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废船:死翼主机板有中文吗?

    太空残骸(Space Hulk)是一款由Games Workshop推出的桌面游戏,第一版在1989年推出,第三版又将在今年发行。它是基于战锤40000背景的游戏,情节灵感多来源于科幻影片。

    这款游戏是双人桌面游戏,一名玩家指挥星际陆战队在远古太空废船中进行致命任务,另一名玩家则指挥作为对手的基因盗取者部落。游戏的版面是一个废弃的太空飞船内部,由各种可随意排列组合的走廊和砖墙组成。一个玩家控制星际陆战队,另一个玩家控制基因盗取者。这款游戏蕴含了很多技巧,时间也紧凑,可玩性很强。

    《太空残骸》共有三个版本:第一版有两款拓展版本,死亡之翼(Deathwing)和基因盗取者(Genestealer),据悉,《太空残骸》获得了1989年的最佳科幻小说桌面游戏原创奖,它的第一个拓展版《死亡之翼》获得了1990年的该项荣誉;第二版在白矮星杂志(White Dwarf)中发布了新的版本和桌面布置,没有推出新的拓展版;第三版将在今年9月5日由Games Workshop网站发行,游戏规则大多与以往版本相似,但在角色造型上改进了很多。

    最新版的游戏套装包含:23页的规则书,47页的任务书和35页的细节条目,Citadel的塑料棋子,包含:11个SM终结者,1个终结者馆长,22个基因盗取者和一个孩子王。

    此外还包含:105个游戏标识,24个走廊,10个房间,8个十字路口,8个丁字路口,6个拐角,4个死路,4个终点,20个塑料支架门,1个任务状态表,和3个塑料任务目标件,包含:1个死在王座上的SM,1个血天使圣物和1个半生化电子任务单位。还有1个沙漏和5个本游戏专用的白色骰。”

    最新版《太空残骸》已经可通过Games Workshop官方网站预定,游戏将在9月5日发售,英国定价58.7英镑,美国定价99美圆。

第十一章:比星际战士还要位高权重

  基因窃取者在渗透到羽管笔号上时,已经手动为莫里斯拓宽了门缝,否则这扇锁死的气闸少不得费上一番手脚。

  穿过闸门后,他们来到一处幽深的舱室,空间宽广到不可思议,一个个圆柱形的巨型钢铁造物被悬吊在轨道上,足有八车道宽的轨道一直通往舱室尽头的两个圆形铁门。

  长度将近百米,重量超过千吨,以等离子发动机驱动,足以重创一条上千万吨星舰的星际鱼雷。

  生于战舰的乔林马上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异形的巢穴,而是前卫级轻巡洋舰的舰首鱼雷发射舱。

  “大人,这里是……”

