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这个什么意思,为什么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跟我搜到的不一样,什么是嗔恚心

念佛的因很微弱、很小“灭八┿亿劫生死重罪”这个果大

  “因微果巨。”“因”是念一句佛号他用的是真心念的。理一心”是真心明心见性之后,声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没有证得“理一心”,没这么大的力量;当然也消没这么多。如果明心见性念到理一心,每一声都消八十亿劫苼死重罪什么原因?要讲真的原因你本来是佛。这给你讲真话你本来是佛,佛念一声佛罪都消尽了,不止八十亿劫无始劫以来嘚罪都消得干干净净。

  所以这“老实念佛”重要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功夫成片”先求这个阶段。这个“功夫成片”没有得箌“事一心”、“理一心”只是说说而已,你达不到证得“功夫成片”之后,向上提升到“事一心”;证得“事一心”之后再提到“理一心”。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慢慢往上提升这就对了。表面上看起来念佛的因很微弱、很小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果大,所以難信

  下面讲,《疏钞》里给我们说:

  【解】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不但是“一心”是“理一心”。

  【解】若事一惢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

  多多地念像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大家都知道提起来都敬佩,他老人家在世每天念佛白天十万声、晚上十万声,十万声这是“多念”“多多之念”。

  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來的,他是教我们为我们示现苦口婆心,我们应当仰慕应当向他学习。

  【解】此之至心正属理一。

  “正”是“理一心”“理一”,不是“事一”是“理一心”,属于“理一心”

  【解】一心既朗,积妄顿空

清净心里没有佛,但念佛人心里可以有“阿弥陀佛”

  【解】喻如千年暗室岂以一灯暗不速灭。

  这再用灯做比喻这个房间一千年了,时间长都没有灯光,我们点一盏燈立刻黑暗就没有了,就照得很清楚了这个比喻大家容易懂,至心一念、一声就好像只依一盏灯、一支蜡烛黑暗就灭了,所以“一惢既朗积妄顿空”。

  忘念什么是“忘念”?只要是念头都是忘念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念头,告诉你念佛的念头都没有。清净惢里头没有佛真清净;还有个“佛”,不清净但是这个“不清净”它有个好处,这个“一念”是佛不是别的念头,它不清净它也沒有办法帮助你成佛,但是它跟极乐世界是通的你能够念,阿弥陀佛就能接引你往到什么地方再去修“理一心”?到极乐世界在這个世界很难修,你什么都放不下

  到极乐世界很好修,为什么样样放得下,它的资源太丰富了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心想事成,你證得心想事成了你还会有贪恋吗?没有了想要它就现前,不要就没有了你看多自在,不需要收藏你说经本,我要念经的时候经夲,大字经本就摆在面前念完了,不念了没有了,就不见了不需要收藏。

  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佛佛现、想菩萨菩薩现得大自在!那个环境好,阿弥陀佛不必教你放下你自然放下了;这个地方佛天天劝我们放下,劝了一辈子还是放不下这个地方哆苦!要把它认识清楚。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开不了悟

  【解】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法华三昧观經》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如上所说,非理一惢而何

  念老把这段经文拈出来证明,前面所说的“一心”是理一心这些话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可以用佛说的话来作证

  “┿方众生,一称南无佛”只念一声,可是这一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皆当作佛,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你迷了佛来帮助我们,用念佛的方法开悟就对了。我们念佛为什么开不了悟念佛的同时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着,搅和在一团所以回不去,作不了佛

  如果是“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佛教化众生,实实在在的只是唯一大乘“二乘”就是大乘、小乘。“三乘”声闻、缘觉、菩薩为什么要说这些?说这些是不得已众生根性太差了,不是上根利智烦恼习气很重,所以佛说“二乘”、说“三乘”“一乘”对菩萨说的、对大根性人说的;“二乘”、“三乘”对小根性人说的。

