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对外界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外界的表征?

第一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1 水污染及危害随堂测验

1.2 污水水质指标随堂测验

4、对于同一个水样,其测定的COD值和BOD值是相同的。

1.3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随堂测验

污水水质指标_单元测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B、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6、水中有机物的主要危害是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7、BOD是指:废水消耗特定化学氧化剂中的氧当量数值,表示废水中有机物或还原性无机物的含量,单位 mg/l [O2],目前采用的标准测量方法有铬法和锰法。

8、用高锰酸锰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同一水样的COD时,CODCr >CODMn。

9、水中细菌总数越多,则病原菌存在的可能性越大。

10、BOD能反映水体中所有有机物的含量

污水水质指标_单元作业

1、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都有哪些?

2、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2.1 格栅与筛网随堂测验

2.2 沉淀类型及应用随堂测验

2.3 沉淀池工作原理随堂测验

4、理想沉淀池可划分为五个区域,即进口区、()、出口区、缓冲区及污泥区

第二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2.4 沉淀和沉淀池随堂测验

2.5 气浮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3、采用混凝气浮法可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

2.6 气浮工艺随堂测验

2、含细分散油废水,可采用气浮法除去。

污水的物理处理_单元测验

10、关于沉淀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斜板(管)式沉淀池是一种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

16、格栅栅条间隙的选择以不堵塞水泵和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为根本原则。

17、沉砂池前可设置粗格栅以截留较粗大的漂浮物。

18、气浮过程中加入浮选剂有利于提高气浮的效果。

19、格栅可以充当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20、为了提高溶气效率,罐内常设若干隔板或填料,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污水的物理处理_单元作业

1、四种沉淀池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2、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

第三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3.1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随堂测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的代谢过程存在内源呼吸
    D、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自养菌的代谢过程不存在内源呼吸

5、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增殖,故各种污水生物处理法都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必须对污泥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处置。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_单元测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的净增长量等于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
    C、微生物的耗氧量等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微生物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

16、处于对数增长期的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能力强,絮凝性好。

17、污水的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当污水BOD5小于500mg/L时,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而当BOD5大于2000mg/L时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

18、处于衰老期的污泥松散,沉降性能差,但吸附能力较强。

19、大多数反硝化细菌是异养性厌氧细菌。

20、发酵过程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_单元作业

1、简述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2、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法优点有哪些?

4.1 活性污泥随堂测验

2、活性污泥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A、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无机物质,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带入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B、具有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污水带入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C、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和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各种有机离子
    D、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带入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3、通常在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有机负荷较低,出水水质良好,才会出现的动物是轮虫。

4、对于同一个污泥样品,其MLVSS值要大于MLSS值。

4.2 活性污泥法流程及降解有机物过程随堂测验

3、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大量的有机物,因此吸附时间较长。

4.3 曝气池与曝气设备随堂测验

4、推流式曝气池常常采用鼓风曝气

4.6 生物脱氮原理随堂测验

3、反硝化细菌属于兼性菌,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代谢。

4、硝化过程只发生了氮的转化,没有氮的去除。

5、水体富营养化在淡水中的表现形式是()

4.7 生物脱氮工艺随堂测验

3、厌氧氨氧化工艺不需要有机碳源。

4、短程硝化工艺不需要消耗氧气

4.8 生物除磷原理及工艺随堂测验

4、生物除磷过程中不需要提供有机碳源。

4.9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随堂测验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脱氮过程要求污泥龄需要大于微生物最小时代周期,而除磷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一般要求污泥龄较短。
    D、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硝酸盐会对生物除磷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4、倒置A2/O工艺的反应池顺序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

13、关于各种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克服了传统推流式曝气池不耐冲击负荷的缺点。

15、下列关于各种活性污泥工艺,描述错误的是
    A、与传统推流式曝气池相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D、与A2/O工艺工艺相比,UCT工艺能够提高除磷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将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相结合。

16、污水的高级处理中,常用A/O法进行生物脱磷,其机理为一些细菌在有氧时释放磷,而在无氧时吸收磷,对富磷污泥的分离即可实现脱磷。

17、消化污泥或熟污泥,呈黑色,有恶臭。

18、当废水的BOD5/COD大于0.3时,宜采用生物法处理。

19、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不易产生污泥膨胀。

20、二沉池的作用与初沉池相同。

21、二沉池上清液混浊,说明污泥负荷高,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22、曝气池中较高的污泥负荷可以减小曝气池的容积,因此尽可能使曝气池中的污泥负荷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23、MLV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可以表征活性污泥的浓度指标,主要指包括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质(Me);原污水挟入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或暂时没有降解的有机物质(Mi);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在内的四类物质。

