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本雅明说的:“正是因为那些无希望之人,我们才被给予希望”?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快速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奥密克戎的影响,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如果下半年能在这两方面有所行动,全年经济增速达到5.5%的目标仍是可期的。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美联储加息之后,国际资本回流美国,这使得广大中小发展中国家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本短缺。实际上对于美国来讲,这是割韭菜的一个过程,它在吸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血。

  • 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国家反恐办软科学专家

    其实,我们过去一直在说上合组织有经贸合作短板,我之前多次在会上表示,如果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都是双边的,那还要上合组织干什么?上合组织必须有多边合作。俄罗斯通过中哈管道向中国输油,这就是多边合作的良好开端。

  • 此次拜登出访恰逢以色列政府变天,但选举的制度与政争困境,不会因美国总统的表态而缓解;以色列心心念念的美国支持,虽不会一夕消失,却也无法通过与拜登会谈,而让美国改变宏观战略部署,重回过往中东大陈兵的年代。

  • 在房地产火热的环境下,各类金融犯罪、资产爆雷的情况总是层出不穷的:非标、酒店公寓、证券操纵、大股东联合券商诱骗散户接盘减持……在这方面,越南人民算是把前辈们踩过的坑老老实实地挨个再踩了一遍。

  • 这种新形势考验西方大国重建与沙特关系的能力。从利雅得的角度来看,多年来,西方国家似乎有意疏远该地区的阿拉伯君主国,并忽视了它们的安全关怀。

  •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乾隆时期四川重庆镇总兵张士庆,就向皇帝上呈奏折,要求“严查奸蛮典雇妇女为娼事”。在他看来,“典妻”尽管是贫民在生存压力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终究“有伤风化”。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

    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心态,唯我独尊,不接受中国崛起。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方面的冲突和挑战,是世俗的;像人种和宗教这玩意儿,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处理起来更麻烦。

  •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周边中心科研主管

    今年1月的暴乱事件让托卡耶夫很难完全摆脱借集安组织之力平息的阴影,而如何摆脱这种外部“道义”的长时间捆绑,成为他亟需考虑的问题。可能的应对方式,如通过修宪公投改善形象和巩固执政地位,在国内压力下与俄保持距离,处理好与纳扎尔巴耶夫的关系等。

  • 统一教在美国拥有《纽约市论坛报》与《华盛顿时报》,收购了老牌通讯社合众社,俨然一个商业和传媒两翼齐飞的跨国集团。统一教王国的版图中,商业利益大多来自美国,刮取的“民脂民膏”大多来自日本。而力压竞争者成功取得日本保守党团独家支持的“投名状”,就是反共。

  • 部分人对儿童心理问题与治疗存在认识误区。一是不愿意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二是认为心理咨询不能解决问题。三是有些人完全否定心理治疗,认为是“骗子”“智商税”。

  • 2年后,安倍重回首相官邸;3年后,日本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6年后,安倍宣布“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此概念随后获特朗普政府青睐……一切都仿佛在按照“岩里政男”的毒计走。

  • 几年前,我强调,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中国的债务陷阱,而是欠资本市场的主权债务,因为斯里兰卡欠中国的外债只有10%,但欠全球资本市场的主权债务高达40%。正是斯里兰卡经济的新自由主义化以及与全球金融资本的更大融合,将斯里兰卡推入更深的危机。

  •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大国政治的悲剧》

    西方普遍坚信,普京是造成乌克兰危机及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的罪魁祸首。从本质上讲,华盛顿在领导乌克兰走上毁灭之路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历史将严厉评判美国及其盟国对乌克兰极其愚蠢的政策。

  • 知识产权律师、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委员

    最高法今年4月明确指出,不支持以维权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公司。不仅如此,根据《著作权法》无论成都电视台有没有授权谭乔,他都是《谭谈交通》的作者之一,他也是拥有版权的。《谭谈交通》全网被删,其实是游术公司构成了对谭乔的侵权。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社会“稳得住”,城镇化、投资增长、贸易持续,经济增长在未来10-20年保持在4-5%是完全可能的。美国社会“闹不停”,要想保持2%的增长都很费劲。203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将是大概率事件。

  •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安倍意外离世后,按说岸田可以省去不少与安倍争先恐后地表现厌华的需求了,一个真正的岸田也许在参议院选举之后,会渐渐露出水面。

  • 除了争取更多的“老外”学中文,让外界了解我们更重要的方法,还是主动走出去,增加“自己人”写的英语作品。这需要不少精通双语的专业人才来参与撰写此类“英语普及读物”,写得还要生动有趣,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上“能打”。

  • 关于中美竞争,看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关于科技创新一个非常典型的观点是,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也对科技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高级研究员

    至今还没有一个西方大国站出来倡导和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此感到极其震惊。这些国家听到的只有战鼓隆隆。它们认为,全力击败和除去普京是不明智的。底线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混乱和平”比长期冲突造成的动荡不安更可取。

  • 民航业的萧条态势落到从业人员的头上便是更为沉重的“时代的一粒沙”。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检索,我们发现“空姐”“空乘”在疫情之下离职的帖子屡见不鲜。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很多人在纠结RISC-V不是一开始由中国发起的,于是认为不可靠。标准规范就是一本本手册,更重要的是实践——具备实现标准规范的能力。因此,与其纠结于RISC-V指令集是不是国产,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提高RISC-V处理器设计与实现能力。

  • 这些信息让人不免去怀疑,成都游术是不是专门以这些版权官司为生的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注册资本 50 万,实缴资本为 0 ,并且成立四年,每年年报都显示参保人数为 0。

  • 将中国人描述为全球威胁还能系统化和理论化,这就是“黄祸论”,它将中国及其人民框定为破坏“文明”和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威胁。同样,在现代,这样的话语已经从明确的种族主义演变为反共思潮来自我掩盖,但所有意图和目的是一样的。

  • 2015年10月,日本《朝日周刊》称,“统一教”在选举时既出人又出票,自民党议员对其求之不得。自民党的一位前选战活动人员透露,2013年日本参议院选举期间,一名自民党议员当选岌岌可危之时,“统一教”通过发送信件和集会动员,为其争取到数万张选票,使其逆转获胜。

  • 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党支部书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自1820年传入中国以来,霍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国人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霍乱已不再那么可怕,近年来,中国的霍乱病例基本是零死亡。

