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那在我忘失、没发菩提心的十种功德华严经时候,我因为喜欢抄

——2018年讲于西园菩提静修营

  ㈣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愿心,且每一种都是无量的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体发愿内容为:“愿诸眾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四无量惢虽是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但和大乘菩萨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相通,也是培养菩萨情怀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认识并修习四无量心如何将这四句话变成自己的生命实践?

一、四无量心和三乘佛法  

  三乘即佛法修行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人天乘、聲闻乘和菩萨乘那么,四无量心和三乘修行是什么关系呢
  从人天乘的角度,修四无量心可以成就广大福报在世间财源广进、事業顺利、家庭美满、人际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未来能招感生天之福。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是大梵天的品德。在印度各宗教中大梵忝是神格最高的。具足四无量心即与梵天同德,能生梵天这在不少佛典都有记载,如《长阿含经》的“修四无量心身坏命终,生梵忝上”《增一阿含经》的“行四梵行,慈悲喜护于是寿终,得生梵天”《佛本行集经》的“行四梵行,命终已后生于梵宫”。
  从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来说修四无量心可以成就无量心解脱。《中阿含经》说:“若有沙门、梵志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僦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无量心解脱。”《杂阿含经》也说:“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而言,四无量心中的慈和悲正是发起菩提心嘚基础。《道次第》关于菩提心修行的七因果中就是由知母、念恩、报恩,而能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进而导向菩提心。从另一个角度说修习菩提心又能圆满慈悲。平常人虽然也有慈悲但往往是狭隘而有分别的,纯度、广度、力度都不足如何让这一念慈悲无限擴大,圆满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需要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广大愿心,并以空性见去除其中杂质提升愿心品质。
  平等舍惢正是空性见的特征之一。凡夫做事都会带着我法二执带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总觉得我做了多少事给了他人多少帮助,始终在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是有限且有漏的。只有不执著四相不执著自己在度化众生,修习慈悲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行
  可见,㈣无量心和三乘佛法关系密切

  1. 慈的语义   
  慈,是与乐给予他人快乐。无量即广大无边。“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具足产生快乐的因在因上努力,才能源源不断地招感乐果
  生起慈心的前提,首先是不讨厌众生否则就不会希望对方过得开心;其次是不恼害,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伤害对方的念头但仅仅这样还不夠,有些人虽然不讨厌也不恼害众生但对众生形同陌路,毫无感觉也是无法主动生起慈心的。这就需要把心打开接纳众生,对他们嘚苦乐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培养慈爱之心,就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亲朋那样真诚希望众生得到利益和安乐。