24、空气扩散器的作用是将空气分散成气泡,增大空气和混合液之间的接触界面,把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

25、水温对氧的传递影响较大,水温上升,水的黏度降低,液膜厚度增加,扩散系数增大。

1、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方法。将活性污泥系统分为三个子单元,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其中曝气池的设计所用的动力学参数可以用小型模拟实验来获得。 (1)列出至少三个表征系统的进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 (2)为什么要进行污泥回流? 确定污泥回流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画出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改进的Bardenpho工艺)的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5.1 生物膜法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4、生物膜中,丝状菌的生长会是生物膜变松散,极易造成生物膜的流失。

5.2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1)随堂测验

3、回流式生物滤池的回流比取决于进水水量,以保证水力负荷均匀稳定。

4、生物滤池中的布水系统,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电力驱动。

5.3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2)随堂测验

3、与生物滤池相比,生物转盘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4、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1、生物膜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较工业废水的效果好,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有着相对稳定的水力条件、水质变化不大等特点。

12、滤料粒径越小,滤床的可附着面积越大,因此滤料应选择粒径很小的滤料。

13、生物膜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滤蝇池。滤蝇池的繁殖能力很强,大量产生后分散在滤池周围,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因对滤蝇池进行灭杀。

14、在生物膜中,出水水质越好,上层与下层生态条件相差越大,分层越明显。

15、在正常运行的生物滤池中,随着滤床深度的逐渐下移,生物膜逐渐变薄。

16、生物膜法中,增大水力负荷的主要途径一是将处理后的废水回流到进水口,二是可以适当增加滤料层高度。

17、生物转盘的主要优点是动力消耗低,无需污泥回流,占地面积小。

18、生物接触氧化池因同时具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所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常常采用本方法。

19、对于有机负荷高的生物滤池,需适当降低水力负荷,以保证反应器内有机物总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0、在工艺运行过程中,水力负荷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物膜厚度。

1、简述回流对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

2、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第六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6.1 稳定塘随堂测验

6.3 人工湿地随堂测验

4、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区分在于其功能不同,天然湿地以生态保护为主,而人工湿地以净化污水为主。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_单元测验

16、厌氧塘内的生物种群主要有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蚤等,其中主要对有机物降解的生物为细菌。

17、稳定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18、稳定塘是一种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因此所有的稳定塘都不采用人工强化措施。

19、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本质上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两者都是好氧生物过程,只是人工湿地工艺的净化强度大,因而可以认为是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强化。

20、污水土地处理是在自然状态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_单元作业

1、简述好氧塘对污水的净化机理。

2、人工湿地系统在污水处理方面主要的不足是什么?

第七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7.2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随堂测验

3、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都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

4、对进水悬浮物浓度的严格控制是UASB同其他厌氧工艺的明显不同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_单元测验

11、关于厌氧生物处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单级厌氧处理工艺相比,分段式厌氧处理工艺的产气率更高;
    B、为提高厌氧消化池的处理负荷和产气率,厌氧消化池通常采用池内加热的方式来提高反应温度;
    D、厌氧接触法与活性污泥工艺类似,从厌氧消化池流出的混合液直接进入 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16、厌氧接触法与活性污泥工艺类似,从厌氧消化池流出的混合液直接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17、在普通厌氧接触工艺中,如果有机底物较高时,极容易造成反应器内pH值降低,产生“酸化现象”。

18、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微生物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三分之二转化为新的原生质。

19、根据厌氧消化的三个阶段,水解产酸阶段中废水中的COD值会大幅度降低。

20、UASB反应器排泥系统只设置在反应器底部。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_单元作业

1、试比较厌氧法与好氧法处理的优缺点。

2、简述厌氧消化的三阶段理论。

第八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8.1 中和及化学沉淀随堂测验

1、废水的中和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是酸碱废水中和、法药剂中和法、过滤中和法

2、氢氧化钠为酸性废水最常用的中和剂。

3、酸碱污水中和处理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间歇进行。采用何种方式主要根据被处理的污水流量而定。