  • 聚焦时事政治,解读硬核新闻

    最近一个月来,中美军事、外交、经济领域的高级官员互动之频繁,是拜登当政之后未曾有过的,1个月5次。

  • 台湾所具有的改变本地区军力平衡的潜力,将迫使华盛顿做出艰难的选择。台湾问题是能把美中关系、地缘政治和亚洲军力平衡联系在一起的核心议题。无论华盛顿追求什么样的大战略,该岛的军事价值都会引发一些危险或使美国付出一些代价。

  •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最近我在企业调研,发现企业的反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因为相关企业反映其两个月都没有开业,没有营业就没有产生税收,减免对这类企业而言没有意义……

  • 在2022年上半年备受瞩目的北方邦选举中,印人党的选举宣传主要集中于治理政绩,创造就业岗位、维护女性权益等等,教派主义宣传有所减弱。

  • 深陷经济社会危机数月之后,斯里兰卡开始进入“权力真空”。“国家破产”叠加严重政治危机的斯里兰卡如何脱困,仍是一个待解的巨大问号。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斯里兰卡可能不是最后一个“破产”国家。那么,接下来的,可能会是谁?

  • 对智人最好的描述是,他是会讲故事的动物。我们创作出了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和生活意义的源泉。为了这些故事,我们经常不惜杀人或被杀。在AI时代,我们相信的故事比以前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有了追求幻想的更强大的技术。

  • 所谓的“清真餐具”和普通餐具能有什么区别呢?难道是所谓的“清真餐具”是被阿訇开过光后的特殊餐具?还是用这个餐具吃下去的食物就是清真的?去极端化不应只是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所需要做的,这应该是全国各地、全体人民的一个重要课题。

  • 大学如果一味地冲榜,就会迷失在水数量、凑指标的道路上。若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后,又开始“卷”中国自己搞的大学排名,这是换汤不换药。中国高校如果要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美国一些好的方面可以借鉴,如师生比、校友捐赠率等,但像国际生比例这类指标,就不适合照搬过来。

  •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巴西圣保罗大学心理学博士

    每次中国人来肯尼亚,我们都得到医院。但英国人来到肯尼亚,我们都会被说教。我们不需要演讲,我们更需要工作。我们希望少一些竞争,多一些合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而不是互相争斗。

  • 无论安倍挑明与否,无论是谁在台上当政,战后日本武装力量就是美军“仆从军”的地位都不会改变。

  •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就日本整个朝野板块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当前在野势力、尤其是中左翼势力,本身就缺乏向心力,既没有横向联合,也没有纵向传承,直接导致这批势力在日本政坛的式微。反倒是那些被称之为日本政坛“小右”的政党会不会趁此进一步崛起,像日本维新会,值得关注。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美媒透露的最新关税政策反映了拜登政府怎样的政治考量?后续关税政策可能将如何发展?又将如何影响中期选举及中美贸易?

  • 大历史、大社会、独立、理性、批判、建设

    疫苗和核酸都是防疫的公卫手段,但属于两种思路,疫苗的思路是“得了也不怕”;核酸/动态清零的思路是“首先就不要得”。目前《第九版》里,还是侧重核酸检测,将核酸作为最为核心的防疫基础设施与能力。

  •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观察者网特约作者

    当面向英国民众的政策“欺诈”难以为继,政坛背后的势力急于扔掉“大饼”,尽快使英国“美国化”,约翰逊要么放弃所承诺的政策,要么由另一位领导人取而代之。首相辞职,约翰逊只是最新的一次,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脱欧继续,英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就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日本引导了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对立或者对抗,而始作俑者正是安倍。

  •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周边中心科研主管

    值得注意的是,“印太”与“北太”的交汇点正好是欧亚大陆,尤其是交汇点欧亚大陆东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与东盟各国正好介于“印太”与“北太”之间,不排除同时面临“南翼”和“北翼”的巨大安全压力。

  • 俄乌战争后——事实上,在俄乌战争期间——美国的外交重点就应该迅速转向全世界最具决定性的地区:亚洲。这需要美国外交和国防决策者真正把亚洲放在第一位——对亚洲进行军事投资,配置我们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并投入大量精力。

  • 传统的基建投资规模不宜增长过快,一定要从长计议。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人口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过程,如果循环畅通,则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反之则经济停滞。

  •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刚刚落幕的北约峰会第一次把中国威胁写入了战略报告,同时芬兰和瑞典启动入约程序。在对抗俄罗斯的“欧洲战线”和配合美国针对中国的“欧洲战线”,似乎北约都开始“支棱”起来了。但这些动作能否唤醒冷战结束后处境尴尬、被马克龙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呢?

  • 航天爱好者,英文电子杂志“Go Taikonauts”创办人之一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或将正式开启中国和星链系统的竞争,而且政府创造、推动的大规模需求,足以支持多个商业发射场。正像马斯克说特斯拉的真正竞争对手将最可能出现在中国一样,星链或SpaceX最主要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竞争对手大概也会是中国。

  • 纯电动汽车车主,化学博士

    新能源汽车本来是欧美提出的概念,结果却被中国给发扬光大,现在反过来挤压了传统欧美,尤其是欧洲汽车厂商的市场。

  •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暗杀先行于革命”,这是近代日本政治活动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理念和口号,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就连当时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们也常怀惶恐。

  • 至于窃取技术,虽然这通常被视为一个大威胁,但不足以解释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采取的行动。如果一家公司在某个国家违法,那么人们期望看到犯罪行为被依法起诉,借助技术隐藏的间谍设备的证据被公之于众。我们没有看到这些证据。

  •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造成约翰逊一时间众叛亲离的根本原因还是他自担任首相以来,在脱欧和经济发展两个问题上没有出做出实质性的处理。

相关单位回复,这些女性医护人员“是自愿的”,但视频中她们剃掉头发之后留下的泪水,让我们不忍把这种“自愿”简化为一种牺牲与歌颂。

事实上,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前线医护人员中,女性医护人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由此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性别差异带来的特殊需求,比如例假时期的生理疼痛、安心裤与卫生巾的短缺、孕期女性医护人员的担忧,这一次,这一特殊性转移到了女性医护人员的秀发上。

剃光头出征是否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可以理解;也有人觉得可以请理发师给姑娘们剪个漂亮的短发,没有必要剃光头;也有人质疑,剃光头可能留下细小伤口,反而带来风险......而相对于这样的争议,大家更反感的,是对于这一行为过度的赞颂与煽情。这种观念,甚至也从医护群体延伸到了抗疫后方。比如,在济南就向各单位提议,延迟开学期间双职工家庭以女方为主在家看孩子。

