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堆小棒摆独立的七边形,如果有剩余,一共有多少种情况?最多剩下五根小棒,如图火柴棍拼成6个正方形,最少移除剩下多少根小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  详细介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安排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对于学生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  教学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学生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48+20xx-20xx+328-9  2.连加、连减.  52+30+757-30-5  55+30+675-40-8  72+10+786-20-7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学习新知.  (一)教师谈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学习例1.  1.出示例164+25  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方法一.  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  方法二.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4.练一练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  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A.72-49=23B.72-49=23  想:72-40=32想:72-50=22  32-9=2322+1=23  C.72-49=23D.72-49=23  想:72-9=63想:12-9=3  63-40=2320+3=23  2.观察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  3.练一练.  36-20=52-10=34-23=98-76=  36-24=52-18=90-25=42-3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  15+30+425+40+839-20-6  15+3425+4839-26  (2)卡片练习  24+1537+2683+17  24+4244+3972+36  24-1247-2950-37  86-4485-37100-33  54+2831-1856-37  74-1676+2335+24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计算下面各题.  (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  5.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  35+2462+1872-25  75-2835+4028+54  64+3072+1581-37  72-1872-1527+15  四、全课.  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布置课外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4+1527-20xx-4564-15  26+1781-6083-1975-25  38-1939-20xx-1731-15  2.上面或下的纸条每移动一格,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  ()+34=70400-()=320  ()+53=8687-()=50  ()+72=9063-()=17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例164+25=89例272-49=23  A想:60+20=80A想:72-40=32  4+5=932-9=23  80+9=89  B想:64+20=84B想:72-9=63  84+5=8963-40=23  28+37=6558-26=32  想:28+7=35想:58-20=38  35+30=6538-6=32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结。  板书: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等。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老师听说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数学广角去逛一逛。  2、数学广角的城堡可真漂亮,我们走近点吧!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生:有  二、探究新知  1、师:可是刚才的密码锁太简单啦,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呢!看  狮子大王提醒我们: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拼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你认为密码会是多少呢?  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课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把数写在练习纸上,最后数出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比一比哪个组写的最全。  2、汇报总结  同桌两人汇报记录的.结果,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在展示台上出示:如有学生遗漏的,帮助补上。  ①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②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全班同学交流,注意突破:在组成两位数时有数字重复或者遗漏这一难点)  师:超级密码现在有六种可能,到底是那个呢?狮子大王又给我们新的提示:十位和个位相加是5(将答案缩小范围到32和23。提醒排列的顺序也很重要(板书:有序)),并且个位比十位小揭晓答案:32。  如果老师换几个数字0、2、3,你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恭喜大家成为密码破解达人!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里面有什么呢?(课件出示任务)  1、任务一:涂颜色。(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指名学生(有代表性的)到前面展示。  (3)先独自思考,再全班交流。  (4)交流评价,理解方法。  2、数学广角的风景如此美丽,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师:坐在位上的同学也别闲着,我们来当摄影师吧!摄影师除了拿相机照相还得干些什么?  引导学生第一个位置不动,后面两人交换位置。做出4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透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语文知识学的怎么样?用“读、好、书”三个字一共有几种读法?(要求:不遗漏,不重复)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十位个位  121221  211331  132112  312332  323113  233223  交换位置确定十位确定个位  不重复、不遗漏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但以前学生不会全面、有序地考虑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方法以及搭配时有序与无序的特点。用数字的排列来理解不重复、不遗漏,具体、简单,效果很好。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都很浓厚,合作交流积极。但要一个人说出全部的组合数仍然有困难,所以还要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和练习。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够按要求在之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回用正方形、长方形设图案,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  学具:  ①附页2上的长方形、正方形;  ②放一张长方形彩纸的信封;  ③三角尺、直尺、剪刀。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面上放一些几何图形,请你认一认,它们都是谁?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认得这么准确的?  玩中学1.活动一。  学生分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出示若干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几号图是正方形,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先研究用什么方法,再进行操作。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4)完成“填一填”。拿着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活动二。通过小游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长方行纸,露出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  (2)拉一拉。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变化。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老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老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老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老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剪一剪 ,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老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老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老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老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 85 204  72987 366  32463796  43 426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  【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教学例7。  