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文殊讲堂是在台弯那个寺院

慧律法师开示——放下并不是出家人的专利,道场不只是在寺院
想修持地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
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再放下。将心事统统放下,钱财统统放下,一切都放下,这样念佛才会踏实:如果著于我相在念佛,那都是虚假的。”
有时信徒反问我:“在家要为生活奔波,怎么可能像师父一样什么都放下呢?”
我就解释给他听:“放下,并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一切境界都可以当作修行。我们应当将一切境界,做为磨练心性的材料,不应随着境界漂流、沉默、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环境都当作道场:要知道道场不只是在寺庙,我们的心也是一个大道场”。
我们的眼睛,常看到的都是别人缺点,要知道,一个人常常看到别人缺点,他是活在他人行为的污点当中,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
有些信徒到寺庙拜佛、念佛的时候,不好好的拜他的佛,念他的佛,却一直在议论那一个师父行为不好,那一个居士家的媳妇如何不孝……,就像这种行为,那里是在拜佛,根本就是在拜“是非”。
一个真心想修持的人,就要放下一切。不要怀念过去美好的回忆,因为过去已不可追:也不要盼望未来,因为未来尚不知。人的心境,每一秒都在改变,你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照顾当下,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才是最重要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正信的佛教----慧律法师
&&&&&&&&&&&&&&&
正信的佛教
&&&&&&&&&&&&&&&&
我们昨天讲到这个正信的佛教,我们台湾、中国对儒道释差不多都已经混淆在一起,所以都讲一些神通、地理、风水、算命种种。事实上,佛教是以中庸之道,地理是有,不能不相信,也不能太相信,都是以中道。何谓中道?过与不及不得中庸之道。太超过以及不及都不能达到中庸之道。
那么我们学佛是要做什么?要了解之后我们才能产生正信,学佛就是要求解脱。以一般人而言,一般的众生都是活在表层意识的影像。表层意识就是生活接触的那一刹那,而不能够透视它。不能透视人生,所以活得很痛苦。他只是一直想要改变别人,但是他不了解,快乐的根本是要改变自己。对一位没有智慧的人或是无知的人,有时我们会看不顺眼他的行为、语言,很痛苦。事实上不是他让我们痛苦,是自己没有修养、没有智慧。我们如果有修养、有智慧,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让你痛苦。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如如不动,对天地万物都是如此。
我们以前在讲一个典故, Alexander
,就是亚历山大,他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久仰一位大哲学家,很早就听说在他的国家这位的哲学家很了不起。这位大哲学家住在哪里呢?有时在坟墓休息,有时在澡盆里面休息,有时在草堆里面休息,他都活得非常快乐。但是没有人了解他的快乐到底到什么程度?大家每一个人都面对现实实在斗争,为了三餐。这位大哲学家却活得非常快乐、很超越。亚历山大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又当国王,已经到极点了。他觉得自己是世间上最快乐的人,他什么都有,国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个人很可怜,睡在坟墓、澡盆、桶子、草堆。在冬天时,大哲学家就出来晒太阳,脚就翘起来在那里晒太阳。亚历山大身材高大,就走过去拜访这位大哲学家。第一句话就问他:我看你这样生活很困苦,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都可以满你的愿。亚历山大身材高大遮到他的阳光,他就说:麻烦你走开一点,让我得到更多的阳光。我不需要什么,我不缺少什么。
这句话的学问很大。一个国王问一个平民,什么都没有的人,问他缺乏什么,他说:麻烦你走开一点,让我照到阳光,让我多吸收一下阳光。这句话是很深的学问。一般的穷人,我相信楼上楼下外面加起来有好几千人,如果有一天一位有钱人,例如王永庆,王永庆第一句话说我看你生活那么可怜,你缺乏什么,我什么都可以给你。第一
一辆,第二楼房一栋,第三。。。。。这样一直开下去,一定离不开金钱的。心中解脱的人是不讲这个的,你站旁边一点,让我多照点太阳。如此而已,就是这么了不起。
人的解脱,这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佛告诉我们:入我门中,绝不贫穷,出我门中,绝不富有。离开我这个佛门,你就是穷人,你再有钱还是穷人、穷鬼。为何?因为没有智慧,每天活得很痛苦。每天都是怒目相向,夫妻讲不到二句话就吵起来了。有钱也是这样痛苦,为了孩子的教育晕头转向。所以佛法这种东西叫做无价之宝,你如果能够学佛学到一个程度时,你会觉得贪心、发脾气都是一种无形的绳子。
我们学佛的人和世间上的人的看法,就一百八十度不一样。我们如果犯错,总是一直解释自己的立场,掩饰自己的缺点,对不对?如果这确实是我们的错误,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佛说覆藏的人,覆藏自己错误的人,是不堪入道的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人。我们一个人错误就是要忏悔,要发露。坦诚的发露,像我们手上长疮一样,一定要开刀之后,这个疮才会好。所以学佛就是要学这个观念:解脱、解脱。
我曾经亲眼看过假的出家人,我看了之后非常伤心。我在大学时候亲近忏云法师,水里莲因寺的忏云法师。到达水里时候刚好是中午,因为忏云法师那里过午不食,过了中午就不能再吃东西,到那里已经十二点了。心想:再坐车上山,怕会打搅到师父,这样不好。就到水里的街上,找了一间素食店。那时候的素食店还不是很多,有一个人告诉我:小弟
! 小弟 ! 我读到大学二年级还叫我小弟。小弟 ! 小弟 !
从那条路进去一直走就到了。我就从那条路一直往下走,就看到一个小的素食摊。因为我是穷困人家出身的,从以前到现在,现在是出家不算,在出家以前身上不曾带超过三百元。总之很穷,只能吃得起一碗阳春面而已,就叫了一碗阳春面。
然后有四位出家人走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老板 !
