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读音是不带声调的音节叫什么声调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古代汉民族和现代汉民族的语言。
?汉语的分期
?上古汉语:商——秦、汉
?中古汉语: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近代汉语:元、明、清(鸦片战争)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1919年)至今
语言的性质
1、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性质
2、从语言的功用来看,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文学语言)
二、现代汉语方言
方言又叫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汉语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代表话:北京话人口:73% ;
?2、吴方言:代表话,苏州话人口:7.2%
?3、湘方言:代表话:长沙话人口:3.2%
?4、赣方言:代表话:南昌话人口:3.3%
?5、客家方言:代表话:广东梅县话人口:3.6%
?6、闽方言:人口:5.7%
?7、粤方言:代表话:广州话人口:4%
汉语方言新分区
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中国语言地图集》
方言的差别
方言和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最明显的还是语音的差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
差别最大:闽、粤方言
差别第二:吴方言
差别较小:客家、赣、湘方言
差别最小:北方方言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标准音:北京语
上一页下一页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捭阖的读音的一些资料信息,以下是(www.clsscd.com)小编整理的与捭阖的读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捭阖的读音是什么?
捭阖的读音是bǎihé。
捭,bǎi,声母b,韵母ai,声调三声。
阖,hé,声母h,韵母e,声调二声。
捭阖的本义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
捭阖的方法是自然之道的体现(阴阳规律)。天地通过白天和黑夜,使阴阳二气发生变化,使四季交替运行,万物化育生长消亡。游说中的纵横变化,对道理的反复阐述,也都是通过捭阖的变化来实现的。
捭阖,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游说之辞的变化方式。一定要预先了解它的变化方法。口是心的门户,心是思想的主宰。人们的志向、欲望、思想、智谋等等,都通过门户表现出来。所以,要用开启和闭合的变化来控制思想的表达。
说话时如果阴阳协调,开合得当,那么两者就能相辅相成,无论是让对方开始还是终止,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
讲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扬名、宠爱、财利、得意,这是“正面游说”,这是“为了激发兴趣”;讲死亡、忧患、贫贱、困苦、受辱、抛弃,失利、失意、有害、受刑、被罚,这是“反面游说”,这是“为了终结意图”。
捭阖的读音。
“捭阖”的读音为bǎihé,声母为b、h,韵母为ǎi、é,声调为第三声、第二声。
捭阖的本意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
扩展资料:
“捭阖”的近义词介绍:开阖
读音:kāihé
表达意思:释义是开启和闭合等;指用兵的间隙和疏漏;古代管理经济的措施,谓国家通过抛售或收购谷物等重要商品,以调节物价和增加财政收入;指古代统治者的权术和策略;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
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九州捭阖录-九州捭阖录什么时候出?
《九州 捭阖录 屠龙之主》,《九州 捭阖录 弑君》和《九州 捭阖录云龙1、2、3》。超级大坑啊!还没完结,出单行本不懂什么时候
江南忙着《龙族》。。。最起码要龙族完了
鬼谷子捭阖术?鬼谷子《捭阖策》
捭阖者,开合也.捭之以动,阖之以静.因阴阳,变开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547503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带声调的音节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