【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 ,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 里,除数写在 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 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 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 ,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  教师指导做 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84=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639 67 89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第50页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29+38=67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  什么顺序计算的?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第2题哪错了?  3. 第3题哪错了?  4. 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具教具准备:  钉板、皮筋、彩纸、硬纸条、折扇、剪刀、三角板、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红和小华相约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闹钟图) 评:教师创设小明过生日这一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在观察各种实物图形的基础上 ,教师的一句简短的问话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认识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电脑闪现) 三角形纸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纸指)三角形的这里也是一个角。(电脑闪现) 剪刀、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电脑闪现)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角。(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画角。 角怎样画呢?画的时候,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再从顶点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这样,(用手指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评: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观察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  3、找角。 (1)拿出三角形纸。在这个三角形里我们已经找到一个角了,你还能在这个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吗?(个别上来指一指,说出顶点和边) (2)不仅在剪刀、钟面和三角形纸上能找到角,生活中还有物体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边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自由说一说,全班交流) (3)看到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老师也想参与进来,欢迎吗?(出示金字塔、高压电塔、五角大楼等图片)你们想看哪一幅图?(逐一出示,稍作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4)小结:生活中藏着很多角,只要做个有心人,还能发现更多。  评:在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角,再让学生欣赏金字塔、高压电线杆、五角大楼、战斗机、桥梁等物体中的角,使学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艺术品中、军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角,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思想。  (二)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钉子板、纸条、图钉、彩纸等,请组长带领,小组合作用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顶点和边。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说得好。  2、汇报交流,展示各组作品。  3、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做角的方法,虽然它们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表示的都是――角。  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存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直观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明确的做角要求,在小组同学合作下,通过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汇报、展示,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角的大小。  1、拿出学生做的活动角,慢慢拉大一条边,问:现在角和刚才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大了)继续拉大,问: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更大了) 慢慢合拢一条边,问:现在角有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了) 小结:看来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2、出示四面钟,你能看出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 那么2、4号钟面上的角哪个大呢?(学生出现争论) 究竟哪个角大,你有什么好办法判断出来吗?小组里商量一下。(提醒:看看你身边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3、交流汇报各小组想法。(数格子,用硬纸条做的角比,用纸折出的角比)  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用电脑演示书上介绍的重合方法。  (四)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机工作图、学生用指甲钳剪手指甲动态图,先让学生明确角在哪里,再仔细观察,说明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用。  3、除了这些,你还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吗?(小组交流)  评: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出示挖土机工作时的场景录象、剪指甲时指甲剪的运动过程等让学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变化解决了实际问题,由此更进一步了解角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角的重要性。  三、全课小结。(略)  总评: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出新知。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开头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学生认识的图形,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从中让学生自己找出所要学习的新朋友――角。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并用红线画上角,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属性,抽取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利用动画效果,演示物、形的分离,既贴近实际有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注重动手操作,实施合作交流,经历探究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教师重视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做角,这样既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组织汇报交流,给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发现,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认识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2、 数学联系生活,数学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多处让数学问题联系学生实际,如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观察各种建筑物、桥梁、路标、金字塔中的角,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课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如挖土机、指甲剪的工作过程中都由于有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教师还让学生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课堂气分活跃,学生找到的实例超出了教师的估计范围,达到了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  一、引入课题。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辨认方向。  二、调动原有经验,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认吗?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辨认这些方向?(观察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  (二)、探究新知。  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果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  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  3、活动体验一:让学生尝试在教室里指一指东南方向,并思考:为什么把这个方向称之为东南呢?  