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底层的人是什么意思和社会边缘是一回事吗?

《交往与空间》一书是由丹麦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在1971年出版的著作,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这份来自1971年的思考,使人惊讶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现代城市设计的深深讽刺。30多年过去了,规划的种种问题与误区,仍在一个一个的重演,好像刻意在印证作者的观点一样。

空间因人的活动而具有活力,人通过建筑与空间的功能互动,城市、社区、项目的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及其“活动”,没有人,一切无从谈起。汇总解析这位大师关于人性场所室外魅力空间的打造思考,35个标准跃然纸上:

第一部分(1-6):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1.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经简化,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2.户外空间质量决定户外活动类型

当户外活动质量好时,自发性活动频率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自发性活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

3.建筑室外空间生活的六大意义

与别的接触形式比较,户外空间中低强度的接触似乎微不足道,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仅仅通过观察体验他人的言谈举止,就可能为以上活动提供机遇。

4.“人往人出走”——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

有机会耳闻目睹众生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是市中心区和步行街上最吸引人的特点。调查表明,在银行、办公楼、展销厅以及点钞机、办公家具、陶瓷一类乏味产品的橱窗前停留的人少,而在报亭、摄影展览、电影院前的宣传栏、服装店、玩具店等,与人及周围环境直接有关的商店及展廊前则有大量的人驻足观赏。

5.户外空间质量决定户外活动与质量

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影响城市空间及住宅区的活动模式,即地理、气候、社会等特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公共空间人和活动的数量、质量。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由高楼大厦、地下停车场和繁忙的机动交通构成的城镇,各建筑物减相距很远,使得城镇中很少见到人。

另一个极端是建筑层数低、密度较大,适于步行交通的城镇,可以见到建筑物、往来的人流以及在房屋附近的户外场所流连的人群。

6.室外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为活动提供条件

能方便而自信地进出;能在城市和建筑群中流连;能从空间、建筑物和城市中得到喜悦;能与人见面和聚会,这些对于今天好的城市和好的建筑群来说仍是关键的,就像过去的城市中一样。

第二部分(7-12):规划的先决条件

7.知觉器官(眼、耳、鼻)特点:向前和水平

水平视域比竖向视域宽广很多,如果一个人向前看,可以观察到两侧各自近90°水平范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一点反映在各处类型观赏空间的设计之中,如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设计,超级市场中日常的家用产品放在低于人眼高度、接近底板的货架上,而在人眼高度上的货架里塞满那些商店认为顾客一时冲动才会购买的不太重要的非必需品。

8.知觉器官的距离局限性

人类有两类知觉器官:距离型感受器官——鼻、耳、眼——和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对于室外空间来讲,距离型感受器官有特殊的重要性。

距离既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用来强调相互关系的强度,也可以用来控制每次交谈的开头结尾,这就说明交谈需要特定的空间。

10.需要时间来分析与处理视觉印象

大多数感觉器官天生习惯于感受和处理每小时5-15公里的速度步行和小跑所获得的细节和印象。如果运动速度增加,观察细节和处理有意义的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11.人往人出走——“一加一至少等于三”理论

室外空间生活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每个人、每项活动都能影响、激发别的人和事。结果是,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12.较长的户外逗留意味着富于活力的住宅区和城市空间

在公共空间中各种功能的持续时间同样影响着活动水平。如果住宅区中户外活动的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平均每天户外逗留的时间从10分钟增加到20分钟,这一地区的活动水平就会成倍提高。

当驾车改为步行时,在这个区域的每个“行程”时间可能平均增加两分钟,而户外逗留时间只要从10分钟增加到20分钟,其效果会比驾车改步行大5倍。

第三部分(13-23):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

13.街道与广场的尺度稍有分散,则会令人索然无味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郊区,活动和人的分散几乎是一种共同现象,同样,在小区的规划上,如果建筑物的间距很大,并且入口与住宅不搭界,任何活动就会分散,这种模式在传统的独户住宅区和功能主义的点式公寓楼区很常见。

14.处于小空间中几乎总是更令人兴奋

在市场和百货商店中,摊位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m,这一距离可以保证步行交通和两侧的生意。在威尼斯,街道的平均宽度正好为3m,这个尺度每分钟可以通过40-50名缓行的人。

减小尺度可以加深感受的强度,常常促使人们去仔细地推敲空间的大小,人们既可以看到整体,也可以看到细节,从而最佳地体验到周围的世界。

15.建筑立面的延伸——大空间中打造小空间

对于过大的空间尺度,通过对建筑物立面向街道方向的延伸,可以形成打造小空间的目的。

16.小开间商铺更利于街道活力

这一点与追求“大开间、短进深”的传统商铺规划理念不同。开间长但出入口和来访者不多的大型建筑能有效地使活动分散,而狭窄的立面、众多的门则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使活动集中起来。例如带有冗长而乏味立面的银行、办公楼和商店产生了无生命的、单调的城市;狭窄的临街面则缩短了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而出入口正是活动发生最多的地方。

