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真实样貌名字叫佛陀吗?

如来佛祖叫释迦牟尼,也称释迦如来,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3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

释迦牟尼开启佛教后,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经中,如来与佛的不同点:佛陀在说法讲到“性法”时称为如来,说到“相法”时称为佛。因为如来是德性,而佛是庄严形象。如来与佛的相同点,都是对佛陀尊敬的称呼。

佛教源于古印度,但其发源地属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

它的创始人乔达摩属于释迦族人,牟尼的意思是隐修者,因此就很自然的被称为释迦牟尼。

他出生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也就是我国的春秋时期。他的家境非常好,出生于王室,他的父亲净汉王对他有很高的期望,也希望他可以继承王位。但是他的母亲在他出身不久后便去世了,所以他从小由他的姨母抚养长大。

这个人天资聪慧,知识也很渊博,使他养成了一个善于沉思的习惯。在他幼年时期,他周围的很多事情都引起他的思考,他看着在烈日下农耕的人,拖着大量工具犁地的牛,因亲人去世痛苦的人,便想着怎样才能帮人们解决痛苦。

然而,他从小读的书并不能帮他解决这些问题,他决定放弃王位准备出家。

他经历苦行生活六年之久,然而一无所获,最终他一个人走到一棵树下,盘坐下来,闭眼思索,最终顿悟成佛。

关于他真正成佛的年龄,说法也不一,有的人认为是三十岁,也有人认为是三十五岁。关于他成佛的地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菩提场,那颗树也被人们称为菩提树。

但他事业后期却是很不顺利,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一是在他晚年,他手下已经有许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他的堂弟提婆达多,走上了和他对立的一面。

二是当时释迦族被敌国吞并,释迦族人几近灭绝。为了保命,他逃到了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在他将死之际,他还想回到故乡迦毗罗卫看看,然而在返回的途中不幸去世了。

在他死后,他被人们称为佛陀,中国人尊称他为如来佛祖。

“如来”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所以任何的佛都可以被称为“如来”,音译过来就是多陀阿伽,汉语“如来”通俗的讲就是像来了一样,无时无刻都在,他也是无处不在的一种真实存在。

如来只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为何人们偏偏把释迦牟尼叫如来佛呢?

首先是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佛教的最高领导者被叫如来佛,因此他就自然而然被称为如来佛。

其次是与如来这个词真正包含的意义有关,《金刚经》里面就有释迦牟尼和菩提长老的对话,这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佛经,其中里面就谈到了如来的真正含义。“如”是指佛陀是为解救凡人而来,是静态的,而“来”才是动态的,意味着成佛之后是动静不分的,佛陀就是为了解救普度众生而来,所以才被称为如来。

但如来并不只是对释迦牟尼一个人的尊称,还有阿弥陀佛等人,他们之间都是平等的地位,没有高低之分。 虽然我们更习惯将释迦牟尼称为如来佛,但这种说法并不精确。

不管是如来还是佛,都是对佛的一种通称,二者实为一个意思。但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何还要坚持呢?

一个原因是因为释迦牟尼这个名字读起来比较拗口,而且在中国人的心中,他就是如来佛祖,长期以往,这种叫法就流传下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名著《西游记》的影响,在书中把他称为如来佛祖,众所周知,这本书影响太深远了。

总的来说,释迦牟尼被称作是因为国人的习惯,但不管怎样,佛教的教义本身就是一心向佛,人人平等,他对人类世界的意义是无价的。

相比之下,人们对他称谓的变化演绎,也就显得无比渺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352546.html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也。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巴利文Namo的音译,梵文是Namas,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要读“南无”二字的古音,其汉语拼音为Námó。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等。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是佛的名号,名号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南无(读那模)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至心归依的意思。阿字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这个“阿”(A音)字很重要,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这一句佛号要把“阿”字念准。东密兴教大师赞叹念佛法门: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一切咒都从“阿”字出生,一切诸佛都从咒出生。阿为第一字。弥字表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表含摄一切法藏之究竟处。阿弥陀名号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其中包括无量密义,可译成无量寿、无量光。念佛无异于持咒。

(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

(二)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

(三)有的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

(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

(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汉译本译成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总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庄严、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无量。由于极乐教主多劫勤修,有无量妙德,所以成佛后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名中皆具无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来了彼佛阿弥陀的无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这里。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能成为佛,而出现这句佛号,是万德的一个果实,是万德之所庄严。由于是万德成了这个名号,所以这个名号之中就包括了万德。‘老实念佛就是植众德本’!当你念这句名号的时候,这个名号就在你心里头,也就是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万德庄严了你自己的心。也就因此而全摄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

大家注意: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当你至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摄即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所谓“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业”(身、口、意造业叫做三业),使之顿然同于佛的“三密”。念佛就是这个方法,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庄严了你的“意密”,你的“意业”同于佛的“意密”,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为佛心。我们自己的佛性和阿弥陀佛、释加牟尼佛是平等的!我们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摄成为自己的功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问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注解。所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一部完整的《无量寿经》。八十卷《大方广佛》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们今天称作《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大藏经》。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一法不漏,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众生所说一切法,也离不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几个人知道这句佛号有这么大的功德,有这么深广的义理。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

然而,南无阿弥陀佛除了狭义的解释之外,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佛”是指觉悟者。有觉悟的人就是佛。你有了觉悟,你就是佛。因此,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间,佛在心中;佛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觉悟者的称号。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就像我们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符号,一个为了区别于他人而起的代号、代码。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或“阿弥”,均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如来”,也即“释迦牟尼”。因而,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释迦牟尼佛,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全名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Gautama)。

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释迦牟尼佛心咒:达迪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阿哈!

大日如来梵名Maha^vairocana。密教之本尊。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摩诃者大之义,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作毗卢遮那佛、最高显广眼藏、遍照王如来、光明遍照、大日遍照、遍一切处、遍照尊。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谓之遍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中略)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演密钞二曰:‘毗云遍,卢遮那云光明照,为顺此方云光明遍照。’金刚顶经义诀曰:‘梵音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如来,又有翻为大日如来,此盖略而名义阙也。’其名有三义,即:

(一)除暗遍明义,谓如来智慧日光遍一切处,作大照明,无有内外、昼夜之别。

(二)众务成办义,谓如来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间种种殊胜事业。

(三)光无生灭义,谓佛心之日虽为无明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如法实相三昧圆明,而无所增。以如此诸种原因,故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处,故加以‘大’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真实样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