本身,抗击疫情中,一定会有诸多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它或许是出于个体自愿的选择,但我们绝不应把它视作一种理所应当的牺牲,进而将女性在这一特殊处境中的脆弱与困境,转化为煽情的利器。在这一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特殊时刻,我们既需要顾全大局,也应记得,个体的处境与利益不应被忽略。

“每日甘肃网”发布了甘肃某医院女性医护人员为驰援湖北,集体剪光头的消息。

导致去性别化的同质管理

抗疫是一场特殊战斗。它是一场战争,又不是一场战争,或者至少不是我们曾以为的那种战争。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战争,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战争话语的全面回归:紧急动员和战时状态、攻坚战与阵地战、守土和出征、烈士与英雄……甚至我使用的这个动词“抗击”本身,就是战争时代的典型修辞。每个人都在拿到小区出入证的那一刻,在遇到地毯式排查的那一刻,在“买买买”、“996”的日常生活全面暂停的那一刻,有如同战争来临般的感受。

如果说抗击疫情不是战争,是因为它与我们从电影电视剧、革命历史小说中获得的那种关于战争的感知太不一样了。湖北之外的、无需加入抗疫一线的大部分普通人,对这场“战争”是欲拒还迎的。我们一面慌乱地抢购粮食、口罩和消毒液,为每日新增的患病人数而忧心忡忡,但另一面,“敌人”是无形的病毒,只要不出门,我们并不会直接遭遇“敌人”,依然可以在家里远程办公、网络学习,装模作样地把常规工作进行下去。

抗击疫情的“战争”与传统战争更大的差别在于,前线的主体不再是男性军人,而是女性占大多数的医护人员。有媒体统计近10个医疗队的男女比例,女性最低占比55%,最高则达到100%。在传统战争中,大部分男性在前方作战,大部分女性承担医护或者后勤工作。这样的性别分工,其实对于女性有着某种程度的照顾。然而,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大量女性却直接加入前线,直面最为严酷的生死搏斗。古有花木兰,后有娘子军,然而,像此次抗击疫情一样由女性作为前线主体力量的状况,几乎是史上从未有过的。

“7点视频”报道截图。

随之而来的是,在疫情的报道中,有大量关于女性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从各级卫健委的女性领导,到专家组的李兰娟院士和陈薇院士;到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多名师生;当然,最触动人心的还是关于前线医护人员的报道。有的护士怀孕9个月还在一线,有的护士流产10天后又回到一线工作,还有女性医护人员在支援湖北的出征仪式上集体剃头。除了口罩和防护服的紧缺,女性医护人员还面临着卫生巾和安心裤的额外缺口……

大量的女性进入抗疫前线,这一点打破了传统战争的性别分工中对于女性的相对照顾。

女性医护人员需要忍受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例如剪去长发、忍受生理限度而继续工作。不仅是女性医护人员要承受这样的“不得已”,男性医护人员亦然。前线的男医生和男护士同样需要剃头,也需要为了减少防护服消耗而穿尿不湿上班,更有身患渐冻症却仍然坚守一线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不过,就怀孕、流产和月经等女性的生理现象而言,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中,人们可以通过呼吁制度的调整和大众的理解给女性以基本的保障——事实上,法律法规对此也有所保障。然而,绝对紧急的状态必然导致去性别化的同质管理,缺乏平日里可以为某个性别腾挪出的空间。病毒的危险对于男女都一视同仁,没有一个人可以轻松作战。

不要利用女性的身体去煽情,

女性医护人员的专业精神更值得关注

在女性的柔弱与敌人的凶残之间放置对比,自古至今都是一种无往而不胜的煽情利器。

前者构成了对后者的控诉,后者构成了对前者之牺牲精神的凸显。此外还能延伸出一种“女子如此,男子何堪”的感受,以此鼓舞更多的人加入战斗。然而,这次的“敌人”不是人类而是病毒,人们无法展开对于病毒本身的控诉,于是,新闻所带来的情绪全部倾向于对女性医护人员处境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如果回到传统战争和抗疫“战争”之间的差别,我们将会发现,不同于传统战争中几乎完全作为受害者的女性,抗疫“战争”中的女性则大量地以“作战者”的形象出现。那么,与此对应,传统的煽情套路也应得到更新。对于女医护人员的赞美不应只注重于她们在身体上的“牺牲”(剪发和忍受生理痛苦),而更应关注她们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实际贡献。那些宣传女性牺牲精神的新闻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弹,本质上与新闻手法和表达套路的陈旧相关,更因在性别叙事上的过度而遭到人们的反感。

有不少信息显示,女性医护人员确实是为了便于穿脱防护服、减少感染而自愿剪去长发甚至剃光头,而并非是受到统一命令的强迫。当然,与此同时,她们流下的泪水也是真实的,里面充满了对于未知危险的担忧与恐惧,也充满了挺身而出的荣耀与勇气,当然还有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尽管如此,女性医护人员集体剃头的新闻还是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反响,其中更充满了批评之声。舆论的反弹其实从根本上涉及到前线和后方之间的状态差异。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与湖北境内类似于战争的紧迫状态相比,湖北之外的、无需加入抗疫一线的大部分普通人,其实与前线状态之间隔着相当大的距离。正如上海的张文宏医生说的那样,普通人“呆在家里就是战斗”。医护人员的战斗需要进入危险的病毒环境,而后方普通人的战斗则只需要“呆在家里”。即便出门受限、买菜不便、无法开市,但后方的人们总体而言依然生活在一种“和平”状态中。

前方是残酷的,而后方依然保留了某种程度的日常性,由此产生的认知差异,是舆论对于女性医护人员集体剃头、怀孕九个月上前线、没有生理用品等情况产生出无比强烈的不忍之心的原因。这些场景本身就已经足够惹人泪下,而当后方的人们以平日生活中的性别逻辑对这些现象进行评论时,由此只会延伸出更大程度的愤怒。

舆论的焦点其实正在于听者观者的“不忍之心”。 前段时间的一段话得到很多人转发:“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

令转发者所感动的,大概正是这段话体现出了一种医护人员和普通大众之间的同情共感。医护人员平日里也是普通人,他们/她们的伟大,正在于以普通人的身份做出了超越普通人的行动。当他们/她们在危难之际做出英雄之举,我们一方面要感佩他们/她们的付出,另一方面更要意识到,我们不能以超人的标准对其做出理所应当的要求,而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更人性化的做法。

