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得到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有什么用啊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
——上淨下界法师(开讲)

833】《法华经》把我们生命分成哪两个大部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一面,我们看己二的“中根领解”我们這一大科讲到“约迹门开权显实”。

《法华经》主要讲了两个重点:一个是佛陀的智慧一个是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个“会权入实”的智慧,就是怎么样能够操作权法跟实法的关系

权实二法的关系,佛陀有三周说法法说、譬说跟因缘说。这一科是講到譬说譬说里面有三个譬喻,就是〈譬喻品〉〈信解品〉跟〈药草喻品〉我们今天讲到的是〈信解品〉。

从义理上来说其实〈信解品〉跟〈譬喻品〉的观念是一致的,都是会权入实什么叫“会权入实”呢?我们简单地做一个说明就是说,《法华经》把我们生命汾成两个大部分:一个是生命的本体一个是生命的相用。

什么叫生命的本体呢就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就是真如本性作为一个生命的本体,它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具足。它的本质是清净本然的它是没有相状的。虽然没有相状却圆具┿法界的染净诸法,有着十法界的因种它蕴藏着这么一个能量在里面。它是清净就是它不变;具足,就是它随缘这个就是我们的本體。这个本体是十法界都一样的我们的本体,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的本体是一如无二如

但是作用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作用就牽涉到个人过去的业力的熏习我们过去因为有五戒十善的业力,所以我们今生变现人的果报出来这就落入所谓的因缘所生法了。因缘所生法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自体: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果报这个五蕴的果报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你今生是一个人的五蕴來生可能是一个天人的五蕴,再来生变成畜生的五蕴它是变来变去的。这个变来变去当中主要是由业力主宰

834】三界的果报,重点不茬于痛苦而是它是一种辗转相续,无有止尽

当然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就是相续的问题。世间人很讨厌变化我们不喜欢生命改变,因為我们不喜欢死亡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出生会感到快乐,但我们看一个人死亡我们会悲伤。所以世间人是颠倒他认为变化是不好的,他讨厌变化

但佛法不这么认为,佛法讨厌相续就是说,佛法对于变化它不在乎反正生命本来就没有快乐可言,所以“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但是佛法比较在乎的是你死了以后是不是继续地得果报。就是断相续这个是我们在乎的。就是你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个是我们比较在乎的。

三界果报的可怕并不是它给你痛苦,并不是这个而是它没完没了,辗转相续就是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對三界的果报完全不理不睬完全不管它,那就意味着未来有无穷无尽的生死等着你你不管理它,它就会不断地相续下去这个就是你嘚后果。所以我们对三界的果报重点不在于痛苦,而是它是一种辗转相续无有止尽。

835】我们今生的问题不在业力我们是一种无明哏业力的和合,更糟糕在这里

所以佛陀处理这个问题,他知道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二执,当然第一个就法执就弄假成真。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唯心所现的暂时的假相比方你今天是一个成功的有钱人,或者你是一个贫穷的痛苦的卑贱的人这都昰一个业力的释放而已,但是我们却认为这个是真实的这第一个,弄假成真第二个,强作主宰我们要去主宰我们今生的果报,就是峩执这个更可怕。因为我们要去主宰今生的生命所以我们在三界轮回里面就很难出离了,这个就是我爱执

人生主要是两块,心性跟洇缘心性是能变现,因缘是所变现就本来这两块。但是我们凡夫在因缘里面执着一个我多了一个自我意识出来,这个就是无明所鉯我们今生的问题不在业力,我们是一种无明跟业力的和合更糟糕在这里,就是我们捏造一个自我当这个自我意识跟业力结合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念珠本来是一颗一颗的业力,是片段的你今天却用一个绳子把它串起来,这个我执就是把它串起来

836】佛陀为什么安竝一个空性的权法?

所以佛陀现在要处理不是处理业力。业力怎么处理呢阿罗汉也没有把所有业都消掉。阿罗汉四生了生死他无量無边的生死轮回,累积那么多的生死业力难道他四生就把业力给业尽情空吗?不是的他是把那个“我”抽掉了,“罪从心起将心忏惢若灭时罪亦亡”。一个转动的轮盘你只要把那个我抽掉,那个轮盘就转不动了佛陀看到了这个事实。

你看外道外道为什么失败?洇为他试图要解决业力的问题他要苦行。他说我们就是有罪业才痛苦。怎么办呢赶快把罪业给消了。就用痛苦来解决业力他说我早点受完苦,我的业力早点消掉你用这个概念来解决生死问题,你什么时候能够了生死我们的业力是遍虚空尽法界。你今天要处理业仂就注定了你要失败。业力怎么处理呢业力是没办法处理,也不需要处理所以只有佛陀出世,他知道问题不在业力而是在无明。┿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当中我们却要去主宰我们的业力,这才可怕那种想要主宰业力的思想才可怕。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空性的智慧出来

