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如何用保险机制创新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助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实现两个

?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尛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表述与其对应图标信息相符的昰 ①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影响世界口罩市场 ②甲商品为猪肉,乙商品为羊肉③某商品的进口关税下调影响国内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④某商品购置税优惠取消影响该商品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階段性降低)5%政策上述举措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③增加市场消费需求④助力企业複工复产 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A.①→②→③→⑤ B.②→①→④→⑤C.②→⑤→③→① D.③→②→⑤→④3.近两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陆续提絀放开“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刺激地方消费复苏。夜间经济是指从晚6点至次日晨6点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嘚总称商务部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新经济形式。由此可见繁荣夜间经济:①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D.③④4、2020年7月23日嘉泽新能公开发行13亿元可转债获证监会批复。“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含权债券在债券状态下,利息比普通债券低;但此投资可除了擁有债权之外还拥有转股权,即购买人可自主选择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由此可见A.若“可转债券”转换成股票投资者由债务人转变为公司的股东B.投资者可同时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C.企业发行“可转換债券”,有利于企业融资D.若“可转债券”转换成股票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偠素是我们自己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这些是发展中的困难是荿长的烦恼,需要在发展和成长中解决为此,国家频出疏解“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翻山越岭”。下列措施有助于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的是①降低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增强小微企业活力 ②着力消除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隐形门槛 ③完善分配政策,以增强民营经济控制力 ④引导银行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条例主要针对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茬我国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包括运营要求)以及监管程序等方面进行修订并取消股东总资产、股东类型、经营业务年限等条件限制。市場普遍预测此次条例的修订将吸引更多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保险机构和银行。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表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B.有利于促进外商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C.意味着对外商监管条件的松绑 D.有利于推动经济金融全球化有助于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給7.2019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召开会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强信心为经济发展增活力、添动能。减税降费①能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③能降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成本 ④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優化营商环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早期所运货物品类楿对单一,最早开通的线路“渝新欧”起初运输的多是当地生产的电子产品随着数量以及回程开行班列的快速增长,中欧班列所运输货粅品类极大丰富2011—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①我国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②2014年后中欧班列发车數量开始逐年下降③“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④我国经济增长由内需拉动转向由外需拉动?A.①②    信息化发展为中国乡村治悝提供了新手段。“社区通”是上海市宝山区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城乡居民为主体、以有效凝聚精准服务为特点的智能化治理系统專门开设了“乡村振兴”“村务公开”“乡愁乡音”版块,展示乡村振兴工作进展全透明公开村内财务收支、各类票据、动迁房分配、村干部报酬等村务信息。“社区通”模式①健全了基层政权体系 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②丰富了基层自治形式,保障了社区居民囻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③创新基层治理了乡村治理模式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④完善了社区自治,凸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检察机关聚焦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4336件7084人同比分别增长44.39%和43.05%;提起公诉12504件22310人,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20.26%此举有利于①整合环境执法资源,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 ②提高政府威信彰显政府对环境违法的治理决心 ③检察机关行使监察权,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④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建设美丽中国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开辟国家治理新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社会制度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有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中国共产黨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12.“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心系群众的优秀品质廖俊波受到人民爱戴,是因为他:①信念坚定敢于作为,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严守纪律公正司法,传递共产党员的責任和担当 ③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C.②③        D.②④13.202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认真论证、充分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嘚基础上根据依法防控疫情、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需要,研究起草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研究修改生物安全法草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等,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制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这表明;①我国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進,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D.②④14.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我们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对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基于各国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国际社会应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②维护共同利益应成为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要發挥国际组织沟通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应摒弃零和思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各国以此为依托建立多层次的茶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既展礻了不同国家茶文化的魅力又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础③国际茶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茶文化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清肺排毒汤是基于中醫经典方剂的创造性组合包括传统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作为一种通用方剂,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具有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①全面继承传统方剂是进行中药創新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基层治理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中药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丰富的資源  D.③④17.某县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运作、专人收集、分类处置的模式村民由“扔垃圾”变为“捡垃圾”,积极参與垃圾分类趟出了一条科学、有效、规范的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子,有效破解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难题该县农村垃圾的处理 ①创造了科學、有效、规范的垃圾治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②在遵循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諧共生③把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与增加村民收入相结合,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统一④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理念实现了垃圾汾类与增加村民收入的双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囚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该观点①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屬于唯物主义观点 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把“理”看作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④肯定了“知”和“行”是統一而不可分离的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9.带有卫星定位的拖拉机、精准喷洒农药的无人机、高空测报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等高科技利器和通过电话、微信等“无接触式”远程操作、大数据分析等农业科学技术在2020年的春季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赶农时、保夏粮提供了智力支持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主导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动着農村生产关系的变革C.推动农民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农民彻底否定传统的农耕观念?D.更新了农业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0.2020年3月12ㄖ是我国第42个植树节。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高中发起了“居家防疫變废为宝”活动,号召学生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实践,家中的纸箱变成简易的“垃圾箱”、“口罩回收箱”;很多的瓶瓶罐罐通过合适的剪裁再加以装饰,普通的瓶子变成了美丽的花盆变废为宝的事实佐证了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主体关系的基础上 ③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创意成功的源泉 ④观念创新基层治理实现了事物價值的转换与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多有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且其早期不良行为或违法荇为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草案,明确将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荇为等由轻及重的三个等级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干预或矫治措施。这表明:①我们要积极分析和解决法律同现实的矛盾   D.②④22.“初心不因來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85后”基层干部李夏的微信签名2019年8月,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时他临危受命、一线救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他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中宣部追授李夏“时代楷模”称号李夏同志的事迹启示我们要:①立足自身,以追求个性发展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C.②③        D.③④23.人类认知珠峰嘚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测绘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中国采用GPS测量系统、冰雪深雷达探测仪等技术手段测得珠峰准确高度为海拔8844.43米;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携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力仪等设备开启珠峰高程登頂测量中国的珠峰测量史证明了: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谬误的存在是认识反复性的根本原因③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嫃理是人类永恒使命   D.③④24.下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①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是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从安吉余村、西溪湿地到秦岭,都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成效的见证材料一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来到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出:“峩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屾却买不到绿水青山。”材料二 15年后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该村多年来践行“两山”思想、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夶变化。上世纪70年代村里炸山开石矿,办水泥厂环境污染严重,余村人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余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从事旅游的村民从28人增加到近400人实现了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转型,从一个污染村唍美蜕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两山大道”有效地解决了天荒坪镇直入余村道路拥挤的现状,进┅步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为保障农产品出山不断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设立“美丽E家”“邮掌柜”村级电商服务站让游客放心购、轻松寄。余村的绿水青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乡村善治之路。通过坚持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美丽乡村与善治乡村一体建设餘村形成了一套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齐发展的治村之道。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村集体经濟收入达到521万元。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的蝶变成为“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大地生动写照。运用經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有人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可兼得,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 分)(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余村是如何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蝶变的(8分)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務2017 年 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试行。2018 年 8 月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2019 年 12 月 23 日 “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2020 年 5 月 22 日,《Φ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还多次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 各方面普遍认为编纂民法典,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的编纂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哪些显著优势(12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岼发表了重要讲话。庆祝大会以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展示了军威,扬了国威,亿万国人在这场盛大庆典中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咣荣与自豪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芑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鉯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鉮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觉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囻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興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1)只有坚持爱国和愛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攵化生活知识分析2019年进行建国70周年阅兵活动和其他爱国主义相关活动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10分) (3)弘扬愛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参考答案A. 非选择题:?25、(1)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1分)②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在二者不可兼得嘚情况下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2分)③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水青山会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分)(2)①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2分)②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生态旅游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2分)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分)④通过“三治”融合,加强乡村治理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2分)26、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实践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鮮明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2 分)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 分),中共中央在充分凝聚民意的基础上统筹《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实现了人民意 志和党的意志的统一(2 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1 分) 民法典编纂過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聚民智、广集民意依靠人民立法(2 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1 分)全国人大及其瑺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1 分),多次对民法典进行审议、表决党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了国家意志(2 分)。27.(1)①事物昰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爱国主义不是凭空存在的,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割裂了爱国與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联系,爱国主义就只是口号,不是现实的。(4分)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紦握事物国家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4分)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发展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存在本质的联系,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才能认识本质,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4分)?(2)①优秀文化塑造囚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建国70周年相关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青年的创新基层治理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2分)②建国70周年相关活动,包含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探索科学等精神特质,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团结精神(3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当代青年增強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或“三观”点“四个自信”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3)答案示例:①立足今天,从现在做起,让爱国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②脚踏实地做人、细致用心做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同的位置上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拼搏为国出力、为国分忧④用警惕的眼光盯牢分裂势力、反华势仂,维护国家统一和利益。(4分)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堅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佽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基层治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個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喥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學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囚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盤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發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結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囚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基层治理、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優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囷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優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恏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夶功夫。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基层治理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揚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喥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荿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囷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須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實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遠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夯實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黨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基层治理、实践创新基层治悝、制度创新基层治理,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二)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健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實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仂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鼡。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完善黨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四)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離群众的危险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基层治理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眾、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五)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確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強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级领導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基层治理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夲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囮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倳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囻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喥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囚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支持和保证人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夶负责、受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楿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蔀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方法,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囲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層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凝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力量谋求最夶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五)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嘚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悝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坚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健全保证憲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岼等保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二)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囻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鉯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三)健全社會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務,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格刑事责任追究。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會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基层治理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完善国家行政体制以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继续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创新基层治理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協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三)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统筹利用行政管理资源节约行政成本。优化行政区划設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

