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是AB求证M是BE的中点点,AC长度为根号二,MN的长度为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第一周 课程介绍、认识立体、制图基本知识

【在线测试】基本立体形成

21、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2、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3、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4、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5、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6、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27、图中所示立体由回转形成。

28、图中所示立体由拉伸形成。

29、图中所示立体由扫掠形成。

【在线测试】制图基本知识——尺寸标注规则

19、图中的尺寸标注正确。

【在线测试】形状参数表示法

16、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17、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18、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19、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0、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1、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2、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3、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4、读图,判断圆柱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5、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6、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7、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8、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29、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30、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31、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32、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33、读图,判断圆锥的形状参数书写是否正确?

【在线测试】制图基本知识——图幅、图线、字体、比例

14、1:2是缩小的比例

15、1:5是放大的比例

16、2:1是缩小的比例

17、5:1是放大的比例

1、【第一周作业】 习题集P4(1)(2)(4)(5),P6(1)(2)(3) 。 基本要求: 1. 不缺尺寸。 2. 正确填空。 3. 逐条检查以下各要求: (1)圆或者大于180度的圆弧尺寸数字前加Φ; (2)半圆或者小于180度的圆弧尺寸数字前加R; (3)水平方向的尺寸注于尺寸线上方且字头朝上; (4)垂直方向的尺寸注于尺寸线左方且字头朝左; (5)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 (6)尺寸线之间间隔均匀; (7)同心同径的多段圆弧尺寸数字前缀为Φ; (8)尺寸线不要与中心线、轴线、轮廓线重合; (9)对称结构尺寸按对称尺寸标注; (10)定位尺寸要从基准引出; (11)尺寸线、尺寸界线为细实线; (12)同一结构上孔的数量要标注,圆角半径不注数量; (13)箭头规范; (14)避免尺寸链封闭; (15)作业不潦草。

第二周 投影法,拉伸体、回转体的投影

【在线测试】拉伸体、常见回转体

31、图中拉伸体的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32、图中拉伸体的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33、下面的图形可以表示圆球

34、下面的图形可以表示圆球

35、下面的图形可以表示半圆球

36、下面的图形可以表示圆球

37、下面的图形是圆锥的三视图

【在线测试】拉伸体、常见回转体的轴测图

【在线测试】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4、斜二轴测图采用的是中心投影法。

15、形体中平行于坐标轴的边界线,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

16、形体中相互平行的边界线,在轴测图中仍平行。

17、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可以任意确定。

18、正等轴测图与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完全相同。

9、照片成像采用的是平行投影法

10、照片成像采用的是中心投影法

【在线测试】投影体系和三视图

1、【第二周作业】 1.习题集P7:3-2-1的 (1)、(2),将3-2-1(2)做好后拍照上传,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 2.习题集P3:1-2-1的(3)、1-2-4的(3),绘制在习题集后面的坐标纸上,要求图线粗细分明。 作业基本要求:

第三周 立体边界的投影

【在线测试】点的投影特性

24、点的两面投影能唯一确定其空间位置。

25、投影连线应画成细虚线。

26、判断点M的一次换面是否正确。

27、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28、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29、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30、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31、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32、下图中重影点的标注是正确的

【在线测试】直线的投影特性

34、图中ab反映直线AB的实长。

35、图中正面投影反映直线AB的实长。

36、图中ab反映直线AB的实长。

37、图中的水平投影反映直线AB的实长。

38、判断利用换面法求直线MN实长的作图是否正确。

39、图中箭头所指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40、图中箭头所指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41、图中箭头所指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42、图中箭头所指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43、判断线段AB换面后,是否反映实长。反应实长,选择“正确”,不反应实长,选择“错误”。

44、判断线段AB换面是否正确。

45、判断线段AB换面是否正确。

46、判断线段AB换面是否正确?