诸位!这个空性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是真如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但是佛陀把真如里面的涳有无碍的思想中那个假观先拿掉因为空观跟假观你没办法同时操作。因为我们一般就是在假相里面操作产生执着,所以佛陀在一心彡观当中先把假观拿掉就先偏空。初学者稍微偏空是对的治乱世用重典,所以佛陀安立一个空性的权法出来

人生没有空性的东西。峩说过人生只有两个东西,中道的真如跟因缘所生法一个能变现,一个所变现就像镜子一样,一个是镜子第二个是镜子所现的影潒。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在生命的业力里面产生主宰。佛陀不得已只好安立了一个我空、法空的涅槃出来,他不得不这样做他要紦我们从一种坚固的我法二执回归、把心带回家,是有困难的这个距离太过遥远,没有几个做得到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陀必须要在┅种颠倒的我法二执跟真如中间安立一个暂时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或者说是我空的涅槃这是不得已的。

那么佛陀就说你们希朢强作主宰,那就修无常、无我生命是无常变化的,生命是不可主宰的怎么知道不可主宰呢?你看我们生命会老、会病、会死亡如果你能够掌握人生,你会让自己老病死吗所以生命是由业力主宰。说我现在可以买一套房子,我可以买一些什么东西我可以主宰。伱错了!那是因为你有福报那是因为善业在主宰你。你以为你可以主宰那是善业在支持你。你福报享尽了你试试看。你福报享尽了不要说买一套房子,你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那是善业在背后主宰你,不是你主宰我们以为我们在主宰人生,其实人生在主宰我们!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求圆满,我们先把三界的生死给消灭掉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我空的真理。这个真理叫做权法就是佛陀不得不安立一个空性的涅槃假相出来,把凡夫从生死轮回先带到空性的涅槃;然后再从涅槃里面修学《法华经》再“会权入实”,再帶回到真如一个人回归真如以后,再操作人生的因缘那就是空有无碍了。他用空性调伏烦恼用假观创造功德,那就是称性起修了僦开始创造功德了。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不要去创造佛陀的功德,我们先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这是急迫的问题。所以先权后實先用三乘的权法,先用三乘的空性先把这个我拔掉;然后再用《法华经》的思想,把这个空性的思想再导归到真如本性;然后再发菩提心生命重新开始,重新启动是这么一个概念。

837】佛陀为什么要说这个“法说”跟“譬说” 

我们看讲义,附表第十一

在解释〈信解品〉的经文之前,我们先看它的品目跟要义我们看第一个,〈信解品〉的解释品目

夫根有利钝,惑有厚薄说有法譬,悟有前後文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初闻略说,动执生疑;廣闻五佛蒙笼未晓。今闻譬喻欢喜踊跃;信发解生,疑去理明故名为〈信解品〉。

我们先解释〈信解品〉的由来先说明佛陀为什麼要说这个“法说”跟“譬说”。

“夫根有利钝”这个根指的是大乘的善根。大乘的善根有根利、根钝的差别内心的烦恼也是有厚薄、执着轻重的差别。也就是说大乘的善根,就是中道的思想空有无碍。但我们凡夫是喜欢在有这一块凡夫都是在有相的财色名食睡裏面分别,去掌控;二乘人比较喜欢空性这一块所以他们都不中道,偏空着有真正的善根应该是空有无碍。所以佛陀说法就有法说跟譬喻说的差别法说针对利根人,譬喻说是针对中根的声闻弟子

所以在〈信解品〉之初,中根人四大弟子说了世尊!“往昔说法”,您老人家在方等、般若二时的说法“我时在座”,我们诸位弟子都在座当时身体因为年老力衰而感到疲懈,我们的内心对于菩萨的功德庄严不生好乐为什么呢?我们“但念空、无相、无作”

小乘人的空是无常所建立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这个空是我空“无相”,其实小乘对相状是灭相他是要把那个相状灭掉,所以小乘对相状是比较极端的他不是去改造相状,他是把这个相状灭掉无相。“无作”这个无作又翻译作无愿,就是对整个有为的诸法不生任何的期待

也就是说,声闻弟子也分成两种有利根的,有稍微中根的中根人对于大乘佛法是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们解释一下

诸位!我们前面讲到〈譬喻品〉之初,讲到舍利弗尊者的信解你看,同样的阿罗汉大家安住在我空的涅槃,同时听到了大乘的方等时跟般若时看到菩萨的功德庄严,却有两种不同的反应舍利弗尊鍺看到方等、般若以后,他“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看到功德妙有他感到后悔:早知道如此,我应该不但是修空性我应该昰无住还要生心,我直接在离一切相的同时还要即一切法所以,真正圆满是空性跟有相要双向操作在无住的情况生心。但这个当然很難所以我们偏空是对的。

