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解决了什么问题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69周年国庆日。69年的今天,随着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一个全新的中国开始在东方崛起,也开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哪些探索,这条道路的选择对于中国和世界又意味着什么?值此国庆之际,我们摘编本文,重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在1949年建国之后,中国仍然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究竟是选择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是固守新民主主义阶段,还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社会对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分歧。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坚持认为,新民主主义只是一个过渡时期,中国一定要进入社会主义,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最终在中国成为了主流。所以从1953年开始,中共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到了1956年下半年,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和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为什么一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呢?

首先是因为领导中华民族完成现代建国的共产党是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923年7月,中共在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在历次党代会上都得到重申。所以,当1949年中共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最低纲领后,自然会把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回顾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土地兼并和贫富悬殊是每个王朝晚期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历朝历代的中国政府都试图缓解这个社会矛盾,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决定了土地兼并和贫富悬殊的现象无法根除。如果当时中国不搞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搞农村的社会主义合作化,那么中国就难免会重蹈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覆辙,土地兼并将会导致大量无地流民出现,贫富悬殊将会造成大量的城市贫民,最终导致国家的崩溃。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是用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根本性弊端,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给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直到今天,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度和国有企业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

中国自汉代以来就产生了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历朝历代的都把防止土地兼并、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华传统文化跟从欧洲传入的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在掌握国家政权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反过来讲,如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不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新生的国家政权是难以稳定持久的,中国很可能再次陷入战乱。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两个发展阶段

中国道路可分为两个阶段,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新阶段,由此形成了有着内在逻辑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就是以战时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独立和国防工业的独立;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互补的形式解决民生问题。这两个历史阶段通常被简称为两个三十年。中国在这两个三十年并非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而是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两个历史阶段。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战时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独立和国防体系工业的独立

理解中国道路前三十年的一个关键之点,是理解现代建国后的战时经济体制。相当多的一些学界和政界人士把中国今天的成就看成是三十年前走出计划经济的结果。这种看法尽管普遍,但却有失偏颇。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看,以竞争机制为动力的市场经济目前仍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是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发动机。中国在上个世纪50和60年代以政治动员为基本动力的战时经济发展体制确实无法持续地保持高速发展,但并不能一次来否定前三十年。确实,中共建政的前三十年并不能视为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之所以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根本原因并非是中共领导人的主观抉择,而是现实的客观环境所导致。有两个重要的事实常常被一些国外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国内的学者所忽略。

首先,中国的国家主权虽然在1949年得以确立,但是,在国际范围内,中国的国家主权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极大限制和威胁。上个世纪中叶,中国为了维护完整的国家主权而跟苏联交恶,中国在国际上受到最强大的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挤压,国际环境极为险恶。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基本上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这对中国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转型构成了极大的障碍。

其次,中国在1949年后虽然基本上摆脱了战争状态,但是,一直到7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事实上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和平年代。中共建政的前三十年,中国社会实际上处于一种准战争状态。从国际环境看,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世界两大军事超级强国的军事压力,苏联屯兵百万于中国边界和苏美两国的核威胁是悬在中国头上的两把利剑。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的内战在80年代前并未真正结束。台湾地区在大陆的空中军事侦察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台海两岸的相互炮击也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

由于上述两个历史条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把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两个首要目标,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则不得不建立在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和独立的国防体系基础之上。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两个目标,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把战时经济作为一个基本国策,不得不把高积累、低消费的非常规方式作为原始积累的手段。今天看来,这种战时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向后推迟了整整一代人,上一辈的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上个世纪中叶的战时经济体制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并且为80年代后以民生问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保障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2.改革开放时期: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看,以竞争机制为核心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形式。要走出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显然是中国的一个明智选择。而三十年改革的成果也确实证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成功的。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在全球500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种工业品产量具全球第一。到2011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有望在未来二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在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是当下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给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也曾实施过以政治动员和道德理想为动力的发展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也曾给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更多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挥作用,很难在和平时期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仍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但是,经济的高度市场化反过来要求中国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需要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加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性,更加强调和加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更加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从这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今天中国的立国之本。离开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就有可能被中断,中国会再度退回到民国初年的无政府状态。