啤酒四瓶,要冰的。我在想:这是现代的济公,吓死人。这是素食店,难道他没有看到“素食”,一开口就是叫四瓶啤酒,还要冰的。还剃头,但是头上没有点三点。我心想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那时候很单纯,对佛祖非常恭敬。在家时我对出家人就非常的恭敬,在家时我曾想这样实在是不简单,放弃一切欲望到深山修行,以后普度众生,实在是不简单。我还在家时就对出家人一向都非常的恭敬。
这四个人一来就叫四瓶啤酒,有半分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像触电似的:是真的还假的,境界这么高?慢慢听他们在讲,其中有一个人说:我们在这里喝这个不适合,我们回去换件衣服。听起来就是假的,回去换件衣服再来这边喝。旁边那位就说:不用了,下午还有一场。还有一场就是要去帮往生的人念经,我顺便跟你们讲。还有一场,就是下午还有一场要念经、要赚钱,这样我们就知道这四个是假的。喝也就算了,还在那边喊,划酒拳。路过的人每个人都转过来看,眼睛都张得这么大,你看这样会不会遭殃。像这样,不过一次,佛教就被毁了。这样如果是记者来,他也不会分是真是假,就照相起来“现代的济公”,你就惨了。
所以我们真正的出家人,慈悲地在修行,普度众生,却让传播界因为一两个这样,影响整个形象。所以我时常劝导记者,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查清楚一点,要登报时,以免违背这个因果。你劝人家念佛、向佛,这是劝人家向善。报纸一登,让人家毁谤出家人,他会对三宝不恭敬、做恶,不会想向善,失去这个因缘和机会。所以在座诸位不要让报纸或者外面的小说、电影,在路上看到的种种而有所偏差。
真正的出家人要如何分?我教你,要注意听。若问这三句,假的一定倒,一定不会的。第一句话,你要试探他是真的还是假的,非常简单。第一句话,敢问上下?请问你的上下,这样知道吗?是真的出家人就知道,例如是老法师,如果他自己就不能尊称自己上妙下广,不能这样,只能说我叫妙广。如果人家问我:请问你上下。我一定是说上吐下泻。最近比较不平安,上吐下泻,怎么会这么调皮,真的,上吐下泻。要问到我是不可能,要问的都知道。
第一个问他的上下,就是他的法号。第二个,请问贵宝刹?贵宝刹就是他的寺庙在什么地方,他会听不懂。第三个,请问上人是谁?不要说是谁,如果说是谁,这样他就听得懂了,就说请问上人?上人就是他师父是什么人?如果是出家人都知道,如果不相信,这一排、二排、三排你都问,每一个都知道。这些都是真正的,不是假的。你问他,他都能对答如流。如果是假的,一问,他就傻了,像被电电到一样。什么叫上下?
有一位信徒跟我说:师父 ! 你取这名字不太好。我说为什么?因为你叫上慧下律。下律 ( 痢 )
就是拉肚子。我说不是,我的有卷舌音,上慧下律。不是下痢,下痢是拉肚子。律有卷舌音,你要分清楚,不是上吐下泻。
你这三项目如果记起来,一百个来考,假的倒九十九,不会,一定不懂。他一定没有时间,如果是假的出家人也不会来听。如果会来这边听,他就是一心向善、想解脱。所以跟诸位讲,正信的佛教就是如此。
底下说消极,很多人都毁谤说出家人很消极。这消极的定义是什么?消极的定义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不积极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叫做消极。有的人说出家人不事生产。
以我今天的程度而言,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研究所二年、读三年佛学院,总共读书读了二十一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研究佛法,直到今天总共十四年。藏经翻过两次,还是望洋兴叹,还是觉得这佛法实在是太深太多,没有办法。你如果拿一本圣经给我看,我三天就看完了。《大藏经》打开你看看,那里面都是虚字用法,之乎也者,没有标点符号,只有句点而已,都是文言文。学问不够,你连看都看不懂,你要深入经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了解,栽培一位法师和栽培一位牧师这时间的差距很大。不是你很有学问就有办法讲,就算你会讲,但讲得没有内容又不行。
要具足一位法师的条件,这个是非常困难。第一要有先天的条件,第二要有后天的条件。先天的条件是什么?第一做法师的人,第一很重要的,貌相要庄严,要长得很英俊。这是真的,我没有骗你们。你打开戒律里面,佛要教化比丘要教化比丘尼,一定是请最英俊的去。女众只要看到他的貌相如此庄严,首先就会起欢喜心,讲经才会听。如果今天请一位这样的来,又摇摇晃晃走进去,要度众生,这个还比我更糟糕,不入。佛很聪明,佛很厉害,佛很有智慧。
先天条件要貌相,第二先天的条件要音质。就像这个知性时间的李季准,那个音质实在是非常好。李季准,他没有拿钱让我帮他广告。凌晨、李季准,这都是广播界的名人,那个声音你打开听听看,真是一级棒,实在非常好听,那个先天你没有办法。如果是破锣嗓子,若上台讲经,下面听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本来听经是为了求解脱,但是听完之后回去吊点滴,反而严重。这些都没有办法,先天就是要貌相,要不然就是第二要音质,这个是什么人都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后天就是要读书,要不然就是要开悟。像广钦老和尚那样开悟,不用读书没有关系,不识字没有关系。像现在这个时代要找一位开悟的难如登天,没有学问,根本就没有办法。这是讲实在话,想要看藏经,你就没有办法。当你藏经看得懂时,第二个你还要善于表达,将你的意思讲出来,第二是这样。第三,你还要有胆量,面对这么多人不会怯场。像我胆子就很小,像现在这么多人我在讲经时就有点会紧张,稍微会紧张。
因此我们要了解,要构成一位法师上台的条件是非常的难。要上台是很简单,问题是有没有办法讲得让大家都皆大欢喜,问题是在这个地方;要讲,每个人都有办法。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果是发心要出家的人,以后要弘法的人,那一定要吃很多、很多的苦。
我们那时跟着忏云法师在修持时,大家都两点多就起来了。那时刚在发育,两点多就起来了,所以我就发育比较不好,因为睡眠不足。两点多起来拜佛、早课、持咒,还要清扫大殿等等。师父说一时,决不能说二,一直磨炼,一直磨炼,又自己看书。所以,在座诸位佛法深但是无人讲解,实在是看不懂,太深了,太深。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不是消极,是很积极的。
因为我们今天讲得题目是“正信的佛教”,所以我们现在把讲义拿出来,消除几种误会。想要对佛法有信心,误会没有先消除,这根本没有办法。
消除几种误会
甲 、 误会 —大家对佛教都有很多误会。
我假理想,听信妄谈 。
众生都不求实际,都没有去追究佛教到底是在讲什么。若有人出家就说那个没有用了,枉费了。都用这种眼光:这不是婚姻失败就说事业失败,都想成佛教就是消极。
