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能战胜恶吗?能用慈悲心感化一群狼吗

各位书友大家好,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晚的只是开始的勇气。为此,阅世悦人推出【终身学院】专栏,陪大家每天读完一本书,在读书中充实自己,找到人生新目标。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西藏生死书。这是阅世悦人陪你读的第447本书。

佛说:“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在向死亡迈进,并且生即是死,死亦是生。”

关于生命,关于自己,关于生死,好像我们从未认真地思考过,而《西藏生死书》就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无常、打开心去感悟生命的书。

作者索甲仁波切,身为转世喇嘛,由二十世纪最受敬重的精神导师蒋扬钦哲仁波切抚养长大,自幼沉浸在智慧、慈悲和恭敬心的氛围之中。对佛法精髓有着深刻的了解,一生致力于传法志业,奔波传法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

《西藏生死书》集结了他对佛法的修行精髓,书从出生、临终、死亡与再生,四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对于死亡和自我的困惑,包括顿悟和解惑之法。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条说理,本书多由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接触的真实故事着手,例子鲜活惊妙,内容亲切又幽默,跨越宗教、文化和心理学的藩篱,揭示了佛法的精髓。

它的繁体版连续加印超过500次,30多种语言震撼全球,被称为是当代伟大的心灵巨著,是一部足可参透生死、令人大彻大悟的“千年之书”,更是与《西藏度亡经》并称两大不朽的藏地经典。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从六个方面去解读和阐释生死之法,愿看过这本书的可以成为生者、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

索甲仁波切从自己幼时开始,讲解了每次直面死亡时,自己的体会和顿悟。

7岁时他第一次见证上师为临终者开示,看着被引导者从痛苦一步步走向平静祥和,他慢慢开始了解修行的目的。

他发现每个人的临终时刻都相去甚远,平时注重禅修的人,始终庄严安详,会信心满满地面对死亡,并且在死的那一刻会展示他深刻的修行,这样便更容易轮回转世达到永生。

大部分人无法正视死亡,一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恐惧,一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随缘,这两种态度都没有看懂死亡。

仁波切表示,对死亡错误的态度,把死亡当着生命的威胁,是导致世界少有慈悲心的根本原因。

生和死本是一体的,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而整个生和死的过程中,是一连串不断改变的过渡实体 (即中阴),也就是死亡和转世的中间状态。

生死的过程中,中阴不断出现,而它就是通往解脱或证悟的关键。

整个中阴分为四个实体:生、临终、死亡、转世。

悟出中阴教法即得永生。而人们最为看重的生只有直面死亡,它才算真正的开始。

世事无常、死亡它总有一天会来,但它来的那刻没有预期,我们也从未提前为它做过准备,导致死亡出现在你面前时,不仅自己猝不及防,亲人们也惶恐不安。

书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她的儿子复活。

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妇人很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

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妇人说:“我问了很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旁人不可控,自己无可为,为避免伤痛,就要时刻为死亡做好准备。

许多著名的西藏禅观大师,睡前都会把杯子倒空,杯口朝下放在床边,因为他们内心认定死亡随时会来,有可能明天就用不到这个杯子。

除此以外,仁波切表示,即便所有人都明白死亡避免不了,它来时依然会害怕。

因为我们以为死亡就是终结,太钟爱和依赖肉身,并且内心不比肉身可靠,导致了恐慌。

殊不知死后会有轮回,修行者的死便是生。

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地看待生命,学习求得平衡,发现中道。

不沉溺现实生活的享受,不单纯地接受,多体会生活的简单,凡事不过分强求。

当我们降低对物质的渴求,减少对死的恐惧,坚持禅修,内在精神形成改变,便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死亡。

禅修可脱离肉身,强化精神

佛说:“要想脱离肉身,精神永生,首要明白自己的心性,就是知道‘心是什么?’”