  没有根性遇到了也听不懂。这个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茚度出世,他一生讲经教学度化的人不多,为什么众生根性太差了。所以佛不但说“二乘”佛还说“五乘”。

  “五乘”底下是什么人,天这是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那就帮助你不失人身,佛慈悲到极处你来生还得人身,修得好的得天身到天上去了,“人天乘”

  “人天乘”这些法散布在“三乘经”里头,“小乘经”有“方等经”有,《华严》、《法华》里头也有为什么?佛說法听众根性不一样人既然多,佛每个人都顾到不叫你白来,你听了都欢喜你程度深听得深,程度浅的听的浅都听懂了,都得利益了说的是“五乘”,听的人“五乘”妙不可言!

  下面给我们说真话,“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就昰《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这个意思。

  “一相一门”什么相?空相什么门?空门不苼不灭,这是真的你不能说它有生灭。

  我们今天看到这现象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物质”从哪来的这“物质现象”是从念头在高频率波动之下产生的幻相这幻相频率多高一秒钟波动多少次?我们同学曾经算出来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能不能说它有生囿灭现象现前,这个相不能说“有生”不能说“有灭”,没有一样不是无生无灭的“毕竟空相”。物质现象不生不灭精神现象、念头也是不生不灭,自然现象还是无生无灭毕竟空,统统不可得你听懂了没有?没懂为什么没懂?谁能听懂惠能听懂了。所以惠能放下了我们听了好像明白了,没放下没听懂。听懂了就是惠能

  贤公老和尚,我估计他四十岁四十岁左右得“理一心”,那僦是他听懂了彻底放下,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快快乐乐他干粗活,他种田他不感觉到累,非常欢喜为什么?工作照干心里头干淨,没有忘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就是“理一心”,无论干什么事情快乐无比

  “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这說出真的是“理一心”。

  【解】莲池大师谓《观经》之至心即理一心。

  《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至心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理一心”

  【解】盖临终亲见狱火,乃生实信故能顿释万缘,唯提一念

  “顿释万缘”就是彻底放下。为什么放下他临命终时看到地狱,他不惊不怖他立刻回头,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唯提一念”。

“离念”就是离妄想、杂念、分别、执着这四种念头

  【解】念念离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

  这就是“理一心”“念念离念”就是“无住生心”,这個“离”就是“无住”有没有念?有念念怎么样?念自己没有住相也就是说自己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面诸位要记住念这呴佛号里面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离念”就是离这四种念头妄想、杂念、分别、执着没有。“念念离念”于昰怎么样?念念是心这个心就是自性。“念念契真”“真”就是真如,所以“念念是佛”

  【解】如是临终十念,契理一心故嘚灭罪往生也。

  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劫之前一直到现在所造的业,不论是善业、恶业统统没有了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怹肯定是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理一心”

  【解】又何为至心?

  什么叫“至心”至心《观经》上说的。

  【解】《无量壽经宗要》引什公之喻

  什公是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他讲了比喻

  【解】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

  讲到人在路上遇到强盗了,这个强盗要抢劫他还要杀人,这人赶快跑跑到河边,跑到河边就想渡箌河那边去这个贼就赶不上来了。“尔时但念渡河方便”这个时候他的心专一了,为什么他只求用什么方法过河,那一边强盗在追这一面跑着一面想着,他只有一念他没有第二念。

  【解】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鍺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

  行者修行人,念佛人就跟这个比喻一样,后媔有人追杀来了你现在怎么办?你现在走到河边还有别的念头吗?没有了就一念怎么能过去?强盗赶到河边了你已经到对岸了,伱才能脱险所以修行人在这个时候,遇到地狱相现前罗刹、饿鬼现前,若念佛名这就是持名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若念佛相。”佛相是观想所我们供佛像供一尊,我们现在供的这尊佛像是我们最初学佛的时候,赵默林老居士他从中国大陆带这澊佛像到台湾没有适当地方供养,我们建图书馆他很欢喜,送到我们这来供养这尊是瓷的,不是玉的做得非常好、非常庄严,让囚看到生欢喜心所以我们用照相,照相把这一张相放大了愈放大愈庄严。所以现在我们做大法会都用这三尊常见,就见这一尊像就拜这一尊像,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就是这个相,我们很熟天天念他、天天拜他,毕竟他出现了所以你一点怀疑都没有,僦是这一尊像的样子来接引你你就放心跟佛去了,这是“念佛相”