所以,从历史的轨迹看,中国发端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并非是历史的断裂,而是一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继续。中国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在短短三十年中跃居世界第二,是中国百年历史的一个逻辑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有着内在逻辑的历史阶段:中国以战时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独立和国防工业的独立;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在现代建国后承先启后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是决定中国道路能够成功的关键。

  一个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共党史百年,几乎全部被他们颠覆和歪曲。按照他们的论调,新文化运动本来是科学与民主,后来不幸救亡压倒启蒙;抗战时期是国民党打日本,共产党打国民党;解放战争打内战;建国后,从抗美援朝就有认识分歧,再往后大跃进、反右、三年困难时期直至文革都错了,改革开放后八九年的那场风波直到现在……。最近看到微信中有人转了一个党史课件,建国后从1953年开始,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搞“左”了,毛泽东时代一无是处。可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树立正确党史观。

  个人认为,讲党史要坚持四个原则,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

  讲历史最根本的是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反真实。

  比如,一些在党史述事中,只有毛主席犯错误,其他都是不犯错误的圣人,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多没有错误的领导者,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有错误的当自己的领导核心?这合乎历史逻辑吗?谁都会有错误,但在所有领导人中毛主席错得最少,所以才被全党认定是第一代领导核心,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分析真问题,要尊重事实真相。把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一个人,把一些领导人塑造成不是真心,不说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既不符合党的历史真实,也完全违背了光明正大的党内生活准则,把中国共产党看成什么了?

  再如,把建国之初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摒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外。党从创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到新中国“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都是在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都有自己的特色。80年代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是有道理的,因为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以我为主,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和经验。改革开放是在前人探索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是对上一辈人的否定,不能人为地割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盛行一时的翻案史学影响很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尊重历史,甚至刻意歪曲和颠覆历史。如对陈独秀的评价,他早期一直到党的五大之前,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领袖、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但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是大批共产党人被屠杀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领导原因,再后来又组织托陈取消派被开除出党。但现在有些人把陈独秀也说成一贯正确,把他的错误完全归咎于共产国际,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我们党从来不把失败归咎于外因,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过错和责任上推下卸的恶劣作风。看看当年陈独秀发表的文章,还有后期他写给中央的信,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他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他教条地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论述,认为既然当时完成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就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放弃无产阶级对领导权的争夺。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又错误地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中国共产党只能进行合法斗争,等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再搞社会主义,所以反对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成为革命的取消派,并且另立组织,最后被开除出党。这些思想理论上的根本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非常值得认真总结。直到现在一些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都与这种思想方法有直接继承关系。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不敢讲党史上的右倾错误,好像右倾成了天然正确。有的纪念馆甚至连陈独秀右倾错误都不敢写了,看后不知道陈独秀犯了什么错误,甚至党的历史上右倾错误都不存在了,好像我们党的重大损失只是因为“左”,而没有右的错误,那样述事不是真历史。党在大革命中血淋淋的失败,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导致,还有后来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抗战初期王明一切服从蒋介石的右倾投降主义等,尽管没有在全党占统治地位,对革命事业都造成了重大损失。

  上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陈云领导下,反对两任主要领导人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都是在反右。还有,一个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猖獗,有一些人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丧失社会主义信念,甚至完全背叛了人民利益,把实现资本主义的西化看成精神和实践归宿,把自己家庭成为世袭继承的资产阶级贵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想方设法推进瓜分国家和人民的私有化,成为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这些都必须正视并认真总结。

  二是坚持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立场,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在党史研究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

  前些年某些公知作家的小说,是就站在人民的对立面阐述历史的。在这些作品中,反动地主阶级是中国社会的正人君子,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贫苦大众,要么是流氓痞子,要么是懒汉妓女,要么是一些丧尽天良的混蛋,那些共产党队伍中的地主富家子弟,是一些天真无知的上当者,最后都被共产党滥杀无辜害死。那样的小说不但得了大奖,有的还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报纸连载,广播联播,还排成话剧公演。还有,一些影视作品把旧中国描述成富丽堂皇、温文尔雅的天堂,把新中国歪曲成贫穷落后、扭曲人性的地狱,最后的结论只能是共产党不如国民党,新中国不如旧中国。有人到大学里去做调查,竟有相当一些大学生说,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愿意穿越回去当个民国人,这就是那种反动的历史观教育的结果。