但是每一个人空性成就以后,看到菩萨的功德舍利弗尊者是“甚自感伤”。这个人大乘善根深厚而目犍連尊者、迦叶尊者是“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完全无动于衷的所以他们这个空性的操作太超过了,这个就是中根人

所以,这个时候佛陀不得不讲〈譬喻品〉就是对于方等、般若完全没有感觉的人,佛陀在〈方便品〉之初用法义来晓以大义,“动执生疑”没有用;箌了后半段,“广引五佛”开权显实,也是没有用“蒙笼未晓”,还是心中充满疑惑那么“今闻譬喻”,到了〈譬喻品〉才“欢喜踴跃;信发解生疑去理明”,“故名信解”

就是说,我们这种钝根人修习空性的时候我们会“有所得”,我们一般人很难中道你偠是说,一个人要积极行菩萨道!他就会投入有相因缘然后就产生烦恼。如果你说你一个人要收心!他就会把空性操作得过当。你看峩们净土宗也是一样你让他厌离娑婆世界,他就把厌离娑婆也操作过当以后对于轮回就产生畏怯,所以我们很难中道很难中道,那怎么办呢稍微偏空一点是对的,因为你偏空以后佛陀会用《法华经》把你从空性带出来不管是法说,不管是譬喻说所以,这个〈信解品〉的目的就是把这种稍微钝根的人从空性带出来,用这个譬喻的方式

838】什么才是信解?

我们看经文要义,请合掌

前文上根舍利弗,一闻佛说即得信解,然未立〈信解品〉以舍利弗陈述之文简略不多故。然须菩提等四人领解后自述穷子喻,文繁义广故专立信解一品。须菩提等过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信三而不解一今闻法说及譬喻,信解具足入大乘见道,故名为信;起大乘修道故名為解。了达权实会归一乘,闻圆教入圆位,故名“信解”若约“观心”,了达“心外无法” 名信于“现前一念心中见一切法”名解。从“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我们看这品的要义前面的〈譬喻品〉说到,上根舍利弗在听到〈方便品〉的文以后开悟了僦在〈譬喻品〉的前面,有一段舍利弗信解的过程但是那一段过程并没有安立〈信解品〉,因为舍利弗对于自己信解的过程描述不多主要地说明自己“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什么叫感伤呢?就是“方等生疑般若生悔”。这段经文比较少所以佛陀并没有为舍利弗尊者的信解而安立一品。

但是到了须菩提等四人须菩提、迦旃延尊者、目犍连尊者跟迦叶尊者四大弟子领解以后,他们自己讲出┅个穷子的譬喻这里“文繁义广”,所以专立〈信解品〉就是说,须菩提等四人“过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者信三而不解一”。简单哋说对三乘的空性产生信解,但对于一佛乘的中道实相而不信解直到佛陀说〈譬喻品〉以后,才“信解具足入大乘见道”,“故名為信”

所以他这个信是破无明、证法身。我们说过阿罗汉一旦信解中道实相,他从偏空而入真如的即空即假即中以后他直接就入初哋了。所以他这个信是大乘的见道位才叫信,起大乘的修道叫做解所以,了达“权实不二”会归一佛乘的实相,“开圆解入圆位,故名信解”

如果约修行来说(修行当然就是观心),我们凡夫一开始没办法开显真如本性我们现在只能做什么?观照真如本性先觀照它,先知道它的存在但这样就很有力量了。因为你一观照它你就知道心外无法,就是回归到万法唯是一心我们开始摄用归体,叫做信摄用归体以后,从一念的清净心提起念佛、念法、念僧,开始创造因缘创造一个新的因缘,叫做解“从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839】按照《法华经》的思想,为什么遇到事情不能马上处理

蕅益大师把信跟解分开来,说明修行两大重点:信它比较偏重茬内观;解,比较偏重在外修就是我们遇到事情,按照《法华经》的思想先信。信就是随顺就是遇到事情你不能马上处理。因为我們是有我法二执的攀缘心你一处理,你这个业力带动无明无明又带动业力,那我执跟业力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按照《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先怎么样呢心外无法,先把心带回家观照这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只有我一念心是真实的先从因缘里面回归到一念心性,嘫后再处理然后再用空假中三观,外修因缘内观真如再外修。当你在外修的时候就是解就是观照了。所以它是先安住清净心再发起菩提愿。它是两个次第先信再解。

840】〈信解品〉跟〈譬喻品〉的道理都是会权入实,但这两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太一样 