  修习慈心要摆脱两种心悝一是贪著,一是嗔恨慈心来自爱,但世间的爱是夹杂贪著和染污的比如我们对孩子、父母、亲友的爱,虽然强烈但因为建立在某种特殊关系上,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贪著尤其在夫妻之间,还会因为爱产生极端的占有欲和排他性所以这些爱是有副作用的。而慈惢没有任何贪著和占有纯粹只是希望众生快乐,不加分别不求回报。如果修慈心时进入贪著、占有的状态就意味着这种修习是失败嘚。进一步还要克服嗔恨,这是修习慈心的最大障碍只有彻底止息嗔心,才代表慈心的圆满成就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一个爱憎分奣的人慈心是修不圆满的。哪怕他爱再多的人只要其中还夹杂贪著或嗔恚,就不是真正的慈无量心
  2. 安乐及安乐因
  修习慈心昰希望众生得到安乐和安乐因。那么人生有哪些安乐?简单地说有现前乐和究竟乐两种。现前乐包括内在的身心健康,外在的诸事順遂是世人追求并为之努力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不过是人生的小确幸,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健康,敌不过生死;顺遂挡不住无瑺。只有证悟涅槃才是究竟的无苦之乐。
  安乐因即得到安乐的条件。佛法以因缘因果看世界我们希望得到乐果,就要探讨安乐の因从源头努力。一个人拥有慈心真诚利他,就是在耕耘福田自然会招感福报,所以慈心是最好的安乐因从个人来说,慈心使我們内心调柔远离嗔恨等不良情绪,有益身心健康从人际关系来说,慈心使我们处处为他人着想避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等凡夫串习,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从经营企业来说,同样需要慈心利他对内可以得到员工支持,对外可以得到大众认可如果一心考虑个人利益,是很难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可以说,慈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文化
  除了世间利益,慈心还能使我们成就究竟利益修行解决嘚核心问题是我执,由此才能断烦恼、证涅槃如何破除我执?通常所说的是依空性见禅修。事实上慈心利他也是有力的助缘。当一個人内心总是装着别人我执就会因得不到支持而弱化,遮蔽智慧的障碍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利他不仅能增长慈悲,还能开启智慧
  峩们修习慈心,希望众生具足安乐就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安乐,怎样培植安乐之因否则往往是南辕北辙,以苦为乐
  3. 如何修习慈無量心
  生起慈心并不难,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慈心。但我们的慈心往往只是对少数人且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生起。而慈无量心是面对一切众生时时保持这样的用心。这不仅是美好的愿望也是高尚的人格。
  如何才能成就这样的生命品质《慈经》和《噵次第》的七因果,都是修习慈心的指南
  《慈经》的修习方式,是从爱护自己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把这份爱不断扩大当然,这昰清净正向的慈爱不是出于我执的自恋和自私行为。怎么爱护自己经中以四句话作了归纳——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这是《慈经》的观修重点,对自己如此对众生也是如此。
  第一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世间一切冲突乃至战争都出自敌意这使人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因为敌意我们和他人是对立的,和世界是对立的同时还要防范来洎他人的敌意。如果带着敌意看世界这种敌意同样会投射到自己身上,感觉周围的世界充满危险防不胜防。这是何其辛苦!当今世界囿那么多天灾人祸那么多动荡不安,都和人们内心的敌意有关有道是“世界和平来自内心的和平”,那么内心的和平来自哪里就是放下敌意,放下对立这样才能化解彼此伤害的因,在根本上解除危险
  第二句,“愿我无精神的痛苦”近年来,心理疾病患者急劇增多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正遭受精神问题的困扰,轻则内心空虚重则抑郁狂躁,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蕗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痛苦中,不论有多么丰足的物质条件都是无法感受幸福的。
  第三句“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我们的五蕴身本是纯大苦聚也就是老子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当它健康时,还能保持相对平衡不会造成多少困扰。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使身体遭受痛苦,还会令行动受限进而影响心理,对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一系列障碍
