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后还愿的祭物可以吃吗?

“于是雅各和一切与他同在的人,到了迦南地的路斯,就是伯特利。他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就是“伯特利之神”的意思),因为他逃避他哥哥的时候,神在那里向他显现。”(创35:6-7)

雅各和一切与他同在的人在示剑抛弃偶像,沐浴更衣,完成洁净的动作后,就出发往南去了,走了大约30公里,神一路保守他们到达伯特利。神要求雅各在那里还愿,就是30年前他逃家躲避以扫的时候在那里所许下的愿。

如果是你,你还会记得30年前曾经许过的愿望吗?如果你去过一个野外山上,在那里用石头留下一个记号,请问30年后,你能不能准确的找回那个地点?那个石头记号还会不会在那里呢?

伯特利位于以法莲山脉中,山形地貌的改变不会太大,所以雅各去找伯特利应该不远;他到了就在那里筑坛还愿,并且把这个坛的地点正式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就是“伯特利之神”的意思。雅各完成了他当初许愿要做三件事的头两项,第一项他要以耶和华为他的神,他在示剑筑坛时就做到了;第二项他在伯特利筑坛建立了神的殿,此后几千年成为迦南地的圣地。

至于第三项,凡神所赐给他的都要奉上十分之一,那不是一次性的奉献,而是说在雅各回到迦南地以后的年日,甚至他的子子孙孙都要持续的去做。他的儿女们也是神所赐的,神定规其中有一个支派要奉献为神所有,后来在出埃及时实现了,就是“利未”。所以雅各家所献给神的十分之一,远超过我们所想像的。

今天基督徒蒙受神极大的恩典,就是耶稣基督的救恩,理当在神面前持续感恩奉献还愿。正如诗篇所说:“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我要在

  士师时代是以色列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政zh i上一盘散沙,十二支派各自为政;信仰上堕落败坏,不守节期、离弃神、敬拜偶像,常被周围的仇敌奴役、辖制。当他们在危难痛苦中呼求神的时候,神就兴起一位士师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士师”是以色列人的领袖,集军、政、法于一身,在民族危难时被神兴起使用。耶弗他是被神兴起的一位士师,他的一生低谷与巅峰相连;得胜与失败相伴。他是无家可归的孤儿,他是民族的英雄,他是信心的伟人,亦是一位悲苦的父亲。

  耶弗他出身卑微,是妓女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被人歧视的妓女,耶弗他虽然被父亲带回家中抚养,但是却被同父异母的弟兄们所藐视、欺辱,因此当他父亲去世后,他被父家、被同族所不容;在长老的支持和默许下,他被剥夺了继承家业的权利。没有分到丝毫的财产,还被弟兄们绝情地逐出家门,成为一个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孤儿。

  耶弗他是大能的勇士,和匪徒在一起

  “匪徒”不是指道德败坏、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匪徒”是指:两手空空的人。就是生活赤贫,没有土地财产的人。这些人为了生存下去常常聚集在一起,组成一支民间的武装力量。有时候他们会被有钱人短期雇佣保护财产;有时候也会主动地抗击外来的入侵者,使百姓的庄稼和牛羊不被强夺,以此获得别人的馈赠。大卫被扫罗追杀时,也曾经从事这个“职业”。(参撒上22:1—2  25:1—35)世态炎凉没有磨灭掉他的家国情怀,他是杀敌的勇士,他威名远扬为自己赢得极高的声誉。在百姓心中他是名符其实的草莽英雄。

  耶弗他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被匪徒拥戴

  耶弗他是力量型的人,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虽出身卑微,可他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发扬自身的优势把不同的人从四面八方吸引到身边来组成一个团队,带领大家同生活、共进退,显示了他极强的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从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到成为被人拥戴的草莽英雄,这一步步走来都有神的看顾在其中。如诗人所言:“神在他的圣所作孤儿的父。”(诗68:5)耶弗他蒙神抬举,被立为士师

  长期漂泊的生活看似艰苦,上帝却借此操练他成为士师的最佳人选。耶弗他是远近闻名的勇士,他的威名被百姓和长老们所肯定。在民族危难之时被神兴起,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他没有显赫的出身和背景,却被神拣选成为士师。正如经上所言:“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撒上2:8)”从耶弗他被神兴起这件事上可以得知:上帝拣选工人是不看家世背景的,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乃是看这个器皿是否合用。

  耶弗他许愿、还愿,心中悲苦

  耶弗他是一个大有信心的人,否则希伯来书的作者也不会把他列入“信心伟人榜”了。他在和亚扪人大战之前,在耶和华面前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地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士11:30—31)耶弗他在战前许愿以人为祭,不是信心不足,乃是受迦南人邪恶风俗的影响。他在神前冒失许愿,结果把自己陷在愁苦中;因为他得胜归来后,第一个走出家门迎接的是他的独生女儿。以色列人得胜仇敌和耶弗他在神前所许的愿没有丝毫的关系,乃是因为神对百姓的怜悯。迦南人献人为祭这个恶俗本是神所恨恶的,神不可能会悦纳他所许的这个愿。神借律法严令以色列人“不可随从他们的恶俗.......不可向耶和华你的神这样行,因为他们向他们的神,行了耶和华所憎嫌所恨恶的一切事,甚至将自己的儿女经火焚烧,献与他们的神。”(申12:30—31)耶弗他所许的愿是律法所禁止的,作为士师,他竟然不知道,这是何等的无知呀。

  许愿必须还愿,是律法的规定

  他虽然心中悲苦,仍无可奈何地还了所许的愿。耶弗他还愿进一步凸显了他对律法的无知。他只知道许了愿,必需要还;却不知道神对于第一胎有被赎出来的美好应许。(参利27:1—7  民18:15)耶弗他因为不知晓律法,在神前冒失地许愿、还愿,害得女儿终为处女;害得自己绝了后代,是何等的可怜。耶弗他作为领袖对律法如此无知,从信仰的层面来说,他是一个瞎眼的领路人。领袖如斯,百姓的信仰状况可想而知。

  历来,在教会中都会有耶弗他式的领袖,因此主耶稣曾大声斥责:“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太23:16)常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袖在教会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一个人心中缺少神的话语,就会偏行己路任意妄为。试想:一个心中缺少神话语的领袖,如何能按着神的心意来带领教会牧养群羊呢?

  耶弗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堪称传奇。掩卷沉思:他坚定的信心和果敢的神勇,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他因无知和愚昧而酿成的惨痛教训,我们更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迦南人和以色列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