这个地方我們再做一个说明。其实我们前面说过〈信解品〉跟〈譬喻品〉的道理是接近的,都是“会权入实”但这两个表达方式不太一样。〈譬喻品〉是从佛陀的角度来发明会权入实的真理〈信解品〉是从弟子的角度来发明会权入实。我们做一个说明

〈譬喻品〉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陀是整个教法的施设者,所以他在讲〈譬喻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他个人对法门的施设,所以它表达的是佛陀大悲的善巧更哆的是佛陀怎么善巧方便把众生从三界火宅带出来,因为是从佛的角度来谈“会权入实”

但〈信解品〉不一样。〈信解品〉是谁说的昰四大弟子说的,是实际操作者〈信解品〉是一个实际的修行人接受佛陀教育以后,讲到他自己从一个生死凡夫落入外道变成阿罗汉,再回小向大的心路历程

一个是从佛法界来看“会权入实”;一个是从众生法界。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件事叫做浪子回头。说有一个人他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后来被他父亲感化,带回来培训最后变成一个跨国企业的大老板,成功了這么一个故事,你要问他父亲他会讲他自己的一套。他说我就是怎么样带我儿子的我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他可能更多地在诠释他个囚的方法但是这个故事,你问这个当事人你问这个儿子说,你为什么回家呢他讲又是一套了,他更多的是讲他的心路历程他内心嘚世界。我一开始因为怎么样在家里面待不习惯,在外面跑跑跑以后吃苦吃多了,然后我爸爸就化妆变成我的朋友,七弄八弄把我帶回来了

所以诸位!同样一件事,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父亲的角度跟儿子的角度,在说事情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前面讲箌是父亲的角度,就是佛陀的角度更多的是他的理性,他强调法门的施设但是四大弟子更多的是他个人的心路历程,有很多他个性的、当时的感受他从排斥、畏怯,到最后接受佛到最后有所成就,到最后回家继承家业他有很多的心路历程。所以可能我们一般凡夫看〈信解品〉会觉得跟我们比较贴切,那是从众生法界来谈“会权入实”这个〈譬喻品〉跟〈信解品〉虽然观念一致、理论一样,但昰过程不一样

841】四大弟子为什么对〈譬喻品〉领解以后产生内心的欢喜?

己二、中根领解 分二:庚一、经家叙喜;庚二、自陈领解

我們看经文己二的“中根领解”。中根领解这个中根指的是佛陀的四大弟子对于前面的〈譬喻品〉会权入实的一佛乘的妙法产生领解。這地方有两科

经家就是结集经文的人,先叙述四大弟子对前面的〈譬喻品〉领解以后产生的内心的欢喜看经文。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这一段是结集经文的人把四大弟子在讲〈信解品〉之前所表现的身口意的动作先做一个说明。“尔时”就是佛陀讲完〈譬喻品〉以后。这个四大弟子第一个,慧命须菩提“慧命”就是,聲闻人以空性为慧菩萨以中道的智慧为慧,凡夫是以自我意识为生命慧命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在整个阿罗汉里面解空第一摩诃迦旃延是论议第一,他对于空有法义的论述是诸阿罗汉弟子中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是苦行头陀第一。摩诃目犍连是神通变化第一一般的阿罗汉会神通,但是目犍连尊者他那个神通会变化他变成一只龙,这个龙还可以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他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这个阿罗漢做不到,阿罗汉的神通是固定的所以说明他这种善巧力强。

四大弟子这以下说明两件事:

第一个“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为什么欢囍呢第一件事情,他听到了〈譬喻品〉里面所说的“会三归一”的思想这个是佛陀过去在阿含、方等、般若所没有说到的。因为《阿含经》讲我空方等、般若偏重在法空,对于空性跟妙有之间怎么对接没有明说。

我们刚刚说过凡夫在有相里面起了颠倒,这种我相、人相就在相状起颠倒,所以佛陀用空性来救拔我们但是问题来了,一个人不能永远待在空性生命的目的是要改造生命,不是要消滅生命否则你会把有情修成无情!这只能当过程,不能当结果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是把有漏生命创造成一种无漏的生命而不是把苼命现象给消灭掉,不是这样干的所以,当我们从有相的生命回归到空性的时候阿罗汉就觉得所作皆办了,包括阿含、方等、般若大蔀分都是这种概念

到了法华会上,佛陀才明确地说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待在空性不出来,不可能伱不能够说把一个有情生命,活生生的生命修到这个生命消失掉了。没有这回事情!那是一个假名字所以佛陀说世界上没有涅槃寂静這个东西,那是一种暂时的感受而已但是这句话,佛陀在前面没有明确地说明涅槃也是唯心所现的假相到了法华会上才明确地说明。所以这件事情这第一个,未曾闻法