像我当初要出家时,我母亲就跟我说:你生一个,娶妻生子之后再去。我说:我不会中你的计。娶妻生子就已经坠入天罗地网,还跳得出来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这种人是重感情会疼爱妻子,稳死的,死定了。不可以,不可以娶妻,娶妻不能修行。是我,不是你们,你们可以娶妻没有关系。所以一般人都认为没有传宗接代就是不孝,但实际上出家是大孝。
有人问若全台湾、全世界的人都像你们一样出家,那这世界要怎么办?诸位你想有可能吗?佛陀当时在世时,他是佛,那么多人出家,这世间还是延续到了今天,还是没有每个人都出家。如果像你们这样出家,没有传宗接代怎么办?大家都这样问,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好,来调查一下,楼上、楼下要出家的请举手?没有,一个都没有。有,躲在后面,一个。三千个才一个要剃头,这里三千个,应该不止三千个,外面几个不知道。所以以此来问难对方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老是问,若大家都跟你们一样出家要怎么办?我说:你要吗?不然就一起来啊
! 就吓倒了。
不要这样说,出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那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要出家以前七天七夜睡不着。因为如果没有出家,会有一种心情;因为我在大学教书,如果有比较漂亮的学生来,请问林老师怎样怎样。。。。。这么漂亮,娶她应该也不错。都有一种我还没有剃头,还有一种想娶老婆的念头,不会死心。如果留头发就不会死心,就剃下去,剃下去才会凉,不然你不会死心。如果留头发就常会想这个不错可以跟她结婚,对不对?而且我又是工程系毕业,以后是工程师,一定可以养家活口,怎么会养不起呢?是不是这样?都会这样。后来就决定出家。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般人对佛教都稍微有点误会,都自以为是,不可以这样的。如果是初学者要多听录音带,因为现在的科学很发达,蔡老师有录音,外面也有流通录音带,都有。科学很发达,不用师父一直待在你身边。你只要买就卷录音带,师父就跟你讲一整天了,放下去一直听,就跟你讲好几天。什么是佛法,要听清楚。
第二「听信妄谈」。现在常有人在讲:“因果?没有的事,没有因果。像那个人家里面拜佛,也是发生火灾,佛祖又没有在保佑。”在座诸位,拜佛后他家就不会发生事情吗?这样还有因果吗?“那个拜佛吃素,得到肝癌去世”;那意思是说吃素的人都要健康,站起来都要威风凛凛,不可以有灾难。这样才真的没有因果,前世做的都不用报了。像我今天出家来教化众生、来普度,人家说普度众生实在是不够资格,人家这样讲我们就暂时用这个名词。普度众生,造这么大的功德,一样。偏头痛。我今天将我的病说给你听:偏头痛、支气管发炎、胃痉挛、肠子痉挛、膀胱无力、背后酸痛,整个身体。不是出家才这样,在家就这样了。在建中练跆拳三年把身体搞坏的,今天才这么严重。
所以「听信妄谈」,他随便跟你举个例子,拜佛怎样、拜佛怎样,就失去信心了。人家说什么我们就听,他不了解因果本来就是要这样,哪一个敢说他吃素出家修行就不会生病,没有这种事情,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样哪里还有因果,前世所做的因果就是要报,你这世修是这世的事情,现在的因是将来的事情,你前世的因这世的果报已成熟。前世的因,现在的果。现在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是双重连锁性的东西。
未见而言,见蛇为龙,未究其理。
把笔拿起来:未见而言就是根本没有看。
有人说:菩萨,有法师在讲经,我们去听听看。
——再怎么讲也是那一套,不用去,不用听那些。
——那佛教在讲什么?
——怎么讲都是那样。
他什么都不懂,叫他来听,就是不来听,不听还随便的毁谤。佛教在讲什么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还加上毁谤。这就跟大哲学家讲的,释迦牟尼佛讲的都一样,众生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子。无论你好他要批评几句,无论你不好他也要批评几句,不批评不能显示自己价值的存在,就是这个。
众生就是如此,找不到几位跟你夸奖、赞叹、随喜的,没有。看到人家的优点就是嫉妒,嫉妒就是无形的束缚自己。没有必要嫉妒别人的优点,你为什么不把嫉妒改成随喜——他很有成就,这样很好,社会少一个坏人。你如是想:他很有成就,就是社会的光荣。这样你的心二十四小时都在欢喜之中。别人的成就为何造成你的痛苦呢?无知、愚痴到家。愚笨的人才会如此,对不对?你在嫉妒、在痛苦,别人又不知道,别人赚钱赚得很高兴,你却非常的生气,你这么笨。他在赚大钱,你要说这样很好,很好,都很高兴。人家娶到好媳妇:很好,恭喜
! 恭喜 ! 每样都心生欢喜,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难过。你如果看到别人有成就或自己种种不顺时,你就常常痛苦。
「未见而言」的意思就是根本没有了解佛教,连看都不要看就开始毁谤。孔子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瞽就是一个打鼓的鼓再一个目,瞽就是这个,瞽就是眼睛瞎了。没有看到任何色彩,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有看到颜色,眼睛闭上就说,这是黑的,那是白的。众生就是这样,佛教在讲什么他都不知道,在外面如果要他批评,他是非常会毁谤的:这出家人怎样,这个尼姑怎样,这个和尚怎样,来跟我化缘多少,怎样又怎样,说了一大堆,对不对?什么都不了解就一直毁谤。
底下说「 见蛇为龙」,虽然看到了,但是看错了。为何看错呢?因为他神跟佛分不清楚。有一次我开车去加油,加油站的人拿着加油的管子:师傅你好
! 要加多少。我说:喂 ! 要分清楚,“ 师傅” 是抹墙壁的,做泥水匠的,如果是我就要叫“师父”,你再重叫一次。他说:师父 ! 师父
! 这样就对,加满。连师傅和师父分不清楚,你看多严重。还有资格要批评别人,见怪,才怪。
「未究其理」就是看到了,有看到佛法,有真实的深入佛法,但是没有究竟的了解就随便乱讲。听到一点点佛经,有来听经,有闻法,有接触一些法师,但是他不了解空是什么意思,有是什么意思,真空是什么意思,妙有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统统不懂就乱解释。有人问什么叫做空,不会吗?就借一支表,怎么没有表,这就是空。我说你就是地藏菩萨,你不下地狱没有人会下地狱。空不是这个意思,空的意思就是无常。天地之间没有一件事情能够永恒,这个叫做空。意思就是你的内心里面要有理性,随时要贯穿透视每一件事情,在这个宇宙天地万物当中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的,这个叫做空;在每一分每一刹那间都有变化,这叫做空。“空”的意思就是“有”的透视,你们懂吗?“空”的意思要建立在“有”的思想,“有”的本身就是生灭的东西,生灭的东西就不是永恒的东西,所以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世间,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永久的事情。
