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九上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与社会的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明朝建立: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 2、明朝的疆域:P2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明巩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废丞相,设厂卫制度,迁都北京,强化皇权专制。(2)经济上:奖励垦荒, 轻
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刺激商品经济发展。(3)对外政策上:派郑和下西洋,开 辟亚非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 4、明朝衰落:明后期爆发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均田免粮,大顺政权)等领导 的农民起义。 5、清的建立:(1 由女真族建立。17 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大金” ,史称后金。 1636 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1644 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2?1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经济发达、社会繁荣。达到中国历史上新 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6、明清的民族政策: (1)明代统治者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 (2)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 策, 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来源: 21cnj*y. 7、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重点) (1)对东南沿海的管理。16 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取得胜利。 (2)1661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巩固东北疆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1689 年,中 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21 (4)平定北疆:明修长城,防范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5)平定西北:①粉碎蒙古准噶尔贵族葛尔丹和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② 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6)加强对西藏的统治:①清初期,皇帝赐予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 尔德尼”的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②1727 年,清 朝政府设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2 年, 清政府规定: 达赖、 班禅的转世灵童的选择, 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确定, 这就是金瓶掣签制。 (7)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8、清前期的疆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 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等,南到南海诸岛,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9、农耕文明繁盛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如甘薯引入、推广。(2)手工业的繁荣。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 纱” 、景德镇、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3)商业发达。工商业市镇兴起,出现地方商帮,如 徽商、晋商。(4)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第 1 页 共 16 页 1、明清时,为巩固专制皇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1)大兴文字狱。朱元璋屡兴文字狱,清代的文字狱从康熙开始,以雍正、乾隆时最盛。 (2)八股取士。明清时考试范围只许在“四书” “五经”内命题,观点指定,文体八股。 2、进步思潮: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工商皆本。李 贽、王夫之 3、明清时期的世俗文化: ①古典小说异军突起,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 。 ②19 世纪中期,形成新的剧种――京剧。百戏之祖――昆曲 ③明清时,中国的传统节 日基本定型。 4、明清时的科技: (1)明清时科技发展的原因: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 (2)科技成就: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②明代徐光启中 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农政全书》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③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被誉为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④明末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 地区石灰岩地貌的特点。 (3)明清时期的科技特点:①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 特点。②在文化专制的影响下,缺乏创新活力,与西方科技差距拉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 明清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明朝: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布政使司管民政,提刑按 擦使司管刑狱,都指挥使司管军政。②在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③设殿 阁大学士,逐渐形成内阁制度。④设立厂卫:朱元璋设锦衣卫,后又建东厂和西厂,合 称“厂卫” 。⑤设立“廷杖”制度。 清朝: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 2、近代前夜的危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重点) (1)经济上:清朝前期,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占主导地位。清朝统治者坚 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2)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①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 外国的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②政策:闭关自 守,严格限制对外贸易。③措施: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把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 广州一处。④影响:一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另一方面, 使清政府与世隔绝,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3)社会危机:清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谋生困难,社会 矛盾尖锐。 (4)政治危机:皇权专制统治加强;政治腐败黑暗。 结论: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1、乾隆盛世:经历清初倒退逆转之后,清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乾隆在位期间, 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乾隆盛世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第 2 页 共 16 页 (1)表现: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达到历代皇朝的顶峰,在政治、经济、外交、 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突出表现在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 位,人口占世界的 1/3,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 (2)原因:首先,政治局面安定,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其次,就外部条 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在与外国进行产品交换时往往是出超。再次,高产作物的 大面积种植。美洲的玉米、花生、白薯等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人中国,清朝大批推广 高产作物,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3、马戛尔尼来华: (1)目的:为了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2)要求:提出遣使驻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 税、将舟山附近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自由传教等。2(3)结果:被乾隆皇帝拒绝。 小结:同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即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识记)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西欧 政治上 明清中国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封建皇权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经济上 工商业发达,海外资本积累 虽处盛世,但因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束缚,没 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 思想文化上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追求自由、 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 民主、平等、科学 对外关系上 开辟新航路,发展海上贸易,拓 坚持闭关锁国,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宽资本主义发展和活动的空间 对比结论 西方国家日益强大 中国逐渐衰落,面临巨大挑战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精编复习资料 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根本的原因),欧洲的贵族和新兴的资产 阶级对货币尤其是黄金的狂热追求,使他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 (2)欧洲人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更 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主观原因)21 (3)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迫切希望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及原因: (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2)原因:葡萄牙、西班牙位于大西洋沿岸,两国都有一些 掌握丰富航海知识和先进航海技术的航海家,因而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了最前面。 3.新航路开辟的条件:造船技术、航海知识和人才、指南针、地圆学说等 4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1487 ― 1488 人物 年迪亚士 国别 葡萄牙 1492 年 哥伦布 意大利 1497 一 1498 年
年 达?伽马 葡萄牙第 3 页 共 16 页麦哲伦 葡萄牙 航线 西欧一好望角 西欧一美洲 西欧一好望角一印度 支 持 葡萄牙 西班牙 者 5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洋 葡萄牙环球航行 西班牙正面: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 流与传播。 负面: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 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造成可亚非拉国家长 期的落后。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14 一 16 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2.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 (2)达?芬奇:意大利的艺术巨匠,代表作有《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等。 (3)米开朗基罗:意大利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有《大卫》 《西斯廷教 堂天顶壁画》 。 (4)莎士比亚: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喜剧《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 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4.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 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5.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6―17 世纪。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日心说” ,否定了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规 律,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 ②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③牛顿: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④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 “哥伦布发现 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 (3)意义: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人类迎来了技术革命的高潮。 6.启蒙运动: (1)时间:18 世纪后半期在法国达到顶峰。旗帜:理性 (2)代表人物和流派: ①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巨匠。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反对宗教 神权和君主制。 ②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认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3)意义: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第 4 页 共 16 页 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7.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自然科学的比较 事件 首先兴起 主张 代表 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 梭等 哥白尼、牛顿等 斗争对象 封建 神权文艺复兴 意大利 人文精神 启蒙运动 法国、 英国等 理性、天赋人权、三权 分立、人民主权 自然科学 英国、 波兰等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1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英国 美国 时间