  莫里斯并没有说话,他的目光穿过安装着等离子和热熔战斗部的鱼雷,落在舱室的角落。

  相比起以核融合爆炸高温溶解舰体的常规鱼雷,登舰鱼雷负责运送更加致命的东西——全副武装的阿斯塔特登舰队。

  鱼雷和舰炮固然能摧毁敌人的战舰,但只有跳帮队才能俘获囫囵的船。

  与羽管笔号发生物理接触的太空废船已经成了基因窃取者的巢穴,既然它们已经派出尖兵,前来探查,那么巢穴中的个体想必也已经陆续苏醒。

  作为高度智慧,拥有蜂巢思维的泰伦基因战兽,它们在发起试探性进攻的同时,势必也会对太空废船的主要入口和内部要道重点把守。

  羽管笔号与废船堆的碰触姿势有些奇特,是羽管笔号的精金舰首嵌入废船的主结构,基因窃取者撬开了一侧的鱼雷发射管,钻入了羽管笔号的船首。

  如果顺着这条路深入太空废船,势必会被守在里面的基因窃取者主力迎头痛击。

  莫里斯关闭磁力靴,纵身一跃,跳到登舰鱼雷上,他轻车熟路的拆开鱼雷前部整流罩,曝露出数个两人合抱粗细的铁管。

  一次性热熔切割器,当登舰鱼雷穿透敌舰的虚空盾时,便会启动这些切割器,在主装甲带与缓冲结构中硬生生烧出一条通道来,随后释放鱼雷中的跳帮队。

  然而对于有无数条命可以反复试错的玩家来说,登舰鱼雷还有另一种用处。

  徒手捻断十二根铆钉后,莫里斯拆下了其中一台切割器。

  人类帝国的军工制品极度耐用,不仅自带电池和备用电池,还有大量冗余接口,这台切割器只要用螺丝刀在两根阵脚之间做一次短接,就能点火启动。

  切割器众星捧月般围绕着一台满是管线的奇怪设备,莫里斯也一并拆了下来。

  这玩意叫做鸟卜仪,人类帝国极度愚昧和迷信,雷达和各类探测器统统被称作鸟卜仪,大多数使用者也不知道工作原理,只知道一个光点表示一个目标,会切换敌我识别模式的已经堪称精锐,跳过简易操作面板,用鸟卜仪玩跳频变频的则会被机械教送上火刑柱。

  哦,机械教不兴火刑,它们更喜欢把人的脑子挖了换上电路板,然后做成机仆,做到物尽其用。

  引导鱼雷的主动鸟卜仪功率强大,莫里斯把它启动后,静电场让他手臂上的汗毛根根倒竖。

  在它背部主板上的简易显示屏则在绿色荧幕上勾了出一道道琥珀色线条,登舰鱼雷需要引导战斗部突破敌舰的薄弱处,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一定的深层结构探测能力。

  莫里斯抓着六百多公斤的鸟卜仪来回晃动,隔着数米厚的船首精金装甲,将一墙之隔的太空废船群探测得一清二楚。

  太空废船的核心是条霸主级战列巡洋舰,不过船身的前半截已经不翼而飞,一条卡拉克级商船的残骸堆在她的上甲板上,旁边紧挨着条宇宙级重型运输船,两条破损严重,舰体特征几乎无法辨识的Q级辅助护卫舰被垫在霸主级的船腹下。

  以前公会中有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位高手,能短时间内分析出上千条恒星际飞船组成的太空飞船群,并在几分钟内规划出最优路线,带领战团在半个小时内打穿地图,回收性价比最高的战利品。

  像莫里斯这样磨磨蹭蹭五分钟,只是初步标记了战舰种类的,连给他们当副手都不够。

  “而且这个船屁股看着不是很像霸主级,有点像征服者……帝国的船都长一个样,我他妈又不是专攻舰队战的……”

  帝国海军的战舰极具辨识度,大体上就是一条黄金科幻时代的太空战舰,舰桥换成一座哥特风格的大教堂,你可以一眼就从银河系其他种族的战舰中分辨出人类的造物,但很难从它的近亲中将其细分出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教堂和教堂都长一个样,莫里斯虽然是资深玩家,但损毁严重的船体辨识难度依然很高。

  当然以他丰富的游戏经验,还是有些信息可以简单推算出来的。

  Q级辅助护卫舰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混在商船队里,用于伏击胆敢靠近的太空海盗,而那些大型运输船则在护卫舰的保护下,在恒星系间运输大宗物资。

  帝国民船队的私人承包商、帝国商船队的宪章船长都有能力配备这些星海间的巨舰。

  但霸主级是战列巡洋舰,这种在海军中广受欢迎的主力舰一直以来都供不应求,每个海军上将做梦都想凑齐一个中队的霸主级,以弥补手上战列线的火力不足,不可能把宝贵的战巡交给民间人士使用。

  能装备这种艨冲的就只有行商浪人了。

  也就是说,这堆太空废船原本是一支行商浪人的舰队。

  行商浪人不仅仅是行商,更是浪人,他们手上持有的可不是“行商证书”,而是以帝皇之名签发的“私掠许可证”,最古老的一批行商浪人王朝,甚至拥有着皇帝陛下亲自签名的圣遗物级证书。