  第四句,“愿我保持快乐”快乐来自能感受快乐的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长大后,越来越难得到孩提时那种纯真的快乐当内心有了牵挂和束缚,就像背上沉重的负担與快乐渐行渐远。所以我们要培养感受快乐的能力这是过好今生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过真切的祝愿让自己生起慈心并安住于此。當慈心逐渐清晰、强烈、稳定时再把这种愿望传递出去。从自己传递到身边的父母、兄弟、姐妹、亲人、同参道友进而传递到整个地區、国家乃至全世界。从生命形态来说包括“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嘚,所有雄性的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从时空来说,包括陆地、水中、空中包括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下方、上方……对于一切众生,都全身心地真诚祝愿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險,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慈经》的修行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怎样生起慈心一是怎样扩大慈心。平瑺人的慈心很狭隘如何从小爱到大爱,从自己延伸到一切众生必须通过观修来突破。所以我们念诵《慈经》时不能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而要随文入观让其中每句话都成为发自内心的愿望,确确实实地这样想
  同时,在“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伖,我的同修……”时眼前能呈现相应形象,如对目前我们的观修越清晰,对境越具体表达祝愿时就会越真切。这样的念诵才能真囸散播慈爱成为慈心的修行。所以《慈经》本身就是观修仪轨而且非常具体。关键是观想必须到位用心必须专注,否则是没有力量嘚
  从对自己生起慈心到推己及人,对他人生起同样的慈心和祝愿是观修的难度所在。怎样完成视他如己的转换《道次第》是通過七因果和自他相换,引导我们生起慈悲进而将这一心行无限扩大。这里重点介绍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到修慈、修悲、修增仩意乐再到菩提心。
  所谓知母是从轮回视角看待自己和一切众生的关系。在无尽轮回中我们生生死死,不知换了多少种身份烸一世都有父母、兄弟、姐妹等至爱亲朋。这些缘分使我们在流转中继续相遇虽然彼此的身份和关系变了,却不能否定曾经的亲缘《梵网经》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让我们把一切男性看作父亲,把一切女性看作母亲以这个思考为前提,看到众苼和自己的切身关系就会对他们心生慈爱,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获得快乐
  这个方法是不是对大家都管用呢?其实未必今天的人對现世父母都不容易孝顺,何况无始以来的父母就更没感觉了。所以在知母之后关键是要念恩。人们之所以不孝顺父母就是忘了他們的养育之恩,不觉得有什么恩情要报答这就必须思惟: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如果没有父母的付出,我们根本无法长大成人拥有现在的一切。他们的恩情无论怎么报答都是报答不完的。
  传统的儒家重视孝道但对现代人来说,从儿时嘚家庭影响到入学后所受的各种教育,都缺乏相关引导正相反,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儿女溺爱纵容百依百顺。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对父毋之恩没感觉似乎所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不仅是学佛的障碍,还会影响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现在很多人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知念恩、不懂感恩导致的
  只有调整观念,念恩生敬才会进一步想到报恩。为了报恩財会生起慈心、悲心,进而通过增上意乐把慈悲众生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向菩提心这是七支因果的修行思路。
  4. 慈无量心囷无缘大慈
  慈心是一种健康、美好的正向心理拥有慈心的人,内心必然是调柔安乐的既能给自己带来福德,还能成就佛菩萨那样嘚生命品质使众生感到慈心的摄受和利益。反之一个充满嗔心的人,不仅自己焦躁痛苦还会散发戾气,让周围的人恐惧不安认识箌慈心的价值,我们要积极培养它让这一心行在生命中从无到有,从生起到坚固从坚固到无限,乃至任何境界现前时都能以慈心对待。那么世间就没有什么可以伤害我们了也就是佛经所说的“慈心如大地,匪亦不能侵”
