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文明等级总是在不断进步?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很喜欢读书,但是直到大学毕业,我仍然觉得读书没什么作用,最多消磨一下空余时间。直到后来,我才深感自己的无知。小的时候,我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也喜欢看科教频道,像《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书籍,对于我而言,比动画片吸引力还要大。那个时候,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上了高中以后,文理分科,我选择了理科,但那个时候,我一心认为读书并不能提升成绩。所以从那以后,我几乎将看书当成了一种消磨时间的产品,每天沉迷于小说不能自拔,而很少去看一些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直到后来工作,我开始去阅读《进化心理学》,去阅读《人类简史》,去看《从零到一》、《精益创业》,开始去学习营销、商业、世界的时候,我才发现,读书真的太有用了。01、减少对世界愚昧的认知如果不读书,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源就是身边的朋友和网络上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起码有60%以上都是缺乏真实性的。就好像去年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河事件中,很多人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就传播女司机撞车,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河。让那位女司机承担了多少莫须有的骂名。诸如此类的错误信息,在生活中更是常见: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好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人的能力都是天赋决定韭菜可以补肾......深度相信这些或者是从网上看到,或者是从民间传说而来的信息,实际上是认知缺乏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自从科学革命以后,人类的思维逐渐从“人类是由神创造的”、“世界不可改变”变成了“人类只是万千物种的一种”、“世界可以被改变”、“一切事物皆有原理”,也就是拥有了追溯事物本质的思维。这种思维通过学习、读书就可以训练得到,比如:在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时,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由此很多时候,虚假信息自然不攻而破。读书或许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在面对未知时,却能帮助我们有更多理性。02、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和朋友一起去咨询一个产品,结果完了之后自己也跟着买了,但买了之后,才发现这玩意儿好像自己根本不需要?看到街边新开的奶茶店,感觉每天非常赚钱,所以自己也想去开一家。为了赚钱,所以努力工作,节省开支,只是为了把钱赚了,存在银行里。......如果你不建立对世界正确的认知,可能永远都会生活在这些套路中。产品推销时,推销人员用到的话术,几乎都是遵循《影响力》这本书的六个原则。用互惠,拉近和你之间的关系;用权威、喜好和社会认同,让你相信产品非常好;用稀缺,让你觉得产品买了很值得;用承诺和一致,让你觉得自己应该买;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在莫名其妙的状态下,买了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的产品。如果你利用空余时间看看《影响力》这本书,也不会面对陌生送的礼物,然后在别人的要求之下转发朋友圈,最后被营销一堆产品了。同样的,当你想开一家奶茶店的时候,是否有思考过奶茶店的经营模式、投入资金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觉得某个东西不错,通过自己的第六感来进行分析,完全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忽略了用知识这个工具来进行分析。如果你看过《精益创业》、《深度思考》这两本书,也许你会对开一家奶茶店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分析。最后是关于钱存在银行的问题:为什么钱存在银行会越来越少?这并非单纯意义上数字的减少,而是因为现在的10万块,到了10年以后,可能就只值5万块,也就是说只能买现在5万块能买的东西。因为经济本来就是一场虚拟的游戏,而这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不是所有的人类,在过去,规则由统治者制定,现在依旧如此。经济要发展,就需要增加货币发行,从而会导致整个市场货币总量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同样的钱,购买力自然会下降。也就是说,你把钱存银行里,是永远跑不过通货膨胀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做做投资,或者置换成一些固定资产,为国家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收益,学会用钱生钱。这正是大量的理财书籍里面提到的思维,而要了解这些思维,你就必须要了解经济的规则。通过读书或者说学习,能够让你建立对现在社会的认知,从而避免自己做一颗单纯的韭菜。03、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成长和进步最近我见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他们年入几百上千万,应该早就属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群体,是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但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你猜是什么?没错,就是学习。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不学习,员工做的事情我都完全不懂,我凭什么管理好这个团队,带着大家前进呢?”为了了解最新的商业模式,他们参加混沌大学等各种商学院,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同时获得行业内外的人脉资源。为了和互联网接轨,他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看书,和厉害的后辈交流,目的是希望能够知道一些最新的打法。按照想象中,老板不应该是每天喝喝茶,然后到公司巡视一圈就去打高尔夫的存在吗?为什么他们还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呢?因为世界的变化太快了,快到我们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出现了很多IOS、安卓的工程师,他们靠这两门技术吃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未来几年人类不再需要手机,甚至系统进一步升级,而这批程序员又需要学习新的技术。过去10年,搜索引擎是一个最最重要的推广渠道,几乎谈到互联网营销,就不得不提到SEM和SEO,因为当时的人想要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几乎都是通过搜索引擎。但是最近两年,随着头条系及类似信息流产品的不断崛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分散。想要了解专业知识的,可以去知乎;想要获取娱乐信息的,可以到微博或者抖音;想要获取旅游信息的,可以去马蜂窝...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一大批新的机会诞生,同时也有一大批重复劳动力将会被替代。如果我们不保持学习,不去试着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而是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小小天地中,未来可能会很难走。而且,现代社会,学习其实变成了一件非常科学的事情。比如,做在线教育的人,通过研究知道: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于是他们在设计课程结构的时候,就会刻意将课程时长设计为20分钟以内。当他们知道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输出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专门设计相应的机制来配合学习,效果是传统教学质量的数倍。这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提到的学习模式,将一个知识模块化,并且按照模块训练,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也就是说,连学习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提升的。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而言,至关重要。读书,也许不能让你实现财富自由,但却能让你认识这个世界更加真实的一面。
《十万个为什么》之《时钟的故事》下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带来的故事是《十万个为什么》之《时钟的故事》

你想象过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时钟,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想过在钟表发明之前,人类是怎么计时的吗?

第一站:《急救》

不光是人,机器也会生病,下面我们来看钟表生病时是怎么治疗的。

第二站:《运输时间》

运输期间可不是运蔬菜水果那么简单,运输时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咱们一起来看看是谁想出运输时间方法。

第三站:《天文台和疗养院》

影响钟表快慢的因素,以及无线电授的好处。

第四站:《说话的时钟》

你和时钟聊过天吗?时钟变成人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时钟是怎么聊天的。

最后一站《再谈天空时钟》

时钟会说谎吗?会。时钟有时也会说谎。但是天空时钟绝不欺骗我们。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很好看的百科书,书中有讲动植物的,有讲身体健康的,有讲地理和天文的,还有讲日常生活的。生活中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读完《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之后,我忽然想起来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棒了!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知识,学习更多的未知,才能丰富头脑,不断进步,我爱这本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文明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