【在线测试】平面的投影特性

22、下面的投影图水平投影反映平面的实形

23、下图中水平投影反映平面的实形

24、下图中的某个矩形反映该平面的实形

25、下图中有一个三角形反映该平面的实形

26、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27、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28、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29、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30、下图表达的是侧平面

31、下图表达的是侧平面

32、下图表达的是侧平面

33、下图表达的是侧平面

34、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35、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36、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37、下图表达的是正平面

38、下图表达的是水平面

39、下图表达的是水平面

40、下图表达的是水平面

41、下图表达的是水平面

1、本周作业: 1.习题集P11,P12; 2.习题集P13的4-3(2),4-4(2); 3.习题集P16的4-9(1)(机械类各专业做此题,其它专业选做)。 互评作业: 习题集P13的4-4(2),做好后拍照上传,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 作业要求: 1. 图面清晰、整洁; 2. 投影正确,符合三视图投影规律; 3. 图线粗细分明; 4. 尺寸正确无变形。

【在线测试】组合体画图

1、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三视图是否正确。

2、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三视图是否正确。

4、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5、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6、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7、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8、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9、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0、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1、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2、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3、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4、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5、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6、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7、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8、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19、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0、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1、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2、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3、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4、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5、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6、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7、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8、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29、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0、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1、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2、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3、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4、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5、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6、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7、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38、参照立体图,判断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否正确。

【在线测试】组合体读图(形体分析法)

【在线测试】 组合体读图(线面分析法)

【在线测试】 组合体读图(综合)

【在线测试】组合体尺寸标注1

9、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0、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1、判断下图的角度标注的正误

12、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3、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4、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5、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6、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7、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8、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19、下图的尺寸标注是规范的

20、下图的尺寸标注是规范的

21、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2、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3、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4、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5、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6、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7、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8、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29、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0、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1、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2、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3、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4、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5、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6、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7、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8、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39、判断下图的尺寸标注的正误

【在线测试】组合体尺寸标注2

22、参考图(1)、图(2),可得出结论:图(3)需要标注5个尺寸。

23、参考图(1)、图(2),可得出结论:图(3)需要标注5个尺寸。

24、下图高度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25、图1,图2,需要标注的尺寸数量是相同的。

26、图1,图2,需要标注的尺寸数量是相同的。

【在线测试】组合体读图

【在线测试】组合体轴测图

第四周 平面与立体相交、两立体相交

【自测:常见投影问题】随堂测验

6、图2的画法完全正确

7、已知回转体的动平面F2如图(a)所示,图中的三视图是正确的。

8、已知回转体的动平面F2如图(a)所示,图中的三视图是正确的。

9、已知回转体的动平面F2如图(a)所示,图中的三视图是正确的。

10、已知回转体的动平面F2如图(a)所示,图中的三视图是正确的。

【在线测试】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平面立体切口)

【在线测试】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复合相贯

【在线测试】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曲面立体切口)

【在线测试】平面与立体相交(截交线)

11、图中圆锥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双曲线+直线。

12、图中圆锥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抛物线+直线。

13、图中圆锥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双曲线+直线。

14、图中圆锥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抛物线+直线。

15、圆球被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是椭圆。

16、圆球被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是圆。

17、圆球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圆。

18、圆柱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双曲线+直线。

19、图中圆柱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椭圆弧+直线。

20、图中圆柱被截切后,截交线形状是抛物线+直线。

1、【第四周作业】 1.习题集P17的5-1(1)、(2)、(3)、(4)、(5); 2.习题集P18的5-2(2)、(3)、(6)。 【互评作业】 习题集P17的5-1(4),做好后拍照上传,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 第四周作业要求及解题指导见附件PDF文档。

第七周 图样画法(一)

31、判断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是否正确。

32、判断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是否正确。

33、判断视图的配置是否正确。

第八周 图样画法(二)

【在线测试】剖视图(一)

【在线测试】剖视图(二)

9、判断半剖的主视图的正误。

10、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11、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12、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13、判断剖切标记正误。

14、该形体的主视图适合用半剖视图表示。

15、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16、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17、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18、判断局部剖视图正误。

19、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20、判断半剖视图的正误。

21、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22、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23、判断局部剖的主视图正误。

24、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25、判断局部剖的主视图的正误。

26、判断主视图正误。

27、判断主视图的正误。

28、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29、判断局部剖视图的正误。

第九周 图样画法(三)

20、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时,可以省略标注。

2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且中间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不可以省略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

2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时,不可以省略表示剖视图名称的字母。

23、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得到的都是全剖视图。

24、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可以得到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20、判断断面图正误。

