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生和转世的区别

《金瓶梅》以普静禅师念经超度鬼魂为大结局,这些被超度的鬼魂,除大批因战乱而亡的无名者外,有名有姓的鬼魂有周秀、西门庆、陈敬济、潘金莲、武大郎、李瓶儿、花子虚、来旺妻、春梅、张胜、孙雪娥、西门大姐、周义等。这是对全书重要人物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总交代,但这些鬼魂,并不是简单的轮回,其最终去处,颇有讲究。

首先,除武大郎之外,全部人物,都托生去了京城。他们原来都生活在清河县城里,大都不得好死。普静禅师让他们从小城镇托生于京城,似乎是一种好报。但为什么要叫他们全部都去京城托生呢?一者转世投胎总是与前世境况相反的佛理使然,二者可以给读者以丰富联想:这些曾经生活在小城镇里,演绎了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的各色人物,在来生里,在京城里,不知又要演绎出怎样的故事来,会不会产生一部京城版的《金瓶梅》呢?或者,干脆就是一部类似于《红楼梦》式的上流社会的情色故事?

其次,这些鬼魂虽然大都托生在京城内外人家,却又大有区别。周秀和西门庆投胎于富户,陈经济和潘金莲托生于“东京城内”的普通人家,李瓶儿和花子虚托生于官家,来旺妻和春梅托生于“东京”的普通人家,张胜和孙雪娥托生到“东京城外”的贫民之家,西门大姐则是“东京城外,与番役钟贵为女”,最后一个周义则是“东京城外”普通人家托生。显然,这些人物的托生,都与生前的出身和身份,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托生的富户、官家、普通人家、贫苦人家、番役,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分布于东京城内外,占据了东京的内、中、外各个区域。这样的社会阶层和居住区域的均匀分布,又似乎想让他们在来生彼此很难发生前世的纠葛,或者一旦发生纠葛,其牵扯的社会层面和城市区域,反映的社会现实深度与广度,都将更为广阔和深刻,如果演义成书,一定会比《金瓶梅》更为博大精深。

最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大郎的极为另类的托生:“因被王婆唆潘氏下药吃毒而死,蒙师荐拔,今往徐州乡民范家为男,托生去也。”为什么只有武大郎被荐拔到相邻不太远的徐州府的乡下去呢?可能因为武大郎与其他人不属于同一个生活圈子,也从未进入过他们的生活圈子,他是《金瓶梅》世界里唯一干干净净的好人,所以要区别对待,另类处理。不仅不让他托生于京城,甚至连小城镇也不让去,而是让他去了乡下。如此安排,可能出自这样的考虑:像武大郎这样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善弱之人,只有在淳朴民风的乡下,才能活得更好,才能与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切割开来,免受屈辱与痛苦。饶有趣者,是他托生在了范家。“范”谐音“饭”,卖炊饼就是卖饭,看来托生后,武大还是免不了卖炊饼。

关于奈何桥,存在两种流行的说法。一说因地府有河名为奈河,一说因为汉语中“无可奈何”之意,刚好对应了人在转世投胎时对自己生前愿望的遗憾和无奈。

《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西游记》第十回:判官道:陛下,那叫做奈何桥。若到阳间,切须传记!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人死亡后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明或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酆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捨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神明或佛能护佑过奈河桥!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名曰孟婆的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河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此桥为界,开始新的一个轮迴。

青石桥面,五格台阶,桥西为女,桥东为男,左阴右阳。“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约定。也许这一世的夫妻情缘,开始于斯,恩断于此。

奈何桥下几千丈,云雾缠绕,等待来生是什幺道,谁也不知。来生的约定,只是此生的一种后续,喝过了孟婆汤,已经把所有忘却,来生的相见,只是一种重新的开始。

奈何桥,奈何前世的离别,奈何今生的相见,无奈来世的重逢。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这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迴反覆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尘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线各世轮迴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有这样一个传说你知道吗?说的是人死后要经过黄泉路,投胎转世要经过奈何桥,奈何桥上有位慈祥的老奶奶叫“孟婆”,不停的在煮着一锅以“遗忘”为调料的汤。凡是要投胎转世的人必须喝下孟婆煮的汤,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会将前世的一切忘得乾乾净净。所以,人总是不记得上辈子的事。还有传说,那碗孟婆汤的汤料为转世投胎的人所流下的这一世的眼泪,所饮时将前尘往事一一尝过,然后便会遗忘。