年轻人如果谈恋爱不要昏了头,不要常常讲 I love you forever
—我永远的爱着你;骗人的,欺骗我的青春,世间哪有永恒的。我永远的爱着你,还没有死的时候,美美的,说爱她;如果死了放在大厅,尸体腐烂时,一闻,臭死了,赶快送出去。哪有永远的爱着你,没有这种事情,没有这个道理。世间没有永远的,眼睛要睁亮,要有理性,学佛就是恢复我们的理性。所以佛告诉我们,众生严重的缺陷就是不能认识自己,人不能透视宇宙,迷茫、颠倒,以苦为乐,颠倒追求。这是痛苦的东西,他把它当成快乐的;这是无常的东西,他把它当成永久的,哪有可能。还没有结婚以前,在座诸位,还有年轻的,在谈恋爱手牵手,你现在算一算,你这牵手要牵多久?总有一天要撒手西归,一定要回去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这佛法的东西一定要彻底的去了解,不可以随便乱讲;空的意思不是这个,当然这是题外话。「未究其理」就是对空的道理,实相的道理不能透视了解。
自非其真 。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佛教,真正的佛教不是这样子的。
乙、几种排斥 。
就是 迷信、消极、神权主义、忽略现实,不合科学 。
这是世间人批评佛教最严重的几项,第一句就是骂你是迷信,你问他什么叫做迷信?佛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什么是消极?所以对这些都不了解。
「神权主义」就是认为像基督教这样,说神创造天地万物控制天地。那么佛不是这样,天地是由众生的无明—业所感召而来的,所感应来的,不是哪一位神在主宰的。是你主宰你自己,只是你迷,只是我们迷,无法主宰自己。所以大家不了解,认为佛和神都是一样的,佛和神完全不一样。
「忽略现实」 — 一般人都批评我们拜佛消极,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只求死后往生而已。有的看他太太在拜佛,他先生就很不高兴:去啦 !
你们都去西方,我们就去地狱。我姐夫就是这样说的,我姐姐如果在念大悲咒、往生咒,念得他很烦、一把火的时候—那个不是热情一把火—念到一把火的时候:去啦
! 去啦 ! 你们都去西方,我们就去地狱。所以认为我们就是逃避现实,只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而已。
底下说「不合科学」,世间说佛经不符合科学,这大大冤枉,大大的冤枉。佛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喝水时就曾跟弟子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一钵水里面,有八万四千种的细菌在里面。他用佛眼这样看,就可以看得到,他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就这样说了;到现在生物学发达、医学发达、烈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才有看到微生物,我们的智慧和佛祖根本没有办法比。佛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就说:外面他方世界,有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到今天我们用天文望远镜一看,银河系、超星群系、太阳系,才看到很多星群。这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在《华严经》里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你不相信可以回去翻开《华严经》—若有世界像圆形,若有世界像椭圆形,若有世界像马蹄形。今天我们的银河系就说扁的像碟形,碟子的形状。扁的椭圆形,扁的,三亿光年到五亿光年。
你看佛在二千多年前所讲的话,我们在二千多年之后才能印证佛所说的话是事实。不是像其他的宗教所讲的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没有这个。佛在讲的都是无量的天堂,无尽的虚空,没有止尽的。地狱有千百万种。我们人才分成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分成好几种,四、五种这样。这个鬼,佛经里面有讲,鬼有千百万亿种鬼,鬼还比我们人类还要多种。你不要认为没有看到,佛祖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
这是说到「不合科学」,是因为科学没有办法研究到这个问题。本来我是要到台大医学院上课,就说要告诉他们这遗传的因子。我们这个遗传因子,无论是用
DNA 、 RNA
或者是染色体,二十六对的染色体来解释遗传基因的问题,父亲的精、母亲的卵结合生出来的孩子,竟然个性不同、貌相不同、福报不同,什么都不一样,这个医学就没有办法解释了。在妈妈肚子里面受胎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虽然今天有试管婴儿,但还是要父亲的精、母亲的卵,照常要经过这个阶段。
医学有办法解决人生的一切吗?拿个听筒来听听看,我现在在想什么?不知道,很简单。上期签二八中大家乐,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两支二八—我是听人家讲的,我没有在签,听人家讲的。很高兴,我这支中大家乐,很高兴。我怎么知道你有多高兴,有哪个温度计看量量看:你的高兴一百度
( 笑 ) 。灵界的东西、精神领域的东西根本不能用科学去研究它,要如何研究。科学的显微镜要在方分 ( 体积 )
的情况下才能研究,科学的研究要在三度空间。什么叫做三度空间?就是 X 轴 Y 轴 Z
轴,然后将那一点放进去有尺寸,有多少个毫米,你才能够分析。那这无形的思想你要分析什么东西?为何患精神病没有药可医,只能够施打镇定剂?精神病的人就说精神受到
broken— 破坏,受到破坏时他的精神无法集中,用什么药也都治不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事精神的修养,从事佛学的修养。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佛,送你一句话,学佛要如何才能快乐?要把你的精神领域提升到最高点,要把你的欲望降低到最低点,你就是世界上最超越的人。诸位,好好的回去努力。要将物质的现象,随便吃、随便住,什么都好,让别人好相处,不要为难到别人,什么都好。把这个欲望降低到最低点,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不用去跟大家奉承拍马屁,统统不要。将这精神领域,升华到最高点。听这圣人的话是怎样,圣人的观点,对这生老病死、人生看法是如何,你要注意。
所以有人在问:师父 ! 我是初学,要如何修才能入道?