  由于神皇端坐于黄金王座上已有一万年,他老人家从来没站出来说这个证书到哪一年作废,这张行商许可证的合法持有者可以自由航行于星海中,以神皇之名行使贸易,探索,殖民,开拓,肃清异形的权力。

  要知道即使是在帝国武装力量中拥有极高自主权的星际战士战团,也没有经商的权力,由此可见这帮人有多么位高权重。

第十一章:比星际战士还要位高权重

  基因窃取者在渗透到羽管笔号上时,已经手动为莫里斯拓宽了门缝,否则这扇锁死的气闸少不得费上一番手脚。

  穿过闸门后,他们来到一处幽深的舱室,空间宽广到不可思议,一个个圆柱形的巨型钢铁造物被悬吊在轨道上,足有八车道宽的轨道一直通往舱室尽头的两个圆形铁门。

  长度将近百米,重量超过千吨,以等离子发动机驱动,足以重创一条上千万吨星舰的星际鱼雷。

  生于战舰的乔林马上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异形的巢穴,而是前卫级轻巡洋舰的舰首鱼雷发射舱。

  “大人,这里是……”

  莫里斯并没有说话,他的目光穿过安装着等离子和热熔战斗部的鱼雷,落在舱室的角落。

  相比起以核融合爆炸高温溶解舰体的常规鱼雷,登舰鱼雷负责运送更加致命的东西——全副武装的阿斯塔特登舰队。

  鱼雷和舰炮固然能摧毁敌人的战舰,但只有跳帮队才能俘获囫囵的船。

  与羽管笔号发生物理接触的太空废船已经成了基因窃取者的巢穴,既然它们已经派出尖兵,前来探查,那么巢穴中的个体想必也已经陆续苏醒。

  作为高度智慧,拥有蜂巢思维的泰伦基因战兽,它们在发起试探性进攻的同时,势必也会对太空废船的主要入口和内部要道重点把守。

  羽管笔号与废船堆的碰触姿势有些奇特,是羽管笔号的精金舰首嵌入废船的主结构,基因窃取者撬开了一侧的鱼雷发射管,钻入了羽管笔号的船首。

  如果顺着这条路深入太空废船,势必会被守在里面的基因窃取者主力迎头痛击。

  莫里斯关闭磁力靴,纵身一跃,跳到登舰鱼雷上,他轻车熟路的拆开鱼雷前部整流罩,曝露出数个两人合抱粗细的铁管。

  一次性热熔切割器,当登舰鱼雷穿透敌舰的虚空盾时,便会启动这些切割器,在主装甲带与缓冲结构中硬生生烧出一条通道来,随后释放鱼雷中的跳帮队。

  然而对于有无数条命可以反复试错的玩家来说,登舰鱼雷还有另一种用处。

  徒手捻断十二根铆钉后,莫里斯拆下了其中一台切割器。

  人类帝国的军工制品极度耐用,不仅自带电池和备用电池,还有大量冗余接口,这台切割器只要用螺丝刀在两根阵脚之间做一次短接,就能点火启动。

  切割器众星捧月般围绕着一台满是管线的奇怪设备,莫里斯也一并拆了下来。

  这玩意叫做鸟卜仪,人类帝国极度愚昧和迷信,雷达和各类探测器统统被称作鸟卜仪,大多数使用者也不知道工作原理,只知道一个光点表示一个目标,会切换敌我识别模式的已经堪称精锐,跳过简易操作面板,用鸟卜仪玩跳频变频的则会被机械教送上火刑柱。

  哦,机械教不兴火刑,它们更喜欢把人的脑子挖了换上电路板,然后做成机仆,做到物尽其用。

  引导鱼雷的主动鸟卜仪功率强大,莫里斯把它启动后,静电场让他手臂上的汗毛根根倒竖。

  在它背部主板上的简易显示屏则在绿色荧幕上勾了出一道道琥珀色线条,登舰鱼雷需要引导战斗部突破敌舰的薄弱处,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一定的深层结构探测能力。