从中国民间文化的层面看来,桥樑及其象徵性甚至更多地被人们用来在人与鬼、生与死之间建立联繫或形成过渡与中介。与“神话”与“仙话”相映成趣的是,中国民间口碑文学中,另有一类独特的“鬼话”。虽然我们常用“鬼话连篇”,来形容某人所言荒诞不经或不足为信,可是在民间“鬼话”里反覆出现的“桥”,却不是偶然的,在我们看来,它并不荒诞。在中国民间信仰里,“鬼”是由于死亡而产生的一类消极的超自然存在。中国各地流传的许多鬼话中,桥樑往往是鬼,尤其是溺死者的鬼魂出没之所。那些水死或从桥上跌落水中而死者的鬼魂,总是在桥樑上下或左右桥头,为自己寻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够托生而转世。在这个意义上,桥樑既是死者的鬼魂脱离阴间,转生到阳世的所在,又是新的死者不断续出,由阳间去冥途的所在,生命与死亡的交替和转化,是以桥为中介而实现的。

区别与联繫在日本,也有冤死者的鬼魂或者怨灵,徘徊于桥上,常在“桥普请”时,弄歪桥板使人落水的说法。一些心地善良,不忍拖人落水做替身的水鬼,在鬼话中虽然不能马上託身转世为人,却往往能够在冥府升官,或最终总能感动冥府阎王,甚至得到阎王的特许转生为人。有一则题为“陆阿唐”的鬼话,说宝山境内练祁河上原本有座陆家桥,桥南为陆家宅,桥北为唐家宅,两姓人共利此桥,故双方协定于每年的三月份要轮流维修此桥。有一年,陆家修桥时,不幸有一人落水成了水鬼。第二年三月,这个水鬼拖唐家修桥者落水为替身,使自己转世回到了阳间。从此,每年三月修桥时,总要有人落水死亡,人们害怕,遂不敢再修,致使该桥沦于荒废。后来,有一个从唐家入赘陆家,名叫陆阿唐的人,自愿成为替死鬼,让大家放心去修桥。陆阿唐成了水鬼后,不仅不忍心拖他人落水,还在桥下保佑修桥者。于是,他备受陆、唐两姓的奠祭与供性。后来,凡路过此桥者,均要先在桥头拱手,表示对陆阿唐的尊敬,然后才过桥。每年一度到三月修桥时,人们供奉给陆阿唐的香火便更加兴盛,最后终于惊动了陆、唐两家的“土地”。土地公上天廷告玉帝后,玉帝封陆阿唐为陆桥的桥神,并赐给他一根打鬼棒。从此以后,陆家桥就更加安全了,即使有落水者也不会被淹死,因为陆阿唐受封为桥神以后,一心为民除害。有时候,有人被鬼驱赶,但只要跑到桥上,就会受到桥神陆阿唐的保护。有趣的是,有一些关于桥的鬼话里,还常有女鬼在阴间生子,又为婴孩求食于桥上或桥头的情节。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婴孩被命名为桥,后来还中了头名状元。此外,甚至还有阎王命令他的心腹助手阴才,治理水鬼之患,命他为人们搭架浮桥,从而将功赎罪的鬼话。