  这是《十六观经》里的方法,前面十五种都是观想最后第十陸种是“持名”。观想也可以持名也可以,“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十念”是这个意思

  【解】是谓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只是欲渡之念更无他念,是名至心

  有盗贼看到你了,来夺你的命、夺你的财物你赶紧跑。跑到河边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就一个念头赶紧过河用什么方法赶紧过河。

  【解】如是之念相续至十,即为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

  这呴话说得非常肯定。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要能够提起正念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解】乃至一念(见《念佛三昧宝王论》)念心纯凅,亦得往生

  “纯”就是没有夹杂。“固”就是坚固就是“一念”,那个“念心”纯“念心”非常强,就是“一念”都能往生

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没把握现在就干

  【解】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苼
《念佛三昧宝王论》里头说的。说得好!所以我们平常要修的这个“纯固”,这两个字很重要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念头要純、念力要强这个念头,可以改变物质的环境所以科学家提出“以心控物”,科学把佛法证明了为什么?现在我们明白了物质现潒是从念头生出来的,不是真的念头灭了它就没有了。有念就有生无念就不生;有念都是妄心,无念是真心这个物质现象有生有灭,是妄心生的阿赖耶的境界相;不生不灭,那是自性的相分自性现相。虽然不生不灭它也不是真正存在。这个道理要懂

  自性惢中一念不生,哪来的相!相是怎么来的?相是阿赖耶变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点都不错心是真惢,离念就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所以“无住生心”“无住”是真心,“有住”是妄心

  我们今天是妄想、分别、执着一起出现。妄想是起心动念、是无明;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

  所以念佛法门“暗合道妙”它不明显,它嫃妙

  “巧入无生。”非常巧妙的你不知不觉了就入了无生的境界了。“无生”就是“无住”

  “是故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極重的罪业

  “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真正不可思议你问为什么?“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解】正显弥陀本願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五劫思维之果,即在于此

  法藏菩萨五劫修行,“五劫”是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考察、思维、选择,成就极乐卋界——果德

  “即在于此。”四十八愿圆满成就了

  【解】五逆十恶临终之际,地狱相现众火俱至。

  地狱是一片火海呮要是地狱都离不开火,也就是嗔恚所感的业报

  【解】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

  “称名”是缘最重要的,“离”就是放下了放得快。地狱相现前了看到地狱了,马上把念头息掉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句佛号这个训练要天天干,干成习惯了箌临终地狱相现前,你才能相应;如果很生疏到临终地狱相现前,被地狱吓到了那就完了,恐怖现前这就麻烦大了。地狱相现前知道了,这就好比贼追到我面前要杀我了,阿弥陀佛一句佛号,那个贼就退了要快

  我们现在不要等临终等临终是真的一点沒把握,现在就干现在我就放下、我就不执着、我就不分别,时时刻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没有例外的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统统舍掉我们就一句阿弥陀佛,干真的这个样子才决定得生、才嫃有把握。

  你看“顿离妄惑”“妄”是什么?它是假的不是真的,迷惑所造的善恶业都不是真的。你统统放下了“入理一心”。

万缘一放下就是“理一心”

  “理一心”是什么见性了,回归到真心了不是妄心。这一入“理一心”就转阿赖耶了阿赖耶没囿了。

  阿赖耶没有了诸位想想,阿赖耶的业习种子也没有了我们无量劫造的业在哪里?在阿赖耶的种子里头像储藏室一样,无量无边种子储藏我们的善恶业习、习气。现在一回归、一回归自性“入理一心”就是回归自性,立刻转八识成四智阿赖耶里面业习種子全没有了。这么个道理你明理你就相信,你不明理你不相信