8.2 氧化还原随堂测验

3、对于某些工业废水来说,氯消毒后产生的致癌物质的可能性很大。

第八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8.3 化学混凝基础随堂测验

4、助凝剂本身是不起凝聚作用的。

5、絮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

8.4 化学混凝原理及影响因素随堂测验

4、在混凝过程中,水力条件对于絮凝体的形成影响不大。

5、胶体颗粒表面能吸附溶液中电解质的某些阳离子或 阴离子而使本身带电。

1、关于活性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吸附速率取决于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过程。

5、化学吸附一般为多分子层吸附,分子不能在表面自由移动。

8.6 吸附影响因素随堂测验

    A、活性炭吸附量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习孔的构造和分布情况。
    D、吸附过程中,大孔主要为吸附质的扩散提供通道,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

3、关于活性炭吸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活性炭的加热再生法包括高温加热和低温加热,都可直接在吸附塔内进行
    D、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移动床吸附装置对活性炭的利用率比固定床高

4、吸附量是选择吸附剂和设计吸附设备和重要数据。吸附量的大小,决定吸附剂再生周期的长短。吸附量越大,再生周期越小,从而再生剂的用量及再生费用就越小。

5、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后,一方面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质因热运动的结果而脱离吸附剂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前者称为吸附过程,后者称为解吸过程。

第八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8.7 离子交换法随堂测验

4、强酸、强碱型树脂只有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才具有较高的交换能力。

8.8 渗析法随堂测验

1、关于膜分离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电渗析法处理工业废水时,可回收水中的有用物质,一般不用考虑电 极反应;

2、膜分离法常在污水的二级处理中使用。

3、利用电渗析法处理酸洗废水时,反应器内只设置一个阳离子交换膜

4、电渗析过程的传质推动力是外加电动势和膜两段的离子浓度差。

8.9 反渗透随堂测验

4、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是,只允许溶液中的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通过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_单元测验

4、铝盐和铁盐作为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pH偏低,胶体及悬浮物颗粒浓度高,投药量不足的反应初期,以( )作用为主;在pH值偏高,污染物浓度较低投药量充分时,以( )作用为主;在pH值和投药量适中时,()作用则称为主要的作用形式。

11、关于膜分离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利用电渗析法处理酸洗废水时,电渗析槽内只设置阳离子交换膜;
    D、与有机膜相比,无机膜使用寿命较短,制造成本较高,故其应用并不广泛。

14、关于常用的混凝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氯化铁相比,以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形成的絮凝体更密实;
    D、与硫酸铁相比,以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时,处理水的色度较小。

15、关于活性炭吸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活性炭的加热再生法包括高温加热和低温加热,都可直接在吸附塔内进行
    D、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移动床吸附装置对活性炭的利用率比固定床高

16、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是,只允许溶液中的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通过。

17、在混凝过程中,水力条件对于絮凝体的形成影响不大。

18、胶体颗粒表面能吸附溶液中电解质的某些阳离子或 阴离子而使本身带电。

19、吸附量是选择吸附剂和设计吸附设备和重要数据。吸附量的大小,决定吸附剂再生周期的长短。吸附量越大,再生周期越小,从而再生剂的用量及再生费用就越小。

20、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高温有利于解吸。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_单元作业

1、简述电渗析法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至少列举两种)。

2、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是什么?城镇污水的处理是否可以用化学混凝法,为什么?

第九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9.1 .污泥处理随堂测验

9.2 污泥处理工艺随堂测验

2、脱除污泥中的间隙水,使污泥稳定化,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使流态污泥转变为塑态污泥,为实现上述四个目的,可分别采取的处理方法为:( )
    C、重力浓缩池、厌氧消化、投加聚合氯化铝、板框压滤机;

3、相对于污泥厌氧消化而言,好氧消化更适宜污泥量较小的场合。

4、湿式氧化法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机会全部氧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将至为零。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_单元测验

4、脱除污泥中的间隙水,使污泥稳定化,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使流态污泥转变为塑态污泥,为实现上述四个目的,可分别采取的处理方法为:
    C、重力浓缩池、厌氧消化、投加聚合氯化铝、板框压滤机;

11、相对于污泥厌氧消化而言,好氧消化易受到条件变化的冲击,消化效果不稳定。

12、湿式氧化法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几乎全部氧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降至为零。

13、相对于污泥厌氧消化而言,好氧消化更适宜污泥量较小的场合。

14、污泥消化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的消化气量,主要取决于被消化的挥发固体量。

15、污泥调理的有机调理剂主要是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两类。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_单元作业

1、污泥处理的一般工艺如何?污泥浓缩的作用是什么?

