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是女权社会?

本书是一本从思想史、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女权”概念的内涵及其变迁的著作,覆盖的时间段是1890年代后半期到1920年代。书中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女性讨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梁启超的女性观,马君武、金天翮对未来理想女性的设想,秋瑾、张竹君、何震对女性在国家框架下应扮演何种角色的探索,女性参政权的论证,1910年代的贤妻良母论,梁启超与其大女儿梁思顺女性观的异同等等问题。作者认为,女权主体是在围绕女性的议论中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女权主体不是单纯生物学上的女性,而是被建构的女性形象,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引进两个因素产生了重大影响

须藤瑞代,200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学术博士)。2005~2008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现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访问学者。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研究角度
第一章 未来的女性与过去的女性
第一节 “女权”的出现

  • 金天翮与秋瑾都立足于男/女的二元对立框架来讨论女性问题。然而,张竹君重视个人,其女性论是摸索不拘泥于这二元对立框架的新社会角色。张竹君试图借此超越性别束缚。 ()
  • 她试图通过女性自立而摸索依靠自己能力的社会角色富强中国的方法。但她追求的不是重视性别的角色,而是只重视个人特色的社会角色。 张竹君没有意识到,她认为理想的男女都靠自己能力找到社会角色,实际上否认了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体制。 ()

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的书评 · · · · · · ( )

清末民初“女权”概念变迁要点记录 - 按照不少中日学者考据,中国的“女权”概念很可能起源于19世纪末,尤其是士人变法办报引介西方理论之际。期间,或又以梁启超等于《清议报》中引述“女权”“男女平权”的字眼为最初肇始。日本汉学者须藤瑞代考证,清末民初是新词汇海量涌入...  ()

 天赋人权与性别分工矛盾吗   ——评须藤瑞代著《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   刊《博览群书》2011年第1期            文/ 张洪彬      妇女解放、女权主义通常是对男权的反动,然而在近代中国却不尽然。日本学者须藤瑞代的研究表明,晚清“女权”概念的发生不...  ()

  • 《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 “女权”这个词汇在近代中国的女性史研究中频繁出现,但却忽略了对“女权”概念变迁的探讨。本书探讨的重点是近代中国人权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女权“概念如何被理解、如何被主张。 1.近代中国的话语构建: 以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为理由进而使强化形塑女性身心的言辞正当化。在社会进化论背景下和在与欧美女性主义的比照下,中国成为国家关系上的弱者、中国女性成为...

  • 金天翮与秋瑾都立足于男/女的二元对立框架来讨论女性问题。然而,张竹君重视个人,其女性论是摸索不拘泥于这二元对立框架的新社会角色。张竹君试图借此超越性别束缚。 ——96 她试图通过女性自立而摸索依靠自己能力的社会角色富强中国的方法。但她追求的不是重视性别的角色,而是只重视个人特色的社会角色。 张竹君没有意识到,她认为理想的男女都靠自己能力找到社会角色,实际上否认了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体制。 ——97...

  • “然而,人权思想与国家体制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天赋人权’在理论上是否定社会性别差异的。但西方国家都接受了社会的性别分工(清末),认为男人应该外出工作,女人在家里作为妻子母亲而‘工作’。固定的社会性别角色是‘文明’的民族国家制度的基础。也就是说,当时被认为是‘文明’国家的西方国家,却不是根据‘天赋人权’保障男女平等的国家。”

  • 梁启超、马军武和金天翮等人,虽然都主张女性拥有“人权”,但他们的重点在未来的理想女性和理想的男女关系。他们的女性论是指向未来的讨论,因此现在眼前的女性如何获得“女权”、其时将面对什么困难或者女性自身的现状和要求,这些具体问题,他们都置之不顾。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1326

    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专升本社会工作专业一共考两门科,社会工作概论和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为了让大家更高效的备考,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门课的考试大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三、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五、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二、更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比斯台克价值体系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

    三、行为主义理论四、社会系统理论

    一、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

    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涵义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性质特征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与历史变迁

    二、健康照顾概念与健康照顾体系

    三、中国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二、国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三、中国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三、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五、如何写好论文的第二章——文献综述

    三、量化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及其资料收集技巧

    四、质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五、量化、质性研究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六、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观察

    第十章事后回溯研究法与方案评估

    一、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功能、限制与选判原则

    三、实务研究与资料分析的其他议题讨论

    二、论文中“方法论”部分的写作

    三、论文中“分析与发现”部分的写作

    简春安,邹平仪著.王思斌、曾华源主编,执行主编沈黎.《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上)》,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简春安,邹平仪著.王思斌、曾华源主编,执行主编沈黎.《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以上就是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专升本包装工程和纺织工程专业考试大纲,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或者转给同时也在备考的同学们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现在是女权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