年 根本 原因 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异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 发展 发展 领导阶级 同 资 产 阶 级 性质法国 -1794 年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 发展同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异 民族解放战争 文献 1689《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9《人权宣言》 人物 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华盛顿 路易十六 罗伯斯比尔 特点 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 性质双重性;得到外国援助 最大、最彻底的革命, 不彻底 由人民群众推动。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 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结果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资产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阶级统治 级统治体制 政权形式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1787 年宪法) 共和制 作用 扫清了本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对欧美各国的革命都有 很大影响。 国内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 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传 影响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 独立,确立较民主的资本主义 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 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政治体制,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的进步思想。 国际 影响 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序 对欧洲,拉丁美洲革命起推动 动摇其他欧洲国家封建 幕, 推动世界历 史进程 W 作用 W 制度的基础,对世界历 w .X k b 1. c O m 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拿破仑: 1799 年政变夺取政权,1804 年称帝,制定颁布《拿破仑法典》 ,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 建势力,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一、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时间 目的 郑和下西洋
年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第 5 页 共 16 页哥伦布航海 1492 年 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求 要;传播基督教 船只数量 200 多艘 船只大小 海船长 158.8 米,宽 61.6 米 随行人数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 27 800 人 规模 手段 路线 大 和平亲善最少一次 3 艘,最多一次 17 艘 长 24.5 米,宽 6 米 最多一次 l 000 多人 小 殖民扩张携带货物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经福州、占城(今越 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 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 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 榜葛刺 (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 到达美洲 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但也给 使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 明朝造成巨大负担, 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 推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 然而止 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影响共同作用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二、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1.郑和精神: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 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21 教育网 21 世纪教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含义: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 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 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21om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 ①市场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 的生产。②前提条件: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③ 资本积累: 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 18 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④劳动力条件: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 劳动力 4.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发明: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②1782 年, 瓦特制造出世界上 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③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④l814 年,史蒂 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行业从马车时代迈向了铁路时代)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初, 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 6.工业革命的意义: 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第 6 页 共 16 页 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7、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 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cnjy. 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 的两极分化。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 3、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 4、19 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代, 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P63 (1)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 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3)德国西 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空想社会主义:(19 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 (法)圣西门、傅立叶、 (英)欧 文DD新和谐公社(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 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 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2?1?c?n?j?y 6、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 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 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 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2)标志: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 主义的创立 (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4)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 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工人阶 级政党陆续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W 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成立时间:1871 年 3 月(2)人物:巴黎人民 (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 (4)意义: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德国统一 P66―68 一、统一的原因:国家分裂状况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 问题提上日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统一过程:议会和民主 武力和战争(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 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和行政体系;第 7 页 共 16 页 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 ;好战,对领土抱有无止境的扩张野心, 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 四、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871,凡尔赛,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六、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七、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 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 30 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 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消极: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保留了君主政体。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 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美国南北战争 P68--70 一、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①方式:购买、抢占、吞并 ②方向:东 西③结果: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西进运动:P68 西进运动的历史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印第安人西迁的历史是 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3、背景:①南北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 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矛盾的核心) 4、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5、过程:①爆发: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②初战: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 ③扭转战局:颁布《宅地法》 ;1862 年 9 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④结果: 1865 年,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 一,废出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 了条件。 