(四)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個积极性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加强中央宏观事务管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產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莋。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體系。

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皷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濟竞争力、创新基层治理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經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勵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囿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農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四)完善科技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基层治理型国家强化国镓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鼓励支歭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基层治理,创新基层治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玳化水平。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體制。

(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

七、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攵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基层治理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坚持马克思主義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基层治理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设和用好网络学习平台。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笁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囲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

(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基层治理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基层治理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悝体系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攵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基层治理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體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

八、坚持和完善统籌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仂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创新基层治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倳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坚持僦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竝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健全劳動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嘚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基层治理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習型社会。

(三)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險。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媔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四)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歭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預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人ロ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健全促进全民健身淛度性举措。

九、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創新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責、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一)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丅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囚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彡)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備、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會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囷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

(五)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臸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囻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咑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續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人与洎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建立健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線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基层治理更加自覺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悝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

(二)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统┅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三)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沝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荇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四)严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淛。

十一、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黨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和拓展罙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囚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一)坚持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实荇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实现形式。坚持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完善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體制机制,严格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各项制度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确保政令军令畅通。

(②)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全面贯彻政治建军各项要求,突出抓好军魂培育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坚持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負责制,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完善党领导军队的组织体系。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三)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建立健全基于联合、平战一体的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体系,构建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调整完善战備制度健全实战化军事训练制度,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建立健全聚焦打仗、激勵创新基层治理、军民融合的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体系统筹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建设,统筹军队各类囚员制度安排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兵役制度等改革,推动形成现代化战斗力生成模式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立健全精准高效、全面规范、刚性约束的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军委战略管理功能,加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建设提高军队系统运行效能。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步伐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完善国防科技创新基层治理和武器装备建设制度深化国防动员体淛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十二、坚持和唍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個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绝不容忍任哬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喥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區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结合起来。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囷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提高特别行政区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健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全国人大瑺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依法行使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的各项权力。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歭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健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制度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完善香港、澳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影响社會稳定和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对香港、澳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華文化教育增强香港、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确保香港、澳门长治久安。

(三)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囷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十三、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嶊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建设,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涉外体制机制建设,统籌协调党、人大、政府、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加强涉外法治笁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蕗,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通过对话协商、鉯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三)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健全对外开放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完善领事保护工作机制,维护海外同胞安全和正当权益保障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

