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汉语补语的七种类型类型?


(1)状语的构成材料
①由副词充当;
②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
③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作状语;
④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一般名词、动词是少数,限于能用来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动词常常组成短语来作状语。
(2)状语的语义类别
①限制性状语
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②描写性状语
a.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
b.在语法结构上也是修饰谓词性成分;
c.在语义指向上有些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描写动作者的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
(3)状语的位置
状语一般放在主语后面,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那些可以有两种位置的状语,放在句首时常常有一些特别的作用:
①强调状语;
②照顾上下文的连接;
③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
④放在句首修饰几个分句,这样既照顾了结构,避免用语重复,也照顾了表意。
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只能出现在句首。放在主语前的状语称为句首状语,修饰主谓短语或几个分句。
助词“地”是状语的书面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1)单音节副词一般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比较少,也大都不能加“地”。
(2)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也有少数不能加,还有少数必须加。(3)代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能愿动词、方位短语和介词短语都不加“地”字。
(4)可加可不加的,加上“地”往往有强调意味,是要突出状语。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就形成多层状语。大致的次序是:
(1)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何时);
(2)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指明何地);
(3)表示范围的副词(指明什么范围);
(4)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指明怎样);
(5)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指明同谁)。
(1)构成材料:谓词性词语。
(2)语义类别
①结果补语
a.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b.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它的前头不用助词“得”。
c.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并不都是指向它的中心语,有的是指向主语或宾语。
d.有时补语语义并不指向主、宾语和谓语动词,而指向泛指的或在上下文中出现的人或物。
②情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情态补语的作用:
a.有的用作描写,用状态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
b.有的用作评价,只用性质形容词。
这两种补语的语义分别表示施事、受事、或动作的某种状态。
③趋向补语
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a.动态助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
b.有时候“了”加在补语之前,这时句子不会出现宾语。
c.趋向动词作补语,有时有引申义,这种用法的趋向动词已经虚化了。
④数量补语
a.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
b.时量补语。用表时间的量词和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或者表示动作实现以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时段)。
⑤时地补语(介词短语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⑥可能补语
这种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有两种:
a.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
b.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⑦程度补语(很少)
a.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b.中心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能用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
c.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
分辨动词后的成分是补语或宾语,主要是看标记、关系和词性。
(1)看标记
就是看有无助词“得”,有就是补语。可插入助词“得”也是补语。而某些动词含语素“得”,中间的“得”字是构词成分,例如,获得丰收、取得胜利,其中的“得”不是助词。
(2)看关系
可用提问法。能回答“V什么?”的是宾语,能回答“V得<怎么样>”的是补语。例如,“爱干净”和“扫<干净>”。
(3)看词性
①宾语可由名词性和谓词性的成分充当,以名词性为主。补语限于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例外就是表时间(时段)的名词性成分。
②用“把”字提宾法来鉴别,能用“把”字提到动词前的是宾语,否则是补语。
③动词后面是量词短语的话,有动量词的就是补语,有名量词的是宾语。
(1)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①动+补+宾。例如,打破沙锅、走出教室。
②动+宾+补。例如,去昆明两次。
③动+补+宾+补。例如,拿出书来。(双层补语)
④动+宾+补+宾。例如,给他三次钱。(双层宾语)
(2)带双层补语的类型
①结果补语+动量补语。例如,叫醒三次、走散半年。
②趋向补语+动量补语。例如,看上一眼、踩上一脚。
③趋向补语+趋向补语。例如,拿出书来、跑回家去。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有的中心语是短语。最后一层中心语即中心词可称为“中心”,如主语中心是指主语里的中心词,余可类推。中心语根据同它配对的成分性质的不同可分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是指与定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也可以进入定语中心语的位置。
状语中心语是指与状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但在名词谓语句里,状语中心语可以由名词充当。
补语中心语是指与补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短语充当。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称为独立语。
所谓“独立”,不是在句子之外独立存在,而是在句内独立于别的句法成分之外。独立语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
(1)插入语
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①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表明说话者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有时又点明特别值得注意的内容,以加深听话者的印象。
②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口气比较委婉,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不作完全的肯定,留有重新考虑的余地。
③表示消息来源会使用“听说、据说”一类字眼。
④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一类字眼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或用一定的词语来表示突出某一点。
⑤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明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
⑥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⑦表示对语意的附带说明,常用“严格地说、一般地说、不瞒你说、说句笑话”。
(2)称呼语
用来呼唤对方,引起注意。
(3)感叹语
用叹词表示感情的呼声,例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
独立语后面如果用上了句末点号,就成了独立句中的一种。感叹语后面如果用逗号,不是一个复句中的分句,而是独立语中的感叹语。
(4)拟声语
由拟声词构成,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真实感,以加强表达效果。
句法成分是指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来代替句子成分和短语成分的术语,包括主、谓、宾、定、状、补六大成分。
(1)要透彻理解五种基本短语内部的五种语法结构关系,即陈述关系、支配关系、修饰关系、补充关系和联合关系。
(2)要记住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成分的意义。
(3)记住汉语各句法成分的位次。
(4)记住各配对成分常由哪类词语充当。
(1)句子成分分析法
①基本方法是从句子中分析出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成分。
②句子成分由实词充当,偏正短语不能作主语。例如,“甲班同学”中,“同学”是主语,“甲班”是定语。
(2)层次分析法
①最能反映语言结构的层次性,短语和词一样可以充当所有的句法成分。
②不便于说明句型系列和找病句。
如果有不知「如何下手做笔记」、「什么是重点」、「哪里是考点」、「看不见考情走向」的同学们,「汉硕考研蓝宝书」绝对是你们攻克笔记难点的法宝锦囊。
「汉硕考研蓝宝书」每年都会根据考情、真题、重点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为最贴合考情的版本。如果你不清楚什么是「汉硕考研蓝宝书」,它为什么重要?请继续耐心阅读。
《蓝宝书》对于知识的涵盖是十分饱和的,基本上每一页都是总结性考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考点。同时会配备一定的练习题,绝不会出现废题。
《蓝宝书》由汉硕优秀研究生编辑团队所编写,凝结了数届汉硕研究生的智慧结晶。重点关注汉硕考研可能涉及到的核心热点,全面突出专业深度,为考研复习节省大量时间。
《蓝宝书》针对性强,排版条理清晰,尽量避免复杂、琐碎的表达,用最简单的方式将要点归纳出来,让考生方便易背、方便易看。同时目录页会星标重难点内容,每章节后针对重点内容归纳讲解,方便考生精准把握考试方向。
《蓝宝书》后面均含汉硕历年真题&模拟题(附答案,我不会告诉你每年会考很多考真题),答案均是由高分学长学姐经过对真题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制作而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语的七种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