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occurred 和it occurs做形式主义是相等的吗

知乎检索参考文献,尽是endnote等管理软件,仿佛与参考文献相关的只是一个个软件,仿佛熟练的不错乱的排布就是参考文献的全部的存在意义。

若此,打开你的初稿,如果没有,找一篇你准备模仿的论文,如果还没有,找一篇你看过但感觉一般的论文,Introduction展开研究内容时,是不是这么写的:

——一篇修过的稿子(压缩了具体学术内容后倒也逻辑清晰)

如果是,表明这个稿子的作者已经入门了;而距离优秀,大概还差一趟八楼的二路汽车。

“我就这么写的,这样有什么不好么?”,你可能会问。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聊一聊论文写作中的引用。

  • 引用文献,大概分两种类型,综述式 Vs 学术故事;
  • 综述时,倾向于用文献(或作者)做主语,张三做了这,李四干了那,文献是主语,是主角;
  • 如果不是在写综述类论文,综述式引用多被认为是低级的文献堆砌,即引用的形式主义
  • 学术故事时,主语是从大到小、不断推进的知识框架,文献以弱存在感出现在句子注脚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写的不是综述型论文(大人物+约稿),所以文献的作用不是主体或主题,而是工具——为了给我们自己的研究提供表演的舞台而被拉出来站台。

若此,我们自己研究的东西才是主角;而这些被拉出来助威的参考文献,是配角。

是配角,就别占着主语的位置,就不要说Smith【】found X。

主语不是乱叫的:一个句子的主语,会通过句法逻辑命令整个句子以其为中心展开,即便有些时候不方便台前掌权,也会要求幕后控制整个话题的走向。我的地盘儿,我做主。

当每一个句子都是某个Smith(毕竟有那么多复制体)做主语时,这一段的就成了一群人七嘴八舌聊世界杯,到最后,谁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对话题的贡献是什么,已然忘记;啤酒倒是下了三箱儿。

相反,如果按照一个核心思路来安排相关事件或人物的出场,那就清晰的多。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段,作者的给诸葛亮的人设很简单:不管你们江东谁谁谁,就是一群渣渣,没一个能打的。

就像上面这个小视频,完全忽略了江东人才的存在(除了被气的哼哼之外,就没给台词),小视频如此(可能有点儿过了,但,设计目的就在于此),大结构也是。多年之后,读者和观众记住的,是诸葛亮舌战群儒这四个字,以及其代表的高能战力。

Joseph Williams将这个中道理极为简明地总结为风格十课的第一课

将这个主语和作为主角的思想从句子搬到段落,甚至全篇,同样适用。

举一盘儿菜,如果你研究的是宫保鸡丁的味道,宫保鸡丁(的味道)就是主语,是主角,是整篇文章的逻辑灵魂。

(1)赵师傅【】改把鸡肉由切片儿改成了切块儿,钱师傅改【】了一下花生米的过油时间,孙师傅把【】胡萝卜的焯水温度提高了十度,李师傅决【】定少放半勺儿辣椒:这是一篇宫保鸡丁味道改造人物贡献史。

(2)宫保鸡丁风味历经三百年演变,先后经历肉片儿的切法儿变革【】、花生米过油时间调整【】、胡萝卜焯水温度升高【】、以及辣椒用量的降低【】等多道革新,最终成就其美味:这是一盘儿纯正的宫保鸡丁的故事。

如果我是一个吃货,我管你谁做过什么什么贡献,我只需要知道眼前这盘儿东西来之不易,先干为敬。

所以,优先这盘儿菜;人,给菜当陪衬就好。

前面的话到这儿要反悔一下:谁做了什么贡献,你还真需要知道

其原因在于,三秒钟之前,我们还只是入门,只需要学个形式就能让格调高起来;现在,我们要理解文献的价值,精神和物理层面的双重价值,这就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板能概括的了。

科学研究,承前启后。承前,就需要今人能够全面了解前人工作。Lola J. May作为一个传播数学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将继承和传播知识所需的能力简明的做了一个概括。

如果要求你“全面了解被引用者的工作”,似乎太过雾里看花,不如压缩成三点:

  • 哪些人做了相关工作(作一部编年史)
  • ta这工作的思路如何(统计茴字有几种写法)
  • ta工作的价值和不足(祭出赞扬+夺取立场)

论文故事最完整的演绎:一个问题波折(背景)之后,对各种尝试(编年史/茴字的几种写法)提炼后,最终找到通往圣城之路(自己的研究方法),找到圣杯(解决问题)。

历史的作用在于模板:给后来人做模仿的榜样,做批判的对象。

厘清了历史,更能清楚自己现在身处的位置,以及未来的趋势。

基于以上,对历史本身的了解也成了科研的一部分。

了解并叙述清这些过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就有了厚度。

当然,短篇幅的文章无法完整体现这种对历史的把握综述性文章,大论文,以及学术报告中,这些“虚”的物件儿就不可或缺了,尤其是打算做一个有“深度”的科研工作者。

一篇论文可能有历史,也可能完全没有历史:快报,重在新颖,几乎不涉及历史;常规文章,有积淀的学者会根据文章长短、题材或多或少地把历史和知识框架编排在一起;综述类文章,历史是看点,知识框架是重点。

