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与 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有什么区别?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是如实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的倾向性则指报道和评述新闻事实时,表现出的政治立场或思想倾向。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标榜新闻的“绝对客观”,反对具有倾向性,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从不忌讳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倾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公开提倡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则是基于事实与报道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

  在我国,陆定一较早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至今仍受到新闻界一致认可,正是因为揭示出事实与报道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定义告诉我们,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事实不是新闻,只有见诸报道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只能由具体的人来完成,而每一个人都是具有思想、立场和情感的个体,因此,从新闻事实的采访、选择,到报道的撰写、加工、编辑、发布,每一环节都必然渗透着个人(或者由个人组成的机构)或隐或显、或弱或强的倾向性。因此,新闻的绝对客观是不存在的。哪怕貌似客观的报道,也在表达着“无形的意见”。正如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同志在《对新华社工作的谈话》中所言,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文献选读》,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实现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辨明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在哲学概念的层面,客观相对于主观而言,是对于事实的认知态度;真实相对虚假而言,是对事实描述和认知的性质,二者并非直接对等关系。而且,新闻真实又有局部与整体、表象与本质等不同的视野与层次。这就意味着,客观的报道并不见得一定真实,比如理论、知识、文化、写作等方面的水平和修养,就是除态度之外影响真实的重要因素。同样,具有真实性的报道,并非以客观为唯一标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意见,也完全可以成为真实报道的组成部分。

  实现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把握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倾向性必须受客观性制约这一根本原则。这是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虽然并不直接等同于真实,却是新闻真实的前提条件。周恩来同志曾说:“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因此,任何新闻报道,只能在忠实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一旦出现有意或无意的添加、缺漏、篡改、歪曲、造假或者虚构等,其倾向性都会因为失去支撑的基石而变得毫无价值。例如,英国最大的广播机构BBC,其中文网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的7月29日,发表报道《美议员:中国秘密监视奥运饭店宾客》,并配发“中国加强监控奥运会来宾活动”的新闻照片。且不说“监控”是有具体目标和内涵的行为,仅仅两名警员坐在电脑前,看不出屏幕上显示的任何内容,根本无法证明这种行为的发生。仅就这张照片而言,就存在两处明显的漏洞:一是当时的中国各政府部门,旧式电脑早已淘汰,换成配有液晶显示器的新机型,但照片中出现的却是旧式显示器;二是中国公安部早在2001年就已经施行“全国换装”,而照片中出现的却是“89式”警服。这足以说明照片绝非拍摄于2008年,该报道显然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法。