17.制造高差并不是好主意

在高层建筑物中,只有最低的几层才有可能与地面上的活动产生有意义的接触,在三层和四层之间与地面接触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另一条临界线在五层和六层之间,五层以上的任何人和事情都不可能与地面活动产生联系

对于下沉空间,“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开放的空间绝不应下沉,除了两三个明显的例外以外,下沉广场都是死的空间”。

在一条交通繁忙的大街上,对于街道一侧的一个公共汽车站到对面购物中心的人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83%的行人选择绕行人行横道;10%的行人直接横穿街道;只有7%的行人选择地道和天桥。

18.大学是一座城市——反之亦然

在综合性的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大的功能为许多小单元融汇于更广泛的环境创造条件。例如,城市规划可以利用新建大学的机会布置一定数量的住宅与商业设施,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城市结构——带有住宅和商业设施的大学城。相反,传统的封闭式大学校园里,活动非常之少,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都缺乏基础。

19.室外活动的催化剂——慢速交通

可以通过4种交通规划模式的对比来得出慢速交通对于室外空间活动的刺激作用。

依赖快速交通的综合性交通。交通系统简单、快捷,但安全性低,街道除汽车外,别的一切都无法使用。

1928年引入了分离式的交通系统,这一复杂、昂贵的系统有许多平行的公路、人行道和许多花费巨大的地下通道。对居民的调查表明,这种方法在理论上似乎能改善交通,但实际上行人却总是选择较短的路径,而不是更安全、但更长的路径。

依赖慢速交通的综合性交通,1969年引入了一种简单、直截了当而安全的系统,这种系统把街道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当小汽车必须驶到屋前时,这种综合性的系统优于前两种。

步行城市,从快到慢的交通转换在城市或区域的外围进行,这是一种简洁明了而又有相当高安全水准的交通系统,比其他系统有更大的安全感。

20.公共空间产生吸引力的4大要素

21.封闭的陷阱1——私有化的公共生活

在私有建筑群和商业区等处设立似是而非的公共空间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横穿都市街区的私有购物拱廊、地下街系统以及旅馆中巨大的室内“广场”等。

从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此举可以创造出非常有趣的景观,但是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它们会导致人群的分散,把人和活动有效地封闭起来。公共空间由于无人光顾而失去其诱人的魅力。

22.封闭的陷阱2——私有化的交通体系

汽车的停放位置这样影响街头生活:[当汽车停在门口时,街上只有汽车]→[当汽车停在路边时,街上就有人和车,邻里间也就有更多交往的机会]→[当汽车停在道路尽头时,步行交通就取代了机动交通]。

而最新常见的地下停车场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街头生活的发生概率。

当新婚夫妇离开教堂时,他们不是钻进黑色轿车,而是在婚礼嘉宾的簇拥下继续步行穿过城市;音乐家们上班时,携带着自己的乐器走过闹市;盛装的人们赶去参加晚会或看戏,也总是步行。

第四部分(24-35):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在拥挤程度可以自由确定的情况下,双向步行交通的街道和人行道上可通行密度的上限大约是每米街宽每分钟通行10-15个人,相当于1分钟内,在10m宽的步行街上每分钟通行约100人左右。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婴儿车、轮椅、购物小车等“带轮的”步行交通队空间的特殊要求,适当扩大尺度。

25.步行的距离——感觉距离先于自然距离

大量的调查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400-500m的自然距离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在感觉距离上,看上去平直、单调,而且毫无防护的一段500m小道会使人觉得很长、很枯燥。如果这段路程能给人各种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长度就会使人觉得很短。

26.人们走捷径的愿望非常执着

人们都不愿绕道太多,如果可以看到目标,他们总是径直走向那里。城市规划人员偏爱的直角并不为步行者所认可。

哥本哈根一处广场的步行线路记录,几乎每个人都沿最短线路穿过广场,只有推自行车和婴儿车的人绕过下沉区域。

27.边界效应——空间的边缘大受欢迎

经过大空间时,横穿开阔的空地或走进空间的中心一般都不太自在,而沿空间的边缘行走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到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

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

建筑物的凹处、后退的入口、门廊、回廊以及前院的树木都起着同样的作用,既可以提供防护,又有良好的视野。

28.支持物——留住人的要素

许多南欧城市广场上的护柱为较长时间的逗留提供了明显的支持,人们倚靠在护柱上,或者在护柱附近站立、玩耍及放置东西,在锡那城的坎波广场上,几乎所有的站立活动都是以护柱为中心,这些护柱恰好布置在广场中两个区域的边界上。