  莫里斯抓着六百多公斤的鸟卜仪来回晃动,隔着数米厚的船首精金装甲,将一墙之隔的太空废船群探测得一清二楚。

  太空废船的核心是条霸主级战列巡洋舰,不过船身的前半截已经不翼而飞,一条卡拉克级商船的残骸堆在她的上甲板上,旁边紧挨着条宇宙级重型运输船,两条破损严重,舰体特征几乎无法辨识的Q级辅助护卫舰被垫在霸主级的船腹下。

  以前公会中有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位高手,能短时间内分析出上千条恒星际飞船组成的太空飞船群,并在几分钟内规划出最优路线,带领战团在半个小时内打穿地图,回收性价比最高的战利品。

  像莫里斯这样磨磨蹭蹭五分钟,只是初步标记了战舰种类的,连给他们当副手都不够。

  “而且这个船屁股看着不是很像霸主级,有点像征服者……帝国的船都长一个样,我他妈又不是专攻舰队战的……”

  帝国海军的战舰极具辨识度,大体上就是一条黄金科幻时代的太空战舰,舰桥换成一座哥特风格的大教堂,你可以一眼就从银河系其他种族的战舰中分辨出人类的造物,但很难从它的近亲中将其细分出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教堂和教堂都长一个样,莫里斯虽然是资深玩家,但损毁严重的船体辨识难度依然很高。

  当然以他丰富的游戏经验,还是有些信息可以简单推算出来的。

  Q级辅助护卫舰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混在商船队里,用于伏击胆敢靠近的太空海盗,而那些大型运输船则在护卫舰的保护下,在恒星系间运输大宗物资。

  帝国民船队的私人承包商、帝国商船队的宪章船长都有能力配备这些星海间的巨舰。

  但霸主级是战列巡洋舰,这种在海军中广受欢迎的主力舰一直以来都供不应求,每个海军上将做梦都想凑齐一个中队的霸主级,以弥补手上战列线的火力不足,不可能把宝贵的战巡交给民间人士使用。

  能装备这种艨冲的就只有行商浪人了。

  也就是说,这堆太空废船原本是一支行商浪人的舰队。

  行商浪人不仅仅是行商,更是浪人,他们手上持有的可不是“行商证书”,而是以帝皇之名签发的“私掠许可证”,最古老的一批行商浪人王朝,甚至拥有着皇帝陛下亲自签名的圣遗物级证书。

  由于神皇端坐于黄金王座上已有一万年,他老人家从来没站出来说这个证书到哪一年作废,这张行商许可证的合法持有者可以自由航行于星海中,以神皇之名行使贸易,探索,殖民,开拓,肃清异形的权力。

  要知道即使是在帝国武装力量中拥有极高自主权的星际战士战团,也没有经商的权力,由此可见这帮人有多么位高权重。

游戏制作组Cyanides就如同帝皇卫队一般忠实勇敢一往无前。但经验与技术问题就像阴险狡诈的敌人和诡异黑暗的氛围一样,成为战士们的绊脚石,让前程充满变数。

作者 孤岛上眺望,爱玩评测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最著名的桌面游戏题材之一,《战锤》在近年GW开放版权后,相关游戏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不过,相比中古战锤题材的以及CA的《全面战争:战锤2》而言,战锤40K题材的衍生游戏作品虽然“量”占据上风,但在“质”上却落得了个褒贬不一的评价,连RTS老厂水雷的《战争黎明3》也不能免俗,让部分粉丝忧心忡忡。

当然,经历失败再度挑战的例子也不少。隶属发行商Focus旗下的制作组Cyanides Studios(改名后)曾在2016年推出过一款名为《太空战舰:死亡之翼》(其实战锤的设定中是叫“太空废船”)的FPS游戏,尽管忠实的再现了一些粉丝向的内容,但游戏的整体结构却经不起推敲,即使是在1年后亡羊补牢推出的加强版也未能改善这一窘境。

如今,它们带着同样设定的《太空战舰:战术行动》回归,将游戏类型改为他们更为擅长,也更贴近原作属性的策略游戏。这次新作能否一雪前耻呢?