2、污泥比阻在污泥脱水中有何意义?如何降低污泥比阻?

《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装着开水的开水瓶的塞子有时会被弹出去,塞子的动能从何而来?引入课题:“内能

  通过前面学习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动能就越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势能。5、归纳: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5、体会:内能是一种不同于物体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活动:怎样能够使铁丝变热?让学生动手试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演示:用酒精灯加热;来回弯折;在其他物体上摩擦等。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方法的共同现象、特征并交流。(可以对铁丝传热,也可以对铁丝施力。)

  演示:压燃演示器。空气推动皮塞时内能改变。提问:观察到的“白雾”说明了什么?(观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白雾”说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2、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

  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2.知道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重点:理解并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做功和热传递等效性的理解.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对给定的物体其内能跟温度和体积有关,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导致物体的内能变化,那么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来达到物体内能的变化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棉花,尽快压下活塞,可看到棉花燃烧起来.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只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当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灵敏温度计的示数,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后,再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胶塞冲出容器后,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小.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二)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点燃酒精灯,将铁丝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让一名同学手握铁丝的另一端,一会就觉得发烫.

  此实验说明:热量从铁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一端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

  1.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叫做热传递.

  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就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式能量的转移)

  【例1】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解析】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而且两者是等效的.迅速向里推活塞,外界对气体做功,而且没来得及进行充分热交换,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果达到燃点即点燃,故A正确.迅速向外拉活塞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缓慢向里推活塞,外界对气体做功,但由于缓慢推,可充分进行热交换无法确定温度情况,故C错.同理D错.正确答案是A.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分子数不同,初始温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都不尽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内能增量不一定相同,选项A不正确.

  0℃的水结成0℃的冰,既放出热量,又增大体积对外做功,因此,其内能一定减少,选项B正确.

  一定量气体经历绝热膨胀过程,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选项C正确。

  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体积不变,气体不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而不可能减少,选项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C.

  【例3】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 比铁块的温度 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解析】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至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和D都正确,选项B错误.根据热平衡方程 ,解得 ,由此可知选项C是错误的.该题正确答案是A、D.

  两个物体相接触,能够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可用热量采量度,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两者温度相等.

  【例4】请指出热量与内能、热量与温度的主要区别

  【解析】(l)"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这个热量的定义反映了热量与内能的内在联系.但是,内能与热量又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物理吴,不能混为一谈.内能是"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一定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内能;而热量是"过程量",它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用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多少的物理量.离开热传递的物理过程,谈热量的多少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只能说:"在某一热传递的过程中申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乙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而绝不能说"某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多少热量".

  (2)热量和温度也不能混为一谈,温度是"状态全",热量是"过程量",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表现在热传递的过程,绝不能认为"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小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物理过程.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等效.但本质不同.物体内能的变化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本节重点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教案围绕这些重点,对做功、热传递及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等知识点进行讲解,由浅入深,思路明确,同时结合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合理使用此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复习上节课知识,并推出 ; .

  2、理解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含义,掌握它们相互间关系,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周期(频率)的大小.

  3、理解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4、能利用有效值定义计算某些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及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由用电器铭牌,可介绍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腾飞,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为建设祖国发奋学习的精神.

  2、让学生体会对称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相关教法建议

  1、要让学生知道,由于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等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就需要多一些物理量来描述它不同方面的特性.如:周期和频率表示交变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快慢,最大值表明交变电流在变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反映了交变电流的变化范围.

  2、交变电流的有效值表示交变电流产生的平均效果,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引入有效值的必要: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它产生的效果也随时间而变化,而实用中常常只要知道它的平均效果就可以了.为此引入有效值的.概念;进而让学生知道怎样衡量交变电流的平均效果,即用与交变电流有相同热效应的直流来表示交变电流的平均效果,从而明确有效值的物理意义.