从1956年到2006年,用透射电镜观察位错已经走过半个世纪。所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甚至研究矿石的地理地信的科学工作者都要感谢的一个实验方法,可想而知,会涉及到多少重要人物和年份。但Hirsch老爷子凭借五十年的研究经历,将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概括到60个参考文献,11页中(有意思的是此文没有扩展后送PMS,也没送ACTA的viewpoint系列或APL,而是“简简单单”地的给了哲学杂志)。可想而知,完成如此操作,需要对一个知识有多么深入的了解,方能选出代表发展历程的文献。即便参考文献如此浓厚的文章,Hirsch也依旧采用了X occurs的形式构架了全文,丝毫没有堆砌参考文献。

第二点:茴字的几种写法

如果我们花了时间统计过茴字的写法,我们就可能熟悉了各种写法的故事。

知道别人故事的构架,多种构架摆在眼前,我们才方便搭一个自己的变形金刚,而不是蹩脚的弗兰肯斯坦。

参考文献最大的价值在于牛顿揶揄胡克的名句。

肩膀,就是别人做的东西。能把别人做的东西弄清楚,才能站在别人的肩上继续走;只是把别人当做一座模板或者可以安全重复的路,引用出来的文献则总逃脱不出“坐等下班”的焦虑和无力。

一句话,读透别人的文章;识别别人的文章和自己的故事亲人,还是路人。

在构建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有的引用是纯公益性的,奠定知识框架必备(如编年史用法,intro前半部分);有的引用则是表面公益,内里功利,重点在找到已有知识框架的gap,把自己的研究建在gap之上(此类引用出现较晚,intro接近尾声)。

表面上致敬,写作结构上两个“功利”操作:(1)站队于权威;(2)用之作垫脚石。

那些支持自己结论的引用,自然可以来佐证自己,增加自己的可信度;那些引用中适合作为自己研究当做“对比低点”的研究,自然可以增加自己研究的“优化”价值。

此逻辑构架被Gerald Graff 和Cathy Birkenstein完整、深入、全面地阐释于上面这本书中,其核心便是书的题目:They say, I say,先听别人说,然后再张嘴。

一篇好的intro,应该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同时也有“丑人”。

具体例子不再放送,愿各行各业的诸君慧眼识文,自行甄别。

形式上,争取用 X occur组织知识框架,显得专注、专业、专心。

内容上,熟读文献,明了历史及各自短长;以他人之短,显自己之长——价值,在于对比。

知乎检索参考文献,尽是endnote等管理软件,仿佛与参考文献相关的只是一个个软件,仿佛熟练的不错乱的排布就是参考文献的全部的存在意义。

若此,打开你的初稿,如果没有,找一篇你准备模仿的论文,如果还没有,找一篇你看过但感觉一般的论文,Introduction展开研究内容时,是不是这么写的:

——一篇修过的稿子(压缩了具体学术内容后倒也逻辑清晰)

如果是,表明这个稿子的作者已经入门了;而距离优秀,大概还差一趟八楼的二路汽车。

“我就这么写的,这样有什么不好么?”,你可能会问。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聊一聊论文写作中的引用。

这个笑话可能有点儿冷,或者干
  • 引用文献,大概分两种类型,综述式 Vs 学术故事;
  • 综述时,倾向于用文献(或作者)做主语,张三做了这,李四干了那,文献是主语,是主角;
  • 如果不是在写综述类论文,综述式引用多被认为是低级的文献堆砌,即引用的形式主义
  • 学术故事时,主语是从大到小、不断推进的知识框架,文献以弱存在感出现在句子注脚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写的不是综述型论文(大人物+约稿),所以文献的作用不是主体或主题,而是工具——为了给我们自己的研究提供表演的舞台而被拉出来站台。

若此,我们自己研究的东西才是主角;而这些被拉出来助威的参考文献,是配角。

是配角,就别占着主语的位置,就不要说Smith【】found X。

主语不是乱叫的:一个句子的主语,会通过句法逻辑命令整个句子以其为中心展开,即便有些时候不方便台前掌权,也会要求幕后控制整个话题的走向。我的地盘儿,我做主。

当每一个句子都是某个Smith(毕竟有那么多复制体)做主语时,这一段的就成了一群人七嘴八舌聊世界杯,到最后,谁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对话题的贡献是什么,已然忘记;啤酒倒是下了三箱儿。

相反,如果按照一个核心思路来安排相关事件或人物的出场,那就清晰的多。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段,作者的给诸葛亮的人设很简单:不管你们江东谁谁谁,就是一群渣渣,没一个能打的。

就像上面这个小视频,完全忽略了江东人才的存在(除了被气的哼哼之外,就没给台词),小视频如此(可能有点儿过了,但,设计目的就在于此),大结构也是。多年之后,读者和观众记住的,是诸葛亮舌战群儒这四个字,以及其代表的高能战力。