心性的开悟是要被传示的,且必须具备“三真”:真上师的加持,真学生的虔诚,真传承的法门,被传示者才能充分体悟心性。

而想被传示,首要就是要练习禅修和净化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让我们的心成熟、开放,进而更易领会真理。

曾经有人来到佛陀面前,请问修行之法,佛陀说:“在从井里汲水的时候,手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了然分明,如果做到这一点,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清醒和旷达的宁静中。”

修行,只为唤醒天空般的心性,认识自己的真面目。它有无数的方法,禅坐就是最常用之法。

仁波切形容禅坐中的心是一罐泥水,而禅坐时,我们只需把心悬挂在虚无中,那时你会发现,越不理会或搅乱它,杂质就越会沉淀到罐底,清明的水会自然呈现。

禅坐可以带我们回到真我,超越习气,真正体验和品尝整体生命。

在禅坐中,心致力于解脱妄想,我们将会发现,只要有耐心、守纪律、训练方法得当,时间一久心就会自动解开自己的结。

佛陀更是表示,学习禅坐是这辈子给自己最大的礼物,禅修可以把心带回家,带回它的真实本性,找到你想活得好、死得安详所需的定力和信心。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勤加修行得以证悟,那么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人动怒、没有人做坏事、没有人傲慢、世界变得十分安静,犹如已达到圆满的境界。

坚持修行、激发内在的善和慈悲,心境的变幻会经历三个阶段:

初善,察觉到我们和一切众生基本上都有佛性;

中善,察觉万事万物皆是空的道理,产生不执著释然的心态;

后善,祈愿功德回向众生,让他人得以证悟。

善巧觉醒的动机,不执著的态度,是修行中的法门,能够让你的修行既具有启发性又有力。同时这修行后的所得,也让善意充满了心间。

证悟可记前世,死后有轮回

据说佛陀证悟时,经历了好几个不同的觉醒阶段:“镇定清净,没有瑕疵,净除烦恼,变得柔软,随适,专注,不可动摇。”而后忆起前世记忆。

慈善家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我们不能把某一世得到的经验运用到下一世,那么工作就是白费的。

当你发现轮回时,时间就不再是有限的。你不再是钟摆的奴隶,便愿意细致规划,乐于分享。

但相信轮回的人只是少数,因为拥有前世记忆的人微乎其微。

《伊尔的神话》中,柏拉图特此做了个实验。

他让士兵伊尔假死,以便将临死时看到的景像告诉众人,伊尔发现每个即将出生的人,会被要求喝“失念河”边的水,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孟婆汤,喝完的人就会忘掉前世所有记忆。

此外,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讨论那些自称能记忆前世的人们。

最让仁波切着迷的是英国老人阿瑟·福楼多的故事,老人从十二岁开始脑海中就会经常出现自己没见过的城市影像,直到晚年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个关于约旦古城佩特拉的纪录片,意识到梦里的景像就是这个城市。

后来研究古城者对他进行访谈,证实了他梦境的真实性,该英国老人甚至记起公元前一世纪自己作为哨兵被敌人刺杀的地方,当他到达古城,记忆复苏,提供的讯息连专家也不知道时,大家都开始相信这是转世的神迹。

仁波切表示,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更能接受轮回的观念。

佛教里相信,让生命和生命之间相联系的,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生命最微细层面的意识。

也就是说在轮回的过程中,相续的存在不是共享灵魂,它们像一堆骰子,独立分开却支撑着上面的骰子,在骰子之间没有实体,只有因缘作用。

对于这个因缘作用的过程,那先比丘和米邻陀王曾细致探讨。

认为新生的人,和刚去世的人既非相同,又非不同。

就像一个人想点灯,初夜时的火焰和后夜时的火焰一样,一个现象生起,同时另一个现象停止,既与前不同,也不算不同。

每一世的存在和延续就成了完整生命里的每一个阶段,就像累积的骰子,个个独立,相互影响,这就应了那句善恶因果,总有果报。

业是因果的自然律,轮回有果报

在佛陀成道的中夜,他获得另一种知识,补充了他的轮回知识: 业、因果的自然律。

业的表面意思是“行动”,既是潜藏于行动的力量,也是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简单来说业就是轮回背后的真理和驱动力,指的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些什么,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

佛陀曾说:“不要忽视小恶,尽管火花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

业不像外物一样会枯萎,失效,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一直到它成熟为止。

但我们通常都会忘记自己做过什么,很久之后才会受到果报,甚至延到来世,那时候,我们已经想不起原因了。

正应了那句俗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或者说是你遇到的,经历的都是注定的因缘,从无偶然。

业报的法则是不可避免的,真实不虚,所以每当我们伤害别人其实也是在伤害自己。

认知到这一点后,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就不会把它们看成是失败,更不会责怪自己,自怨自艾,只当是过去业报的完成。

同时业不是预先决定的,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和改变。“坏运”是恶业的果报,事实上它正在给予我们净化的绝佳机会。

所以事事向善,都是为自己积福德。

练习和接受死亡,是对生命的敬畏

所有的修行和训练都是为了死亡来临时的证悟。

当自己成为临终者,该如何去做?