8、局限性:但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9、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二、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 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 国奠定了基础。 【来源:21cnj*y.co*m】 俄国、 日本的改革 P71--74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①16 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 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 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 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 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 掌握实权。 【版权所有:21 教育】第 8 页 共 16 页 2、目的: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 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 国之列。 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目的: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 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21?世纪*教育网 2、原因:①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根本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直接原因)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3、时间:1861 年 4、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措施(内容) :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 改革》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 6、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7、影响(意义、作用) :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 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 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21* 三、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 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 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 2、前提:1868 年倒幕运动 3、时间:1869 年 4、人物:明治天皇 5、内容:①政治上,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 “废藩置县” ) , 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出处:21 教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6、政体:1889 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也称《明治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制,至此,明 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意义: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 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但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 扩张的道路。第 9 页 共 16 页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P75--77 一、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 着是英国和法国等。 二、罪恶的“三角贸易” :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 ) 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 ②路线:P75 欧洲――非洲(出程,载枪支、杂费等) ;非洲――美洲(中程,载黑人 奴隶)美洲――欧洲(归程,载金银和工业原料) ③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 世纪---19 世纪) ④三角贸易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从殖民者、殖民地方 面思考) (1)对欧洲:大发横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 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 (2)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 献,使美洲成为欧洲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市场,激起了美洲民族解放运动(3)对非洲: 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止其文明的发展。 三、17 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18 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1? cn? jy? com 1、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①时间:17 世纪 ②人物:克莱武 ③机构:1600 年,东印度公司 ④特点:沿海建立贸易据点 内地扩张 掠夺财富 ⑤影响:掠夺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广阔的殖民地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原料和市场。英国殖民者贪婪成性,正是他们的贪婪侵略,造成印度贫困和落后;同 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印度民族起义: 时间:1857 年―1859 年 领导人:章西女王等 结果:反抗战争失败 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五、拉丁美洲的人民战争: 1)背景: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 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21c 2)海地独立: (独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 年 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 运动的序幕。 3)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拉美独立之父” ) 圣马丁 4)结果: 1822 年巴西宣布独立时,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摆脱了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 世纪后半期。 2.领先国家:德国和美国。 3.最突出的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 时间 姓名 国家 发明 时间 姓名 国家 发明 1831 法拉第 英国 磁铁产生 1885 卡尔?本茨 德国 内燃机、 电实验 汽车 1866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903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第 10 页 共 16 页 格拉姆 爱迪生比利时 美国电动机 电灯等19 世纪中期 莫尔斯 19 世纪晚期 贝尔 马可尼美国 苏格兰 意大利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报5、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比较项目 开始时间 成 果 动力 能源 生产 生活 器具 交通 工具 主要特征 对中国的 影响 蒸汽时代 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 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 本主义产生), 先进中国人开始 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电气时代 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或答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 辛亥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帝国主义掀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第二次(美国、德国)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 、内燃机(石 油)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 电话 的机器 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对社会生 进入 “蒸汽时代” ; “火车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 ;石油、化学工业 产、 生活带 到来;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汽车时代、 来的变化 开创新兴工厂制度--钢铁时代”到来--;流水线生产 启迪 共同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我们要学习科学 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 类社会的面貌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P82--85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手工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交通运 输业、银行业、服务业等 2、工业化:(1)工业化:①在国民收入比例中,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农 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②在人口结构中,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农民。③工业城市不 断兴起。 城市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 式取代了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好处与坏处 P83: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第 11 页 共 16 页 弊端:出现人口过度集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犯罪率上升等“城 市病&。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的产生带来了大批工厂,工厂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 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样就出 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出现又为工业化带来了市场、交 通、劳动力方面的便利,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使工业向城市集中。因此,工业化必然 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DD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1.工业化在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表现: ①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饮食习惯改变, 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b. 医 学的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②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美国 妇女在 l909 年 3 月 8 日集会游行争取平等权利,后来 3 月 8 日被定为国际妇女节。③ 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a.英、法等国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b.报纸、杂志等大众传 媒发展,如注意趣味性――英国《每日邮报》十分受欢迎。2④生活娱乐方面:a.服饰 不再是等级的重要标志,简朴实用的服饰流行。b.娱乐也打破了等级的界限,许多体 育项目成为各个阶层乐于参加的运动。 3.作用:奠定现代生活的基础。 ★★★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 : (1)革命方式: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 (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 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 俄国通过 1861 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 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 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来源:21?世纪?教 第八单元:19 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1.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1)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2)时间:18 世纪后期。(3)危害:严重 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目的:维护民族利益和清王朝的统治。 (2)事件:1839 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 滩主持销毁鸦片。 (3)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2?1?c?n?j?y 3.第一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40 年至 1842 年 8 月;发动国家:英国。