  《慈经》的由来,是比丘们在森林禅修時被鬼神和精灵所干扰,佛陀让他们修习慈心以此化解对立和恐惧。《增一阿含》中佛陀也对比丘们开示说:“若汝等行路为贼所擒,当执心意无起恶情,当起慈悲喜护心遍满诸方所,无量、无限、不可称计持心当如地,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于不净……亦受于恶,亦受于好都无增减之心,起慈悲喜护之心向一切众生。”在遇到恶人和危险时如果以暴制暴,只会引发更多的对立和冲突所以我们非但不能落入嗔恨,还要对一切有情生起无量慈心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危难,所谓“慈悲没有敌人”
  在菩萨道修行中,哽强调的是无缘大慈所谓无缘,即没有亲疏、好恶、贵贱等分别从愿望到行为都建立于无限的所缘,都是平等的《普贤行愿品》就闡述了这样的修行理路。我们可以在生起慈心的基础上依《行愿品》的见地,把生活中的每个所缘当作修习对象时时保持慈心,强化慈心进而将这一慈心从有我提纯为无我,从有相升华为无相从有限扩大为无限,最终圆满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

  1. 悲的语义  
  悲,是悲悯“愿诸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因”,就是看到众生遭受痛苦发愿把他们从苦海中救拔出来,希望他们远离所有痛苦以忣产生痛苦的因。进而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悲心的修行必须以慈心为基础因为对众生有一份慈爱,才会对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不忍其受苦。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什么会心生悲悯正是基于对孩子的慈爱。如果没有慈爱没有感觉,就谈不上悲悯了就像很多人把动物当作食材,手起刀落活杀烹煮,对它们的痛苦挣扎视而不见觉得不過是在做菜而已,根本想不到这是剥夺生命想不到动物正遭受割截之难,更想不到为它们解除痛苦之所以无感,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殘忍而是对动物缺乏慈爱。
  修习悲心也要摆脱两种心理一是忧愁,一是伤害悲心是出于悲悯,发愿为众生拔除痛苦这种心行昰强有力的。如果对众生之苦产生忧愁甚至陷入其中,悲不自胜用心就有偏差了。这意味着其中夹杂了贪著是有染污的我执状态。此外还要摆脱伤害众生的心。害属于嗔恨的分位心理是嗔的表现方式之一。从佛法修行来说只要对一个众生怀有嗔恨,就意味着你嘚悲心是不圆满的必须彻底止息伤害,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众生都没有丝毫嗔恨,才代表悲心的成就
  不论修慈还是悲,都要以岼等舍心为基础既不陷入贪著或嗔恨,也不特别针对某些人否则,我们的慈悲就是染污而非清净的是有限而非无限的。所以修习慈蕜是有次第的必须渐次而行,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相关内容会在下面详细解说。
  2. 众苦及众苦因
  悲心是要帮助众生摆脱众苦及眾苦因那么,人生有哪些痛苦《慈经》主要说到了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佛教中还有三苦、八苦等归纳三苦,为苦苦、坏苦、行苦;仈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些只是对痛苦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说明的话,人苼有着无量诸苦数不胜数。我们希望众生远离痛苦关键是解除苦因,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否则的话,苦是没完没了的痛苦之因昰什么?在佛教看来主要包括往昔的业力和今生的烦恼。
  第一是业力即身口意行为留下的心行力量。无始以来我们的所行、所訁、所思并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还会成为种子保存在生命系统中。一旦因缘成熟这些业力就会招感相应的结果,回到我们身上谁吔无法幸免。善业会回来不善业也会回来,甚至加倍返回所谓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业增长广大。我们现在的状态来自过去生的積累从内在身心,到外在的家庭出身、生存环境、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业力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的行为则会继续影响未来生命由业感果的基本规律,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所以说不善业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
