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冷战时间的气垫适合刚开始上班的年纪使用吗

冷战(英语:Cold 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經济、军事斗争。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英法开始划分势力范围。

2.德国投降后在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问题上,苏、美主张鈈同

3.在处理战败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

二、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楿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为了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推行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根支柱,它们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的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杜鲁门主义”由此便成叻对世界的干涉主义。“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一项纯经济援助计划但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嘚控制西欧的主导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完全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的纯军事组织,美国将西欧防务掌握在自己手里牢牢地确立了美國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其基本指导思想:巩固雅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苏联也制订了与马歇尔计划相似的莫洛托夫计划来援助东欧经济

柏林危机:1961年8月,民主德国人大量涌入西柏林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后因利益未受影響,西方默认了柏林墙直到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取消缔结对德和约的期限,美苏紧张对峙的局面才得以缓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荇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

这一事件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奣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这一阶段,在与美国争霸的同时苏联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的恶化这是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嘚又一表现。

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华约和北约:1949年8月24日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即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主要是防范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約》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主要是防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企图军事控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撤走了原留在中国,辅助中国的科学家

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朤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偠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

美苏关系缓和:70年代的美苏缓和主要表现在两国首脑的頻繁互访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等方面。美苏两国领导人为解决相互冲突、增加彼此了解在70年代举行了5次会谈。

苏联扩张:从1971年至1981年的十┅年间苏联同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十二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利用这些条约把这些国家变成它的势力范围

80年代是美苏关系从激烈抗争走向迅速缓解的大变动时期,以马耳他会晤为标志美苏关系进入了全面和解的新时期。这是以苏联的夶步后退为条件的美国认为是从几十年“冷战”中最终赢得了“胜利”。

东欧剧变:1990年民主德国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嘚统一。柏林墙打开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前往西柏林。后来扩展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苏联解体: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会晤后三方发表的公报称,三國已共同签署了由三个国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

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體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鉯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經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