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进气道的作用是要改善什么问题?

题库来源: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2021年汽车修理工(高级)免费试题及汽车修理工(高级)找答案,包含汽车修理工(高级)免费试题答案和解析及汽车修理工(高级)找答案练习。由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结合国家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最新大纲及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真题汇总,有助于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总结考前练习。

1、【判断题】盘式制动器各部件装配完毕后,直接加注制动液即可。(  ×  )

2、【判断题】有制动跑偏故障的汽车即使驾驶员紧握方向盘方能保证直线行驶,带励也可能会跑偏。(  √  )

4、【判断题】()在诊断、排除制动防抱死故障灯报警故障时,先连接“STAR”扫描仪和ABS自诊断连接器,然后接通扫描仪的电源,证明扫描仪内部运行正常。(  ×  )

7、【判断题】()发动机液压挺杆因为能自动补偿气门间隙,所以不再需要人工调整气门间隙。(  √  )

8、【判断题】燃油系统压力不稳定,不可能造成发动机工作不稳。(  ×  )

11、【判断题】()车辆突然熄火时,尝试再次启动,若不成功,检查电路系统。(  √  )

12、【判断题】()日常维护由维修企业进行,以检查、调整为中心内容。(  ×  )

13、【判断题】()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动到另一个止点的过程称为冲程。(  √  )

14、【判断题】()QFC—4型微电脑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可判断柴油机喷油提前角。(  √  )

16、【判断题】汽车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功率一般简称底盘输出最大功率。()(  √  )

17、【判断题】()轿车车身妁修复一般采用的是整形法,通过收缩整形、撑拉、垫撬复位、焊、铆、挖补、粘结;涂装等方法,从而达到恢复原有形状、尺寸、结构强度及外观质量的目的。(  √  )

19、【判断题】汽车制动性能台试检测项目中包含车轮阻滞力的检测。()(  √  )

20、【判断题】日常维护是由驾驶员每日在出车前、收车后负责进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内容是清洁、补给和检查等。(  ×  )

21、【判断题】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即能检测照明灯线路的断路故障,也能检测搭铁故障。(  √  )

22、【判断题】分动器的清洗和换油方法与变速器相同。(  √  )

23、【判断题】()空气流量计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转时吸入的空气量。(  √  )

24、【判断题】()进行柴油机喷油器密封试验时,喷油器不允许有微量的滴油现象。(  √  )

25、【判断题】进气管真空渗漏和点火正时失准能引起电控发动机怠速不平稳。(  √  )

26、【判断题】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  )

27、【判断题】货车车架变形检验只进行裂纹、铆钉松动、变形检查即可。()(  ×  )

28、【判断题】电控发动机运转时,缓冲器能将多余燃油由油管送回油箱。(  √  )

30、【单选题】断电器触点闭合期间对应的分电器凸轮轴转角,称为()。(  B  )

31、【单选题】如果测得三极管B、e极间和B、c极间PN结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这说明三极管()。(  B  )

32、【单选题】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荷的()。(  B  )

34、【单选题】关于汽车电流表,甲说电流表指示“-”时为蓄电池放电。乙说电流表指示“+”时为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你认为以上观点()。(  C  )

3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成功的关系的正确论述是()。(  A  )

A、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B、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人肯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

C、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也会获得事业的成功

D、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与职业道德无关

36、【单选题】关于调整膨胀阀调节螺钉,甲说顺时针方向拧,内弹簧减弱,开度增大;反之,开度减校乙说拧一圈,温度变化1℃,一般在1/2~1圈范围内微调,切忌乱牛你认为以上观点()。(  C  )

37、【单选题】用万用表测量交流发电机整流二极管和励磁二极管的电阻值,均应为()Ω,否则应更换二极管底板。(  B  )

38、【单选题】()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送来的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  D  )

39、【单选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  C  )

以上是2021年汽车修理工(高级)免费试题及汽车修理工(高级)找答案。支持全国各地区精准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试题,支持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职业技能鉴定等工种题库练习。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 94亿辆,汽油机因其燃烧柔和、升功率高、振动噪声小和结构紧凑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轻型车辆和乘用车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汽油机排放的有害污染物主要有CO、HC、NOx、固体悬浮颗粒、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将直接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汽油机电控技术能够控制发动机在各工况下的空燃比和点火定时,改善混合气体的形成、分配与燃烧,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自20世纪6 0 年代以来,美、德、日、韩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研发出多种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很成熟;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技术的研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提高汽油发动机喷射系统电控化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是指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s,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信号,经过数学计算和逻辑判断处理后,直接控制执行器喷射燃油的系统。按喷油器喷射燃油的位置可将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分为进气道喷射和缸内喷射两种类型。