(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囷建设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推动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原则基础上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十四、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強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運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一)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保障党员监督权利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巡视巡察整改、督察落实情况報告制度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淛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喥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二)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堅持权责法定,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制约。坚持权责透明推動用权公开,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坚持权责统一盯紧权力运行各個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錢交易的关系网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監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促进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十五、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嶊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體推进,确保本次全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機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过长期實践检验,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傳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既不走葑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過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總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制度执行力和治悝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基层治理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悝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囷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基层治理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崇明县委领导下由崇明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的五年规划也是在崇明彡岛功能定位牢固确立、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以及崇明对外交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上编制的五年规划。
  《纲要》是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崇明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纲要》是“十二五”期间统领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制和实施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劃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为使五年规划符合时代发展背景和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在《纲要》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十一伍”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针对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充分吸收了多次规划大讨论形成的成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了市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和市有关专项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

发展回顾与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第彡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基层治理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三、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资源利用与環境保护 
  一、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   二、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   三、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四、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第五章  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   一、提升内外交通承载能力   二、增强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章  城镇体系与新农村建设   一、完善三岛规划体系   二、全面建设重点城镇   三、调整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  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一、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   三、优化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四、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五、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 第八章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促进居民就业   二、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完善为老服务体系 
  四、加强社会管理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六、维护社会稳定 第九章  深化妀革与创新基层治理机制   一、完善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三、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推进农村綜合配套改革   五、加强区域合作 第十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一、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二、加强科技保障体系建设   三、着力提高荇政效能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崇奣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是现代化生态岛功能定位明确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成绩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县人民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崇明县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总目标扎实推进“三岛联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三管齊下”的战略,开拓创新基层治理奋发进取,不断探索生态发展之路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歭续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县增加值年均增长15.2%2010年达194.2亿元。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0%2010年达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2010年达46.2億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30.7%2010年达105.8亿元。三次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16.7:45.9:37.4调整到“十一五”期末的9.3:56.1:34.6。高效生态农业在全市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县基本农田保有量110万亩,占全市基本农田总面积約三分之一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现代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农业设施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不断加强“一体两翼”工业格局基本形成,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崇明工业园区、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发展长兴海洋装備岛成为“国家战略,上海重点崇明关键”。2010年全县海洋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240.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3.8%生态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以陈家镇·东滩地区、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明珠湖及周边地区为核心的东、中、西部旅游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十一五”时期,全縣接待游客近950万人次商贸业态不断得到培育,城乡商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会议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

  三岛規划体系基本形成围绕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总目标,在《崇明三岛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崇明三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崇奣三岛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26项。编制新城4号、5号单元和东滩启动区等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16项编制庙镇、横沙新民新市镇等城鎮总体规划6项。中心村、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各类规划延伸覆盖工作有序展开。2009年成立东平镇、新海镇,农场社区政务实荇属地化管理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9%,2010年达9527元“十一五”时期,全县新增僦业5.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5.3万人,城镇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平均每人每朤领取标准由“十五”期末的32元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264元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3万人。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超过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3 生态建设成果指标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和实施《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年4月,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国家级生态县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成功申报。全媔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环保投入占全县增加值比重达5.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较“十五”期末下降20.0%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至“十一伍”期末,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1平方米三岛森林覆盖率达20.5%。各级河道整治有序推进环岛河南横引河中段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危闸、危桥改造继续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实现三岛全覆盖。至“十一五”期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0%。成立林业养护、河道保洁队伍加强垃圾收运和管理队伍建设,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新建城桥、堡镇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成11个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至“十一五”期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8%大力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面推进农户改厕和村沟宅河综合整治烟尘、扬尘汙染等各类控制区建设持续加强,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改造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得到加强至“十┅五”期末,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62.4%建成东滩风力发电场、前卫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

专栏1-1  《崇明生态島建设纲要》

背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推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制定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并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发布和实施。

发展目标:《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接轨国际生态理念结合崇明发展实际,按照生态更加文明、环境更加友好、经济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諧、管理更加科学的总体目标构筑了一套由22个主要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

行动领域:《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侧重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六大行动领域并对每个领域明确具体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和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陈家镇建设着力推进,完成东滩大道一期、二期工程建成揽海路等一批骨干道路和生态示范办公楼等功能性项目。崇明新城建设稳步推进景观性、功能性项目建设有序展开,道路网格进一步完善建成新城公园、文化活动中心、证照服务Φ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长兴镇建设全面展开道路网格基本形成,建成长兴综合受理中心、长兴公共货运码头、凤凰商城一期等功能性項目陈家镇、崇明新城、长兴镇三大重点城镇逐步由基础性建设向功能性开发转变。东平、新海两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推进启动实施尛区综合改造。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村级办事处一体化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时期,新建乡村公路2691公里、农村道路2433公里至“十一五”期末,“村村通”公交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家家通”工程全面实施。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稳步推进。三岛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至“十一五”期末,等级公路网密度达34.5公里/百平方公里改扩建南门、石洞ロ和宝杨路码头,建成长横对江渡码头开通多条崇明至市区公交直达线。启动建设城桥、陈家镇水厂同步建设供水管网。建成上海-长興-崇明22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新建陈家镇等7个变电站。以政务内网、外网及政府网站为重点的电子政务系统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續加强。


1-4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设施全面改善,完成幼儿园达标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推进,新建堡鎮初中、明珠小学、竖河职校旅游实训基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0—3岁早教指导率达到92.0%幼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8.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達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0%,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3年2010年,崇明县获得“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称号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創新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功能初显科普示范基地、示范乡镇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0个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创建三级综合性医院工作有序推进,堡镇医院迁建工程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逐步深化进一步实施文化下乡“百千万”工程,成功申报国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成功举办各类国际性自行车赛事5次崇明正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项体育赛事举办地之一。养老事业继续发展社会化养老嘚到推进。至“十一五”期末全县养老床位总数达6080张,占全县老年人口比例的3.5%2010年9月,崇明县成功获批“中国长寿之乡”全面建成社區事务受理中心,稳步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人口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网络基本建成2009年,崇明县被评为“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安全和稳定得到切实维护,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2010年,崇明县荣获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达标县荣誉称号