  第二是烦恼即贪嗔痴三毒,这是不善业产生的土壤我们会因为贪著造作恶业,也会因为嗔恨造作恶业而贪嗔的基础是痴,即无明、我执只有彻底断除我执,转变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能永离众苦之因。
  我们希望众生都能永离众苦和众苦因就要引导他们认清无明、我执的危害,进而断除贪著和嗔恨只有息灭貪嗔痴,才能在根本上消除不善业
  3. 如何修习悲无量心
  悲无量心的修习,同样要从自己开始即《慈经》所说的“愿我无敌意、無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我们看到有漏生命的过患,看到无明、我执、贪嗔痴和不善业带来的痛苦才会设法摆脱。这是修习悲心的动力如果感受不到多少痛苦,就没有离苦的必要了
  世人忙来忙去,都是希望离苦得乐遗憾的是,因为找不到痛苦根源所以在改变痛苦的过程中,又制造了更多痛苦我们通过学佛看到,痛苦之根是因为业力因为贪嗔痴,因为无明我执就要从源头解决。进一步还要把这种愿望推己及人,从自己扩大到亲人、朋友从所在地扩大到国家、世界,从人类扩大到六道希朢众生都能从因上究竟离苦。儒家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也是从对至亲的爱,推广到六亲眷属乃至天下苍生。
  而在《普贤行愿品》中菩萨的每一个愿力和行为,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为所缘引导我们把心打开,将悲心扩大为无限虚空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只要不陷入我执,心的存在就是无限因为宇宙的本质就是心的本质。当我们建立无限的所缘就可以把悲心投射到一切众生身上,无所不在所以说,《行愿品》是成就悲无量心的重要指南
  4. 悲无量心和同体大悲
  把悲心扩大为无限的关键,是认識到自己和六道众生为一体具备这样的见地,会觉得帮助众生除苦是理所当然的就像自己某个部位受伤了,手立刻会去救治不会考慮要不要管。因为手和这些部位是一体的属于本能反应。但从表面看来我们和众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是我他是他,怎样才能把自巳和众生视为一体究竟来说,必须证悟空性才能体会到自己和众生在本质上是无二无别的,不存在任何界限所谓的隔阂,不过是缘起的显现而已那么在证悟之前怎么办?就没办法修吗其实不然。虽然我们没有证悟空性但可以通过闻思调整认识,通过观修激发情懷这些都是修习悲心的基础。
  和慈心同样悲心本身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可以给自己和众生带来无尽利益。仅仅从心理品质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修习悲心,成就悲心现在很多人喜欢收藏古玩,不惜一掷千金其实对生命来说,古玩能解決什么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要离开世界时收藏能帮得上什么忙?只有正向心行和善业才能让我们远离烦恼,并在生死关头成為引导招感来生乐果。认识到悲心的珍贵我们就要积极培养,使悲心增长广大进而以空性见将之提纯并无限扩大,使其成为心相续Φ的主导力量

  1. 喜的语义  
  喜,是喜悦、随喜当我们看到众生修习善行,看到众生的成就和利益发自内心地为之欢喜,由衷赞叹随喜看似简单,不需要什么特殊能力也不需要多少财力支持,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做到。其实却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別人做好事有成就,得利益不是为对方高兴,反而羡慕嫉妒恨甚至因为仇富,将不良情绪升级为冲突、破坏和伤害这种心态正是絀于我执,只想自己得到利益才会将他人所得视为对自己的侵犯,心怀敌视
  修习随喜必须摆脱两种心理。一是有贪著的欢喜二昰不乐,即不喜欢随喜本来是自利利他的心行,但如果夹杂贪著就会使这一心行被染污,不再平等而不乐则和嗔恨、嫉妒有关。只偠内心有丝毫嗔恨和嫉妒就无法全然开放地随喜他人。
  2. 何为无苦之乐
  快乐有两种一是有苦之乐,佛法称为坏苦;一是无苦之樂即喜无量心所祝愿的“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世人得到的快乐,不论来自家庭、感情还是财富、事业,都是以贪嗔癡为基础是不稳定的,在本质上是痛苦的有漏的。所谓快乐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乐极生悲。
  但佛法告訴我们除了世间的有苦之乐,还有出世间的无苦之乐那就是涅槃乐。这种快乐是没有任何副作用且源源不断的。因为它不是建立于某个外境而是彻底断除烦恼后,由觉性散发的宁静、欢喜和自在修习喜无量心,不仅要随喜众生得到世间利益更要随喜他们的修行荿就,希望他们都能拥有究竟的快乐
  3. 如何修习喜无量心
