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形地势特征境内地形南高北低有利于,水源汇聚,水网稠密有语病吗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零距离·湘】第五单元:亚洲(含东南亚、南亚、西亚、日本)(2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PAGE21第五单元亚洲(含东南亚、南亚、西亚、日本)知识梳理一、亚洲

疑难点津1亚洲季风特点及其成因(1)亚洲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影响冬季风(1月)西伯利亚、蒙古由陆地吹向海洋,即东北风和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温减湿低温少雨夏季风(7月)太平洋、印度洋由海洋吹向陆地,即东南风和西南风温和湿润增温增湿高温多雨(2)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濒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如图所示:

(3)夏季风异常及其影响。

2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3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分布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而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原因有:①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交通便利;②属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③有众多河流,水源充足;④有许多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4亚洲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纬度位置及地形地势:纬度在11°S~81°N之间,地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造成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海陆位置:亚洲面积广阔,中纬度地带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造成降水的明显差异;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5东南亚成为世界主要稻米产区的原因(1)地形方面: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2)气候方面:热带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的生长。(3)劳动力方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6马六甲海峡对日本和中国的重要性(1)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必经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海峡就成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2)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进口的不断增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作用日趋重要。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入海口附近,其原因是:中南半岛地形较崎岖,而河流中下游平原和入海口附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人口稠密地区,也是中南半岛的重要农业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8南亚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种类分布主要原因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主要是平原,降水充足,地势平坦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小麦和棉花的耐旱能力较强,因而分布在干旱少雨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地区茶东北部低山坡地上多雨及排水良好的坡地黄麻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气候湿热9南亚的农业(1)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夏季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富。(2)不利条件:旱涝灾害频繁;人口多,增长快,农业压力大。(3)夏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下所示:正常年份降水合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异常年份农业可能歉收10阿拉伯半岛上河流非常稀少的原因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很难形成河流。11西亚石油大量出口的原因(1)西亚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产量大、开采成本低。(2)产油国人口少,工业欠发达,石油消费量不大。12自然条件对日本寿司这一饮食习俗的影响(1)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的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2)日本山地丘陵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且用紫菜包裹。高频考点1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水文水文特征①大河众多;②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奔流入海;③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河流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交通“咽喉”的原因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其中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业造成损害。4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易发生火山、地震。5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五海三洲之地;②石油资源丰富;③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差异;④为领土而战;⑤淡水资源匮乏,为淡水而战。6西亚的三条石油输出路线(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7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1)气候特点:一年可分为三季。每年6月到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从3月到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2)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①有利的方面:雨季时高温,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不利的方面:西南季风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农业压力大。8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有利条件:①便利的海运;②发达的科技;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高效的管理。9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好处(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10日本农业的特征(1)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2)稻米、茶叶、水果、蔬菜为日本主要农产品。典例解析例1(2022·潍坊)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A   山脉,B   海峡,C   运河,D   海峡。(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该特征对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3)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   人种。(4)请你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5)请你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亚洲基本的地理名称、地形、居民、气候等知识。(1)图中A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B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C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D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2)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在四周,故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受地势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3)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黄色人种,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4)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因此,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最典型的季风气候。(5)亚洲西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故人口稀疏。【答案】(1)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2)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3)黄色白色(4)地处世界上最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南临印度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5)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例2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宗教信仰复杂,是当今世界战乱不断的热点地区之一。读西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是   湾,D是   海,C、D之间是   海峡。(2)图中A所示国家的名称是   ,该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B是   。(3)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西亚的非阿拉伯国家,但有一个没有表示出来,这个国家是   ,该国信仰的宗教是   。(5)西亚地区为什么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西亚地区的国家分布、宗教信仰以及自然条件等问题。熟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该地区虽然气候干燥,沙漠广布,但战略性资源——石油十分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西亚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其自然条件和人文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答案】(1)波斯阿拉伯霍尔木兹(2)伊拉克沙特阿拉伯(3)石油全年炎热干燥。水。(4)以色列犹太教(5)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西亚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是世界石油宝库。方法归纳1认识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来说明。(1)纬度位置:主要选取所在的半球和温度带。半球位置主要观察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和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再作出具体说明;温度带主要观察回归线和极圈穿过的位置,再作出具体说明。(2)海陆位置:主要观察与该大洲相邻或相近的大洲以及濒临的海洋的方位,并进行具体描述。2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1)地势决定河流流向。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分布;德干高原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可以通过发源于高原上的几条河流自西向东流来判断。(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①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②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3图示法记忆日本经济特征

4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方面的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地理方面的特征包括人口、交通、聚落、农业、工业等。自主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读日本位置图,回答1~2题。

1四大岛屿中,冬季最寒冷的是()岛 岛岛 岛【答案】A2日本经济发达,但发展经济缺乏()A矿产资源 B优良港湾C技术条件 D高素质劳动力【答案】A读东南亚局部图,回答3~4题。

3苏门答腊岛地震活动频繁,原因是()A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台风活动频繁C频繁的火山爆发D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答案】D【解析】结合板块构造图可知答案。4巴厘岛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结合亚洲气候类型图,巴厘岛地处热带(赤道附近),降水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回答5~6题。

5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答案】D6印度农作物与其分布地区搭配有误的是()A印度东北部——水稻B印度西北部——小麦C恒河上游——黄麻D德干高原西部——棉花【答案】C(2022·青岛)当你徜徉在亚洲甲地古城的街头巷尾,吸引目光的是浓郁的宗教文化。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7~9题。

7甲地位于()A东南亚地区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D中亚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亚洲地理分区,甲地位于西亚。8甲地所属国家主要的出口产品是()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答案】C【解析】甲地位于沙特阿拉伯,该国家盛产石油。9甲地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答案】B【解析】西亚地区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10革命老前辈陈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的是哪个地区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马来群岛 D阿拉伯半岛【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呈南北走向,河流自北向南流入海洋,河流多分布在山脉之间,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11亚洲河流呈辐射状向四周分流的原因是()A三面濒临海洋B面积大,河流长C受中高周低地势的影响D受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答案】C【解析】亚洲的河流流向受地势的影响,呈辐射状向四周分流。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C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D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答案】C13琳琳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她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A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重要产地B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C盛产稻米和小麦D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答案】C2022年5月,印度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东南部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8 ℃以上,部分地区因高温已导致上千人死亡。读印度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4~15题。

14读图可知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①全年高温②全年温和③降水年际变化大④降水季节变化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15造成印度2022年5月持续高温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B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C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D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答案】A二、综合题(30分)16(2022·烟台)小明在认识影响河流因素的时候,找到了下面两幅图,他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如下探究。(10分)

曼谷(1)小明读图后对湄公河作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单项选择题)。A发源于青藏高原 B流经多个国家C自北向南流 D注入安达曼海(2)从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认为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内适合发展航运。你认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答案】正确。柬埔寨位于湄公河的下游,地形平坦,水流缓慢。(3)读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4)河流流量与降水有一定关系。根据图中降水量的变化,推测湄公河流量的年变化规律大致是夏季河流流量大,冬季河流流量较小。(5)小明认为湄公河航运量在1月份会下降,他的判断依据是此时湄公河流域降水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