尽可能在特殊时期照顾性别需求,

这也是我们回归日常的期待

新闻工作者和政策执行者也应有这种“不忍之心”。

在赞美出征的雄壮气势之外,何不大大方方地承认女性医护队员的泪水,并敏感地捕捉到其中除了荣耀之外,也有恐惧,也有对于一头秀发本身的眷恋?这并不与她们勇敢的、充满大义的救护行为相矛盾。对头发的热爱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正是这种东西在支撑着她们为集体的安宁而战斗。这种对于集体安宁的渴望,也是前线与后方所共同守护、息息相通之处。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抗疫的前线是否就是真正的战争?尽管我们普遍地以战争隐喻来形容防疫,但其初衷是为了加强重视,而非宣布战争的真正来临。真正的战争总是伴随着“例外状态”的开始。

德国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这一政治哲学概念在卡尔·施米特、瓦尔特·本雅明及吉奥乔·阿甘本等人的论著中都有流变。

“例外状态”由德国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提出,指的是为了应对危机而悬置既有法律秩序的状态。一旦进入真正的战争和“例外状态”,那么,“主权者”可以根据形势而采取各种必要的紧急行动。然而,决定是否进入“例外状态”的“主权者”不能是某个单独的个人。

如果我们将目前的抗疫“战争”定位于一次大规模的医疗行动而非真正的军事状态,那么,一切行动都应该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进行,也就必然应该顾及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尽管这或许是艰难的,但还是有着可能的空间。

在农村整治麻将馆聚集的行动中,有的人选择砸烂一个个麻将机,有的人选择收走全乡600张“幺鸡”并保证疫情结束后归还。在前者的粗暴和后者的智慧之间,大多数人显然更接受后者。同样,如果对医护人员有更人性化的关怀,这样的新闻和政策也会为更多人所接受。这不仅涉及对于性别差异的体贴,也涉及更多其他细节问题。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并非不拥护防疫,但同时也是有“不忍之心”、不希望看到英雄受苦的。

大家喜闻乐见的新闻,是牛奶企业向医院捐赠大量纸箱提手,用以缓解长时间戴口罩的勒痕,是河南企业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新型隔离帽,使医护人员拥有更为舒适的佩戴体验。那么,既然如此,女性医护人员是否一定需要剃个光头?如果给姑娘们剪个漂亮的短发,这或许比激昂的剃光头明志更让所有人得到暖心的安慰。相信收到了这份温暖的他们,也会将这份温暖传递给需要看护的病人。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美和爱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期待着正常生活的恢复,我们更需要保留一种关于美好的希望。

  • 科目:简单 来源: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科学春天的歌者,现代文明的歌者

    ——纪念徐迟先生百年诞辰

    ①今天,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表达我们对徐迟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②1996年12月13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徐迟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最后的夜空,享年82岁。

    ③回望徐迟,我想我们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这个人,他的生命是多么辽阔,就像骏马渴望着大地,徐迟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认识、表现和创造新疆域,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广袤的空间,让后来者满怀敬仰和感激。

    ④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徐迟步入诗坛,成为较早开始现代主义探索的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是中国新诗表现都市经验的开拓性文本之一,其中的《都市的满月》《微雨之街》被广为传诵。徐迟一生都是年轻的,都是一位诗人。他毕生都对现代化的青春中国满怀热望,热爱一切推动民族生活文明进步的事物。这样的徐迟,永远倾听着时代的召唤,他的生命注定和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还是东吴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徐迟,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国学生援马团”,北上参加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徐迟清醒地意识到诗歌必然要接受严酷的时代的洗礼。在《最强音》《一代一代又一代》等诗集中,一改早期现代主义的唯美风格,这位曾经纯真、敏感、耽于幻想的诗人变得激越高亢,浓墨重彩地书写对民族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家园情怀,用诗歌谱写了战斗的青春,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⑤徐迟先生热爱书斋生活,寂寞书斋中的阅读和写作使他感到充实和自由。但是,他的一生不断地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前线,走向沸腾的生活和建设。这不仅是由于个人的际遇,更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出于独特的天性和禀赋,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自觉选择。抗战时期,他亲赴昆仑关等抗日前线,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采访和写作。抗美援朝战争中,徐迟又两次奔赴前线,写出了大量战地通讯和特写。1961年,徐迟举家离开北京迁往武汉,他先后六次到长江水利工地体验生活,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通讯特写集。

    ⑥“文革”十年过去,大地回春,像一座沉寂的火山重新喷发出炽热的岩浆,曾被剥夺写作权利的徐迟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他一生创作的辉煌高峰。1978年1月,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读者奔走相告,一时洛阳纸贵,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记得这部报告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感奋和启迪。一种新的视野在人们面前打开,一种被重新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面前雄辩地展现,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新的英雄和楷模在人们面前矗立起来。这是极具勇气的拨乱反正,长期被视为改造和教育对象的知识分子被擦去尘埃和污垢,昂首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而长期被认为是“白专道路”的科学探索,被有力地肯定、热情地讴歌。《哥德巴赫猜想》因此远远超出文学的范围,汇入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号角。就在同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学的春天来临了,而徐迟无疑是报春的燕子。

    ⑦《哥德巴赫猜想》是当代报告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由此开始,在徐迟老人满怀激情的执着探究下,一个个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被打开,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人文风范,成为迅猛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

    ⑧徐迟先生的生命是辽阔的,他永远向着新的生活、新的事物敞开怀抱,一生保持着丰富多端的心灵向度。我们铭记着他的诗歌,铭记着他的报告文学,我们也铭记着他在1949年春天翻译的《瓦尔登湖》。徐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从30年代开始,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我想,这样一种面向世界的视野,使得徐迟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出时代的先声,而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也使得他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的活力。徐迟先生深爱科学,也深爱自然,在他对数学、物理、地质学、植物学的深情书写中,我们最终感受到的是对自然奥秘、大千世界的庄严礼赞。这个现代文明的歌者同时也是《瓦尔登湖》的译者,我想,如果徐迟先生今天还在的话,他一定会衷心地赞同,现代文明包含着生态文明,追求现代化是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⑨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时代召唤着文学,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形象需要像徐迟先生那样饱蘸诗情的笔去书写,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等待着作家们去讲述和表现。记住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为时代立传,为人民写心,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我想,这就是对徐迟先生最好的纪念。

    (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此文为2014年10月10日作者在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③段把徐迟比喻成一匹骏马,既表现了他创作的永无止境,也表现了他生命的雄健奔放。

    B.文章评价徐迟一生“都是一位诗人”,因为,在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每个历史阶段,徐迟都是在以诗来歌唱的。

    C.文章第⑤段,用排比句式,既从侧面表现了人们的奋斗、牺牲和创造具有宏伟的力量,吸引着诗人,也更突出表现了徐迟的高度觉悟。

    D.文章第⑥段引用诗句,以诗情画意的笔调,表现出思想的解放给科学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景象。

    E.文章末尾结合中国人民正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表明今天纪念徐迟先生的现实意义。

    2.作者认为,“徐迟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认识、表现和创造新疆域”。结合全文,说说“新疆域”的具体含义。

    3.作为“科学春天的歌者,现代文明的歌者”,徐迟显然是一位歌者形象。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这位歌者的形象特征。(要求:不得少于4条。)

    4.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给人们带来的感奋和启迪,再一次证明了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价值。结合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巴金的《小狗包弟》和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谈谈你对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价值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 科目:2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后来,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然而,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1824年1月27日,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清楚说明。

      ——读者,这就是人哪!