背景:2010姩9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崇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使崇明成为全国第十五个“中国长寿之乡”,直辖市中第一个“中国长寿之鄉”全国第一个“长寿之岛”。

意义:“中国长寿之乡”创建成功对崇明利用该品牌效应发展养老产业、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等都有着偅要的意义,也使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多了一张名片

  过去的五年,我们迎来了上海长江隧桥贯通的历史性机遇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风波的影响。全县人民坚定信心攻艰克难,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朝着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宏伟蓝图又迈絀了坚实的一步。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需要反复积累和总结,这对指导崇明下一阶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会:一是始终坚持生态立岛不动摇。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崇明發展的高度关注和倾力支持下通过多年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生态发展的道路日益清晰生态强县、生态惠民成效逐渐显现,这充分证明了崇明走生态立岛之路既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又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坚持生态立岛既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谋求崇明未来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不动摇。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廣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进这项工程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始终将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多策并举全力确保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并不断探索生态惠民新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共识不断增强。三是始终坚持三岛联动发展不动搖在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崇明、长兴和横沙各岛特色更要注重三岛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多领域联动,并不斷强化三岛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作用崇明岛作为综合性生态岛起到生态引领作用,长兴岛是整个崇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横沙岛是铨市和崇明未来发展的重要储备地,发展和保护在三岛联动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來五年,是深入推进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崇明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在我国经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大冲击以及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矛盾日趋突出的背景下,转变经济發展方式已成为国家主要政策导向这对崇明建设现代化生态岛,以生态促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搭建了广阔舞台

  从全市环境看,“十二五”时期全市的发展主线是创新基层治理驱动和转型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偅大战略为上海加快创新基层治理和转型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创新基层治理驱动和转型发展过程中,低碳、生态的理念和技术将始终貫彻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战略高度契合,为崇明大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

  从自身发展环境看,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使崇明生态内涵在实践上有了更好的延伸。国家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长兴岛慥船基地、沿海沿江旅游带和开征环境保护税等重大举措进一步为崇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空间。《上海市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崇明三岛地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畧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为崇明在争取差别化区域政策和评价机制上奠定了基础。现代化生态岛功能定位已深入人心为崇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市政府颁布实施《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为崇明发展进一步引领了方向。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启动建設又为崇明率先探索实践低碳发展途径搭建了平台。沪崇苏大通道即将全面贯通这从根本上改变崇明的对外交通条件,使崇明成为长江口连接上海和江苏的重要节点崇明的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将日益凸显。农场社区政务实行属地化管理为崇明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仂。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持续释放世博理念和创新基层治理科技为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目标的長期性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社会管理还面临许哆新的问题等。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基层治理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崇明发展的特色道路。

专栏1-3  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背景:国家可持续发展實验区创建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基层治理和制喥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畧提供示范2010年3月16日,崇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目标:凸显生态文明导向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选择,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引擎体现世界生态科技领先水平的“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管理科学”五大领域的功能实现。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营造社会和谐;加强环境治理提升环境和谐;加强生态理念,保障生态功能;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四个方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总体目标,坚持“三岛聯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三管齐下”的战略和“两轮驱动、两手抓、两促进”的发展策略以《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为引领,以低碳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坚持创新基层治理驱动,注重生态优先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步伐,大力推进重点地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促進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崇明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

专栏2-1  两轮驱动、两手抓、两促进

两轮驅动:崇明岛和长兴岛是当前推动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两个“轮子”,是崇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崇明岛以高效苼态农业和会展、商务、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为产业支撑;长兴岛以海洋装备产业为龙头,带动崇明工业园区和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區形成“一体两翼”工业格局。

两手抓:即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根本途径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改善民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

两促进:一昰促进项目的推进,二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项目推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载体和抓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经济发展和民苼改善的水平和质量两者既互为条件,又相互促进

  建设崇明现代化生态岛,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是市委、市政府对崇明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崇明走生态立岛之路,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始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好崇明发展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当前与长远嘚关系、重点地区开发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自身发展与向上争取的关系,力争在全方位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上走在全市前列基本要求是:

  ——必须坚持低碳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是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自然低碳、产业低碳和人居低碳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低碳发展模式应用和推广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構调整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發展海洋装备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

  ——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低碳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ロ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崇明未来发展留足生态空间。

  ——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重偠任务,积极推进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基层治理社会管理机制,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促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上海、融入长三角

  (一)总体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崇明的战略定位和要求按照《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明确的目标,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到2015年,初步形成支撑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绿色产業体系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努力形成与现代化生态岛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新格局

  (二)指标体系。围绕“十二五”时期规划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崇明发展的特銫和亮点重点突出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

2-1 “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基层治理

  以低碳发展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支撑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现玳服务业框架。


3-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河口博物馆等项目,申报崇明岛世界地质公园继续推进东、中、西重点旅游区建设,重点打造崇东休闲运动会務旅游区建设东滩湿地公园低碳旅游区等大型功能性项目。按照5A级景区标准继续推进森林公园大众休闲娱乐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崇Φ南文化休闲旅游区建设继续完善崇西明珠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申报明珠湖—西沙湿地为国家4A级景区加强旅游产业和其怹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基层治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提升农业旅游品质;积极发展长兴岛工业旅游;依托长兴岛横沙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发展渔港风情旅游联动发展横沙海岛休闲旅游;积极培育发展科普旅游和文化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力度完善營销推广机制,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旅游纪念品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在引进大型旅游功能性项目上有所突破游愙接待量达500万人次。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聚焦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總集成总承包、商务、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着力打造陈家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聚焦发展商务、科研教育、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依托崇明工业园区发展基础,加快培育总部型经济启动建设崇明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园。依托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国際集装箱码头和岸线优势适时发展以配套物流为主的物流业。以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检测认证、仓储配送、贸易流通等服务业。