在清人沈起风的《谐锋》卷八中有一关于孟婆庄的故事:葛生不喝迷魂汤得返生。从前有一歌妓叫兰蕊,她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恋至深,但因为葛生很穷,娶不起玉蕊,后来兰蕊因病而死,葛生则因无力与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葛生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罗王看他死得无辜,就判他投生为人。葛生闻令后,便準备再去投生。葛生一个人呆呆地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攀满萝藤的棚子底下。只见好几百个男男女女,争先恐后的抢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炉头舀水来喝。葛生因为走累了,觉得口乾,便也想上前去饮用那瓢里的水。这时,有一女子从棚子后面走出来,葛生仔细一看,竟然是兰蕊。兰蕊问他为何来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兰蕊知道后,便轻轻地对葛生附耳说道:“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孟婆庄吗?还好今天孟婆去给寇夫人祝寿,命我暂时掌管瓢杓。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样,也喝了这瓢里的迷魂汤,你就返生无路了。”葛生一听,不禁感到庆幸。后来,在兰蕊的指点下,葛生寻得旧路,重返人世。孟婆庄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解》的“孟婆汤”中,也有一段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描写:人死之后,首先经过的是孟婆庄。众役卒押送鬼魂从孟婆庄的墙外走过,至阎王殿去接受审问。判定后,则将生前旦L录入转回册中。凡是被判转世投胎的鬼魂,就再从孟婆庄走回去。孟婆庄的门口有一个老婆婆站在那儿招呼来者,步上阶梯,进入里面。庄内全是雕樑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緻华丽的粮],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瞻一面玉雕的大桌子。待来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蓆子请来者坐下。来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禳。走出门外一看,原先的雕樑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并忘却生前一切事物。就在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幺都不知道的小婴孩。

  1. 两种说法的融合混淆:奈何桥的民间信仰在中国由来甚久。唐人张读所撰《宣室志》上曾提到,奈河出自地府。中国古代向来就有地府与阳间且二者有河流相隔,亡魂须过渡以桥的观念。唐人段成式撰《酉阳杂徂》上提到冥途,便说“……有水东西流,……一桥饰以金碧,过桥北,入一城,……疑即冥司。”后来,传统中国的地府观念与佛教的地狱阎王、来世轮迴等观念发生了契合,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民间十分普及的奈何及奈何桥的俗信。约到南宋时,中国民间的地府传说,逐渐将冥府鬼都确定在四川省的丰都县。此后,历代在丰都鬼府均有建设,其中包括人们常说的阴阳界与奈何桥。丰都鬼府的奈何桥,大概算得上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座了。根据人类学家卫惠林先生于1935年刊行的《丰都宗教习俗调查》的记载,在丰都鬼府,通过山门即为大雄殿,殿前有一座石拱桥称作奈何桥,桥下一个石池即为血河池。此奈何桥东首为地藏殿,西首为血河将军殿,相传奈河是鬼魂要过的第一道关。为了附会这一类的“鬼话”,明代蜀献王朱椿曾在丰都平都山,建造过三座连拱石桥,并称之为奈何桥。据说,旧时香客在渡过这里的奈何桥之前,必先燃香、化纸,求神保佑:而庙内的僧人,又常常故意在其青石桥面涂以桐油,使过桥者经常滑倒,吓个半死,从而可获得更多的香火之钱。

  2. 重庆·丰都鬼城·奈何桥:名山寥阳殿前,有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三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河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3. 总结归纳:中国各地关于奈何桥的说法,有很多异传。或说阴间有奈河,河上有桥为奈河桥;或说在去阴间的途中有“血水池”、“血污池”、或“血河池”,池上有桥名为奈何桥。据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讲,人们甚至把奈何及奈何桥附会确指为山东泰安附近的一条实在的河流。 综上所述,奈何桥是地道的中国本土文化产物。那幺,何时使用奈河桥?何时又使用奈何桥?根据各位网友提供的资料,可以得出未经严格考证的初步结论:如果涉及佛教,且偏重于过桥时要受罪,或是过桥要通过重重考验、若未通过则坠入桥下不能重生,则使用奈河桥,同时奈河桥后面紧跟着的不是望乡台和孟婆婆的汤,而是六道轮迴或是无法重生的血水池;如果只是过桥到阴曹地府的阎王殿报导,则使用奈何桥。虽然过奈何桥依然要受苦,但奈何桥貌似已经弱化了受苦的含义,成了进阴间必经之地,而且强调了尚未进到阴间的半人半鬼的灵魂的无奈和对人间的留恋。奈河桥是没有这层含义的,奈河桥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起到的只是筛选善恶鬼的作用。

乾隆朝权臣巨贪和珅,嘉庆四年(1799年)被革职下狱,乾隆死后15天,仁宗颙琰賜白绫,令其狱中自缢,时年49岁。

和珅到了阴间,终日以泪洗面,哀伤惶恐。哀伤的是,官阶首辅,敛财10亿两白银,相当于国库15年收入总和,未得享受,全被查抄;惶恐的是,听说阎王爷恨他贪欲弥天,要罚他下18层地狱。和珅想,阴阳两界,惟有乾隆帝最宠爱他,而今也只有乾隆帝能救他,若是乾隆帝去阎王爷那里通融通融,或能化险为夷,得以转世。