29.座位的布置——边界效应的直接应用

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纵观全局的座位更受欢迎。

可是在很多实际规划中,设计师出于“协调”、“平衡”等美感因素考虑,让座椅在公共空间中自由“漂浮”,座位的实用性大大降低,成了自由放置的“摆设”。

30.座椅的三大种类及作用

纵览全局并把握住大而复杂的场面是极有价值的。因此,确定大空间尺度最适宜的方法常常是使空间的边界与社会性视域的范围一致起来,例如可以将观看活动的最大距离(70-100m)与看清面部表情的最大距离(20-25m)组合起来。

32.噪声与交谈的临界值——50dB

当背景噪音超过60dB左右,就几乎不可能进行正常的交谈,在混合交通的街道上,噪声水平通常是这个数值,因此在繁忙的街道上,很少看见有人交谈。

只有背景噪声小于50dB时,才能正常交谈。这一临界值常出现在步行街道上——适合交谈的户外场所。

33.人的活动-气候-建筑规划循环相关

在温度为2℃的一月,人们活动分布状况大约是30%的人驻留,80%的人在走动;而温度为20℃的七月,大多数活动(约55%)是驻足停留和小坐,步行街微妙地变成了主要用作为流连于小憩场所的街道。

在新建地区,尤其是围绕高层住宅面建的独户住宅区,小气候差很多,高层建筑能将地面以上20、30乃至40m高空的强风导向地面,把所有的人和物都吹得冰凉,并将沙坑中的沙子卷到空中。

34、户外活动的障碍与促进——高层建筑与底层建筑

高层建筑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许多滞留活动,尤其是短暂和自然发生的活动,会在不同程度上终止,因为下楼走到公共区域中去太劳神了。

高层建筑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虽然有了儿童的活动场所,但是缺乏成人的活动场所,居民们不能使用自己的家具、工具和玩具,因为携带这些东西太麻烦了。

而在低层建筑中,建筑四周的活动有可能向外“流动”,人们不必踌躇再三才出门,只要有一小会余暇就可以“蹦”出去。

35、柔性边界——半私密性庭院的意义

半私密性庭院的意义:既可以呆在住宅靠公共空间的一侧,也可以呆在私密性的一侧。

在住宅的公共性一侧所观察到的活动中,69%的交谈、76%的被动性户外活动(站或坐)、以及58%的主动性活动(修整花园之类的活动)都发生在门廊、前院中,或者是隔着前院与人行道间的篱笆进行的。

商业是实用美学设计,好的商业设计我们从中读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美之外,人性空间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边陲——洪启的边缘视野与底层人文 


洪启是中国新民谣运动的极力倡导者,也是城市民谣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与许多城市民谣歌手不同,洪启的音乐更具民族音乐的韵律,往往是取材于民间音乐,或是边塞曲的形式,与当下底层社会的各种生命诉求相结合,重新加以演绎,再谱写出一曲新的城市乐章。洪启的这种边缘视野与民族情怀,跟他的新疆血统有关。即作为一个漂泊在北京的新疆人,远要比其他外省人更能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疏离感和游牧感。关注底层社会,实际上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关照,而以某些民族音乐为素材,从中摄取创作的能量,则是为漂泊的灵魂寻找家园。洪启的这种自我确认,以及在音乐形式上的文化回归,都使他的城市民谣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抒情,而与历史的变迁和当代人的生存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歌唱之余,洪启用镜头捕捉光影世界,创作出的这些影像作品,也是他边缘视野的一种延伸,抑或是他音乐形式的一种视觉补充。与他的歌谣投射的方向一样,洪启的摄影作品也多是取镜于边陲地区,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些常被主流社会淡忘、遗弃,甚至排斥在外的边缘角落,但也正是在这些被遮掩起来的生活真相里面,包含了真实的人生,也包含了一个民族,一个群类,和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顽强而又执著的生命力。经历了时代变迁,也遭遇过文明冲撞的洪启,有感于家乡人民固执、倔强、粗犷、憨厚,以及善良、纯朴、诙谐、乐观的生命精神,不由自主地萌生了一股拥抱她的冲动。他用摄影镜头除去粉饰的外表,将这些铁铮铮的生命内容进行还原,所揭示出来的真实存在,也跟他的音乐一样,直抵我们的心灵世界,向我们呈现出了岁月变迁与文明冲突的背后,那些不变的生命内容与坚毅的精神气质。

(作者为著名策展人、批评家。)

洪启摄影展《边陲》 学术顾问:杨卫 策展人:宋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底层的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