      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晚年,他甚至断言,全部哲学事业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75岁的时候,康德不是用话语而是用他一生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用他在哲学这块精神园地上辛勤的耕耘作出了如下的回答: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在康德看来,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逝世前不久,他对友人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

      的确,爱因斯坦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霁日明,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一件件合理的事惰。对于他,生与死的区别仅仅在于是不是在研究物理学问题,是不是在思索大自然的统一结构,是不是在不断地接近“他”,即接近斯宾诺莎的上帝——自然。

      歌德、康德和爱因斯坦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的确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

      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因为这些科学家崇奉这样一句格言:“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况且,“使已死的东西复活”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意义: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回忆无疑是许多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它们的一大内容。可以说,没有回忆,文学艺术就会失去光彩,干瘪得不成样子。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比如,有些成年人居然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这部影片:“小孩片,没劲!”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是不会有多少回忆的。

      唐诗宋词的创作心理背景之一,也是对往事的追忆: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诗歌创作和梦(夜梦和白日梦)往往是一回事。唐诗宋词不乏写梦之作。苏东坡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能说明弗洛伊德学说的这一论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写尽生离死别的伉俪之情的词作,从词人创作动机到内容,都是梦和词的交织(词人原是醒着做梦的人)。由此可见,对往事的追忆,在人性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它在人性中所扎下的根,比回忆往事更深,更牢。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兼文学家莱辛说过,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这是爱因斯坦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我以为,这是支配人类一切活动的一条最根本的心理学原理。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他在60岁学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他说:“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明天是星期天’。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

      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操作主义物理学家都思索过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爱因斯坦认为,“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是同过去和将来在本质上都不同的东西,然而这种重大的差别在物理学中并不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经验不能为科学所掌握,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对我们这些不是物理学家的人来说,自然没有必要去为“现时”的物理意义而坐立不安。我们只满足于对“现时”作日常经验的理解:“现时”的经验是每个人所专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时”,每个人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持有不同的态度。

      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每个小学生都懂得: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0只有在1的后面(而不是在1的前面)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分量。1后面的0越多值越大。若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当前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可是,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至于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迥(ji%ng)然不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必竟  忧郁  挑剔  自强不息

    B.干瘪  真挚  蓬勃  万古桓新

    C.劳碌  慰藉  斜晖  循环不息

    D.赡望  暮霭  衰竭  蹉跎岁月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

    (写在坐位右边的,给人以激励、警戒的格言。)

    B.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

    (人类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思考。)

    D.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时光岁月都不能使其受到损失。)

    (4)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什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缪和歌德都曾论及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但他们由此而引发的对“人是什么”的思考是迥然不同的。

    B.康德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但他们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却有惊人的一致的见解。

    C.“人是什么”既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哲学命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D.雨果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是忧郁和暗淡的,这使他必然地成了后来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驱。

    (5)从全文看,作者阐释“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6)请概括作者个人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7)文中对“回忆”有一个定义,把它写出来。作者认为追忆往事有哪几层意义?把这几层意义概括地写出来。

    (8)作者认为“追忆往事”和“憧憬未来”有什么本质上的共同点?作者这种认识是基于什么角度?

    (9)作者认为,回忆、希望和现时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和人有什么关系?

  • 科目:3 来源:一课3练  高三(全年)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后来,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然而,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1824年1月27日,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清楚说明。

      ——读者,这就是人哪!

      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晚年,他甚至断言,全部哲学事业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75岁的时候,康德不是用话语而是用他一生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用他在哲学这块精神园地上辛勤的耕耘作出了如下的回答: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在康德看来,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逝世前不久,他对友人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

      的确,爱因斯坦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霁日明,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一件件合理的事惰。对于他,生与死的区别仅仅在于是不是在研究物理学问题,是不是在思索大自然的统一结构,是不是在不断地接近“他”,即接近斯宾诺莎的上帝——自然。

      歌德、康德和爱因斯坦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的确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

      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因为这些科学家崇奉这样一句格言:“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况且,“使已死的东西复活”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意义: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回忆无疑是许多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它们的一大内容。可以说,没有回忆,文学艺术就会失去光彩,干瘪得不成样子。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比如,有些成年人居然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这部影片:“小孩片,没劲!”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是不会有多少回忆的。

      唐诗宋词的创作心理背景之一,也是对往事的追忆: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诗歌创作和梦(夜梦和白日梦)往往是一回事。唐诗宋词不乏写梦之作。苏东坡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能说明弗洛伊德学说的这一论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写尽生离死别的伉俪之情的词作,从词人创作动机到内容,都是梦和词的交织(词人原是醒着做梦的人)。由此可见,对往事的追忆,在人性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它在人性中所扎下的根,比回忆往事更深,更牢。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兼文学家莱辛说过,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这是爱因斯坦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我以为,这是支配人类一切活动的一条最根本的心理学原理。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他在60岁学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他说:“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明天是星期天’。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

      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操作主义物理学家都思索过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爱因斯坦认为,“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是同过去和将来在本质上都不同的东西,然而这种重大的差别在物理学中并不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经验不能为科学所掌握,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对我们这些不是物理学家的人来说,自然没有必要去为“现时”的物理意义而坐立不安。我们只满足于对“现时”作日常经验的理解:“现时”的经验是每个人所专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时”,每个人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持有不同的态度。

      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每个小学生都懂得: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0只有在1的后面(而不是在1的前面)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分量。1后面的0越多值越大。若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当前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可是,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至于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迥(ji%ng)然不同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必竟  忧郁  挑剔  自强不息

    B.干瘪  真挚  蓬勃  万古桓新

    C.劳碌  慰藉  斜晖  循环不息

    D.赡望  暮霭  衰竭  蹉跎岁月

    三、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

    (写在坐位右边的,给人以激励、警戒的格言。)

    B.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

    (人类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思考。)

    D.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时光岁月都不能使其受到损失。)

    四、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什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缪和歌德都曾论及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但他们由此而引发的对“人是什么”的思考是迥然不同的。

    B.康德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但他们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却有惊人的一致的见解。

    C.“人是什么”既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哲学命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D.雨果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是忧郁和暗淡的,这使他必然地成了后来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驱。

    五、从全文看,作者阐释“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六、请概括作者个人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七、文中对“回忆”有一个定义,把它写出来。作者认为追忆往事有哪几层意义?把这几层意义概括地写出来。

    八、作者认为“追忆往事”和“憧憬未来”有什么本质上的共同点?作者这种认识是基于什么角度?