和珅天天寻找乾隆,找了150多年,终于碰上了。一见面,和珅就往乾隆面前一跪,牤牛一般地失声恸哭,边哭边说:

“万岁爷哇,您怎么不活一万岁呀?我命苦啊……”

“爱卿想说的,朕都清楚……”乾隆自觉失口,立马打住。现在自己也是一束鬼影,哪里还能称什么“爱卿”和“朕”,如何再经受跪拜大礼,更何况,和珅是自己的儿女亲家,于是连忙弯腰拉他起来。和珅赖着不起,乾隆劝道:“放心吧,我会去阎王爷那里帮你求情的。”

和珅一听这话便站起来,向乾隆央求,转世要选高贵血统,上等基因,若是投胎穷家破院,还不如托牛做马。

“是的,是的。”乾隆一边点头,一边叮嘱,“转世后,要接受前世教训,光拍上头不行,还要讨好百姓,上下全笼络住了,才能平安无事。官场坊间都喜看戏,好好学演戏,多演些戏给他们看。”

弘历执掌皇权60多年,对阎王爷恭敬有加,金身常刷,年年祭拜,阎王爷一直觉得欠了乾隆朝大情,就给了乾隆的面子,免了和珅的处罚,准予转世,投胎一户钮氏县太爷家,起名“保善”,这与和珅的名字“善保”颠倒一下。也许因为基因纯正、家境优渥,钮保善一帆风顺地度过了学生时代,前脚离开大学门,后脚就上了官场道,年年升职,步步擢拔,刚过不惑之年就官阶正厅,主政省辖市江岸刚满3年,又要上调省城,候选副省长,即日动身。

据传,人死后转世托生都要喝迷魂汤,喝了迷魂汤就会忘掉前世一切。钮保善好像没喝迷魂汤似的,对前世经历一清二楚。前世捞钱的手段,他不仅记忆犹新,而且更加娴熟。乾隆嘱咐多演戏,他一直切切在心,久练久熟,演技大有长进,已经堪称“戏精”了。告别江岸的这场大戏,举足轻重,钮保善盘算好几天,脚本成竹在胸。

送别日。工人,农民,机关干部,企业老板,大中小学师生,长队绵延,夹道静候。横幅醒目,感人襟怀:“亲民领导,江岸人民舍不得您走!”“爱民公仆,江岸人民永远想念您!”

钮保善从轿车里出来,高高拱手,缓行徐行。一位小女孩走到钮保善跟前,抱住钮保善的腿,声泪俱下:

“钮伯伯,我想您怎么办呀,我不能让您走……”

钮保善把孩子抱起来,亲亲腮帮,眼泪涌出,说得很响亮:

“孩子,伯伯一定常来看你!”

一位农家老爷爷见钮保善走近了,双膝跪在他面前,连磕三个响头,说:

“清官啊,谢谢您,是您让我们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钮保善扶起老人,向送行的队伍挥动双手。

告别仪式结束,钮保善来到轿车跟前,正要进车,一个帅哥握住他的手,又点头又哈腰,说:

钮保善一看,是自己亲手提拔的市府秘书长,赞赏地点点头,他很清楚,欢送活动是这小子一手操办的,送行的群众每人补贴200元,有特写镜头的发1000元。钮保善拍拍帅哥的肩膀,夸道:

“办的不错。你任副市长的报告,上面已经同意了。”

乐极生悲,天意不测。送行的人群散去不久,就发生了两个事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离省城不远处的界河大桥上,钮保善的轿车突然失控,撞断护栏,跌入水中。钮保善当场丧命,时年49岁,与和珅同岁。

另一件,钮保善在江岸市郊建的私家别墅楼,突遭龙卷风袭击,整体坍塌,清理废墟时,在地板下面发现大量现钞,还有美元、英镑、金银珠宝,装了两卡车,相当于江岸市15年财政收入,“15”也是与和珅共享的数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算命说人托生的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