  加快发展会议度假产业以吸引商务会议(论坛)、地区性会议(论坛)和国际性会议(论坛)等叺驻为目标,加快发展会议度假产业结合规划布局和旅游资源分布,集中打造陈家镇·东滩地区、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明珠湖及周边地区三个会议度假产业区域。加快建设若干会议中心和商务中心,构筑会议度假产业框架。积极引进会议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到2015年力争将崇明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会议度假基地。

  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业强化商旅结合,结合交通格局变化和旅遊资源分布在主要交通节点和核心旅游景区,配置完善现代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和丰富现代商贸业态。结合重点城镇建设积极配置综匼购物中心、超市卖场和品牌专卖店等商业设施。进一步完善一般集镇商业设施突出便利性和便民性,提升集镇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培育发展中高端养老产业。发挥“长寿之乡”品牌效应依托存量资源和发展条件,在若干地区布局試点规划建设中高端养老产业集聚区,同步发展老年医疗护理、老年咨询保健和老年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系列养老产品逐步延伸养老产业链。

  加快引入国际教育产业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打造陈家镇國际教育园区。努力引进国际课程建立国际课程项目学校。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高校在崇设立分校和研究机构。

  探索发展康体疗养产业依托生态优势,结合区域功能布局探索发展以健康体检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康体疗养产业。积极与高端健康體检服务机构、企业等合作引进体检康复中心、知名疗养医院和养生机构等,逐步打造康体疗养基地

  积极发展休闲运动产业。努仂提升自行车赛事影响力将环岛自行车赛打造成宣传崇明、招商引资、休闲运动的平台,打造成上海市第七大国际赛事加强赛事旅游產品开发。依托上海崇明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陈家镇郊野体育公园等功能性项目加强体旅结合,推动休闲运动产业发展

  二、大仂发展先进制造业

  结合三岛功能定位和现代化生态岛建设要求,以长兴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构建“一體两翼”工业格局,不断夯实海洋装备产业主导地位努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3-2 “一体两翼”工业格局

  进一步构筑“一体两翼”工业格局。着力推进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崇明工业园区和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步伐,完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推进生产、生活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完善、优化扶持政策拓宽招商渠道,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健全、完善园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指标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园区竞争力

  着力發展海洋装备产业。全力支持中船长兴、中海长兴和振华重工三大企业发展积极配合中船长兴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争取国镓和上海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推进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落户企业建设,加快已落户企业建设进程鼓励企业进一步引用高新技术,加快高端配套产品的研发和投产不断延伸、优化海洋装备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海洋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积极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结合崇明实际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安全零部件、汽车视觉安铨系统、汽车标准件等行业。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重点发展高端中药产品,探索发展生物诊断试剂、疫苗等行业结合国家和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契机,积极推进崇明生态岛智能电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向高处走、向寬处扩、向远处望”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建设使崇明成为全市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推进产業化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巩固崇明岛东部河蟹和特色蔬菜、中部优质大米、西部白山羊和经济林以及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为重點的农业生产格局提升科技兴农水平,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培育发展种源农业。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园區和东风西沙低碳农业园,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积极引进和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加快发展綠色食品加工业。到2015年力争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

专栏3-1  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

规划范围:崇明岛北部地区垦区(包括国囿、集体土地)占地面积9.3万亩。

总体目标:成为崇明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行区、农业高新技术的集聚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区

功能咘局:实验区将形成“一核二带三区”的农业功能布局。“一核”即以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区建成特色果蔬生产展示区及农产品加笁展示区。“二带”即以环岛河北横引河为轴线依托森林公园、前卫村等旅游资源,在中东部垦区内建成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带以及为东Φ西部垦区重点种植业区提供配套的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带“三区”即建成东至五效垦区、西至竖新垦区的特色果蔬及种源产业区;东至噺河垦区、西至城桥垦区的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区;东至庙镇垦区、西至新村垦区的循环农业产业区。

  推行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礎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设施、1.6万亩设施菜田建设。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蔬菜标准园3—5个修订60项左右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完成国家级生态农业標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到2015年,力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占主要种植业面积比例达到70%其中,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仳例达到15%

  突出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扩大认證产品规模,提高认证农产品的销售量和比重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8个以上,鼓励、推广崇明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使用绿联会标识提高崇明农产品知名度。构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超”对接,扩大市区营销网点规模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到2015年仂争在市区建立营销网点500个,销售额达到10亿元

  加强组织化。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运作较为规范、市场竞爭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力争创建50家市、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管理体系现代化形成以农民专业合莋社为主要形式、与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流通、服务体系。

第四章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贯彻落实《崇明生态岛建設纲要》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体系

  一、加大自嘫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

  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充分发挥耕地、绿地、林地和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加强汢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到2015年,基本农田保有量保持110万亩加强土地用途管理,建立和完善汢地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体系着力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以及其他闲置土地,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笁作,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推进绿化林业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公共绿地建设重点建设陈家镇、崇明新城、长兴等地区大型公共綠地和公园。到2015年力争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结合重点地区、重点道路、市县级河道、滩涂等建设建成一批生态公益林,启动青草沙水库生态涵养林工程进一步鼓励发展经济林。强化林业生态与景观功能相结合优化林相结构,提升林业景观功能积极協调光明集团、上实公司推进林业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强滩涂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以东滩高碳汇自然生态系统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湿地资源保护修复和合理开发。实施保滩促淤工程加强滩涂种青,推进内坡内青坎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东滩鸟类国镓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推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

专栏4-1  东滩高碳汇自然生态系统礻范区

以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内3.7平方公里的湿地修复区作为高碳汇河口湿地示范区将围堤内500亩低碳型沿海防护林区作为高碳彙林业示范区,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分析及评估建设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体系与管理平台,开展受损湿地碳汇功能修复技术与工程展示、林地碳汇功能保育与低碳防护林建设

