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开放排位和预设排位奖励归来新版本什么C位最容易上本场最佳?

众所周知守望先锋被称为暴雪的亲儿子,官方每一次更新都会注入大量心力,各种比赛依旧是暴雪玩家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这次即将推出的《守望先锋》“归来”是守望先锋自推出后最大的版本更新,不止是在所占空间上的最大,也是在一次版本中新内容和改动最多的。

自从前一阵微软接收暴雪后,好消息就开始连续不断的传来,曾经一直消息不多的《守望先锋》“归来”在短期爆出了大量的内容揭露,而每次官方的放出信息都能成为当下热点,现在新版本即将上线,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期待的内容吧!

新版本的《守望先锋》“归来”使用了全新的引擎,画面效果突飞猛进,全新的UI设计也简洁中带着科技感,据说游戏还会带有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下都会给游戏体验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样的随机性也让游戏拥有了可以重复游玩的乐趣。

没有《守望先锋》玩我就要死了。

如果你经历过2016年的那个夏天,大概率会对《守望先锋》发售前玩家们的热情历历在目。

在那个夏天里,作为暴雪的又一力作,《守望先锋》在测试期间就引来无数玩家的热议和期待。尤其是随着测试的开启,那些参与过测试,又意犹未尽的玩家们仿佛出现了“戒断反应”,恨不得被人一棍子打晕,醒来就是发售日。


不知道你的电脑里是否还存着《守望先锋》的各种表情

所有与游戏有关的信息被反复传阅,官方放出的故事短片更是各个播放量爆炸。尤其是讲述岛田两兄弟的故事短片《双龙》,单单在B站就收获了超过460w播放,其中陌生人与神龙的对话更是变成了红极一时的热梗,广为流传。


“没有守望先锋玩我要死了”

种种的一切,都坐实了《守望先锋》的高人气。在正式发售之后,游戏也不负玩家们苦苦等待,凭借着多样化的英雄和6V6对抗带来的策略性,让无数玩家沉迷其中。放狗、堡垒车、抽烟天使等诸多有趣的套路与玩法,成了不少人刻苦钻研的“课题”。尤其是在那个快速匹配还能选择重复英雄的早期版本,6Dva冲点之流的骚操作更是让不少人度过了一段足够有趣的时光。

重建帝国也好、岛田二傻也罢,彼时很多人都处在新手期,大家都很菜,但菜鸡互啄也乐趣十足。或许是幸存者偏差,虽说也有不少胜负欲比较强的选手,在游戏早期,我依然遇到了不少信奉快乐就完事了的选手,一队全是C那是常规操作。

凭借着超高的热度与优异的表现,《守望先锋》压倒神海4、《泰坦陨落2》等一众游戏,成为了2016年TGA的最佳年度游戏。与此同时,最佳多人游戏、最佳电竞游戏都被其一手包揽,暴雪也顺理成章的当选了那年的最佳游戏厂商。

可以说《守望先锋》取得了梦幻般的开局,人气、收益双双拉满。

但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守望先锋》也暴露除了一些问题,比如更新速度。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不少玩家诟病的一点,毕竟对于一款竞技游戏来说,新英雄、新地图是提升新鲜感最直接的手段,但显然暴雪的制作速度,无法跟上玩家们的需求。

安娜、黑影、奥丽莎、布里吉塔、“莫姨”、艾什等一众新英雄虽然掐指一算总数不少,但更新的间隔属实有点太长了,长到让不少玩家心中那团火越来越小,甚至最终熄灭。再加上222的阵容预选机制,卡死了玩家们每局的位置,让想打C的玩家不得不面对更长的匹配时间。


相比于挨打,更多人还是想秀操作,成为团队救世主

平衡性也是不少玩家吐槽的点,这其中,尤以铁拳最为突出。凭借着一手高机动性和超级跳。掌握了各种地图卡点的铁拳跟个鬼一样,管你是在“午时已到”还是“看见你了”,随时随地都能送上一套拍地板+上勾拳+蓄力一击的素质三连。在沟通交流不及时,防守反击不够迅速的路人局中,很可能让C位直接蒸发。


应该算是铁拳的世界名画(来自B站UP主:钟吾听雨)

这里提到的铁拳只是一个例子,虽然暴雪也在不断的调整数值,但就像大多数竞技类游戏一样,绝对公平是很难做到的,终究有版本之子存在,也永远有英雄要坐冷板凳。

在面对内容更新迭代过长这件事上,暴雪推出了创意工坊,试图让玩家们自己动手,横向与纵向挖掘游戏乐趣。在各种脑洞的加持下,果然诞生了不少有意思的玩法。在度过了初期摸石头过河的阶段之后,各种放飞自我的玩法层出不穷,你甚至可以在工坊里打Dota玩《黎明杀机》,甚至是操控铁拳,整两把排球大战。