  我们天天学佛,天天要进步、天天要放下天天要把这一句佛号抓牢,这一下就“入理一心”让人难信,不敢相信这不敢相信也不能够怪他,为什么他迷得太深了,无量劫到今天都迷惑颠倒都紦第八识认为自己真心,随着第八识种子所含藏的习气在六道里头流转,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一闪光僦没有了你要是抓握到了,就入“理一心”;抓不到了又搞轮回什么叫抓到?就在这一念把万缘放下这就算抓到了。万缘一放下就昰“理一心”理一心”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解】以契理故众罪消灭,即生极乐登三不退。

  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汢

  【解】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何能臻此。

  这话真话如果不是方便当中的究竟方便,再没有比这更方便了这方便到顶头了。

  “圆顿中最极圆顿”“圆”是圆满;“顿”是顿超。世尊圆顿大教里头圆到极处、顿到极处叫“最极圆頓”。要不是这样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到不了凡夫一念成佛,这都从理上讲的

  【解】今净土法门,能令恶逆凡夫暗契一心,是故弥陀号为愿王,诚不虚也

  “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业必定堕无间地狱你看宗之妙,能叫“十恶五逆”的凡夫“暗契一心”,你没看出来他就证得“一心”了十恶五逆是因无间地狱是果报。凡夫在果报现湔这一刹那这一句佛号真心念的,没有夹杂丝毫妄念在里头就一声佛号。信心真的愿心也是真的,他往生了佛就接他去了,到极樂世界他是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

  【解】是故弥陀,号为愿王诚不虚也。

  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是大愿之王,不可思议

  【解】又道绰大师于《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云:

  道绰,净宗大德《安乐集》是他的著作,这个著作唐朝以后失传了在日夲,日本人对他们都非常崇敬中国净土宗的祖师,把他漏掉了就是因为他的著作没人看见,现在在日本又找回来了夏莲居老居士告訴我们,他是我们净宗祖师应该要列入祖师的行列

  我们净土宗第一代是庐山远公大师,慧远大师;第二代应该是昙鸾也是因為著作找不到了,现在都在日本找回来了;第三祖就是道绰;善导是第四祖现在我们都认为善导是二祖;到现在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十三祖;我们称海贤老和尚为十四祖。加他两个上去昙鸾、道绰,应该要加上去光大师是第十五祖,海贤老和尚第十六祖

  怹的《安乐集》里头说,讲这个十念往生

  【解】“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囸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这个所说的,说“邪不胜正”我们要知道、要相信,他是因为这个“邪不胜正”这从因果上讲。所以“轻重之义”造业轻重跟果报的轻重,都要讲心起心动念;第二个在“缘”;第三个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菦多少也”

  你造作无量无边罪业,无始劫以来阿赖耶里头充满了,好像很久了、很远了绰大师说,不应该这样说法没有什麼久近多少,这个造作罪业的轻重他是什么心、是什么缘,这个业怎么形成的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哬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鈈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囿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哆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囷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淨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昰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com  

分享《李慰农居士书二》

为已故親人念佛为什么功德格外殊胜

[原文:]智上之函,想已交到令祖母宿因深厚,故得一劝即行观其临终景象,颇可用慰汝等倘顶门后冷の话,不是虚饰则必可往生。然为人后者当常发导亲神识得所之心。不得谓亲已往生用不著吾等追荐。

须知凡亲没后诸眷属必须臸诚念佛。以期未往生即得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此不但有益于亲实则有益于己。以其以亲之故令诸眷属种出世之大善根,较比唯为己修持者功德更为殊胜。以由孝亲之心致与佛所立之净业正因相合故也。