  3、要让学生知道,提到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电动势时,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通常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电表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课本中是直接给出的,不要求加以证明.但它十分有用,应要求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只对正弦式电流成立,对其他波形的交变电流并不成立,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教案《物理教案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交变电流有效值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通过计算特殊形式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来体会和掌握它的定义 2、交变电流瞬时值确定使学生感到困难,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学会借助数学工具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方案表征交变电流物理量 教学目的: l、掌握表征交变电流大小物理量.

  2、理解有效值的定义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掌握表征交变电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教学重点:表征交流电的几个物理量,特别是“有效值”教学难点:有效值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用具:幻灯片、交流发电机模型、演示电流表、

4、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

  与恒定电流不同,由于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需要用一些特殊的物理量来描述它在变化中不同方面的特性,本节主要介绍这样一些物理量。

  1. 知道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知道我国供电线路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

  2. 知道交变电流和电压的峰值,有效值及其关系.

  3、 会用图象和函数表达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一般电流有效值的求解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白,从电流热效应上看,交流电产生的效果可以与某地恒定电流相等,由此引入有效值的概念.

  1.定义:让交流与恒定电流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它们在一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个恒定电流的值(I或U)叫做这个交流的有效值.

  课本第一次明确地用一个周期T来定义有效值,使得有效值的概念更加准确.

  2. 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

  这一关系只对正弦式电流成立,对其它波形的交变电流一般不成立. 其它波形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就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去求解。

  ①各种使用交变电流的电器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均指有效值;

  ② 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所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

  ③将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其耐压值应不小于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但熔丝的选择应据有效值来确定其熔断电流;

  ④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交变电流的数值,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有效值。

  4.有效值与平均值的区别: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按照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对一个确定的交变电流,其有效值是一定的,而平均值是由 来确定的,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有关。在计算交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热功率时,只能用有效值,而不能用平均值;在计算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时,只能用交变电流的平均值,即q = t 。

  例:如图边长为L的单匝正方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电阻为R,当线框绕ab边从图示位置以角速度匀速转过 的过程中,求

  (1)外力所做的功;

  (2)流过线框导线截面的电量

  [析] 外力所做的功,即线框中产生的热量。应据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求热量。一般是先求最大值,再求有效值。

  线框转过 的过程中,线圈内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

  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线圈转过 所用的时间为 .

  线圈内产生的热量 .

  [典型错解] E=

5、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

  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

  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 “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如何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

  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

  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

  二.利用内能来加热

  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内能来做功

  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内能的利用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

  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

  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

  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热机的应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

  【课题】蔬菜大棚中内容的利用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调查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探究活动范例:城市供热

  活动内容 :调查及认识城市供热.

  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及创新决策能力.

  1、复习与热相关的内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

  2、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①学生个人调查自家使用供热设备及燃料情况.

  ②一、二小组学生调查学校厨房及教师家供热方式.

  ③三、四小组学生调查蕲春县医院的供热方式.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外观察、实验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

  ①介绍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和利用内能加热.

  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小结供热方式: ·燃烧燃料供热 燃料种类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酒精、炭、柴、草、沼气(介绍沼气使用好处)燃烧后能量转化是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供热 供热用电器种类包括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电热拖鞋、宇航员穿的电热保温装置等.(介绍电能供热好处是热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其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 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能(火力发电站);水能(葛州坝水力发电站、三峡工程等);风能(沿海岛屿和草原牧区的`风车田);核能(原子反应堆,介绍: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韩国、日本最近核电站因事故关闭,俄罗斯因“千年虫”与美国联合核查核电站,土耳其准备建核电站招标开始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意识.) ·光能供热 转换装置包括太阳灶、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介绍其结构及其宣传口号“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绿色能源”.介绍东南亚地区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介绍光能供热优点是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转化是由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汇报对集中供热情况调查的结果 城市、农村各2名学生介绍自家供热方式. 引导分析分散供热缺点: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气废渣污染环境. 二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学校、医院供热方式. 学校锅炉产生热水、热气来蒸饭,利用余热给教师、学生提供开水、热水,学校教师没有人使用煤. 学生计算:学校利用余热供开水0.10元/瓶;一个蜂窝煤0.18元,能烧三瓶开水,每瓶摊0.06元,水费0.02元/瓶,煤炉一般只能使用3个月,每瓶摊成本0.04元,实际家内燃煤供开水费用达0.12元/瓶.另外,燃煤处铁制品、铝制品、电器锈蚀严重,老化快. 县医院内,锅炉燃煤产生热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厨房、各科室提供开水、热水,供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取暖.通过分析,学生认为集中供热是供热的较好方式.

