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暖冬还是寒冬?今2022年冬天会冷吗更冷吗?

  在我们的穿着都是很笨重,总是想着把自己的最保暖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就是害怕我们的身体无法挨过这无尽寒冷的冬天,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我们总结的关于冬天是寒冬还是暖冬?2019年到会是暖冬吗?

  2019年冬天是寒冬还是暖冬:
  2019到2020年冬天预测会持续到2020年的三月份。

  因为现在暖化明显,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暖冬可能性更大。但气象观测上的冬天长达三个月,这三个月偏暖还是偏冷是取决于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或最小值。对于普通人而言,冷暖冬的意义并不是非常大,更多的时候只需要关心天气是否即将变化,如何变化,并及时应对即可。

  2019到2020会是暖冬吗:
  2020年冬季的气温八成会受到厄尔尼诺严重的影响,现在不属于农作物的生长期也不属于农作物的收获期,所以冬季气候受到影响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据专家推测,厄尔尼诺会持续影响我国气候几个月,就是说反常的气候及气温,会持续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具体是说会出现倒春寒现象。

  按此定义,我国自1987年至2004年连续18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年气候平均值,即-4.7℃,故可称连续18年发生了暖冬现象,若按新的年气候平均值,即-4.2℃,而年和年两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分别为-4.3℃和-4.4℃均低于新的气候平均值,就不能算暖冬。故更的说法2004年是连续第4个暖冬。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我国于2002年开始启用1971年至2000年这30年冬季(即12月到来年2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常年值(气候平均值)。冬季冷暖现象可分为暖冬、冷冬和正常冬季三类,具体分类为: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0.5℃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比常年值低0.5℃或以上则为冷冬。其余为正常冬季。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日常气候业务中,废除之前所沿用的年气候平均值,开始使用年新一轮的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或气候值。

  暖冬的概念具有严格的科学定义,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值。所以冬季里某一时段出现气温偏高(相对暖和)时,就说是暖冬,另一时段气温偏低(相对寒冷)时,又说是冷冬,那就出现一个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话了。

  小结:现在我们的“黑科技”是有很多的,我们可以在网上购买保暖用品,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是李清照先生的词【这里“先生”表示尊称】,最后一句“半夜凉初透”恰好体现了重阳节的“季节”之分。

每年重阳节前后,便是降温的开始,今年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十月初头,全国已绝大多数地区开始大幅度降温。2021年是寒冬还是暖冬?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1、“重阳阴,一冬水;重阳晴,一冬晴”。

前几天刚降温下雨时,母亲便说这是在“现重阳”。意思是在重阳节前和重阳当天下雨,便是意味着整个冬天都会有多雨水;重阳节放晴,一整个冬天便会少雨水多晴天。

谚语中也有提过:“重阳阴,一冬水;重阳晴,一冬晴”。

都说“瑞雪兆丰年”!重阳下雨,虽说整个冬天会偏于湿冷,但冬天雨雪充沛,来年粮食便能得以丰收!而若是暖冬多晴天,其实是不利于庄稼生长的。

2、“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用白话解释就是冬天冷不冷,多不多雨水,全看九月十三号。

九月十三是霜降到立冬时节的一个节点,它同时也是我国逐渐从深秋过渡到冬季的一个重要时刻。其实通过这句谚语不难看出,人们是很渴望九月九重阳节下雨的,因为下雨便能预示着来年有好收成,收成好,收入自然就可观。风调雨顺的期盼全然体现在字面儿上。

其次,这也是老祖宗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过去没有高科技的测量技术,只能靠日复一日的积累,探索,慢慢地约定俗成,老祖宗们的智慧,都体现在此处!

3、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阳无雨一冬晴

这句谚语可算是很直白地表明了重阳有无雨水对今年冬天的影响。

人们都说九月初一若是结了霜,粮食便容易受到损失;重阳节不下雨,整个冬天都会以放晴为主。特别在于北方,如果长时间干旱少雨,小麦、玉米生长将会直接受到影响,农民的生活也会受到牵连波及。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一般来说都是有雨水的,虽说今年冷得不算早,但也已有科学家做出预测,极有可能是寒冬,目前冷空气径直往南,大风大雨大雪的天气指日可待,来年收成或能大好!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人们通过祭祀祖先寄托哀思和祈祷来年丰收的节日,祝愿所有老人能心想事成,体态康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说推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请注明出处:/121785.html

据中央气象台报道:10月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将影响中东部地区,东北、华北等地。刚刚入秋就接连遭遇如此大幅度降温,那2022到2023年是暖冬还是寒冬?什么时候变冷?

一、2022到2023年是暖冬还是寒冬?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延续至2022年到2023年冬季。通常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容易出现低温冻害和雪灾。因此基于前期北极海温偏暖的现状和未来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预判今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气温略偏低,可能会受阶段性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阶段性低温,且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大。

二、2022年什么时候变冷?

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可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以此为依据,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四立”划分四季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征。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算是入冬。

数九一般从冬至开始,虽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但并不是北半球最冷的时候,此时地面仍积累一定的热量,越到后面释放的热量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少,地表气温就会越低。最低气温一般会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天”前后。民间更是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数九歌。

总的来说,年冬天大概率是寒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会高于北方,这样一来就会极易发生极端性的寒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年冬天会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