仁波切描述了几个真实的临终者的情况和应对法门:

1.无人帮助发现死亡的治疗意义:临终者常会感到拘谨不安,被探视时,不知道探视者的用意,临终者说不出真实想说的,亲近的人也不知该说什么。

只有气氛轻松,临终者才会把真正想说的说出来。而探视者需要做的就是温暖的鼓励,给予最大的自由。

2.对自己逐渐丧失的一切感到无助:临终时,他会发现自己辛苦得来的房子,工作,亲情,自己的身体和心都会失去。导致情绪波动,产生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失望、接受五个阶段。

探视者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被爱,并被无条件的接受和珍惜。

3.为不知道哪一刻会真的停止感到恐慌:临终者常被劝慰,不知实情,而修行人表达临终是人们接受他们一生的大好机会,很多人都是借此机会,以最具启示性的方式改变自己。

所以亲近之人一定要尽可能安静、仁慈的据实告知。

4.临终时常感懊悔,对未完成之事感到焦虑遗憾:临终时,开始担心恶报,执念导致痛苦,未知造成不安。

要坚信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生的错误依然可以挽回,释怀终得解脱。

5.如何安详地走向死亡:仁波切建议很接近死亡时,不要试图去干扰,更不要再做检查,多数人都是在昏迷中去世,而昏迷者和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察觉,可能比我们更敏锐。

所以即便他已停止呼吸,不要忘记时刻向他说话,表达积极温馨的关怀。尽可能让死亡过程放松,无痛,安详。

因为安详地离开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可能比选举权或公平来的更重要,而真正的学会面对、接受、完成死亡的人,是对生命的敬畏。

陈坤曾说:“《西藏生死书》我读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天都没读完。尽管每年我都会重读,但一本好书就如同人生,无论怎样反复阅读,只要生命还在,谁也不能说真正读完了它。我会一直读下去,它也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我们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活,却忽略和逃避着如何死。

看完这本书时,恍惚又满足,其实我们早该去学习和正视死亡。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死亡时,我懵懂无知。

那时我还才7岁,外婆去世,过程已然忘记,只依稀记得所有人都在哭,我也跟着哭,甚至安慰母亲:“我们再找个外婆好了。”

后来大了一些,看到老人奄奄一息,心里想着以后再也见不到他时,又难过又害怕。

再联想到最在乎的亲人也会这样离开自己时,恐惧让我压抑,这样的念头一度让我郁郁寡欢,崩溃不已。

直到看到仁波切在书里讲的那些故事,我开始接受亲人迟早会离开的事实,甚至我在心底计划,死亡来临时,我要如何去开导和帮助Ta们平静的度过临终时刻。

这是在思考死亡以前从未有过的,当我开始接受业的概念,相信果报轮回,我重新审视自己活着的意义,追求渴望的东西。

倒是觉得很多计较成了枉然,倒不如对身边的人好点,对自己再好一点,生活的再慢一点。

去感受每一次的情绪变化,去接受身边所有的人来人往,多一点的慈悲心,多一点的释怀和体谅。

不用时刻想着回报,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其实你所有的德行和善意都在冥冥之中积累,你也在不自知的情境下受着恩惠。

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认真体会每一个无法复制的瞬间,生命的每一刻都有它特别的意义。

当你不再逃避,内心自然变得坦然豁达。

当然我依旧渴望亲人的离去来的迟一点,自己生的时刻可以久一点,甚至依然会恐惧很多事情,但我开始敬畏那样的时刻,敬畏生命的终结。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善念超越了死亡。

善心、爱心、关怀心,让你平静从容,当你用最大的慈悲和善意看待生命中一切的来来往往,怀着一颗正面的心,把正面的能量传递给他人,你就不会“死”。因为爱是生生不息的。

我相当的感谢遇到了这本书,它让我浮躁的心注入了一针安静剂;让我学会思考,更加淡定的对待得失;让我正视自己,理性看待痛苦;我相信多看几遍,多思考几次,我会变得不一样。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心怀善意,超越生死,都能去学习和了解生死的意义,寻找到生命终极的智慧,愿每一个灵魂都能获得永恒的安乐与光明!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福利群,享受群内福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的善就是最大的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