  旧中国有没有过好日子的?肯定有。像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是帝王般的生活,还有旧中国的贵族买办或许过得不错,但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那却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地狱。毛主席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中讲,乡村人口中贫农占70%,属于终年在劳碌愁苦中过生活和完全失去生活依据的农民;长沙县新康镇团防局,10年间杀死的贫苦农民近1000人,当时一个乡镇一般不到两万人,平均每年要杀上百人;毛主席家乡湘潭县银田镇,团防局14年杀50多人。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看到,洋务运动时张之洞从德国购买的先进矿山设备,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21条时,变成了与日本合办的事业;矿上每月给工人的工资是8.4元银洋,包工头从中扣掉一半多,当牛做马的矿工真正拿到手的工资不到4元,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极其悲惨恶劣。

  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就能理解人民革命的必然性。站在极少数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的立场上,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共产党,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舍命跟党干革命,就一定要告别革命,甚至一定是反革命的吹鼓手,一定不能理解甚至一定要歪曲共产党人的奋斗史。

  三是坚持实践标准。

  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有活力、有希望、得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是非分明,对了的就坚持,错了的就改。是以人民的历史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不断地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地通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来校正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

  讲百年党史也要用实践标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胜仗就是胜仗,败仗就是败仗;成功就是成功,不成功就是不成功。不能把立党为公的党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家史,不能站在个人和小集团的立场上文过饰非。只有实事求是地总结百年党史,用实践标准衡量得失成败,才能客观地判定哪些做对了必须坚持,哪些做错了需要改正,我们今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好、更正确。

  战争年代,敌我斗争极其残酷,很快就是你死我活,实践检验能够较快地得出正确认识,和平时期认识真理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建国已经70多年了,对前30年曾经进行总结反思,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包括国际共运特别是苏联东欧至今失败的历史,需要用实践标准进行认真总结。才能更好地认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更加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更准确深刻地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是坚持“三个不能”。

  关于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应当特别重视三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不能丢;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不能否;三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变。新编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落实这个精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论述进行了调整。这三个“不能”抓住了要害,现实针对性很强,因为一个时期猖獗的历史虚无主义,对党的历史是全盘否定的。

  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纪元,而那些历史虚无主义势力灌输给大家的却是:共产党推翻了帝国主义,把先进的西方文明赶走了;推翻了封建主义,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消灭了;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把中国现代文明精英给打掉了。被压迫的中国人民造反无理,革命有罪,所以要告别革命、否定革命,直到反革命有理有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根基就全部否定了。

  对于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我们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伟大的革命、建设和科技发展成就,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为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而那些历史虚无主义势力却全盘否定,把新中国描述成专制独裁、封闭落后、经济凋敝,甚至是一个饿殍遍野的地狱,谁为毛泽东时代的老一辈说句公道话,谁实事求是地讲新中国好,社会主义制度好,共产党领导的好,就被扣上“极左”和“文革余孽”的帽子。他们是全盘否定毛泽东时代的。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我们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历史虚无主义势力却鼓吹,改革开放是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接轨的结果,有的甚至提议要把建国时间改到1978年。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起来了,这是过去领导人的话。但没有在任何文献上看到领导人讲过这话,或是假传圣旨败坏领导人的声誉。抬出这样的话,实质是在影射当下,否定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美国如何欺凌打压,中国都不能惹美国,要心悦诚服地走美国指引的路。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有问题意识,必须清理历史虚无主义长期鼓吹的谬论,否则就缺乏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思想认识上看,有几个重大问题需要弄清楚:

  第一,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行?

  在中国近代史上,其他政治力量都没有取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不但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还成功地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能行?

  首先要看到,它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先进政党,它信仰的是共产主义,搞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开始,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就改变了,人类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迈进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顺人类历史的进步潮流而生,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大前提,所以才能动员号召广大群众,包括征服上层进步知识分子,如果是代表极少数人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能够征服人心吗?不可能。

  但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天生就能救中国,它在很多国家都失败了,在中国也曾遭遇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有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选择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从毛泽东思想开始,一代接着一代发展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用实践检验是非对错,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第二,为什么毛泽东时代不能否?