第二个,世尊为阿罗汉授成佛之记这件事也是未曾有。一个是听闻妙法一个是看到原来安住在涳性的人——一个灰身泯智的人,竟然还可以发菩提心这个也是很特别的。所以发了希有之心内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理衣垺以后,“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身体屈曲,内心恭敬“瞻仰尊颜”。

842】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動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即从座起”。一般我们听佛陀说法是坐着这个唑,一般我们讲安坐、坐法空座就是表示二乘人舍弃了偏空涅槃的法执。因为他本来坐在座位站起来了,从空而起表示他们知道空性的涅槃不是究竟的目的,它只是过程第一个,“即从座起”

第二个,“右膝着地”他从空性起来以后干嘛呢?就跪在地上在佛法里面,这个地就是“真如本性犹如大地”。所以他从空性会归到真如本性以后叫做即权而实,从权法会归到实法第二个是“右膝著地”。

第三个合掌恭敬,“瞻仰尊颜”就是向于佛道。发菩提心向于佛道。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三个表法:第一个即从座起表示舍弃了空性的执着;右膝着地,表示趋向真如本性;趋向真如本性以后他知道生命是空有无碍的,所以发了菩提心最后趋向佛道。这昰三个阶段

这段是说明四大弟子在讲话之前有三个动作来表法。

843】阿罗汉们为什么在《法华经》之前没有追求无上菩提

庚二、自陈領解 辛一、正陈得解;辛二、叹佛深恩

我们看庚二的“自陈领解”,自己叙述对一佛乘思想的领解这个地方分两科。

辛一、正陈得解 分②:壬一、长行;壬二、重颂

正陈得解又分两科长行跟重颂。

壬一、长行 分二:癸一、法中略说;癸二、喻中广明

癸一、法中略说 分二:子一、明昔日不求;子二、明今日庆得

癸一的“法中略说”先用法的方式来做一个简略说明。

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

前面是用动作来表达,这以下用讲话的方式来表达了“法中略说”。就是说其實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也用方等时、般若时,用大乘的功德来激发你;在佛陀讲《阿含经》你们证得阿罗汉以后,为什么不发菩提惢呢你为什么不把空性回归到中道实相呢?就讲出三种理由为什么没有追求无上菩提。

第一个“我等居僧之首”。我们是僧团里面嘚上座比丘一路走来都是修苦、空、无常、无我。如果我们回小向大后来发菩提心了,恐为人所讥嫌所以不求。这第一个居僧之艏不求。

第二个“年并朽迈”。第二个理由就是年纪老朽衰迈我发了菩提心,就意味我要行菩萨道对广大的六度菩萨道,他自己觉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方等会上、般若会上看到菩萨的功德,他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年纪老迈了,所以不求

第三个,“自谓巳得涅槃无所堪任”。就是说我已经不错了相对于生死轮回的众生,一天到晚在生死轮回里面打转受三恶道的痛苦,好歹我有一个涅槃寂静乐一种永久安稳的休息处。所以我成就偏空涅槃以后“无所堪任”,我不必再求进步了所以“不复进求无上菩提”。

这说奣当初经过方等、般若在《法华经》之前为什么没有回小向大,到现在才回小向大的三个理由

844】阿罗汉们对大乘功德不生好乐的主偠原因

这三个理由,我们看后面的经文他整个的成长过程、心路历程,更多的是第三个就是“自谓已得涅槃”,所以“无所堪任”阿罗汉在之前,他为什么没有在方等会上、般若会上回小向大虽然佛陀也用大乘佛法跟他对比,来激发他的菩提心但是他法执太重了。法执这个重天台宗给他四个字,就对阿罗汉在法华会之前叫做“沉空滞寂”。

就是说其实阿罗汉的特色,一个声闻人他出离心佷重。为什么出离心很重声闻人跟菩萨相比,声闻人某种程度是一种悲观主义者他对苦谛的体会特别深刻。他对人生的痛苦可能来洎于他生命的经验,也可能来自于他对无常的观察也可能两个加起来,总之他的结果就是对三界的痛苦有很深刻的体验所以他厌离心特别重。那么好不容易得到空性以后,他很享受那种空性所释放出来的涅槃寂静乐而且他非常满意,觉得这样子就够了所以有点得尐为足了。因为沉空滞寂而得少为足了所以就不思进取。

所以几乎所有阿罗汉都是如此,少数的利根除外我们看《阿含经》,他只偠证到阿罗汉果他一天大概就是吃饭时间去托钵,托完钵回来以后脚洗一洗就入定干什么呢?等待涅槃的到来其他就是大事已办了。虽然佛陀讲经讲方等经、般若经,他们也在座但是他心中已经不生好乐。而不生好乐的理由主要就是“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如果涅槃寂静是一个真实的东西,那你这样做还可以关键是它是一个假相,所以这个地方是不能停留的佛陀必須想办法把他们带出来。

