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问我为什么鸭嘴兽没有肚脐眼,怎么解释清楚?

鸭嘴兽,英文名:platypus,学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单孔类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 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 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 。[1]图:DeviantArt形态结构它的身体有30至45厘米长 ( 12-18英寸) , 扁平的尾巴长达 10到 15厘米(4-6 英寸) , 体重在 0.6—2.1公斤之间 。鸭嘴兽的身体和尾巴上长满了厚而柔软的茸毛, 其中会有又长又扁的毛挺出来 。它的头骨和下颌前端扁平, 嘴巴长得如鸭嘴一般, 但实际它是由柔软的如皮革般的表皮包着的拉长了的嘴巴, 表皮可分泌出潮湿的粘液, 皮肤里有许多敏感的神经末梢 。还有个奇特现象,成年鸭嘴兽没有牙齿, 而小兽出壳前有一种特殊锋利的“卵牙”, 用来打开卵壳 。出亮后“卵牙”很快脱落, 又长起 10 多颗“乳牙”, 接着又脱落, 而由能不断生长的角质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许多隆起的横脊,用以压碎贝类 、螺类等软体动物的贝壳, 或剁碎其它食物, 后方角质板呈平面状, 与板相对的扁平小舌有辅助的“咀嚼”作用 。鸭嘴兽的眼及耳位于皮肤皱把处, 眼睛很小, 也没有外露的耳朵, 但它的视觉和听觉却非常灵敏 。当沉入水中游泳时, 皮褶紧闭,可以防止水进入眼睛和耳朵,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 。它的四肢很短, 脚变成了膜状的桨, 指( 趾) 间有发达的蹼和爪, 既利于游泳又利于挖洞 。在行走或挖掘时, 蹼反方向褶于掌部 。雄性踝部有长约2.5厘米的角质距, 内存毒汁, 几乎与蛇毒相近, 这是它的“护身符, 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 以至数月才能恢复 。[1]图:Archive.zbrushcentral.com生活习性鸭嘴兽是一种很怕羞的动物, 即使是在它们居住的地方也很少有机会看到它们 。它们仅在早晨和晚上时才显得活跃 。它们的家多建于河流 、湖泊岸边,通常是由雌鸭嘴兽挖掘出来的婉蜒的长洞, 它利用嘴喙拱土和前爪刨土,其穿洞速度比穿山甲还快 。洞有两个开口, 一个在水里 。另一个在岸边草丛中, 水陆相通, 十分方便 。洞穴的长度从 9米到18米不等, 在洞穴的尽处, 雌鸭嘴兽用杂草和树叶做成一个“床”作为孵蛋的窝和幼仔的栖息处 。鸭嘴兽白天睡觉, 晚上捕食, 是水底觅食者。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捕食水生有壳动物 、昆虫幼虫及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 。[1]图:网络天性和本能鸭嘴兽已经具备了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征 :如它们已经出现了乳腺, 孵化出来的幼仔靠乳汁哺育长大;体内已有了一定的体温,尽管还较低,而且变化也大( 26-34℃) 。但是他们的骨骼和软体部分还显示着各种爬行动物的特征 。例如 :肩带很原始, 仍然存在间锁骨, 喙状骨大, 没有真正的肩峰, 颈肋没有愈合, 象爬行动物一样, 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开口于一个共同的肛门孔, 粪 、尿 、卵都由这个孔排出体外, 所以叫做单孔类 。也不象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有外耳和耳壳 。[1]电定位鸭嘴兽是唯一已知具有电接收感的哺乳动物(除了一种海豚以外):它们通过检测肌肉收缩产生的电场来定位猎物。鸭嘴兽的电信号接收是所有单端中最敏感的。[2][3][4]鸭嘴兽的电感受器位于在皮肤体轴的横向,而机械性(其检测触摸)被均匀地分布。电传感区大脑皮质包含触觉内体感区,部分皮层细胞接收输入来自电感受器和机械性,提示触觉和电感测之间的紧密关联。电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都主导着鸭嘴兽大脑的体位图,就像人类的手主导人体图一样。[5][6]图:Pond5经实验揭开了鸭嘴兽以喙觅食之迹。鸭嘴兽的嘴外表乍看起来很平滑,其实皮表有大量密集的小突起和小凹坑。这小突起有感觉功能;凹坑内有三种腺体。一种腺体能分泌粘液,无感觉神经纤维,另一种腺体分泌清液,底部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第三种腺体有感觉电场的功能。鸭嘴兽的电器官能持久放电,20-25次/秒,它能感知稳恒电场,也能感知变动的电场。