学生可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深化体验。  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  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讨论交流: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  二、生活经验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  (一)、复习。  教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学生可小组交流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总结,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2、出示课本第22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借助方向板辨认并口述各种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完成“认一认”。  3、深化感知。说一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校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  三、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向北的方向标,然后进行辨识方向的训练。  2、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  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和描述其他三个方向。  教具准备:  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齐唱儿歌《东西南北》。  全班齐诵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老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3.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演示:例题图《小明上学》。  提问: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师:我们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全体起立:面向(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又面向(东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不管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板书: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坐下,我们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你知道(课件出示: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图)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教学“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做个指方向游戏好吗?  (1)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发出口令,学生指出方向  (2)学生活动:同桌学生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  (3)谈话: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豆荚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5×9=45五九四十五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 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15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20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4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8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小学数学教案07-1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12-2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7篇)03-07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5篇)03-27
《10的认识》教案2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0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2.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办法: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课件显示本课主题图:和平广场 教师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数的结果。 学生说出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还有10只鸽子。  (3)课件显示学生说的结果:10个人,天上飞的10只白鸽。加强学生对数字10的直观感受。  (4)让学生观察第64页的点子图,并数出圆点的个数。教师这时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数10。  (5)学生动手摆学具:摆出10朵小花。  2.教学“拨珠图”。  教师拿出计数器,请学生上来先拨9颗珠子,拨完之后,老师提问:再拨几颗是10颗?学生说出再拨一颗。让学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学“尺图”。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图,直尺图上只填上0、1、2、3、4、5、6、7、8,请学生将9和10准确的填在直尺图上。引导学生小结: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教学“比大小”。  (1)引导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上的圆点。  (2)数完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内的数及在○里填上“<”、“>”。  (3)小组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教师巡视、指导。 5.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树上,挂了10个果子。  (2)请同学们数树上的果子,然后让学生们将这棵树上的果子摘下来,放进老师事先准备的两个篮子里。问:将这10个果子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几种分法?  (3)小组讨论交流之后,请小组派代表上来说出几种分法来。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  (4)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板书:  (5)学生分组进行摆放学具:10的组成。 学生可以边摆边说,或者是一个人摆,一个人说。  (6)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记忆10的组成,并且在书上独立的完成框内的数。 根据学生在书上填好的这几个组成,提出问题:不用摆,看到这几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吗?学生马上联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组,以此类推。  6.教学“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说出:1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不一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太远。  (3)学生在田字格离练习写10,教师巡视指导。  三、游戏  1.准备数字卡片1~9两份。 请部分学生上来手拿卡片,让他们找伙伴。手拿数字卡片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组游戏(同桌的为一组)。 其中1个学生随意的拿出一个数字学具,另一个学生马上拿出另一个学具使两个数字学具合起来为10。  3.完成第65页“做一做”练习。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课件显示:数轴图,请学生上来独立填数。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完成。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顺序。  2.练习九第2题。 课件显示:卫星发射情景的录像。 显示根据录像上指挥员的发射命令填框内的数。让显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练习九第3题。 显示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  《10的认识》教案2  活动准备:  1.大数字卡片1-10  2.四张实物卡  3.幼儿数字卡片1-10若干  4.幼儿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数字1-10  (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  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2.玩游戏“数字蹲蹲”  (1)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4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5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1,为游戏开头,如“数字1蹲,数字1蹲,数字1蹲完数字3蹲”“数字3蹲,数字3蹲,数字3蹲完数字2蹲”以此类推,直至5位小朋友全蹲完。  (2)请全体幼儿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围成圆圈,集体玩数字蹲游戏。  3.音乐游戏:1234567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游戏3-4遍,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4.幼儿操作活动:找错  (1)幼儿人手一份数字操作卡,请他们玩找错字的游戏,将写错的数字圈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  5.