进气道喷射(PFI)系统是指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在节气门或进气门附近进气管内的喷射系统,按执行机构的不同可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两种类型。

1 . 1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MPI)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MPI)是在每个气缸都安装有喷油器的喷射系统。zui早的电控汽油喷射技术始于美国Bendix公司于1957年试制的电控喷油器,但其并未付诸实用。1958年德国osch公司购得此项后,于1967年研制出D-Jetronic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并应用于大众VW-1600型和奔驰280SE型轿车上,其燃油经济性、排气净化能力与动力性等均优于化油器式发动机。1973年Bosch公司利用空气流量传感器替代D型压力传感器控制喷油量,提高了控制精度,成为现在被广泛使用的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具有代表性的有L-Jetronic、LH-Jetronic电控喷射系统,应用车型主要有丰田凯美瑞、马自达、别克、凌志等。 1979 年,德国Bosch公司又开始研制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与点火系统于一体的M型数字式电控系统,其由一个ECU实现点火提前角和喷油时间的控制。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又推出了Bosch ME7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控制。桑塔纳2000GSi/3000型、捷达AT和红旗轿车均装备了改进型的M型喷射系统。

单点燃油喷射系统(SPI)是指在多缸发动机节气门上方安装有一只或并列安装两只喷油器同时喷油的燃油喷射系统。因其喷油器在节气门中央集中喷射燃油,又称为节气门体喷射系统(TBI)或集中喷射系统(CFI)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80年投人生产使用T B I 系统,于1985年改进开发出新型低压单点喷射系统,其喷油压力只有0. 1 M P a 。尽管单点喷射系统有些性能略低于多点喷射系统,但所用的喷油器数量少,X#燃油雾化质量要求不高,成本比多点喷射系统低很多,又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以及维修调整方便等优点,成为早期发展的对象。典型的单点喷射系统有德国B0sch 公司的单点喷射系统(M O N O - Jetronic)、美国Ford公司的CF1 中央喷射系统和日本三菱公司的E C I

进气道喷射技术主要依靠壁面温度与废气倒流的温度促进燃油蒸发从而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其蒸发不完全容易在进气道形成油膜,进而使燃油不能快速进人燃烧室,可能导致燃油瞬时燃烧不能作到控制。尤其在变工况与冷启动工况下,需要增加燃油的喷人量,导致有较多的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随着喷射技术和排气后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及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不断改进,发动机性能得到改善,进气道喷射发动机几经改进和变形,喷射技术现已日趋成熟,人们逐渐将视野转换到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直喷汽油机具有显著的节能效

果及灵活的燃料喷射性能,已成为汽油机研究的热点和主流技术。

缸内直喷(G D I )是喷油器将燃油以较高喷油压力直接喷射到气缸燃烧的喷射。缸内直喷系统均为多点喷射系统,其喷油器安装在火花塞附近的气缸盖上,需要较高的喷油压力,对喷油器的技术水平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1996年日本三菱公司应用传统涡旋式喷油器和逆向滚流技术成功开发出*款GDI系统。随后世界各大主要汽车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GDI方案,如Ford公司的P R 0 C 0 燃烧系统、三菱(Mitsubishi)公司的A G 9 3 系统、丰田(Toyota)公司的D - 4 系统(丰田雷克萨斯(Lexus) G S 300)、日产(Nissan)公司的E C C S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2 0 0 0年推出燃油分层喷射技术(FSI) ,FSI有分层燃烧、均质稀燃模式和均质燃烧模式三种。相比于进气道喷射系统其动态响应好、功率和扭矩可以同时提升、燃油消耗降低。由于喷雾的气化冷却作用,优化了充气效率,提高压缩比实现了均质调节,大大降低了进气损失。分层燃烧时节气门不完全打开,保证进气管内有一定真空度。将有限的燃料尽可能多地转化成工作能量,增大满负荷的输出功率并降低燃油消耗。在均质稀燃模式下混合气形成时间长,点火时间选择范围宽,通过控制喷油,可以达到较低的混合气浓度。充分体现了其动态响应好,扭矩和功率高的特点。

