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降维打击冲上了热搜,这是怎么回事呢?

韦东奕被称为“数学天才”,因为一段采访走入公众视野,关于他的经历也被人知晓。中学时期的他凭借参加各项竞赛拿到的荣誉,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哈弗大学的邀请,选择留在北大成为一名助教,喜欢他的人称他为“韦神”。

数学这一学科是有很高的“壁垒”的,非专业人士,很难通过短短几行获奖记录,得知“韦神”的厉害之处,反而是他的颜值和生活习惯,引发的争议更大。近几日,“韦神”又登上热搜,想必也能让大众,对这位天才级别的人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韦神又登热搜,一晚上解决博士团队4个月未解决的难题,执意不收钱称太简单

北大“韦神”因一段校园采访被大众熟知,后频频引发讨论,但大众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反而是他的个人形象,以及比较特别的生活习惯,比如从不使用空调,之前也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等。有人称他为“天才”,也有人认为他是个“怪人”。

数学的门槛很高,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够有所建树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无不是头脑聪明,韦东奕的智商更是高达160。近日,一位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发文,说自己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软件,但面临了一个失真度过高的问题,后由6个博士所组成的团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4个月过后,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其中一名博士说,也许可以联系“韦神”让他试试,结果发过去的第二天,“韦神”就把结果发了过来,准确度高达99.8%。“韦神”执意不要博士团队给出的感谢费,称太简单了没必要给钱,几个人劝了好一会,才让他勉强同意接受团队为他充交通卡。

这位学生说这件事时,是很激动的,博士已经是国内最高的学位,6名博士4个月没能解决的问题,让“韦神”一晚上给解决了,这种降维打击,怎能不让人敬佩。但想必对“韦神”来说,这和做一道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区别,北大院长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北大院长对此事作出回应:他能做出来很平常

在此事持续发酵后,北大数学院院长也做出了回应。院长表示,此事他已经听院里的学生说过,他本人并不感到惊讶,别人也许做不出来,但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紧接着说道,韦东奕很聪明,是个专心做数学的人,只是生活方式比较淳朴,院里的师生也很尊重他的意愿。

韦东奕能有如此成就,不仅是因为他具备天才的头脑,也得益于他那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学术成就与简朴的生活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上,自然无暇关注其他,而不在其他事物上浪费过多精力,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数学,知名院校的大学教授们,也多是如此。

“天才”总是更加纯粹的,韦东奕就是如此,不因为一点小成就,就大肆宣扬,而是深藏功与名,若不是那位学生在网上说起此事,怕是大众也不会知道,这也是研究学术的人最需要的。功利心过重,是做不了学问的,这是很多研究生导师所强调的,学生气浓厚的学生,也更能得到导师们的青睐。

韦东奕的成就不可复制,但学生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

像韦东奕这样的“天才”,对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连博士生和他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何况是普通学生。韦东奕的成就虽不可复制,但学生们可以学习他的那种精神,只要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心无旁骛,就能有所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韦东奕会不断在数学领域钻研,是因为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们若想提高成绩,要先让自己对各学科产生兴趣。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拥有再高的智商,若不能沉下心来做学问,韦东奕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到那时恐怕就不是“韦神”,而是“伤仲永”。头脑如此聪明的人,尚在努力,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应该专心,学习是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学习上偷懒,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总结: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看到如同“韦神”这样,能力出众又谦虚朴素的人,“韦神”逐渐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也能给学生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你对于“韦神”有何看法呢?评论区见。

  手提一瓶矿泉水、拎着两个馒头……因“质朴形象”意外走红的“北大学神”韦东奕这两日再次出圈,成为话题人物。

  韦东奕是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此前,这位90后的数学天才被称为北大的“扫地僧”、“韦神”。16岁就拿下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韦神”的故事一直被网友们视为传奇。

  网传近日“韦神”帮6个博士团队解决了4个多月都没有解决的难题。5月6日-7日,有着“韦神”之称的北大教师韦东奕连续两天霸屏微博热搜。

  一人解决6人博士团队问题,还说“太简单了,没必要要钱”

  据网传爆料显示,一个6人的博士团队,因为一道数学方程解题出现问题,4个多月时间仍然没有完成一个项目。“六个博士的团队搞了四个多月都没完全解决,总是和实际测试有很大区别。”团队总结主要是他们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处理的有问题,但又搞不清楚哪里有问题。五一假期前,其中一个人说他同学在北大,可以联系一下韦神,让他试着帮忙看看。

  团队中一个人的同学在北大, 帮忙联系了一下韦神,结果韦神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决了问题,并且和过往真实实验数据匹配率99.8%。

  这位网友还称,曾试图给韦东奕酬劳,“他死活不要,说太简单了,没必要要钱。最后,说了半天给他充了市政交通一卡通。”