  翻查BBC网站之前的历史页面,可以发现,2006年7月23日在《中国建立“互联网黑名单”》的新闻报道中,同样配发了这张照片,说明是:“中国试图加强监控博客网页活动”;再往前追溯到2002年9月23日,BBC中、英文网站同时刊出题为《中国加强网上监控的防火墙》的新闻,仍然配发这张照片,说明为:“中国安全部门一直在监视上网活动。”其2001年7月20日和2000年的网页上出现同样的照片,说明分别是“中国政府对网络的接受力仍是未知数”“中国政府担心网络”。显然,这样一张至少摄于2000年的老照片,却在此后的8年间多次使用,试图以此证明中国政府“进行网络监控”的事实,由于事实的虚构,其倾向性也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实现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依据新闻的本质属性,遵从新闻报道规律,恰当地运用多种新闻手段和表现技巧。具体而言,新闻报道应当坚守“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真正体现“藏舌头的艺术”,寓倾向性于客观性之中。而新闻评论则应当坚守“就事实说话”的原则,做到立场、观念和意见的阐述都有事实依据。例如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通讯类作品《寻找22年前穿短裙的女孩——一张新华社老照片背后的改革信号》,通过辽宁省大连市一位普通女孩陈晓露1991年身穿短裙的美丽时尚身影,展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思想从单一走向多元、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的一个节点”;再通过22年后寻访得知她现在住房宽敞、生活富足、家庭和睦的近况,以个人生活的变化映衬出整个中国20多年后的巨大进步,从而实现了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又如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类作品《安全生产会上睡着了》,通过“一个重要的安全生产会议正开着,台上领导在讲话,台下听者睡着了”的事实描述,以及当地两个安全事故高发单位代表却无人出席会议的点睛之笔,不着痕迹地批评了一些基层干部轻视安全生产的具体表现,并深刻揭示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主要根源正在于有关领导缺乏应有重视。全文没有一句记者个人的观点评述,但却在客观事实的报道中渗透着鲜明的倾向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实现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恰当地把握倾向性的分寸。也就是说,基于客观性制约倾向性的原则,新闻的倾向性必须在准确契合事实属性和含义的基础上作适度表达。一旦脱离了事实内涵,哪怕是超过了限度,倾向性都会遭到质疑,从而损害新闻及媒体的信誉。例如2013年曾引发热议的两个典型新闻事件就属此类。一件是《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由于后来证明系人为炒作,所配照片为摆拍,原先的点赞转变为对媒体的一致声讨。另一件是发生在北京的《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后因证明确为老外骑无牌摩托车且带人撞倒过路大妈,媒体原来揭露“碰瓷”行为的倾向性,顷刻间坍塌。在这方面,当年周恩来同志本着忠于事实、反对言过其实精神,对人民日报社许多送审稿的认真修正定夺,可谓范例。例如1960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送审稿中提到:“我国人民向来对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组织,决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周恩来同志阅后将后半句改为“是有足够认识的”,既绵里藏针,道破实质,又客观含蓄。[参见《周恩来曾批党报作假: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人民网,2013年9月2日。]周恩来同志要求《人民日报》评论除了正确阐明立场态度外,还必须掌握宣传分寸,不说任何过头话,实现了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是所有媒体和新闻记者学习的榜样。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按照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2005年“两课”教学新方案要求,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后,所形成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所需要的“四有”人才的重要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想方法等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整个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基础、核心、灵魂的作用。

所谓基础作用,是指它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所谓核心作用,就是在整个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都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无论是认识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与规律,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还是认识与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所谓灵魂作用,就是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贯穿和体现着一个总的要求,那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种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中的基础、核心和灵魂作用,在把新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大纲是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 号)的要求,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联系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实施条件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而制定的。

(三)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是从整体上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大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专题、案例、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读书报告评讲、影像观摩、社会调查等辅助。

(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续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发展规律和对人的关注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展开、运用和具体化。

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三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内化,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实践应用,从而进一步确立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教学实践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注重课程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保持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共分配14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按不同类型实施。

1)社会调查:要求学生联系学习的相关理论,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2)讨论、主题演讲:从社会生活中或从书本理论中或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形成讨论或演讲的主题,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并写出讲稿或总结。

3)撰写研究性课程论文:设置系列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关的论文选题,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写一篇研究性的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平时成绩:平时出勤、课堂提问、课堂笔记、期中考查等占20%

2、实践成绩:讨论、调查、课程论文等占20%

3、理论成绩: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60%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的20%+实践成绩的20%+理论成绩的60%

(十)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1、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致约·布洛赫的信》

4)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国家与革命》

5)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

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3、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章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理论成果。

本章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本质特征及其创新发展的阶段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本章重点: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4)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本章难点:1)如何处理好精讲与略讲的关系,抓住重点,兼顾一般;(2)在讲授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原理的关系时,既要强调世界的物质本质,又要讲清楚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重要性,但当时不能讲成了实践本体论。(3)联系实际要讲和谐,但是要讲清楚和谐与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但又不能等同。(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即二者的同一性问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6)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难点:1)实践和认识(社会)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2)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3)真理的涵义;(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与谬误及其相互转化;(6)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价值问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本章重点:1)讲清楚本章的主题和逻辑结构:社会及其基本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及其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3)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本章难点: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两种历史观的对立;(2)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特点、实现条件与机制问题(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大经济形态与五大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5)革命与改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及其现实意义;(7)科技决定论与科技异化论之争;(8)人的本质、价值和人性。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本章重点: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本章难点: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问题;(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虚伪性的问题。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本章重点: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3)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本章难点:1)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问题;(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问题;(3)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腐朽性的论述。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合理性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本章重点:1)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3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4)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7)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8)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难点:1)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形式与和平形式;(2)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即“同时胜利”和“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问题;(3)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问题。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本章重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本章难点:1)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与“渺茫论”的本质区别;(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