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二)认识数字10的`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认识数字10的教学反思。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活动的教育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创设法  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春姑娘请客送礼物”这一问题情景,并围绕这一问题情景设置环节,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教学反思《认识数字10的教学反思》。  2、演示讨论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和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我采用了演示讨论法。演示就是让幼儿去看,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讨论就是让幼儿去说,更好的发展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表述能力。  3、游戏法  新《纲要》指出:“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10,知道10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通过本节课积累知识,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明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来自生活,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  1.复习数字9以内的数过多。  2.认识数字10这个环节可以再增加些。  3.让幼儿连线这个环节可以让幼儿自己在小黑板上操作一下。  《10的认识》教案3  我设计的活动主要目标是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在我设计这个教案之前还不是很明确何为序数?经过查询知道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以我的经验想到的是火车,火车有一节一节的车厢,可以让幼儿认识序数,从不同的方向来数第几节车厢。但是这个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讲过于简单,而且在我初定的目标是理解序数的含义,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来运用,最后是体验序数游戏中的乐趣。在第二条目标上来看目标不明确,然后第三个目标过于笼统所以我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接着是我起初设计的活动环节:第一个是PPT导入,出示火车,引起幼儿思考。  从第一环节,我感觉这个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首先是在提问上,通过网上搜素,我把我的第一环节进行了更改:动物排队――小动物排第几?  1.将十种动物排列成一行,引导幼儿观察准备搬新家的动物是怎样排队的。  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听!它们坐着小火车来了。  2.幼儿说说某某排第几?  引导幼儿用数字记下动物所在的位置,并理解数字的意义(数字表示的是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是第几)  3.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从后面看小兔子排在第几?从前面看呢?  4.组织幼儿讨论:刚才小兔排在第几了,现在为什么排第7,这是怎么回事?(排列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就变了)根据变化重新为动物摆放数字。  5.幼儿分组操  (1)每组幼儿给小动物重新排队,小朋友间互相说一说谁排第几?  (2)教师说顺序,幼儿操作给小动物排队。  进行这样的改动之后,既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掌握序数。这个是我自己在设计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设计也把我之前设计的第二环节结合在了一起。从动物搬新家又可以引出下面幼儿操作活动,游戏活动,整个活动都贯穿着幼儿搬新家和火车结合在一起。而我设计的环节就是不能很好的贯穿,而且过于简单,不适合大班年龄段。  经过这次活动的设计给我的感悟很大,首先就是没有选好适合的年龄段,接着就是设计的环节不贯穿,过于简单,目标也不是很好,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多看教案,能够更加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所适合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每个年龄段孩子。  《10的认识》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认识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房子图一张,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咱们教室来了一位小动物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  2、(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邮递员小熊,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送信。  3、(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问:(1)小熊有几封信?(2)它想把信送给那些小动物?  二、小动物们搬新家了,它们住在一幢新楼房里,(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楼房结构。  提问:  (1)这是一幢几层的楼房?从下往上数,这是第几层?(第一层)第一层的上面是第几层?(第二层)最上面一层是第几层?  (2)每一层有几间房子?从左往右依次为第几间,第几间、、、、、、?  三、找一找小动物的家。  1、(播放多媒体课件)新楼房里都住了那些小动物?(小鸭,小猪,小兔,老虎,乌龟,熊猫……)  2、引导幼儿学会用序数词来准确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  四、给小动物送信。  1、请幼儿准确说出小熊要依次把信送给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的小动物?  2、(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送信过程。  3、检查信送对了没有。提问:让我们看看,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的小动物没有收到信?  五、游戏:送花。  1、出示房子图,给每名幼儿发一朵花,请幼儿按花上的标记把花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2、检查核对花送对了没有。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的认识》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2、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连线的方法勾画某一物体的外形。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游戏,感受自己长大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设计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图片引入。  师:小朋友,黄老师的水果店里有很多不同形状的水果数字宝宝,想知道有哪些水果数字宝宝吗?  生:想。  出示菠萝数字宝宝。  师问:这是什么水果数字宝宝?  生:它是菠萝宝宝1。  师:这个呢?  生:这个是苹果宝宝2,(依此方法出示水果数字宝宝3、4、5、6、7、8、9、10。告诉幼儿这些水果数字宝宝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集体读一次。)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了,好不好?(好)  长大了做的事情可多了,会认字,还会做个小小设计师,上节课,我们班的小朋友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新房子,今天我也请小朋友再做小小设计师,设计新衣服好吗?(好)。  二、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回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内容导入新知识。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我们是按从数字小到大的把数字旁边点子连起来,新房子就成功设计出来了)  2、自由设计长袖衣服。  (1)、师: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出示一张放大的.红色大衣服设计图,引导幼儿说出上的点和数字。)  (2)、如果用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会设计出怎样的衣服呢?(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看看吧!(请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体验设计的快乐。)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衣服喜欢吗?  3、出示衣服设计图请幼儿观察小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进一步理解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观察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  师:看看这张图上有什么?让我们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找一找,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还要用手指旁边的小点子。  (2)、学习讨论按倒数的顺序连线的方法,激发幼儿设计小衣服的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按倒数的顺序点了图片上的小点子,如果我们用按照倒数的顺序把这些点子连起来,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衣服呢?谁愿意上来帮老师连一连(引导个别幼儿尝试示范)他是按什么顺序连点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连点子的)他设计的是怎么的?  (3)、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笔按倒数的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三、实践操作设计房屋,感知数字10-1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  1、教师:小朋友要按顺序连小点,记得要用直线连哟!  