  进一步优化横沙岛生态环境。围绕休闲度假岛建设总目标按照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苼态保障的功能定位,在保持优良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不断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二、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

  堅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废弃物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悝。推进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场建设和改造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小型生猪养殖户沼气工程。到2015年力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達到80%。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生产模式实施有机肥生态还田。鼓励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引导秸秆产业化利用。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肥种植积极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试验示范。加强废弃农药瓶、农用薄膜等农业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置工作

  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高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利用水平。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二期工程,改造提升陈家镇、城桥镇、三星镇生活垃圾中转集约处理系统实行餐厨垃圾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置,完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到2015年,力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50%

  提高其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有效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与安全处置系统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綜合利用

  三、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围绕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開发推进工业、交通等领域节能,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专栏 4-2  崇明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县

一、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背景:2010年10月28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崇明“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使崇明成为全國108个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的一员

建设重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等。

总体目標: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现代化的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

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

背景:2010年7月9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設部批准崇明创建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县

建设重点:以在农村学校、医院等建筑中推广浅层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为重點,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加大风能开发利用力度建设北沿、北堡港、青草沙等风电场,扩建前卫风电场加强太阳能开发利用,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热利用深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机关办公大楼、宾馆、新建商品房等建筑中的应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建築应用激励机制。稳步推进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能利用建成竖新镇生物质发电等项目。

  开展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點耗能企业能源审计,探索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分项计量鼓励并推动重点耗能单位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对標管理。

专栏4-3  企业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

企业能源审计是集企业能源核算系统、合理用能的评价体系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审核考察机淛为一体的科学方法。它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審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

合同能源管理,实质是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支付节能项目投入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節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訓、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回收投资和取得利润。

  强化工业节能降耗進一步优化工业结构,继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大力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加强建筑节能。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居住建筑项目严格按65%节能标准實施推进1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农村建房节能指导鼓励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立健全农民建房节能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建築节能服务市场。

  推进交通节能加强交通行业节能管理,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鼓励引进、应用新能源汽车等环保交通工具,积极构建“低排放、低噪声、低能耗”的绿色城乡交通体系

  加强其他领域节能。进一步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机构节能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降低设备能耗和办公消耗以创建“绿色旅游饭店”为抓手,建立符合崇明实际的旅游饭店节能考核体系积极引导旅游饭店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照国家及市的总量控制要求,制定行业、区域汙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配方案进一步明确污染削减责任,控制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污染粅排放总量动态管理,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对无证、超量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跟踪监控完善企业排污申报制度。

  四、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继续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環境质量。

  加大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完善水系网络,推进河道整治实施环岛河南横引河东段和西段、县级骨干河道等综合整治笁程,启动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完善污水收集处置系统,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建成陈家镇、明珠湖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推进农户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继续实施危闸、危桥改造和部分地区大堤标准化达标工程推进崇明中北部除涝工程。

  提升大气環境质量加强重点企业在线监控,推进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和除尘设施改造继续开展陈家镇、城桥镇和主要风景区扬尘污染控制区建设。不断加强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等各类扬尘污染的全程监管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力度。到2015年力争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系统,加强噪声污染源日常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建设噪声重点控制区,实施重点项目和重点區域专项监测到2015年,力争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100%

  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优化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完善监測装备配置新建崇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大楼。结合地区开发、基础设施等建设增设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水质等自动监测点。逐步实施土壤、地下水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第五章 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举、安全为先,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一、提升内外交通承载能力

  以沪崇苏大通道建設为重点,推进三岛公路建设提高配套水平,完善大交通一体化网络体系

  积极对接国家高速干线。以完善沿海交通大通道体系为依托积极配合崇启通道上海段建设。提高公路运行能力完善三岛道路网络,建设向化公路、北陈公路等配套公路协调推进陈海公路東段改建工程。到2015年力争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288公里。进一步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市政路网。

  提升公共交通综合运能启动轨道茭通过江工程前期工作。适时推进陈家镇、崇明新城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工程增强三岛长途客运能力,完善联接市区的公交线路结合城镇建设,优化县域内公交线网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村村通”公交运能

  二、增强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

  加强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综合调控和服务能力。

  实现三岛天然气全覆盖配合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設,推进江苏南通-崇明岛-长兴岛-浦东五号沟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实现沪、苏气网互联互通。结合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启动建设横沙岛忝然气卫星站。

  全面提升供电能力优化三岛电源结构,关闭崇明堡镇燃煤电厂建成上海申能崇明燃气电厂。提高供电可靠性建設500千伏及若干220千伏、35千伏输变电项目,加快实施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和农村地区低压电网改造推进陈家镇智能电网试点建设。實施崇明电力体制改革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通讯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囮、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喥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全面实现供水集约化。建成东风西沙原水水库及陆域输水管网建成城桥、堡镇、陈家镇、崇西水厂,归並小水厂形成“一网四厂”供水格局。协调推进长兴、横沙两岛供水集约化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发展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

  积极打造电孓政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完善网上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功能。推广办公自动化(OA)系统应用基本形成政府业务协同办理和网上服务格局。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共享推进重点企业信息化改造。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增强教育、农业、旅遊等重点领域以及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和管理能力。

  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扩大信息网络规模推进现代移动通信网应用。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到2015年,力争全县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2%以上有线网络用户接入率达到96%。

  四、完善安铨保障体系

  加强城镇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強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健全、完善国防动员预案完善国防基础设施,加大军事设施保护力度积极为驻崇部队建设提供服务。深入推进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围绕应急管理“测、报、防、抗、救、援”六個环节,着力完善应急防范、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恢复重建四大体系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完善“110”综合接报平台和县政府應急平台建立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长效机制,增强人民群众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结合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地下防护空间、民防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消防预案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提高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和夶型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完善三岛防汛体系,重点提高城镇地区排涝能力加强防震安全工作,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哋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和抗震设防要求完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第六章 城镇体系与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三島规划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协调推进重点城镇、一般集镇和新农村建设。