25、判断重合断面图正误。

26、判断重合断面图正误。

27、判断重合断面图正误。

28、判断重合断面图正误。

29、判断重合断面图正误。

30、判断断面图正误。

【在线测试】其他图样画法

28、如果做局部放图,Ⅰ、Ⅱ两处的放大比例必须一致。

29、下面两组视图表示的是同一立体。

30、下面三组视图表示的是同一立体。

第十周 标准件、常用件

【在线测试】螺纹的画法

27、螺纹的端面视图(侧面视图)倒角圆不必绘制。

28、螺纹的端面视图(侧面视图)要绘制出倒角圆。

29、外螺纹的端面视图中,大径要画成四分之三细实线圆。

30、外螺纹的端面视图中,小径要画成四分之三细实线圆。

31、内螺纹的端面视图中,大径要画成四分之三细实线圆。

32、内螺纹的端面视图中,小径要画成四分之三细实线圆。

【在线测试】螺纹的标记

31、根据螺纹标记G 1/2 A ,该螺纹为外管螺纹。

32、根据螺纹标记G 1/2 A ,该螺纹为内管螺纹。

33、根据螺纹标记“M16x1-5g6g-S”,该螺纹的大径为16

34、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螺纹的大径。

35、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粗牙螺纹;细牙螺纹)。 该螺纹为________。

36、根据螺纹标记“M20”,查教材附录C,该螺纹的螺距为________。

37、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左旋螺纹;右旋螺纹)。 该螺纹为________。

38、根据螺纹标记“M20”,该螺纹的大径为________。

39、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中等;长;短)。 该螺纹的旋合长度为________旋合长度。

40、根据螺纹标记“M20”,该螺纹的线数为________。

41、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5g;6g;5H;6H)。 若该螺纹为内螺纹,其中径公差带代号为________。

42、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5g;6g;5H;6H)。 若该螺纹为内螺纹,其顶径公差带代号为________。

43、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5g;6g;5H;6H)。 若该螺纹为外螺纹,其中径公差带代号为________。

44、根据螺纹标记“M20”,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5g;6g;5H;6H)。 若该螺纹为外螺纹,其顶径公差带代号为________。

45、根据螺纹标记“Tr40x14(P7)LH-8e”,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单线;双线)。 该螺纹为________。

48、根据螺纹标记“Tr40x14(P7)LH-8e”,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左旋;右旋)。 该螺纹为________螺纹。

50、根据螺纹标记“Tr40x14(P7)LH-8e”,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中等;长;短)。 该螺纹的旋合长度为________旋合长度。

51、根据螺纹标记“Tr40x14(P7)LH-8e”,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外螺纹;内螺纹)。 该螺纹为________。

52、根据螺纹标记“Tr40x14(P7)LH-8e”,选择括号中的词语填空(中径;顶径)。 8e为该螺纹的________公差带代号。

【在线测试】螺纹的尺寸标注

4、图中的倒角标注正确。

5、图中的倒角标注正确。

6、图中的尺寸标注正确。

7、图中的尺寸标注正确。

9、螺纹长度尺寸包括螺尾。

10、图样中可不绘制螺尾。

11、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2,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

12、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2,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

13、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2,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m。

14、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2,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

15、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普通螺纹的螺孔:公称直径20mm,螺距2,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H、6H,螺孔深度为35mm,钻孔深度为42mm。

16、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的螺孔:公称直径20mm,螺距2.5,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H、6H,螺孔深度为35mm,钻孔深度为42mm。

17、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的螺孔:公称直径20mm,螺距2.5,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H、6H,螺孔深度为35mm,钻孔深度为42mm。

18、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粗牙普通螺纹的螺孔:公称直径20mm,螺距2.5,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H、6H,螺孔深度为35mm,钻孔深度为42mm。

19、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细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1,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

20、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已知细牙普通螺纹:大径16mm,螺距1,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5g、6g,螺纹长度为20mm。

21、判断图中倒角尺寸是否合适。 已知图中所示为普通螺纹,大径为16mm,查表知其小径为13.835mm。

22、判断图中倒角尺寸是否合适。 已知图中所示为普通螺纹,大径为16mm,查表知其小径为13.835mm。

23、判断管螺纹的标注是否正确。

24、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25、判断图中螺纹尺寸标注是否正确

【在线测试】螺纹紧固件

【在线测试】键、销、轴承、弹簧

14、通常滚动轴承外圈装在机座的孔内,内圈套在转动的轴上,并随着轴转动,外圈固定不动。

15、滚动轴承的滚动体都是球体。

12、判断右侧的断面图是否正确?