  故事在微博发出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网友们纷纷膜拜韦神强悍的实力,也为他不图金钱的形象打动。

  北大院长谈韦神降维打击:很平常,他像现代版陈景润

  记者联系了北大数学院院长陈大岳。他表示,刚刚有人转发给他,看到那一段网友的对话。他说,这对于韦东奕来说,很稀疏平常。“什么事情别人做不了,韦东奕却能做,这很正常啊。”

  陈大岳认为,“第一,他人很聪明。第二,他很专心,生活除了数学,没有其他,不会被别的事情干扰。所以说,他像现代版陈景润。”

  他还表示,对于韦东奕日常的教学工作,学院方面对他尽量做到同等对待,该上课就上课,尊重他的意愿。而且,韦东奕的生活方式比较淳朴,像在学生时代。

  最后,陈大岳希望,舆论只要没有影响到韦东奕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好。“不过,网友说的,韦东奕大概也看不见。”他开玩笑着说道。

△韦东奕在北大上课,图:北大官网

  提矿泉水拎馒头接受采访走红,被称为北大的“扫地僧”

  韦东奕,北京大学校园内“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在数学圈内被尊称为“韦神”。有人调侃,一般人解数学题用笔,他解数学题,只需要用手在虚空中“结印”。

  韦东奕的走红比较突然,2021年5月,一条他接受自媒体采访的视频“刷屏”——发型不羁,衣着朴素,左手拿一大瓶矿泉水,右手提着的塑料袋里装着几个馒头,有人要他为高考生送上一句简单的祝福,他对着镜头说“加油,欢迎报考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了。”然后腼腆一笑。

  单单这个画面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很快有人指出这个视频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外表看似普通的韦东奕,真实身份是北大助理教授,曾连续两届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直接保送北大,人送外号“韦神”。网友们惊叹其貌不扬的韦东奕竟然有如此辉煌的成绩,也为他喝矿泉水吃馒头的朴实深深打动,“多么纯粹的一个人,不被世俗所扰,专心治学,就像传说中的扫地僧一般。”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韦东奕婉拒了媒体采访,并未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内。

  哈佛曾为其打破百年校规,这位北大教授有多厉害?

  据媒体报道,韦东奕15岁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集训;高一时便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以满分获得金牌;22岁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他又一举斩获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周炜良银奖、以及个人全能金奖。

△2021年10月,韦东奕获2021达摩院青橙奖。图:北大官网

  据北大数学系官网介绍,韦东奕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2014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于2019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在学生时代曾创下傲人的竞赛成绩。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不久,他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著名数学期刊接受并发表。

  据央视报道,他的解题方法被称为“韦方法”,速度奇快,在数学界,他被称为“韦神”。据了解,哈佛大学曾给出一系列优待条件,甚至愿意为了韦东奕打破校规,只要韦东奕愿意到哈佛读书,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都被韦东奕拒绝了。

  韦东奕谈及走红:“很多人找我拍照,我不太喜欢”

  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其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

△韦东奕在北大上课,图:北大官网

  谈起走红,早前,韦东奕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觉很奇怪。“那之后有时候我出门,很多人找我拍照,我不太喜欢。”

  其称,有人给他送了水壶,“当时有一个朋友送了,也有不认识的人从外地邮寄来。我也会担心送礼的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师德师风。但我还是习惯用矿泉水瓶了,我喜欢大的瓶子,一般1.5升的。”

  对于“应该有很多女生喜欢你吧”的问题,他称,“有些可能,也有乱写的情书,那种情况也不好说,也不好调查。”

  北大曾回应: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

  2021年6月,北京大学相关方面曾回应青年教师韦东奕网络走红一事。文章表示,韦东奕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数学家,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其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

  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北大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与北大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6 个博士搞了 4 个月没搞定的难题,北大「韦神」只花了一宿,还说太简单不要报酬,最后团队给他充了一波公交卡。

昨天,北大的韦神又上热搜了。

据说一个难倒了了 6 个博士 4 个月的问题,被他花了一宿的功夫搞定了。

6 个博士纠结了 4 个多月

要说之前的有关韦神的「传说」还有一段视频佐证的话,这次就纯粹是开局一张图了。

故事一开始,6 位博士在处理 Navier-Stokes 方程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然而在花了 4 个月的时间琢磨之后,还是没有搞清楚。

最后,还是实验小组里的一名成员说,「我可以找人联系到韦东奕,问问他试试吧。」

正好,这个问题是韦神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于是,韦神不仅给出了解决办法,而且还只用了一个晚上。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 新智元 "(ID:AI_era),编辑:好困、拉燕、David。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实现降维打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