2 0 0 6年大众汽车公司推出2. 0E A 8 8 8 系列发动机,其将涡轮增压技术与F S I巧妙地结合,推出了T S I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大众2. 0T S I发动机体积、质量明显减小,在FS I技术的基础上,安装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机械增压可以保证在怠速状态下为发动机提供增压效果,弥补了涡轮增压延时的缺点,是一种率的发动机增压形式。同时其凭借新一代动力学优化法,利用进气气流的分布状态降低能量损耗,使涡轮增压器能更快启动、响应反应更灵敏。在低速时产生高扭矩,并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保持zui大扭矩输出,使动力输出持续饱满。在高负荷时,通过增加进气量从而产生更高的动力,产生与大排量发动机相同甚至更优的动力性能。

0年,通用汽车集工程技术力量,完成了四缸"引擎"系列的大规模研发,并将其命名为Ecotec发动机。该款发动机采用SIDI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通用汽车旗下包括庞蒂亚克、萨博、欧宝、雪佛兰等多款车型上,成为普及率zui高的四缸发动机系列之一。Ecotec是一种采用智能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汽油发动机,其将多点喷射供油系统替换成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系统,喷油嘴直插在汽缸内部,通过高压将燃油雾化喷人汽缸内并混合空气进行点燃,依靠缸内均质燃烧来提升效率。该系列发动机还具有D -V V T 电子可变双气门正时技术,可以实现燃油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双模式。当车辆启步或以低转速运行时,发动机采用分层燃烧模式,将燃油分成数层直接喷人汽缸内的不同位置,保证其能zui充分地燃烧。当车辆高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采用均质燃烧模式,保证燃烧效率的恒定。2 0 1 5 年通用推出的Ecotec1.5T 发动机具有升功率高、压缩比大、燃油效率高、有害物质排放少、易于维修、寿命长等特点,其性能已超越一直作为业内*的大众1. 8TSI。

缸内直喷技术虽然使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得到提升,但G D I 汽油机燃油雾化时间短,燃油碰壁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燃油与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存在局部浓混合气区域,微粒物排放显著增加。而PFI汽油机在点火前将燃油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排放微粒物少。欧V 法规对G D I 汽油车的微粒质量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为了应对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混合喷射技术应运而生。混合喷射技术在低负荷工况下由歧管喷油嘴在气缸进气行程时喷油,配合压缩行程时气缸内喷油嘴喷油,从而实现了分层燃烧;高负荷工况时只在压缩行程进行缸内直喷,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避免在低负荷工况下因氧气过量导致的排放问题。2 0 0 5年丰田公司在2 G R - F S E 发动机上配备D 4 - S 混合喷射技术,丰田86、斯巴鲁B R Z 、本田N S X 等多种车型早已应用这项技术。在此之后该技术在大众公司的第三代E A 8 8 8发动机、凌渡、奥迪A 3 和高尔夫R 等车型上得到应用。

汽油机在未来3 0 年内将继续是轿车市场的主流产品,采用"软喷射"或称"喷雾引导"型缸内直喷方法可以提高平均燃油效率1 5 % 。采用均质压燃技术可以使平均燃油效率提高2 5 % ~ 3 0 % ,汽油机热效率提升潜力巨大。完善汽油机电控技术是车用发动机领域内研究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应用使得车用发动机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随着汽车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电控汽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将是有效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有效手段。

接上篇,既然写了就一并写完吧。

谈完了硬件,我们再来谈一谈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策略。通常大家见到的气门型线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某缸在一个4冲程循环进排气门型线特征,由于曲轴转两圈,凸轮轴转一圈,故一般已720度曲轴转角(横轴)作为一个循环。

换个角度来看一下,去除了升程信息,其气门正时信息也可以表现成这样:

TDC:top dead center,即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大距离时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这张图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气门开闭的正时信息,但是由于一个循环应该是两圈,故其实排气门开和进气门关这里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从这张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排气门关闭之前,进气门就已经打开了,这段重叠区域即是气门重叠角,主要作用是让排气门尚未关闭前打开进气门,利用新鲜的进气进入汽缸来扫离汽缸内尚未完全排除的废气。当然,上图的进排气门开闭时间只是示例,实际各发动机各应用,位置各有不同。

