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以后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发出从中国声音看中国发展

[摘要]起源于西方的全球胜任力概念,近些年来在国内日益得到重视。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胜任力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健全人格、较强行动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全球化复合型人才。通过梳理和分析全球胜任力概念的起源与特征以及教育培训的发展现状,辨明国内外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差异,从而提出新时代中国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建设的提升与测量路径,对于当前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全球胜任力领域的研究,助力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教育力提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到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需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202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青年干部的能力建设时指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2]近期,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强调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谋划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养高,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意识,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青年才俊。

全球胜任力是认识和了解自我与世界的洞察力、跨文化沟通、说服和谈判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与全球领导力等多种维度的综合能力。中国全球胜任力既包括中国组织与个人在新时代为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执行力,也包括中国组织与个人与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各宗教以及各政党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等进行有效沟通,深度合作,共同塑造人类美好未来的能力。鉴于国内现有研究对全球胜任力的学理探讨了解甚少,本文首先梳理了当代西方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现状,然后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提出全球胜任力中国化的举措。

Intelligence)一文中提出的。[4]他指出,天赋和智商的测量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科学有效,学校的测试成绩在检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胜任力时效果不佳,企业在招聘雇员时需要使用“胜任力”作为指标来选拔优秀人才。这些衡量胜任力的指标包括具体行动力、技术水平、知识面和其他相关因素。

在教育理念方面,全球胜任力课程蕴含的共同理念着重强调国际性和交流性、文化间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与和平性。[7]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构建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亦对全球胜任力教育理念起到价值引导作用。

在学生培养方面,有学者指出,在当下全球格局不断变动的时代,全球胜任力能力体系主要由四个核心方面构成,包括“全球学习力”“跨文化理解力”“全球流动力”和“全球公民力”。[8]这四种能力对于提升青年一代的全球胜任力,扩充本国的国际性人才资源储备,促进全球教育理念交流和推动跨文化理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亚洲协会在介绍全球胜任力时列出了21世纪的学生们需要在全球胜任力的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和态度与价值四个维度具备如下四点特征:(1)探索世界的能力;(2)认可和接受多元观点的能力;(3)高效沟通能力;(4)采取积极行动的能力。[9]具体而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能够对当今世界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能够产生独到的见解,能够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受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影响世界。全球胜任力研究中的这四个重要维度旨在培养青年一代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世界公民,并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全球胜任力的理念在相关学界和业界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衡量指标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文化鉴赏力、沟通能力、道德品行、世界公民素养等。

尽管上述对全球胜任力的内涵描述看似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似乎都是为推动以美式自由主义性质的全球在地化为目标的全球胜任力模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全球胜任力中国模式在内涵层面与全球胜任力美国模式部分相似,但其目的却不完全相同。

(三)全球胜任力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胜任力的概念已经多次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教育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当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跨国企业和教育机构等开始重视所遴选人才参与国际公共事务、跨文化交流沟通、跨文化组织沟通、多元文化管理和全球领导能力等组成的综合实践能力,即“全球胜任力”。例如,2020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挑战方方面面》的外交政策文件。[10]文件结尾的十条应对“中国挑战”的对策都似乎以《孙子兵法》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思路,围绕如何提升美国全球胜任力和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其中的第七条和第八条更为明确且更具针对性:第七条主要建议美国国务院、国会、智库和相关私营机构携手合作,做到美国政府官员和美国公众能够及时和持续阅读到作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及其盟国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中国政府官员讲话、文件、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成果英文翻译以及中国全球媒体的文章报道。第八条建议则指出,美国应该培养新一代通晓中国语言文化(包括中国伦理,哲学和宗教等方面),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史)的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群体和公共政策研究群体,其中包括外交团队、军事专家、经济学家、技术专家和政治学家等,使他们成为能够使用对方语言流利阅读信息、讲话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新一代真正中国通。为了提升美国的全球胜任力和竞争力,该文件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提出了更知己知彼的目标和路径。

虽然这一文件总体上是共和党执政时期的反华仇华的产物,但是这似乎也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少有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国务院发布《中国挑战方方面面》一个月前,即2020年10月19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党籍主席亚当·郗夫(Adam Schiff)在民主党智库布鲁金斯全球中国研究项目结项活动上发表了题为《如何构建美国的中国情报共同体》的主题演讲。[11] 他在演讲中首先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然后就如何提升美国情报界的全球胜任力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为了更加精准地分析中国,美国情报界必须提升收集和融合多种海量公开信息的能力;第二,不仅美国全球情报网所有员工都应该对中国的情况基本了解,而且美国情报界还必须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中国情报的分析;第三,美国情报界应该聚焦收集和分析与中国相关的可能给美国造成“伤害”的非传统或软威胁信息。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为了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已经把全球胜任力的增强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回顾过去,现代史上的美国似乎经历了至少两波全球胜任力提升的知识运动。第一波是美国二战后为了配合与苏联打冷战而推进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第二波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所推进的新自由主义性质的全球在地化研究。上文所描述的动议似乎是为发起第三波美国全球胜任力增强运动以更有效地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而提供的路线图。