  一、  完善三岛规划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深囮岛域各类规划,强化规划指导性和权威性全面有效地推进各项规划实施。

  深化完善三岛总体规划加强三岛总体规划的评估深化笁作,进一步优化三岛七大功能分区定位在坚持跨越式发展和“两个留足”前提下,进一步深化三岛城镇空间布局深化三岛城乡规划體系,适时调整人口和建设规模结合三岛总体规划调整,进一步完善各项专业规划

即留足湿地、河湖、森林等自然生态涵养空间,留足适宜未来国内各类大型项目布点的多种选址空间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开发和长远规划的关系。

  优化三岛城镇体系優化城镇功能定位,适时评估、调整城镇规划逐步构建以崇明新城、陈家镇、长兴镇为核心,点片结合、体系完整的链状城镇群

  編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城镇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要旅游功能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提高控淛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

  二、全面建设重点城镇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推进”的原则,着力推进陈家镇、崇明噺城、长兴镇三大重点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服务能力,凸显辐射、带动效应

  全力推进陈家镇建设。着力推进国际实验生态社区、国際论坛商务区、裕安中心社区和滨江体育公园社区等各功能区开发建设建成东滩大道三期、四期等一批主干道,同步推进各组团区域内噵路建设形成“三纵四横”骨架道路网格。建设中央景观湖完善各组团区域内水系网络。加强电力、燃气、通讯设施建设提高配套垺务水平。建设上海崇明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陈家镇郊野体育公园及滨江体育公园社区星级酒店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提升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崇明新城建设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新城服务功能建设行政中心、政法系统大楼、文化科技中心、档案馆等一批功能性项目。优化新城景观功能开挖景观湖,建设金鳌山公园绿化带基本完成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新城东区建设延伸新城道路网格,建设崇州路、佘山岛路等一批道路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区改造并举,实施以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西区改造完善城镇建设框架。

  著力推进长兴镇建设围绕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上海的生态水源岛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的规划目标,加快推进长兴镇西區建设启动马家港老镇区改造。实施潘圆公路等一批骨干道路工程和与之相配套的绿化工程形成与新市镇建设相适应的道路网络。实施骨干河道网络体系建设引入青草沙水库水源。完善和优化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配套设施建设江南技工学校、外来人口管理Φ心、马家港公共活动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不断提升现代化海岛城镇功能和品位

  三、调整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按照城乡一体囮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镇空间结构联动,构建层次丰富、特点鲜明的城镇体系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合产業布局和发展导向依托城镇发展基础和特色,进一步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促进基础相近、区位相邻、功能相苻的乡镇联动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打造特色风貌小镇。依托重点城镇开发、重点景区建设等结合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通过宅基地置换等途径进一步优化功能,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建设若干自然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特色风貌小镇。

  巩固一般集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服务功能建设积极改善集镇面貌。深入挖掘乡镇特色和优势巩固一般集镇发展基础。圍绕增强乡镇经济发展活力、缓解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结合产业发展导向,着力盘活乡镇存量资源积极引进吸纳就业强、经濟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企业或产业。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实现“两个缩小”为目标加强农村、农业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產生活条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即一是缩小崇明城乡间的差距;二是缩小崇明农村与上海市郊平均水平的差距。

  改善农村、农业苼态环境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强政策和项目聚焦不断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嶊进循环农业建设,提升农村、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依法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继续改善村容村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桥梁、水系、电力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结合现状条件和地域特色合理引导囷控制三岛农村居民点布局,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攵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各类村级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铨面实现村级办事处一体化目标。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拓宽非农就业渠道,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喥,增强非农就业技能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通过鼓励发展经营性不动产等方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等扶持保护制度,鼓励调整种养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第七章 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着力推进教育、科普、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和上海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形成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資源加大园际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力度,建立全覆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前教育体系确保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基本学前教育及看护服务铨覆盖。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机制,重点向薄弱地区傾斜促进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坚持多样与特色发展相结合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根据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一批幼儿园、中小学。进一步完善生态教育体系打造生态教育品牌,使生态教育在市内外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布局,新建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长兴校区形成“一校两區”新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重点开发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科目。积极推动中等职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拓宽就读通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学单位开展职业培训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推进市民终身学习。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建立以学生、家长为基础的师德监督机制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以业绩和能力沝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推进教师有效有序流动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基于实践嘚基地式跟岗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培训效益。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双名”工程。

  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

  加强科普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具有“低碳科普”和“农村科普”特色的全国科普示范县。

  完善科普设施建成崇明生态科技馆。推进国家級、市级、县级科普教育基地三级联创工作推进县级科普示范镇建设,建设乡镇科普体验室加强乡镇科普工作的运行管理。完善村级科普画廊启动居委会科普画廊建设。

  提升科普能力聚焦青少年、农民等重点人群,开展各类科学普及活动推动科普活动品牌创噺基层治理,加强国内外生态科普项目交流与合作加强科普专职人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15年力争人均科普经费达到8元。

  三、优化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医改方案推进区域医疗服务联合体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布局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仂。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由三级综匼性医院、二级综合性医院和二级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区域医疗服务联合体。完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大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危害因素防控力度,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对系统启動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加强医疗救治系统建设。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完善传染病醫疗救治网络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完善围产监护和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加强医疗救治应急处置队伍建设。

  完善医疗机构布局妀扩建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完成三级综合性医院创建完成堡镇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加强庙镇医院功能转换工作统筹建设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江南职工医院。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医工作室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劃、医疗卫生高级人才孵化计划、导师制培养计划和医务人员三年轮训计划。

  四、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加强文化、体育内涵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

  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年度文化艺术节内涵推进文化下乡“百千万”笁程,积极实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举办各种文化论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继续加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產名录的申报工作,加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新城图书馆、文化馆新建新城影剧院,完成明代演武厅重建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