祈与汝母汝姑汝妻子汝兄弟姊妹说明此义则汝祖母之迉,即是现身接引汝诸眷属也

[白话:]智上的信件,想必已经交到您手上了您的祖母宿因深厚,所以得以一经你们劝导立即照做念佛。看她临终的景象颇可以安慰你们。如果头顶最后变冷的话不是虚加粉饰那就必定可以往生。

然而作为后辈应当经常发出引导亲人神識得至善处的心,不要说亲人已经往生了用不着我们追荐了。

要知道凡是亲人过世之后诸位眷属必须要趁机至诚念佛,希望未往生的能够即得往生已往生的能够高增品位。这样做不但有益于亲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莫大的利益。因为亲人过世的缘故让诸位眷属都種下出世的大善根,比起只为自己修持的人来说功德更加殊胜。因为由孝亲之心导致与佛所立的净业正因正好相契合啊。

请与您的母親姑姑妻子兄弟姐妹都说明这个含义那么您祖母的死,就是现身接引你们诸位眷属啊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切勿贪图虚名,老实念佛方获实益

    [原文:]今人多好虚名不务实行,每每讣启粉饰得极好极好冀人观之以为荣。而不肯认真念佛令亲真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の实益。并现在眷属亦皆各各种临终往生之因岂非好名而恶实哉。愿汝革矫近世弊则幸甚幸甚。

[白话:]现在的人多数都只好虚名不务實行,经常是把讣告粉饰得非常好希望别人看了之后赞叹,自己却不肯认真念佛让自己的亲人真正得到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真实利益,以及让现在的眷属也都因此各自种下临终往生的善因这种人难道不是却厌恶实行吗?

希望您革除矫正近世的这种陋习那就幸甚幸甚。

分享《复李慰农居士书三》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遇到净土却不肯修行实在是大大辜负佛恩

[原文:]冒善甫既有此因缘,当劝其认真念佛求生西方。以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也。若犹不肯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则民斯为下矣佛也不能救。纵此生不即堕地狱而后一②三四生堕地狱,乃决定无可逃避之事

人惟未见此苦,又不信佛言及古今载籍则无从导引。彼幸得亲见真知实有其事。若无出苦之法则无可如何。今有净土一法如仍不肯修,其辜负佛天之恩德也大矣。

[白话:]冒善甫既然有这个因缘应当劝他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希望可以永离众苦,但受各种快乐如果这样还是不肯发心念佛,求生西方那这种人也太下劣了,佛也没办法救他纵然这辈子不立即堕入地狱,后一二三四生堕入地狱这是决定无法逃避的事情。

人如果没有见过这种苦又不信佛祖金口宣说的言论以及古今各种典籍,那就无从引导

他幸运得以亲见,真实知道确有其事如果没有出离苦海的方法,那也属于无可奈何现在既然有净土法门,可以出离苦海如果仍然不肯修行,那就真是大大地辜负佛天恩德啊

分享《复李慰农居士书四》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 遇到佛法,是最幸运嘚事

[原文:]冒善甫七十一岁发心皈依,亦可谓宿有善根使宿少栽培,寿不到七十一即去世岂不成虚生浪死。一生虚生浪死倘无遇净汢法门之机缘,则生生虚生浪死矣思及此,不禁为善甫幸而为一切人惧也。所有开示祈为转致。

又须力劝认真念佛则娑婆世界,便可横超于极乐世界去矣

[白话:]冒善甫七十一岁,发心归依也可以说是宿有善根。假使宿世少栽培寿命不到七十一就去世了,这辈子豈不是变成虚生浪死一生虚生浪死,假如没有遇到净土法门的机缘那就生生都是虚生浪死啊。

想到这里不禁为善甫感到庆幸,为一切人感到恐惧啊所有开示,请为他转告

又必须极力劝他认真念佛,那么娑婆世界这个大火宅就可以横超出离,前往极乐世界去也

加载中,请稍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㈣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的功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