玩个大乱斗也不是不可以

在工坊的加持下,《守望先锋》的热度有所回升,再加上官方连续几年在赛事方面的运营,让游戏一直保持在一个不错的状态。《守望先锋》好玩吗?那必然是好玩的,但无法否认的是它的确存在更新慢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像我一样的玩家,在游戏中投入了几百上千个小时,哪怕A了之后,也偶尔和朋友上线开个黑车。

那个2016年的夏天,我们都无比怀念。

就在前一段时间,我们有幸收到了暴雪的邀请,参加了《守望先锋》“归来”的“5v5测试”。此次试玩的内容包括新英雄“索杰恩”,全新5V5,新模式“机动推进”,4张新地图以及四位英雄的重做。至于此前曝光的各种PVE模式,并没有出现在此次测试当中。


4月26号,开放性的测试就会正式开启

新英雄索杰恩是一位机动能力很强,且输出足够稳定的C位。在官方的背景故事中,索杰恩不但是一位出身加拿大的特种兵,且是“守望先锋”行动队长,曾在战场上与76并肩作战。在战争之后,受到76的邀请,加入了《守望先锋》。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希望16年的夏天能够“归来”。

907,这个数字代表着从《守望先锋2》在暴雪嘉年华上首次公布,到二测上线的天数。

两年半的时间,足够发生许多事:因其开发进度的缓慢、运营的疲软、以及内部管理的混乱,暴雪没能在这段时间止住颓势,如今不得不与微软达成收购意向。而《守望先锋》(后文简称OW)的制作总监,任职19年的“姐夫”Jeff Kaplan,也在一年前宣布离开。

从员工到内容,暴雪急需新鲜血液来重铸往日荣光。值得欣慰的是,依然有许多人对它旗下的作品抱持着兴趣。这次B测的大部分资格要靠在Twitch观看直播取得,相关主播的流量因此有着显著的提升:元老级守望玩家、前达拉斯燃料队员Seagull在开启资格掉落后,直播间便迅速涌入了11万观众,开播一小时就达到了他平常观众数的10倍。

Twitch主播数据,在绿色曲线里可以看到Seagull直播间观众数的暴增

这其中不乏像我一样凌晨一点便开始在Twitch挂机的中国观众。起床后,我如愿拿到了测试资格,随后第一时间下载了这款我曾投入数千小时的竞技游戏的“续作”。在数小时的体验后,我感受到:《守望先锋2》虽未推出天翻地覆般的新内容,但开发者们试图盘活这个IP的决心,从一系列的机制更改上显露无疑。

老鸟们在测试里第一件注意到的事,大概会是游戏的组成人数由12人变成了10人:坦克位置由两人的“搭档”变成了一人的“独狼”。

至此,双T联动正式成为了历史,再也不会有“大锤+毛妹”、“猩猩+D.VA”这样的经典组合出现。对于英雄数寥寥的OW来说,削减阵容组合数,就像是在本已被挖掘殆尽的游戏深度上又砍了一刀。将T位减半的决策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自从OW在匹配与天梯中锁定了两T两C两奶的阵容后,三个位置间的匹配时长便出现了急剧的落差。

从个人经验来讲,在OW里想要开一局,C位一般都需等待10分钟以上(有时要30分钟),奶位要6-8分钟,而坦克们一向秒进。为了平衡三个位置的人数,OW里至今还有着补位送“优先券”的机制:当玩家选择了人数较少的位置进行游戏后,就能使用“优先券”来缩短下次选择人数较多位置时的匹配时间。

在这次测试中也保留了“优先卡”的机制

即使用了“优先券”,匹配的速度也不会得到显著提升,可见有许多玩家是宁可排上十几分钟,也不愿意玩T的。没人选T的环境,与OW后期的强MOBA属性脱不了干系:在双T时代,坦克玩家在大多数游戏时间里都承担着放盾&挨打的角色,只有在团战里才有用大招发挥的空间,游戏体验相较C位奶位更加无聊,因此T位玩家流失也不是什么奇事。