教师:连好的小朋友按连的顺序用手点一点小点,还要读一读点旁边的数字,看看你设计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把自己设计的房屋图展示要黑板上。  3、同伴通过手口一致地有序点数,达到互检的目的。  《10的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数字娃娃0―9在一起时发生的一段小故事。  师:你对刚才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10的认识,并板书。  二、互动学习,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1、教师出示课件(不同民族的小朋友10名,天空中10个彩色气球)。  指导学生先看图后提问:“小朋友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空中有多少个彩色气球?”  学生回答“都是10个”后,教师提问“刚才你是怎样数的?”  讨论交流,得: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等。  2、出示小棒数数。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棒,请小朋友一起数一数。”学生计数后,教师将10根小棒扎成一捆,提问;你认为把10根小棒捆起来有什么作用?  3、师:刚才的10个小朋友,10个气球,10根小棒可以用数10来表示,你认为10还可以表示什么?谁能用10说一句话呢?  (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有10个手指……)  (二)、10以内数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1、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课件出示尺子,演示从0到10逐渐出现的过程。  师:看到现在这把尺子,请你说说0到10各个数的位置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  2、用人民币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出示一张10元纸币和一堆硬币(9枚)。问学生:“这张纸币和这堆硬币,你选什么?为什么”?板书:99  再添上一枚硬币,你选什么?为什么?  □<10这题中,□里可填哪些数?谁能一口气说出来?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哪些数小于10?  (三)、10的.组成  1、教师出示两个笔筒和10支铅笔。  师:现在老师要把这10支铅笔放到两个笔筒里,你认为老师会怎么放?根据学生的叙述板演10的组成。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全班学生齐读10的组成。  2、师:10的组成有那么多,你有什么办法把它记住?  引导学生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死记,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3、拍手游戏:教师先拍,学生接着拍,合起来10下。(先和一个小朋友练,再一起练。)  (四)、10的写法  1、师:刚才我们已经和10交了朋友,你会写10吗?说说应该怎样写10?  2、电脑演示: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在书65页,写后抽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演示评价。  三、综合训练,发展能力。  1、数橘子。出示一个橘子,学生猜里面有几瓣?再剥开验证,分开来数。(用实物投影仪演示这个过程)  2、数棋子。出示叠在一起的10个棋子,学生数。出示8个,放在10的旁边,说说怎样数最快。  3、请11个同学上来,每人拿一张卡片:0―10,高举头上。先打乱顺序。  师:哪位同学指挥他们排队?为什么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  请学生把卡片藏身后,按个子高低排列。请排第一个的同学举起卡片,大家说出这个数和几组成10,并回忆谁拿着这个号码?找到好朋友,两个小朋友握握手,回到课桌。依次类推。  四、课堂回顾,知识整理。  师:这堂课,老师感到很高兴,不知大家觉得怎样?  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10的认识》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知1-10的序数。  2、能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十张画有不同动物的房子图片、小熊头像一张,画有十个土坑的图片6张、树的图片若干、油画棒、写有数字的信封、胶水  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入,激发兴趣  1、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小熊)  2、 你们看小熊的表情怎么样的?(不开心)  3、 小熊很不开心,因为他有一个烦恼,他要去给小动物们送信,可是他记不清哪个小动物住在第几间房子里,我们来帮帮他好不好?  二、学习1-10的序数  1、我们来看看这里一共有几间房子?(事先在黑板上贴好十张房子的图片)  2、从左边往右边数,小兔住在第几间房子里?(小猪、小猫、老鼠等)  (在最左边的起始端贴一个箭头,指示幼儿是往左边开始数)  3、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小动物住在第几间房子里了,你们能帮助小熊来送信了吗?  4、老师这里有几封信,上面有写着数字,如果上面写着2,那么这封信就是送到第二间房子里的。清楚了吗?  5、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把这些信送给小动物们。  6、我们来看看这些信送对了没有?  7、有几间房子里没有信,我们来看看第几间房子是没有信的?  8、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熊把所有的信都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我们来看看这些信送对了没有?  10、现在的小熊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帮他把所有的信都送出去了,太谢谢你们了。  三、幼儿分组操作  1、小熊还有一件事情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他想在小动物的房子周围种一些树,你们愿不愿意再帮帮他?  2、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树坑的图片,还有几棵树,每棵树的上面都写着一个数字,数字是几,就把这棵树贴在第几个树坑里,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种得又快又好。  3、我来看一看你们种树种得怎么样?  4、小熊看到你们把树种得这么漂亮,他想请你们吃点心,请小朋友们去洗个手,过来吃点心。  活动建议:  1、幼儿集体来送信这个环节有点乱了,可以分组来送,按照1-6组的顺序。信事先放好,不要临时分发,避免幼儿发生争抢现象,分组送完信后,可以来比一比哪个小组送得最好,评出名次,这样也是一个序数的练习,环节上也有自然。还可以比一比哪个动物最后欢迎,收到的信最多。信箱可以折一个小纸盒,用塑料筐的时候不够牢固,导致幼儿在送信的时候筐子掉下来,这个环节就显得乱了。  2、最后种树的'环节节奏拉得太长,给幼儿空闲的时间,他们就容易去做其他的事情,节奏要加快一点,等幼儿操作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把六组的作品全都贴起来,一起来检验。  3、整个活动下来,没有提出一个序数的概念。  活动反思:  在幼儿集体送信的时候,我也发现这个环节显得乱了,而且哪个塑料筐掉了很多次,在分信的时候也出现了幼儿争抢的情况,这个是我事先考虑欠周全的。种树这个环节其实跟送信在性质上是一样,当时是考虑培养幼儿一种集体合作的品质,可能把种树这个环节改成“凭票坐车”会好一点,这样更贴近生活。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每个幼儿都能送对信,种对树,这个序数的内容会不会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点,可能要加深一点,序数如果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他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个内容可以加进去,使这个活动内容更丰富一些。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活动的节奏是我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节奏拉得太长容易给幼儿空闲时间,这个时候如果注意力分散了,就很难再集中起来,在整个活动中,也有重难点,重点环节时间应该要充足一些,节奏放得慢一些。  《10的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8―11业信息窗2第1、2个红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出6~10个物体的个数,并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6~10各数的具体含义,理解序数,发展初步数感和符号意识。  3、会用6~10描述入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感受数学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6―10各数的含义,正确书写6―1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下课喜欢到操场玩吗?你们都去干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希望小学看看那里的同学们下课都在干什么吧。(幻灯片展示)  师:仔细观察画面,操场上都有什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树、小朋友、足球、向日葵(后面的都观察到了)……(对于自觉运用数字进行表达的学生予以表扬)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出了这么多信息。那谁能提出一个与数学与有关的问题吗?  生:不会提问题……  师:不会啊,没有关系,老师先来提一个,仔细听好了:跑步的有几个?现在谁能向老师这样,提几个数学问题?  生1:大树有多少棵?  师:嗯,第一个提问,问的问题也非常好。(板贴)还有谁能提出问题?  师:向日葵有多少棵?(板贴)  生2:好,谁能接着提问?  生3:吊环,足球……(板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好,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吧。从第一个开始,跑步的有多少人?(对板贴,跑步的人)  生1:6个!  师: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上来指一下。  师:6个物体我们可以用六个简单的图形表示,比如6个圆点。现在老师手里有几个圆点,谁能上来摆一下,其他同学数着看他对不对。  生:黑板摆一摆,引导其他学生数数。  师:还可以直接用数字6来表示。  师:你能把6用到生活中吗?(提示学生,比如六根粉笔)  生:六根铅笔,六本本子,六个苹果……  师:嗯,举出这么多例子,真厉害。现在我们接着来解决下一个问题,看看谁反应最快,表现最好。大树有多少棵?  生众:7棵  师:嗯,非常好,谁能上来数一数。  生1:黑板手指数,其他同学跟数。  师:可以对应接个小圆片?谁上来摆一摆?  生1:摆,其他数  师:来大家数数她摆的对不对?7棵树也可以直接用数字7表示。下面说一说生或中的7。  生:7本书……  师:嗯。真会举例子,反应也很快,真聪明。下面我们接着解决我们的问题。吊环有几个?  生:现在手指着,跟同桌数一下,看看你说的对不对。  