们继续当神的代言人,实际上正好相反。神只是他们的工具。”&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40332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探讨】权力的游戏系列#1 上帝起源 @柚子木字幕组&i class=&icon-external&&&/i&&/a&&/p&&p&利益相关:不可知论者,曾经在高中空虚和压力大时迷恋过新纪元运动的观点。&/p&&p&补充:视频后续,希望可以拍成电影。&/p&&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40461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探讨】权力的游戏系列#2 无神迹之地 @柚子木字幕组&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41038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探讨】权力的游戏系列#3上帝最不明智的主意 @柚子木字幕组&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416431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探讨】权力的游戏系列#4 恶魔的用途 @柚子木字幕组&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42338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探讨】真正的上帝之显灵 @柚子木字幕组&i class=&icon-external&&&/i&&/a&
1、精神分析视角:弗洛伊德虽为犹太人却不信犹太教,他非常露骨地认为宗教行为是一种神经症,始于幼儿对父亲的依恋,在幼儿成长为成人,父亲不能再提供安全感和保护之后,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外在,即神。2、公平世界视角。我看过一本伊斯兰…
1、众生分有情与无情等十二类。娑婆世界,一切众生都具有同一体性,但植物等无情被认为不具备神识——不具备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所以吃两棵白菜是没有问题的。&br&2、尽管《阿含经》里有“阿赖耶”,但直到有宗才开始提“阿赖耶识”,进而成为大乘唯识的理论基础。上座部不承认“阿赖耶识”。早期巴利藏《中阿含》里,很多理论还只是雏形,佛陀最初只将生命简单分为人、动物和植物。不杀生戒的本意是不杀人和动物,不损害植物。其本质是主张众生平等和慈悲心。《五分戒本》说:“若比丘杀众草木,波夜提。”也就是说,对植物也要有慈悲心。&br&3、现代科学有针对植物智能(Plant Intelligence)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对植物无神识的观念造成颠覆。&br&4、佛教教义是不禁止吃肉的,只是后来梁武帝定了这个规矩。当然吃肉也是有规矩的。
1、众生分有情与无情等十二类。娑婆世界,一切众生都具有同一体性,但植物等无情被认为不具备神识——不具备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所以吃两棵白菜是没有问题的。 2、尽管《阿含经》里有“阿赖耶”,但直到有宗才开始提“阿赖耶识”,进而成为大乘唯识的理论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药用步枪还是手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