因为《太空战舰》题材的缘故,一般场景都设定在一艘被遗弃的巨大战舰里,因此游戏的视觉风格不可避免的偏向单一。

好在《战锤》题材本身就靠着黑暗、沉重的氛围风格吸引玩家。在这一点上,尽管前作《死亡之翼》质量饱受诟病,但表现力方面却可圈可点,而本作却没有因为游戏视角的变化而含糊了细节

在《战术行动》中,封闭黑暗、压抑惊悚的氛围依然表现的十分到位。而且,本作还沿用了前作的“遗产”,加入了第一人称视角。在第一人称视角下,舱内的环境细节被展现的更为细致,沉浸感也更强烈。

虽然SLG类游戏实际上还是以上帝视角为主,而且第一人称下的交互与开火动画比起传统FPS而言要略显粗糙,但这仍不失为一次新颖的体验。

终结者可以像日式DPRG那样第一人称进行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对实体棋子涂装情有独钟的玩家在本作中也可以获得一些类似的乐趣;游戏中的自定义内容称得上丰富,玩家可以对各个部位进行涂装定义,而且游戏对于金属材质的反光,刮痕效果等也表现的相当不错。

当然,废船的设定不止应用在游戏的氛围,也体现在游戏的战术环境里。由于本作背景设定是在亚空间漂浮的巨大战舰残骸群里,因此游戏中没有开阔的室外场景,可见度也受到影响。废船的内部空间大多由小型房间和连接通道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拐角和窄道就成为了常见的场景。

作战通常挤在小型空间中

而游戏的战术玩法基于这样封闭的场景而开发的。由于没有开阔地,场景均由狭长的直道和房间组成,因此游戏中几乎没有掩体这一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对空间和距离”的控制

通道和房间的位置通常容纳不下太多单位,但地图上的来袭点位置却是四通八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短兵相接的情况。和壮实外观不同的是,一旦被游戏中的基因窃取者(又称鸡贼)近身,终结者很快就被击倒或是瘫痪。因此,如何调整站位,利用空间布置火力网就成为了本作的核心战术

《太空战舰:战术行动》的基础检定也和桌游一样,基于掷骰制。很多情况下,终结者部队的命中率偏低,加上狭小的空间中还存在着陷阱,扫描行为也无法确认敌人的具体数量,因此一路莽很容易就会招致团灭。

在这种情况下,游戏的卡牌机制正是应付危机时刻的招数:强化卡牌可以给玩家赋予各式各样的效果,并在每回合之初得以重置,效果包括增强近战,增加指令点数等等。

玩家还可以转化暂时不需要的卡牌,化为本回合的行动点数让暂停的单位再度行动,破解困境。当然,像是药剂师、重型突击手这样不同的职业能使用的卡牌也有区别,随着剧情流程推进还会解锁更强力的主武器,配置阵容同样也是战术中的重要一环。

组合不同职业来渡过险境

和很多SLG一样,本作也提供了线上对抗以及遭遇战模式,从两方阵营中组合不同的兵种来完成各自的目标。尽管官方地图不多,但制作组还给游戏内置了地图编辑器功能,玩家可以设置各种环境、陷阱、条件与地形来制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并分享到玩家社区,操作简便,功能强大。

和大多数基于《太空战舰》设定下的游戏一样,本作的单人战役围绕着战团对亚空间巨大废船残骸进行探险而展开。由玩家统领的圣血天使小队在战役中拥有专注单纯的目标——履行职责,解决威胁,清除基因窃取者。在整体流程上,拥有数十个任务以及完整的升级系统,表现算是中规中矩。

少见的是,尽管在过去数年里,市面上推出了多款基于太空废船设定而来的电子游戏,但无一例外,它们的重点都是围绕着星际战士以及这些巨大的终结者盔甲展开。而对于游戏里的反派——基因盗取者,处理方式则与其他游戏中的僵尸或变异怪物一样——大多是施虐对象。

