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工作报告出现的六难三案问题

作者:舒锐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刑事案件
地方频道专栏各地快讯各地快讯各地快讯
地方频道建设
全国法院网站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根据最高院要求,莱西法院院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以及“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整治。 一是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立案受理工作。积极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完善诉讼引导、立案受理、信访接待等30多项服务功能,设置无障碍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开展上门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立案以及便民诉讼联系点、委托调解、巡回审判、司法确认等便民服务。  二是强化审判管理,深化司法公开。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审限提示与预警机制,对临近超审限的案件实行周通报制度,防止拖延办案。严格按照最高院和中院要求,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除规定不能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其他所有生效裁判文书全部公开。截止到6月15日,共上网生效裁判文书1886篇,结案3258件,符合上网条件的1340件,裁判文书公布率为140.75%。三是切实加强执行工作,提高执行质效。扎实推进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建立健全执行威慑机制建设,对无视法律、恶意逃债、逃避执行甚至抗拒执行的“老赖”,依法采取限高、限飞、查封、扣押、拘传、拘留、罚款等强制执行措施,先后对6名被执行人下达了“限飞令”,共依法拘传被执行人533人,拘留162人,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沟通配合,形成对拒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的打击合力,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人。对执行申请人生活确实困难,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案件,实行司法救助,先后对4名申请人采取司法救助措施,共发放执行救助款2万元。四是加强廉政监督,杜绝违法违纪行为。严禁内部打听、过问案件办理情况,防止内部干扰。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向当事人随案发放监督卡,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组织机关广大干警学习各项廉政规定、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向干警家属发送《贤能助廉协议书》、集中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集中上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定期给干警发送廉政短信、集中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活动,切实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新疆阿克苏两级法院多措并举破解“六难三案”
来源:民生与法制网 类别:政法传真 日期: 10:39:05 浏览:286次
  民生与法制网新疆阿克苏讯 (通讯员 敖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六难三案”问题是“四风”在司法作风和执法办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不但影响了法官队伍形象,甚至一定程度地影响司法公信力。日前,新疆阿克苏地区两级法院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通知》要求,主动向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刀”,扎实推进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地区两级法院把“六难三案”专项治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践行司法为民,司法作风取得明显成效。
  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加强立案大厅便民利民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标识统一、设施功能齐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对立案环节的为民服务工作实行动态监管。坚持落实法官导诉制度,每天安排法官在立案大厅全天候值班,立案庭法官对前来咨询、办理立案的当事人耐心做好判后答疑工作。针对“当事人经常为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而来回往返奔波,造成群众诉讼累”的问题,开通了“手机短信服务系统”,及时将案件诉讼进展情况发送至当事人的手机上,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解决“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将立案庭分为立案审查组、流程管理组、案件审理组、诉讼保全及送达组、涉诉信访组五个小组,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凡是对群众的诉求,只要是符合立案条件的,当日收案、当日立案。为58名困难群众减免缓诉讼费28.6万元,为7名刑事被害人、特困申请执行人和涉诉信访人提供司法救助20.7万元。建立健全严防案件超审限长效机制,严防案件久拖不决、久拖不结、久拖不执。大力推进“阳光司法”工程,利用人民法院互联网平台,将立案、庭审、执行、裁判文书等各个司法环节及时向社会公开。截止目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网汉文生效裁判文书792件,在阿克苏地区中院门户网站上网维文生效裁判文书847件。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特殊主体执行积案等专项活动,集中清理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涉民生案件54件,执行标的金额万元。对15名拒不执行法律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在《阿克苏日报》进行公开曝光,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在地、县(市)两级法院组织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正风肃纪”等专项治理活动,制定了《地区法院“十条禁令”》和《关于违反“十条禁令”的处理办法》,层层签订《落实“十条禁令”责任书》。采取专项检查、审务督察和效能检查等方式,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动态管理,有力推动“禁令”的执行。落实廉政监督卡制度,立案庭和各审判业务庭分案时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当事人对办案法官遵守法律法规、办案纪律、办案效率、工作态度等八个方面内容进行评议。为拓宽司法监督渠道,开通了“法院工作人员投诉举报网站”,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解决机关“四风”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十项规定,会议和文件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会议、文件、简报数量较大压缩,机关“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对机关办公用房超标及时进行清退和整改,公务车辆实行统一审批和公务卡管理,有效地杜绝了“车轮上”的浪费,厉行节约成效明显。
copyright 2010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兴荣街22号五星花苑2-1-302
电子邮件:
豫ICP备: 版权所有:民生与法制网 技术支持:河南法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闻热线:0
通讯员qq群: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目前,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转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今年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法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即知即改。针对“执行难”问题,全市法院则加大了执行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法院、金融机构间“点对点”查控机制,及时调查被执行人的存款、股票、债券等财产。
  目前,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转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是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本报即日起推出《走群众路线树枣庄新风――整改进行时》栏目,聚焦我市各部门各单位整改落实的力度、措施、效果,展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兑现整改承诺的情况,挖掘整改工作的好经验好办法,以此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进行。