Joseph Williams将这个中道理极为简明地总结为风格十课的第一课

将这个主语和作为主角的思想从句子搬到段落,甚至全篇,同样适用。

举一盘儿菜,如果你研究的是宫保鸡丁的味道,宫保鸡丁(的味道)就是主语,是主角,是整篇文章的逻辑灵魂。

(1)赵师傅【】改把鸡肉由切片儿改成了切块儿,钱师傅改【】了一下花生米的过油时间,孙师傅把【】胡萝卜的焯水温度提高了十度,李师傅决【】定少放半勺儿辣椒:这是一篇宫保鸡丁味道改造人物贡献史。

(2)宫保鸡丁风味历经三百年演变,先后经历肉片儿的切法儿变革【】、花生米过油时间调整【】、胡萝卜焯水温度升高【】、以及辣椒用量的降低【】等多道革新,最终成就其美味:这是一盘儿纯正的宫保鸡丁的故事。

如果我是一个吃货,我管你谁做过什么什么贡献,我只需要知道眼前这盘儿东西来之不易,先干为敬。

所以,优先这盘儿菜;人,给菜当陪衬就好。

前面的话到这儿要反悔一下:谁做了什么贡献,你还真需要知道

其原因在于,三秒钟之前,我们还只是入门,只需要学个形式就能让格调高起来;现在,我们要理解文献的价值,精神和物理层面的双重价值,这就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板能概括的了。

要做一只有生死知识的鸟儿

科学研究,承前启后。承前,就需要今人能够全面了解前人工作。Lola J. May作为一个传播数学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将继承和传播知识所需的能力简明的做了一个概括。

如果要求你“全面了解被引用者的工作”,似乎太过雾里看花,不如压缩成三点:

  • 哪些人做了相关工作(作一部编年史)
  • ta这工作的思路如何(统计茴字有几种写法)
  • ta工作的价值和不足(祭出赞扬+夺取立场)

论文故事最完整的演绎:一个问题波折(背景)之后,对各种尝试(编年史/茴字的几种写法)提炼后,最终找到通往圣城之路(自己的研究方法),找到圣杯(解决问题)。

历史的作用在于模板:给后来人做模仿的榜样,做批判的对象。

厘清了历史,更能清楚自己现在身处的位置,以及未来的趋势。

基于以上,对历史本身的了解也成了科研的一部分。

了解并叙述清这些过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就有了厚度。

当然,短篇幅的文章无法完整体现这种对历史的把握综述性文章,大论文,以及学术报告中,这些“虚”的物件儿就不可或缺了,尤其是打算做一个有“深度”的科研工作者。

一篇论文可能有历史,也可能完全没有历史:快报,重在新颖,几乎不涉及历史;常规文章,有积淀的学者会根据文章长短、题材或多或少地把历史和知识框架编排在一起;综述类文章,历史是看点,知识框架是重点。

从1956年到2006年,用透射电镜观察位错已经走过半个世纪。所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甚至研究矿石的地理地信的科学工作者都要感谢的一个实验方法,可想而知,会涉及到多少重要人物和年份。但Hirsch老爷子凭借五十年的研究经历,将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概括到60个参考文献,11页中(有意思的是此文没有扩展后送PMS,也没送ACTA的viewpoint系列或APL,而是“简简单单”地的给了哲学杂志)。可想而知,完成如此操作,需要对一个知识有多么深入的了解,方能选出代表发展历程的文献。即便参考文献如此浓厚的文章,Hirsch也依旧采用了X occurs的形式构架了全文,丝毫没有堆砌参考文献。

第二点:茴字的几种写法

如果我们花了时间统计过茴字的写法,我们就可能熟悉了各种写法的故事。

知道别人故事的构架,多种构架摆在眼前,我们才方便搭一个自己的变形金刚,而不是蹩脚的弗兰肯斯坦。

参考文献最大的价值在于牛顿揶揄胡克的名句。

肩膀,就是别人做的东西。能把别人做的东西弄清楚,才能站在别人的肩上继续走;只是把别人当做一座模板或者可以安全重复的路,引用出来的文献则总逃脱不出“坐等下班”的焦虑和无力。

一句话,读透别人的文章;识别别人的文章和自己的故事亲人,还是路人。

在构建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有的引用是纯公益性的,奠定知识框架必备(如编年史用法,intro前半部分);有的引用则是表面公益,内里功利,重点在找到已有知识框架的gap,把自己的研究建在gap之上(此类引用出现较晚,intro接近尾声)。

表面上致敬,写作结构上两个“功利”操作:(1)站队于权威;(2)用之作垫脚石。

那些支持自己结论的引用,自然可以来佐证自己,增加自己的可信度;那些引用中适合作为自己研究当做“对比低点”的研究,自然可以增加自己研究的“优化”价值。

此逻辑构架被Gerald Graff 和Cathy Birkenstein完整、深入、全面地阐释于上面这本书中,其核心便是书的题目:They say, I say,先听别人说,然后再张嘴。

一篇好的intro,应该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同时也有“丑人”。

具体例子不再放送,愿各行各业的诸君慧眼识文,自行甄别。

形式上,争取用 X occur组织知识框架,显得专注、专业、专心。

内容上,熟读文献,明了历史及各自短长;以他人之短,显自己之长——价值,在于对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 occurred i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