爱国将领:关天培―虎门 (2)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 (3)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P89 ①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领土主权破 坏;②赔款 2100 万银元――使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上海、第 12 页 共 16 页 厦门、宁波、福州五处为通商口岸――领土主权破坏;④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关税主权破坏。 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的司法机关,实际上完全被外国领事把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 法主权。 (4)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 (5)战争性质: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修约要 求遭到拒绝。 (2)时间:1856 年 10 月一 1860 年。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 劫,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 (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 (5)《天津条约》内容 P90: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口岸;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外国军 舰和商船课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赔款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P9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并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 800 万两等。 (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张到 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 年一 1895 年,发动者:日本。爱国将领:邓世昌―致远舰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失败原因:内因:统治腐朽,制 度落后(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 ;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 备落后;武器装备落后。外因:日本蓄谋已久,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 本;增辟杭州等四个通商口岸;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向华输出资本的开始) (4)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化程度。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②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和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方式有: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 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的影响: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 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6.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时间:19 世纪末; (2)表现方式: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第 13 页 共 16 页 德(毒蛇或肠) 俄(北极熊) 法(蛙) 英(虎) 日(太阳)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3)1899 年美国(秃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背景: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 殖民地而失去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②“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承认各国在 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 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③影响: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时间:1900 年一 1901 年。 (3)发动国家: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 (4)结果:中国战败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5)《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对列强的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拆毁大沽等炮台;允许列强派兵 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6)影响:①不仅给中国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②从此,清政府完全 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原因:清朝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的激起,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带来新的 灾难、严重的自然灾害等。 (2)领导人:洪秀全。 (3)经过:①金田起义:1851 年,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②定都:1853 年,定都天京(南京) ,建立政权。③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P92, “四有二无” 理想社会 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⑤结果: 1864 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y (5)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客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等。 (6)意义:坚持斗争 14 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 略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它是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m (7)教训: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 9.义和团运动: (1)时间:19 世纪末,兴起于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抗 击八国联军。 (2)结果: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性质:第 14 页 共 16 页 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反帝爱国运动。战争名称 起止时间 侵略者 签订条约 危害 启示 鸦片战争 1840 年―1842 年 英国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年―1860 年 英法联军 《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等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年―1895 年 日本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年―1901 年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洋务运动: (1)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3)口号: “自强”(前期)、 “求富”(后期)。 (4)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江南制造总局是 最大军工企业, 北洋水师。 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 ②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③兴办新 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 (5)性质: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一场自救运动。 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引 进西方科技和机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 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2.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兴起:鸦片战争后,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 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21 (2)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①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 昌机器厂。 ②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建立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3)19 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 状元实业家张謇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1.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思想的传播:强学会,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严复《天演论》 3.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囚 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变法失败。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4.主要措施:(1)政治上: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2)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军事上: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4)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开办京师大学堂。 5.失败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第 15 页 共 16 页 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 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2-1-c-n-j-y 6.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7.教训(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 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 8、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9、意义: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 著的作用;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 民主革命的前奏。 10.清后期文化教育革新有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兴学堂、废科举等 11.19 世纪末,出现创办报刊的高潮。1872 年, 《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大众传媒 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2.1897 年,由夏瑞芳等人创办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出版企业。 13.教育制度改革: (1)百日维新期间废除八股文。 (2)1898 年,创办京师大学堂, 是北大的前身。 (3)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 制的建立。 (4)1905 年,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传教士来华: (1)西学东渐:明朝以来,传教士来华,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产生积极影响。 (2)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 《几何原本》 2.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1)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书籍。他组织编译《四洲志》 ,初步勾勒出当时世界的大体 轮廓。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1 (2)魏源:①编著《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 抗西方的侵略。②主张设立工厂,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改革考试制度等。 ③提出各民族应平等相处,反对用“夷狄”称呼其他文明发达的民族。④认识到当时中 国已落后于欧洲国家,面临深刻的民族危机。 (3)容闳:主张学习西方,接受西式教育,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 (4)郭嵩焘: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出使英国期间,以日记形式写成《使西纪程》 ,后 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被毁,禁止流传。源:第 16 页 共 16 页
2014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下社会复习提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