  本报讯 “你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专门开庭审理我们的案子,太感谢了。”前不久的一个周末,当事人高某开完庭激动地对办案人员说。高某等3人因劳动报酬与滕州市某洗煤公司产生纠纷。因他们到其他公司打工,不便在开庭时向单位请假。官桥法庭办案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遂通过电话与双方沟通确定周日开庭,并成功调解了该案。这是全市法院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司法作风,减轻群众“讼累”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法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即知即改。他们立足源头治理,从改进司法作风,提升司法服务质量入手,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六难三案”,打出了一套公正司法的“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审执结各类案件18134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2.6%,二审后服判息诉率为99.6%。
  在即知即改过程中,全市法院教育引导干警增强群众观念,推行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四个一”服务,做到接待当事人热心、倾听诉求耐心、审判案件细心、解决问题诚心。高某是一名中学生,因交通事故被撞伤,且父母无力承担后期的巨额医疗费。市法院刑三庭衣媛媛法官不仅快速审理了该案,还在结案后尽最大努力,帮助高某申请到了最高额救助资金。
  全市法院普遍设立了诉讼服务中心,推行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案件查询“一站式”服务,努力让当事人少跑一趟腿、少找一个人、少花一块钱。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并通过网上立案、电话预约立案、巡回审判、错时办案、假日法庭等措施,缓解了立案难、诉讼难。1至8月份,已先后为部分特困群众减、免、缓诉讼费55万元,为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信访群众发放救助金40余万元。
  针对“执行难”问题,全市法院则加大了执行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法院、金融机构间“点对点”查控机制,及时调查被执行人的存款、股票、债券等财产。一经发现被执行财产的,立即采取执行控制性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执行联动机制,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先后公布了67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对8个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对2个被执行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执行案件实际执行率达到了91.5%。
  为了预防权力寻租,全市法院则推行了随机分案制度,案件由谁办理,计算机说了算。把每个环节的相关信息即时录入审判管理系统,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同步生成电子卷宗,裁判文书网上公开,院领导、审判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公众都能对案件进行远程“零距离”监督。
  为更好地接受监督,市法院还加强审务督察、司法巡查力度,不定期对机关各部门及全部基层法院、派出法庭进行全面督察,对部分基层法院进行司法巡查;在立案阶段随案发放审务监督卡,结案后收回,分析研判监督意见;公开举报电话,随时接受投诉;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日轮流带班接访,当面听取意见;随机抽取已结案件,不定期回访当事人、律师。在此基础上,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排查出数百个廉政风险点,制定落实预防措施,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周永恒)
初审编辑:张敏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整治“六难三案” 要做到三个聚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深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为各级法院查找和整改“四风”明确了着力点,对于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整治“六难三案”,应当聚焦思想认识、具体表象和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第一,聚焦思想认识,做到认清危害、提高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上不去,再好的部署执行起来也会打折扣、搞变通,甚至走偏、走歪。“六难三案”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人民法院作风建设的顽疾。最高人民法院将“四风”问题的集中表现概括为“六难三案”,是对作风建设认识的升华,集中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抓住了法院作风建设的“牛鼻子”。开展整治活动,首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这一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鲜明特色,充分认识整治“六难三案”不仅群众容易理解、容易监督,对法院来说也是直指要害、纲举目张,从而自觉把它作为改进作风的主抓手,时时对照反思,处处加以改进,增强开展整治活动的自觉性。其次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充分认识“六难三案”的危害性,树牢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感情,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对人民群众期盼的事情“零懈怠”,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自觉远离“六难三案”问题。&&&&第二,聚焦具体表象,做到真抓实做、久久为功。“六难三案”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程度有轻有重,如果治理起来大而化之、虚晃一枪,就起不到应有效果。要从细从实从严抓好整治活动,通过查处典型案例、解决突出问题,造出声势、形成震慑,遏制“六难三案”蔓延势头。首先要具体抓,善于找准问题的具体表象,树好靶子,列出清单,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抓起,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其次要持续抓。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六难三案”问题也是如此,如果紧一阵松一松,就容易出现反弹。要树立“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盯住立案、审理、执行、廉政等各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放松,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抓,一年接着一年抓,不见成效不放手,不达目的绝不收兵,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再次要严肃抓。对人为造成“六难三案”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剖析一起、整改一起,真正使干警思想上严起来,执纪上严起来,正风肃纪严起来,确保整治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第三,聚焦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制度建设在作风建设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六难三案”问题,有的是干警主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制度不完善、不落实造成的。比如,在“执行难”问题上,既有漠视群众利益、消极执行的问题,也有法律制度不完善、执行手段欠缺的问题。在整治活动中,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专项治理活动发现问题,总结教训,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一批执法办案、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促进司法活动的公开化、规范化,挤压“六难三案”的生存空间。同时,要牢固树立道德底线不能逾越,法纪红线不能触碰的观念,抓好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不让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为整治“六难三案”问题提供长效化保障。&&&&(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院长)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人民法院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报出版部。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审判工作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