我说:我讲这句话,你若能做得到就有办法修。
他说:要如何做?
——要注意听,你的起心动念,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清楚:这个念头不行,因为这样是害人,这是违背国家的法律,要尊重国家的法律;这是违背佛的意思,这样是束缚,这样是贪心、是发脾气。你的心如果在动,那什么念头起来时,用这
X 光透视,它就慢慢的,这样不行,这样不行。假设快要忍不住时,不要再讲下去,再讲下去会吵架,离开去打个 golf
,高尔夫,打乒乓球;或者到海边走走,还是到山上走一走;或者到寺院和老法师谈一谈,或是和这里的尼师谈一谈,都可以。我们今天如果是在很烦恼时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
学佛第一阶段要去除脾气,脾气要去掉。第二个不能有恨心,恨是无形的绳子,你恨一个人是你痛苦,不是对方痛苦。我恨你是我痛苦,不是你痛苦,这样不对。所以这个心一天一天慢慢的……这样才是在学佛,不是只有一串佛珠拿着南无阿弥陀佛
你这个死仔,等一下你祖母就打,这样差不多。这样的话当你临命终时,佛祖会来接你吗?依我看是非常困难。佛祖的心是慈悲是平等,口业清净、心地开放,无所着的人;你一点小事就看不开,与佛不相应,心电不能感应。佛就像一个广播电台一样,播放出去;但是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众生的贪嗔疑,心无法相应,电波收不到,念佛不会有感应。有人念佛就是很感应,一念佛就是这么感应;有的人怎么念都不会感应,但是感应不要用求的,你心地如果清净。
所以学佛第一个步骤,要先去掉不好的习气,这个最重要。有人问印光大师:大师 !
要如何证明我的修行有进步?印光大师回答得太妙了。他说:你观察自己的习气,若坏的习气一天一天改掉,一天一天去掉,那你就是有进步。
过去如果和先生吵架,一星期不和他说话;现在有在学佛的女人,要放柔软一点:大丈夫都能能屈能伸,更何况先生是在赚钱养我们,我们不要这样,放软一点。以前,一星期不说话,现在三天就叫他了。如果要出门就说晚上早一点回来,拜拜
马上就感动了。如果三天还太长,吵架还用三天,一天,稍微惩罚一下。你和我吵架,一天不和你说话,稍微惩罚一下。又进步了,以前三天,现在一天。渐渐修,修到最后,如果看到你先生在发脾气,就……
( 嘴无声地动 ) ,嘴就开始阿弥陀佛 ! 如果他念得愈大声,你就更大声,阿弥陀佛 !
他就打不下去了。你先生有时可能会说疯子,不要理你,到外面吃牛排,这样你的修养就真的是 一级棒的。
人都会生气,不能像修到开悟的人;开悟的人连动到念头都不会。——我现在在生气,不能生气,快点睡、快点睡……开悟的人不会这样。开悟的人,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是沉默不语,不会去辩解、不会去解释。人家跟他讲什么,他也不会去解释,没有必要,解释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你如果相信他就相信他,相信我就相信我,这样而已,我没有错就是没有错。开悟的人的心就是这么厉害,如如不动。
你如果修到有一天,你先生这样骂你时,你就把他当成善知识,菩萨示现。菩萨摩诃萨,土蚤不好杀,土蚤会滑,土蚤会滑所以不太好杀。 (
笑 )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读音稍微不正确,菩萨念成土蚤 ( 台语 ) ,摩诃萨,他念成不好杀,土蚤会滑,不好杀。 ( 众笑
所以我们要了解,你先生或是你太太在生气时,就把他当成是善知识,他是在帮我们消灾,没有关系。静静地,你如果静静地三次,你先生就会吓到了:自从我太太去听慧律法师讲经之后,脾气实在改变非常多。以前脾气那么差,这佛法这么好,我也要去听听看,这样就度一个了。
真的试试看,让你先生三次看看。 ( 众鼓掌 )
鼓掌就要做得到,不能只是光会鼓掌。如果三次之后,第四次还是这样打你,你咬牙切齿说:我已忍耐你三次,是我师父教我要这样的,不是我的意思……糟糕了,反而更糟糕,是因为我的面子。这样还没有办法,功夫还早得很。学佛要如何?要心平气和,一天一天一直进步。今年看你如此,明年又进步,再一年又进步,这才是学佛。
渴鹿阳焰。
这什么意思呢?把笔拿起来:出自庄子,在黄河流域那一带,黄河流域那个地方。黄河流域有一片沙漠,当太阳照射沙漠时,它会形成影像“海市蜃楼”。这「渴鹿」就是鹿很口渴,就一直跑。为何一直跑?因为要去喝水,跑去喝水。因为它不知道这是太阳光所浮映出来的一个影像,影像一直浮映出来,它误认为是真的就一直追,到那里一看,没有水可喝。这个涵义,隐藏的意思,就是说今天这个外道,没有他就说有;你这样修,修到最后是白费你的生命。我告诉你要回头是岸,不肯听,一直闯,一直去求道;到最后走错路,再绕回到佛教,浪费了二十年。自己感慨,以前走错路了。我说:走错路没有关系,你还知道要绕回来,像陀螺一样绕回来。你如果放出去不知道要回来,就在六道轮回永久不得解脱。
「无谓有」的意思就说这个不是究竟的解脱法门,你把它当做是解脱,明明是没有而你却说有。「渴鹿阳焰」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众生迷茫地追求宗教,到最后自己后悔,就是渴鹿阳焰。
「有谓无」,佛教就是讲佛,你来信佛、拜佛、研究佛理,不但是当下能让我们有智慧,解决我们人生种种痛苦的事情;不但是在世时,死后还有一个极乐世界在等我们,死后还有一个依靠,这个多么的好。自古以来往生极乐世界的太多了,这不包括在我们今天演讲的话题。以前祖师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时间到了,事先宣布何时要往生。时间到时,沐浴、穿好衣服,打坐就回去了,就是这么自在。
所以研究佛法就是究竟的解脱,但是外道都毁谤佛教,念佛来不及了,念佛来不及了,不然要什么才来得及?所以这个就很可怜。没有看经典,没有亲近三宝,跟他讲又固执不听,那就没有办法。所以佛不度无缘的众生,确实是如此。佛有三不能:佛无法尽虚空界—佛无法讲出虚空有多大;佛不能尽虚空界一切众生—佛无法说出虚空界有多少众生,佛只能说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佛不能度无缘的众生,是为佛之三不能。佛有三种事他做不到,就是如此。
就是眼光短浅的人,也就是先进入外道,中毒,对佛教已有成见,短见。明明佛教就是这么究竟,他还说不是真的,拜佛是走错路……随便毁谤,这就是近视。星在天空上,明明就有;就是说佛道这条路确实是究竟解脱,但是他近视没有看到就说没有。就是说眼光短浅的人,没有智慧的人说佛法怎样的不好,或者是怎样的错误,不究竟;我们的宗教最好,这就是「近视斥星」。