  ④介绍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指在城市一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内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用大型或较大型的高效锅炉取代分散的小锅炉,使锅炉热效率达80%~90%以上.集中供热发达国家有俄罗斯(1985年苏联集中供热普及率70%)、德国(集中供热普及率90%)、北欧、东欧. 热电联产(CHP):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废气用来对现有锅炉装置补充加热.火力发电效率30%~35%,供热、发电联合的CHP总效率达80%.

  3、供热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称“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雾.煤气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应”的罪恶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烧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4、作业: 各小组以调查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我家的供热》

  供热涉及能源、内能、热传递、热效率等内容,学生常熟视无睹,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比如不仅仅就事物的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考虑它的经济价值等.

6、《内能》的教学反思

  一、学会探究,适当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探究“使铁丝内能变大,温度升高”的方法。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很多方法。这当然是好,但我认为提出“用弯折粗铁丝的方法来提高铁丝温度,增大铁丝内能”的同学真是难能可贵。因为他不唯书,不唯师,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粗铁丝内能增加变热的现象,难道我们不应为他叫好吗?在课改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那么在现在我要说一句“老师,请用好您的掌声”!

  二、重视实验,引导观察,学会归纳。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以往对它的作用重视不够。虽然有时认真地做一次给学生看了,学生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或者不做实验,只用口头说说讲讲;或者有时只用电脑课件模拟,变真为假,然后要求学生记、背结论等等,这些做法不但失去了演示实验应有的作用,更失去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能力的机会。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也是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有效的、层层加深的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学生的参与,达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完善了教师自己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地提问、启发,通过参与演示实验的全部过程,不但理解了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知道了如何去设计实验达到用的,如何根据实验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

  三、把探究活动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认为,所谓“科学探究”,应不仅仅是安排在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这一部分内容,它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另外,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探究,更应让学生在课堂外学会探究。只有这样,才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研究大千世界的奥妙!

  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

  1、传统物理教学的反思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

  2、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3、投影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静态变动态,提高学习兴趣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是静止的,若用动态投影辅助教学,效果较好。如在讲杠杆的力臂概念时,老师在黑板上怎么画都是静止的,学生印象不深。用可动的投影片,力臂会随力的作用方向改变而改变,学生看起来十分鲜明,兴趣高涨。在较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了力臂的概念.

  二、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利用投影进行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投影片上题目的展示下,教师让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上将答案打出来,答对了的学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错了,其他学生给予纠正。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学生有误区时便于及时点拨。知识传输畅通,反馈及时.

  三、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证明,学生在消化知识时,只有不断地向大脑中传输信息才能引起记忆和理解的连续发展,利用投仪教学,贮存信息多、传输信息快、直观连续,使学生得到不断练习、消化、理解知识的机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做练习时采用手写题目或小黑板展示,也不过7~8道,用投影展示可达10~20道,教学效率提高明显.

  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已不适应大面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用投影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且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4、培养差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差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差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差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物理、对物理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物理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差生学好物理课程,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5、听课评课教学反思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9、高二物理优秀教学反思

  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物理的角度来说,多数高中生感到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物理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试成绩偏低,使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害怕心理,有些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因而,学习还未用心体会该如何学习高中物理,已对物理课存在畏惧心理,在心理上打了败仗。

  思维定势也妨碍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由于不少初中知识的局限性大,严密性差,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重物被绳悬挂起来,重物对绳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有些学生形成“重物对绳的拉力总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也会有同样的情况,例如,“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错误认识,在高中阶段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女生往往更感困难,一般说来(部分女生外),女生的平均成绩低于男生。从心理因素来说,多数女生生性羞怯,有问题不敢问,怕人耻笑。女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较好,考虑问题细致,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强,但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较差。此外,女生在考试时情绪易紧张,以致造成反应阻滞,记忆破坏,影响正常发挥和成绩。

