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和碱性水溶液呈碱性的是反应且可以生成盐酸的物质?

[作出猜想]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可以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因此,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是氢氧化钠,也就不能说明溶液部分变质的结论;严密的结论应该是加酚酞时溶液呈红色,氢氧化钠可能没变质,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设计实验]鉴别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含有碳酸钠时,可首先加入氯化钙,把溶液中的碳酸钠变成沉淀而除去,而氢氧化钠不与此类物质反应,所以,产生沉淀后进行过滤,向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时,滤液变红可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产生的白色沉淀可以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作出猜想]2NaOH+CO2═Na2CO3+H2O;加酚酞时溶液呈红色,氢氧化钠可能没变质,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可以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设计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样加入足量CaCI2溶液(2)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溶液中含Na2CO3溶液 溶液呈红色 样品溶液中含有NaOH[反思]密封.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1)反应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证明该溶液不显碱性,故猜想②不合理;故填:②;(2)证明酸性物质的存在,可加入金属锌粒,若能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盐酸;故填:锌粒;气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寿柳儿: 老师在用盐酸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演示实验时,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 : [作出猜想]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可以使无色酚...

寿柳儿: 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学习并 - : 【假设猜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二者恰好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猜想四不合理,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二者可反应,不能共存,反应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可与硫酸铜...

寿柳儿: 老师在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为了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 - :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但是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会变色,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所以根据实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为:溶液的红色消失;方案二:氯化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而氢氧...

寿柳儿: 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1)该实验操作是将 --- : (1)由图示可知在没有加入该种试剂前,原溶液的pH值大于7,所以原来溶液显碱性,随着加入试剂,溶液的PH值减小,所以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图中M点pH值小于7,说明盐酸过量,所以溶质中含有过量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1)盐酸;(2)NaCl、HCl.

寿柳儿: 在演示中和反应时,老师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滴加盐酸.通关过石蕊试剂颜色的变化判断 - : 在原先的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所以溶液程蓝色,滴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紫色.当盐酸过量的时候溶液变成红色.

寿柳儿: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NaOH+HCl=NaCl+H2O,“天降淀粉”说法欠妥:NaCl在这个反应中是NaCl溶液,所以“氯化钠即食盐,白色固体”不对(若按他说的,那么NaCl后应加上↓.但是这是错的!)---无现象,因为NaCl溶于水可以在加盐酸之前加入无色酚酞,此时溶液为红色,加入盐酸之后,溶液变为无色!

寿柳儿: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得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z)两溶液在反应 - :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其中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个Cl;(地)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溶液的起始pH值小于7且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所以可以判断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左)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个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 故填:HCl、N个Cl;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溶液pH值大于7,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为:N个+、Cl-、OH-. 故答案为:(1)N个Cl;(地)氢氧化钠;盐酸;图中pH逐渐变大;(左)N个Cl、HCl;(4)红;大于;N个+、Cl-、OH-.

寿柳儿: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故填:酸;HCl、NaCl.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红;NaCl、NaOH.

寿柳儿: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 : (1)naoh+hcl=nacl+h2o(2)氢氧化钠 (3)hcl和nacl (4)红

寿柳儿: 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检验滴定终点的方法: - -----;反滴:即向滴定后的溶液中滴加 - : 使用酚酞试液一般都是用碱滴酸(用标准碱液来滴定待测酸液),因为溶液由酸性变为弱碱性(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比由碱性变为弱碱性(酚酞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更为明显. 则: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检验滴定终点的方法:先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加入酚酞试剂,再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则为滴定终点;反滴:即向滴定后的溶液中滴加一滴该溶液,若观察到颜色变化到跟滴前一致,说明原溶液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先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加入酚酞试剂,再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则为滴定终点; 颜色变化到跟滴前一致.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及碳酸钙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课后微练习1 新人

数据编辑Excel文档

剩余 3 页未读, 请下载后查阅

剩余 3 页未读, 点击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阴离子:N3-、O2-、F-、OH-、NH2-;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阴离子:P3-、S2-、HS-、Cl-;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 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可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