「偏陋执」是什么意思呢?把笔拿起来: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叫做「偏」。只见一不见其二,只会讲他的宗教最好,意思就是说意见偏歪了。「陋」就是眼光短浅,眼光太狭小,井中之蛙就是陋。「执」,把笔拿起来,就是先入为主。我今天如果是基督教,就说我们的耶稣最好,上帝最好;天主教,我们这个圣母最好;如果是一贯道,我们的道最好,道在俗不在庙。都不要讲那么多,在座诸位,非常简单,如果有空,别的宗教在讲什么,你都去听听看。如果抱着我怕被人家度走的心态,那你是相信权威,不是相信真理。你内心自己有智慧,你会分辨,这个讲的有没有究竟,对还是不对。心里一开始就预防:我去听讲经,不知道会不会被法师度走。度走也是为你好,不然你想入地狱吗?让我度来不好吗?如果有衣角让你拉就不错了。不要说让我们度走不好,这是解脱究竟的宗教。当然你今天如果没有研究时,可能会说:你佛教说究竟,别的宗教也是说究竟。我说最客观的,你参考其他的宗教,再来研究这个佛法,这样最客观,不要先入为主。
轿付前价。
这个「轿付前价」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比喻,一个寓言,不是真实的事情。以前有一个人坐轿,以前没有计程车、三轮车,都没有。以前都是用抬轿的,由轿夫这样抬。坐在轿子里面的人一路都是只看前面那个而已,都没有看到后面那个。轿子抬到目的地时,就把轿子放下去,然后就付钱,只付前面那个而已。他说:这个给你。后面那个问说:那我呢?他说:我又没看到你在抬。
这就是众生可怜。才只知道一,没有看到后面。众生迷信,他只看到宗教一点点,就讲这佛教怎样又怎样。这样不好,不要这样子,这样会阻碍我们的修持,阻碍我们求真理,这样不好。我们要彻底将它了解之后,再做客观的批评。所以「轿付前价」这个就是「偏陋执」。
迷信属他 ,
把笔拿起来,这个「属他」是指不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就是这样,迷信,自信,自己颠倒。
正信,正信属于佛。
现量、比量、圣言量。
把笔拿起来,现量比量圣言量,三量是佛教教学的方法。佛是如何教导众生?都是用现量比量圣言量,最科学的。
我们先解释什么叫做「现量」呢?六根攀缘六尘,所看得到、摸得到、听得到,统统都是现量。看得到、摸得到、听得到,一切实实在在的东西,都称为现量。现在呈现在眼前的一切,天地事事物物的事情,就是现量。
所以佛就说,真理是不能辩论的。你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人是上帝所创造的;我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要相信。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无常,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心有生住异灭。佛是以前的人也是要生老病死,佛祖的时候也是要生老病死,到今天还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样,无常。真理不容许你辩论的,真理不受时间、不受空间的限制,超越一切人情,对就是对。释迦佛祖告诉我们,人有生老病死,生命是无常的,你要不要相信?你相不相信?你相信,还是要生老病死,你不相信,也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样,真理不容许你辩论。佛就是把天地万物实在的情形告诉你,就是这样,这就是现量。
「比量」是根据「现量」所能看得到的、用推测的角度去得到答案,叫做比量。什么意思呢?比喻来说,这张桌子这样,我坐下去比较不像昨天那样驼背。这样差不多几尺?我差不多五尺二寸半,这样差不多四尺高。「比量」就是自己稍微看一下就知道,比量,知道吗?你如果有研究「比量」的人,很容易就解脱。天有亮就有暗的时候,人有男就有女。天地,有天就有地,有阴就有阳,一样。
记得师父一句话:有赞叹就一定有毁谤。不被毁谤的人是蠢材,被毁谤的人就是挡住人家的视线,人家就要把你剪掉。换句话说,毁谤就是反面的赞叹,毁谤我们就是反面在赞叹我们。为何他会毁谤我们呢?因为我们很行。如果今天我们是松山疗养院那些疯子,他不会毁谤我们;你是精神病患者,他要毁谤你什么?今天就是因为你行,高高在上,表示你有能力。所以如果有人毁谤我们,就要想我们就是有办法,知道吗?但是不能骄傲,要谦虚。意思是说如果遇到毁谤,就换个角度反过来,乐意的接受这个逆境,如如不动就是这样,这样就解脱。
「比量」就是用现在的情形来观照每一种的情形,比量,你如果了解这个,一切法都解脱。「比量」在有质量的情形来讲,就是以现在来估计有多长。有这个世界就一定有他方世界,有他方世界就一定有众生,有外太空人根本就不稀奇,佛经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没有看过佛经,才会觉得有没有外星人?佛经在二千多年前就写得很清楚,怎么会没有。众生不是只有地球才有,连在他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统统都有,怎么会没有。他方世界的外星人,绝对有。这个就是比量。只要它的条件构成生物的成长,这样就可以,一定有外太空的人。
「圣言量」就是非凡夫所能知,唯有听信圣者之话。不是我们凡夫所能了解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听佛祖的话,如此而已。佛告诉你: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从这个地方经过十万亿的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像这样凡夫要如何用比量,用比量也不能解决,没有看到。我们要知道我们没有证果,没有看到。佛当时在世时,佛有开悟证果、大彻大悟。佛有看到,他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没有开悟,没有大彻大悟,所以只要一张纸盖住,我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这个叫做凡夫眼。佛是有具足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所以佛光普照一切的世界。
有的信徒很可爱:师父 ! 我都早睡觉,晚上一点时不知道可不可以起来拜佛?我说:可以,佛祖没有在睡觉。还有一个更可爱:师父 !