如下图所示,如果调相器对气门正时进行调节,假设在上图的基础上,进气侧往提前方向调节(逆时针转),排气侧往滞后方向调节(顺时针转),其结果就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出气门开闭的时间有了不同,且气门重叠角变大很多了。

VVT系统的大致作用如下:

改善全负荷扭矩特性,改善部分负荷经济性,改善低速稳定性,改善排放性能

充气效率:进气门的关闭时间随着转速的增加而推迟,充气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在常规发动机中,以提高低速扭矩为目的的发动机,就会牺牲其高速动力性;以提高高速动力性为目的发动机就会牺牲其中低速扭矩特性.

泵气损失:随着负荷的减小而增加:随着负荷的减小,节气门后的真空度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汽缸进、排气压差增大。

注1:充气效率:是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个大气压、20℃、密度为1.187kg/m2)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

注2:泵气损失:泵气损失是指内燃机换气过程中克服进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和克服排气道阻力所消耗的功的代数和。

我们来举一个发动机调节VVT系统的例子:

一、在发动机怠速,低负荷,低温或者起动时,主要考虑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往往需要尽可能推迟打开进气门,提前关闭排气门,采用小的甚至无气门重叠角。

1、回流到进气道的燃烧气体减少,改善燃烧稳定性;

2、提高怠速及小负荷的发动机稳定性;

3、低转速范围内提高燃油经济性,并改善排放

二、中等负荷时,不仅要考虑动力性,还需要兼顾燃油经济性,因此进气适当召开,排气侧适当晚关,采用大的气门重叠角。

1、内部EGR率增大,增加稀释效应;

2、NOx排放降低(缸内燃烧温度降低);

3、HC排放降低(未燃气体再燃烧);

三、在中低转速高负荷时,动力性需求明显,和中等负荷类似,但进气门应该更早关,排气门应更晚关,已获得最大的气门重叠角,并获得更大的扭矩和功率输出。

2、提高中低速段扭矩;

四、高速高负荷时,气流速度高,为尽可能提高进气效率,进气应晚关,排气应早开,此时功率输出最大。

1、充气效率进一步提高;

2、在高速高负荷获得最大功率;

以上仅仅举例而已,实际根据车辆不同,VVT系统不同,发动机需求不同,标定策略不同都会有很大变化,切勿对号入座。

ECU又是如何知道凸轮轴转角位置和曲轴转角位置的呢。在曲轴和凸轮轴上,都装有信号轮,ECU通过读取相应的相位传感器的高低电平信号,来确定曲轴和凸轮轴的相位,如下图所示:

凸轮轴信号轮一般采用四齿式信号轮,其中2个短齿的长度相同,2个长齿的长度相同,通过传感器根据缺口和齿部的高低电平信号来判断凸轮轴相位。

曲轴信号轮一般采用60-2齿信号轮,其中有缺齿部分,通过传感器根据齿形和缺齿部分的高低电平信号来判断曲轴相位。

ECU根据曲轴信号来判断相位基准,再根据凸轮轴信号和其相对曲轴信号的位置来判断凸轮轴的相位,然后根据其他传感器出来的信息,按照不同发动机工况来调节凸轮轴相位。

以上仅仅是一个策略介绍,具体细节肯定标定工程师更为清楚,具体可以咨询相关知乎上的标定工程师。

更新:所谓的阿特金森循环,仅仅是进气门大幅度晚关,比如下图这样:

让油气混合气回到进气管路,下回再进,可以降低实际压缩比,降低油耗,当然会对扭矩功率有所损失,故现在一般都采用VVT来将正时调节到阿特金森循环所需的位置。但一般调相器的缺陷在于调节角度较小,无法满足如此晚关的气门正时,并且从初始位置调节如此大角度调节速度较慢,其初始相位相比一般发动机对起动工况更为恶劣。故最好采用中间锁止调相器即可避免这些缺点,甚至上电动的更好。故阿特金森循环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东,只需调相器用好一些,并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妥协,即可实现奥拓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的切换。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目前已经是发动机普遍使用的技术了,国内也有不少厂商能做,成本也逐步降低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即是电动化了,并且开始逐步发展可变气门升程系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光可变进气道调节阀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