鸭嘴兽对小虾运动所产生的电场变动(100次/秒)最敏感,澳洲土虾是它最爱吃的食物。[7]毒液讲到鸭嘴兽的四足,不妨讲一讲有关雄兽后足方面有趣的事。我们知道,哺乳动物如果没有尖牙利爪,就有逃跑的本领,诸如跑的快,跳的远,爬的高等等。哺乳动物极少能象毒蛇一样,靠自 己的毒液去制服“敌人 ”。雄性的鸭嘴兽和针鼹这对堂兄弟,却是唯一具有毒汁的哺乳动物。[8]图:网络雄兽的后蹼生有“毒距” ,距尖很锋利。虽然如此,但它们从不主动地去攻击别的动物。假如有人或狗把这些小兽惹翻了,它会用“毒距”报复你一下。有人看到过:雄兽为了争夺母兽,刺伤过对手,但不致死。如果把它们的毒液注射到家兔的皮下,两分钟就能使它一命呜呼。[8]惊人的食量鸭嘴兽四足蹼生得很宽大,这说明它们善于划水和潜水。它们游泳,潜水都没有声音,可以在水下呆一分钟,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在陆地上。每当清晨或傍晚,它们潜入水中,用扁嘴在河、湖泥底里挖掘,把能吃的小东西,如虾、虫子、螺蛳一类食物藏在颊内侧的小袋子里,大一些的东西如螃蟹等等,就拉到水面上,用嘴把甲壳咬碎吃下。它们的食量很大,24小时的食量,接近它们本身的体重。[8]图:Matador Network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吃相滑稽可笑, 边吃边摇头晃脑 。它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的, 连“婚礼” 也在水中举行 。雌兽受精后在体内发育成两个卵, 通常一窝孵 2个蛋, 有时可多达 4个 。卵比麻雀卵还小, 彼此粘在一起, 孵卵期洞口堵塞, 10天后, 小兽破壳而出, 刚孵出不久的小鸭嘴首发育很不完全,仅 2.5厘米长, 光秃无毛,眼睛无直觉 。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乳头, 供幼兽吸食成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 母兽腹面有凹沟, 哺乳时, 鸭嘴兽妈妈腹面向上, 用尾巴把幼仔拢入腹部,幼兽爬上母兽腹部, 用嘴挤压乳腺, 分泌的乳汁汇集在凹沟里, 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舔食乳区的乳汁 。两个月后, 幼兽睁开眼睛, 但活动能力还很弱, 四个月后, 小兽毛才长齐, 并能独立游泳 、觅食。[1]眼睛最近的研究表明,鸭嘴兽的眼睛与北半球七彩鳗的眼睛相似,而不像大多数的四足动物的眼睛。眼睛包含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没有的双锥体。[9]图:science-a2z.com尽管鸭嘴兽的眼睛很小,并且没有在水下使用,但一些特征表明视觉在其祖先中起着重要作用。晶状体的角膜表面和相邻表面是平坦的,而晶状体的后表面则是陡峭弯曲的,类似于水獭和海狮等其他水生哺乳动物的眼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浓度对双目视觉很重要,表明其在掠食中起作用。此外,这种有限的敏锐度与低皮层放大率,较小的外侧膝状核和较大的皮质相匹配。视锥细胞,表明在某些啮齿动物中,视觉中脑比视觉皮层更重要。这些特征表明鸭嘴兽已经适应了水生和夜生活,以视觉系统为代价发展了其电感应系统。[5]保护20世纪初,该物种的皮毛被重视并被广泛捕猎,尽管自1905年以来就在整个澳大利亚受到保护[10],直到1950年左右,它仍然有被内陆渔业网缠绕淹死的危险[11]。鸭嘴兽似乎没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因为保护措施已经取得成功,但是它可能会受到水坝,灌溉,污染,网状捕捞和诱捕造成的栖息地破坏的影响。通过过度干旱减少水道流量和水位以及为工业,农业和家庭供水抽取水源也被视为威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出了其鸭嘴兽红色名单为“近危”。[12]最近,在2020年1月,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证据表明鸭嘴兽有灭绝的危险。由于水资源开发,土地清理,气候变化和干旱加剧的综合作用。[13]鸭嘴兽就这样历经亿万年, 既未灭绝, 也无多少进化, 始终在“过渡阶段” 徘徊 。它以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作为原始哺乳动物生存到了今天, 它的身体结构特征介于似哺乳类爬行动物与较高等哺乳动物之间, 处于进化中间阶段的哺乳动物的活体形态, 对研究哺乳动物的起源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因此, 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是珍贵的活化石 。[14]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古怪的动物,非鸭嘴兽莫属了。