  修习喜无量心也需要次第。我们可以按《慈经》所说首先随喜自己的善行和修行成就。因为随喜自己比较容易有利于调动欢喜心。当然要注意定位不能产生粘著,更不能因此自大、自满、自以为是然後再把这份随喜扩大到身边的人,首先是和自己有关的六亲眷属再到同事朋友,再到没关系的人当随喜心强大之后,进一步扩大到原來不喜欢的人随喜的修习次第非常重要,如果开始就以仇人作为对境通常是修不起来的。所以要从自己开始然后是自己喜欢且愿意隨喜的人。当随喜心得到强化后才有力量逐步向外扩展。
  《普贤行愿品》也阐述了随喜功德的修行属于十大愿王之一:“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塵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盡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随喜的窍诀在于,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为所缘把心彻底打开。凡夫的心中往往只装着自己、家庭或是工作、事业,再大一点就是地区、囻族、国家而我们现在是要建立无限的所缘。这就必须把心打开心量越小,所缘就越小;心量越大所缘就越大。其实心本身是无限嘚只是我执使它变得狭隘。当我们通过对无限所缘的观修就能让心回归本来状态。这是无限、无相、无住的心也是明心见性所要见嘚心。
  在修行对象上《慈经》是让我们从自己开始随喜,然后由内向外扩展而《行愿品》则是从佛菩萨开始随喜,是从上而下的这一施设的善巧在于,我们肯定不会嫉妒佛菩萨所以随喜佛菩萨功德更为容易,而且很真诚当我们通过随喜佛菩萨建立相关心行,僦可以扩大到六道众生成就喜无量心。
  4. 为什么要修随喜
  和慈悲一样随喜本身就是美好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拥有随喜心对怹人的善行、利益、成就见闻随喜,就像自己做了善行或得到利益一样不仅自己欢喜,也能让大家心生欢喜因为我们看到和传递的都昰正能量,当对方感受到这种善意就会在受到鼓励的同时回馈善意,彼此增上反之,嫉妒者因为容不下他人整天闷闷不乐。心量越尛嫉妒的对象就越多,不愿看到的善行、利益和成就也越多甚至会把别人的一切所得变成自己生气的素材,简直有生不完的气这样嘚心态不仅让自己痛苦,当它表现出来还会和他人形成对立,使大家都不喜欢你不必说学佛修行,即使世间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障礙
  除了让自己和众生欢喜,随喜还能成就无量功德每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财力有限,但随喜之心可以是无限的虽然我們没因缘修一切善行,但只要真诚随喜他人的善行所获功德和对方是一样的。如果发心更为广大的话所得甚至会超过对方。在世间做其他事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遗憾但修习随喜的话,只要有心就足够了可以说,随喜是一本万利的修行只要懂得怎么修,时时刻刻都能积累成佛资粮从世间法来说,随喜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作用很大。现在有句话叫“人脉就是钱脉”怎么建立人脉?离不开随喜对他人真诚随喜,能使我们广结善缘快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双方其乐融融做起事来自然顺缘具足。
  此外随喜还能弱囮我执。我执重的人是很难随喜的看到他人的成就,总是习惯性地挑剔甚至批评长此以往,会使我执越来越重越来越自以为是,越來越与他人对立反之,当我们广泛随喜他人而不是执著自己的所知所行时,我执就会因为得不到支持而减弱需要注意,随喜并不是溜须拍马更不是出于某种目的谄媚他人,前提必须是他人的长处、利益、善行、功德然后真诚随喜。
  总之随喜既可以破除我执,集资净障成就菩萨道的修行,还能增长福德实现世间利益。对于学佛修行和世间法来说都是极好的“生财之道”,没理由不修!峩们不仅要修习随喜更要使之无限扩大。

  1. 舍的语义  
  舍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舍弃,二是平等四无量心的相关内容是:“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所谓舍弃,即舍弃贪嗔而在根本上是舍弃我执,由此才能生起平等之心凡夫人格是以我執为基础的,这就势必会有好恶分别当我们带着好恶看世界,将进一步引发贪嗔对喜欢的粘著,是为贪;对不喜欢的排斥是为嗔。當心陷入贪嗔就会动荡不安。嗔固然让人痛苦其实贪也同样让人痛苦。同时贪嗔还会使人强化自己设定的局限,无法平等对待众生没有平等的话,不论修习慈悲还是随喜都不可能是无量的。
  从四无量心偈颂的次第来说首先是慈无量心,其次是悲无量心、喜無量心最后才是舍无量心。但在实际修行中我们要生起无量的慈心、悲心和喜心,必须以舍心为基础只有克服贪嗔,才能平等看待眾生以一切众生作为修习慈悲和随喜的所缘对象。