  此外,学生学习的动机、意志和自制力等因素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每天混日子,无所作为,盲目追崇“歌星、影星、球星”,学习上出现松散懈怠的现象。有的学生对学习的艰巨性和持久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学习中一遇困难,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钻研探求解决之道,而是发现问题急着借助外界的帮助得到解决,不愿经历“跳一跳”的过程,只想直接摘到“果子”,时间久了在学习中产生依赖性和惰性,根本达不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更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便绪低落,自暴自弃。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差生”在班内容易被其他学生瞧不起,产生自卑心理。而“尖子生”则成绩好,往往表现出高人一头的样子,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甚至会忌妒他人进步。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思想,缺乏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某部分教材实验多,学生兴趣就浓,若理论多,学生感到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某位老师上课教态和蔼,亲切,又不摆老师架子,经常表扬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合实际,或者师生之间感情不融洽,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10、最新高二物理教学反思

  篇一:高二物理教学反思

  本学期当我接手高二物理教学工作后,我发现文理分科后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方向方向更加明确了,学习劲头似乎也足了一些,但部分同学前面丢掉的东西有些多了,基础不牢,兴趣逐渐消失,这时我想我们该怎么教呢?

  首先学生表现出的问题

  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物理的角度来说,多数高中生感到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物理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试成绩偏低,使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害怕心理,有些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因而,学习还未用心体会该如何学习高中物理,已对物理课存在畏惧心理,在心理上打了败仗。

  思维定势也妨碍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由于不少初中知识的局限性大,严密性差,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重物被绳悬挂起来,重物对绳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有些学生形成“重物对绳的拉力总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也会有同样的情况,例如,“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错误认识,在高中阶段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女生往往更感困难,一般说来(部分女生外),女生的平均成绩低于男生。从心理因素来说,多数女生生性羞怯,有问题不敢问,怕人耻笑。女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较好,考虑问题细致,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强,但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较差。此外,女生在考试时情绪易紧张,以致造成反应阻滞,记忆破坏,影响正常发挥和成绩。

  此外,学生学习的动机、意志和自制力等因素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每天混日子,无所作为,盲目追崇“歌星、影星、球星”,学习上出现松散懈怠的现象。有的学生对学习的艰巨性和持久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学习中一遇困难,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钻研探求解决之道,而是发现问题急着借助外界的帮助得到解决,不愿经历“跳一跳”的过程,只想直接摘到“果子”,时间久了在学习中产生依赖性和惰性,根本达不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更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便绪低落,自暴自弃。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差生”在班内容易被其他学生瞧不起,产生自卑心理。而“尖子生”则成绩好,往往表现出高人一头的样子,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甚至会忌妒他人进步。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思想,缺乏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某部分教材实验多,学生兴趣就浓,若理论多,学生感到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某位老师上课教态和蔼,亲切,又不摆老师架子,经常表扬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合实际,或者师生之间感情不融洽,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篇二:高二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篇三:高二物理教学反思

  《电场》一章的教学终于结束了,回顾这将近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觉很是无奈。学生学起来太费劲了。当然,不全怪学生认知能力差,这一章内容也确实很抽象,尤其是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教学,虽然我们采用了与高度、高度差和重力势能类比的方法,开始感觉学生还能接受,但课后做练习真的很费劲,所以这点内容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感觉学生掌握的还算差不多。

  而到了章末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我们又遇到了麻烦,因为要用到高一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和“平抛运动”知识,学生将这些内容已忘得差不多了,我们不得不又领着学生将这些内容复习了一遍,所以又耽误了一点时间,现在看来我们的进度比起其他学校慢多了,怎么办?为此我们物理组几位教师经常商量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很着急,因为十二月底还有学业考试呢,总不能一点都不复习吧,本学期我们高二物理才四课时,课时有限,还想让学生多学一点,所以今天我们索性把学业考试的有关材料给了学生,不知这样好与不好。我们想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精力的同学适当地把高一内容看一看,没精力的同学只能由着他们了。

  估计后半学期,情况会稍有好转,毕竟《恒定电流》和《磁场》内容,学生多少有点基础,但愿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无论是学业考试还是期末统考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正在加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

11、最新高二物理教学反思

  1.新旧课标的内容有明显的不同

  对电学实验,删除了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这些完全不用讲解。

  2.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再加上“体验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物理学科,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探究中不断的思考才能获得,即所谓的“自悟”,而单靠听我们老师讲是不行的。再者,学生在自身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中所得出的感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最能针对自身问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最高。该做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动手亲自做。现在设计实验或者改装实验的题较多的出现,一定要学生自己先做,再听老师的总结或点拨。