第一眼见到鸭嘴兽的标本时,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这就是一个恶作剧,因为它完全是由几种动物拼凑出来的“缝合怪”,同时拥有多种动物的特征,看起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鸭嘴兽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我们以往对哺乳动物的认识,它全身上下都充斥着不科学的意味,随着研究不断加深,古怪的地方就更多了。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保持着哺乳动物最原始的形状。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鸭嘴兽活化石是在澳大利亚白垩纪的地层中,推测它可能在2亿年前就出现了,如今,它在地球上已经没有血缘相近的亲人。作为现存最古老的哺乳动物,被称为哺乳动物界的“活化石”,而且还属于单孔目动物,世界上也就有两种,就是鸭嘴兽和针鼹,非常独特。所谓单孔目就是指:动物只有一个泄殖腔,没有分肛门、尿道及产道,都是由单一的泄殖腔完成。鸭嘴兽虽然古老而独特,但它们生存要求非常高,只有在独立的澳大利亚大陆才见得到它们的踪迹,是澳大利亚的吉祥物,在当地的人气非常高;假如足够幸运见到鸭嘴兽,切忌做出伤害的行为,因为鸭嘴兽属一级保护动物。其实,论长相鸭嘴兽还不算是动物界最奇特的,但它却颠覆了人们对哺乳动物的认知,古怪到让科学都陷入了谜题。那么,这个被人们称为缝合怪的动物,到底古怪在哪呢?外形鸭嘴兽外形非常古怪,鸭子似的嘴,长着鸭蹼似的脚,河狸的尾巴,米粒大的眼睛。属陆生动物、水生动物、鸟类的混合体,真真实实的四不像。体长一般在40~50厘米,比一般的家鸭稍微长一点。虽说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大多数在水中生活,白天睡觉,晚上觅食,冬天还会冬眠。性别鸭嘴兽不仅外形古怪,深入研究后,发现它们的内部构造更加古怪。人类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XX是雌性,XY是雄性。然而,鸭嘴兽却反常理,它们一共有10条性染色体!有10条X的是雌性,5条X和5条Y的是雄性,理论上有25种性别。将它们的性染色体与人类、蜥蜴、鸡、以及负鼠等生物进行基因对比,科学家发现:鸭嘴兽的性染色体与鸟类相比,具有的共同点远多于普通的哺乳动物!繁衍方式众所周知,哺乳动物大多数是胎生,体内培育,最后生产,哺育后代,而鸭嘴兽偏偏就搞特殊,它们是先产卵,后孵化,再哺乳,也就是卵生哺乳动物。此外,哺乳动物都是用乳房分泌乳汁,哺育幼崽的,然而鸭嘴兽却没有乳房,通过腹部的毛孔分泌乳汁,聚在一起后,再让幼崽食用,非常离谱。长有雷达的鸭嘴鸭嘴兽的嘴巴也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简单,看上去硬邦邦的嘴壳,实际上质地柔软,上面布满了神经细胞,能够像雷达一样,接收微弱的生物电流,从而使它们在能在浑浊昏暗的水下自由活动,以及能够精准捕捉猎物,在哺乳动物中拥有这项特殊能力的,也就它和海豚。鸭嘴兽最多能在水下憋气四十秒,而且下水时耳朵、眼睛、鼻孔都是闭合的,一旦被什么东西缠住就很容易溺死,因此,嘴巴也算是鸭嘴兽最重要的生存武器了。没有牙齿和胃鸭嘴兽是纯粹的肉食性动物,主要食物来源是小龙虾、鱼、蠕虫、甲壳类动物等等,它很能吃肉,却没有牙齿,咀嚼这些食物完全是依靠嘴巴,准确来说是用上下颚来夹碎食物,如果遇到难以夹碎的食物时,它们会吞入石头,使用碎石头来帮助碾碎食物,促进消化。当了解到鸭嘴兽的消化系统时,你又会发现,它们又缺少了一个哺乳动物必备的器官,那就是消化食物的胃部,那它们拿什么来消化?事实上,鸭嘴兽的祖先有胃,但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将胃给抛弃了,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胃去消化复杂的食物,体内肠道和食管连接足以能够消化食物,简直离谱至极!而且,去年科学家又发现鸭嘴兽的一项特异功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毛能够发出蓝绿色的荧光,在水下游走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水怪。鸭嘴兽又添多一个未解之谜,越研究疑惑越多。人类虽然目前还没有彻底的解读鸭嘴兽,但也明白它们所具有的古怪特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东拼西凑的身体和奇特的特性看上去非常搞笑,却每样都是它们生存的法宝,帮助它们度过如此漫长的岁月,这可能就是导致鸭嘴兽古怪的原因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有鸭嘴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