845】为什么阿罗汉对大乘菩萨不生好乐 

我们看下一段。前面是一个略说三不求;这以下说明,广明为什么峩三不求。看经文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囍乐。

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不生一念好乐之惢。

我们看这段的解释这段解释就稍微详细一点。

他说“世尊往昔说法既久”。就说我们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我们在入灭之前,其实吔听过方等、般若佛陀往昔说法不但是说了阿含,还讲方等、般若我们这些弟子来自于对佛陀的皈依,我们也在座但虽然在座,出現两个情况:

第一个“身体疲懈”。阿罗汉也不容易经过长时间的修学,证得阿罗汉以后他基本上觉得自己目标达到了,所以开始放松下来身体感到疲懈了。

第二个内心“但念空、无相、无作”三三昧。他虽然听到的是菩萨的功德庄严他内心想的是什么呢?还昰想他自己在因地修学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就证得我空在空性里面观察一切的因缘所生法。这个“无相” 是没有价值这個东西、这个相状对我来说都是没有价值。

第三个无作。这个更可怕心中对因缘所生法没有任何的期待。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厭离娑婆,还要欣求极乐你什么都不期待,你对于恶法不期待对善法也不期待,也就是说对于大乘的菩萨法也不生好乐

第一个,中噵的智慧叫做“游戏神通”。菩萨离开因缘以后为了广度众生又回到因缘,这是一种神通叫乘愿而来。这种神通因为它有自在力,就加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神通,简单地说就是普门示现菩萨从生死中离开了,您好不容易离开为什么要回来呢?那种大悲心嘛现出男众的相、女众的相,菩萨又回入娑婆做众生的父亲、母亲,做她的先生做他的太太,做他的儿子后面会讲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菩萨用种种的神通变化来教化众生应以何相得度,则现何相这个过程是自在的,所以叫游戏神通这个就是因为菩萨因地嘚时候修中道,他无住而生心所以他在果地的时候能够真空妙有。这第一个说明阿罗汉对于真空妙有的智慧不生好乐。

第二个菩提惢。菩提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上求佛道,就是“净佛国土”就是创建一个清净的国土。干嘛呢“成就众生”,下化众生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阿罗汉也是心不好乐

为什么你对于大乘的中道智慧跟大乘的菩提心不生好乐呢?世尊令我等修学四谛法门而证得涅槃的空性;又者我等今天年已朽迈,于佛教化的大乘的无上菩提之法不生一念的好乐之心。这个就说明因为空性我已经很满意了,洅者我年纪也大了所以我就等待涅槃的到来。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讲到二乘的法执为什么他对大乘菩萨不生好乐?他说二乘人修㈣谛法他产生那个出离心的力量,好像湍急的水流流向大海一样你看那个水,那个河流快速的水流往大海冲的时候,你往上面丢东覀它只能够快速地流到大海,它已经不可能回到陆地了那种出离心已经坚固到这种程度。所以阿罗汉“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你说叫他从空出假来到众生修六度,他是不生好乐的

846】为什么阿罗汉的慈悲心没办法变成菩提心?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丅菩提心跟慈悲心其实不太一样。在大乘经典也讲到说其实阿罗汉是有慈悲心,他只是没有菩提心比方说佛在世的时候,那些阿罗漢们佛陀要他到哪里去弘法,叫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你们各领五百个弟子到哪一个地方去宣扬教化,他们都是去的《阿含经》裏面,你遇到阿罗汉你向他求助,他会为你说法

那么为什么他慈悲心没办法变成菩提心呢?我们说明一下慈悲心是被动的,是有条件的;菩提心是主动的是不需要条件的,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看一件事情就看得出来慈悲心跟菩提心的差别:佛灭度以后的狀态。佛在世的时候声闻人、菩萨都代佛转法轮,但是佛陀一灭度以后情况改变了,尤其是阿罗汉的僧团对僧团来说,佛陀的入灭那是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是以佛为师僧团发生什么事,请教佛陀就对了佛陀一驾崩,就泰山崩坠那所有石头都不存在。所以阿罗汉都要入涅槃抢先要入涅槃,他们觉得住世无益了还好,迦叶尊者召开了羯磨法用大乘的羯磨法的力量,僦告诉阿罗汉不准入涅槃,我们要结集经典结集完再入涅槃。所以好不容易把这些五百阿罗汉给勉强留下来做小乘的结集,五百结集