  毛主席活着的时候经常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政治斗争,谁胜谁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当时我们没有那种严峻性认识和切身体验,甚至认为那是不正确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初,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灭亡了,东欧也都变天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失败,我们才知道毛主席提出的问题真的没有解决。苏联东欧是一个超大型的案例,证实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

  但是,党内外有股势力,不认为苏联东欧是资本主义复辟,而认为那是一步到位的改革,鼓吹戈尔巴乔夫是伟大的改革家,苏联是因为搞社会主义才完蛋的。他们妖魔化所有搞社会主义的国家,尤其否定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国内有的主流学者,甚至公开发文歪曲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说不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三分之一,直到今天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位,还不如蒋介石统治时期处在战争状态的1948年。他们言之凿凿地以美元GDP数据为证,极力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渣的国家,而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搞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毛泽东时代根本就没有GDP统计,现在的数据是1999年后才公布的,而且在1999年后修改多次,越修改毛泽东时代的发展速度占比越低,80年代以后占比越高。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曾经提出翻两番战略目标,看看修改后的GDP数字,却是翻了4番还多。相比之下,毛泽东时代的GDP惨不忍睹,有家电视台制作的发展曲线,竟然出现前30年基本不增长,后来几乎直线上升的奇观,完全背离了历史真实。

  事实上,毛泽东时代创造了极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果用主要产品总量和人均产量增长速度比较,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根据80年代初权威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与美国、苏联、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可比较的数据共24项,得出结果如下:

  产品总量增速:中国20项第一,3项第二,1项第三。

  人均产量增速:中国20项第一,3项第二,1项第五。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国家,苏联、印度、日本属于第二梯队,再后是法国、美国、西德、英国等,这与权威专家们灌输的结论完全不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比同时期任何一个主要国家都有很大的速度优势。所谓新中国不如旧中国、不如日本,不如印度,甚至不如非洲,完全是颠倒事实的胡说。

  发电量是公认的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现代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电力发展,它是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数据。用发电量来对比一下,毛泽东时代的发展速度也是极为突出的,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以完全领导国家经济的完整年度计算,毛泽东时代从1950年开始到1975年,其他国家也计算这26年。我们看到:

  发电量总量增长速度排位:

  发电量人均增长速度排位:

  也可以与改革开放后对比一下。同样对比26年,毛泽东时代从1950年到1975年,之后从1979年到2004年。对比结果:

  毛泽东时代26年,发电量增长41.6倍。

  之后的26年,发电量增长是6.8倍。

  发电量增长速度快,GDP也应当增长速度快,而不应当是相反的结果。一个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越快,发电量也需要增长越快而不是越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举世公认,大家都是认同的。对毛泽东时代的成就也应当给予客观肯定,而不能昧着良心肆意贬低否定。因为,那不只是违背基本历史事实,不只是否定毛泽东,那是否定周恩来等所有的老一辈革命家,否定我们爷爷辈、父辈整整两代人的奋斗,更是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

  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大问题。部分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资本主义道路的成功,跟着美国走与“主流文明”接轨的成功。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中,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理念和市场经济经验,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展完善我们自己,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因此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则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结论应当是: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成功。看看中国的成功和苏联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大国,而且几乎同时开始改革。中国1978年底三中全会1979年开始改革,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搞改革与新思维。两国的根本区别,就是改革走的道路不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也有一些人有严重的右派幼稚病,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领导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戈尔巴乔夫则完全不同,他在改革中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否定了苏维埃国家的工人阶级属性,否定了列宁和斯大林,甚至极其轻率地请了美国的芝加哥小子萨克斯来给他设计改革道路,结果折腾了不到6年,就把苏联彻底折腾没有了。一个让美国畏惧的超级大国,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自己崩溃了,分裂成大大小小15个国家,分裂出去5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真的是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发展好了吗?可以肯定的回答没有。如果不是后来换上普京那样的强人执政,恐怕连俄罗斯也保不住。苏联从解体至今30年了,经济和国力还没有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最高水平。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的GDP是中国的4倍,到2020年,俄罗斯GDP只有中国的1/10,即使15个国家加起来,也不到中国的1/5。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同样是改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只有一个结论,因为苏联改革中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背叛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走上贪腐权贵主导的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彻底失败了。而中国改革中则是在不断地排除干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才能取得成功,这就是中国的秘诀。中国改革搞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

  中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群众就满意、就高兴,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群众就不满意、不答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富裕中国、强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第四,为什么要坚决拥护核心?