我中午二点拜,不知道可不可以?我说:为何不可以,佛祖不曾在午睡的。众生不了解,成佛的话就不用睡觉,成佛就毋须睡眠,天人就没有阖眼了。因为睡是一种意识的作用,我们众生的大脑从小时候一直执着到长大,要休息,要休息,要休息……你要不要相信,打麻将的人三天三夜他也照打,他为何精神那么好?因为是在拼输赢。没有一个人三天三夜不睡觉在念阿弥陀佛的,你相信吗?相信就要鼓掌了
( 掌声 ) 。
为什么?众生在睡觉是一种意识的作用而已。你如果专心在做一件事情三天三夜不睡觉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输赢。你如果在战争时在决一死战、在逃亡,你跑到这个地方跑不掉,后面敌军到,马上就枪杀,我才不相信你会躺在地上休息,拼了命也要跑。今天如果有一个那个……今天如果来中正堂听经的都不能回去,譬如说,比喻一下,一分钟枪杀一个,假设这样子,还没有被拖去枪杀的人,在里面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不曾那么虔诚的,因为等一下就轮到我被枪杀了。我们人就是不会想,有一天他也是会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就是不精进。不精进时,到加护病房看看,和尚要死的情形是怎样?这样你们才会了解,要精进不能懈怠,对不对?
九点半了, ( 掌声 )
。有人说:师父为何不讲晚一点,十二点他也要继续听。这个不能这样子的,租这边不能讲到十二点,九点半就是以九点半为主,明天就结束,最后一天。
我们今天讲“正信的佛教”是第三天。
大家都在赚钱,但是不知道这佛法才是永久的财富。因此有钱的人有时候会活得很痛苦,没有钱的人也活得很痛苦。哪一种人,他活得很快乐?就是面对死亡的来临,他照样是如如不动,因为他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生死本来就是真实的东西。所以生一个就是要死一个,有生就会有死。有人问你生几个,你说:我生三个,这样就是死三个;如果问你生几个,我生十个,这样就是你家里要死十个。这是一定的,难道没有道理吗?有理。所以说有生必有死,有合必有离。来的时候要以欢喜心接受,这样就是有智慧。
口袋有很多钱,一夜之间变成穷人也不一定,这是不一定,但是世间有一种永久的财富是永远也花不完的,那就是智慧。智慧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自性的清净心所发出的大用。人家说自性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心在哪里呢?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如果明心见性的人,他是运用在什么地方?在每一个时间、空间交合所发生的事情,他有办法去透视它,去了解而不为牵引动乱,那个就是真正的自性。自性就理体来讲是空无一物,无形象的东西,般若智慧是无形象的东西,就像镜子一样。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将镜子照出去,会产生种种的现象出现。换句话说
“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请教一位禅师,他问:禅师 !
何谓自性?他告诉他:麻七斤,外面树木。他想:我是问自性是什么,你怎么跟我回答麻七斤,麻三斤。怎么会回答我这样,这完全跟自性没有关系。一个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就是差这么多。没有开悟的人他只了解,就像一贯道讲的,老母娘是什么?他说老母娘就是无形象,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是一种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讲这个,但是这叫做虚空,不知道妙有,偏的思想。明心见性是什么?那是二十四小时都在你眼前,不隔一丝一毫,所以禅师就告诉他麻三斤,外面的树都是。证得本性开悟的人,就是实实在在有这东西可运用。依体起用,依照这个本体的自性清净心在运用,这就是自性。
如果说自性什么都没有,那就和死人一样。所谓的什么都没有是指我们的本性无念,没有杂念,但是有妙有,它会幻化一切智慧在一切众生有为法当中,当下彻悟那一念就是我们的本性,本性不离事相,事相不离本性。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具足万法。具足一切的万法,万法都会归本性,因为一切法都无自性。这也是一贯道所讲的,万法归一统。事实上他根本对这个不了解,万法归一,那一归何处呢?所以这个变成怎样呢?他也是在说因果也是在讲经,似是而非,好像说的真有那么一回事,但是事实上根本就不了解,没有彻底去悟这道理是什么?都不知道。东抄西抄,抄一抄就是这样子。不是由自性讲出的话,就是隔着一层我法二执。一个开悟的人在讲经和一个没有开悟的人在讲经,你注意听,没有开悟的人讲经,所讲出来的法,每一句都含有我慢,自我执着的自性的影像存在。开悟的人在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心而入,一针见血,没有在多讲的。所以今天学佛是在学什么?就是学这世界上最富有的东西就是佛法,所以在座诸位你们要为今天能听到佛法而庆幸跟鼓掌
( 掌声 ) 。
佛经里面有讲,这不是一佛二佛三佛所种善根,想听到正法是非常的困难。大陆要听经要如何听法呢?从这里到去听经得走好几个月,听完再走回来。求法,求法是如何求呢?方丈,禅师在里面,徒弟在外面,要用爬的爬进来,不可以用走的;所有的徒弟所坐的位置,不能比师父还高;你如果站着,师父没有叫你坐,你绝对要站着,都要站着,师父如果说坐下时你才可以坐下。哪有像现在要听经这么简单,叫部计程车不用三分钟就到了。大陆在求法是用生命,因为他知道这是人生的真理,不是像我们现在越散乱,所以大陆的人非常珍惜这个佛法。