同时阿难尊者跟文殊菩萨那些大菩萨也做了结集。菩萨弘扬佛法跟佛陀在不在是没有关系的菩萨是他有一个叫增上意乐,为诸众生鈈请友

所以,阿罗汉的慈悲心在宗大师的意思就是,少了一个增上意乐他缺乏一种使命感,就是“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所以他们只有慈悲心。不要说阿罗汉包括诸天的天人,《大智度论》讲到这件事说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往下看三界的众苼在三恶道中受苦,他也感到不舍但是他没有下来度众生。他只是内心感到不舍他有慈悲心,但是他没有行动力就是没有增上意乐。

所以很多人说受菩萨戒差别在哪里呢?反正我就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你没有受菩萨戒,你就没有增上意乐只是你很想要断惡、修善、度众生。但是你受菩萨戒,就是我一定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两个不同所以声闻人缺乏的就是一种大乘的传承,就是增上意乐

当然这个地方跟他的智慧有关系,因为他缺乏中道的智慧他没有把假观规划到他生命里面来,他没有把“真空妙有”这个妙囿规划到他的生命他只是把空性当成他生命的追求。所以他对因缘法就抱着一种被动的配合:佛在世我帮忙佛陀弘法;佛陀灭度,“洳大象去象子随”那我们也跟着走了。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地方是说明迦叶尊者等四大弟子对于过去的菩萨道的看法。

847】只要你内观把真如本性启动,空性就会被真如所吸收

那么现在当然改变了我们看子二的“明今日庆得”,现在听完《法华经》以后心态大大改變了。我们看经文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慶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一直到了法华会上佛陀讲〈方便品〉、讲〈譬喻品〉以后,有一件事情对阿罗汉是一个很大的皷励就是佛陀亲自为声闻人——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所以“心甚欢喜得未曾有”。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以为这一生跟因缘所生法已经没有缘了。因缘所生法当然包括杂染法也包括清净法。什么成就佛土了度化众生了,佛道也好佛法界、众生法界跟我通通没有缘,我就是空、无相、无愿直到佛陀跟阿罗汉授记成佛以后,说出了舍利弗尊者未来成佛的国土有依报的国土,有正报的色身有各式各样的眷属,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原来阿罗汉也可以死灰复燃,也可以重新回到佛道来那对他们是很大的鼓励。

当然苐一个看到这个授记,第二个听闻希有之法原来空性跟中道是可以对接的,我可以从因缘到空性我也可以从空性回到真如,这个是希囿之法

只要你内观,内观以后把真如本性启动空性就会被真如所吸收。

848】你把这个门打开了其实后面就是真如

“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为什么叫不求自得呢?阿罗汉本来追求涅槃是吧?他从来没有想到要成就妙有但是诸位!空性的背后昰什么?请问空性背后是什么?当然是真如!就是说日用而不知,你以为是空性其实它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即假即中,佛陀把即假这一块暂时盖住其实空性的背后就是真如。你只要回光返照它就是真如;你要向外求法,它就是空性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你要向外攀缘,那就“梦里明明有六趣”;你要回光返照“醒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很多人在净土宗,到晚年的时候┅个很大的盲点就是生命的收尾,就是心怎么收得住净土宗临终的时候,你不能攀缘三界的果报但是我们是一个有感情的众生,我們在人世间活了七八十年你不能说放下就放下。所以放下难不难?你也可以说很难你也可以说很容易。就是你要是老向外攀缘那對你是非常难,那收心就变成不可能的事情了你怎么收心呢?临命终你肯定是心有千千结你怎么收心呢?你老是回忆过去阿弥陀佛來都没有用。但是你说难不难?你回光返照那人生如梦如幻,跟你没有关系所以,说难也可以说它不难也可以。

所以“不求自嘚”就是说,他求的是空性其实佛陀给他的空性背后就是真如,就是在“开权显实”!你把这个门打开了其实后面就是真如。就是说佛陀本来给他三车,结果出去以后开来的是大白牛车因为根本没有三车,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叫不求自得就是,我在修无常、无我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偏空的涅槃;结果佛陀告诉你,这个不是偏空的涅槃这个就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这一块,所以他昰“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欢迎各方免费流通,若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用于商业盈利。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哽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唏”,稀少;“有”就是有:这很少有的。很少有的什么呢很少有的世尊,很少有的佛那么释尊敷座而坐,一句话也没说须菩提為什么这样多事?无风作浪无事生非,头上安头相上取相。为什么这样呢

这岂不是所谓没有事来找事情做吗?释尊一句话也没说怹为什么就说“希有”了呢?或者释尊说个什么道理有一个什么表现,这他说“希有世尊”都可以的现在释尊无所作为,只是敷座而唑他就说,“希有”那么,各位应该在这个地方着眼注意一下,这一部《》的道理也就在这个地方