    九、作者认为,回忆、希望和现时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和人有什么关系?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粤教版 2009-2010学年 第41期 总第197期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常常看见一些企业老总在访谈里夸夸其谈,声称要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国式的企业文化”、“中国人的商品”云云。然而这种带有“中国”二字的句式还可以无限创造下去,应用在一切商品之上,例如,“中国人喝的牛奶”、“中国人穿的服装”、“中国人开的汽车”……文化艺术也未能免俗,于是有“中国式的摇滚”、“中国风的电影”……当然,学术也必须有“中国”模式,比方说“中国式的心理学”。然而,站在琳琅满目的“中国”面前,我却越看越模糊,越发搞不懂“中国”到底是什么了。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国,把“中国”变成一种能够形容所有东西的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又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呢?

      当然,这里头还是有点道理的。例如学术研究,尤其社会科学,特别要注意理论和模式的适用性问题。依据西方国家经验发展出来的社会理论,不一定能够拿来套在当下中国的现实之上。所以学者虽然尽可以参考国外各种研究成果,但切忌生搬硬套,他们必须仔细探讨本土的历史条件、社会脉络以及传统中的诸种元素,然后考察异地理论和假说的局限及解释力,进而推导出更合理更有效的论述。

      不过,从“外地理论不具普通效用”这个事实,不必然能够推出“中国就该有自己一套”这个结论甚至训令。因为在逻辑上讲,这是两个层次的东西。前者谈的是事实状态,后者却是推导行动的应然问题。我们可以在充分的实证调查和经验体会之后,发现在中国办企业就是和美国不一样,真得有一套别于北美商管理论的模式。但是我们怎么能够不问情由地单从“我们在中国营商”这一点就得出“我们要办中国式企业”的结论呢?再简单点说,“我们是中国人”这个事实不一定能够达致“所以我们就要吃中国米”的原则。除非你能具体说明中国人对果汁的口味不同一般,否则你很难说服我“是中国人的,就得喝中国果汁”。

      由于是中国,所以就应该很中国。这种常见的推理与其说是建立在对事实的尊重,倒不如说是为了一种心愿的实现。那种心愿,或者可以“天命”形容:中国有它必须完成的使命。故此我们更常见到的情况是,很多人是在提出“要走中国的道路”这种要求之后,才回头赶去寻找那条道路到底是什么道路。往往要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才突然发现内容庞繁复杂的“中国”竟然成了一堆非常简化非常压缩的概念。你可以任意在里头挑出《三字经》,说这就是中国企业模式的指导,也可以在里头找出胡雪岩,说他是中国商人的典范。几乎不需要具体的理由,更不必顾及时空的变幻,与当初为了科学原因而拒斥(同样过度简化的)“西方那一套”的态度相去甚远。

      请不要误会,我非常尊重许多力图寻找“中国营商模式”的商人,他们也许是有心人;我非常喜爱那些探索“中国式摇滚”的艺术家,他们正在做一场很有趣的实验;我更加认同“法学中国化”等多种学术主张,因为那是实在的真理追求。我只是不以为“中国风”等是一种先于事实的道德训令,一种每一个中国人都该全力拥护(或者购买)的品牌。而“中国”,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个品牌,说的人高兴,买的人爽快。

    1.你如何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国,把‘中国’变成一种能够形容所有东西的形容词?”这句话的含意?

    2.当有人把一切都“中国化”的时候,作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作者对凡事“中国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②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③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松树本身不够美,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④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⑤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其他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还有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月明”的感触。

    ⑥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中固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一句表达了月亮是通人性的:月亮能关怀人,孤独的人、寂寞的人、忧伤的人,痛苦的人.而对月亮的时候,都能获得心理的慰藉。

    B.历代中国文人主要是根据神话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和美的形象。

    C.本文引用大量的诗句,充分地反映出中国人对月亮的特殊感受、特殊情缘。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华民族爱月的主旨。

    D.中国人喜爱月亮,把中秋节叫月亮节。因为“月是故乡明”,所以我们爱月的民族为中秋节而感到自负。

    E.诗句“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在意趣或内容上与第⑤节中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相似。

    2.阅读第③段文字,概述作者所列举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笔下之月的不同特点。

    3.为什么说“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4.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

    这是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爸妈不算特别富有,也没有厚实的积蓄,但是他们的收入能保证一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我和弟弟有新衣服,有玩具,有买书的零钱,每天有牛奶和糖果,也不必为钱担心,用现在的话说,爸妈属于中产阶级。

    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爸爸太软弱,太慈爱,他从来不发火,一辈子也没看他有过对立面,总是心平气和。但其实爸爸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式。

    每个小孩都会惹出无数麻烦,我想我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成材真是不容易。我曾经非常淘气。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

    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只要里面提到公主。大多数的公主在书中都是善良而又高贵的,尽管公主常常不及皇后漂亮,权力也在皇后之下。但皇后是结过婚的大人,身上仿佛少了许多神秘的光辉;而公主却像星星,像百合花,最重要的是,公主会有人来求婚,我当时读得迷进去了。有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

    这种事没法在家里做,因为弟弟们会打岔和捣乱,他们对公主的故事没有兴趣,周围有个带别样眼色的旁观者,会玩不出花样的。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又把高背的椅子列成两队,给公主的侍女们坐,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床显得太高,于是又搬木方子搭台阶。其实已经弄得初具规模了,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觉得老师太严厉了,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做逃学的坏孩子。