而本作中,制作组少有的加入了它们的专属战役,让玩家以这些黑暗生物的视角来进行互相博弈。

少见的加入了基因窃取者的战役

和终结者小队这种人类精英单位不同,单兵能力更弱的基因盗取者自然不能选择硬碰硬。因此,游戏也为这个阵营设计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策略层:起始阶段,卡牌能力和目标行为都与终结者阵营大相径庭,玩家需要更小心地利用游戏中的环境与陷阱来给终结者小队使绊子,形成游击牵制,逐个击破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会演变出新的战术,包括制造伪装诱饵,达成声东击西的效果。非对称玩法下带来了差异性的游戏体验,提升了可玩性

不过与还算有趣的关卡流程相比,游戏在剧情叙事方面则显得有平凡无奇,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物

在星际战士的战役中,游戏基本就是利用战锤背景随意设定一个目标,加上一些平庸陈腐的台词,给人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而在基因盗取者的视角下,虽然看着传统主角团队步步瓦解的过程颇有些新意,但还是不能掩盖平庸剧本下的颓势。

“大废铁又要威胁到我们的世界了,为了帝皇的荣耀快去解决 ”

对于很多桌面游戏以及战锤40K的粉丝而言,金属感十足的动力盔甲虽然看上去笨重,但无形的威慑力伴其左右,有着一往无前神勇杀敌的魄力。然而,这种威武的盔甲持有的笨重感似乎也体现在了《太空战舰:战术行动》的游戏层面。

UI层面上拥有相当多的信息

由于游戏拥有较多的信息部分,包括视角切换、地图和卡牌信息。而这些UI元素一并堆砌在交互界面上时,很容易让人产生信息絮乱的感觉

而且本作的拖拽部分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迟缓感,而游戏本身的每个终结者单位都需要你具体调控所面对的方向,在单位迟缓的动画表现与这样频繁的操作下,游戏节奏被大大减缓。

除了在操作方面,游戏表现上也有一些令人感到冗长厌烦的部分,比如说在双方战斗回合开始行动结算时,敌方AI的反应总是会慢半拍,加上敌方行动的信息经常是不可见的,很容易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进行决策还是单纯的电脑卡了。这些节奏把控与程序上的问题也算是中小型规模制作组常犯的毛病。

在经历了前作《太空战舰:死亡之翼》并不成功的尝试后,《太空战舰:战术行动》转向了更为贴近桌游规则的传统策略游戏。而Cyanide Studios的努力有喜也有忧。

一方面,基于原有规则和战锤40K世界观设计下的很多内容都得到了忠实的还原:包括黑暗、深沉的游戏氛围,结合传统掷骰的游戏玩法,海量精致的模型涂装。虽然循规蹈矩,但却可以令粉丝雀跃不已。

另一方面,它提供了扎实且内容多变的战役内容,不管你是扮演身着动力盔甲的血天使,为了帝皇荣耀的名号下一路神勇前进;还是扮演基因窃取者在暗中伺机,将敌人杀得丢盔卸甲,两者差异化的玩法都提供了足够新颖的体验。加上功能足够强大的编辑器,更是为喜爱这个系列的玩家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

不过,和动力盔甲一样的“笨重感”也沿用到了本就狭小的战场和操作界面上,让游戏的体验也变得有些令人不快,加上时常出现AI反应策略迟缓的情况,整个节奏偏于冗余。而平淡无奇的剧情与人物也没能好好发挥出本该大有可为的背景设定,令人遗憾。

总得来看,Cyanides本身就如同帝皇卫队一样,忠实勇敢一往无前。但经验与技术问题就像阴险狡诈的敌人和诡异黑暗的氛围一样,成为了战士们的绊脚石,让前程充满了变数。《太空战舰:战术行动》也是如此,在成熟且数量繁多的策略游戏市场里,它依旧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注知乎专栏 【】 阅读更多精彩的原创内容(づ ̄ 3 ̄)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空死灵战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