  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也是一个带根本性的落脚点。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正本清源,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道路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就是首先要搞清楚: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要科学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也是深化改革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还是相当一批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不清楚的问题。搞了40年改革开放,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客观实际,不信可以问一下,得出的结果一定会让你吃惊。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党校讲课时,第一个问题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第一层意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既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是资本社会主义,也不是搞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更不是要走美国式的资本主义道路。第二层意思更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说,无论怎么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当硬骨头去啃。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到后来一些人只讲一个基本点,连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都不清楚了。不信可以问一下,有几个人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5条。虽然网上查不到,教材里找不到,但那些原则恰恰是最要害的。有些势力就是要从根本上改掉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连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性质,也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也要想方设法尽快消灭掉了。我们为什么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因为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自身利益的根本保证。

  十八大后,有两件大事有效克服危难凝聚人心,定会载入史册

  一是反腐扫黑。把那些用最不正当手段发财的势力清除掉,这是最广泛的全社会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你可以合法经营成为亿万富翁,甚至成为百亿千亿富翁,但是你不能贪污腐败用权力变现发财,不能用黑恶手段发不义之财。这些势力是人民利益的凶恶敌人,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毒瘤,也是西方颠覆中国的主要内应。他们为了自身的长久安全,巨额财富的世袭继承,最想内外结合颠覆国家,是西方乐见其成的势力。那些反共公知曾经公开讲,要用贪腐利益置换共产党手中的权利,贪腐是消灭共产党政权的润滑剂。这些年来,是真打真见效,真打人民群众真高兴,真打就是真为人民服务。尽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扭转多年形成的势力和风气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毕竟让人民看到了正气、进展和希望。

  二是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最大承诺,不是别的,是实实在在的共同富裕。就是不能只是让少数人过好日子,要带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人类社会少数人富是常态,真正让大家共同富裕难。上世纪80年代,倡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先富带后富,不是让另一部分人长期贫穷。当时说,上世纪末就应当着重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而实际上贫富差距一直呈现拉大趋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始终紧抓不放,以共产党人的情怀追求,响亮地提出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一个都不能掉队!给各级党委政府设下了底线硬指标,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且提出十四五规划和新的农村振兴目标,下力解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这样的力度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是大得党心军心民心之举,有效巩固了党和国家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还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国经济扎扎实实地健康发展。如果用发电量来衡量一下,2010年中国发电量超越美国,工业产值同时超越美国。到2019年,中国发电量占世界27.8%,是美国的1.7倍,基本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发电量的总和。在2020年世界性大疫背景下,中国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更是一枝独秀,只有中国经济是上升的,发电量已达美国的1.85倍,用电量更是达到美国的1.96倍。这就是中国人的底气和豪气。

  现在美国统治阶级已经判定,按照目前的中共领导,中国不可能变成美国希望的样子,美国面临丢掉世界霸主地位的危险。由于对中国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失败,因而公开撕破脸皮、使出浑身解数打压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棋先一着,高举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极有远见地布局一带一路,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折冲尊俎,合纵联横,应对自如,有理有利有节。经营周边,经略南海,果断调整港台政策,让国际敌对势力的图谋不断破产。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中,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同一道考题,中国在没有任何标准答案的情况下第一个公开答题,美国等其他国家是在有了公开答案的背景下答题,中国答卷的优异成绩无与伦比。

  我们讲党史,不能忘记进入新时代的辉煌。要认识中国有现在这样成熟、正确、稳健、睿智的领导核心不容易,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替代的保证,也是天佑中华!必须坚决维护支持。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产生的现实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