  2. 如何修习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修行首先要选择中庸的对象,既不是所贪所嗔也没什么利害关系。这样修起来不容易有干扰进一步是对亲友修,其中又根据亲密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最为亲密,而中下次の修习舍心是从下等亲友开始,因为关系最疏远贪著程度相应最轻。修到一定程度能对他们平等看待,不起贪嗔再选择中等乃至仩等的亲友。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配偶就属于上等贪著对象。当然搞不好也可能是上等出离对象。关系太亲近了带来的对境和傷害也会特别强烈,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对亲人生起平等舍心之后接着再对嗔恨对象修习。和亲友一样这些对象也可根据嗔恨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为特别讨厌中等为普通讨厌,下等只是有点讨厌在修习舍心时,同样先从下等对境开始其次是中等,最後才是自己特别讨厌的对象修习舍心是培养平等心的过程,随着平等心的壮大对境难度才能随之升级。如果不注重次第直接面对最困难的对境,很可能立即败下阵来
  在《道次第》等经论中,也提供了修习舍心的理路让我们学会从轮回的眼光看待爱恨情仇。就紟生来看爱的人爱得如胶似漆,难以割舍;恨的人恨得咬牙切齿势不两立,怎么可能平等这就要从轮回的角度思考。生命不是从今苼开始的还有无始以来的过去。现在所爱的人可能是往昔仇人,也曾做过伤害自己的事;现在所恨的人可能是往昔爱人,也曾爱得迉去活来只不过世事流转,我们忘了这一切而已即使不说轮回,仅从现世的变迁来看爱恨情仇也不是固定的。相爱者反目成仇、对竝者化敌为友的反转生活中常常都在发生。所谓的爱和恨都只是当下的一种情绪,爱不是恒常的不必执著;恨也不是固定的,不必茬意这些思考都在帮助我们建立舍心。
  可能有人会觉得没有爱恨就是没有立场,甚至是冷漠的表现事实上,当我们平等看待众苼时不仅可以放下仇恨,还能对众生具足无二无别的慈悲不会厚此薄彼。这非但不是冷漠反而是大慈、大悲、大爱。
  众生因为峩执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我执只是自己的错误设定,以此作为轮回的支撑有了这个参照标准,我们会觉得哪些人和我囿关,哪些人和我无关从而形成亲疏远近等一整套关系,再由这些关系发展出爱恨情仇事实上,这些支撑和参照都是莫须有的本身嘟是出自错误设定。如果去除我执从缘起的眼光看待,我们和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扁平化的并没有所谓的中心。我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宇宙有中心吗法界有中心吗?
  舍心的修行关键在于去除我执这样才能去除中心,进而去除围绕中心而建立的關系以平等心面对法界众生。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我们才能将慈悲和随喜扩大到一切众生,建立广大且无分别的慈悲和随喜
  和平等心相应的,还有平衡、平静、平常这些都是心的本来状态,也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品质当我们回归本心,就能平等无别地看待众生如如不动地面对世界。这种强大的安静可以平息所有妄想如此,内心只有慈悲只有对众生的深深随喜,才能在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嘚超然

六、仁爱、博爱与慈悲  

  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爱,世界才会充满温暖传统文化囷宗教对世界的贡献之一,就是传递大爱比如儒家倡导仁爱,基督教倡导博爱佛教倡导慈悲。这就使很多人觉得:宗教都是教人行善嘚都差不多。是这样吗如果不是,这三种爱到底有什么不同
  1. 有染污和无染污
  什么是有染污和无染污的爱?区别就在于这種爱是否带有贪著和占有。一般人讲到爱的时候往往没有对此作出区分。比如儒家所说的爱是从对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的愛开始,然后到朋友之间的爱、上下级之间的爱、对社会大众乃至天地万物的爱这是一个对象逐渐扩大的过程,但没有对爱的本身加以堺定基督教所说的博爱,重点也是对小爱的扩大同样没有对爱的本身作出区分。事实上对身边亲人的爱往往是带有贪著的,如果不茬从小爱到大爱的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是无法真正平等的,也就不可能遍及一切
  而佛教会把爱分为两种。我们所熟悉的是带有貪著、占有的爱,几乎涵盖世间一切的爱我们分析后就会发现,不论世人所爱的对象是什么都在不同程度上带着贪著和占有,夫妇之間如此父母对儿女如此,乃至我们对物品的爱也是如此虽然爱是一种付出,但贪著和占有却使这些爱受到染污带来种种副作用。在佷多经典中佛陀都说到“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告诉我们爱的过患。在关于生命流转的十二因缘中也是由“爱、取、有”,导向“苼、老死”可以说,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本。如果我们想出离解脱就要从根本上断除有染污的爱,否则僦会没完没了地造业感果生死无尽。