相反的我们今天很容易听到佛法,却愈不珍惜佛法,就是这样。得来不易的东西,他就很珍惜,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他就把它看成没有用,他不知道。所以这秦始皇在求长生不老之药,派五百位童男童女向北去,听说是今天的日本,到了日本就没有回来了。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但是这有可能吗?道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求到后来希望练到最后这身体能永久不坏,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追求错误。今天只要我们有这个肉体,就一定会死,最多让你多活十万年也好,成仙二十万年也好,一百万年也好,当天人一样也要六道轮回。
佛告诉我们没有开悟、彻悟,看到如如不动的本性,永远要受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里来呢?很简单,从生灭法而来,从起心动念,这个生灭法而来。我们这个心现在高兴,等一下就又起烦恼,这个时候得到东西,等一下又觉得失去东西。用这种心在执着,看到儿孙放不开,看到金钱放不开,看到先生放不开,被情束缚住、名束缚住、利束缚住,你永远不可能离开这六道轮回,那就是一条绳子时时捆绑着你。所以为何临命终在助念时,不能叫仇人去助念,婆媳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婆婆要往生时,媳妇一靠近,她光是看到就会起嗔恨心,起嗔恨心时,一下子一念之间就下三涂了。
所以佛在《楞严经》里说,情是世间最难断的。临命终时情若放不下,就永远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束缚、束缚。因为我们的心在刹那间生灭,这一念来,这一念去,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就是一直在生灭、生灭……在生灭法里他无法体悟不生不灭的本性。你如果什么事都保持如如不动,一切事情现前都是如此,生命要消失在这世间。你就这样想,统统也要死,孔子也要死,世间的大企业家也要死。你记住,死比生更可怕,死人比活人更多,有史以来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要多。死后要去另一个世界,也不一定比这里差。每个人都怕死,也不知道在怕什么?明明知道会死,还是怕死,因为不了解,不彻悟,在这痛苦当中经过恐怖。所以菩萨无有恐怖、无有颠倒、无有烦恼,般若心经讲的远离颠倒梦想,诸佛菩萨心中没有恐怖。心中为何没有恐怖呢?,
他所做的事情,不会违背因果,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良心,所做的事情不违背法律,尊重国家所制定的国法。第一点。
接下来就是我们内心的功夫,内心的功夫要拿出来,在这永久的本性里面,慢慢的去体悟,你如果想得到永久的生命,就是要学佛。所以学佛是什么?学佛就是要学长生不老、永远不死。要永远不死就要如何?就是要证悟。如果没有证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一直念佛。念阿弥陀佛,念到往生极乐世界。那里有诸佛菩萨,到极乐世界就脱离六道轮回。两条路让你走而已,第一条就是要开悟,依我看要开悟是很困难,要开悟目前很困难,悟是什么还搞不太清楚,最稳当的是什么?就是一串念珠拿着,整天一直的念阿弥陀佛,每样都是阿弥陀佛
! 这样而已。
所以过去有一位法师,冬瓜和尚,他拿了一串念珠都到哪里呢?都到市场卖猪肉的那里,他的相貌不是长得很英俊,而是长得一张冬瓜脸,拿了一串念珠就到市场,遇到人就阿弥陀佛
大家看到他都以为他是疯子。他说:我不是疯子,赶快,要赶快念佛,不然来不及了。逢人就说要赶快念佛,不然来会不及,大家都认为他是疯子。冬瓜和尚要临命终时:这众生无知可怜,我变个把戏给他们看。就身体洗一洗站着,往生了。你们看看,他这样去劝导人家要念佛,劝到人家骂他是疯子、傻子。
你们哪一个有办法临命终时站着,如果有办法再打电话给我,我再去看,你再站给我看。你真的回去时能用站的,我才不相信。不要躺在床上呜~呜,像杀鸡没杀死,在那里苟延残喘,那就算很好了。人要死时,我告诉你,因为我曾去帮人家加持过,人要死时只有吸没有呼,人在临命终最后一口气,只有吸气,这样,吸进来就没有再呼出去。所以外行的人说死时是吸进来再呼出去,不对,只有吸进来就没有再呼出去,最后一口气,因为我去帮人家加持时,当场看到这样,吸进去就没有再吐出来。
我教我母亲念佛,我母亲常说:我可以吗?我又不识字。我说:不识字没有关系,佛祖专门找不识字的,识字读书的我慢贡高,不老实念佛。若你跟不识字的讲,他会说这师父就这样讲,阿弥陀佛
! 阿弥陀佛 !
反而更老实。识字的会钻牛角尖,学这聪明智慧反而不入道。教这老太婆你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来。她就会听师父的话,开始一直念一直念。所以祖师大德在讲如何之人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哪一种人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一闻南无阿弥陀佛誓死不改变,坚持到底,此人必定往生。就是一听到这净土法门,就算打死他他也永远不会改变,临命终绝对往生极乐世界,有那个信心。
今天我们不一样,今天丰原这里看哪一位仁波切或是佛爷来灌顶,反正闲着没事,就去灌一下。人家西藏在修密宗,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修法,西藏在修密宗是徒弟来拜师父,就从显教一直教他次第地的,还要做苦修。像密勒日巴跟着他师父十年,他师父连跟他讲一句都没有,师父一定是一直磨一直磨到业障消除,才开始跟他传授根本法,要如何修大手印法。你试着想看看,西藏密宗是如此修法,不是这么简单的。密法是很了不起佛法中最殊胜最高的法,即身成佛,但是大家都误解。所以所有的法门我认为世间凡夫人以念佛最为稳当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文殊讲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