13、判断右侧的断面图是否正确?

14、判断零件表达方案是否完整?是选择“正确”,否选择“错误”。

【在线测试】零件图尺寸标注

【在线测试】 极限与配合

13、装配图的各个视图中,同一个零件的剖面线的方向必须相同,间隔可以不同。

14、装配图中要标注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

15、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的指引线可以彼此相交,只要画图方便即可。

【在线测试】装配图读图

13、拆画零件图时,零件的表达方案不一定与装配图一致。

14、下图为螺纹调节支撑的一个视图。 螺纹调节支撑是用来支撑质量不太大的机件。使用时,转动调节螺母,支撑杆便上下移动,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判断对错:螺纹调节支撑5个零件上均有螺纹。

15、该装配体上零件3 螺钉是标准螺钉(形状、尺寸、材料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十四周 期末在线考试

86、绘图比例1:2应放大2倍绘制。

87、判断下图已标注的尺寸是否正确。

88、判断下图已标注尺寸是否正确。

89、图B是局部剖视图

转眼间,开学已经两个月了,还有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不少同学十分紧张,看看书本,学了不少知识,但所剩时间不多。如何搞好期中复习,下文为初二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3.使不等 式x﹣12与3x﹣78同时成立的x的整数值是( )

4.小明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明的家距学校2千米远,小丽的家距学校5千米远,设小明家距小丽家x千米远,则x的值应满足( )

5.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7.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 )

8.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

11.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3.命题同位角相等是 命题(填真或假).

14.如图,已知△ABC的面积是24,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那么△CDE的面积是 .

15.写出一个解为x1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应该为 .

18.线段AB和直线l在同一平面上.则下列判断可能成立的有 个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1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2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3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4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5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6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66分)

19.解不等式组: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在我市举行的中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 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都扣3分.

(1)小李考了60分,那么小李答对了多少道题?

(2)小王获得二等奖(75~85分),请你算算小王答对了几道题?

24.我们用[a]表示不大于a的最大整数,例如:[2.5]=2,[3]=3,[﹣2.5]=﹣3;用表示大于a的最小整数,例如:=3,=5,﹣1.5=﹣1.解决下列问题:

(2)若[x]=2,则x的取值范围是 ;若=﹣1,则y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x,y满足方程组 ,求x,y的取值范围.

(2)求C的取值范围.

26.某商场用36万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万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

(1)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各 多少件;

(2)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B两种商品.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2倍,A种商品按原售价出售,而B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使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0元,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解: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②当8为腰时,8﹣48+4,符合题意.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与等角对等边的判定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A、∵a:b:c=2:3:4,

△ABC不是等腰三角形;

△ABC是等腰三角形;

△ABC是等腰三角形;

3.使不等式x﹣12与3x﹣78同时成立的x的整数值是( )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 先分别解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确定x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x的取值范围找出x的整数解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4.小明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明的家距学校2千米远,小丽的家距学校5千米远,设小明家距小丽家x千米远,则x的值应满足( )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小明家、小丽家和学校可能三点共线,也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由此可列出不等式5﹣25+2,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5.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

解答: 解: ,由①得,x ,由②得,x﹣1,

考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CD=B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E=CE= A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7.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 )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有解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解不等式①得,x2m,

解不等式②得,x2﹣m,

8.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 先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考点: 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 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

∵AD是BAC的平分线,

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延长BD与AC交于点E,由题意可推出BE=AE,依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等腰三角形BCE,可推出BC=CE,AE=BE=2BD,根据AC=5,BC=3,即可推出BD的长度.

解答: 解:延长BD与AC交于点E,

△BEC为等腰三角形,

11.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 )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 根据最大的降价率即是保证售价大于等于成本价,进而得出不等式即可.

解答: 解:设进价为a元,由题意可得:a(1+m%)(1﹣n%)﹣a0,

考点: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G=A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AD=GD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GD=2G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ACD=CG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又∵点G为AF的中点,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3.命题同位角相等是 假 命题(填真或假).

分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没有前提条件,并不能确定同位角相等,由此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命题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因为没有说明前提条件.

14.如图,已知△ABC的面积是24,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那么△CDE的面积是 6 .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

解答: 解:∵D是BC的中点,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证M是BE的中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