二、西方与中国全球胜任力的发展现状比较

(一)西方全球胜任力教育培训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全球胜任力教育培训已不足为奇。发端于1961年的美国和平队早已开设了全球胜任力相关课程,其志愿者教育工作者全球胜任力培训课程设置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1)认知自我成长过程;(2)学会如何观察判断世界;(3)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认知自我成长的课程旨在强调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策略措施促进自我提升;教授学习者观察世界的课程旨在让老师在课堂中传授不同的文化理念,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桥梁的课程是由Paul

[21]《关于胜任力,不可不知的六大关键点》,2018年7月25日,

贾文山(1961-),男,陕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全球传播,中国传播学等,邮箱:

卢芳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来源:贾文山,卢芳珠:《全球化与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概念、现状与构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1月,第26卷第1期,118-128页。

来源: 《网络传播》3月刊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一个无远弗届的传播工具,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主要的传播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来说,互联网传播主要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是平台化和互动性,互联网传播打破了原来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和各类传播参与主体之间的即时互动,公众和其他各类社会机构不仅可以主动获取或发布信息,还可以在互联网应用平台上实现无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第二是多媒体化,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可以把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融为一体,实现多种传播手段的整合,满足传播参与者更多的需求,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第三是可扩展性,在互联网传播中,传播内容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其信息容量无限放大;第四是全球化,互联网传播能够超越传统疆界,在全球服务内同步进行信息传播。

  正是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上述特点,更基于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基础性连接工具的现实,全新的“互联网+”的社会生活形态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国已把“媒体融合”列入了国家战略,如何利用互联网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梦的内涵,鼓舞全体人民去实现和争取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传播理论界和业界的重要课题。

2015年3月25日,在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居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大鼓主题雕塑前留影。图/解琛摄

  中国梦作为指导思想从被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但人们对于中国梦的解读一直在继续,围绕着中国梦的内涵,各界人士各抒己见。

  如今,我们要想更好地借助互联网进行中国梦内涵的传播,首先要对中国梦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分析,科学地理解并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传播中国梦的内容。

  中国梦虽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但实际上是在总结和继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在人民幸福的这个层面,中国梦的主要内涵是实现全面小康,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种思想,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全体人民的富足、个人的自由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其精神实质是让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富足安宁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层面,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与世界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的强国梦。这是我们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奋斗和追求的主要目标。

  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是: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中国人民都过上有尊严的、富足的生活的基础上,追求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感,并最终实现中国人民一直以来追求的强国梦。

  在理解了中国梦的深层含义后,不难看出,要想通过互联网助力中国梦的传播,就必须从中国梦内涵的两个层面入手,并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进行对象化的传播。

  首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国内人民群众的共识。对富足、稳定、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最大共识。首先,我们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内容,要能够有利于动员、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劳动之中,使社会财富不断产生,逐渐达至富足;其次,“小康社会”指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小康,还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小康,即能够让人民群众在精神上也富足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不仅要调动物质产品的生产力,还要调动精神产品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参与度。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建立起一个有广泛覆盖能力的传播平台。这个平台应具备以下特征:其应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平台,一个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以“民族平等、共同发展”诠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的第二个重要内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要重新建立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骄傲,也是要构建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进行传播,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和谐、共同发展等思想,还要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共同利益所在。

  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跨国界、跨文化传播去传递这样的声音,而互联网由于其无远弗届的特征,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快速传播的作用,是一个有效的传播工具。在运用互联网去传递这些声音的时候,必须适应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特殊语境和语言,生产足够多的有说服力、能够适应特定传播环境的内容,无论是新闻资讯内容,还是文化内容,都要使之具备更强的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有更多适应国际传播特殊条件的语言,尽可能多地运用一些新的传播技术和更加具有通用性的传播符号。总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互联网与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各种国际组织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把中国“和平崛起”的愿望与国际社会有效地进行沟通。

  同时,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对内、对外的信息传播和人群覆盖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社会的特点。在国内传播上,要用“网言网语”,适应国内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网民的沟通方式。在国际传播中,则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特性、不同国情,制定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在传播平台上,既要通过国内的互联网平台对内传播,也需要借助于国际上既有的平台,向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进行传播。从长远看,中国作为具有特殊国情的世界大国,未来不仅要借助别人的平台发出声音,更要去积极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化的传播平台。

  (宋建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枢,湖南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的前夕,作为“全球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和“海外华文媒体旗舰”的中国新闻社迎来了70华诞。

  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的是,在这个承载人光荣与梦想、奋斗与希望的日子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70年的历史贡献,精辟阐述的职责使命,深切寄语对全体人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给予人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指引,是我们忠诚履职、尽责担当的根本遵循,是我们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从创办之初,就被赋予“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定位,这一初心使命崇高而光荣,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于国统区的国际新闻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海外华侨华人报刊不便采用新中国官方媒体稿件,来自新中国的真实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面对对外宣传的严峻形势,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特别是廖承志同志向中央建议,很有必要成立一家直接面向海外华文报刊提供稿件的通讯社。在建社过程中,党中央决定恢复国际新闻社,刘少奇同志圈阅修改社名,定名为中国新闻社,周恩来同志组织审定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邓小平同志指示调配人员,相关文件报毛泽东同志审阅批准。