除了在玩家分布上的考量,队伍变为5人,也宣告着暴雪在游戏平衡上的彻底失败。几年前的OW没有阵容锁定,直到臭名昭著的“GOAT”阵容出现,联赛的平衡与观赏性被彻底摧毁:一个以“锤妹”布里吉塔为核心,3个坦克加3个治疗组成的队伍。该阵容在经历了连续一年的削弱后,依然被职业选手们一次次选用,来证实它就是最优解。

在“GOAT”的护盾循环与范围治疗前,各队伍的长枪位“准哥”们没有任何的发挥空间,其中一些甚至在那个环境里从明星选手直接降格为了饮水机管理员。正巧那时拳头的《Valorant》横空出世,守望先锋联赛里许多瞄准天赋出类拔萃的年轻人,纷纷投向了对面的阵营。

查莉娅的“外星人”皮肤:它属于2019年的MVP“Sinatraa”,这位选手在获得了团队与个人的最高荣誉后,立马转职《Valorant》,当时狠狠地打了暴雪的脸。

“GOAT”的存在,其实恰好是OW开发者们理念的一种写照:他们希望《守望先锋》是一款讲究团队协同,技能配合的游戏。在早期采访里,前总监Jeff甚至说过最初的OW只设计了6人组排的匹配,因为这是他与团队认知里OW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指望每个人都有5个水平接近且时间宽裕的队友本身就不现实,玩家们随机匹配时的糟糕体验,迅速地戳破了开发者们肥皂泡般的完美化臆想。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取胜,针尖麦芒般的对抗大概只占总局数的十分之一,剩下的时间里,不是朝着对方的短板穷追猛打,就是在感叹队友白给导致的无力回天。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只感觉到疲惫与厌倦,再加上缓慢的内容更新,使得他们将OW从自己的生活里渐渐移出。

Kaplan:有人说他成就了守望,也有人说他毁了守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姐夫”对待守望一向全心全意

没有对团队化的过度执念,就不会有“GOAT”,不会出现锁定222阵容这样的粗暴平衡方式,更不会有坦克玩家的流失。在砍掉一个T位的背后,《守望先锋》的问题之种早已埋下。随着活跃用户的锐减,团队化+MOBA向的运营方式已被证实不可行,想要挽回新老玩家们的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不破不立,如今的团队改变OW的第一步,就从玩家数被砍的T位的英雄上做起。

在二测中,全部的坦克英雄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BUFF。

“末日铁拳”得到了重做,同时加入了T阵容:上钩拳被移除,一个叫“悍猛格挡”的技能替代了它。激活新能力后,铁拳能在短时间内抵消前方的大部分伤害,同时按幅度增强下一个右键“火箭重拳”。Shift“裂地重拳”变为了固定伤害,同时大幅增加了垂直移动能力。

现在的裂地重拳可以原地起飞上高台

另外,铁拳在生命值、普攻伤害、右键的范围、大招施放速度等等细微方面均有所调整。相比重做前,现在的铁拳更加抗打,但在技能施放的策略上对玩家的要求变高了,利用恰当的格挡时机来增强重拳会是新铁拳的核心机制。

在原本的坦克里,“奥丽莎”经历了最多的改变:它的技能组从“护盾、软控、团队增伤”变成了“格挡、投掷物、AOE”,普攻也从远距离无衰减变为了近距离增强。

右键:投掷标枪,击晕并击退敌人

E技能:旋转标枪,摧毁正面流弹并击退敌人

大招:范围减速+蓄力增伤,类似《英雄联盟》里的努努

这些更改把奥丽莎从一个放盾工具人变成了一台近距离绞肉机,围绕“标枪”元素设计的新技能,使它相比以往有着更宽的上下限。

从铁拳与奥丽莎的修改上能够看出,开发者们在把坦克们往削弱团队性,强化个人发挥的方向上调整。其余的部分T位,也新增了一些富有侵略性的能力。

猩猩的新右键:蓄力电磁炮

大锤的冲击波变成了两个

秉持着把玩法从重团队转向重个人的设计理念,所有功能型角色都会陆续得到重做,堡垒首当其冲:在进入机枪模式时,它从一个固定炮塔变为了有时限但可以移动的哨卫。自我修复替换成了榴弹,大招也变为了区域轰炸。

新的机枪模式,6秒时长的移动炮台

大招:选中三块区域的轰炸

另外,为了防止克制关系盖过玩家间的技术差异,大部分控制技能都得到了修改:卡西迪(麦克雷)的闪光弹被替换为了磁性手雷;狂鼠的夹子从禁锢变成了减速;小美无法再完全冻结敌人,但普攻伤害大幅提高;布里吉塔的盾击距离更远,但眩晕效果已被移除;黑影也围绕着沉默机制进行了改动。