师:有几个?  生:8个。  师:几个圆点表示?表现最好的同学上来展示。大家数着对不对  生:摆8个。  师:大家看他对不对  生:对。  师:对应那个数字来表示?  生:8  师:好,反应真快。说一下生活中的8.  生:8朵花。  师: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快数数几棵向日葵?  生:9  师:摆一摆,联系生活  师:下面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足球有多少个?  生:10个  师:找同学上来摆一摆,联系生活中的10.  师:观看计数器操作,体验叠加过程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师:好了,黑板上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完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桌角上小包内防有学具,现在快速打开数出8个小蝴蝶。数完了的同住互相做下小老师检查一下,看看他数的对不对。  师:再数10个小苹果。  师:嗯。现在问题又来了。填涂圆圈。  活动四:6~10各数的.书写。  同学们看刚才老师写的字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写一些看看?  教师在田字格示范讲解6――10各数的写法,重点说从哪里起笔,哪里拐弯,哪里停笔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步骤:1讲解写法2像什么3手指比划4描红5本上写)  注意8的写法。反复练习,注意引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10的认识》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4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7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兔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6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狗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6间房子;  b.小猪住在第5层,从右边数第8间房子;  c.小猴住在第7层,从左边数第4间房子;  四、游戏―乘火车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个游戏乘火车.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的认识》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邮包一个内装8封信,背景图房子一间,10扇门,门上各有一小动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套1-10的实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1-10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在幼儿掌握序数的基础上,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学习1-10的序数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2(1).师:哟,小熊今天包里的信还没送呢,你们愿意帮它来送吗?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3.幼儿操作  师:小熊今天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发了,有些小动物没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几间房里的小动物没有收到,然后请你从箩筐里找出来涂上胶水,给它们送去,好吗?  4.评价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5.师:好了,小朋友帮助小熊也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玩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森林里哪些花和树不见了,请你找到它,把它种好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10的认识》教案11  活动内容:认识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从不同的方向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  3.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10座小动物的家的场景布置;幼儿操作板一份、记录表、笔;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排排队――小动物的家排在哪?  1.幼儿自由探索,记录和自己卡片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家的序号。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小动物的家,在参观之前老师有3个任务要你们去完成:①数一数一共有几座房子,看看每座房子里住着谁?②仔细看看它的家排在哪?③观察后请你拿起记录单把上面小动物的家记下来。(幼儿自由排序,并将序号写在记录卡上)  2.幼儿操作,师观察  3.出示记录单(PPT),师幼共同讨论。  (1)你记的是哪些小动物,它的家排在哪?  (2)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2)为什么XX动物一会排第X,一会排第X?  师小结:原来,由于方向的不同,小动物的家的'位置也不同。  二、翻翻看――幼儿操作。  1.师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要求。  2.将泥工板横向操作,并操作PPT。  ①从太阳标记开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②从月亮标记开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3.将泥工板转成竖向进行操作活动,并操作PPT。  ①从上往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②从下往上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三、出示楼房,给新家装门牌号。  1.标楼层号。  师:住在动物新村里的小动物们觉得一个人住一栋房子太孤单了,就请设计师帮他们建造了一座动物城堡,让我们来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  ①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并为新楼房标上楼层号。  ②师小结:原来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数楼房的时候都是从下往上数的。  2.认识门牌号。  师:每层楼房都有很多房间,我们来数数每层有几间房?  ①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从左往右认识门牌号。  ②认识已经找到家的小动物的门牌号。  四、幼儿操作,利用PPT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1.教师示范操作,帮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的小动物找家。  2.提出操作要求:  ①根据小动物手上的钥匙的号数找到小动物的家。  ②将小动物从右边撕下来,贴到相对应的家里。  3.幼儿操作,师利用PPT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五、结束。  师: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天黑了,它们要休息了,我们也回家吧。  《10的认识》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相邻数。  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方法:  情景学习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套、学具袋、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律动:一到十的手指操。  2、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三、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2、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3、师:数字宝宝很高兴,他想考考我们大家,我们来看一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题?(课件出示说一说练习,指导幼儿完成)  4、课件出示写有门牌号的房子,请幼儿说说邻居的门牌号是几?  四、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2、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0的认识》教案13  教学方式:  提问法 谈话法  教学目标:  认数1、2、3、4、5。会正确数出数量为1、2、3、4、5的物体个数。  掌握1~5的数序,比较熟练的书写1、2、3、4、5。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会数。  教学难点:  数字3、5的书写。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培养数感,得到学法  扩展延伸,引发多角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会数数吗?谁能数一数?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和数字交朋友,你们高兴吗?我们比一比看谁交的朋友最多好吗?  二、学习认数,数数  1、打开书,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先来观察左上图,请你数一数,图上的东西都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两个人说一说,用手势比一比,数一数有几个圆点,读一读后面的数字。指名汇报。  结合事物图、手指图、点子图,逐步抽象出数1――5。并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用1――5表示的物体。  2、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3、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4、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5、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6、了解数序  数数小棒图,掌握1―5的排列顺序,正着数,反着数。  说说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1排在第1个,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可以从前往后数1、2……5,也可以从后往前数5,4,3,2,1。  7、说一说谁在第几个?几比几多几?  (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多1)  8、指导书写  这几个数字分别像什么?1像小棍 2像鸭子 3像耳朵 4像小旗 5像秤钩  再用手比划,再看看红色的数字在什么位置,写在哪个格里?  老师示范写,学生用笔描一描,学着虚线的数字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重点指导3和5的`书写,要写圆滑、匀称,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  看图:这是在哪里?数一数图中物体的个数。  2、连一连。  明确步骤,提醒学生把图与相对应的数连上线。  放手让学生去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3、 看图,先画圆点,再写数。  提示:先画圆点再写数。学生试做,发现问题纠正。  观察图上各物体的外形,说一说怎样记住1、2、3、4、5。  4、思考题  圈出三条鱼,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圈法?看谁的方法多。  四、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2、3、4、5各写一行。  《10的认识》教案14  第九课时:10的认识  【教学内容】数学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7的相邻数是谁?  8再添上1是几?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6人)  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3)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4 )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前面,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5)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  (2)9○□,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4、10的组成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汇报板书10的组成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想到1和9组成10。  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  (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四、课堂作业  1、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结合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六、聪明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格涂上相同的颜色。  《10的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10。  2. 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掌握10的组成。  一、故事导入  教师出示电脑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见“0”最小,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它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啦!”“0”听了,非常难过。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  导入: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10”)数字1和0站在一块,这个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题:1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10  1.出示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  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呢?  2.在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见过10?  这些10 都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把两个手拿出来,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啊?(还有10个脚指头)  3.10与所学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请小朋友把直尺拿出来,谁能最快找到10在直尺上的位置?  出示直尺图(在数的顺序中,也是这样,10在9的后面)  (2)那么到底9和10,谁大谁小呢?  三。出示图,9○10  出示手势(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刚才,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吗?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呢?  (二)10的组成和分解。  1. 摆红花卡片  请每位同学拿出10张红花的卡片,把卡片分成两组。  看谁能摆得更多。请摆得最多的同学上讲台摆。  “如果这样乱摆的话,很容易遗漏一个,所以,我们在摆红花的时候,可以按照顺序来摆。”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2. 巩固组成:  (1) 小老师领读;  (2) 去掉部分数,(开火车)  四、课中休息  五、写数字10  我们已经学过1和0的写法,那么10怎么写呢?请看老师示范:(电脑边演示边讲)  10占两个字格,顺序是先写1,再写0,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10的`认识》。  (1) 请同学们把右手拿出来,跟着屏幕一起写。  (2) 打开书P55,在书上描写10。  六、巩固发展  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好吗?  去之前,我们要排好队,10个人一队,每人一张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的大小顺序排好。你们会了吗?请10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如果这样排的话,队伍太长了,那么请能组成10的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手牵手,看谁最快。  好,现在可以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了聪明屋。聪明屋里正在举行“小博士”的评比,我们要不要参加啊?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题目呢?  在○里填上>,  10○9 4○10 0○10 8○10  2+3○10 4+3○6 1+5○3+6 4+3○5+2  刚才哪些同学答得最快阿?你们被评为“小博士”。  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个地道,需要有口令才能进去。  老师先给你们示范:  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对,看看谁能穿过地道。(练习10的组成)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一张10元钱的游戏券,你们会怎么玩呢?(附表格)  七、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10,知道了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还学了10的组成;10的用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10的认识》教案16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材料: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教师: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教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教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教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教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教师: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教师: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3、游戏:找朋友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教师: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1.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有效词汇:相邻数,报数,关系  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提供"填空卡",让小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区角活动: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朋友。  家园共育:请孩子观察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散步时观察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帮助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经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反思:  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小百科:相邻数是数学名词,意思是在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该数的相邻数。  《10的认识》教案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坐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1.会数数量是10的物体,会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的组成及写10.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计数器、直尺、点子图、小棒、红花、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1数到9,从9数到1.  2.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进行有关的思考教育.  学生观察图,看懂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有10个人,10个气球.  2.