  1952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对外广播发稿,以关心祖国或祖籍国发展的华侨华人为对象,向当时近百家海外华文报纸提供报道内容,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让海外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恢复建制。“复办”后的充分发挥涉侨和涉港澳台工作优势,用清新朴素的话语风格,向海外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让世界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

  一部的发展史,既是中国探索国际传播的缩影,也是中央主要媒体发展变迁的缩影。7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共同书写了的灿烂华章。

  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舆论引导的关键时刻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以独具特色的“中新风格”表达中国立场,阐明中国理念;坚持面向港澳台侨,记录港澳回归和两岸交流等历史性时刻,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坚持人才优先夯实事业发展根基,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留下记录历史、推动交流的佳话。

  70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初创时只有47人,用口语广播记录新闻,航寄新闻稿件,骑车到电报大楼发稿,到今天形成包括境内外52个分社2000余人的全媒体采集网络,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通稿、图片、特稿、视频、网络、报刊、供版、新媒体和智库论坛等产品和平台。

  70年来,既推出了许多写进教科书、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世界新闻摄影奖的精品力作,也涌现出一批批获长江韬奋奖、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被写进新闻史的名记者名编辑。

  如今,中国新闻社已成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中央重点外宣媒体,中国新闻网已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周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时政期刊,从新闻战线的奇兵成长壮大为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方面军、侨务外宣的主力军,成为全球华人资讯服务平台和世界华文媒体的领军者。

  知史明智,鉴往知来

  回望70年,我们愈加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牢记职责使命,是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70年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的发展史就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外宣战略、和平统一大业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历史。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许多重大报道和关键时刻发挥了独特作用,确立了在中外新闻界的独特地位。

  回望70年,我们愈加体会到,坚持为侨服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70年来,发挥沟通世界的桥梁作用,以文凝心、以文化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以侨为桥、以新闻为媒,展形象、交朋友、聚人心,成为团结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的桥梁纽带,全力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回望70年,我们愈加体会到,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奋进,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创社之初的广播、电讯、专稿、电影、图片,到新世纪前后创办中国新闻网、海外供版平台、中国新闻周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再到进入新时代,大力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融媒体,推出“东西问”国际传播新品牌。可以说,的业务版图是在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坚守正道的前提下“闯出来”“试出来”的,守正创新是事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

  回望70年,我们愈加体会到,坚持中新风格,以特色兴社,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在长期的对外传播实践中,非常注重遵循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规律,以新闻立社、以特色兴社,逐渐形成了“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这一风格既由创社之初的特殊使命和老一辈人来自五洲四洋的基因决定,也由70年发展过程中的新闻实践探索铸就。中新风格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对外传播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的优势所在、价值所在,是人需要永远呵护、传承赓续的熊熊薪火。

  承前启后,砺行致远

  站在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特色,在创新国际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提高传播能力,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和“政治家办报”的要求,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力推动新时代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履行传播使命,构建创新格局。新征程上,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中开拓奋进,坚持陈情和说理相结合,在新闻资讯传播、文明交流互鉴、人脉资源汇聚等方面协同发力,在内容生产、传播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媒体与智库之间的有机融合,汇聚更多资源力量,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

  三是强化舆论引导,广泛凝聚人心。新征程上,要紧紧围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个根本任务,面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新闻宣传和人文交流,多做澄清谬误、解疑释惑的报道,客观、真实、立体、全面地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有效引导海外舆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广交深交世界各地朋友,增进彼此了解互信,不断壮大海外知华友华“朋友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和力量。

  四是突出中新特色,提升宣传效果。新征程上,要突出“侨”的特色,做好“侨”的文章,用富有亲和力的报道,书写“侨”的故事,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反映“侨”的问题,解决“侨”的困难,集聚华文媒体力量支持侨胞维护自身权益,发出“侨”的呼声。要有效整合海外华文媒体优势和资源,加快“海外华文媒体旗舰”建设,打造“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聚合引领海外华文媒体,拓展多渠道、多语种对外传播阵地,探索多元化国际合作传播新模式。要发扬“中新风格”,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阐释中国立场,展示中国形象。

  五是紧盯变革趋势,筑牢人才根基。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全媒体变革新趋势和现代化媒体管理新要求,继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管理向精细转变,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新型一流传媒,以“国际传播集团”挂牌为契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为方向,以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人才为目标,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要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鼓角铮铮,新形势新任务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胸怀毫不动摇的正气、昂扬奋发的朝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努力续写中国新闻社新辉煌。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传媒》杂志官方微信 作者陈陆军 系中国新闻社党委书记、社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中国声音看中国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