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七个字业障就念此咒一遍消除一切罪过了

2019-07-01 16:45
来源:
今日佛堂_wtg1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他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头。而且不仅知道当下的念头哇,我们就是从生到死的所有的做的坏事啊,都现前了,都照面了。原来我们做的一个坏事,或者无论是意识、不意识的,他都有一个想法把它隐藏起来的这种本能,所谓的隐私嘛,但是你在念佛当中都藏不起来,你最见不得人的事情都现前了,照得清清楚楚。
你才知道我们今生乃至多生多劫我们是什么情况啊,这是在直面自己啊,你不能逃避的:这是你做的所有的行为,这是我们打的所有的念头,都在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档案哪,这个档案是永不消失的,这个档案储存在那里面一定会结果的。所以我们今生的际遇、我们的命运,包括我们身体健康,都是阿赖耶识的念头决定的。
那么念佛直接就面对这个生命生存的念头来照面,它当然就有消业障的巨大的功德。
我们常常听那些念佛的人说,哎呀,他看到满房间都是蛇:他只能自己看到蛇,别人看不到。他害怕自己被咬,他就想出关。我们接下来都会鼓励他:“你这是业障现前,你赶紧念佛,你出关干吗?出关了你还是回避不了这个所有的毒蛇,这个毒蛇就是你心里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的现前嘛,你得要赶紧念佛。”他就惭愧心念佛,至心念佛,两天以后没有了——全房间的蛇都没有了。或者他在关房里面念佛,忽然全身地燥热,他身上出来一种非常难闻的味道,他也受不了。这时候他就反省,那种味道都好像是鱼的味道,他真的想起来了,他原来十几岁的时候曾经用那个毒药毒了很多池塘的鱼——毒死了,这个业障它也翻起来了,他至心念啊念,味道消失了。
所以这个讲消业障,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讲:这个通途法门每个法门都有消业障的功能,或者有的法门、有的忏悔的方法可以消淫欲的罪业,有的可以消嗔恨的这个业力,有的可以消这个杀生的罪业,有的消这个嫉妒的罪业,但是对于诽谤大般若的罪业,这些方法都忏悔不了;唯有念佛三昧不仅能够消前面所有的罪业,而且能够消这个诽谤般若经典的罪业。
所以念佛消业障的这种功德很大,我们是在这个念佛的体会当中,非常明显地体会出来。所以念佛三昧称为一切三昧当中之王,叫宝王三昧。
念佛的五种莫大福报!
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看到念佛人都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这对念佛的人说,不过是现世获得的小利益。对天神说,也是积累功德,双方均有利益。
二、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念佛众生和诸佛菩萨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
所以古德说:“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逄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
古今以来,许多有缘众生,由于遭受厄运苦恼而称名号,由于称念名号而转危为安,也由于获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发愿,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善巧方便。
三、常得诸佛昼夜念护,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常得诸佛护念:护,保护;念,惦念。《阿弥陀经》说:“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诸佛的保护和惦念,由于诸佛保护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他们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转,直到得着佛的智慧——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照这样说,就算这一世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既已种下善根,就不会退转,一定有一天会往生净土,见佛闻法。
阿弥陀佛放光摄受: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横遍十方,超越空间。
佛的光明比太阳的光大千亿倍,太阳的光,一道墙便隔断了。佛的光明无所不照,任何东西也阻隔不了。
“阿弥陀”是无量光寿,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业障消除,身心清净;心头清净,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显”的道理。
四、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龙蛇毒药,悉皆不受
念佛之人,光明烛(照)身,四十里之遥(远)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圆镜,能照天照地,具有无量光明。但被多生尘垢蒙蔽,晦暗无光。一句佛号,是消除妄念的净化剂,妄念消除,心光显露,身放光明可达四十里之远。这是真实不虚的。
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浊恶世的众生,种种厄难苦恼,层出不穷。这里列举水灾、火灾、冤对、强盗、枪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枪炮,都是杀人的凶器。刀箭之灾,包括战祸在内。)牢狱以及遭受横祸冤屈而死或枉堕恶道等。其实,灾难远不止此,不过举这些作为代表罢了。
贪、嗔、痴三毒是万恶的根本,是灾难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烦恼,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于无形。
平时能一心称名念佛,到紧急关头,我们自性中的弥陀,自会救护弥陀心中的众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时不念佛,到灾难临头时,内心恐慌张惶,六神无主,很难想起念佛。还有,念佛的秘诀就是至诚恭敬。
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我们必须牢记!