出示有关印刷体10,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用学具摆10个物体,多次感悟10是数出来的.  3.出示计数器,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然后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从2数到10,从10数到5……  5.比较数的大小.  观察点子图,互相交流,并在○填写,用手势表示.说一说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组成.  (1)同桌同学用小棒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学生填书.学生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2)进行对口令练习.  7.10的书写.  (1)教师指导10是一个数,由1和1组成,写成两笔.  (2)电脑演示动画“10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10.  三、巩固发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连线.  3.出示组成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这几个数都大,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写1,右边写0.通过摆小棒,我们还知道了10的组成情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 □ 8 □ □  □ 9 □ 7 □  2.如果有10个草莓让你和爸爸、妈妈三人分吃,你会怎样分配呢?看有几种分法?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9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前先安排复习9以内的和9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准备。  教学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体验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边摆小棒,边填写组成,并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时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发展,学生多次体验,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探究活动---手指游戏  游戏目的  熟练数10以内数.  游戏过程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  《10的认识》教案18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圈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到10的水果卡、笔、(人手一份),1到10的数字卡和圆形小卡片10张,箱子一个(里面装着数量1到10的物品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认识单双数的学习经验。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通过画圈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活动难点:能正确判断、区分单双数。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画圈数数活动正确判断并区分单双数。  活动过程:  1、给水果画圈,找单双数。  (1)圈画1―10的水果卡。(将图上每个盒子里的水果每两个圈在一起,重点是让幼儿会每两个圈在一起,先数共有多少个水果并填写数字,再来找朋友把水果圈起来。)  师:今天小猴去果园摘了许多水果,请小朋友帮忙数一数每个盒子里水果数量,数好了就填在盒子下的小方格里,再给他们找朋友,把盒子里的水果两个两个的圈起来了。  (2)观察以画过的卡片。  师:你们都给水果找完朋友了,是不是每种水果都找到了朋友?  教师小结:我们给水果找好朋友后,发现两个两个圈画能把水果圈完的是2、4、6、8、10,我们把它们叫双数,两个两个圈画最后总剩一个的是1、3、5、7、9,我们把它们叫单数。  2、操作1―10数字卡,可以区分单双数,发现10以内最大的单双数和最小的单双数。  师:现在呢!老师把这些数字宝宝请出来,请告诉老师哪些数字宝宝是双数,那些是单数吗?单数有几个,双数有几个?最大最小的'单双数是哪 个?  3、做游戏“摸宝”  (1)规则:幼儿从箱子摸出宝贝后,数数里面物品个数几个,是单数还是双数。  (2)游戏2―3遍。  4、“抱一抱”游戏活动。  评析:教师教态自然,很富有感染力。数学的概念也比较清晰。最后游戏结束后,可用语言提示自然结束,不必再坐回位置上效果会更好。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归纳法、操作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10的认识》教案19  教学分析:  (一)分析性智力  1、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写10的方法,掌握10的组成  3、知道如何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4、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  (二)创造性智力 能按照一定顺序和从不同方向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性智力  1、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2、能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会读写10  4、能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5、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 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  (2)数一数  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 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 9和 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 10和第 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 O O O O O O O O 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1、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 10  (2)说数组成10  (3)连线:P65做一做  (4)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如 ,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10的认识》教案20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认识十以内的单双数》是选自大班上学期教材,单数和双数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是新知识。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并且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我将通过游戏的方式,使教师与幼儿和幼儿互相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流,引导幼儿进行单双数的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会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体会数学的乐趣,并爱上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重难点: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雪糕棍每人10支。  2、记录卡每人一张。  3、小沙包55个。  活动过程  一、 师幼互相问好。  二、 导入:  师:在森林王国里,老虎大王要建一座新的宫殿,于是老虎大王请来了一支建筑施工队,老虎大王告诉建筑师说:“我的宫殿一共要10间房间,并且要一间比一间大。”建筑师想了一想说:“没问题,老虎大王,包在我身上。”于是,建筑师们开始搬运建造房子最重要的材料――木材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当老虎大王新宫殿的建筑师吗?我们一起去建造新宫殿吧。  三、幼儿将“木材”――雪糕棍进行分配。  1、幼儿进行桌面材料的操作。  师:第一个房间需要1根木材,后面的`每个比之前的多一根木材。但是,每个建筑师每次最多拿两根木材,并且,需要到木材领取处做好记录,现在,请小朋友们操作你桌面上的材料,并做好记录,将能两根两根拿完的做圆形标记,不能两根两根拿完的做三角形标记,记录在你的记录卡上。  2、讨论交流,分享记录表。  师:请问,有圆形标记的是哪些房间?  生:2、4、6、8、10。  师:请问,有三角形标记的是哪些房间?  生:1、3、5、7、9。  师:我们将带有圆形标记的,能两个两个在一起并且没有剩余的数称为双数。将带有三角形标记的,两个两个在一起有剩余的数称为单数。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双数有哪些?单数有哪些?  生:双数有2、4、6、8、10,单数有1、3、5、7、9。  四、教师总结:  双数是能两个在一起且没有剩余的数,例如:2、4、6、8、10,单数是两个两个在一起且有剩余的数,例如:1、3、5、7、9。  活动延伸:请幼儿在生活中找一找常见的单双数,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单带回幼儿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数学区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分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还是比较的困难。幼儿在生活中有着感知事物成对出现的经验 ,所以幼儿在游戏环节中,找到成对的非常的快,兴趣度也非常的高。因此,在幼儿进行本次活动时,是让幼儿对于生活中感受到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幼儿通过在游戏中学会知识。【《10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10的认识》的教案12-16《10的认识》教案02-25中班教案认识1003-101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06-27《10的认识》教案(精选25篇)04-10《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01-24《认识1到10的数字》教案02-06《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02-10认识交通工具教案10篇03-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火柴棍拼成6个正方形,最少移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