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高温无缝衔接,天气复杂多变,我们需要防范些什么?




掌握防灾知识技能,从灾害中全身而退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强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动辄被称“百年不遇”、“千年一遇”,不断突破已知经验。

6月,我国南方四省现特大暴雨,刷新历史最大洪水。据中国气象局消息称:6月22日后,雨带或将向北转移!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我们不仅需要从城市灾害防御及应急管理的角度思考应对之策:解决脆弱空间的风险识别问题;传统防灾空间体系也需反省;当然,还有信息科技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助力我们更有想象力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需要个人掌握防灾知识技能,从灾害中全身而退!

在暴风雨中,那些暴露于户外、“在路上”进退不得的人,是最为脆弱的人。灾难发生时,对安全多一分关注,关键时刻就多一份保障,生命才能有一线奇迹。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可向存在轻度心理困扰的人们提供免费公益咨询。

链接:/) 根据定位获取所在地区的灾害预警信息,按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四个等级。


天气地图:.cn/radar/ 可以通过雷达、云图、风场、降水、温度等分布和移动情况。


台风路径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台风路径"),可以看到台风的移动轨迹、强度变化及其对应的预计时间,作为自己防灾准备的参考依据。

补充说明: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了解附近应急指挥中心的位置,这或许是最近的求助渠道(应急指挥中心通常和应急避难场所联合布置,但不是每个应急避难场所都有应急指挥中心)。

如果身处在信息播报里,灾害可能经过或发生的地区,可以规划留守或是提前离开避险。

1.3 了解各类救助渠道

政府组织:各地(县级)都有应急管理局,国家应急管理综合电话为12350

市民热线:电话为12345,可以提供各类求助对应的联系机构和联系方式

对于洪水灾害高发地区,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制定计划,提前模拟,每位家庭成员都可以做一个自己的最优路线,并且互相说明。

基层政府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特点,指导社区制定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社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

2.在常驻地准备应急包

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患于未然,需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要提前准备不同的应急包,比如家庭用、车辆用、办公区用。

准备原则:物品齐全,可保证至少使用一天及以上

食物—— ①家庭每人至少三天不易变质的食物,如罐头、能量棒(避免选择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②一瓶瓶装饮用水(便于携带);③吃食物需要的非电动开罐器和塑料餐具。

求救——含有报警及收音机功能的急手电筒、高频口哨、备用电池。

自救——逃生面罩、逃生绳、防磨手套、防风防火的火柴等。

保暖——铝箔保暖垫(防失温休克)、压缩保暖衣、充气枕头等。

服装——季节性雨具/结实的鞋 。

急救箱——碘酒、创可贴、纱布、医用胶布、消炎药及其他常用处方药。

特殊物品——婴儿和老人需要的尿不湿等,老人身上佩戴信息牌。

防疫用品——医用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湿巾等。新冠疫情期间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个人物品——保险单据、银行卡、社保卡、身份证、备用家门钥匙和车钥匙等。

其他——应急自救指南、备用移动电话、充电宝、现金、眼镜、助听器等。

如有宠物,还需准备备用的宠物用品——食物和水、免疫记录、必须药物、航空箱、牵引绳。

注意:以上物品(除宠物航空箱)需集中在一个包里,将包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并确保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包在哪里。

2.2 工作地点应急包

准备原则:主要准备水、食物,以轻便小巧为主

食物—— ①至少一天不易变质的食物,如能量棒(避免选择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②充足瓶装饮用水。

急救箱——碘酒、创可贴、纱布、医用胶布、消炎药及其他常用处方药。

求救——含有报警及收音机功能的急手电筒、高频口哨、备用电池。

自救——逃生面罩、逃生绳、防磨手套、防风防火的火柴等。

准备原则:主要准备逃生、手电筒、医疗急救箱、食物、水等物品

自救及求救——安全锤(可放置在车门储物格、中央手枕箱、副驾驶手套箱等可轻易拿到的位置)、手电筒、高频口哨等。

食物—— ①罐头、能量棒(避免选择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②瓶装饮用水;③吃食物需要的非电动开罐器和塑料餐具。

急救箱——碘伏棒、创可贴、纱布、医用胶布、消炎药、卡扣式止血带、医用三角巾(用于骨折固定)等。

注意:车辆应急包应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四座车为例,安全锤至少配备两个及以上,分别置于前排和后排。

!以上所有应急包需保持随时可用,常态化储备。每六个月检查一次食物和水是否过期,并确保包内设备及备用电池可以正常使用。

!适当采购贮备,理性购买,不要囤积。如果可以购买一些必需品,并提前慢慢储备物资,这样你就可以在两次购物之间留出更长的时间。这有助于保护那些无法在洪水或流行病等灾难发生前购买必需品、必须更频繁购物的人。(资料来源:中国应急信息网)

3. 如果选择留守当地,应该怎么准备?

首先确认地势。若地势低有被洪...

《关于应对恶劣天气安全防范的通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应对恶劣天气安全防范的通知(8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2016年关于应对恶劣天气安全防范的紧急 通 知 公司各单位: 目前、正值高温和强对流天气,为有效防范各施工现场因恶劣天气引发的各类安全事件发生,提高对高温和强对流天气的防范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司职工受到伤害和公司财产受到损失,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紧急通知如下: 一、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公司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密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以对公司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谁分管、谁负责”,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措施到位,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将威胁职工生产生活安全

2、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和公司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履职尽责,做好排查与防范工作。 3、公司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现场处理、分工协作、逐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系,当出现高温、大风、大雨、强对流天气时以“保人身保设备保材料”为先后顺序的工作原则。 二、突出重点、加强防范 (一)安装分公司项目部 1、防雷电、大风、暴雨方面 1.1、各项目部要密切关注有关大风、暴雨天气的气象预报,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预防准备工作,包括:临建设施加固、临时用电的规范、高

3、空安装作业防护、临时构件(材料)的固定以及地面设备(材料)等危险源的加固、防范,严格落实值班和安全检查、巡查制度;作业时突然遇到雷电、大风、大雨,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1.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排水畅通,确保排水及时。 1.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深基坑及边坡的检查,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决或避开。 1.4、加强对现场防大风、雷电、暴雨天气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凡安全防护措施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限期整改,凡是隐患未消除,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1.5、宿舍、办公室、等临时设施,选址必须

4、设在安全可靠的地点及避风、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 1.6、居住在现场宿舍人员,发现险情时必须清楚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避险方法。 1.7、各安装分公司经理及项目经理应每天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1.8、全体员工必须树立起高度防雷电意识,在强雷电时段,必须关闭门窗。所有人员不准在室外停留或站在树下及屋檐下,不准使用手机接打电话,不准操作电脑,不准看电视。 2、安全用电方面 2.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落实临时用电的各项安全措施。 2.2、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当选择较高的干燥处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

5、,开关箱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雨罩。 2.3、认真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安全可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大风、雷电、暴雨等险情来临之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 其它电源全部切断。2.4、施工现场高层建筑物、金属脚手架等高架设施, 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的,应按规范设置防雷装置。 2.5、遇雷电、大雨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各项室外作业,雷电、大风、大雨等天气过后,必须组织人员对现场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高温天气防护 3.1、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

6、排调整高温天气工作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可适时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条件允许时,尽可能搭建遮阳棚。 3.2、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高温天气严禁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人员作,应及时调整作业岗位或休息。 3.3、施工现场应为从事高温作业人员,备有一定数量的防暑降温必需药品和对中暑人员实施冷敷急救的物品及药品,备有充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缝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