  3.要重视联系实际的问题

  联系实际,是一种习惯。我们经常这样做,会帮助学生建立这种习惯。让学生在观察实际中“出问题”

  4.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

  物理问题的处理,最关键的是:1、选准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过程。我们喜欢在教学中画图时,用白色的`粉笔画“研究对象”,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画“其它外围”的东西。也有的教师,干脆只画“研究对象”,“其它外围”的东西一概略去不画。所谓的思想方法,是指在处理物理问题中所用到的具有条理性、抽象性、解析性、技巧性的思维方法与技巧。思想方法本身,是主观的,带有很大的个性倾向,与个人的风格和思维习惯相关,可以个人独创。但一些好的思想方法,被多数人认可,可以共享。

  常用的思想方法:微元法与极限法,隔离法,忽略次要因素思想,理想化模型,代换法,比值定义法,图像法,所谓的物理哲学,是指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深刻性而打造出的人的思考问题的观念和逻辑定式,甚至是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

  不懂物理的人,往往被错觉所左右,象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伟人都如此。就是现在的学生,并不受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影响,但却有亚里士多德一样的认识。所谓的“懂物理”――――懂的是物理哲学。不要教了三年,教出一帮不懂物理的人。

高二物理《内能》教案一等奖这篇文章共55290字。

:1、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奇特的想象,无情的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挞了反动统治者们的愚蠢、卑鄙、虚伪。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截至目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已发布5项团体标准,分别是TCAIASH001-2014《味精 硫化物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TCAIASH002-2014《饮用水 氟化物的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锆分光光度法》;TCAIASH003-2015《稻米 镉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TCAIASH003-2015《稻米 镉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TCAIASH004-2015《稻米 镉的测定 固体进样电热蒸发原子荧光光谱法》;TCAIASH005-2015《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噁唑酮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相关标准经过文本格式和编号的调整,已更新完毕。 附:相关团体标准下载(更新版) TCAIASH001-2014《味精 硫化物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目前,我国蜂蜜产量已达46.82万吨,居世界之首。日前,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实施首部蜂业团体标准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   据悉,中国蜂产品协会制定的《蜂蜜》团体标准与《蜂蜜》国家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4项内容:一是增加了蜂蜜真实性判定的检验方法,明确了对蜂蜜掺假检测碳-4植物糖检验

  12月6日,我国首个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发布。  这项标准名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T/CECA-G ),由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1家机构共同制定。  “该标准规范了氢气中硫化物、氨、卤化物等微量燃料电池污染物的测试

  2019年9月10日,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批准发布了T/GDAQI 0015—2019《优级电水壶》团体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电水壶的范围、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在常压下工作,以电热元件或电磁感应方式加热,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电水壶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月14日,工业通信业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总结了近年工业通信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在本次会议上,工信部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度“百项团

6月1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中对益生菌和食品用益生菌作出明确定义,益生菌为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食品用益生菌为可用于食品中的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经发酵、富集、干燥或不干燥、混合或不混合、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食品原料。食品用益生菌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绿松石标准化技术联盟在深圳发布我国首个绿松石团体标准——《湖北十堰绿松石品质分级标准》(以下简称《分级标准》)。该标准由十堰市绿松石商会、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及湖北珠光宝气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绿松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玉石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玉,在世界上享有

  近日,国家标准委在京召开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交流了团体标准试点经验。   据悉,《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已于2月29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指导意见》明确了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2

  7月19日,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团体标准暨首批移动电源五星级和五星+产品发布会在深圳市福田区体育中心召开。   本次发布的《深圳移动电源社会团体标准》,由深圳市消委会和移动通信联合会发起,深圳移动电源产业联盟牵头,深圳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中心作为主要起草者,会同华为、中山品能等移动电源主流生产厂

  近日,上海市外卖餐盒团体标准发布新闻通气会在上海市质监局召开,标志着全国首个外卖餐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推行后,外卖行业将采用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的淋膜纸碗代替塑料送餐盒,在保证送餐盒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约可减少75%以上的塑料垃圾。  外卖行业的兴起,为广大市民吃饭就餐提供了便利。据不完全统计

  2月26日,《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京举行。  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胚胎干细胞的产品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筹)、北京干细胞库、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议,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组织制订。该标准综合考虑了科研、临床、产业、行业等因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界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