    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方嘴里塞一颗糖,爸爸说这个叫堵嘴的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后来他们甚至忘记我这个不好的“前科”。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爸爸这种鼓励和温和宽容的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实际上是“无所不能”的,有潜力的。这个潜力有可能是偶然的时候被激发了,或者在偶然的时候被压掉了。

    2007年年初,爸爸查出患了癌症且已是晚期,妈妈、弟弟和我都非常震惊。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们经常陪他,在一起谈很多东西。我们共同回忆起非常温暖的童年时真是有喜有悲,因为我们知道爸爸不久后就要去世了,医生诊断说他还能活三个月。

    我们在一起回忆共同珍惜的岁月。儿童文学作家好像是天生的,对童年记忆力强,我连两三岁时舍不得爸爸去出差的事都能够记起。爸爸的病更让我深深沉浸在与他相处的往事中,很多已遗忘的人和事想起来了,原来不明确的故事,也通过跟爸爸的共同回忆知道了。

    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它给了我写作的动力——爱,有父母之爱,有师生之爱,也有家人之间的爱,还有各种生活在周围的人的爱,也有读者的爱。那些温暖的事情,就如走在路上正好太阳照过来,就如坐在台阶上晒晒太阳,有爱你的人轻轻拍拍你的肩膀。温暖可能是非常细小的,这些温和的对待也许对别人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依托,一个信念。

    温暖的童年未必只有欢乐,其实也有无法回避的一些催人泪下的一面,比如见识人生的无常:童年时我最好的一个朋友,她是我心里藏得最久的一个秘密——我的朋友十来岁时从楼上摔下来,从一个美丽的女孩变成一个丑八怪,驼背、瘸腿。她摔下来后就不愿意再跟同龄人在一起了。我看到她时她整个人都被绷带绑着,可怕极了。我的童年除了面对人生的课题,还要面对时代的缺陷。当然时代只是文学演绎的一个背景,文学中人之间的相处,人的性情、性格,这些应该说是不受时代影响的,是一种永生的东西,许多忧伤的和美的东西也没有时间性,是永恒的。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2)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19、文中“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一句对人物的描写细腻传神,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评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分)

    20、请写出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21、爸爸以鼓励、温和宽容的方式教育孩子,文中哪些事能体现爸爸的这种教育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至少写出三件事)(4分)

    22、“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3、文中多次提到“温暖的童年”,作者不以此为题,却用“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作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4、作者通过追忆童年往事,叙述了成长体验,抒发了人生感慨,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5分)

    25、作者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阅读的《红岩》,书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请写出书名、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写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5分)

  •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⑴诗意并不是专属于诗人的奢侈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享用诗意的滋润,否则,心灵就会干涸。
    ⑵那一次,我在新疆游完天池,天已经擦黑。我搭上一辆返回乌鲁木齐的卡车,沿蜿蜒的山道急驶下天山。潺潺溪水在晚霞中吟唱,溪畔是牧民的毡房,一群马驹在草坡上奔逐,袅袅炊烟随风飘逝,带走松脂的香味。
    ⑶汽车终于驶上正式的沥青路面。夕阳正在西坠,两边铁青的山崖被晚霞烧灼得通红,有点像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景致。远处的戈壁滩一片苍茫,到处像撒满了金箔。卡车像野马狂奔,毫无遮拦地放肆,仿佛要想追上戈壁雄浑的落日。我体验到了速度的刺激,灵魂随着粗砺的晚风一起翔舞……
    ⑷还是在新疆。那天傍晚,蹀躞(diéxiè,往来徘徊。)在石河子城郊外的我,终于读到了深林的白杨林依然高耸着的诗意。地上铺满厚厚的金黄色的落叶,踩上去松软得像地毯,脚下的跫(qióng)音,是岑寂中最美的天籁。我想起了一幅版画:一片白桦林,林梢上燃烧着晚霞,把整个林子烧灼出酡红色的醉意。
    ⑸我想我内心的激动,是因为触摸到了生活中的诗意。
    ⑹久居繁华都市,对我来说,看落日,看晚霞满天,几成奢侈。窗外,虽然也有大片的林子与绿地,但依然听不见鸟的啁啾。倒是在寂静之夜,有摩托车疾驰而过,那轰鸣的声音,带给我莫名的惊恐与焦虑。在新搬的优雅小区,固然听不见市井的嘈杂,但在陌如路人的邻居脸上,你一定读不到温暖的微笑。雨中的石板路,汪着一滩诗意的水渍,那是记忆中的昨天;如今是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一辆的士疾驰着穿过秋雨的城市,你来不及躲闪,被溅上满身污水,远处的霓虹灯却在恶作剧似地对你眨着狡黠的眼睛。
    ⑺母亲河畔的“情人墙”絮语绵绵,夜涛声声,曾经有多少颗炽热的心在这儿靠近;可如今却是网络上虚拟的爱情,仿佛一场躲躲闪闪的游戏。
    ⑻都市夜归人,望见自家窗户上的灯光,心里漾开的是温馨与安慰;可偏偏有人刚从灯红酒绿的欢娱场疲惫而归,眼神里写着迷惘的醉意。
    ⑼老同学们的一次没有功利的聚会,本来纯粹是为怀旧,追忆似水年华,可有人偏偏礼数周到,带来了礼物,声称有要事相求。现代人的人际交往,竟是这样的世俗。
    ⑽在城里,找不见满地金黄色落叶,只有满地爆竹的纸屑。在一阵喧闹中,有人发财了,得意忘形;有人贫穷了,寒酸落魄。连中秋月也失去了诗意。月饼终于变了味,在奢华昂贵的模子里,炙烤出送礼的符号,任你细嚼也品尝不出岁月的滋味。
    ⑾时尚生活——午后红茶的本意是闲适与惬意,如今却被用来变成一次交易的谈判。在锱铢必较中品茗,只能品味苦涩。
    ⑿那就去咖啡屋坐坐吧。在意大利,在法国,有许多老咖啡馆,沉淀着厚重的人文。作家与诗人就在烛光里写下传世佳作。老上海的咖啡馆里也有过如此优雅的风尚。可是,现代人的咖啡馆,除了暧昧的烛光摇曳,恐怕就只剩下寂寞与惆怅。
    ⒀那次去木渎,到太湖船上啖河鲜,不禁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原本诗意洋溢,可偏偏有女抚琴卖唱,有声凄清,流韵欲沉,心里好不是滋味。
    ⒁怅回寓居,不觉又是一天。茫然若失中,望白鸽驮着城市的晨光,盘桓远去。电视里正在播放巴厘岛的“天堂”噩梦。我忽然变得忧郁起来,怅怅然不禁想起本雅明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只能用惊愕与恐惧去观照世界上某个角落的不太平。失却诗意,也就失去了这个世界的平和(或者和平)。
    ⒂诗意真的在稀薄着。诗意的稀薄,只能换来匆匆的脚步。没有悠闲,只有紧张;没有从容,只有焦虑;没有细语,只有吆喝;没有沉思,只有喧哗;没有理性,只有炒作;没有隐士,只有深恋红尘的解不开的结。
    【小题1】请说说作者用⑵-⑸这么大的篇幅写“我”在新疆的经历的用意。
    【小题2】请说说你对第⑽小节中画线句的理解。
    【小题3】“诗意的稀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小题4】读完全文,你觉得怎样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⑴诗意并不是专属于诗人的奢侈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享用诗意的滋润,否则,心灵就会干涸。