卡西迪的磁性手雷,众多小改动其中之一,控制的减少会让游戏节奏变得更快

可以看到,种种修改均在增强玩家的操作水平对胜负的影响。而新英雄“索杰恩”,在二测版本里,更是一个在高手手里强度爆炸、凡人上手就略显乏力的角色。她使用一把电磁炮做武器,拥有着优秀的位移技能、不错的AOE、以及恐怖的秒杀潜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操作者要打的够准。

截取自B站“杭州闪电队”:新英雄满蓄力右键爆头瞬秒开大的士兵76,她的强度全看右键命中率

为了让玩家们更愉快地刚枪,花村、阿努比斯神殿等AB点攻守地图已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推进”的模式:双方在完全对称的地图里,抢夺运载机器人的控制权,并且试图将其推动更远的距离。“推进”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移动的占点玩法:战斗被限定在了运载机器人周围,不过失去控制权的一方劣势越大,他们的地形优势就会越明显。

“新皇后街”,推进模式现有的两张地图之一

在游戏机制以外,一些细微的修改与优化也在二测中得以体现:部分枪械音效被替换,加入了标记功能与计分板,地图的视觉效果也得到了提升。这些更新一部分是FPS的标配,也是OW早就该有的功能,另外那些的好恶则全凭个人喜好。

总的来说,二测展现出的机制变化,大大降低了前作“团队+配合”的取向。这并不代表OW2完全不需要小队协作,它依然是市面上最吃队友的游戏之一。但护盾量的缩小,硬控的减少以及模式的变换,使得OW2的光谱从MOBA偏向了FPS那一端。

在OW2里,瞄准的重要性,大大地提高了

种种改动触及了游戏的根基,衍生出了巨大的平衡性问题:像法老之鹰、狂鼠等高火力、低精准度的弹道英雄,因为破盾的需求大幅缩减,在测试里出场寥寥。少了硬控的限制,死神打团时可以肆无忌惮地传送到人堆里开大,这种行为在前作约等于自杀,但在二测中却经常效果拔群。像温斯顿这样“1+1>2”的角色,也在少了身边的坦克伙伴后,战斗中总是显得有些无助。

想要把OW2的PVP在现有基础上盘活,开发者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不过有改变就是好事,希望在正式版推出后,我们能惊喜地发现,二测里的新内容仅仅是一个开头。

《守望先锋2》公开时主打的PVE,在这次测试里不见踪影。


开发PVE内容,本身就是一件容易费力不讨好的事。在PVE射击游戏这个分类,其中佼佼者《命运2》的设计师曾在采访里说过:“数百人团队花几个月开发的PVE内容,玩家可能两个小时就玩腻了”。而如果你玩过《命运2》的话,就会知道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重复劳动:搬砖的背后,埋藏着开发者的无奈。

在《命运2》中爆肝,是为了获取稀有的武器。我在OW的系统里,并没看到能与《命运2》相提并论的,由装备驱动获取用户粘度的可能性。如果OW2在正式版推出后有完整PVE的话,那么它大概率会是以“分难度闯关+英雄天赋树”的形式出现。

《命运2》有成百上千的武器,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守望先锋2》目前只有33个英雄

从暴雪过往展现出的生产力来看,对其能否在PVE上稳定产出新内容这一点,我抱持着悲观的态度。不过没有新内容,不一定代表着不耐玩,在自家的《星际争霸2》里,或许就埋藏着困境的解药:它的合作模式通过将地图、任务类型、敌人种族、玩家阵营以及突变因子(能改变属性与机制)随机排列组合,用有限的开发资源为玩家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像星际2一样,能通过多样的突变因子,带来一个每周轮换的高难任务,是我对《守望先锋2》PVE的心理预期。

有SC2合作模式的质量,就谢天谢地了

总而言之,《守望先锋2》在这次测试中所展现的,并不足以使其成为一款能媲美前作首发时质量的游戏,但总归是迈出了改变的一小步。

就像网络上一个圈内笑话所说的:“所有的暴黑,曾经都是最忠实的暴白”。 批评者们在凝视暴雪时,多少带着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态度。那些在负面新闻下“开香槟”的人,也许都曾是最深爱暴雪的老玩家。

那么多人对业已弃坑的游戏保持着关注,这恰恰代表着他们对游戏质量的认可。在OW里蹉跎了数千小时的我,也希望开发者们能够细心打磨这款续作,实现这次测试代号“归来”的寓意,重现16年夏天的美好景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守望先锋开放排位和预设排位奖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