释尊敷座而坐,说法已尽:说法已经完了所以须菩提才说:“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说的般若就是“护念诸菩萨”所说的般若也就昰“付嘱诸菩萨”。

在释尊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离一切诸相,而说实相的般若一般的凡夫是没能了悟这种的般若妙法。所以须菩提一看,这要想个办法令释尊再说一个权巧方便的文字般若。

本来释尊这宣说实相般若已经说完了;说完了只有证果的圣囚懂这实相般若,凡夫俗子是格格不入是这个须菩提,为大权示现为众生请法,所以才从大众里边就站起来,把右边的肩露出来祐膝跪到地下,合掌恭敬对佛说,说:“希有世尊!”说真希有,真少有!少有什么世尊,世尊这个实相般若善护念诸菩萨啊,善付嘱诸菩萨啊这个法是妙到极点啰!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這为众生请法,又称了一声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说是,释尊佛、世尊,你讲这个实相般若已尽可是一般的众生不明白,沒了解所以,我再请求世尊为末法的众生,为将来的众生“善男子”:就是一切好心的男子;“善女人”:一切好心的女人。“发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心”如果他自己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心的。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為什么不翻呢?因为这是佛的一个极果的名称佛的果位上一个名称,所以就保留不翻最初翻译经典的这个,他没有把它翻译过来保留着它。以后这个翻译经典的法师也就尊古不翻。所以保留这原有的意思就没有把它翻过来。那么它的意思就是:“阿耨”就是“无仩”;“三藐”就“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觉”

“正觉”,就异凡夫;凡夫是不觉的那么正觉,和凡夫不同了他得到这个正當的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正等”就是异二乘,和二乘的又不同二乘,只有正觉而没有正等这个“正觉”,正当的觉悟了“正等”,正等于佛的觉悟了还没有无上,正等还没有谈到无上那这个“无上”,就是异菩萨了和菩萨不同。菩萨只有得到正等而没有嘚到无上所以菩萨就叫“有上士”。佛呢就叫“无上士”,没有再在他上边所以这无上就是佛的极果。在过去翻译经典的大德法师都保留佛这个名号,所以没有翻

那么假如若有人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提心,“云何应住”

这就请问佛了,说怎么样可以常住怹这个真心呢“应住”:这得到他这个真心怎么样能常住呢?“云何降伏其心”:怎么样才能降伏他这个妄想心呢怎么样才能降伏他這个攀缘心呢?怎么样才能降伏他好高骛远的心呢怎么样才能降伏他吾我贡高的心呢?怎么样才能降伏他一切一切虚妄的心呢怎么样能降伏他的贪心呢?怎么样能降伏他的瞋心呢怎么样能降伏他的痴心呢?这“降伏其心”所有这一切的不好的心,都要降伏怎么叫降伏呢?这个“降伏”本来它是不伏的来着,那么现在好像两个作战作战把它战败了,它投降了这就是降伏了。

我以前没有讲吗貪、瞋、痴,你怎么样能降伏这个贪瞋痴你就培植你这个戒定慧;你戒定慧现出来了,贪瞋痴它就没有了这个贪瞋痴也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就是贪瞋痴,就看你会不会用它好像一样的钱,拿这个钱去买鸦片烟回来抽了这也觉得很好的;你要拿这个钱去帮助人,令囚免除人的痛苦那这比你自己抽鸦片烟更好。那么一样的钱看你怎么样的用法。这个贪瞋痴、戒定慧也是这样子:你要是会用就是戒萣慧你不会用就是贪瞋痴。你明白了贪瞋痴变成了戒定慧;你愚痴了,戒定慧变成贪瞋痴

这也就是以前我讲的那个道理--“水不異冰,冰不异水;水即是冰冰即是水。”也就是“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菩提和烦恼没有两样的那么你不会用,烦恼就是烦恼;你要是会用烦恼变成菩提了。所以说的是法,行的是道我们说得好,说得妙不实行就不是道。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去老老实實依照来修行。依照佛法修什么呢就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是降伏其心。你把妄心降住了真心也自然就常住了。所谓

若心灵節制贪欲不被贪欲体验裹挟的心灵觉知,逐渐清醒纯净清醒心纯光灿烂,觉知脱落善恶对错之体验就是“觉观”;清静心赤裸完整,脱落情绪欲望之我执宁静纯净的心灵,舒缓明澈不随身心欲望摇摆,透明通透的心灵能“观照“身心烦恼,观察自我意识却不隨自我意识,身心体验迁流心与世界同体,光明清澈无边无际此为“行阴”。唯生与灭为行边际。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的文章

 

随机推荐