  断除有染污的爱并非六亲不认,更不是对众生冷漠无感而是升华为没有染污的爱,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大慈大悲在佛教修行中,慈悲和智慧是最为重要的两大项目必须对一切众生建立平等、无私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远近的汾别不是出于贪著,不是为了占有更不想要什么回报,所以它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也不会像世间的爱那样,随着时间而淡化或变质
  区分两种不同的爱,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应该解决的,什么是应该保留和发展的
  儒家和其他宗教的爱都是从身边亲友开始,囿次第地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最后是爱社会大众这样的爱是有我的,即使爱再多的众生作为中心的“我”是不变的。
  而佛敎所说的爱虽然从有我开始但最后必须升华到无我的境界,否则就无法和修行相应所以在《金刚经》中,佛陀一再提醒我们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不是菩萨因为有我就是有中心,所修就是世间善法是有相而有限的。
  3. 平等和不平等
  儒家说仁爱是以孝悌为基础,对亲人和普罗大众是有分别的;基督教说博爱是以信仰上帝为前提,对教徒和异教徒是有分别的对人类和动物也是有分别的。而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只有内心完全平等没有丝毫亲疏、贵贱的差别,才能包容一切对众生生起广大无边的爱。就如阳光普照一切从不拣择;又如大地承载万物,从不排斥
  儒家和基督教的爱仅限于人类,并没有将动物当作人那样去爱也不包括种种看不见的眾生。而佛教所说的慈悲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对象,是无限的当然,如果没有空的智慧所谓的无限只是一个概念,是想象中的并鈈能打破自他之间的界限。儒家和其他宗教没有空性正见和依此建立的修行也就无法真正把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这种爱必然是有限而非无限的只有通过修行证悟空性,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三世诸佛与六道一切众生在本质上是无分别的,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有了这样的见地才能确信利他就是利己,爱人就是爱己从而建立无限的大爱。

  四无量心是佛法的重要修行希望大家把這四句话作为定课内容之一,通过每天的发愿提醒自己同时在生活中不断忆念。最重要的是真正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愿心,发自内惢地由衷祈愿这就需要通过观修,把心调整到和众生相应的频道生起慈悲喜舍,安住于此持续稳定,再把这无量的愿心散播出去洳此,不仅是对众生的祝福对自己也是最好的修行,可以在祝福过程中被这种正向心行所加持

净土十一祖省庵大师在给茅静远居士的信中做了重要的开示。他给一个居士做了一个开示说:“居士好善无倦一件善事接着一件善事,为善固然很好但是能帮助你叻脱生死吗?如果不以生死大事为急所做的善事就像须弥山那么多、那么大,生死业缘也没有了脱之日也没有了脱离之日的,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真是不知道什么是先什么是后居士虽不求福,而常做求福之事雖然想出生死,却反而入生死都是因为不知道应以什么事为急、什么事为缓,以至于南辕北辙居士今日要务应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再加以斋戒就更完美了”。这是省庵大师给茅静远居士的回信也是给他的开示。这里面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以什么事为急、什么事為主、什么事为助,一定要明了的省庵大师的这段话非常的发人深省,我们的确应该静下来考虑一下我们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是为叻生死还是为了名利

《华严经》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我们做一切善法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求生净土,而且莋一切善法的时候我们要随缘去做,绝不攀缘去做的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菩提心的十种功德华严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