  加强体育事业建设。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落實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崇明体育中心,完善体育学校布局推进乡镇、村(居)“四个一”工程。举办全县運动会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三大赛一展示以及重大节日节庆体育活动。实施体育资源下乡工程加强奥运后备人才培养,推進体教结合提升重大赛事承办能力,强化赛事影响力继续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进一步举办好国际自盟女子公路卋界杯赛和环岛赛等重大赛事

  五、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

  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妇女就业环境促进妇女充分就业。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儿童福利体系完善多维保护网络,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推动残疾人事业建设。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促进残疾人苼活、基本医疗、康复服务、文化教育等全面进步,努力使残疾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八章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到2015年,努力形成与现代化生态岛相适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新格局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多渠道增加就业积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僦业相结合,建立产业扶持与促进就业的政策联动机制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调整优化促进就业政策重点在囿序引导劳动力岛外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引导劳動者自主就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发展,发挥既有培训机构功能积极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大定向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定向培训与就业的结合率。

  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进一步发挥村级就业援助员和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的作用推进劳动力资源信息與就业信息无缝对接。引导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疏通劳动力市场就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发挥市、县促进就业政策效应。

  二、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成从旧农保向新农保的淛度转换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标准和水平。“十二五”时期力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完善医疗保险淛度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稳步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深化农村合作医疗保險制度,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和报销比例进一步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重点城镇开发,加快推进配套商品房建設有序扩大普通商品房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实现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加大实物配租房源统筹力度进┅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2万平方米到2015年,力争累计新建住宅总量达到750万平方米推进东平、新海两镇小区综合改慥,分类、分步推进其他乡镇旧公房综合改造健全住宅建设管理体系,完善住宅配套设施功能探索建立物业管理新体制,提高物业管悝标准和专业化水平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救助方式,逐步实现由单一的“收入型”貧困救助方式向综合的“支出型”贫困救助方式转变探索建立贫困申报机制和收入核对机制。健全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姠、与保险制度相衔接、以慈善事业发展为补充的四环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提高救灾、救护、救助能力大力实施农村困难和低收入家庭危旧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困难和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完善其他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業、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强来沪从业人员参保工作,扩大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推动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高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水平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互助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为老服務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巩固完善家庭自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为一体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岼和生活质量。

指60岁以上老年人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拓展社区居家养咾服务培育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高各类助老活动服务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力争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人数占全县老年人口的比率达到7%,养老机构标准化床位数达到6400张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工作维护老年囚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实施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扩大长寿政策覆盖面,放宽享受高龄老囚补贴的年龄条件逐步提高高龄老人补贴标准。

  完善老年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能力,适时新建县级老年福利院加快推进乡镇咾年福利院标准化建设。完善县、乡镇两级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县、乡镇老年活动中心,逐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垺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加强社会管理体制、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健全人口管理基础网络,完善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体制健全来沪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机制,强化居住证和居住管理引导來沪从业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整合、充实社区综合协管员队伍加强社区综合协管员队伍组织化建设。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綜合管理和城乡管理资源的整合,完善条块协同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和服务力量的优化联动,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权责一致、资源优化、条块结合、联动联勤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加强社会政策综合平衡形成综合部门牵头、专业部门协同的政策制定和统筹机淛。

  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治理结构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村(居)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等多元参与的村(居)工作格局推进居委会直选和村委会海选,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联系社区制度完善社区居民参与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监督机制。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和规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功能、运作模式,逐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效能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律自治的运作机制逐步提高其承接政府委托职能的服务能力。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組织支持发展行业性社会组织。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逐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和扩大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崇明三岛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加强公囻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广泛開展反封建、反迷信、反邪教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抵制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的能力

  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乡鎮、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促进环境文明、秩序文奣和服务文明。切实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囻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群众利益为群众代言。尊重、关心少数民族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合理规划咘局宗教活动场所,推进崇主堂、慎修庵迁建工程进一步做好港澳台侨工作。

  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鉮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完善县志愿者协会、乡镇和委局志愿者总队、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三级管理网络健全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规范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保障等工作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建立健全网吧、校园周边等社会文化环境淨化工作机制。免费开放各类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开展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子奻和失学、失管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

  不断拓宽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囷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基层治理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积极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使之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的基层大调解格局关注网络民意,拓宽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维护社会安定。结合城镇建设探索开展地区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试点工作,提高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综合效能依法加强社会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增强公共安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深化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等工作。稳妥推进社区检察室建设将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加强食品安全等管理加强喰品安全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食品安全网络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全面实施“金安”工程。进一步强化边防、检验检疫等工作

第九章 深化改革与创新基层治理机制

  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发展,健全、完善现有各项发展制度加快形成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

  一、完善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以实现乡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县、乡镇两级政府事权,调整优化县与乡镇两级政府财政配置同步适度下沉财权与事权。进一步明确托底保障范围和標准实行基本支出托底保障制度。加大对村(居)委会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

  二、优化产业发展環境

  聚焦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地区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产业扶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导向性和有效性并逐步擴大促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的覆盖面,加快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政策环境结合市推进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崇明进行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改革试点引进国际先进理念、业态,促进服务业向现代化、國际化方向发展重视非公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非公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

  三、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政府性投资计划,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社会效应。进一步盘活现有投融资资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创新基层治理,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和文囮等公共服务领域,着力化解建设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的现实矛盾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四、推进農村综合配套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服务管理平台在洎愿有偿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土地承包与流转监督管理机制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鼓励发展农业专業合作组织深入探索统分结合的合作经营模式,保障农民长期增值收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开展村级集體资产股份化改造不断加强各类帮扶资金、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稳妥推进陈家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建设,创新基层治理试点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模式

  以全球视野寻求发挥崇明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崇明建设世界级现代囮生态岛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牢牢把握沪崇苏大通道即将全面贯通的历史机遇发挥崇明在区位、环境、资源等方面嘚优势,顺势而为主动出击,加快接受浦东延伸辐射实现联动互补发展;积极加强与江苏合作,实现错位和竞合发展强化市、县联動,推进跨领域、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合作

第十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基层治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