如上五种利益,经文具载,乃佛金口之所宣也。既是现生、来世皆有利益,然则,世出世间要紧法门,无如念佛者也。但当精进,勿用怀疑!
本文列举的五大利益,都是佛经所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的。既然对现生和来世都有利益,那么,无论从世间法或出世间法说,一切法门中,没有比念佛法门更重要的了。
大众以为要诵经持咒;结果只是高声念佛而已。这两件事,皆出于常情意料之外。可见大德们的思想作法,不同凡响,很值得学习。但是今天许多念佛的人,名为专修净土,可是为了求延寿,便诵《药师经》;为了救厄难,便念消灾咒;为了求智慧,便念观音文。
把平时念的佛号放在一边,以为念佛无济于事。为什么不想一想: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往生的人也寿命无量,何况求人间百年的寿命呢?《观无量寿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眼前的厄难还不能消除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01文/法妙明心众生就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无明,所以会有无尽的烦恼和业障。要想破除这些东西,只能向内去求,这就是为什么佛教中经常讲到佛在心中要向内去修的缘故,只有将自己的内心转变过来,你的烦恼才会远离你,同时你的业障才能消去。但是因为人在尘世间中需要生活和工作,就会无时无刻的产生各种意念活动,在很多的行为方式上面形成一种特定的风格和习惯,久而久之就很难转变的过来,所以就会在这样的执迷中产生了烦恼和业障。要想用一般的手段还真的无法做到了却烦恼的,但是在佛经中却是记载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人你业障尽消,了却所有烦恼02第一种方法:持戒修行佛教中因为涉及到比较高深的法理,就给人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认为修行只有和僧人那样才有行。实际上这个认识并不完全的正确,要知道佛陀的法他能度一切心,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出家还是在家修行,只要修好自己的那颗心,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修行的。而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改变人在尘世间的固定行为,改变不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当这个习惯一旦转变过来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执迷的东西,好像也没有那么看重了,然后发现自己的烦恼就消失了。这个是人持戒修行后,改变了自己的内心所致的。因为你是自愿的改变自己,那么你就会不断地让自己的身口意清净下来。不过,人的烦恼不仅仅是有自己内心的,还有外在因素,它们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人的因缘际会之时,在业力的感召之下形成的一种因果。因为每个生命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都不一样,可能就会在某个事情上面产生了矛盾,人无法做到佛菩萨那样如如不动,所以在矛盾面前就会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佛曰:一念南无佛,罪灭恒河沙。你持戒修行,就会让你的业障快速的消除,因为佛陀的有无上法力,能够轻易的化解一个人生生世世所造下的恶业。但是并非是可以随意为之,佛陀也得在规则之下行事。你必须得符合相应的条件,那就是你有佛性产生,可以通过你一心念佛而产生佛性,这个时候佛陀就能够消掉你的各种罪业。03第二种方法:忏悔行善善能使人心安,同时也让自己心安。一个经常行善的人,他就不会为自己个人的利益所迷,所以他的烦恼就会相对的少一些,而且他通过行善能够让自己的功德不断地增进。佛陀度人从来不会看一根的业障有多大,他们看重的是这个人是否有向善之心,那么佛陀就会帮助他们将业障消除。我们可以看到提婆达多多次破坏佛法,但是佛陀却是慈悲于他,并没有对他做出什么实质的惩罚,反而是给他讲法,让他的内心深处植入了佛法的种子,在未来能够成佛。很多人不明白佛陀为什么这么做,实际上提婆达多的行为是因为他生命形式的缘故,他就是那样喜欢作恶的生命,但是他有忏悔之心,一个人如果经常忏悔,那么佛陀就会帮助他消除那样的业障。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提婆达多虽然是那样为恶的生命,当时他的心念却是在不断的在改变,这个就是他佛性的体现,佛陀就看到了他这个心,所以就帮助他并且去给他授记成佛。因为在佛陀看来,一个人能够在这个红尘中还能够忏悔自己的过失,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人是非常的难得的,就犹如金子一样发光,佛陀岂能不度他呢。如果大家遇上了无法解决的烦恼,不烦试一试上面的两种办法,说不定在某一刻就让你业障尽消,了却所有烦恼。愿大家六时吉祥,感恩阅读和分享,阿弥陀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此咒一遍消除一切罪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