    ⑵那一次,我在新疆游完天池,天已经擦黑。我搭上一辆返回乌鲁木齐的卡车,沿蜿蜒的山道急驶下天山。潺潺溪水在晚霞中吟唱,溪畔是牧民的毡房,一群马驹在草坡上奔逐,袅袅炊烟随风飘逝,带走松脂的香味。

    ⑶汽车终于驶上正式的沥青路面。夕阳正在西坠,两边铁青的山崖被晚霞烧灼得通红,有点像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景致。远处的戈壁滩一片苍茫,到处像撒满了金箔。卡车像野马狂奔,毫无遮拦地放肆,仿佛要想追上戈壁雄浑的落日。我体验到了速度的刺激,灵魂随着粗砺的晚风一起翔舞……

    ⑷还是在新疆。那天傍晚,蹀躞(diéxiè,往来徘徊。)在石河子城郊外的我,终于读到了深林的白杨林依然高耸着的诗意。地上铺满厚厚的金黄色的落叶,踩上去松软得像地毯,脚下的跫(qióng)音,是岑寂中最美的天籁。我想起了一幅版画:一片白桦林,林梢上燃烧着晚霞,把整个林子烧灼出酡红色的醉意。

    ⑸我想我内心的激动,是因为触摸到了生活中的诗意。

    ⑹久居繁华都市,对我来说,看落日,看晚霞满天,几成奢侈。窗外,虽然也有大片的林子与绿地,但依然听不见鸟的啁啾。倒是在寂静之夜,有摩托车疾驰而过,那轰鸣的声音,带给我莫名的惊恐与焦虑。在新搬的优雅小区,固然听不见市井的嘈杂,但在陌如路人的邻居脸上,你一定读不到温暖的微笑。雨中的石板路,汪着一滩诗意的水渍,那是记忆中的昨天;如今是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一辆的士疾驰着穿过秋雨的城市,你来不及躲闪,被溅上满身污水,远处的霓虹灯却在恶作剧似地对你眨着狡黠的眼睛。

    ⑺母亲河畔的“情人墙”絮语绵绵,夜涛声声,曾经有多少颗炽热的心在这儿靠近;可如今却是网络上虚拟的爱情,仿佛一场躲躲闪闪的游戏。

    ⑻都市夜归人,望见自家窗户上的灯光,心里漾开的是温馨与安慰;可偏偏有人刚从灯红酒绿的欢娱场疲惫而归,眼神里写着迷惘的醉意。

    ⑼老同学们的一次没有功利的聚会,本来纯粹是为怀旧,追忆似水年华,可有人偏偏礼数周到,带来了礼物,声称有要事相求。现代人的人际交往,竟是这样的世俗。

    ⑽在城里,找不见满地金黄色落叶,只有满地爆竹的纸屑。在一阵喧闹中,有人发财了,得意忘形;有人贫穷了,寒酸落魄。连中秋月也失去了诗意。月饼终于变了味,在奢华昂贵的模子里,炙烤出送礼的符号,任你细嚼也品尝不出岁月的滋味。

    ⑾时尚生活——午后红茶的本意是闲适与惬意,如今却被用来变成一次交易的谈判。在锱铢必较中品茗,只能品味苦涩。

    ⑿那就去咖啡屋坐坐吧。在意大利,在法国,有许多老咖啡馆,沉淀着厚重的人文。作家与诗人就在烛光里写下传世佳作。老上海的咖啡馆里也有过如此优雅的风尚。可是,现代人的咖啡馆,除了暧昧的烛光摇曳,恐怕就只剩下寂寞与惆怅。

    ⒀那次去木渎,到太湖船上啖河鲜,不禁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原本诗意洋溢,可偏偏有女抚琴卖唱,有声凄清,流韵欲沉,心里好不是滋味。

    ⒁怅回寓居,不觉又是一天。茫然若失中,望白鸽驮着城市的晨光,盘桓远去。电视里正在播放巴厘岛的“天堂”噩梦。我忽然变得忧郁起来,怅怅然不禁想起本雅明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只能用惊愕与恐惧去观照世界上某个角落的不太平。失却诗意,也就失去了这个世界的平和(或者和平)。

    ⒂诗意真的在稀薄着。诗意的稀薄,只能换来匆匆的脚步。没有悠闲,只有紧张;没有从容,只有焦虑;没有细语,只有吆喝;没有沉思,只有喧哗;没有理性,只有炒作;没有隐士,只有深恋红尘的解不开的结。

    1.请说说作者用⑵-⑸这么大的篇幅写“我”在新疆的经历的用意。

    2.请说说你对第⑽小节中画线句的理解。

    3.“诗意的稀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4.读完全文,你觉得怎样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

  • 科目:3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 语文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从六岁起就学小提琴……我真正开始懂音乐还是在我十五岁左右,我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有一次,爱因斯坦这样回顾往事。

      在他十五岁那年,他又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因为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性和可靠性使他激动不已。此外,当他谈完了《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又成了他最喜爱的哲学家。

      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就没有触及、发掘。这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是发什么议论!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他心爱的小提琴。在他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或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遇到了困难,他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像力的旋律,有助于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音乐往往起了催化作用。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科学两大支柱。在科学上,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在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他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伟大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心目中,陀思妥也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听听他的自白吧:“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恰如他献身于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爱因斯坦写道:“我从来就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

      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像力为心理背景。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像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性原理?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像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像力。我想,这也是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常常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理由可以怀疑他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真理)的美学标准。而没有这种标准,他就难以在科学上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积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阐述事理的?全文又是按怎样的结构来行文的?

    2.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

    3.你对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了解?

    4.就全文来看,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哪两重意义?

    5.从最后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